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富豪-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博物馆的甄别工作,没谢磊啥事了,他就成天和郑姗姗在南京城四处游逛,游览了玄武湖、总统府、…、钟山、南京长江大桥等等的名胜古迹。

    在安品街的‘朝天宫’旧货市场转悠时,还真还让他淘到了几件出自明清时代、不错的瓷器。

    淘到一件成圆柱形、直口、直壁的青花海兽纹笔筒,筒口外沿,绘制回纹一周,筒身以阴刻线留白之法刻出海兽形象,青花绘波涛汹涌,通体内外施釉,底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花了二十二元钱。

    和钟伯相处,跟着他学书画鉴别,他对书画的收集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旧货摊上,花了三十七元,淘到了一幅出自明清书画家徐渭的真迹《榴石图》。

    另一幅画,那个卖书画之人,尽管穿得一身破烂、六十来岁,模样十分的猥琐,却硬是要二百三十元才肯出手,谢磊咬牙买了下来。

    他对书画尽管不太懂,但前世哄动藏品界、身价过亿元的传世珍品拍卖之事,他还是记得,“若它是真迹的话,这幅出自元代王蒙的《秋山萧寺图》在二零一零年夏季京城拍卖会上,是以一亿三千多万的价格,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拍得!”

    “你真是傻啊,花二百多元买一幅画,你知不知道一个普通人,辛苦一个月,才挣三十元,这幅画,就要抵他们差不多一年的收入了!”走出旧货市场时,陪他逛街的郑姗姗,点着他的额头,老气横秋地教训道。

    “嘿嘿,你买衣服就舍得花钱,我买点这些东西,你就看不惯了,各人所爱,不过是有点贵,我也是咬了咬牙才出手的!”

    同三位专家一起吃过晚饭回到宾馆后,见到他淘到的几件物品,也直夸他有眼力、运气好。

    “小磊,你竟然淘到了元代王蒙的真迹?”钟楚楠,惊讶地问道。

    “钟伯,您再仔细地帮我看看,不会是赝品吧?我可是花了二百多元淘到的哦!”

    “仔细看过了,绝对是真迹没错!‘王蒙、倪瓒、黄公望、吴镇’并称为‘元四家’。元代绘画流传到今天,已是凤毛麟角了。

    王蒙的这幅作品,繁线密点,苍苍莽莽。以卷曲如牛毛的皴笔,表现山石的肌理结构,以秃笔、重墨表现山苔的干、湿、浓、淡、光、毛等不同质感,真是太难得了!”钟楚楠,满是赞叹地说道。

    “回去之后,真要好好跟您学习书画鉴赏,不然心里没底!”谢磊,真诚地答道

    郑伯、叶伯母到来后,自然又是喝酒、聊天,南京博物馆的鉴定任务,十来天,也就

    告一段落,其中几天,他们四人,还一起在旧货市场淘宝,各自都有点小小的斩获。告辞郑伯一家,四人从南京乘飞机回到了清远。

    “你先将带回来的东西拿回家,我直接去店里看看!”进了城,从机场大巴下来,谢磊对来接他的丁兰交待了一句,就直奔面店而去。

    已是下午两点多钟,来面店吃东西的顾客自然少了些。走进面店,就遇到了谢家玉。

    “谢天谢地,你总算回来了,不然这店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开下去了!”从她脸上明显看得出有哭过的痕迹。

    “不要急,慢慢说,出了啥事?”

    “你自己来看看!”

    “这是谁干的?”潲桶中,二、三十个包子、馒头泡在里面,旁连一叠被砸得变形、盛面条的不锈钢小盆、汤勺。看到厨房的一切,谢磊气愤地问道。

    “除了杨锐,还会有谁?”谢家玉抹着眼泪,哽咽地说道。

    “中午肖姐来店,看到李晓玲又随意地在兑调料,说了她几句,没想却惹怒了杨锐,骂得很难听,将肖姐骂哭、气走了。徐志强也伙同他们一起在那发气,将大半笼的包子全倒在地上,这些小盆也被他们随意地朝地上砸。

    我实在是看不过意,站出来说了几句,他们就骂我是农民,土包子,…,仗着你的关系,…。”谢家玉抹着眼泪,将中午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们人呢,怎么全是你们这些人了?”

