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隐形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考落榜后,林就一直呆在家里。对林来说,连最低录取分数线也上不了,见到乡亲父老实在有愧。

    林家里并不富裕,能够上高中,和父母每天的起早摸黑分不开。到县城读书,而且还要住宿,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农民的钱,多是从田地来,自己的地还不够,要多种那些致富有方却又不喜欢种田家庭的田地。林的乡下有一个规矩,种别人的那份田地,只要纳够国家规定的公购粮即可,剩下的,自己看着办吧。这当然要感谢大汉帝国给了农民宽松的土地政策。

    林家里多种的是小叔和大伯家的责任田。林的大伯,本来是个资历颇深的农民,能够卸下重量不轻的犁耙,归功于两个没有读完初中就到省城打工的女儿。林的小叔,还没学会驾牛的时候,跟着别人到外面做建筑工,后来大着胆子接了一个工程,结果赚了好几万块,所以干脆不学使牛了。这年头,有个不错的经济来源,谁还愿意耕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田。

    于是,林家里就拥有六七亩田地。六七亩田,不多,但对林家里来说,绝对不算少。除了老爸外,林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林下面还有三个妹妹。每到秋天,看着爸妈和妹妹忙着收割的样子,林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林自然更是竭尽所能。农忙,是没有人会偷懒的,你少做一些,家人就会辛苦很多。

    作为大哥的大伯,虽不喜欢耕田,亦时而帮上一把。一样地干活,林总觉得大伯俩口子比父母悠闲许多。没有生活负担去做一件事,实在是轻松得很,这大概是电视上播放的那些名门子弟、公子哥儿“流落”到做下人的地步,还照样其乐无穷的原因吧!因为他们没有柴米油盐之虑,做些下人的工作不过是作为一种锻炼罢了。穷苦百姓是不需要这种锻炼的,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在体验着生活。

    收割的日子,林通常是少言寡语,累得不想说话,晚上一冲完凉就睡——明天还得好好干。秋收,其实那有你们文人墨客所说的充满喜悦、充满诗情画意呢?林想。

    在林的印象中,家乡从未试过大旱大涝,所以只要肯付出,上天都不会太亏待那一带的农民。每年,除了纳公购粮外,林能算出家里稻谷的总量。林的父母会把粮食卖掉一半,得钱2500元左右;余下的一半,用于食用和喂养牲畜。这样,卖粮和养几头猪所得的,便是林四兄妹读书的最大经济来源。

    可以说,读上高中,是林值得庆幸之事。林是村里第一个去县城念高中的人。村民之所以不让自己的孩子上高一级的学府,归根到底是穷。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尚且要他们疲于奔命,何况是读高中考大学?林有时想:要是中国的农民不用负担孩子的教育开支,脱贫一定不成问题。

    有机会读高中,本该为父母争点面子才对。可是,现在,林想到自己的分数心里就不禁叹息。走在村里,林分明感到许多异样的目光,有惋惜,有同情,有安慰,有鄙视,还有庆幸。无论何种眼神,都让林看了心里难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林都赖在家里反省。

    考不上大学,其实是林意料中事。自上高二,林便有厌学情绪,林也搞不懂那是因为自己开始变得有思想抑或是懒惰造成,反正拿起书本,很难专心听讲,脑子里想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邻班有个女孩真好看,不知有没有机会结识?明天要买饭票了,向一杰借多少钱好?怎么这么久还不放学?要是我老婆头一胎生女,该如何是好?要是我考上大学,父母有钱供我读书吗?……

    林曾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课,可惜不到十分钟,又天马行空起来。怎么我的自制力如此的差?林问自己。

    一节课下来,林总有一种负罪感,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自已读书,而自己却不好好努力。

    林开始写信联络初中的同学,希望通过同学找份工作。本想打电话的,可惜摸尽裤袋,亦未必够打个长途电话。自读完书,林就难得向父母要个十元八块。

    等了一个星期多,林去收信,果然满载而归——各式各样私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林顺眼看一下学费,七、八千元而已!只有两封,是同学寄到的:一封是刚升上大学的同学来信,说些大学校园的新奇林听;另一封,是在工厂打工的初中同学所写的,说现在人满为患,迟些日子等等看。

