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蓬纵横-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唯我独尊,那得是多么自傲的一个人,如果我这么说了,恐怕直接就会被打死。”
“奶奶的,难道我真的要和释迦摩尼如来对着干?”想到自己日后的敌手,是这位圣人之下第一神通者,君策就有些黯然,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而且君策也知道,就算是释迦摩尼如来好说话,愿意接受自己让出这个机会的说法。释迦摩尼如来恐怕也不会相信。想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超脱路径是多么难的一件事,绝对不会有人会轻松的让出去的。可是要自己和释迦摩尼如来争斗,君策实在是没有这个信心。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现在释迦摩尼如来还没有出现。大乘佛教也还没有建立,想这些还有些早,我还是先做好传教之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眨眼又是多年过去了,鲍叔牙和齐桓公的缘分也结束了,被君策招了回来,也是送到了大荒太清宫,赐道号道正,再次开坛讲道之后就回到了神州。
之所以让管仲、鲍叔牙都前往大荒,是因为君策很清楚齐桓公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怕两人见自己一手打造的齐国变成这个样子心里不舒服,插手解决。掺和到里面想要重新出来可就不容易了。所以直接送走,让他们看不见,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感觉了。
当然,这段时间来,最兴奋的还是太清宫周围的一干妖怪。短短几十年时间,听了君策这位金仙三次讲道,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机缘。怎么能不感到兴奋呢?君策这么频繁的讲道,再加上道清、道方、道元、道通、道济、道正、道妙、道歌八人也时常为众弟子讲道。太清宫周围已经可以飞升的妖怪,也都忍耐下来不飞升了。准备多占一点便宜。
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的,听正统的仙人讲道,对于妖怪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从截教覆灭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仙人愿意为妖怪讲道了。
只有无当圣母的化身黎山老母才会收妖怪为弟子,能得到这个机缘的却也是不多。
君策回到神州之后,不能练气,道行的增长也到了一个瓶颈。没有办法获得更大的发展,便在四处转悠,体悟各种各样的人生,时而显露一些神通,降一点雨,除几个妖,惩戒一下贪官污吏,顺便传播太清教的教统。
这一日君策正在燕国境内乱逛,突然发现西方一股浓烈的怨气冲天而起。微微有些惊讶,便离开燕国向西方行去。等停下脚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晋国境内。略一推算,就知道发出这冲天怨气的,正是晋国太子申生。而未来的晋文公重耳,早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看着发出冲天怨气的申生,君策一阵暗暗叹息。
第一四一章 重耳
第一四一章 重耳
申生的才能,实际上并不在重耳之下。但是……申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优柔寡断,对一些事的估计有些不足,才使得自己惨死。
不过这些与君策都没有什么关系,君策准备返回齐国等候重耳的到来。对于这位接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君策还是准备借用一番的。
借助郑庄公与齐桓公两人的努力,君策已经将太清教传播到了郑国、齐国、燕国、卫国这四个大国,以及周边的一些小国。与齐国相邻的鲁国,也不像以前那样对太清教抵制了,虽然还没有齐、卫、燕、郑这四国那样的兴盛。但也已经差不多了。
