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蓬纵横-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史闻言也笑了,一个人间的诸侯,对于修道人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想要解决还是很简单的。

“恩,yu女恐怕还没有恢复。为师就与你一起前去,祝你一臂之力。”

“多谢老师!”萧史一阵的感激。

君策笑了笑,说道:“你是为师的弟子,为师不帮你还能帮谁?走吧。”说着带萧史走出屋子,腾云而起向着秦国飞去。

飞到秦国之后,却也不急着前去。而是在一座荒山上等候,等半夜才驾云来到秦国宫室,找到了yu女的转世之身。

虽然还没有觉醒,但yu女的感觉还是相当敏锐的。君策与萧史刚刚来到yu女身边,yu女就自己醒过来了。看到君策与萧史两人怒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闯进我的居室?”

萧史忙说道:“我们没有恶意的,我们不会伤害你,只是来看看你。”

yu女狐疑的看了看萧史与君策,突然觉得萧史好像有些面熟。还不仅仅是面熟的问题,萧史给他的感觉好像很亲切。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可是她亲进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萧史却绝对不是那几个人里面的。脸上不由的一阵狐疑,心却是放下来了,也没有喊叫。

君策摇了摇头,上前手抚yu女的顶门,说道:“痴儿,还不快快醒来!”手中一股太清仙气从yu女顶门而入,打开了因为转世而蒙蔽的神念。

神念刚刚打开,yu女脑中就出现了一幕幕的画面。好像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画面,天宫中孤寂的生活,下界之后的快乐,与大王在一起的欢喜。被玉皇大帝变成山峰之后的怨念,被君策解救之后的欣喜。一幕幕全部都出现在了yu女的脑中。

等到yu女缓缓睁开双眼的时候,两眼已经恢复了清明,看着萧史叫了一声“大王”。

虽然已经重新转世。不过两人的相貌还是一点都没有变。所以yu女一眼就认出了大王,何况还有君策站在一边,yu女想要认出来就更加简单了。

君策见状呵呵一笑,说道:“你们两人现在已经见面了,以后该怎么办,你们两人自己解决,为师就不再多管了。”说完驾云离开。

yu女与萧史两人搂在一起一阵卿卿我我,天亮之前,两人也商议好了自己的办法。萧史便驾云离开了。

很快,所谓的“乘龙快婿”就新鲜出炉了。

不过萧史所乘的龙,并不是真正的龙。而是君策赐给萧史的一件法宝,蟠龙笔架上面的一条龙魂而已。

虽然不是真正的龙,但是要哄骗一下普通人,还是很简单的。

君策却已经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晋国身上,虽然yu女转世之后是到了秦国王室。而且还颇受秦穆公喜爱,萧史也成了秦穆公的女婿。

但君策还是没有转变想法,并不准备在秦国传教。一则秦国日后会成为法家的大本营,太清教一定会受到打压。另外一个也是顾虑日后的祖龙秦始皇,在秦国传教要冒的危险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反正日后刘邦称帝之后,会尊奉老子。到时候再将太清教教统传到秦国境内也是可以的。况且太清教在蜀地也已经有了人手,等到秦国拿下蜀地之后,也可以慢慢向秦国渗透。

晋文公在去了关于介子推的心病之后,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正在向一个真正的霸主挺进,晋国本来也就是大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国力也越来越强了。渐渐的有了图霸的可能。

这时候齐国已经失去了伯侯的地位,宋国宋襄公所谓的图霸,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晋国真正的敌人,还是南方的楚国。

矛盾越积越多,晋国与楚国终于还是兵戎相见了。

晋文公借口当年曾答应过楚王,晋国遇上楚**队的时候会退避三舍,接连后退九十里。不但骄纵了楚国将士之心,也来到了一个对自己比较有利的地方。

狐毛、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臼季、颠颉他们在齐国听君策讲授治国之道的时候,不但学到了治国整军之法,也多多少少学到了一点点道术。

狐毛、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臼季、颠颉他们也都是人中之杰,虽然没有从君策那里得到真正的传授,但是自己体悟,结合君策零零散散所说的一些东西。还是让狐毛、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臼季、颠颉他们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而最直接的就是,狐毛、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臼季、颠颉八人联手,操练出来了八千猛虎军。这八千猛虎军身披虎皮,头戴虎头帽。衣服和帽子上都有一道道的符箓。