    “吵了架,他们就扬长而去了,我只好让张树云他们几个该下班的人留下来,缺了那么多人,下午的生意总得有人要做!”

    “今天你们上了两个班辛苦了,我知道怎么处理。谢家玉,今天做完就写一个公告,停业三天,整顿面店。下班后,也全到我家来开会!”

    谢磊让正好在家轮休的洪晓波,将所有的同学通知到他家开会,没多久,人就到齐。他们三人见到肖谷芬,也如仇人一般不理不睬,气氛很是沉闷、尴尬。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四十九章 甘当恶人 整肃面店
    “不放心店里的事情,下了飞机直接就去了面店,看到的情况真是触目惊心。大家什么也不用说,无论出了天大的事情,这些包子、馒头没招惹你们吧?大家种过粮食,知道它来之不易,现在这个年代,要想买这些东西,除了钱,还要凭粮票才能购买,为什么呢?

    是因为粮食短缺,只能保证城市里的人活命,八成以上的农民还没法保障、也没法购买,你们砸我的店,我不会心痛,它们可以用钱买得到,可以花钱重新装修,但糟蹋粮食我很心痛,它们用钱是买不到的,这一点,无论是谁,无论有天大的理由,我也不会原谅!

    今天谁将那么多包子、馒头扔到地上、扔到潲桶,那他就不是我谢磊的朋友,今后,那怕他再有能耐,我讨口要饭,也不会与他打交道了。你们之间有矛盾,有争执,这很正常,但绝不能拿粮食来发气,这事是谁干的?”人来齐了,谢磊说道。

    他这么一说,两人傻了眼,知道事情闹大了,沉默半天,也没谁愿意主动承认。

    “面店经营了半年多,我和丁兰没从中拿过一分钱,反而贴补了不少钱进去,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还不是想着你们是我的朋友,给你们一个凭劳动挣钱的机会,自己不珍惜,我也就没话可讲了。

    丁兰将这些日子收集到的面店情况,我在这说一下,三个月时间,有人扔掉的包子,达一百三十二个,私自送人的包子一百五十多个,这种员工,我请不起,杨锐,你就请便吧,我们不再是朋友,十分抱歉,感谢你与我当同学时的那份纯真友谊!

    徐志强,也有你的份,你扔的包子比他少一些,但今天可以将半笼的包子全倒在地上,我也忍受不了!”

    “有啥了不起,不干就不干,只是话要说清楚,凭啥子她肖谷芬就可以指手画脚来管我们,大家还是同学、朋友!”杨锐站起来,气愤地说道。

    “什么叫同学、朋友,它和员工的区别,你可能没搞弄,将它混为一谈了!”谢磊冷冷地说道。

    “李晓芬,如果你还想继续在面店干,就得按店规办事,不服从指挥、在店里寻衅滋事,该扣多少钱,就扣多少钱,这事肖谷芬会按规定处理,你们两位可以离开了!

    这些天你们的工资,扣除物品的损失,按规定该罚的款,若是还有剩余的话,下月会通知你们来领,超过部分就算了,当我这个同学,再为你们最后做点事、揩屁股吧。

    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作为同学,我们只是在一起读书,学习。作为朋友,我为你们搞返城指标,回来后还资助你们生活津贴。作为员工,发这么高的工资,我自认为对得起人了,你们呢,为我做了些什么?

    宋敏慧的父母,比在座的人可以都有能耐吧,她妈妈是教授、爸爸是高级工程师,一个月的工资,一百元都不到,你们没做过比较?我也想通了,这面店就用来帮助那些真正想工作、愿意工作的人!

    肖谷芬,我在面店时,给谢家玉说了,关门三天,整顿店风,今后面店的好坏,我就再不操心了,干得好就干下去,再干不好,就交给谢家玉她们那些真正想靠努力挣钱的人来做,散会!”谢磊率先就离开了客厅。

    李晓玲现在犯难了,一方面是她的男朋友,另一方面是她赖以生存的工作场地。她家当然也穷,失去了这份工作,一家人将面临的窘迫,付出的代价,她真不敢去想象!

