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仙凡-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忙着表露身份上山,我带你去一个特殊的地方。”

随风听她这么一说,虽然有些好奇,但一想到很有可能她还有些其他安排,便也没有异议,一口答应了下来。

虽然这道境之中要比凡间之中不知要广袤多少,从那流波岛便可见一斑。那流波岛不过只是东海之上的一个小岛,可是放到了凡间之中简直要比一个州还要广阔上许多。不过随风的实力却也随之水涨船高,只手之间便能够撕裂开空间,穿梭而行。在如此速度之下,和他当初御剑穿梭凡间之时相差并不大。

约莫过了一日一夜的功夫,随风终于从东海之地赶到了昆仑山脚。

抬头仰望着那横亘世间的无匹山脉,简直比凡间之中所有的山川加起来还要来得震撼人心。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直冲九天,仿佛插入了天宇最深处,与星辰并齐。下方的山脉连绵广阔,也不知纵横捭阖多少余里。

饶是随风见多识广,却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心些,这里已经到了昆仑的地界了。前方就是山门所在,从现在开始你一定要仔细听从我的指挥,一点也不许出错,否则一旦被昆仑之中发现了,你便危险了。”

云裳的话声又冒了出来,低声提醒道。

“被发现了就危险了?你到底要带我去做什么?”随风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忙追问道。

“现在没时间和你解释那么许多了,这也许是这灵界之中最大的隐秘也说不定。我要带你去看的东西原本便是天地所赐,任何人都能观摩,只是被昆仑私自据为己有。所以你要小心一些,免得被发现了。”云裳快速说道,还不等随风将这些尽数消化,赶忙又道:“好了,现在你向着前面那山头的左边靠过去……”

接下来随风便按照云裳的指挥在这昆仑山脉之中四处穿梭了起来,说来也怪,这云裳仿佛对这昆仑之地了如指掌一般,任何一个岔口、山谷通向何处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随风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多问,就这么依照她的话语一点一点行进。

由于怕惊动昆仑派内部之人,所以凡是会撕裂或是震动空间的法术随风一律不能使用。逼得他只能用出了最原始的遁光,遁光速度虽然不慢,不过在如此广袤的昆仑山脉之中却显得有些迟缓了。

足足过了数个时辰,随风终于被要求停了下来。

“就在上方的山峰之上,不过你小心一些,这里有许多昆仑弟子把守,不要被他们发现了。”

云裳低声提醒道。

随风点了点头,他在听云裳说起此物乃是这灵界之中最大隐秘的时候便知道轻重了。当下施展出了隐身之法将自己的身躯护在了其中,一点一点地向着面前的山峰之上升腾了上去。

这靠近的过程之中虽然挫折连连,但在云裳的指点之下倒也有惊无险,安然无恙地到了山峰顶端。

“此行的目的就在前方,你绕过去便知道了。”云裳低声说道。

第九百七十八章无量道壁

随风轻轻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沿着山体的边缘向着对面绕了过去。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之前在外围的时候昆仑的防护弟子不在少数,可是进了这山峰之后,却再没见到有什么弟子守护。不是说这里的东西乃是绝密么?怎么会反倒到了近处变得空旷了起来呢?

他也和云裳也交流过这么一个问题,只是云裳似乎此前并没有来过一样,也并不清楚,只是嘱咐随风沿途之时切记要小心。

“这是……”

随风刚刚看清了眼前的一切,险些一下惊呼出声来。

在这山峰最顶端,并不是他所想象的山石,竟然是一道平整的石壁。那石壁倒映着天际上方的蓝天白云,万般清澈不染一丝瑕垢。似乎隐隐约约间还反射着淡淡银白色的光辉,竟看不出究竟是石壁还是玉璧了。

这玉璧表面出奇地平整,全然不像是天然而成,倒有些像是什么大神通者以无双剑气一下削出来的。这一道玉璧横亘整个山头,足足十余里长,随风呆呆地看着自己在其中的倒影竟然是那般的渺小。

也不知是不是这玉璧的神奇功效,随风只不过看了两眼,便觉得之前震惊无比的心田一下平静了下来。就像是一池静水,再也不起一丝波澜。

“这便是你说的灵界之中最大的隐秘么?可是这玉璧之中到底藏着什么呢?”