八千猛虎军也都学了一点点的练气术皮毛,用功的时候,激活衣服和帽子上的符箓,就可以拥有猛虎的力量、敏捷、霸气。甚至普通人一眼看去,自己眼前的就是一只猛虎。

最后反击的时候,晋文公以这八千猛虎军为先锋,率先从山上冲下,向楚国将士杀去。

楚国将士虽然勇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伏虎之力,看到满山遍野的猛虎向着自己冲来,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转头就逃。

虽然楚**中也有能人能看出这八千猛虎军的虚实,但已经无法再做什么了。现在士卒胆气已丧,他们说什么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以八千猛虎军为头,晋**队跟在楚**队后面一阵追杀,杀的楚**队一阵哭爹喊娘,狼狈逃窜。

楚王虽然想要整军再战,但士卒胆气已丧,根本就提不起反抗的勇气。想想也是,楚国的军队虽然勇猛,但并不是由一群武松组成的。就算是由一群武松组成的,看到数千只猛虎向自己扑来,绝对没有抵抗的勇气。

楚**队一败涂地,从中原一路败退到楚国。

晋文公也知道楚国是大国,自己想要灭楚国是不可能的。当年齐桓公做不到,现在自己还是做不到。晋国现在的国力有没有齐国巅峰时期那么强,也还是不好说。

晋文公这边在争取自己的霸业,君策却是胆颤心惊。

因为,君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让他感觉到浑身颤抖的感觉。那是从灵魂深处传出来的一种感觉。与老子身上的气势不同,威压却是一般无二。

更要命的是,这一次的地点距离自己相当的近。对于他们修仙之人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就在齐国旁边的鲁国。

想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名人,君策只想起了一位打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可是孔夫子身上的气势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心中有些不放心,君策偷偷的跑到楚国去看这位给自己无边威压的人。来到这家人不远处,君策也打听清楚了,维亚传来的方向确实是孔家。孔家前段时间生了一个小儿子,大儿子叫孔伯尼,是一个瘸子……。一切都表明,这位给自己威压的人,绝对就是打成至圣先师,可是这气势怎么感觉都有些不对劲。

一咬牙,准备去看看这位到底是谁。一个莫名其妙的敌人总是让人害怕的。

“难道这世间不是六位圣人而是七位圣人?”不由得君策不心生怀疑。

隐身来到孔家,刚刚走进屋子,就见那新生的打成至圣先师睁开眼睛瞪了自己一眼。普通人感觉不到什么,可是君策却是完全不同。只感觉自己好像面对着四柄足以斩仙灭佛的神剑。只要自己有一点点的动作,立马就会有杀身之祸。

  第一四五章 老子西出函谷

第一四五章 老子西出函谷

感觉到那凌厉到了极点的剑气。君策立马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了。三界之中只有一人拥有如此凌厉的剑气,仅仅一个眼神就能让自己一个金仙感觉到颤栗。

道门截教教主——混元无极太上上清圣人通天教主!!!!

好在通天教主只是瞪了君策一眼就转头闭上了眼睛,君策一刻都不敢停留,对通天教主稽首一礼,转身就走。通天教主那一眼很明显是警告的意思,让他自己滚蛋。君策自然是立马就转身离开。

君策不知道的是,他刚刚离开,原本悬浮在空中的四种剑意一震,突然合为一种。飞进了孔仲尼的脑中,而孔仲尼原本明亮的眼神,也突然间变的晦涩了许多。却是通天教主用大神通封闭了自己的神识,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等回到显圣观之后,君策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仙人乃是冰肌玉骨,身无异味,体无汗液。可是在通天教主面前,君策竟然忍不住冷汗直流。

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君策不由的一阵后怕。刚才如果自己表现的稍有敌意,或者是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君策相信自己绝对会被斩杀当场,没有一点的意外。

通天教主自从封神之战输给两位师兄与佛门二圣联手之后,脾气就变的蛮不好。一念活人、一念杀生都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被圣人杀了。只能说明你自己该死,绝对不会有人去责怪通天教主不该杀死自己的。就算是自己的师傅玄都**师心有不甘也是没有办法。

虽然鸿钧道人规定,非神仙大劫,圣人不得出手。但是这样的约束对通天教主有用么?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没有。如果有用的话,封神之战也就不会有诛仙阵和万仙阵了。

“原来所谓的打成至圣先师就是师叔祖通天教主,我说怎么两者都有有教无类的教义。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人的想法自然就是相同的。

通天师叔祖恐怕是觉得碧游宫太冷清了,所以想下来收两个徒弟,光大截教门户。这样一来,我可就麻烦了。该怎么传教才是啊?”