春秋几位霸主之中,君策真正看重的,还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人。也只有着两人才算是真正的霸主。其他人不论是秦穆公还是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差了一点,唔……楚庄王或许并不比这两人差,但是楚国有大量的殷商遗民。
上请教在楚国的势力是相当不小的,还有巫族的遗民,虽然前次齐国联合一众诸侯国进攻楚国的时候,只出现了少数几个巫族遗民。但君策一旦要到楚国去传道的话,一定会受到上请教和巫族的强力抵制。
从心底来说,君策并不想和上请截教发生冲突。毕竟都是道门一脉,等到了佛门大兴的时候,大家还是要联合起来抵制佛门的。现在少一点纷争,到时候联合的时候也就轻松一点。巫族更是隐藏了无数年。突然冒出来,有多少实力也不好说。
所以从一开始,楚国就是君策准备放弃的地方。再说,日后太上道祖老子也是要降生到楚国去的,楚国的问题还是留给老子自己解决。
吴、越两国与楚国一般无二,而且地方也太偏僻一点了,也是君策准备放弃的地方。至于说宋襄公……,君策从来就没有想过。直接降至排除在外。
秦穆公说起来也是一位很不错的人选,不过秦国也是君策准备放弃的地方。不为别的,就为法家祖师商鞅。商鞅入主秦国之后,秦国就只剩下法、兵两家,且是以法家为主。自己太清教的教义与法家相差太多,绝对是会受到商鞅打压的。所以暂时不准备去秦国传道。
现在齐桓公已经老了,晋文公称霸的时间也快到了,君策便准备拉拢晋文公,借助晋国的实力来让太清教在北方传播。
现在太清教在东方已经是深入人心,只要再让太清教在北方传播开来。西方的秦国与南方的楚国就算是置之不理,君策觉得自己也能交代过去了。
刚刚转身准备离开,就发现申生的魂魄竟然放出一阵异光。前来拘魂的阴神竟然不敢上前,不由有些惊讶,仔细一看,却发现申生竟然还有成神的缘分。遂降下祥云。
申生虽然已经看到了两位阴神,可是心中一口怨气不散,并不愿意随阴神离开。而身上的金光也让阴神不敢上前。双方算是正在僵持。
突然看到君策降下祥云,两位阴神却是认识的,忙叩拜到:“小神参见紫阳真人。”
对这些小人物,君策还是相当客气的。笑着将两人扶起。说道:“两位阴神回去吧,此人有山神的缘分,不该入地府。就将我的话告诉十殿阎君便是。”
本来拿不到魂魄的话,阴神是要受到惩罚的。不过有了君策这位紫阳真人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地府虽然说是由十殿阎君掌控。但名义上还是要受到泰山大帝黄飞虎管束。再加上君策的化身功德无量天尊常住地府,前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地藏王菩萨。所以十殿阎君的权利一点点的缩水。
而现在的地府,实际上更多的是由功德无量天尊在做主。当然,功德无量天尊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会去干扰十殿阎君的。自己只是专注于渡化恶鬼、传播教统。不过现在地藏王菩萨来了,十殿阎君的苦日子也就随之到来了。
功德无量天尊肯定不会让地藏王菩萨舒舒服服的好过的,一定会给地藏王菩萨找麻烦的。相同的道理,地藏王菩萨也会给君策找麻烦。真正难过的还是夹在两人中间的十殿阎君。
但是现在,地藏王菩萨刚到地府,还不会和功德无量天尊有太大的冲突。地府的事,功德无量天尊还是能做主的。
地府的阴神也都知道,功德无量天尊是紫阳真人的化身。现在有了紫阳真人的交代,两位阴神自然就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带着其他的新鬼前往地府交差。
看到两位阴神对君策叩拜,申生也知道君策定是神仙中人,俯首叩拜,泣道:“弟子以孝侍父,以仁德播与国内,不料尽有此等之灾。弟子心中不服啊。”
君策叹口气,将申生扶起,说道:“你的苦楚我知道,但你虽出身高贵,却没有君王之命。所以才有此一劫。”
申生闻言大哭道:“纵然是弟子没有国君之命,也不该如此惨死啊。”
君策说道:“你虽然没有国君之名,却是另有机缘。”
申生泣道:“就算是弟子另有机缘,如今已然身死,又能有什么用?”
君策笑道:“死了,这机缘才会来。你……”君策话还没有说完,就见空中祥云朵朵,两位仙官手捧玉旨从天而降。落在君策面前。却也不去理会君策,对申生说道:“下界申生接旨,吾皇玉帝有旨意降下。”
申生一脸茫然,不知玉帝是什么人。君策见状笑道:“申生,你的机缘来了,玉帝乃是三界之主。今降旨与你,定是有好事。贫道见你有山神的缘分,玉旨想必就是说这个。”
申生忙叩拜接旨。等两位仙官宣读玉旨。
前来的两位仙官,刚准备宣读玉旨,就见君策长身站在一边。不由皱眉说道:“你既然知道玉帝之尊,为何不跪接玉旨?!!!”
