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蓬纵横-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策相信,自己所供奉的这一尊太上道祖的塑像,绝对是能够通到太上道祖身边的。自己说的话,太上道祖也是能听到的。

果不出君策所想,他的话刚刚说完,就见半空中落下一道彩光,将姬友笼罩在其中,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的这个,应该是郑庄公他老子吧。唔,我也不着急马上就前去荥阳,还是暂时在这里隐居,说不定还能遇到几个资质好一点的,能够收为徒弟的。

等到郑庄公上位的时候,再开始借助郑国的力量传教。现在的郑国还稍微有点弱啊。唔……不过还是应该给郑武公一些好处,让郑国的国力能增强一些。”

君策在嵩山周围,救助了不少人,紫阳真人的名号,在嵩山周围也是相当的响亮。郑武公派来打听的人,听到的自然都是赞誉之词。

再说了,郑武公派来的人,所见到的,都是君策想让他见的,不可能会有说君策坏话的。

郑武公听到消息之后,忙命人套车,亲自前往嵩山,准备请这位仙人辅助自己。

郑庄公的车架刚到嵩山脚下,就有君策派来的道童前来引路。这十三年来,君策也从太清宫之中带来了几个童子,用来做一些杂事。

当然这几个童子都是已经结成金丹的,太清宫中最优秀的道童。这种能够亲自接近自己师祖、太师祖、祖师的机会,这些个童子都是相当珍惜的。

不过他们也确实美欧白来,君策偶尔也会为他们讲解一些东西,让他们的心境、修为都有了不小的进展。

“仙师竟然知道寡人要来?”郑武公看着面前两个清秀之极,透着一丝丝灵气的道童,有些惊讶的问道。

太清宫弟子辈分按照,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排列。一清子、大方上人、大元上人、殷茂四人,也早就已经改称道清、道方、道元、道通。

此时被君策派来迎接郑武公的,乃是阳字辈的徒孙,玄玉、玄真两个小道童。

在这两个小道童心目中,祖师紫阳真人自然已经是最顶尖的仙人。听到郑武公的话,有些不高兴的说道:“祖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这世上又有什么事能瞒得过他老人家。”说话的时候,一脸的傲气,鼻孔都快朝天了。

郑武公也不是浅薄之人,自然不会去和两个小道童计较。微笑道:“是寡人说错了,还请两位仙童见谅,不知祖师住在何处?寡人何时能见到祖师?”

玄玉稽首道:“祖师道号紫阳真人,郑伯却是不必称呼祖师,称呼紫阳真人便可。祖师这个称呼也不是随便谁都能称呼的。”

郑武公微微一愣,说道:“哦,原来是紫阳真人,两位仙童是紫阳真人的弟子么?”

玄真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我二人乃是祖师第四代徒孙。祖师云游四方,我二人有幸随侍在侧而已。”

郑武公听到是地四代徒孙,愣了一下,问道:“不知紫阳真人现在有多大年纪?”

玄玉一愣,说道:“这个……我却是不知道,不过大太师祖已经有千年高龄,祖师至少也应该有一千岁了吧。”

郑武公又是一惊,不过很快就认为是这个两个小道童在吹牛。刚准备再问些什么,就听自己耳边有人说道:“玄玉、玄真,还不快将客人带上来,何故在山下嘴碎。”

听到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却没有看到人影,郑武公微微一惊。知道这位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算是欺世盗名之徒。

玄玉吐了一下舌头,瞪了郑武公一眼,说道:“都是你,害得我师兄弟二人被祖师斥责。快走吧,随我们上山。莫要让祖师久等。”

郑庄公笑着说道:“两位仙童请上车,我们一起赶路比较快一点。”

玄玉毕竟还是小孩,有些本事那是藏不住的,总想在人前显露,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能耐。听到郑庄公的话,微微一摆手,说道:“不必了,你坐车也未必能追得上我二人。”说完转身就走。

郑庄公也回到车上,向着山上行去。

一路上,郑庄公不管让御者赶车赶多块,都追不上在前面缓缓行走的玄玉、玄真,心里的吃惊也就更多了一些。

等来到山间的茅庐,看到君策的时候,顿时愣住了。

在郑武公的心中,神仙就应该是皓首银须,慈眉善目,或者是威风凛凛,顾盼生威。可是自己面前的这个身穿富贵装的青年男子,怎么都不像是一位神仙。心中难免有一点点的失望,觉得自己可能是上当了。

