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80年大选结果,里根获得的选票,卡特获得41%的选票,安德森获得的选票,在选举人票上,里根以489比49比0大胜。
  卡特卸任后写书教课,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一有国际冲突时他便出面调解,是目前卸任时间最久的美国总统,国家已经负担他的安全保卫工作28年多了。
  里根上台,是美国保守派的胜利,开始了长达28年的保守派的主流时代。1980年大选也是美国党派政治的一个分水岭,里根的胜利导致党派大洗牌,等于两党重组。*党内的保守派投奔共和党,使得共和党在南方占绝对优势。共和党内的自由派投奔*党,使得*党在北方占绝对优势,两党之争重新按地域进行了划分。
  里根刚刚上任即遇刺,这场预测终止了一个应验了140年的对美国总统的诅咒。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诅咒终止(1)
1811年,印第安纳领地的总督威廉·哈瑞森率领军队,在蒂皮卡诺与印第安人谢尼部落交战。哈瑞森占绝对优势,但损失惨重,堪堪战败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战败后,投靠英国人。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哈瑞森击败了英军和印第安人联军,并击毙印第安人首领特科抹人。
  特科抹人的弟弟是印第安巫师,据说他们俩中的一位对美国白人施加了咒语,这个咒语咒的是哈瑞森当上总统后,会死在任上。而且从他开始,每隔20年,当选的总统都会死在任上。哈瑞森于1840年大选获胜,因此每次尾数是零的大选年当选的总统都应了这个诅咒。
  从哈瑞森开始,这个诅咒连续应验了七次,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哈定、罗斯福、肯尼迪全部死在任上。
  1980年大选时,关于这个诅咒之说已经广为流传了,一位记者就此问卡特,卡特回答说,即便真有这种事,他也会为国家工作到最后一刻。
  但是,他没有这个机会了,诅咒是否再现,要由里根来证实了。
  作为迄今为止最年老的总统,里根上任第69天,1981年3月30日去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的一次劳工*上发表演讲。讲完了正要上车,来自科罗拉多的年轻人约翰·欣克利拔出手枪对着他,把子弹全打光了才被按住。一颗子弹就贴着70岁的里根的心脏射过去了,不仅没有死,而且还没有残废。欣克利被判无罪,关精神病医院里,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女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可是他没有想到,千娇百媚的美女其实是位同性恋。
  里根大难不死,于是这个诅咒就破了,20年后当选的小布什没有遇刺,但遇上了911。
  遇刺而不死,这样的总统就会受到一致拥戴,里根出院后就赶上航空管制员*。里根采取强硬手段,下令根据有关法律,48小时内不复工者一律开除。强大的工会以为总统在开玩笑,结果11345名航空管制员被开除,强大的航空协会土崩瓦解,工会势力开始走向没落。
  里根上台时。美国通货膨胀率为,失业率为。里根用减税来刺激经济,靠国防投入来加大支出,同时拖垮苏联。和国防无关的政府支出全部消减。到了1984年,经济开始回升,里根的民望非常高,被共和党一致推选为总统候选人。
  1980年大选失利后,*党又开始痛定思痛了。从1968年大选开始,四次大选,*党只赢了一次,还是借助水门事件,这样的世纪丑闻再也不会有了,如果不改革的话还会屡战屡败。*党有关人士不是从选民心理找原因,而是从自己内部找原因,认为本党选民总数超过共和党,因此失败的原因不是敌人太强,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本着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他们总结出来了,败多胜少的原因是1968年本党的选举制度的改变。也就是由选民决定谁代表本党出线,而不是由各州的党领袖决定谁出线。

诅咒终止(2)