随风传音问道,他虽然知道这玉璧之中很有可能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只是此物被昆仑派据为己有上千年之久。定然早已被不知多少高手反复研究过了。若是他们都没能发现其中隐秘,只凭着自己一己之力就想要窥探其中究竟,怕是有些痴人说梦了吧。

“关于这玉璧我也是曾经在仙界之时听一个朋友说起的,这玉璧名为无量道壁,乃是当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后,道祖所留。据说其中截取了一段造化之力,化为了万千道法经书蕴藏在了这石壁之中。凡是在此石壁之前悉心向道的打坐之人,都能勾动这玉璧的共鸣,从而能够得到丰富的馈赠。这昆仑道派之中的许多无双道术都是从这玉璧之中得来的,你说这玉璧珍贵不珍贵?”

云裳这么一说。听得随风大吃一惊。且不说这玉璧的作用。便是单单听其来历便很是了不得。

道祖所留,道祖是什么人?古往今来天上地下道法最为高深之人,生于鸿蒙开辟之前,其寿元不知凡几。

“只要有向道之心便能得到共鸣么?这么说来我也可以试一试了?”随风缓步走到了玉璧之前。看着面前一尘不染的无量玉璧。心头不禁有些紧张。

“正是如此。你一试便知。至于你究竟能够从这玉璧之中获得什么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好了,你安心打坐修行便是,我替你在此护法。”

云裳轻轻一晃。竟然直接透过了随风的东岳印,一下出现在了随风面前。

随风吃了一惊,“你不是还没有恢复么?怎么……”

云裳淡淡一笑,“是还不曾全部恢复过来,目前只是勉强凝聚成了灵体罢了,不过就算只是一道灵体却也够我做许多事情了,最起码你那半吊子的东岳印却是拦不住我。好了,你安心修行便是,我替你布下一道阵法屏蔽这里的波动,不然虽然这里并无其他弟子把守,你却还是会有被发现的危险。”

说着,云裳手中结印,这无量道壁面前的空间微微波动,一道道纯净无比的灵气向着她的手心汇聚了过去。这一道道灵气凝聚,一道清色玄光汇聚而成的阵法在她白皙的手掌之中幻化成型。

云裳手印一变,屈指轻轻一弹,将手掌之中的阵法向着随风当头笼罩了下来。

淡青色的光芒闪过,云裳手中的阵法轻轻地将随风罩在了其中。随风只觉得这一道光幕像是能够隔绝空间一样,他顿时觉得四周空间的联系被猛地切断,他就像是处在了一个单独的空间之中。这空间里除了他自己便是无尽的灵气再没了其他。

随风知道这是她替自己隔绝了气息和灵气的波动,不然他一旦在此稍有变故,泄了气息立时便会被昆仑派之中的高手发觉。

有着这么一道阵法相隔绝,只要随风的气息不将这阵法冲破便全然没有被发现的危险。

随风逐渐放松下了自己的心绪,在这无量道壁面前微微屈膝盘膝坐了下来。双手掌心朝天,摊在了自己双膝之上。一颗心迅速归于平静,脑海之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想。

他就好像是全然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一样,回到了一种最原始最平淡的状态。也不知是他本身心绪的变化还是因为受到了这玉璧的影响。

他虽然心神放松,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可是他身躯之中的仙灵之气却并未停下。依旧按照着他原本行功的路线在一遍一遍地循环、演化。

天地心经、百花心经,各自按照一种奇特的方式在运转着,似乎冥冥之中还欠缺了什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才是圆满之数,一和二都是不圆满的,这两大心经也是不圆满的,注定需要另一道无上心法的补充。

而这平静得没有任何波动的玉璧之中到底又有没有随风所需要的东西呢?

——————————

不周山脚,地底深处的地宫之中。

眼前尽是无尽的血红之色,道道血浪在其中翻滚不休。就像是什么难以言喻的邪恶之物在其中酝酿,随时都要破土而出一般。

在这血池的边缘上,站立着三道人影。

其中一人背负着双手,站在最为靠近血池的边缘,站在另外两人正中。显然此人在这三人身份最高。

“公子,你如今已经打破了我魔教中人不能晋级半仙境界的魔咒,只要你再进入这幽冥血池之中进行修炼,定然能够再进一步,踏入那传说之中的无上仙域。到时候再配合这转身法轮这一招,这灵界灵界之中已然无人是你的对手了,等那同一论道开始之时有着公子出手,定然能够一举夺下天书。到了那个时候,公子直接登顶仙域,成为那无上仙帝。这区区灵界之中种种又算得了什么?”