  第六十五章 无所不能,一无所求

郑武公看到君策的时候,微微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但还是被君策给发现了,心中一乐,笑道:“郑伯请坐吧。”

郑武公拱手一礼,学着君策坐在旁边的蒲团上。

坐在那里之后,郑武公却是不说话,仅仅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见郑武公不说话,君策也不去管,闭上眼睛盘膝坐在那里。

一刻钟、两刻钟、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眨眼间,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就过去了,郑武公有些坐不住了。

能够为郑庄公打下基础,使得郑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前的唯一一个小霸,郑武公自然不是简单货色,城府极深。

可是他要和君策,这号一打坐就是数十上百年的人比忍耐力……却差的太远了。

终于,郑武公还是忍不住了,睁眼笑着说道:“寡人自从执掌郑国以来,日日操劳,没有一天轻松过。在上仙这里,却是难得清净了一天。”

君策缓缓睁开眼睛,笑道:“若是郑伯喜欢,自然可以常来。”

轻叹一口气,说道:“寡人也想常来,可惜身为郑国国君,又是大王的上卿,需要忙碌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君策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郑武公只好接着说道:“寡人闻听上仙隐居在此,乃是大贤大德之人,故寡人轻车前来拜访,希望能得到上仙的指点。”

“不知郑伯想要知道什么呢?”

郑武公却也不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不知上仙能教寡人什么?”

君策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说道:“天上地下,贫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脸上的神色极为的平淡,语气却是铿锵有力,一股强大的自信扑面而来。

“对于你这样的凡人来说,我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知,不所不能吧。就算是有我做不到的,咱还有师祖嘛。”

说出这番话之后,君策在心里默默想道。

君策的话,显然是将郑武公给吓住了,这句话实在是太狂妄了一点。笑了一下,问道:“哦,既然上仙无所不能,那上仙能不能告诉寡人,到底是怎么个无所不能法?”回过神来的郑武公,显然是不相信的。

君策笑道:“贫道能让死人原地复活,贫道能让人死后升入天界,贫道能让人永生不死!”

郑武公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仙师所说的无所不能是这样的话,那寡人却是一无所求。”

“哦?既然郑伯一无所求,那不知你前来嵩山有何事?”君策却也不着急。

郑伯想了想,说道:“寡人想让我郑国百姓衣食无忧,寡人想让我郑国百姓健康快乐,寡人想让我郑国国力强盛。”

一番话没有一个字提到大周的,说的全部都是郑国。

君策点了点头说道:“郑伯果然是仁德之君,想到的不是国家,就是百姓。却没有想过自己,百姓还是放在最前面。”

郑武公摆手说道:“寡人身为一国之君,享受百姓的供奉,自然要多为百姓着想。”

这一句话,说的君策直想吐,自从三皇五帝之后,这世上就从来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国君,也永远不会有。他们之所以为百姓着想,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已。心里恶心至极,面上却是带着笑容,还不停的点头,表示赞赏。

郑武公又接着说道:“不知上仙可有办法让寡人达成目标?”

“民富则国强,民富则衣食无忧,民富自然就会快乐。”君策笑言道。

“那不知如何才能让民富?”郑武公紧接着问道。

君策却不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郑伯可知道当年商汤是如何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的么?”

郑伯眼睛微微一眯,说道:“夏桀无道,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商汤仁义,最终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

君策呵呵笑道:“郑伯所言差矣,夏桀无道固然是大夏失国的原因。但商汤仁义,却不是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

“哦?那依上仙所见,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郑伯好整以暇的问道。

“实力!强大的实力才是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如果商汤没有强大的实力,就算是夏桀残暴不仁,商汤也不可能取代大夏成为天下共主。

而商汤强大的根本就在商业!!!正是商业的积累,让商汤有了足够的财富去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从而推翻夏桀的暴政。

所以,郑伯想要让郑国国力增强,大力发展商业,是必不可少的。商人世代以经商为生,对于经商有着比其他人更充足的经验。

若是郑伯能赦免境内的商人,让他们为郑伯所用,定然能为郑国带来大量的财富。有了大量的财富,郑伯就可以用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郑伯眼前一亮,点头说道:“上仙所言甚是,寡人回去之后,马上就和诸位大臣商议,赦免商人的罪人身份,恢复他们平民的地位。”

君策点头说道:“郑伯此举大善。不过商业毕竟是手段,而不是根本。”

刚才关于商人的话,已经让郑伯觉得此次不虚此行,闻言忙问道:“那不知仙师所言的根本又是指什么?”

