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仙凡-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借助着这东岳印之中源源不断的仙界灵气,彻底将万化玄瞳的心法又运转了一遍。登时突破了原先卡壳许久的瓶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今他的万化玄瞳之中的亿万法界已然逐渐凝聚出了实体,不再是之前虚无缥缈的一片,只能够吸纳一些虚幻之物,如今已经能够真真切切地装下实体了。
此刻的他若是全力施展,足以能够将整座泰岳山脉都装入他的瞳仁之中。更能够破开层层虚空,上穷碧落下黄泉,威能无穷无尽。
“我在此修行了近半载岁月,按照这东岳印换算起来,岂不是外界只过了近两日两夜?也不知外界是何方,待我收了这东岳印出去探查一番。”
随风脸上含笑,轻轻捏了一个道印。
其身躯一阵闪烁,已然消失在了这一片虚空之中。
随风只觉得眼前一黑,再次恢复了明亮的时候,已经彻底换了一方虚空。这东岳印乃是他紫府之中符咒之中藏着的一片空间,其中时间扭转,更是能够沟通仙界,源源不断地从仙界汲取仙灵之气,补充着其中的消耗。
如此神奇的空间自然不容存在于世,否则一出现便会受到天道责罚,天降神雷毁灭一切逆天的存在。
是以这也是为什么方先子要将这东岳印藏于一道符咒之中,说起来很是奇怪,明明东岳印在随风紫府之中的符咒内部,可是每当随风调用东岳印的时候,又会连同紫府,真身降临其中。
东岳印在紫府之中,可是紫府却也会在东岳印里。如此这般看起来诡异非常,根本荒谬无比。却着实体现了仙法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而且这东岳印还有一种特性,每当随风进入东岳印内部空间的时候。他的真身虽然在这天地之中彻底没了踪迹,可是那东岳印有旧会记录原先的位置。当他从其中出来,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可这却是随风第一次使用这印诀,之前的时候却不是他自己主动进入其中的。
正当随风好奇自己身在何处的时候,突然就听到耳旁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进来吧。”
随风打量了一番四周,发现自己所处的乃是一处简易的营帐之中,看起来倒有些像是战场之上的军营。难道之前方先子将自己送入了军营之中来了?
他好奇的时候,就看到营帐被掀了起来,一道人影走入了其中。
这人他也熟悉,竟然是天山派的弟子——张小行。
张小行看到了随风登时满脸欣喜之色,惊呼道:“掌教真人,你已经恢复了?”
随风一愣,有些讶异地问道:“恢复?”
张小行走上了前来,道:“是啊,当时听方先子道长说你身受重伤,需要好好调养,让我们两日之内千万不要进入这营帐之中来,以免打扰到掌教真人运功。我在外守了几日,一直听闻其中没有丝毫动静,今日是在等不下去了,便想悄然进去看上一看。看样子掌教真人已经恢复了,圣上听闻掌教真人受了重伤,还特意关照过我们等你醒来之后要亲自召见你。”
“圣上?”随风一愣,这才想了起来,当时自己和何为道对决之时正是长安城遭受大劫之际。赶忙又问了一句,“此刻我们在什么地方?长安城怎么样了?”