左边一人眉开眼笑,一脸谄媚地说道。声音柔媚动人,身段窈窕,竟是一个女子。

中间之人冷冷瞥过了半张脸来,哼笑了一声,“玄冥,这些话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你做好你本职工作就好。”

中间这人虽然只露出了半张脸庞,可若是换了随风在此定要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人分明便是那在和他一同探寻仙岛之时消失不见的风无一!

可是如今这个时候的风无一,样貌虽然并未有什么变化,可是他整个人的气质神态和从前相比已然全然不同。他此前乃是中原盟主,盖世大侠,心怀天下,慈善待人,此刻他的眼神之中哪里有半点善意?

风无一左右看了看,头也没回,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都回去吧。等那同一论道开始之时再来叫我便是。”

“是!”

他身后两人齐齐应了一声,默默退了下去。

风无一纵身轻轻一跃,跳入了这一方血池之中。

“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们,若不是你们给我来了这么一出,我哪里又能解开之前的心结呢?”

他淡淡自言自语说道,手一挥,两颗头颅从他面前的虚空之中掉落了出来,落到了血池旁边的地面之上,溜溜地滚动,许久才停了下来,只是露出的面容却是那般的惊人,竟然是花怡和无痕两人。

第九百七十九章道德心经

随风的心神全然沉浸进入了自己的身躯之中,加上有着云裳替他隔绝外界的气息,他此刻就像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除了他自己便是他面前的这一面玉璧。

渐渐地,随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他打坐之时紧闭着双目,可是他却仍旧能够感应到面前那无量道壁的存在。

他明明闭着双目,可是那道璧依旧清晰无比地出现在了他脑海之中。

不仅如此,他体内运转的仙气仿佛也受到了冥冥之中一道莫名之力的影响,运转的轨迹发生着一点一滴的变化。

“难道这就是云裳所说的悉心向道之人和无量玉臂所起的共鸣吗?不知道这玉璧又会反馈何物给我?”

随风心中刚刚泛起了一丝喜色,便又随即平静了下来。此刻想要引动道璧的共鸣,给予自己最丰富的反馈,就必须要明白道的实质。他这个时候就处在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边缘,好像有所感悟,又好像一无所知。

其实随风不知道的是,当修炼到了半仙境界之后,想要再有所突破便不是只有力量就可以的了。需要修道之人有境界意识上的突破,从外而内,从外在的真元、仙力蜕变到内心之中意识、心境的蜕变。

世人皆知仙人好,可是凡人若是想要成仙,哪里又岂是只有力量就可以的?所谓力量越大,魔性越是深重。偏离着正道也是越远,必须要用道理将其约束回来。到了半仙境界之人,既已成了半仙,凡人的一切几乎到达了一个饱和与巅峰,想要再有所寸进几乎难于升天。

可是半仙虽然和真正的仙人在实力和力量之上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可是究竟其根本却也只差在道心之上而已。

拥有越是纯正的道心,所能驾驭的力量便也越大。这也是为何,上界仙人举手投足之间,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调动着移星换斗的无匹力量。而下界的半仙却只能仰望,不论他们用上什么办法就是无法再向前踏出一步。

并不是他们已经到达了巅峰。而是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究竟向着哪里而去。

道之本意。在于清静无为,清净者,无为而无不为。随风之前和蓝光谈论的时候,也听蓝光说起过。在域外也是如此。许多人到了半仙境界之后知道再向着前方而行需要悟道方能有所突破。可是他们偏偏不知该向着何处使力。终日打坐云游,却依旧毫无所得。

“道玄之又玄却又无处不在,强行而为只能适得其反。得道得道。既然玄之又玄又何来得与不得之说呢?心中有道自然便得道。”

随风心头一动,忽然想起了当年自己幼时父亲曾与自己说起过的一段话。

也不知怎么这个时候突然一下就袭上了心头,这番话出现在如此关头,再是合适不过。

随风只觉得自己的心神像是被狠狠敲击了一番,如同醍醐灌顶,刹那之间万般领会如同潮水一般涌上了心头。

“原来我苦苦思索了这么许久的秘密竟然早已就藏在了我的身上,只是我迟迟未曾发觉而已。”