    杨、徐二人现在傻了,知道事情麻烦了,没想到平时那么好说话的谢磊,今天会不顾情面,翻脸不认人,直接就让他们走人。站在客厅里,追悔莫及。

    “谷芬,还不去快点挑,都要被他俩挑完了!”另一间屋里,谢磊带回来的几大包东西,洪晓波、潘文涛,都没有客气想拿什么就在拿,丁兰笑着对仍在生气的肖谷芬说道。离开南京前,郑伯、叶伯母给他买了一大堆的南京土特产。

    “还有必要生气吗?你俩来一下,商量下今后的工作!”谢磊,见她还在生气,将她俩叫到他的房间。

    “你新招的人,明天就来面店上班,让他们彻底地做清洁,然后休整两天,人员全配齐了,丁兰管好财务、你只负责谢家玉,让她带着员工具体地干,晓波和文涛,就跟着我做事,不用去店里干活、也不从店里发工资。店里的盈利就归你们二人所有,谢家玉因为是具体负责店里的工作,每月有六十到八十元的工资、奖励,就足够了!”

    “这件事,让我想了许多,你俩也要总结经验,钱发多了并不是件好事,会纵容他们懒惰,会不珍惜,真若家里有困难,再适当给予补助,他们才会知恩图报,更努力的工作!”

    “你说得对,这些天我也在考虑、反思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肖谷芬答道。管理面店,新来的人很好管理,反而管不了这些同学。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杨、徐二人只得走人,李晓玲没走留了下来,一人坐在客厅里反思。家里生活的重担、压力,让她不得不低头,再加之回想起来,他们俩做得也实在有些过分。下了班,谢家玉,带着其他员工,也来到谢磊家。

    “今天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按店规,已将他们二人辞退。李晓玲依照店规,也做了处理。同事之间有矛盾很正常,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但绝不能糟蹋粮食、摔东西来发泄。谁再扔包子、馒头,谁就离开,绝不姑息!

    面店的具体工作,今后由谢家玉来负责,她说的话代表我和肖谷芬。她有错处,你们可以向肖谷芬反应,她的调度必须执行,她真若有错处也是由肖谷芬来纠正。面店停业整顿三天,彻底做清洁卫生,以崭新面貌,重新开业。具体的安排谢家玉会给你们讲。

    面店是大家赖以生存的地方,不是谁想怎样就怎样,没有面店提供工作机会,大家到哪去挣钱、去赚比别人高出一倍不止的工资?…!”谢磊严肃地说了一通道理。

    “今天,全是因为我的错,保证今后再也不会了,…;我向肖谷芬道歉,…”李晓玲,也在会上承认了错误,表态要好好干。

    随后,大家发言,纷纷谴责他二人。对他们的恶劣表现,早就深恶痛绝。让李晓玲很是难堪。肖谷芬也发言,谈到今天没休息、继续上班的人,会给予适当奖励,大家当然高兴了。

    “今天大家辛苦了,晚饭谢家玉去安排,一百元钱,你们想分也行,想在一起吃饭也成,随你们!”肖谷芬拿出一百元递给谢家玉,散会!

    “我们一起去黄瓦街新买的院子看看。以后,大家想从家里独立出来,我们就住在一起,现在有了自家的院子,能办到了,哈哈,哈哈!”待他们走后,谢磊高兴地说道。和妈讲了,都在新院子吃晚饭,母亲自然也很开心,说一家人都到那里吃。从大年初三,也就是二月三号出去,在外面呆了二十来天,房子装修也已结束。

    黄瓦街街面不宽,异常的冷清,道路两旁生长着粗壮的梧桐树,不像其他街道两边,要么是住户,要么是商铺,整条街除了高高的围墙,就是院落的大门。

    看似不起眼的街面,解放前,却是清远市高达官显贵的居住地,全是些独门独户的私家宅子。街名也可能是以墙上铮亮的琉璃瓦而得名,现在,这些昔日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早已淹没在年月的流失之中,偶尔从房檐、墙角还残留着这些痕迹。