张小行神色一黯,照实答道:“那一日魔兽狂舞,虽然最后被方先子道长收了大半,可是败局已定,却也无力回天了。好在圣上的车架之前便出了城,这才不曾受到叛军的侵扰。后来方先子道长带着我们找到了陛下的车架所在,当时恰好陛下的车架被一队叛军追了上来。道长挥手间便挥退了他们。”
“这里乃是长安城外,前方好像是一处叫做马嵬坡的地方。”张小行想了一想答道。
随风刚想说些什么,突然冥冥之中一道天人交感传入了心头。屈指一算,脸色一变,惊呼道:“不好,似乎将有大变发生,陛下现在何处?我这便去见他。”
张小行也吃了一惊,没有想到随风反应如此剧烈。
“陛下此刻就在最中心的营帐之中,大军驻扎在此等候原先城中的禁军退出来,刚好掌教真人受了重伤,需要调理,便在此稍稍停留了一番。等那禁军到达,想必应该就要启程了。”
张小行道。
随风不语,径直一步走出了营帐向着正中的帷帐而去。他刚刚测算天机,却是算到了一处极大的变数。虽然对于自己毫无威胁,可是稍有差池却是会影响到日后李唐国运。
方先子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从其相助自己来看,明显他也是站在大唐皇室一边的。
ps:今天与轩感冒了,有些不在状态,还请各位原谅一下。。。
第九百一十二章禁军之乱(中)
“站住,此乃陛下行宫重地,来者何人报上名来?”随风刚刚接近正中营帐所在,便被官兵拦了下来。
随风看也不看他们一眼,根本懒得理会,冷冷哼了一声,径直就向着其中闯了进去。
不说此刻的随风乃是离尘境界的高手,这些士兵虽是御林军的精锐但也不过是后天境界,就连先天境界的高手都拦不下来,更何况是随风如此人物?随风若是真怀了险恶心思,只凭着这一声冷哼,便能结果了他们性命。
饶是随风手下留情,这些士兵却还是被他外放的一丝气势震得东倒西歪。
随风冷冷看了他们一眼,也不多说,抬脚就向着营帐之中走了进去。向外稍稍透出了一丝气息,顿时四周的士兵一阵闻风丧胆,根本不敢捋其锋芒。
“陛下,化外方士随风求见。”
说这话时,随风已然掀开了营帐外的帷幕走入了其中。
正中的营帐虽然从外看起来气势不凡,其中的布置装潢却很是简陋,不过只比民间一些大户人家好些,连一些稍有地位的达官贵人都比不上。不过转念一想便也释然,此刻玄宗虽为皇帝之尊,可是毕竟是仓皇出逃。能够保得性命已经很是不易了,那些身外之物自然便也落在了皇宫之中。
他正打量着四周的时候,就听一道又惊又喜的话声从上方传来。
“之前方先子道长说随法师受了重伤需要好生调理,那是朕还有些担心。却想不到法师竟然这么快便恢复了。不知之前的神通可还在?”
随风听到声音抬头看去,只见玄宗高坐当前,身旁站着杨玉环,双眼之中炯炯有神,满是期待地盯着自己。
随风眼神一动,玄宗皇帝看起来外表平淡,他却还是注意到了他眉头上方隐隐闪现的一道忧色。他一只手放在桌上,还有一只手隐藏在了木桌之下,看起来就像是在藏着什么一样。
联系此前从张小行处听闻的那些,随风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丝毫不动神色。淡淡笑了笑道:“承蒙陛下关心。方先子道长道法无量,在他的帮助之下。在下的伤势已经全然好了。”
随风微微躬身,对着玄宗皇帝说道。
玄宗皇帝也不以为意,他之前的性命都是随风所救。更何况方外之人本就享受一些特殊待遇。许多厉害的高僧道德都有着面圣不施礼的特权。随风自然也不例外。
“在下刚一恢复便听到了门下弟子传召。陛下诏在下来此,想必也不仅是为了询问在下伤势吧?”
随风淡淡一笑问道,言语之时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玄宗眼见瞒不过去。长长叹了一声,道:“朕也不知如何说与你听,你自己看吧。”
说着,将那一只一直放在案桌下的手掌拿了出来,其手心之中果然持着一封书信。交给了一旁的太监,送到了随风面前来。
随风拿过书信看了两眼,脸色也不由微微一变,“这书信竟然是杨国忠所书,他让陛下封他一个护国大将军的官?如此才好率领手下卫队保证陛下安全?”
这封信之中的措辞虽然还算客气,但是全然没了谦卑之意,哪里像是臣子的上书?