君策轻笑一声,说道:“纵然是在玉帝面前,贫道也没有叩拜的道理。”
两位仙官闻言一惊,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君策一眼。三界之中玉帝乃是至尊无上,不过确实是有一些大神通者,就算是在玉帝面前,也只需要行礼,而不必叩拜的。但这两位仙官不过是普通人身死之后因为某些原因被授予神职。所以对有些事不清楚,根本就不知道君策的存在。
但是君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绝对不是说谎。要知道自己两人下界可是有值日、值年之神在暗中相护,如果他敢说谎的话,日后就要面对玉帝的怒火。看了君策一眼不再理会,开始宣读玉旨。
等到玉旨宣读完之后,申生转悲为喜,原来玉帝竟然真的是授申生为山神。虽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却也不是那种管辖三十里的小山神能比的。
宣读完玉旨之后,两位仙官也是大吃一惊。玉旨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可是完全不知道,发现玉旨所说的内容与君策所说的一般无二的时候,也知道自己两人是遇上顶尖的大神通者了。将玉旨交给申生,对君策稽首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两位仙官离开时间不久,就有前来接申生上任的阴神前来。
君策将申生送走之后,却是一声长叹。当年的山神那都是天地之间最顶尖的大神通者,现在的山神却一个个都法力低微。大多数都是阴神。便是管理天下群山的丙灵公黄天化,法力神通也是一般般。
阐教三代弟子之中,道行神通最为强大的,无疑是二郎显圣真君杨戬,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这两位虽然说神通广大,却也无法与广成子这些人相比。更不要说黄天化了。
而洪荒之时的山神,就算是比不上广成子这些道门二代弟子。也不会相差太远。
当年东皇太一号令三界,天下莫不臣服,天、地、人、神、鬼都在天庭控制之下。如今的天庭却根本无法与东皇太一的天庭相比,没有强大的武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庭的可用之人好像还越来越弱,杨戬、哪吒、闻仲、罗烜、金灵圣母等人更是出工不出力,也就难怪后世的天庭权威越来越低了。
不过君策不明白的是,玉皇大帝好像对这些都不怎么在意,真正的“无为而治”,没有一点的作为。不过君策并不是怀疑玉皇大帝的能力,玉皇大帝自己本来就是三界圣人之下最强大的大神通者之一。就算是释迦摩尼如来。能不能胜过也在两说之间。一旦玉皇大帝真的想要树立天庭的威严,自己出手两次,三界绝对会变的安安静静,不会有一丝的不和谐。可是玉皇大帝宁可让自己的权威受到质疑,也从来没有亲自出手。
所谓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在君策看来,根本就是一个笑话。玉皇大帝可能把这件事当一场戏在看,不然灵霄宝殿上,玉皇大帝直接一巴掌就能把孙悟空拍死。两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孙悟空再怎么金刚不坏之身也是没有用。
这些疑惑在君策的心中不过是闪了一下就消失不见了。自己不在天庭,与玉皇大帝也没有什么关系。好像用不着去关心玉皇大帝的事。
转身就离开晋国,返回齐国,等着晋文公重耳到来。
重耳逃脱晋国之后,直接就奔着齐国而来。齐国国力强盛,自己躲在齐国,也安全一点。不至于受到晋国的迫害。
重耳来到齐国之后,齐桓公也是大肆款待。重耳在诸侯国之中的名声也是相当不错的,齐桓公对于有才能的人,向来都是高看一筹的。
等到重耳在临淄安顿下来之后,重耳不由的对齐桓公一阵称赞。就安稳的住在了齐国。
这时候君策也知道重耳已经来到了齐国,便想和重耳见一面。便派人前去相请。
重耳在齐国,受到齐桓公的款待。用一句成语,那就叫乐不思蜀。天天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齐桓公更是赐予重耳宗室之女。以笼络重耳。
这天,重耳正在与齐女宴饮。突然见齐桓公送来的仆役来到自己面前,躬身说道:“公子,有显圣观道长前来相请,说太清教教宗请公子一会。”
对于所谓的太清教,重耳还真没有什么了解。转身问道:“太清教和所谓?”这句话问出来,重耳也知道有些不对劲,因为仆役与齐女的脸色都变了。
狐偃忙起身说道:“公子莫要胡说,臣对太清教虽然不是很清楚。不过也知道太清教乃是东方第一大教,助诸国君王教化百姓,舍衣施粥救助贫困。”
重耳忙向身边的齐女问道:“爱妻,子犯所言当真?”
齐女挥手让仆役下去,转头对重耳说道:“子犯所言丝毫不差。太清教乃是太清教主太上道祖老子怜悯世人苦厄,派紫阳祖师下界传播教统。以救助百姓。
平日里教授百姓识字学礼、舍衣施粥不算,众百姓有什么病患,若是无钱医治,太清教也会施展医术救治。”
重耳一愣,问道:“为何是只医治无钱医治之人?”
齐女笑道:“若是所有人都医治的话,那医者何意存身?太清教本来是为了救助百姓,怎么会因为救助百姓而绝了他人生计?”