1968年的改变,是因为*党旧有的选举规则非常不*,初选阶段的胜负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因为有权选候选人的党代表大会代表都是各州的党领袖制订的,在代表大会上投谁的票不是根据初选结果,而是根据各州党领袖的个人意愿,说白了就是少数人操纵*党的选举程序。
  这种规则在早年有它的道理,因为美国总统选举采取两极选举制,最终靠选举院来投票决定,选举院最早由各州议会指定。*党依靠各州的领袖的力量,为的是推选出各州都能接受的候选人。
  但是时代不同了,进入20世纪之后,*大潮一浪接着一浪,美国选举中不*的规则也一件一件地被修改。共和党则完全和总统大选同步,各州初选的胜着掌握该州的党代会代表,党中央虽然也有部分代表名额,但这些代表在全国大会上是没有投票权的。共和党候选人的挑选是由该党的选民来决定的。
  1968年开始,*党也改变了百年老规矩,党代会的代表的90%根据初选结果分配,各州党主席只能指定10%。在代表分配上不采取全或无的方式,而是根据初选的得票的比例来分。经过四次大选,党内认为这个改变是不成功的,因为各州大佬们失去操纵政治的权力后,对本党的竞选漠不关心,导致大选失败。
  1982年,*党指定的改革小组向党全国委员会提交了改革方案,为了增加本党政治人物对*党大计的关心程度,建议把指定代表或者称为超级代表的比例增加到30%。但是这个改变和1968年以前的有各州党的老大指定的规则不一样,超级代表由本*会议员、各州的党正副主席等出任。这个方案原则上被*党全国委员会接受,但比例没有那么高,1984年大选为14%,到现在为20%左右。
  2008年大选,由于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激烈竞争,超级代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奥巴马获得了足够的选票,但由于大多数超级代表支持希拉里,一直到初选快结束了,奥巴马才获得胜利。其结果造成*党分裂,如果没有9月的金融危机,*党很可能失去28年来最佳的机会。
  1984年超级代表制度第一次实行,各州党主席和副主席是理所当然的超级代表,国会*党议员拿去了剩下的60%,剩下的由各州拿去给*党州长或者大城市的*党市长。这次*党初选,是前副总统沃特·蒙代尔和来自科罗拉多的联邦参议员盖瑞·哈特之争。在选民投票上,两人平手,但绝大部分超级代表支持蒙代尔,使他得以出线。对于*党来说,这一次的改革差强人意,超级代表的选举和民选没有相违背。
  *党在这次大选出了奇谋,选举女国会议员杰罗丁·费拉罗为副总统候选人,这是美国主要政党第一位女性正副总统候选人。
  在接受提名的讲话中,蒙代尔指责里根的减税是假的,他肯定要增税;自己也要增税,但不说假话。此话一出,蒙代尔就没有希望了。
  大选中,成百万的*党人投票给里根,主要是南方的白人和北方的蓝领,原因是里根加强军备和经济复苏。里根获得将近60%的选票,而蒙代尔的13张选举人票则是*党历史上最惨的一位。
  里根在位期间,最大的成绩是拖垮了苏联,结束了冷战。
  第二任期间,里根知道再也不能连任了,干起事来就肆无忌惮了。首先是伊朗门,其实就是倒卖军火,因为水门事件太有名,其后什么丑闻都要加个门字。这件事来源于人质危机结束后美国的秋后算账,支持伊拉克打伊朗。然后美国私下里把军火卖给两伊,让他们可劲地打,军火的利润还可以用于颠覆尼加拉瓜合法政府。好在里根的手下比尼克松的手下仗义,把这件事扛下来了。
  里根在位期间,美国国债从7000亿猛增到30000亿,使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主变成最大的债务人,连里根都承认这是他八年执政中最大的错误。此外,1987年还出现了信用危机。但总的来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大大下降,工作机会大大增多,老百姓对共和党还是基本满意的。
  1988年大选,里根受第22条宪法修正案的影响,不能再连任了,表示支持副总统布什竞选总统。
  美国建国之后,副总统似乎是王储之位,先后出现亚当斯和杰佛逊两例。从杰佛逊开始,国务卿成了王储之位,詹姆斯、门罗、小亚当斯相继上台。杰克森以后,又轮到副总统。但这以后,从1836年大选到1988年大选之间,再没有一位在位的副总统竞选成功的,尼克松大概是最接近的一位。这个宿命,布什能够逃脱吗?