    以后的日子,林成了家庭主妇,煮饭、淋菜、喂猪、打扫卫生,反正做着一个农妇的活。然后,林做好饭菜,等地里忙活的母亲和两个上学的妹妹回来。

    有次,小叔见到林淋菜,怪怪地道:“大男人淋什么菜,枯死也与你无关,也不怕人家笑话!”林若有所思一阵子,照样淋菜。

    林感觉自己真没用,不能为父母争光不说,还窝在家里,让父亲出外搞建筑,最大的妹妹到省城当保姆。

    自然地,家里也宽松不少。可是,家里的好转不是他刘观林劳动所得,而是由于自己考不上大学和妹妹没读高一级学校省下来的。林知道,就算自己安心做几年家庭主妇,父母也能为自己凑足老婆本。然而,林忍心看着父亲日日与水泥沙石为伴,母亲天天扛着锄头翻地吗?父母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照这样的活法老下去,多一天,林心里便多出一分的不舒服。林有时真庆幸自己没考上大学,想象父母和妹妹把省吃俭用的钱递给自己上学的凄美情景,念不上大学林心里亦释然。这时,林突然闪过一个闪头:这是我在找理由原谅自己没考上大学吗?

    星期天,妹妹放假,林向妈妈要了点钱,到镇上转几圈。街上,熙熙攘攘。乡下地方,几天才有一墟,大家都赶在一起,买些生活必需品,或是凑凑热闹。有一把年纪,却又不老得一蹋糊涂的老人家,是最不甘于寂寞的,随便转一圈,都能找到大生产运动时的同事叙叙旧。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

    。。。

 ;。。。 ; ;
第二章 初入社会
    走在闹哄哄的街上,林有了倦意,替乡亲父老们厌倦。恒古以来,农民似乎都在为着温饱、哺育下一代耗尽精力。人要生存下去,真的非要如此无趣么?我可不要学他们一样过一辈子,可是,以后我真有这个本事吗?林想。

    镇上多了间书店,新开的。林进去,租了本古龙的《名剑风流》——下集。林十分喜欢古龙的书,认为其书能反映生活的辛酸苦辣。就算读高中,林亦经常将古龙的小说带回宿舍看。林记得高三时,被校长兼历史老师收去一本小说,好像是古龙的《名剑风流》——上集。

    林正想回家,碰上重建电影院的责任人——林表哥。表哥是个爽朗之人,笑哈哈说:“老表,读完书啦!在哪发财?”林笑笑道:“等着找事干。”做老表的当然知道林的状况,平和地道:“这样吧,我工地里赶工,不如你先跟着我,我教你看图纸,等你找到合适的工作,再作打算。好不好?”

    林一拨头发,呆看了表哥一阵,然后道:“好。”表哥松了口气:“明天早上七点上工,记住别穿这种衣服——我不会亏待你的。”林又笑笑。“先和你到工地看看。”表哥拍拍林的肩膀。

    从工地出来,林觉得晕晕的,胡思乱想了一通,不觉到家。老远就看见二妹挑水淋菜,林忙接过,问:“小妹呢?”二妹答道:“正在煮饭,晚上我们要上晚修。”二妹也快初三毕业,所以学习紧张。“你回去冲凉吧!”林说。

    看着二妹小小的背影,林一阵感慨:“穷人家的女孩总是辛苦。在中国,到底有多少自小就挑起家庭重担的小女孩呢?要是我有出息了,可要好好帮助她们。”想到这,林又觉自己的可笑,现在连自身的生存方式还不知道,那来的鸿图大志!

    吃饭时,林冒出一句话:“明天我到表哥的工地做工。”母亲极意外:“小叔叫你到他工地做事,你一口拒绝;表哥给你什么好处?”

    “表哥说教我识图纸,我想试试看。不过,你要早点回来淋菜和烧饭给她们俩姐妹吃。”林说。

    母亲叹了口气道:“你爸爸忙完收割就出外做建筑,地里的活多着;自你爷爷去世后,我又要边看牛边打柴,那有空?”

    “我们放学后自己淋菜、煮饭行了。”两个妹妹忙答道。

    林无言。有个作家曾将妇女管家称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林相信这用来形容村妇最贴切不过:她们一脚牛粪一脚泥,总有做不完的活,有时累得不是一躺下就睡,而是睡不着。男人在外受了气,可以回家向老婆出气;女人若受了委屈呢?只好往肚里吞,或在暗处偷偷地抹眼泪。哭过伤心过,第二天仍要一大早起床,洗碗、洗衣服、喂牲畜、打柴、淋菜……忙个不停。当然,农村妇女也有缺点:小器;为一点小事吵架;说人长短。但林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正如古龙小说所讲一样:生活,本没赋予她们太多,又怎能要求她们太高呢?倘若心中的苦闷找不到出处,这才是真的可悲!