重耳想了想,皱眉说道:“如此说来,太清教在齐国的权势很大?”
齐女笑道:“何止在齐国,齐、鲁、卫、燕、郑、曹等诸国都有太清教传教士行走。诸国之中,地位最高的乃是国君,但最受人尊敬的还是太清教传教士。上至上卿大夫、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崇敬太清教的,没有不叩拜紫阳祖师的。”
重耳的眉头却是皱的更深了,问道:“如此一来,一旦太清教作乱,岂不是无人能治?”狐偃、狐射姑、介子推、赵衰、魏犨、臼季、颠颉等人皆点头称是。
齐女却是笑道:“公子过滤了。太清教势力虽大,却对诸国国政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对安定民心甚有帮助。紫阳祖师乃是为解除民生疾苦而来,不允许门下弟子参与国事。曾有严令,不论是太清宫弟子,还是太清教传教士,一旦有人干涉国政,一律追回法力驱除出门。
三百多年来,因此而被驱除出太清教的人也有不少。这些人最终都无一善终,现在已经没有人敢烦此条禁令。
不过事事无绝对,也是有例外的。”
重耳点点头说道:“这样说来,这太清教到还真的是一件好事。爱妻刚才所说的例外又是什么?难道有人犯了禁令而没有受到责罚?这样下去,恐怕不受到责罚的人会越来越多。”
齐女笑了笑说道:“也不算是犯了禁令。仲父与鲍子,都是紫阳真人的弟子,奉紫阳真人之命下山行道。辅助国君治理齐国,以便修行。”
狐偃一愣,问道:“管鲍二相不是已经死了么?若是仙人之徒,怎么会死去?”
齐女笑道:“此不过是迷惑普通百姓而已。其实不过是仲父与鲍子功德圆满,与国君缘分已尽,所以被紫阳祖师召回去罢了。齐国上层知者不少,不过是隐瞒了普通百姓罢了。”
重耳迟疑了一下,问道:“世上难道真有神仙?”
见重耳不信,齐女肃容说道:“怎么没有?公子玩玩不敢胡说,紫阳祖师在我齐国多次显圣,无数百姓亲眼所言。此言幸好是说给妾身听,若是在大街上说出来,让百姓听到。公子将会有**烦。以后万万不敢再说。”
见齐女说的慎重,重耳也被唬住了,忙点头答应。随后问道:“那这太清教教主有请,我还必须得去一遭了。”
齐女点头说道:“公子最好去一遭,若是能得到教宗指点,对公子日后也是有大好处的。”
重耳点点头,带着狐偃、狐射姑、介子推、赵衰、魏犨、臼季、颠颉等人离开居所,向着显圣观行去。
来到显圣观之后,见到太清教当代教宗。教宗却不说什么话,带着重耳便向后方行去。魏犨担心重耳安危,忙准备跟上前去,却被一位传教士所阻。
魏犨两臂有千斤之力,一身武艺冠绝晋国。可以说是晋国第一好汉,可是被这位传教士拦住,竟然无法通过,让狐偃、狐射姑、介子推等人一阵惊讶。
“几位不必担心,在我显圣观中,还没有人敢放肆。重耳公子定然安然无恙。”重耳也说道:“几位不必着急,我去去就来。”见过不去,重耳又这么吩咐。狐偃、狐射姑、介子推等人也只好坐下等待。
刚刚坐下,就见一个道童出来,向狐偃等人问道:“不知几位之中那位是割股侍君之人?”