“商业是手段,农业才是根本。只有让老百姓吃饱了,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所以,发达的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郑伯点头道:“仙师所言极是,可郑国境内,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基本上已经全部都用于耕种粮食。再想要扩大耕种面积,却是不容易。”

君策呵呵一笑,说道:“既然没有办法扩大耕种面积,那就让粮食的产量上升,贫道这里有一些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郑伯若是愿意,可以去试试。”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让玄玉交给郑武公。

上面所写的一些东西,在郑武公看来是莫名其妙的。不过郑武公还是慎重的收起来,准备回去试一试,如果可行的话,就在全国推广。

等郑武公将东西收起来之后,君策又接着说道:“农业是根本,但是根本的根本是人!只有有了人,一切才都会有发展的余地。

所以郑伯想要让郑国强大,还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口。这个问题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一方面可以在国内鼓励生育,慢慢的增长国内的人口。另外一方面可以吸引他国百姓来投,不过这一点也用不着着急。当他国百姓知道郑国百姓的日子衣食无忧的时候,自然就会扶老携幼而来。”

郑伯连连点头说道:“仙师所言极是。不过人口多了,难免也会有疾病,不知仙师可有办法减少疾病?”

君策笑道:“这个问题暂且不着急,明年这个时候,郑伯再来贫道这里。”

郑伯点点头说道:“好,明年这个时候,贫道会再来找仙师讨教。今天打扰仙师了。”说完转身离开,君策也没有挽留。

“你还会回来的,只要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你迟早就会回来的。呵呵。”看着郑武公的背影消失在茅庐,君策低声说道。

随意从身边的案几上拿来一张纸,在纸上写了几句话,折成一只仙鹤,放飞出去。

这只折纸鹤飞出君策的手掌之后,很快就向着天边飞去。眨眼间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见了。

大荒,太清宫中。

已经将道号改为道清的一清子,正端坐在蒲团上,为下面的一干二三代弟子讲解剑道。

太清宫在君策的授意下,有了气、剑两宗。不过修炼的时候却并不分气、剑,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道清、道方、道元三人不定期开讲,所有的弟子都会去听。

就是道清、道方、道元三人,也会在对方开讲的时候去听,或许就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今天刚好轮到道清开讲,太清宫除道号道通的殷茂之外,所有的弟子都在受道院听讲。

道清正讲到兴奋处,下面的弟子也都听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天边突然传来了一阵鹤鸣,一只闪烁着清光的折纸鹤从天际飞来,落到了道清手上。道清讲法自然也就被打断了。

对于突然出现的这只折纸鹤,受道院中正在听讲的一干弟子,自然是相当不满的。

道清将手中的折纸鹤打开,看完之后,转头对身边的道方、道元说道:“两位师弟,师尊传来消息,让我等挑选一批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送去神州,他有大用。”

道方皱眉说道:“师兄,我太清宫中,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好像并不多……。”

道清想了想道:“唔……这个,我剑宗好像没有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气宗好歹还有一些,这件事就麻烦两位师弟了。”

道方笑道:“师兄何必这样说呢,都是在为光大我太清教一脉努力。唔……也不知道师傅需要多少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

道清想了想,说道:“这个师傅倒是没说,不过我太清宫中这种弟子并不是很多,干脆全部派过去好了。”

  第六十六章 传教郑国

感谢书友龙游海底、七宗罪#剑尊的打赏

看着道方带来的这区区十几个“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君策心底不由有些惭愧。太上道祖是几位教主之中炼丹之术最为精湛的,自己门下竟然找不出几个能够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

就算是勉强找来的这几个,也都不过是对医药、丹术有一点兴趣,多少接触过的,真正的实力并没有多强。

看到君策的脸色,道方知道君策是不怎满意,忙说道:“师傅,我太清宫并没有专修丹道的弟子,所以……这个……。”