“什么护国大将军,他已经是宰辅之尊还要将军头衔作甚?分明是想要架空朕,让朕全然做个傀儡皇帝,他好独揽大权。朕若是不依他,想来他定毫不犹豫地将朕的行踪告诉那群叛徒吧!想不到国家动乱至此,他却还有心思做着这样的谋划。这白眼狼,朕怎么之前没将他看个清楚!”
玄宗越说越怒,连连拍案不止。
“原来竟是这么回事,我正觉得奇怪,城中的禁军明明都已经被陛下带了出来,怎么又会还滞留在长安之中,原来竟是宰相大人的卫队。”
随风沉吟了一声自言自语地道,他心中倒是有些策略,只是有些冒险。虽然他自认为十拿九稳,可是未必玄宗皇帝便信得过他。一时之间有些为难,忍不住朝着小梅看了过去。
堂堂的贵妃玉环尽是九尾狐妖所化,如此秘闻也只有少数几人知晓。这玄宗皇帝虽然英明神武但也决然想不到的,小梅虽是狐妖,但是道行已深,眼见随风向着自己看了过来,心思一转便猜到了他的心思。
“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陛下之前不就是想的召随法师来问询策略的么?如今随法师已经痊愈,功造参化,想必应该有些良策才是。”小梅伸手擦了擦玄宗皇帝额头上的汗珠,柔声说道。
“对对对,朕真是气糊涂了,如今这进退两难之局面不知法师可有什么良策?”玄宗向着随风问道。
“将计就计!”
随风眼中光芒闪烁,只轻轻吐出了这四个字来。
一日之后,驻扎在马嵬坡前的这一队禁军突然就看到远方通向长安的方向,一阵尘土飞扬。也不知多少人马正在飞速向着所在赶了过来。
看着大队人马靠近这些守兵的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担心,反而个个脸上都显露出了浓浓的欣喜之色。欢呼雀跃,叫嚷不休。
“这是宰相大人的人马,有着这些人的加入,便不用担心叛军的危险了!”
果不其然,过了片刻,那一队人马靠得更近了些,就看到人马最前方一道旌旗当空高悬。上书一个大大的“杨”字,在所有部队之前,杨国忠全身穿着金色铠甲,一骑当先。
“肃静,退让,陛下驾到!”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清朗的喝声从营帐之中传了出来。众士兵纷纷噤声,回头向着玄宗皇帝的行宫所在看了过去。
果然就看到在一队卫士的护卫之下,玄宗皇帝龙行虎步昂首向外走了出来。随风和贵妃两人分立在他左后。
玄宗皇帝走到了营帐门前,这个时候杨国忠的人马也恰好到了当场。随风细细打量了一眼,杨国忠显然有备而来,他身后的这一干人马,至少也有两万之众。个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微臣杨国忠,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国忠一个翻身从马上下来,走到了玄宗皇帝面前径直拜倒。他身后的两万甲士也齐齐下马行礼,那声势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也很是令人动容。
“爱卿请起,你护国有功,朕今日便加封你为护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往后文武朝政尽归卿管辖。”
杨国忠耳旁似乎已经回荡起了玄宗皇帝封赏的声音,他隐藏在铠甲之下的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起来。
往后我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吧?
“大胆奸相,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为了一己之私与安禄山勾心斗角,以致于安禄山学那西汉七王之乱,逼得陛下需要逃出长安城,如此种种皆为你一人罪过。你该当何罪?”
随风直视着杨国忠大声喝道。
“什么!”杨国忠大吃一惊,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么一副情况。牙关紧咬,怒发冲冠,对着随风喝道:“你说什么?”