随风心头豁然开朗,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只觉得心中一片了然,有了这么一层领悟自己再次突破已然重新找到了方向,这道璧之上的反馈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

可是当他睁开了双目的时候,却惊讶无比地发现,他面前原本空白一片的道璧之上不知何时已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古篆汉字。

随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前,可是他的脑海之中却又清晰无比。阵阵淡薄的云气从面前的道璧之上淡淡地飘扬了出来,颇有几分仙家韵味,这道璧之上更是充满了亘古沧桑的气息,像是从鸿蒙未开之时而来,一直到了今日。

随风忍着心头的激动,忙将心神转移到了这道璧之上的文字上来。

说来更是神异,这茫茫一片道璧,足足有十余里之遥,其上的文字密密麻麻根本不知凡几。若是想要一一看过来还不知需要多久,却没料到随风心神一动,面前的这无量文字竟然轰然一下直接闪现在了随风的脑海之中。

随风心中若有所悟,缓缓又将眼睛闭合了起来。他眼睛刚刚闭上,他面前的道璧之上陡然之间白色微光一闪,再看时其上已然一碧如洗,一切消失了干净。什么经书文字,都如同是镜花水月,了无痕迹。

其上云影徘徊,就像是什么都未发生,又好像什么都已发生过了。

道璧上的文字虽然消失了,可是却留在了随风的心里。这一篇文字不被天地所容,仅仅藏在这无量道壁之中,之前从未出现过,之后也再不会出现。不论这天地宇宙如何的变化,这无量量劫如何的更替。这道璧似乎象征着永恒,历经万劫而不朽。也许就连他的主人——道祖也不曾达到如此境界。

不过不管怎么说,刚刚那一篇经文,便是再过上无量量劫也许都不会再出现,只有此时此刻如此这么一个人才能触发,就像是宿命轮回,一切偶然都像是注定,可是一切的注定都好像是偶然。

而这些随风自然是不会知晓的,此刻的他早已沉浸在了那一篇文字之中。

随风默默打坐,任凭那一篇经文在自己心中静静流淌。这一坐也不知多久,春来秋往,日月兴替,像是过了无穷时间,又像是只过了眼前这一瞬。

终于,所有的经文都经过了他的脑海,这一篇经文的名头才最终浮现了出来。

只有三个字,却是如此的震撼人心。

“道天功。”

析回道三大天功之中的最后一门,谁也不知这一道功法从何而来。随风对他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当年所见的方士徐福留下的石碑。

那石碑之中说若是能够集齐这三道天功便能找到成仙的契机,从其碑文上看来,他自己似乎都不曾能够如愿。

这道天功一现,他身躯之中许久之前所学的另外两式心法便也浮现上了心头。回天功和析天功,如今这三道天功终于圆满,就像是水乳交融一般,这三道心法在他心头自行结合。就连这三道实实在在的经文都组合了起来,一种奇异莫名的感觉回荡在了随风的心头。

就好像这三道心法原本就是一体,只是后来被人硬生生地拆了开来。

虽然之前两道心法乃是他在凡间之中所学,可这两道心法依旧威力不弱,只是随风在习了百花心经和天地心经之后,这两道心法的威力这才显得有些不足,可是他并未忘记这两道心法,将其一同融汇进了其中。

可是如今,这三道心法齐聚,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原先一直流转不休的两大心经直接停止了运转,他体内的仙气也沉静了下来,化为了一池静水。半晌之后,这三道心法彻底融为一体,点点滴滴的仙威现了出来,从随风的紫府开始向着他身躯之中其他地方扩散。

析、回、道三道心法再也不分彼此,这远远不是三者叠加那般简单。此刻随风身上的气势古老得难以言喻,就如同从鸿蒙未开之时穿越时空而来一般。他体内的仙气在这一道新的心法调动之下运转得更是如鱼得水,顺畅无比。竟然比之另外两道心经的融合还要来得宏大一些。

而此刻,这三道心法的经文也彻底重新重组,演化成了新的经文,在随风的脑海之中显化了出来。

随风刚看了一眼,登时大吃了一惊,只见那封面上写着四个斗大的古篆,“道德心经!”

第九百八十章道之本质

随风大吃一惊,一个大胆的念头从他脑海之中冒了出来,怎么也挥之不去。

难道析回道天功这三者的结合便是那传说之中的第三大心经?若真是如此,那岂不是一切都尽数圆满了?