    翌日,林清早起床,煮了点面条吃,骑上自行车直奔工地。工地早已机声扬扬,林放好自行车,站在工地中茫茫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表哥发现他,笑笑道:“哦!你来了;先给你这个,戴好!”林接过安全帽,套在头上,随声问:“我现在做什么?”表哥吩咐了几句旁边的工人,便对林道:“来,我教你玩把戏。”

    沿着弯弯曲曲的走道来到一处能见天日的围墙中。表哥望望周围,对着其中一人喊道:“阿成,要砖吧?”叫阿成的底头往下看,说道:“是啊!阿彪那小子总是供应不来。”表哥从地上抓起一块砖,用力抛上去道:“接住。”阿成一伸手,抓个正着。

    如此抛了几块后,表哥对林挥挥手道:“你来!”林期艾地拿起一块砖,一抛,高度不够,掉在地上。再一次,高出许多,不过阿成接住。抛了几块后,林慢慢熟练。

    表哥满意地拍拍林肩头:“你先做这些,以后的我会教你。”又对阿成说:“这是我表弟,你教一下他吧。”阿成谄笑道:“我识做。”

    干了一天的活,除了头上顶着的那个东西外,林觉得还没什么。可到了晚上吃饭,林才发现执筷子的手不停的颤抖。冲凉时,林又发觉手上起了几个水泡,一碰,针刺一样。望着手上的水泡,林心里轻轻冷笑。

    最令林不自然的是每天都要骑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林最怕这个时候碰上同学,颜面何存?自己多读了三年高中,仍这样窝囊。林常常在想,要是不多读几年书就好,不用怕人家笑自己做泥水工。林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唉!自己多读些书,怎么就自视高人一等,难道是书生气的清高?

    几天后,开始钉楼面板。除了有经验的大工外,所有小工负责输送材料。这不像抛砖那么有趣,木板上旧的,新的残留了许多铁钉且向着不同方向,加上天气的冷燥,稍不留心,手上便多了一道血痕。林心里不住叫苦:“书不好好的读,弄得现在如此模样,真是折堕(自作自受)。”

    想归想,做还是要做得,表哥就在旁边看着,难道要他看了笑话。

    没几天工夫,林双手粗如树皮,忙找个手套戴上,结果还是不顶用。幸好不久便钉好模板。,表哥才拿出图纸,教林如何扎楼面铁。?

    确信林弄懂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后,表哥将图纸交给林道:“你扎一段梁铁我看。”林对着图纸,选出一段梁的四条主铁,再取出相应规格的铁箍,排好距离,扎成一条梁的模样,倒不困难。

    “ok。”表哥点头道,“你带几个小工,扎好次梁。”说着自己亦带上有经验的工人,去扎正梁。

    林深知这不能儿戏,楼面梁铁,最讲究受力,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一处交叉梁铁穿插出错,真是大费周折,方能校正。林这才佩服高层建筑师的心思慎密,暗暗惭愧自己为一时的领会而鸣鸣自得。于是在旁细细观察,久了,心里渐渐有些眉目。

    这些天,林已很少去想什么得失荣辱。林记得《名剑风流》里有这样一句话:别人打了你,若你不能还手,最好还是赶快忘掉,以免存在心里不舒服。同样道理:要是你暂时没法子改变现状,最好少想,多做实事,以免心理不平衡。

    扎好楼面铁,开始铺混凝土。表哥安排林开升降机。以前经过工地,看见那些操作机器的工人,林总以为他们十分够胆。印象中,机器是极难应付的家伙,但操作一二回之后,林心里踏实许多:不过如是而已。有些事情,你不试一下,又怎知自己不行呢?林想。

    本书源自看书罓

    。。。

 ;。。。 ; ;
第三章 太公的奇遇
    林当然知道是表哥故意给他轻松的活儿,这看阿彪他们往运输车子里铲沙石的辛苦劲就明白了。

    中午吃饭的空档,表哥凑近林身边道:“老表,习惯吗?”林想想道:“还好,不过……其实你叫我铲沙石也没关系,我现在想开了,多读几年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开升降机应该大家轮着来,不然怎么公平?”

    表哥盯大眼睛看了林一下,然后怪怪地道:“你倒真的想开了。我跟你说,要是你真的有本事,别人又怎会待你不公呢?”