随风看也不看他,接着又道:“陛下,那安禄山叛乱借口全在杨国忠。只要将此人除去,叛军没了借口不攻自破。当初西汉之时七国之乱便是用的此法,今日此人率领如此大军说是保护陛下安危,我看应该是另有图谋吧。哼哼,还请陛下下令将此人速速杀了,以稳定军心。”
“陛下千万不要听信此人谗言,此人之前便闯入陛下寝宫之中,想要对陛下图谋不轨。这一次又行这栽赃嫁祸之事,国忠忠心耿耿,若是陛下就这么杀了我,会让将士们心寒哪!”这杨国忠倒也算得上是一位人物,眼看形势不利,当即便拜倒,痛哭流涕。
第九百一十三章禁军之乱(下)
玄宗皇帝一直都不曾发话,看着随风两人你来我往争论不休,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此人功力深不可测,不能过分得罪,可是却也不能让他这么诬陷下去。眼看着陛下已经松口答应要封我为护国大将军,决不能因此出什么差错。”杨国忠之前在玄宗皇帝的寝宫之中吃过随风的亏,还被他一下夺走了小梅的人魂。他自知不是随风的对手,也不敢过分得罪于他。
“陛下,此次大乱便是因这奸相而起,自然应该让他付出代价。不然实在是让将士们寒心哪,若是陛下一味纵容与他,我们这些臣子却是不能再为陛下卖命了。还请陛下准许我们乞骸骨。”
杨国忠本想和随风好好周旋一番,虽然不能过分得罪于他,但说什么也一定要得到那护国大将军的封赏。他此刻虽然是宰辅重臣手中握着众多大权,可是他毕竟不是武官却还是不能过多干预军政之事。如果有了护国大将军的封号,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手伸进军营之中,进一步执掌大权。
若是军营之中的军权都落入了他的手中,那个时候他除了名义上还是宰相之外,其他方面依然和当今天子近乎无二了。
“陈玄礼,你怎可如此放肆!”杨国忠哪里料到除了随风之外竟然又冒出来了一人和自己作对,这人便是当今玄宗皇帝的禁军总管陈玄礼。
这人虽然地位和自己相较起来什么也算不上,小蚂蚁一只。可是在此特殊时期。却就要重新掂量一番了。此刻玄宗皇帝仓皇出逃,手中无兵无将,就剩下了这么几千禁军维护安全。若是这些禁军一股脑地告老还乡了,堂堂大唐玄宗皇帝岂不是成了光杆司令?
恐怕今日是难得善终了,杨国忠的脑子里不知怎么就冒出了这么一句话,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不要再说了。”这个时候,玄宗皇帝终于开了口。摆了摆手,止住了其他所有人的话语。
转而看向了杨国忠。“杨爱卿。朕知你一片忠心,不过他们所言却也有些道理。好了,你先起来吧,你护驾有功。日后定然好好封赏。朕的人马正好要退守四川。正是欠缺人手的时候。你这些人马兵强马壮,若是放到战场之上定然能够起到奇效。不如就归到禁军之中来吧。”
杨国忠一怔,“可是陛下。那护国大……”
他一句护国大将军还未说完,便被玄宗一口打断,“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连都城长安都已失手,哪里还能谈论其他。你的功劳朕记下了,等日后还师长安之后自然会好好封赏一番。不说护国大将军,便是连镇国大将军一同封给你也无不可。”
“哈哈哈!”
杨国忠一下从地上窜了起来,仰天长笑,用手直直指着玄宗骂道:“你这个无道昏君竟然和他们如此戏耍于我,也罢,这护国大将军不要也罢。我这便带着我的人马反投安禄山,不知道他会封我一个什么官。听说陛下你亲信的哥舒将军已经降了,再多一个宰相也无所谓。只是不知道,若是我将陛下您擒了下来,你说安禄山会如何奖赏我呢?”
杨国忠的神色由长笑变作了狰狞,看向玄宗皇帝的眼神之中杀意奔涌毫不隐藏。
他这么说话的功夫,他身后的那数万甲士齐齐呐喊,纷纷挥舞着手中长刀翻身上马。口中叫嚷着,“誓死追随国忠大人!誓死追随国忠大人!……”
来来回回呼喊了数遍,那声浪一次高过一次。最后如同钱塘浪潮般,震天动地,又像是绝世宝剑轰然出鞘,气势如虹似乎就要冲杀上来将玄宗皇帝等人尽数诛杀在此。
可是玄宗皇帝却还是之前那副老神在在的神情,脸面上竟没有丝毫的变化,只冷冷喝道:“又是一只白眼狼,你杨国忠的性命却还是朕起的。今日只因朕一时不曾封给你这护国大将军的头衔就要起兵反朕,好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
“不仁不义也好,不忠不孝也罢,却是顾不得这么多了,将士们听我号令,准备冲击!”