对于即将面对的问题,君策是一阵挠头。

当初君策所设想的敌人,就是佛门,对儒门根本就没有怎么在意。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儒门的来历,儒门历代也没有表现出有什么强大的法力,而佛门却是有神通的。

现在知道了打成至圣先师就是通天教主,自然就不敢再这么想了。要知道后世所谓的三教乃是指“儒释道”儒门乃是三教之首,势力远远超过了佛门和道门。以后该怎么和儒门相处,也就成了君策一个最大的问题了。

就在通天教主下界后不久,君策又接连感受到了数十道强大的气息从天而降,一个个托身在人间。君策仔细一算,刚好是七十二人。

“这就是所谓的三千门徒中的七十二贤人吧?我说那七十二贤人怎么一个个都那么厉害,原来都是封神之战万仙阵大战之后剩下的截教散仙。这些人如果不厉害,那就没法说了。”感觉到那七十二个人之后,君策心里不由得暗暗嘀咕。

当年封神一战,截教诸弟子死伤一空,四大弟子只剩下无当圣母一人。其他外门听道的弟子,截教记名弟子更是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也有不少被当时的西方教给收走了。整个碧游宫只剩下了数十个散仙。

不过想也能想到。这数十位散仙都不是简单人物。万仙阵大战那么危险的情况下都能逃脱,能力绝对是不凡的,纵然是阐教弟子的重点不在他们身上,也很不简单了。

这些散仙下界转世之后,虽然都蒙蔽了神识。但还是比普通人要聪明许多的,在历史上留下偌大的名声也是很正常的。

“唉,不管了,我先传我的教。等遇到儒门修士的时候再说吧,现在他们还都小,还不会有什么威胁。况且儒门真正光大也是在数百年后了,暂时还用不着操心。说不定那时候我已经到了仙界,这些事也就不用**心了。”

想不到合适的办法,君策也就只好暂时先放过一边,等着看事态的进一步变化。

接下来的数十年中,中原可以说是纷乱之极。晋国虽然取得了霸主地位,但不论是自己的邻居秦国,还是南方的楚国都不服气。

在晋文公死后,秦晋两国接连大战,虽然秦国三战三败,没有获得中原的霸主地位。但是却向西拓地千里,成为了千乘之国。

南方的楚国虽然败于晋国手中。但也并不服气。最终在楚庄王手中击败了齐国和晋国,成为了天下霸主。让楚国的国势猛然间增长到了一个极限。成为天下霸主,但是楚国还是没有能力消灭齐国、燕国、秦国、晋国等大国,天下纷乱如旧。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大家打的是不亦乐乎。谁也没有真正把谁当成是敌人,今天打,明天和,后天又联手攻击别人。

周王室的尊严也在诸侯大战之中丧失殆尽。当初齐桓公还勉强做做样子,对周王室勉强有一点尊重。可是后来的霸主,不管是晋文公、秦穆公、还是一直和周王室不对付的楚怀王,甚至是名不符实的宋襄公,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中。

孔子的名气也慢慢的越来越大,前去见过老子之后,不知道与老子达成了什么协议,双方却都没有说过。不过君策相信,两位圣人绝对是有什么说法的。

这天君策正在屋中打坐,突然看到一道绵延三千里的紫气向着西方飘去。知道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时候,忙驾云向西方飞去。

来到云霞不远处,君策便降下祥云向老子迎去。来到老子面前,俯首叩拜道:“弟子紫阳拜见师祖。”

老子自然早就知道君策赶过来了,笑着问道:“你来了?起来吧。”

君策起身之后稽首一礼,问道:“师祖,不知您准备前去何方?”