    林一下无言,这才想到表哥其实是个很有能耐的人,十几岁出来做泥水工,到今天包工包料承建整个楼层,还学会看繁复的图纸。看来,学历并不代表自身的能力,主要看你肯不肯去奋斗。

    表哥见林沉默不语,拍拍他道:“你是我表弟,我不会为难你的。”说着自个走开。

    林心里苦笑:“我不是个有本事的人,却是个有关系的人。”

    冬天的雨,虽不大,却夹着冷风。工地开不了工。趁着休息,林到镇上,帮两个妹妹各人买了件衣服,用去150元。前些日子,表哥给了林600元,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回家时,林又顺便租了本古龙的《天涯·明月·刀》。出了书屋,抬头望见还没建好的电影院支架,林心里忽然有一个决定,这间电影院的首映,不管放什么片子,一定要看。毕竟,电影院的建造有林的血和汗。

    回到家,两个妹妹正忙着烧水冲凉,煮饭,准备上晚修。小妹看见林的模样,埋怨道:“叫你带把雨伞的。看,衣服都打湿了,快冲凉!”

    林将提着的袋子交到小妹手中:“给你们两个的。”小妹掏出礼物袋里的衣服,惊喜道:“新衣服,哗!好漂亮哦!多少钱的?姐,你要什么颜色?有粉红和粉蓝……”林心内愉悦,快乐之事,莫过如此。

    冷天让热水一泡,是最容易让人软弱的,林以为。刚才淋冷雨时,还觉得有点刺激,现在再出去“享受”那细雨的滋润,是无论如何都不干的。人呢,在停下休息的时候,会不会慢慢丧失斗志呢?趁现在还年轻,我可要一鼓作气多做点事,多学点东西,不然到了中年,想好好品味生活,却没了依仗,林想。

    冲完凉,抓起古龙的书,趴在床上看起来。如果问林有什么嗜好的话,林一定会说看小说——古龙的小说。之所以会得近视眼,林心里十分清楚,完全是拜古龙小说所赐。一本古龙的书在手,无论躺着、趴着、侧着、仰着,辗转反侧,非要看得眼睛流泪才肯罢休。那时已是累极,闭目可睡。可是,近年来,林已不太迷古龙的书,并非害怕近视,而是古龙毕竟完蛋大吉了(注:这并无不敬之意,“完蛋大吉”实是古龙先生小说中用得最妙最幽默的词语),看得太快,实在容易有尽时。

    雨,真是好雨,若不是她,户外工作者又怎会有偷闲的机会。一天时间不到,林看罢《天涯·明月·刀》。睡个饱觉,毛毛的细雨还没有要停的意思。看来明天还照旧下雨,林料想。

    晚上,有空,林爱到隔壁太公家中,听太公讲些奇闻野史。太公是村中资历最深的人,按辈份,林叫他太公。太公在十年动乱期间,被抓进监狱改造了三年,所以对大汉帝国,心里是存着那个的,唯独对陈宰相,太公是竖手指的。

    太公有一段令林半信半疑的奇遇。劳教期间,太公结识一个和尚,两人挺谈得来。于是,和尚教了他一个隔空打人的绝活。这曾得到验证,一次囚徒骚乱,和尚出去劝架,隔空把十几人打翻在地,将大家镇住。

    林好奇地道:“你怎知道和尚教你的灵不灵验?”太公神秘一笑:“试过了,赏了两掌给那个总是恶声恶气的狱警。”林晓有兴趣:“能不能教我?”太公叹了口气道:“可惜现在不灵了。”林极其失望:“太公,我本性善良,绝不行恶。”太公道:“不是我不肯教你,而是神奇的力量被和尚收去了。”林奇怪:“既然肯教,又为何要废?”太公无奈道:“有次儿子去探我,让和尚得知我入狱前已生子,便在我肩上一拍,以后无论我如何运气、念密语,都不灵了。”林更是奇怪:“有儿子就不能用?”太公道:“会绝后的。”“绝后!这也行?”林不信。太公笑笑道:“世间的千奇百怪,若不亲身体验,我也不相信。”

    “后来那个和尚怎样?”林追问。太公点着烟斗,吸了一大口,喷满脑壳周围,高深莫测地道:“跳墙走了。”林不解:“既然甘心被抓,为什么又逃?”太公看着缭绕的烟雾,虚缈地道:“人生有起落,就如花,有盛开,也有凋谢,命也。”此话让林回味了好几天。