  里根打算回加利福尼亚养老了,能否逃脱他也不在乎。
  但是他没有想到,打破了这个宿命,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
  

又是一场大胜(1)
乔治·布什和其他几位参加过二战的总统一样,在战争中是美国海军的一员,而且也在太平洋战场。他是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飞机被击中,他跳伞后在海上漂了几个小时,几架飞机在他头顶上盘旋以防备日本飞机加害于他,直到救援人员到来。在战争中,他多次获奖。
  战争结束后,他马上结婚。在参战之前他已经被耶鲁大学录取,结婚之后便去上学,是耶鲁棒球队的队长。从耶鲁毕业后,他来到得克萨斯从事石油业,1951年开始有了自己的公司,1964年开始从政,此时已经是百万富翁。
  1967年到1971年,布什任众议员,1971年到到1973年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73年到1974年任共和党主席,1974年到1975年任美国驻华办事处主任,1976年到1977年任中央情报局局长,1981年到1988年任副总统。其从政经历,长于外交而短于内政,既没有出任过州长,也不是国会两院的重量级人物。
  但是,布什和肯尼迪一样,出身政治豪门,而且布什家族比肯尼迪家族还有背景,甚至可以和弗吉尼亚第一家庭拉上关系。他能进耶鲁,也是因为布什家族是谢尔曼家族的一支。除此之外,布什家族和美国很多历史悠久的政治家族都有关系。到了布什这一辈,又和皮尔斯家结亲,他家的政治族谱在当代美国是最厚的一本。
  政治是现实的,靠摆家谱是没有用的。布什在政治上一帆风顺,和肯尼迪一样,完全是靠着祖父和父亲两辈子打下来的江山,是美国政治上的一个现象,就是第一代第二代打天下,第三代就能坐天下了。
  布什的爷爷塞缪尔·布什是洛克菲勒家族在俄亥俄钢铁厂一名高级经理,在老约翰的弟弟佛兰克退休后,他接替出任总经理,成为美国商界名流,进而涉足政坛,成为胡佛总统的顾问。因此,布什家族的起家靠的是俄亥俄帮以及洛克菲勒家族。
  布什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进入耶鲁读书,毕业后回到俄亥俄经商,然后去康涅狄格竞选成功,成为联邦参议员,从1952年干到1963年。1960年,艾森豪威尔的接班人名单上,有布什参议员的名字。虽然布什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私交甚密,在政见上也大多赞同尼尔森·洛克菲勒,但布什参议员和洛克菲勒个人交情很差,1964年大选他率先就婚外情一事责难洛克菲勒。
  布什到得克萨斯发展,是因为他父亲出任那家公司的董事20多年,因此很快发展出自己的事业。布什家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政治上的接力赛。布什投身政治是在他父亲退休之后,小布什投入政治也是在他父亲下台之后。
  1988年共和党初选,布什有里根的支持,但居然在爱荷华初选中排在第三。布什竞选团队连忙使劲攻击领先的多尔,将之描述成增税者。多尔本来以为谎言终归是谎言,没想到在选举中谎言上了几遍电视就成真了,加上商人出身的布什的筹款能力空前强大,而且竞选组织也非常好,很快拿下提名。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又是一场大胜(2)
在接受提名时,布什强调不增税,算是他竞选的诺言。
  1984年蒙代尔大败后,他的党内对手,科罗拉多的联邦参议员哈特成为领跑者。1986年中期选举时,哈特没有寻求连任,开始全力投入大选。这次中期选举,*党重新控制了参议院,加上伊朗门的丑闻,*党觉得有希望赢得大选,在寻找新面孔没有结果后,开始支持哈特出马。
  但是,哈特的婚外情被爆,支持率大降,只得宣布退出。后来又重新开始竞选,但因为支持率太低而再次退出。
  阿肯色州长克林顿本来想参选,但在准备宣布参选的前一天突然改变主意了,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再等四年或者八年。后来出任副总统的戈尔和拜登参加了初选,但表现都不尽人意。最后马萨诸塞州长麦克·杜卡克斯出线。在*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克林顿州长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全国讲话,因为又臭又长,几乎被代表们哄了下去。
  这次*党的超级代表规则简单化,国会议员占80%,所有*党州长和*党全国委员会成员都是超级代表。
  在大选中,*党试图把布什和里根的伊朗门联系在一起,布什竞选团队则努力把杜卡克斯描述成左派,双方团队都不择手段造谣。第一次电视辩论杜卡克斯表现出色,可是第二次电视辩论之前他得流感了,在电视上表现奇差。
  大选结果,布什赢得的选票和411张选举人票,共和党又是一场大胜。但是*党在国会选举中继续获胜,使得布什上台后,面临两院都被*党控制而且对方对他在竞选中的卑鄙伎俩记忆犹新的处境。
  里根1994年出席尼克松丧礼后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2004年去世。
  布什果然是外交天才,他上任之时,赶上柏林墙倒塌,世界局势为之一变。用兵巴拿马,快刀斩乱麻。面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所造成的海湾危机,他处理得当,联军云集海湾,胜而有分寸,战后军费分摊,美国没有过多的负担。由于处理外交得当,布什的支持率曾经达到破记录的89%。