老子笑道:“西方。”

“师祖您前往西方之后可还回来?”虽然明知道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但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声。只要老子在人间,自己的安全就是百分百有保证的。

陆地金光纵法可以说是三界速度最快的飞行方法之一,虽然比不上孙悟空的筋斗云,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追上的。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只要飞到老子身边,绝对没有人能动自己分毫。所以从心底,君策还是不希望老子离开的。

老子对君策也是很满意的,四百年的时间让太清教传遍了神州大部,人间苦境也有不少的世界完全是被太清教完全占领的。

佛门与玉清教以及妖族在苦境虽然也有不少的门徒、信徒,但他们三者加起来也比太清人教的弟子、信徒多不到那里去。相信再过百年时间,等到君策把苦境的事弄好了。就可以腾出手去其他世界传教了。

听到君策的问话,笑着说道:“还会回来的,不过到时候回来的就不是李耳了。”

君策一皱眉,想不通太上道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想不通就不想了,上前牵着青牛的缰绳,说道:“弟子送师祖离开。”

老子点了点头便闭目端坐在青牛上。

君策牵着青牛一步步向着函谷关行去,来到函谷关外。就见一位身穿官服的男子站在关前躬身说道:“弟子尹喜,见有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前来。不知圣人名讳……?”

老子没有说话,君策看了老子一眼,对这位未来的文始真人说道:“这位圣人乃是贫道的师祖,老子。”

尹喜并不认识君策,但是老子的大名却是早就知道了,听到自己堵住的竟然是老子。不由大喜过望,躬身说道:“弟子尹喜久闻圣人大名,今日有缘得见,实乃三生有幸。还请圣人稍作停留。让弟子能请教一番。”

老子睁开眼睛看了看尹喜,说道:“你我却是有缘,值得老道在这里耽搁一段时间。”说完就不再说话,闭上眼睛不知道干嘛去了。

君策闻言对尹喜一拱手说道:“尹喜大人,请吧。”

尹喜听到老子愿意留下来指点自己一番,心里也是高兴的紧。忙在前面领路,带着老子与君策来到自己的府邸。

老子也不多客套,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交给尹喜说道:“此乃老道一生精华所在,你若是真有相当之心,可在三十年后来XXXX寻我。”说完就飘然而去。

君策见老子没有对自己说什么。便知道老子是不想让自己也跟过去,便打消了去现场观摩老子化胡为佛的念头,准备返回显圣观。

尹喜见老子离开了,给老子牵牛的这个道人却没有离开,便问道:“不知大贤如何称呼?怎的不随老子一起离开?”

君策笑了笑说道:“师祖既然没有说让贫道一起前去,那就是不想让贫道继续跟随了。贫道也该回去了。名字么,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说完有些羡慕,或者说贪婪的看了尹喜手上的《道德经》一眼。

这《道德经》自己虽然也有,而且也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但尹喜手上的这一卷完全不一样,是老子亲手所书,珍贵程度自然不是自己手上玄都**师交给自己的能比的。更何况这卷书是老子阐述大道所写出来的,上面已经沾上了一些道的痕迹。就算是当法宝来用,也是一件很不错的法宝了。

尹喜乃是为官之人,察言观色是相当厉害的。看到君策的眼神,知道君策对这本书很是眼热。以为君策没有得到传授,便笑着说道:“大贤可是想要这卷《道德经》?若是大贤想要的话,尹喜可以让大贤抄录一份。

老子圣人既然将这本书交给我,想必也有接我之手将这卷书传播出去的意思。”

君策笑了笑,说道:“这卷书在五百年前,贫道就已经是倒背如流。又何必再抄录一份?”

听到君策在五百年前就已经把这卷书倒背如流,尹喜却是有些纳闷了。既然已经知道书里面的内容,怎么还会用这种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手上的书。想了想便明白了,君策想要的恐怕是老子的真迹。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笑道:“原来大贤是想要老子圣人的真迹,这也无妨,待尹喜将内容誊抄下来。老子圣人的真迹可以送给大贤。”

尹喜是看到君策陪伴在老子身边,想君策与老子的关系肯定不一般,想要拉拢君策。

听到尹喜的话,君策先是一喜,紧接着叹气说道:“这卷手书乃是师祖他老人家送给你的,贫道怎么能拿走呢?”