狐偃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小道童怎么会知道介子推的事。这件事可是只有自己等人知道,外人万万不知道的。
介子推起身说道:“小道长所说的应该就是在下吧。”
道童很稀奇的看了介子推一眼,说道:“你可与公子重耳一起进来。”说完也不解释,就在前面带路。
第一四二章 重耳2
第一四二章 重耳2
公子重耳他们一行人距离显圣观还有三十里远的时候。君策就已经发现了。公子重耳身上带着一股王霸之气,虽然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也隐隐能见到一丝齐桓公当年的风采。
齐桓公身后的九人,也都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气息,虽然还没有见到人,但君策已经能断定,这九人一个个都是天下少有的俊才。或为宰相之才,或有大将之能。不过让君策叹息的是,这几位都与自己无缘。
君策收管仲、鲍叔牙两人为弟子,看起来是很随意的。但也是这两人与自己有缘的缘故,若是这两人与自己无缘,君策就算是再怎么想借助管仲、鲍叔牙两人传道,也不会收他们二人为徒的。
缘分二字玄之又玄,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当年万仙阵阵中接引道人乾坤布袋一张,收去了三千红尘客。虽然接引道人此举有抢劫的嫌疑,但这三千红尘客确实是与西方教有缘的。与西方教无缘的,一个都没有收去。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太上道祖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西方教一次多了这么多的人手。
既然没有缘分,君策也就绝对不会去强求。强求来的缘分,对自己也是有阻碍的。就在君策准备放弃,只拉拢重耳。以便日后重耳重回晋国之后,能够帮助自己传播太清教统的时候。突然发现重耳身后的那九人之中,有一人与自己有一点点联系。
可以说这个人与自己有一点缘分,不过这个缘分却很淡,暂时还显露不出来。十多年后才能看出端倪。
不过这人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腿上很是不利落。
“难道我太清门下与瘸子有缘?着他祖母的算是什么缘分?”君策面容古怪之极。不过既然未来与自己有师徒缘分,君策自然就要好生关注一下。仔细推算了一下此人的来历,这才知道,与自己有缘的这位,便是那割股啖君的介子推。
晋文公重耳身边的这九人,都是时尚难得的豪杰之士。不过这九人之中名气最大的,不是日后成为晋国宰辅的狐偃、狐射姑,也不是赵衰、魏犨这两位日后赵、魏两国的祖先。正是这位割股啖君的介子推。
清明节祭祀先人,也是从介子推这里来的。
感觉到介子推与自己日后有缘,君策自然是要见上一面的。便让玄真去把介子推也找了过来。与重耳一起面见自己。
有介子推陪着重耳一起去,狐偃、狐射姑、赵衰、魏犨、臼季、颠颉他们也算是放心了不少。
一路上太清教当代教宗也不说话,与玄真两人带着重耳、介子推两人就向后方走去。主人不说话,重耳与介子推两人也不好多问。紧跟在玄真两人身后走就是了。
等来到显圣观最后面的一个小院前面之后,教宗对着小院稽首一礼,转身对重耳与介子推说道:“两位,请随玄真子进去吧,本座未得召唤,却是不得私自进入。就在门口等两位出来。”
玄真对教宗微微一礼,便带着重耳与介子推走进了小院。
对于教宗的话,重耳与介子推是感觉到很奇怪的。按照他们的理解,太清教地位最高的。应该就是教宗了。可教宗竟然对这小院里面的人这么恭敬,难免让人感觉到诧异。
重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跟着玄真一起走进了院子,介子推连忙跟上。
走进小院之后,重耳与介子推却是呆住了。在外面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个小院,可是走进之后才发现,这个小院竟然是自成天地。是一片广袤无边的草原,空中有灵禽白鹤盘旋飞舞。草原上有鹿群飞驰,白猿嬉戏。
极目之处有一座小小的茅草屋,本来在这山水画一般的地方,有这么一个茅草屋,定然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不过重耳与介子推却觉得,这一座小小的茅草屋出现的恰到好处。少了这座茅草屋,这里就缺少了灵气一般。
明明是茅草屋矗立在草原上,可是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茅草屋包容着草原一般。这种感觉既怪异又和谐,让重耳与介子推两人感觉到震惊之极。
看到重耳与介子推发呆的样子,玄真呵呵一笑,说道:“两位,请随我来吧。莫要让祖师久等。”
介子推脸色一变,问道:“这位仙童。你刚才所说的祖师……可是紫阳祖师?”
玄真傲然说道:“自然是我家紫阳祖师,若不是祖师下界传道。人间哪里来的这种神通?”
重耳与介子推两人闻言,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壶中日月、袖里乾坤的神通而已。对君策现在金仙的道行来说,是在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不过君策很少卖弄就是了,这一次是为了震撼重耳,所以才弄出来这么一个场景。
重耳与介子推两人呆呆的随着玄真来到茅草屋前,里面穿出一个清雅的声音。“进来吧。”一句话却能让人如沐春风,浑身上下都舒服了不少。
紧随着玄真走进茅草屋见到君策之后,又是一呆。在他们看来,紫阳祖师应该是面如满月、皓首银须,一派仙风道骨才是。
可是自己眼前的紫阳祖师竟然是一身富贵装,脚下一只麻鞋,一只草鞋。头上顶着朝阳冠却又披头散发,左手一抦芭蕉扇,右手持拂尘,腰上挂着一个小葫芦。腰带更是直接就一根草绳……。
更重要的是,君策根本就不是一位老人,看起来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实在是颠覆了重耳与介子推两人对神仙的想象。
君策看到两人发呆的样子,笑道:“怎么?觉得贫道不像神仙?”