  但是在内政上,布什毫无建树,替里根背了黑锅,也违背了自己不增税的诺言。增税并非他自己的主张,为了消除财政赤字,他主张减少政府支出,但*党控制的国会要求增税,布什最后迫于国会的压力而同意增税。老百姓都关心切身利益,多交税谁也不乐意,造成布什民望大跌,尤其在共和党选民中,甚至不能恢复过来。加上1991年又赶上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1992年大选。
  对于连任,布什本人信心十足,从来没有哪个打赢了一场战争的总统落选的,而且他的筹款能力那么强,竞选组织水平也很高,*党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没有什么大腕级的人物,放眼四顾,布什颇有些独孤求败的感觉。
  可是他没想到,美国大选的最大的搅局者让他赶上了。
  

搅局者(1)
1992年大选,初选阶段,共和党内只有保守派记者贝肯南挑战布什,但远远不是对手。布什轻松地赢得党内提名,不过保守派的压力让他比1988年更为右转。
  *党那边,鉴于布什在海湾战争胜利后的高民望,几位大腕吓了回去。戈尔本来想出马,但1989年他带着六岁的儿子去参加比赛,结果儿子被车撞了,这两年连续手术和治疗,他有些对政治心灰意懒,宣布不参加竞选。*党剩下的人中,横竖怎么看,似乎都是阿斗。
  克林顿这次出来了,可是没多久也被揭发有婚外情,眼看克林顿要和哈特一样从此死了这份心,可是希拉里站出来:老公这样了我不在乎!这么一表态,老百姓也没什么意见,这是人家夫妻间的事,咱们就别掺和了。
  1975年希拉里成为克林顿夫人,在阿肯色当律师很成功,做生意也很手顺。在家生切尔西期间克林顿连任州长落选,希拉里下定决心只生一个好,全力帮助丈夫在政治上打拼。有了这位贤内助,克林顿再也没有输过一场选战。
  克林顿是遗腹子,随养父的姓。1963年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来到白宫,受到肯尼迪的接见。克林顿就读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毕业后去牛津大学学习,其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在那里遇见了希拉里。在校期间,他参加了麦克格文竞选团队。
  从耶鲁毕业后,他回到阿肯色,任阿肯色大学教授。1974年竞选国会议员失利。1976年党当选阿肯色州检察长。1978年当选为州长,年仅32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州长。1980年落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前州长。
  1982年再次竞选州长成功,其后连续十年担任阿肯色州长。1990年他州长当烦了,也想准备总统大选。希拉里打算竞选州长,但民意调查结果她的支持率太低,克林顿只好披挂上阵,再次连任。
  希拉里放弃个人荣辱,让丈夫绝路逢生,在初选中越战越勇,获得了*党提名,克林顿选择了田纳西的联邦参议员阿尔伯特·戈尔为副手,这两年忙着陪儿子治疗的戈尔考虑了一下,同意了。
  1992年春天,两党的候选人已决定了,但布什和克林顿并没有把对方当作大敌,因为还有另外一位候选人,而且在民意调查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在两大政党之外,再一次出现了实力强大的第三者。
  此人名叫罗斯·佩罗特,现在在美国富人排行榜上名列72,身家50亿美元。历届总统大选参选人不乏富豪,但像这种巨富却极少,只有洛克菲勒等少数几位。因为世态炎凉,人们看富人和看穷人一样都戴着有色眼镜,巨富很难赢得一般选民的选票。但是佩罗特不一样,他不是尼尔森·洛克菲勒那种坐享其成的,而是完完全全白手起家,从推销员开始,靠个人奋斗致富的。
  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能赤手空拳到富甲天下,是美国之梦的完美体现,这样的人在美国人眼中是既有能力和又很聪明的人。由商而政或由政而商在美国是最常见的事,治理国家如同做生意,能治国未必能赚钱,能赚钱的人往往能治国,这是美国人的共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搅局者(2)
佩罗特不仅是为成功的商人,而且在美国所有成功的商人中,他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能耐,就是他是美国英雄。他这种美国英雄不是肯尼迪、布什那种为国家打仗立功受奖,或者麦凯恩那种为国家蹲战俘营天天挨打的那种,而是兰博式的英雄,当政府无能之时,他能够挺身而出,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佩罗特和卡特一样毕业于海军学院,算卡特的师弟。师兄师弟两重天,在伊朗人质危机中,当总统的师兄一筹莫展,只能老老实实外交谈判。师弟可没那耐心,他虽然不是政府官员,但他公司的两名雇员也被扣为人质。佩罗特一看政府没办法了,便自己掏钱,组织了一只雇佣军,偷偷进入伊朗,居然把两名人质救了出来。这种鲜明的对比,轰动全球。一夜之间,佩罗特成为美国英雄。
  老布什在海湾战争的表现可圈可点,以泰山压顶之势打得萨达姆规规矩矩,可是一直是共和党支持者佩罗特居然大力反对海湾战争,呼吁参议院投票表决,从海湾撤军,其反战情绪超过了*党。从英雄到和平人士,佩罗特是怎么了?