尹喜既然决定了要放弃,倒也放开了许多,笑道:“若是大贤觉得心中过意不去,那就为尹喜讲解一番这卷书之中的奥妙就是了。”

君策忙摇头说道:“不行,不行。师祖将这卷手书交给你,显然对你期望甚大,所以你只能自己去领悟。贫道却不方便为你讲解。

这本书包含天地至理。讲述天地万物。里面的智慧无穷无尽,每一个人领悟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贫道若是为你讲解了,你所得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贫道领悟的东西。而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若是被师祖知道了,贫道可是要受罚的。”

想了想接着说道:“你若是真心向道,还是辞去这个官职,寻一山清水秀之地,好好的慢慢领悟吧。红尘纷杂,却是不适合悟道。”

尹喜闻言忙说道:“多谢大贤指点,若不是大贤,尹喜险些步入歧途。明日尹喜就辞去官职,深山归隐,好生领悟这卷《道德经》。”

君策点了点头,说道:“若如此甚好。”说完就准备离开。

尹喜上前拉住君策的袖子,说道:“得了大贤指点,尹喜无以为报,这卷老子圣人手书的《道德经》就权当谢礼,送于大贤。”

君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这样不好吧?”

看出君策的迟疑,尹喜笑道:“有何不好?大贤若是不收下,就是看不起尹喜。”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君策自然是十分高兴的收下了这卷老子手书的《道德经》。而尹喜也立马开始誊抄。

尹喜誊抄的时候,君策就站在一边观看。发现尹喜手上的《道德经》与自己得到传授的,有了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对于人道有了更深的解释。

“唔,这应该是师祖在人间数十年得来的感悟吧?”

尹喜在一边誊抄,君策就站在一边仔细揣摩这些变化。两人都沉浸在了《道德经》宏大的智慧之中,连时间的流逝都没有注意到。

等到尹喜将这一卷《道德经》誊抄完毕之后,却发现这么长时间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自己不但没有疲倦的感觉,反而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不由对这一卷《道德经》更加喜欢了。

起身之后将手中老子手书的这一卷《道德经》交到君策手中。

君策抚摸着手中的这一卷《道德经》笑着对尹喜说道:“贫道虽然道行浅薄,但也勉强有一点神通。日后若有事,交代一声,只要贫道能做到,决不推辞。”

尹喜等的就是这句话,笑着说道:“不过小事一桩,何足挂齿。大贤不必在意。”

“贫道道号紫阳,就住在齐国显圣观之中。先生若有事,尽管来找贫道就是了。告辞。”说完脚下腾起一片祥云,向着东方飞去。

紫阳真人的大名,这些年来可是越来越响亮了。纵然是秦国没有太清教传教士,尹喜还是知道有这么一位大神通者的存在。

看着君策驾云远去,尹喜突然有一种后悔的感觉。紫阳真人在神州享誉数百年,天下供奉祭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连紫阳真人都看重那一卷老子手书的《道德经》,足可见其珍贵。自己竟然就这么简单的交给了他。

不过尹喜也不是凡人,后悔的感觉仅仅是一刹那就消失了。一件东西再珍贵也比不上一个有能力的人珍贵。紫阳真人偌大的名气,以后对自己的帮助绝对不小。想到这里,尹喜便安心的写下辞呈。第二天就离开函谷关,消失不见。

尹喜却不知道,以他日后的地位,想要为他办事的人数以千万。再说他还是君策的长辈,根本就不用这么刻意的去结交君策。

等到尹喜日后知道老子手书的那一卷《道德经》的珍贵程度,以及自己和君策的关系之后,不由的后悔连连。可是那时候后悔已经太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和君策的这一番交易,实际上他并不怎么吃亏。就算他是君策的长辈,能不能指挥的动君策也还不好说。况且君策在未来的成就,也并不比他弱多少。他孤单一人,有些事做起来还是不怎么方便的。

可君策却是真正的手握大权,利用手中的权利,可以做很多其他人无法做到的事。

  第一四六章 二祖出世

第一四六章 二祖出世

感谢书友星之辰翼的打赏。

得到了太上道祖的手术。君策高高兴兴的返回了显圣观。不过,回到显圣观没有多长时间,君策就感觉到麻烦了。还不是一般的麻烦,是很大很大的麻烦。

因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到了齐国了。不要问君策是怎么知道的,临淄城内一股浩然正气冲天而起,就算是瞎子也是能感觉到的。

孔大圣人来了,君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道理这位通天教主的转世之身是自己的师叔祖,自己应该前去拜会。

可是自从封神大战之后,人教和截教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而且这位孔大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自己前去偷看的时候,可是受到了一番警告的。现在去拜会,人家会怎么对待自己也不知道。

况且就算是拜会,是明着拜会还是偷偷的拜会,也都拿不准。明着拜会吧,以自己现在的名声,一定会把儒门的名气高高的抬起来。对自己不利。可偷偷去拜会吧,万一让孔大圣人觉得自己看不起人家,那也是要倒大霉的。