君策摆摆手说道:“为师不是责怪你们,为师是责怪自己。太上道祖外丹之术三界第一,为师也是得到传授的,怎么忘了在我太清宫留下外丹一脉。

若是让其他教派的人,知道我太清一脉的弟子,竟然不会炼丹,那可就成大笑话了。”

说着看了自己面前的这不到二十个徒孙一眼,说道:“就从你们开始,你们既然对丹药之术多少感一点兴趣,那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主修外丹之术。”

听到君策的话,这十几个德字辈、通字辈的道人都愣住了。

原本能够前来见师祖,心里都是很兴奋的。如果能从师祖这里学到一点什么东西,那可就赚大发了,有时候,一点点的体悟,就能比得上自己的百年苦修。

可是谁想到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看到这十几个德字辈、通字辈的徒孙,脸上的表情,君策哈哈一笑,说道:“你们不必懊恼,外丹之术并不是什么外道法门,也是正经的玄门秘法。

修炼外丹,也是能够得成仙道的。而且可能比修炼内丹的还要快。”

君策的话,没有人当真,都以为君策不过是在安慰他们而已。不过他们也没有胆子反对,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也就只好认命了。

君策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转头对道方说道:“如今神州道统的争夺很快就要开始了,为师不想你们掺和到这里面来。你们的修为还是稍微有些低,难保不会出什么问题。

再说有为师在这里坐镇,也差不多了,你们师兄弟可去苦境其他世界传道。记住,万事小心,人间此时还有不少不愿意飞升,赖在人间的老不死,万一你们招惹到了,会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有什么不对劲的尽快通知我,自有为师处理。

道方躬身答应。

“恩,为师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去吧。”

“弟子告退。”道方稽首一礼,离开君策的茅庐,向着大荒太清宫飞去。

郑武公回到国都之后,马上就颁布法令解放商人奴隶。找了几亩地试验君策教给自己的方法。随后第二年就将这种方法向整个郑国普及。

君策所教的方法,骑士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用人以及牲畜的大小便来做肥料而已。不过这时候的人,却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方法而已。

郑武公本来说的是一年之后便去找君策,不过郑武公心中也是有顾虑的。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给别人好处的。

君策既然给了自己好处,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找回去的。郑武公不知道君策像要的好处,自己能不能给人家,却是踌躇了两年。

直到第四年的时候,才咬牙来到嵩山见君策。

“寡人这三年来事情繁多,以至于不能前来见仙师,还请仙师见谅。”刚一见到君策,郑武公便连忙为自己没有按时到来的事解释了一番。

虽然两年前已经派人来说过了,不过郑武公觉得自己还是再亲口说一遍比较好。

“呵呵,郑伯两年前已经派人解释过了。如今又何必在多解释呢?郑伯这三年来的所作所为,贫道也都是知道的。确实是相当忙碌。”

郑武公干笑了两声,说道:“仙师,三年前寡人询问让百姓身体康健的方法,仙师没有告诉寡人,不知如今可否告知寡人。”

君策笑道:“三年前,贫道不告诉郑伯,并不是不愿意告诉你。而是怕郑伯你不相信而已,准备等郑伯见到前面两条的成绩的时候,再告诉郑伯你。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贫道所说的前面两条,好像都有作用了吧。”

郑武公点头说道:“仙师所说的两条,都已经见效了。虽然还没有让我郑国的国力有大规模的提升,但是已经初步有了效果。只要坚持下去,一二十年内,我郑国就会真正成为齐国那样的大国。

不过如今困扰我郑国的,就是各种疾病,不知仙师……。”

“我太清教中,自有各种丹药,可以医治百病。不过这丹药却不能轻易传人。”

郑武公心中暗叫一声来了,说道:“仙家灵丹,自然是不能轻易赠与他人,不知仙师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将丹药赠与。就算是需要金山银山,只要能让我郑国百姓康健,寡人在所不惜。”

“金银难得之物,非是我等修道之人所求。贫道的丹术确实不能轻易传授,不过……如果郑国百姓信奉我太清教主太上道祖老子,贫道却是可以让门下弟子免费施医舍药。”

“太清教?”郑武公轻声念叨了两声,抬头说道:“仙师,你所说的太清教,可是一直在齐国传教的太清教?”