    太公讲故事;林都听得很认真;这让太公很满意。因为林相信太公讲的故事,绝对是不是吹牛。因为太公有一绝活,就是“落骨”,方圆十里内的村庄,但凡有人吃东西卡了骨头在喉咙,必找太公解决。林也亲身验证过,有次卡了鱼骨,吞口水都痛得要命,忙包了一封利是给太公处理。但见太公倒了杯开水,用拇、食、中三指托住杯底,向着东方,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向杯中画符,不用三十秒,便把杯中的水递与林喝。林喝掉杯中的开水,骨头就没有卡在喉咙了,十分钟后,吞口水不再有疼痛感。此法令林叹为观止。

    此外,作为最忠实的听众,太公还给林讲了一段秘闻。72年田中角荣来访大汉帝国时,曾向陈宰相询问:“你们川西和琶江的油田是否已开采?”陈宰相怔了一下道:“正在勘探中。”

    “其实,当时陈宰相压根不知道这两个地方有油田!”太公感叹道,“事后,陈宰相派人到川西勘探,果然发现地底下有一个大油田!樱花国侵我大汉时发现的秘密就这样意外地送给陈宰相!”说完,太公抚须哈哈大笑。

    刘观林半信半疑:“太公骗我吧,如此机密,您又怎会知道?”

    “奇怪吧?老和尚告诉我的。现在已证实,川西已开采出一个大油田!”太公突然兴奋地道,“如果老和尚没有说错,也就是我们的脚下全是石油,政府还没舍得开采。林仔可记好了,说不定这个秘密能令你飞黄腾达!”

    本书首发于看书惘

    。。。

 ;。。。 ; ;
第四章 林的好友知己
    林笑了笑,没在意,油田这种国家大事,又怎么跟自己有交集呢?

    “太公,听说你会点穴,这个能教我吗?”林满是期待。每一个青年,都一个武侠梦。

    “使不得,这个也不能教你!”太公耍手摇头道,“绝后的!我学会都没怎么用过,怎敢教你!”

    “那你有什么绝学能教我的?”林不甘心。

    太公轻笑一下,高深莫测地道:“机缘到了,自然会教你东西,现在不是时候。”

    林无奈,又和太公聊了会,才回家。

    雨虽然停了,却仍旧的冷,这对建筑工来说,是一年中最坏的时候。风冷不润泽,面上干燥得似裂开。中午吃饭,工人将细小的木块堆在楼层的空旷处,着起火。大家围着火吃饭,自然七嘴八舌,那个常使林觉得好笑的阿成,阴阴笑道:“阿彪,昨晚赢了多少?”阿彪没好气道:“别提了,输了几百元,这个月玩完了。”阿成怪笑道:“没那么快,今晚再去过,说不定能赚个双倍。”阿彪眼睛发亮:“你借200元我?”阿成连忙道:“嗨!没钱就别学人家赌。”阿彪叹了口气道:“我都知道你这人滑头。”阿成扒了口饭,含糊不清地唱:“至开心,打通宵再直落(此为许冠杰的粤语歌)……”

    林笑得差点喷饭。阿彪拿眼盯了阿成一下。老杨接过话题道:“其实赌钱有什么好,伤心兼伤神,不如拿些钱到洗浴中心洗洗澡,舒筋活络。”说罢笑嘿嘿。每次看到老杨笑,林就想起古龙小说中的小马——很喜欢用拳头把别人鼻子打蹋的小马。林现在正有此意,可惜,他没有小马那种本事,就算有,也不过是把老杨打得捂鼻子流眼泪而笑不出而已。

    阿成即刻嘻嘻笑道:“老杨说得对,赌钱的确是伤神伤心。不过,那些洗澡中心的小姐似乎也太好手法了,把你舒得筋络毕现。哈哈,伤身体啊!小心生……”老杨马上道:“闭上你的乌鸦嘴!”阿成暖昧一笑:“哈……”

    坐在老杨身旁的刘云趁机问:“老杨,最近有没有好货色?”老杨得意了:“你说结婚有什么好,到外面偷偷腥都要鬼鬼崇崇,唉!”阿成自言自语道:“我们村有个寡老头,死在自己家里三四天都没有人知道。”老杨用眼睛看着阿成却不说话,待完全吞下口里的饭,才道:“我知道你为什么这般年纪都讨不到老婆,你看着你这德性,吊儿郎当,口臭得要命,又怎么会有人喜欢你……”阿成立刻道:“哎!你别误会,我不想早结婚而已,以我的口才,你以为我泡不到妞,幸好我没结婚,到时在珠江三角洲找个好人家嫁过去,每天照顾孩子做厨子,那用这么辛苦砌房子。”