杨国忠狞笑一声,高高举起了手中长刀,朗声说道,在他身后的骑兵齐齐牵动缰绳,登时只听一阵此起彼伏的马嘶之声。
“法师,你……”
见到如此阵势,饶是之前淡然无比的玄宗皇帝面上也挂出了几分隐忧。这今日的种种都是随风之前便安排好的计策,眼看着这杨国忠一步一步掉入了坑中,可是当真面对数万骑兵的时候,李隆基心中却还是有些忐忑的。
“无妨。”随风看了他一眼,传递过去一道安抚的眼神。
接着,又转了过来,对着杨国忠朗声道:“今日不说你只带了两万骑兵,便是再多上十万也休想从我身旁掳走陛下。你快些束手就擒我还能够放你一条生路,否则等你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可就没有机会了!”
“笑话,我要什么机会!”杨国忠见随风终于开了口,心中虽然还是有些不安,可还是被他一下压了下来。“只凭你一人之力,任凭你手段通天,也决然无法挡得住这两万大军。不信便来试试吧,听我号令,冲杀!”
“呃……”
杨国忠的话声突然一断,特别是他那一声冲杀的“杀”字音还停留在口边,他的声音便骤然断绝,像是被人硬生生地捏住了喉咙。
许多甲士听着这声音有异,纷纷向着前方杨国忠所在看了过去。
所有扭头的人不经意间就看到了他们此生都难以忘怀的一幕,虚空一阵闪烁。一道人影突然撕扯开了杨国忠身旁的空间,从其中降落了下来。这道人影不是别人,正是随风。
也不知随风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出了手,身影闪烁之间就到了杨国忠的身侧,如同拎着一只小鸡一样直接就将他给拎了起来。
杨国忠堂堂宰相之躯,位高权重,什么时候受过如此奇耻大辱?虽然被随风持在了手中,可是神色之中却没有半点妥协之意,依旧还在不住地破口大骂。
随风身影又是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回到了之前玄宗皇帝身侧。
随手一扔就将手中之中持着的杨国忠投掷到了地上,就像是扔些什么完全不需要之物一般,看也不曾看上一眼。径直对着玄宗皇帝道:“所谓擒贼先擒王,这杨国忠已经被我抓了来,不知陛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此人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发落?”
听到随风说话,杨国忠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成了阶下囚。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可思议,他虽然知道随风实力不俗,不容小觑,但也万万没有猜到竟然强到了这么一种地步。不禁心中暗暗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自己何必自作聪明想着和玄宗皇帝斗上一斗呢?
“此人绝对不能久留,乃是一个十足的隐患,若是日后又有了突破或是什么奇遇,再次生出不臣之心来,那时没有随法师在场,陛下又该如何应付?不如趁此时机一并杀了一劳永逸。”
陈玄礼也从地上走了上来,低头打量着如同死狗一般瘫软在地的杨国忠,恶狠狠地说道。
他之前身为禁军教头,平日里没有少受到这杨国忠的鄙夷,只是碍于他乃是宰辅身份比之自己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再大的气氛也只能憋在心中。如今难得有了机会能够扬眉吐气,他自然不会错过。
第九百一十四章杨国忠的报复
“不要管我,大军给我冲杀,我就不信他们有这胆量杀了我!”