君策点头说道:“正是。而且贫道也不惜要郑伯你做什么,只是你不阻挠就可以了,传教之事自然有贫道与门下弟子去做。”

郑武公楞了一下,问道:“仙师的条件就这么简单?”

君策也愣住了,说道:“是,就这么简单。”

“好,寡人答应了。”

郑武公答应的这么爽快,君策也是楞了一下,说道:“郑伯既然知道我太清教已经在齐国传教百年,我太清教所做之事,想必也都是知道的。贫道就不再多说了。明日,贫道就带门下弟子下山,开始传道、施医舍药。”

君策想了好多后面准备诱惑郑武公的话,竟然都么有说出口。本来君策还以为,有周公旦当初的法令,自己想要说服郑武公,还需要多付出一点点代价的。

君策却是忘了,人都是善忘的。两百多年前的法令,到现在又有多少人还能记着呢?就算是记着的,又有多少人还会当回事呢?

甚至带头违反周公旦当初定下的礼乐制度的,还是他周公旦的后人。

敲定传教之事之后,君策立马带着一干门人下山,开始从嵩山周围开始,向周围的百姓宣扬太清教义。

嵩山周围的百姓,本来这十多年来就在不停的受着君策与他门人的恩惠,对于君策所说的东西,却是很容易就能接受。

齐国太清教大本营显圣观中,也早就准备好了人手。跟在君策与一干门人的身后,巩固君策他们的成果。

十年时间,随着郑武公不停的攻城略地,郑国的版图慢慢的变大。君策带领门人弟子传教的速度也是加快了。

基本上是郑武公攻下一座城池的同时,太清教的传教士后脚就赶到了。

郑武公后面发现,这些传教士在稳定人心方面,比一般人做的好好多了。到后来,郑武公甚至每次出兵的时候,都会带上一部分的太清教传教士,以便在攻下城池之后,能够尽快让城池里的百姓安定下来。

随后郑武公发现,这样做竟然还有一个好处。军营中有了传教士之后,自己麾下士卒受伤之后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了。

少了许多担忧的军士们,在进攻的时候也更加的勇敢了。

郑武公过世,郑庄公继位。

这位春秋五霸之前,东周唯一的霸主,却是比自己的父亲还要果决许多,用计解决了威胁自己地位的太叔段,囚禁了母亲姜氏,将郑国国内能够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全部都给解决掉了,郑国也就只有了一个声音。

不过,郑庄公也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囚禁了姜氏之后,没有多久就后悔了。可是他已经发下了不到黄泉绝不认母的实验,却也是无可奈何。

君策自从在郑国传教之事走上正轨之后,便不再亲自传教,所有传教之事都是由太清教传教士负责,自己则是在嵩山上教导那十八名改修丹道的徒孙。反正太清教是自己一手创建的,太清教的传教士传教,功德自然也是有自己一份的。

这天君策正在为这十八名徒孙讲解自己所领悟的丹道,突然感觉到空间一阵震动,紧接着一股阴气冲天而起。

展开天眼一看,不由冒出一声国骂,一顿脚,从一众徒孙眼前消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让正在听讲的十八位徒孙一阵的纳闷。

  第六十七章 撅泉见母

后世有句话叫“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这个时侯,虽然没有这个说法,但道理是相通的。郑庄公有些后悔,想见老娘了,自然就有人操心。

不过,黄泉见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多数人就算是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是在一边干着急。

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考叔,你真有这等法力么?沟通地府与人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郑庄公显得很是慎重,害怕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状况。

颖考叔笑道:“君上不必担心,臣自幼得异人传授,学得一身神通,沟通地府与人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君上且让开,待臣做法。”

郑庄公想老娘,都快想疯了。现在有了一丝希望,自然是不愿意平白就这么放过,刚才询问不过是想知道颖考叔有多大的把握,现在听颖考叔说的这么有把握,自然就站在一边,等着颖考叔施法,以便自己能够破除誓言,见到老娘。

颖考叔见郑庄公已经离开了自己一段距离,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其实对于打开地府与人间的通道,颖考叔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不过是为了能够取悦郑庄公,不得已而为之。