    老杨也被他说得笑起来,正想讥讽,旁边的刘云用脚碰了一下老杨:“到底怎样?”老杨以特有的声调道:“来了一个17岁的小姑娘,细皮嫩肉的,爽啊!不过得白做半个月。”刘云吞下一口饭:“那有什么相干,不要被老婆知道就行。”

    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施工员道:“别这么大声,教坏我们的林仔。”阿成又搭话:“你们别看他斯斯文文,懂得或者比我们还多;学校那么多学生妹,他怕是骗了不少上床。”大家不禁拿眼看林。林只是若无其事地吃饭。

    如此的日子又过了一个月,虽则要忍受日间开工的不舒服,但听听大家的笑话,倒不觉得闷。

    林计算着日子,找个时机对表哥说:“老表,我不做了。”表哥略觉意外:“为什么?”林说:“再过十天八天就过年了,很多出外打工的同学都回来,我想到他们家走走看。”表哥想了一下:“那也好。”说罢从钱包里掏钱,数了数,交到林手中说:“到外面混得风光,可别忘了老表。”林接过钱,笑笑。

    林这次只给了每个妹妹一百元,没有给母亲。林知道,过年一大帮人聚在一起,花钱的机会肯定不少。

    果然不出林所料,临过年的时间里,不断有同学到林家中找林,谈些学校的见闻或是出社会的经历,加之差不多一年不见,谈得甚是欢快。

    父母对林的同学是十分热情的,除了出于礼貌外,林甚清楚父母欲意何为:自己这般年岁了,他们定是在为自己讨老婆打基础。林不觉暗笑,男女间要是落落大方地谈在一起,多是表明大家都不把对方算在恋爱人之列。

    和同学往来一番,林还找不到比较満意的工作。晚,林正伏在床上看古龙的《九月鹰飞》,听到外面一阵摩托车声,有人高呼:“林仔!”林将书反扣床头,跑出门口,开心地道:“你终于来找我了,‘沙漠’!快进来坐。”“沙漠”笑道:“不了,你快点穿鞋换衫,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林笑道:“什么地方?”“沙漠”神秘一笑:“去了就知。”

    林说知父母,他们并不反对,只是说:“注意安全!”“沙漠”拍胸膛道:“你们放心啦,绝对安全!”

    林坐着“沙漠”的摩托车,来到镇上的大街。乡镇虽无法与城里相比,但挨年近晚,街上倒也灯火光明,人来人往。“沙漠”在一间卡拉ok厅前停下。林恍然大悟:“有人生日!必定有许多同学。”“沙漠”锁上摩托车道:“错了,连你我在内,只有七人。”林忍不住开心起来:“七个,一定是他们!”

    “沙漠”领着林走向包房,林反而有点迟疑。对于娱乐场所,林只在高三毕业晚会时踏足一次,那种感觉,就像乡下人初进城,十二分的不自然。

    林跟着“沙漠”走进一间包房。推门进去,听到一阵嘻笑。一个女声马上叫道:“‘沙漠’,你把我的小林弟弟带来没有?”“沙漠”摊摊手道:“林弟弟刚好不在家,不过,帮你找了个林哥哥。”说罢拉过身后的林,推到大家面前,跟着用脚带上门。女声不禁叫道:“哗!小兄弟,你长高了。大了不少,不过比以前黑了点。”“沙漠”微笑说:“可以改叫林哥哥吧?”而另一个声音好笑道:“宋丹萍,你可不以吿诉我,林仔什么地方大了?”林听出是至友邓配文的声音。宋丹萍听着愕一下,然后把手中的布公仔向邓配文掷去,红着脸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大家笑了起来。

    宋丹萍拉着林说:“来!坐下,我身边!”林做柔软的沙发上,发觉包房的灯光打得很好,既不太暗,也不会显得光亮,十分温馨的感觉。茶几上,摆了一个大蛋糕,加上许多食物。

    林食指在鼻孔带过,吸了一个响声,故作轻松地道:“今天谁生日?”“我啊!不记得啦,刘观林?”一个斯文的女声道。林心中叹了口气:“陈家鸿,你什么时侯吿诉我你生日了。”陈家鸿从对面伸手到林的面前,似笑非笑地说:“生日礼物呢?”林心念闪动,从怀中摸出一块观音玉佩,放到陈家鸿手中,微笑道:“生日快乐。”陈家鸿没想到林会这样送东西,反而呆住了。大伙亦奇怪地望着林。林分明感到众目光的异样,不由暗暗后悔,不自然地说:“保平安的,不代表什么意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