杨国忠大声吼道,满脸的狰狞之色,此刻他一无所有连自身都被随风擒了过来,唯一能够仰仗的便是这两万大军了。这两万大军乃是他的心腹,只听他一人调遣。说不定能够以此逼得明皇妥协,虽然有逼宫之嫌,但是此刻他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了。
“若是我以这两万大军相逼明皇还不愿妥协,那我便直接灭了这里的禁军,也学那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那安禄山斗上一斗倒要看看最后鹿死谁手。”
杨国忠心思流转,已然将未来发生的种种可能全部计划了一遍,虽然他此刻被擒,却依旧觉得前途光明无比。
“你想得倒是精明无比,竟敢威胁到了朕的头上,真以为朕已经老了所以失了曾经的锐气了么?”率先说话的竟然不是随风,而是在他身旁的明皇玄宗皇帝!
玄宗帝向前踏了一步,径直走到了所有禁军最前方,直面着那杨国忠领来的两万骑兵。朗声喝道:“朕倒要看看,今日谁敢轻举妄动!”
说着,玄宗帝虎躯一震,一道难以言喻的威压挥洒而出,镇压四方。刹那之间,阵阵龙吟之声从虚空之中的缝隙里传了出来。就好像眼前这人乃是真龙的化身,世间万物纷纷在他面前臣服。
四面八方一片死寂,那两万骑兵在这威压之下再也站立不住。纷纷朝着玄宗皇帝拜倒下来。
“这,不可能!你怎么会有这般气势……你明明没有武功在身的,这不可能,不可能!”杨国忠如同疯狂了一般,他距离玄宗皇帝最是接近,感觉也最是明显。只觉得那一股威压就像是一尊山岳一般压在了自己心头,一时之间竟然提不起一丝反抗的心思来。
“之前这玄宗皇帝明明还是一个半死不死的痨病鬼子,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龙精虎猛了起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朕乃是真龙之气,天子象征,你们此事还不臣服更待何时?”玄宗皇帝扫视着场中的那数万骑兵。朗声说道。他话声之中虽然不曾用上内功扩音。但却依旧清朗无比,传遍各方。
杨国忠带来的那两万骑兵眼看着主心骨杨国忠一个照面便被人擒了下来,而且这玄宗皇帝竟有如此威势。这些士兵虽然都是杨国忠的心腹,可是一个个也只不过是军队之中的精锐罢了。仍有妻儿老小还在后方。虽然安禄山为乱一方。可是毕竟这大唐江山的根基大半还在。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偌大一代王朝?这些骑兵却也不是傻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对着玄宗皇帝高声喝道:“陛下,我等愿意归顺。愿大唐万世不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巨大的呐喊之声响彻四方,震得耳膜轰鸣不止。
杨国忠脸色苍白,呆呆地看着场中的一切,脑子里一片空白。完了,一切都完了,没了那两万骑兵撑腰,他已然彻底没了依仗。这一次的行动他已然彻头彻尾地输了。
“好!你然你们诚心诚意归降,之前你们跟随这杨国忠的过错朕一概既往不咎。你们先放下武器,并入禁军之中。日后在与叛军作战途中若是立有战功,朕照样封赏不误。”玄宗皇帝面色红润,心情大好,心中暗暗庆幸,多亏当时自己听从了随风的建议,不然恐怕此刻还被这杨国忠埋在鼓里。
“是。”
虽然要交出武器,但是此刻形势比人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归降,倒也没有什么怨言。纷纷扔下了手中的长刀,趁此时候陈玄礼指挥着禁军一拥而上,将这两万人马押解了进来。
虽然这些骑兵归降,但是玄宗却也不可能不防一手。看到禁军将他们都押解了起来,心中大定,又将目光移向了地上的杨国忠。
“你还有什么话说?”对于这样的叛徒,玄宗是打心眼里觉得厌弃。一想到自己当时如此宠幸的安禄山到头来竟然如此叛逆自己,心中更是一阵烦乱。对于这杨国忠丝毫不想多做理会的。
“哼哼!陛下你果然已经年老体衰了,连自己身旁是什么人都不知晓了。”杨国忠紧咬着牙,哼哼了两声说道。
随风看着他一副怨恨的神色,心头不禁一跳。自己明明已经抢夺回了小梅的人魂,难道这杨国忠手上还有什么依仗?他这么一想,下意识地向着玄宗皇帝身旁的小梅看了过去。
果然听到杨国忠如此话语,小梅脸色一阵苍白,双手攥得极紧,身子一阵摇晃,就像是随时都会站不稳摔倒一样。
玄宗皇帝冷哼一声,走到了杨国忠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喝道:“朕怎么就年老体衰不知身旁何人了,你倒是给朕说说看!”