挥手打散自己的头发,挥动桃木剑,开始布罡做法。

颖考叔确实也有一些神通,随着颖考叔的动作,牛脾山,这座颖考叔探查出来,郑国地界上空间最不稳定,最容易打开地府与人间通道的地方,慢慢出现了一丝丝的裂缝。随着裂缝越来越大,远远的竟然能从缝隙中看到一条浑浊的河水。在河水对面站着牛头马面等传说中的阴神。

郑庄公见状大喜,对身边的侍从说道:“考叔果然有大能,竟然真的能破开人间与地府的屏障,寡人之愿可达成已。”

郑庄公一脸的兴奋,身边的侍从却是吓的两股颤颤、瑟瑟发抖。

那边的颖考叔却是心中叫苦连连,他没有想到,想要打开地府与人间的通道竟然如此的吃力,自己体内的真元流水一般的涌了出去。

随着裂缝越来越大,颖考叔感觉到体内的真元流出的速度越来越快,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心中更加的着急了,一旦自己坚持不住,那造成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看到奈何桥旁边的牛头马面怒气冲冲的向着裂缝飞来,颖考叔更是一脸的惊慌。

随着轰的一声响,整个大门终于打开了,可是……颖考叔的修为,却不足以支撑让这扇门一直开着,并且阻止地府阴气散到人间。感觉到从地府吹出来的阵阵阴风,颖考叔惊恐万分。

“呔,好大胆的修士,竟然敢擅自打开地府与人间的通道。”

颖考叔忙说道:“两位阴神请见谅,弟子不过是想要完成君上的愿望而已。请两位阴神见谅。”

“年轻人,地府的通道不是随便打开的,万一地府阴气散出,伤了凡人,你就算是在十八层地狱呆一万年,也赎不清罪责。”

孟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已经站在牛头马面的身边,皱着眉头对颖考叔说道:“还不快将通道关起来。”

颖考叔苦着脸说道:“这位老婆婆,弟子……弟子的修为不足,关不住了……,而且……而且不但关不住了,马上可能就会崩溃……。”

孟婆与牛头马面闻言都吓得面无人色虽然他们本来都不是人,一旦让这个通道崩溃,地府阴气散出,牛脾山方圆千里之内,甚至就是整个郑国,都有可能变成一片鬼蜮。

“三位尊神,还请你们相助,将这个通道给关上吧。”

孟婆急的不停跺脚,温和的声音也有了一点尖锐,说道:“你……你这小娃儿真不懂事,没有这个能耐,竟然还要强行打开通道。我们身为阴神,却没有这个能耐,我们出手,只会让这个通道越来越大。”

“哈哈哈哈,有人打开通道了,弟兄们,冲啊。”

地府之中远远的传来了一阵兴奋的吼叫声。

听到这个吼叫声,孟婆发出一声尖叫,对着下面喊道:“快,快去通知,让所有人都赶过来,挡住他们!!!”

说完,转头对颖考叔说道:“小娃儿,你闯祸闯大了,如果让这些恶鬼逃逸出去,人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在他们手中。到时候,你的罪孽可就大了,你就等着万万年一直呆在十八层地狱吧。”

说完,头也不回的向着前方飞去。

奈何桥边,已经聚集了无数奇形怪状的恶鬼,怒吼着、尖叫着,向颖考叔打开的这个通道飞来,想要冲出这个通道回到人间。

孟婆带着一干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普通鬼卒迎上前去,将这些蜂拥而来的恶鬼挡住。孟婆的法力虽然不凡,可是这些恶鬼能逃脱地府的抓捕,游荡在黄泉之中,自然都不是简单的货色。

而且他们的人数也比孟婆他们要多很多,孟婆他们一点点的后撤,终于有恶鬼冲破孟婆他们的阻拦,冲通道之中冲出去了。

看到已经有同伴冲出去了,剩下的那些恶鬼更加的兴奋了,冲击的更猛烈了。孟婆他们的防线还是被冲垮了,一只只的恶鬼从通道中逃出,四散而逃。

地府的阴气也已经一点点的溢出,颖考叔周围的草木已经开始慢慢枯萎。

“好大胆的小辈!!!”

随着一声怒斥,一道清光从天而降,笼罩在颖考叔所打开的大门上。颖考叔只见一位身穿富贵衣,手拿芭蕉扇,背后背着一抦宝剑的人从天而降,冲进了大门之中。手中芭蕉扇一挥,一大团火光冲出,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