他还在想着虽然析回道这三大天功终于集齐了,可是却始终没有第三部心经的下落。原本还觉得有些遗憾,现在却只剩下了浓浓的震惊了。

他忙停下了自己身躯之中所有的功法,仔仔细细翻阅起了出现在自己脑海之中的那最后一篇心经——道德心经。

之前的百花心经乃是得自三山无量的百合仙子,天地心经却是得自于当年的上古天庭。虽然随风并不清楚百花心经究竟是云裳从何处得来,不过可以想见,定然乃是三山无量之中的核心心经,而那天地心经便很是简单了,乃是当年妖皇才有资格修行的无上秘法。这两者一个乃是成仙的意志,一个是为妖的意志。

而这最后一部一直隐没不曾现世的,顾名思义,自然便是求道的意志。

随风虽然并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道门弟子,可是这一刻,他却掌握了古往今来最为核心的修道本质。大道三千,条条能够证道。可是这三千大道也是有一个源头的,此刻随风手中所掌握的这三步心经便是最为接近源头本质的心经。

“求道、成仙、为妖,原来这三者彼此相融却又不完全一样,可惜之前的时候我只有其中两部却是悟不到这么一个道理。”

随风心头暗暗自语。他此刻就好像处在了无穷无尽的道义之中,每时每刻都会有无穷的领会涌上他的心头。他的实力虽然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可是他的那颗道心却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大变。

道德心经的经文一点一点如同泉水一般流过他的心田,种种求道的意志在脑海之中来回泵涌。

到了这个时候随风才明白过来,原来世人都错了。成仙与得道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谁先谁后的关联。世人总以为成仙了便是得道了,可是道义永恒,道本身不论是变还是不变,本身都是一种不朽。可是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自己已然得道之人,在若干年后却还是有着陨落凋零的一天。

那只不过是成仙罢了。并不是得道。

仙与凡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仙人要比凡人高上一个层次罢了。仙人意识一动能够调动万钧之力,凡人没有这个能力罢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皆有生有死,为天道所束缚。天地不仁。仙人一样亦是刍狗。

这也是为何上古年间妖族掌天。人族势若,屈身于妖族的统治之下的原因。只因仙与妖乃是一个层次的存在,仙人与精怪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一个乃是人族之身,另一个乃是异族所化罢了。可是站在天道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样的。

妖族掌天会有终结的一日,人族掌天一样会有终结之时。天道无私,从来不会偏颇袒护。

这也是为什么两者的最高心法——天地心经与百花心经能够彼此相融威力不相伯仲的原因。

而今日随风手中握有了道德心经之后,才终于明白了过来,成仙的说法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仙人和修士相比不过是仙人的实力更为厉害一些罢了,这条路根本就是错误的。想要得道与成仙无关,一旦得道即为不朽,仙与凡尽在脚下。

道德心经的核心便在求道。

“只是求道却还是不够的,道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求道并不意味着得道,想要真正超脱诸天成为不朽,求道却还是不够的。必须得要得道才行。而得道,若是我不曾猜错的话,应该就藏在这三部心经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随风在修道方面的眼见着实几乎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心思微微转动立时便明白了过来。自己所得的其他两步经书并非无的放矢,必须要将三者相合,创造出一步超越古今的盖世奇书来,才能明白修道的意义。

“难怪先前诸多前辈说我乃是有着大气运之人,想不到到了今日终于验证了。想必这应该便是天道的安排了,安稳了无量量劫之后终于要迎来改变了么?只是我却还不知道为何这芸芸众生,偏偏选中了我。而且自古成大事者从无一帆风顺之人,我想要成道怕是也没有那么简单,恐怕还要经历一些磨难。”

随风手拈莲花,盘膝而坐,双眼半开半阖,看起来颇有几分当年佛祖于菩提树下悟道的架势。

只是随风却是知道,当年的佛祖虽然得到了道祖化身老子的点化,立下了大教得了天地之中的一分气运。却还是未能真正得道,后来他又走了歪路犯了和世人一样先成仙后得道的想法。想要以一己之力强行轰开仙凡的壁障,从而能够让人人都能成仙,普度众生,却被天道法则所反噬,最终坐化。