  人们还没有想明白,佩罗特自己公布了答案:竞选总统。
  1992年2月,佩罗特正式宣布以独立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其政治主张包括平衡联邦预算、和毒品作斗争、反对外包、环境保护、反对强制管制和自由贸易等等,以争取两党选民。他告诉美国人们:这个国家的政府出问题了,现有的两个政党也腐朽到家了,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责任就落在他的肩上。
  这时候,经济问题造成布什的支持率持续下降,克林顿还陷在婚外情的丑闻之中,老百姓觉得佩罗特是当总统的料,在民调中佩罗特的支持率居然和两大党候选人不相上下,到了6月,佩罗特在民意调查中领先,他的支持率为39%,布什的支持率为31%,克林顿的支持率只有25%。
  但是政治选举和做生意当英雄不一样,不能太出格,也不能信口开河。佩罗特在竞选中雇人收集重要人物的私人情报,破坏了政治规则;佩罗特为人过于专断,被指责不会*管理;佩罗特在演说中屡屡失言,在两大党的抹黑行动中,他的支持率降了下来。作为独立候选人,他希望支持者能够在50个州里收集到足够的签名,能够把他的名字印在选票上。但到7月,他的支持者只在24个州收集了足够的签名。
  *党全国大会后,佩罗特宣布不参选了,转而支持克林顿,因为他认为如果他参选的话,将没有胜者,最后由众议院来挑选总统。他把退选的原因归罪于共和党,声称共和党试图阻挠他女儿的婚礼,这类没有证据的指控对他的形象造成很坏的影响。这样一来,克林顿的支持率暴涨一倍,达到55%。*党团结在克林顿周围,使他的支持率一直远远领先。
  经济衰退,布什的抹黑战术也不能奏效,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佩罗特又宣布继续竞选了。这一次轮到布什团队高兴了,他们和佩罗特竞选团队一起攻击领先的克林顿。
  这场大选,佩罗特全部用自己的钱,一共花了大约6000万,在16个州进行了竞选活动。中途中断竞选活动是他的致命失误,不少分析家认为,如果他不中断竞选的话,很可能成为第一位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成功的美国总统。
  大选结果,克林顿获得43%的选票,布什获得的选票,佩罗特获得的选票,在选举人票上,克林顿获得370张,布什获得168张,佩罗特一张没有。
  事后的分析,如果佩罗特不参选,他的支持者中的65%会投布什的票,这样布什会险胜克林顿。由于佩罗特的搅局,克林顿从共和党占主导地位的28年中夺下了两任总统。
  布什恋恋不舍地离开白宫,出门一跺脚,好在我还有儿子。
  

好在有儿子(1)
克林顿意气风发地上台,成为列在老罗斯福、肯尼迪之后第三年轻的总统。*党除了夺回总统外,参众两院尽在手中。克林顿打算大展身手,很多人希望希拉里出任司法部长,无奈因为当年肯尼迪提名弟弟罗伯特担任司法部长,导致相关法律出台,不能再任人唯亲了。于是就由希拉里来推行全民健康保险计划。
  但是,保险公司和保守派的阻力太大了,尽管*党控制参众两院,全民健保计划还是胎死腹中。199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胜,控制了两院,这是40年来*党第一次同时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而克林顿夫妻在阿肯色的以权谋私也被揭露出来,被称为白水门,最后亲信自杀的自杀,被查办的被查办,克林顿夫妻才尝到了政治的滋味。
  1996年大选,克林顿借着经济恢复的东风,和戈尔顺利地通过*党提名。共和党则希望借着1994年中期大选胜利的余威,把总统夺回来。
  党内呼声最高的是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但因为是黑人,他宣布不参选。前国防部长、后来出任副总统的切尼呼声也很高,但同样宣布不参选。前国防部长、后来又出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建立了自己的组织,试探了一番,也缩回去了。党内一些领袖要求1994年当选为得克萨斯州长的布什家的长公子小布什出马报父仇,但他也没有答应。这样一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鲍伯·多尔成为最有希望出线的人选。