思来想去,君策只能是转身离开,返回了大荒太清宫。就当自己不在神州。

不过,很快君策就不得不返回了神州。没有办法,因为兵家鼻祖孙武子出来了,而且带领吴国大军征伐楚国,一路连战连捷,楚国大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虽然楚国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孙武子带领的军队才仅仅三万。可是面对这位用兵神鬼莫测的兵家鼻祖,谁遇上谁倒霉。再加上与这位兵家鼻祖配对的是伍子胥这位顶尖大能,楚国要还不吃亏那可就真的说不通了。

楚国残留的截教弟子与巫族后人也不得不出手对付吴国大军,最终的结果还是大败而归。俗话说殊途同归,孙武子虽然是兵家,但到了这个程度,也已经是入了道。自己炼制的一杆白虎凶旗杀气冲天,配合士卒列下的阵势,不管是截教弟子还是无阻后人都不是对手。

截教与巫族在楚国发展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对付的。一些老不死的,本来还不愿意参与到这种凡人的争斗之中。可是看到自家子弟一群人拥上去,结果被人家一个人给收拾了。

虽然孙武子有三万士卒助阵,但在这些老不死的眼中,对敌的就是孙武子一个人,普通凡人属于直接忽略的。自然就是认为人家一个人单挑一群,结果人家还赢了。脸上自然很是下不来台,不得不出山准备去讨个公道。

不过……孙武子这种天纵奇才,一家鼻祖如果是这么容易就对付的,那也就称不上是天纵奇才了。一群老家伙冲上去,虽然没有输,不过也没有能够拿下这位兵家鼻祖。

老家伙们觉得自己脸丢光了。可真正的灾难还没有开始呢。被人不停的围攻,孙武子也脾气上来了,用事实告诉他们。自己也是有朋友的,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让伍子胥紧守营寨,自己跑出去找回来了一个帮手——王诩。同样的一代祖师,一家鼻祖。纵横家的开山鼻祖鬼谷子——王诩。

事实证明,很多人的年纪都是活到狗身上去了。相对于孙武子与鬼谷子两人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年纪都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鬼谷子可能比孙武子稍逊一点,但也是绝对的天纵奇才,尤其是在阵法、奇门遁甲上,更是一等一的天才。

孙武与王诩两人联手,将奇门阵法和军阵之法合在一起,打的楚国人狼狈逃窜。楚国人甚至连王城都没有保住,一路逃窜。

仗打到这个份上,应该说也已经差不多了吧?伍子胥的仇已经报了,吴国也突然间变成了天下大国。不管是谁都应该满意了。

不过,阖闾这会却是雄心勃勃。认为这天下也该换一个主人了,自己身为周祖后稷的真正嫡传子嗣,这天下应该由自己做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吴国的开国君主叫太伯。太伯他老子叫亶父,亶父生了兄弟三个。老大叫太伯,老2叫虞仲。这两位名气都不是很大,不过老三名气就不是一般的大了。qǐsǔü叫姬昌!也就是人常说的周文王。

当年亶父喜欢老三姬昌,想把族长的位子让给姬昌。后来被太伯和虞仲知道了,这哥俩转身就跑了,一直跑到现在的吴国,慢慢的安家落户了。

等到周武王姬发击败殷商,成了天下共主之后,自然就有了吴国的诞生。

史书上说,是太伯和虞仲体谅父亲,为了不让父亲为难,所以哥俩就跑了,自动把族长的位置让给了姬昌。不过……事实是不是这样,那可就很不好说了。也说不定是太伯和虞仲老哥俩发现老三姬昌和李世民一样的“雄才大略”,所以跑了呢?

当然了,这个现在谁也说不清了。

所以从根子上来说,吴王阖闾这一脉,才是周部落的嫡传嫡脉。而周王室反倒是旁支,鲁国、晋国这又都属于远支了。

虽然吴国最后的结果也还算不错,也是一方诸侯。可是地位连鲁国、晋国这样的远支都比不上,更不要说和周王室相比了。自认为嫡传嫡脉的吴王一脉,心里自然是不怎么服气的。

以前周王室强盛,吴国的国力也不怎么强。就算是有什么念头,也是不敢表示出来的。只能乖乖的做自己的诸侯。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周王室的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吴国的国力又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吴王阖闾觉得自己应该担起担子,振兴大周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