而此刻的随风所悟的道,乃是真正意义上最为本源的道。

他静静打坐,如同整个石化,再也没了一丝动作。就连他身躯之中的气血、经络也全然停了下来,他体外那一层淡淡的气势,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么来来回回也不知变化了多少次,最后彻底消散了干净,全部融入了他的道心之中。

是的,他全身的功力都在散去融入他的道心之中。

道心才是真正包罗万象的存在,什么元婴、肉身都是虚妄。道心之中有了,一切便都有了。只是这个道理若不是他得到了道德心经怕是此生此世都不会明白。

突然,随风的身躯之上开始泛起了一阵淡淡的紫色光芒,一道道的紫气从他身躯之上的完全穴窍之中窜了出来。逐渐在他的身后凝聚演化。最后成了一道英武挺直的人影,这人影身姿瘦削挺拔,面目有些模糊,看不清楚到底是何模样。虽然只是一道淡淡的虚影,可是一举一动之间极有威严。

这道璧之前的虚空之中突然微微颤动,现出了云裳的身形来。

她看着随风背后这一番变化,不禁脸上也变了颜色。暗暗惊讶道:“这不是他的大帝气象的精髓么,难道发生了什么变故?”

云裳看着却也摸不准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她却也知道这定然是到了极为关键的关头,她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她更是吃惊。

先前的大帝人影还未消散,他的身后接着却又现出了一道道紫色的字印来。那一道道字印密密麻麻,足足有百余个之多。密布在他的身后,如同整个形成了一道紫色的帷帐将那道大帝人影护在了其中。

“大帝气象和古经之力,这小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仿佛为了回答她的问题,又好像还嫌云裳震惊得不够。下一刻,随风身后的大帝气象也好古经之力也好,竟一齐轰地一下破碎了开来。眨眼之间,直接炸成了点点散着紫光的尘埃。

随风身躯上的万千孔窍这个时候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绝强的吸力,没有任何悬念的,直接一下将四周那些紫色的尘埃吸入了身躯之中去了。

云裳一怔,突然一个念头出现在了她脑海之中。

“难道这是他道心成熟的征兆?一般的仙人道心显化,不过也就吸入一两个神通罢了,可是他竟然能够将大帝气象和古经之力一齐吸入进去,那他日后一旦成仙却又会有怎样的实力?”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随风却永远不会有成仙的那一天了。

第九百八十一章论道开始

随风静静盘膝而坐的身躯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般,源源不断地将四周的大帝气象和古经之力的灵气尽数吸入了其中。

他的整个身子就像是琉璃铸造一般,竟然有着一道淡盈盈的紫色光芒从他上和身躯的孔窍之中冒了出来,倒映在了面前的这一片无量道壁之上,竟将那玉璧也染出了几分紫气之色。

随风全身的气势一点一点逐渐地变化,在大帝气象和古经之力的衬托之下,先是一点一点增强,又一点一点地减弱了回去。最后掉入了一个深深的低谷之中,甚至从外界看去和普通的凡人再无什么两样。

显然,此刻的随风已经进入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之中。天道之下的一切仿佛就是一个硕大的圆,起于何处终于何处。

如今随风领悟到了一点道之终极之后,全身上下反而又回到了还未修道之前的凡人岁月。不过此刻的随风对于外界之事毫无所知,全身心都已沉浸在了入定之中。他的身躯和身躯之中贮存的力量并没有产生变化,可是他内部之中的道心却在一点一点地蜕变。就恍若一朵莲花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静静地绽开。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如同白驹过隙,眨眼之间便是沧海桑田。就在随风在此安安静静地打坐之时,这昆仑山上终于迎来了同一论道开始的日子。

————————

不周山脚下的血池之中,原本一直静静打坐在其中的风无一“刷”地一下从其中站了起来。

双目陡然睁开。眼睛之中血光崩闪。这一道眼神在虚空之中径直化作了两道血色刀刃,刹那之间千万里之遥,这道血光闪烁之时,直接将这灵界之中的空间猛然一下给切割了开来。露出了其后翻涌不休的空间乱流,这道刀光停也不停,狠狠地斩向了血池边上静静站立的一道黑色的人影。

“想不到公子才这么短短数月的功夫竟然神功又有了精进,看来这一次我们的同一论道之旅应该大有可为才是。不过那清玄老牛鼻子却也不是省油的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