  多尔已经73岁了,自从1976年被选为副总统候选人后,参加了多次党内初选,但都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屡败屡战的勇气是别人比不了的,终于轮到他的机会了。在初选中,虽然有贝肯南、富比士等人叫板,但多尔以混迹政坛多年的能量,也算一帆风顺地出线。
  佩罗特再次参选,由于上次表现不俗,他有资格从国家领取竞选经费,这次也不花自己的钱了,而且总结上次的教训,这次成立改革党,作为改革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
  佩罗特再次出马,风光不再。多尔破釜沉舟,辞去参议员,但他的最大问题是年龄,和50岁的克林顿相比,73岁的多尔老态龙钟,而且多年的政客当的说话油嘴滑舌,让人觉得不可信。共和党似乎也没有团结起来,大家不过是让老先生最后爽一把的样子,多尔始终没能领先。
  克林顿获得的选票,多尔获得的选票,佩罗特的选票,多尔和佩罗特加起来也没有克林顿的选票多。克林顿获得379张选举人票,多尔获得159张选举人票,佩罗特还是一张选举人票也没有。
  这次大选,标志着老一代共和党政治人物退出政治舞台,一批年富力强的共和党新生代跃跃欲试,准备在2000年大选中大展身手。
  克林顿第二任任期内经济形势还是不错的,联邦预算自196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盈余,克林顿也成为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民众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可惜因为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私情曝光,演变成拉链门事件,虽然克林顿靠着律师职业性的能言善辩,对*进行了法律分类,但还是成为另外一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虽然没有下台,但却因为说谎被处罚,在一种名誉扫地的情况下,干完了第二任任期。 。 想看书来

好在有儿子(2)
2000年大选,对于共和党来说,克林顿的丑闻是一股东风,可以乘胜追击,夺回总统,因此这一年参加初选的人非常之多。给老布什当副总统的奎尔、上次出线的多尔他老婆、大富豪富比世、几次初选老二贝肯南这几位算老手了,新一代有得克萨斯州长小布什、参议员麦凯恩等人。
  爱荷华初选是一个分水岭。初选之前,奎尔等人没有筹集到足够的钱,只好退选,因此爱荷华初选后就剩下五个人了。小布什在该州初选领先,第二名是富比世,黑人克斯第三,前*副部长巴尔第四,麦凯恩第五。
  老布什败选之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东山再起了,按布什家族的传统,下一代该有人接班了。芭芭拉肚子争气,儿子好几个。老大乔治不太争气,1978年竞选众议员失利,继续做生意去了。1988年帮老爸竞选,竞选成功后回到得克萨斯,花了80万买下得克萨斯轻骑兵棒球队的一部分股份,当了五年球队的经理。1998年把股份卖了1500万,不到十年翻了小20倍。1992年再度帮老爸竞选。
  老二八岁的时候死于白血病,老四老五是个混混,老三杰布最有出息,1980年就参加父亲的竞选活动,竞选结束后去迈阿密帮古巴裔富翁做房地产,很快发财,从县共和党主席开始,1994年打算冲击佛罗里达州长。
  老三自己有志气,老布什便全力帮助老大。这一年乔治冲击得克萨斯州长,布什家族在南方两大州开战。他帮儿子选了一位竞选经理,就是汉那之后大半个世纪才出的竞选奇才卡尔·罗夫。罗夫1971年从大学退学,次年投入尼克松竞选活动,之后成为大学共和党人主席,当时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是老布什,从这时起罗夫和布什家族挂上钩。从1978年乔治不成功的竞选就是他组织的。1980年帮老布什竞选,1984年帮里根竞选,1992年为老布什竞选,中间还参加了很多次竞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