重耳忙说道:“紫阳祖师见谅,我二人并没有冒犯的意思。不过是……”
君策笑着说道:“不必在意,第一次见到贫道的人,都是这副表情。不过……贫道就真的那么不像神仙么?”
玄真把重耳与介子推两人领进来之后,就会到君策身后,与玄玉站在一起。听到君策的问话,不由嬉笑出声。
君策转头瞪了两人一眼,看向重耳与介子推说道:“你们两人坐吧。贫道请你们两人前来,不过是想看看你们两人。”
重耳一愣。问道:“不知紫阳祖师你想要看我二人有何用意?”
君策笑道:“自然是你们两人稀奇,贫道才会看你们两人。”
重耳心中微微一怒,不过很快就收起自己心中的愤怒。苦笑道:“家破人亡,不容于生父。确实是比较稀奇的。”
君策笑道:“这样的人世间并不少,贫道所说的稀奇可不是这个。”
重耳一愣,问道:“那祖师所说的稀奇是什么?”
君策道:“天机不可泄露。”
介子推却是眉头一皱,突然问道:“请问紫阳祖师,我家公子可还能回到晋国?”
君策笑道:“自然是可以的。”
听到君策的话,重耳与介子推都是心中大喜。从进到小院的那一刻起,两人也就确实相信,自己面前的这位紫阳祖师确实是有大神通的人。现在听到君策这么肯定的回答,本来有些晦涩的心也立马活泛起来。
介子推又忙问道:“那不知我家公子何时能回去?”
“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会回去了。时机到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不过至少也在十年之后了。”
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重耳与介子推两人也已经很满意了。
说完之后,君策看着介子推说道:“介子推,你这一生注定要遭受苦难。一生不得清闲。”
重耳一愣,说道:“紫阳祖师,弟子回到晋国之后,自然会重用子推,何来一生要遭受苦难之说?”
君策看了重耳一眼,说道:“公子你回到晋国的时候,介子推的厄运也就该来了。而且介子推还会因你而死。”
介子推一愣,皱眉不语。
重耳却是大怒,说道:“紫阳祖师,弟子敬重您是有**力的仙人。但也不能如此侮辱弟子,难道弟子是那种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之人吗?”
“公子自然不是这种人。”
“既然紫阳祖师你说弟子不是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之人。却又为何说弟子回到晋国的时候,就是子推遭厄之时?还子推会因弟子而死!!!岂不是很明白的说弟子是那忘恩负义之人?”重耳这时候是真的愤怒了。他现在什么都没有,拥有的只是一个好名声以及身边的九位亲信。
一旦君策的这句话传出去,自己的名声可就全毁了,九位亲信能留下多少。也不好说。
君策笑道:“天意如此,却非人力所能改变。公子应该见过盲人,盲人行路完全靠的是手中的盲杖。介子推就是公子你的盲杖,等你回到晋国的时候,就等于盲人复明了。此时纵然对手中的盲杖再舍不得,盲杖的使命却也已经完成了。
并不是说公子你不想给介子推富贵,而是你给不了。不是你想杀死介子推,而是介子推命中注定如此。”
重耳愣愣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介子推却显得极为大度,笑道:“公子不必如此,属下追随公子,求得并不是富贵。而是认为公子是最适合做我晋国国君的。乃是替晋国百姓照顾公子。等公子回到晋国的时候,属下的使命也就完成了。随死而无憾。”
君策笑着点头说道:“介子推,当你尘缘完结的时候,你我之间还有一点缘分。”
重耳忙问道:“不知子推与紫阳祖师有什么缘分?”
“到时自知,此时说这些还早。”说完从手边拿起一本书,递给重耳说道:“此书名为《管子》,乃是小徒管仲数十年心血,公子日后想必能用得着。公子与身边人日后若是有空,也可来见贫道,贫道胸中却也有些治国之道。”
听到是管仲数十年的经验写出来的东西,重耳忙双手接过。对于一个拥有大志的人来说,管仲的经验可以说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重耳接过《管子》一书,便迫不及待的看起来。介子推忙叩首道:“弟子代公子谢过紫阳祖师。”
重耳这才回过神来,向君策道谢。
君策点了点头却闭目不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