“陛下。”小梅看着满目狰狞的杨国忠,心头有些担忧,轻轻拉了拉玄宗皇帝的袖角。
“爱妃不必担心,我倒要看看到了这个时候他还能搞出什么名堂来。”玄宗帝拍了拍小梅的手,将她安抚了下来。
“哼哼,贵妃娘娘你看看这是什么?”杨国忠紧咬牙关,眼睛之中几乎能够喷出火来,从怀中掏出了一条白色之物。
小梅不过刚刚看了一眼,脸色当即大变,一脸死灰,颤颤巍巍地道:“你是怎么会有此物!”
趁他们说话的功夫随风这才看了清楚,杨国忠手中持着的白色之物看起来竟像是什么动物的尾巴。随风何等聪明,哪里还不明白,杨国忠手中的定然是狐妖的尾巴了。而且应该便是这小梅身上的一部分。
“贵妃娘娘,这条狐尾乃是在下当年巧遇狐妖之时机缘巧合从它的身上斩下来的。我曾听修道人说,凡是修炼有成的妖怪其身躯血肉都有了灵性,即便是分隔数载,日后再次相逢之时已经有着丝丝缕缕的感应,不知道贵妃娘娘如何看待呢?”
杨国忠笑意之中的阴险之色越发浓重,又看向了玄宗帝道:“怎么样,陛下,你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与您朝夕相处日夜守护在你身边的贵妃娘娘竟然是狐妖所化吧?”
玄宗帝的脸色一下就阴沉了下来,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杨国忠手中的狐狸尾巴,又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贵妃。眉头微微皱了皱,低声问道:“环儿,这是怎么回事?”
小梅看着玄宗,嘴唇颤颤,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杨国忠狞笑了一番,“陛下,今日便让你看看这贵妃娘娘的真面目!这尾巴乃是你身躯的一部分,当年和你的人魂一道被我截了下来,大概你怎么也没料到吧。这狐狸尾巴与你气机相连,被我请人下了符咒,只要一靠近你的躯体便能让你的真身显化,怎么样,贵妃娘娘你若是清白的,不妨试一下这狐尾吧?”
“够了!你耀武扬威到底还要到时什么时候,以为只凭着一道狐尾便能够妖言惑众么?左右给朕擒拿了,拖出去斩了,免得在朕眼前晃得朕心烦。”
玄宗突然开口,冷冷一喝,立时便有两个卫士走了上来将杨国忠擒拿了起来。
“陛下,你怎么不敢让她尝试,是不是也在害怕啊?哈哈哈哈,想不到陛下自诩英明神武竟然也有徇私舞弊的一天。”
杨国忠虽然被卫士拖了下去,反而半点也不觉得害怕,边走着还边朗声喝道。
“陛下,不如就让娘娘试一试这狐尾吧,若那杨国忠当真言中……”这个时候,那陈玄礼竟然又站了出来。
“住口,不必多说了,朕意已决。”玄宗皇帝想也不想摆了摆手道。
第九百一十五章九尾现身
“杨国忠已经到了如此关头所言很有可能便是实情,贵妃娘娘乃是陛下最为亲近之人,若真是妖孽不禁影响大唐国运,更是关乎陛下龙体,请陛下三思啊!”
陈玄礼直接拜倒了下来,涕泪横流,边哭边道:“若是贵妃娘娘没有任何异样的话,老夫有辱贵妃娘娘名节,愿以死谢罪,还望陛下成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