    买下的19号院子,门口原来的两个石狮,因这场运动早已消失,只留下两个石墩,厚重的院门,门上油漆斑剥,显得更为陈旧。

    推门进去,一道旧砖砌的屏风,将院内的一切的挡住。院子的七间房子,修缮队的黄队长,很懂谢磊的心思,院内房屋的外表一点没去装修,仍保留着旧时的样子。

    室内却竭尽所能,全部做了整改。每套都有七、八十平米的居室、客厅,全重新安装了地板、天花板,墙面平整、洁白。

    带客厅的正厅有一百多平米,四房带一个大大的客厅,显得很是气派。两边厢房各三间,厨房、卫生间、厕所靠墙,谢磊当然选了正厅的那套。张婶住了一个小套间。

    张婶,张玉茹,原就是这个院子的主人。她老公黄德鑫祖上,在清远市开了一家名气很大的‘裕丰绸庄’,总店就设在最繁华的春熙街,城里四门都开有分店。

    黄德鑫继承‘裕丰绸庄’祖业后,绸庄生意,做得更是如日中天,财源滚滚,富甲一方。这个院子,就是解放前她们一家老小居住的独院。

    刚解放时,她老公伙同清远商界的一些知名人物,公开反对公私合营。后来,其中的一些人被政府逮捕、镇压,他老公成功逃脱,据说逃到了海外。从此再无音讯。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五十章 苦命张婶 书画专家
    张婶膝下育有一儿两女,因她丈夫黄德鑫投敌叛国的事,她儿女们被政府遣送回了农村老家,只留下她孤苦一人,守护着这个院子。

    六六年之前,她在办事处旗下的一个生产组上班。运动期间,因为成分不好,失去了工作,农村的儿子又急于用钱,只好将这个院子贱卖给了市文化局的一位领导,回到农村同儿子;媳妇一起过日子。后来因婆媳关系不好,前两年又回到城里,在母亲陈云凤,原先租住的305号院子门后搭了间破屋,靠捡垃圾为生,生活过得是相当的拮据。那家人的顶梁柱发生变故,不愿睹物思人,只得将这个院子卖了。

    母亲陈云凤家以前很穷,同病相怜,她们的关系一直不错。闲聊中,张婶将此事告诉了她。有谢磊的这句话,他妈更是高兴,终于可以让张婶有了真正的安身之处了。

    “张婶,我们都是老邻居、平时也说得来,就不要那么见外,小磊说每月给你五十元零花钱,吃穿用度不用你花钱,你就帮他们面店的同学,做顿晚饭,做做清洁,你看行不?”如此帮她,她自然一百个愿意,对陈云凤、对她儿子是感激不尽。买下院子后,张婶就搬过去住了。

    “张婶,从外地回来,买了点松软的糕点,带给您尝尝!”和同学来到院子后,谢磊将买的点心、糖果送给张玉茹。

    “小磊你回来了,你看你,送我那么多的东西,我一个怎么吃得完?太谢谢了!”

    虽然才五十出头的张玉茹,看起来显得有些出老,但人却十分的精干。见到谢磊送了那么多包装精美的物品,很是高兴,对新主人家的担忧也随之烟消云散。

    “张婶,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您就不要见外,需要什么说一声就是,想吃什么就买,我先放五百元生活费在您这,用得差不多了再给您,一家人了花钱就大方点,…”谢磊说道。

    “不用,你妈妈已给了我一百元的生活开支,用完你再给就是了!”

    “张婶,您不要客气,您儿女那里,每月您也要给他们按时寄点钱回去,能帮助一点算一点,没关系!”

    “看到陈姐有你这么好的儿子,我就更觉得我儿子不争气,那次卖了房子,有些钱之后,我回农村想与他共同生活,就这样过一辈子算了。哪知道,他和他媳妇将我的钱骗干净后,却将我赶出了家门。你一回来,就对我如此的好,真不知该说啥了!”张婶说起儿子的不孝,就直抹眼泪。

    “张婶别怄气了,若您不嫌弃,今后就将我当成您的亲生儿子,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您受到丁点委曲,您的被褥、衣服也实在太旧了,明天我给您全买新的!”

    第二天,谢磊果然将张婶屋子的物品作了彻底地更换,从家具到床上物品、生活用具,全换成了新的。衣服从里到外,也买了好几套。穿上新棉袄暖在身上,更是温暖了她的心。以心换心,她对谢磊也是好得了不得,巴心巴肝的关心他,真如母子一般。

    “张婶,晚饭我们就在这里吃,妈会带些东西过来,大家热闹、热闹!”

    “好啊,你没回来时,这院子真是太清静,很不习惯。我去和你妈妈商量,顺便买些菜回来,酒你们都带回来了,就不用买,…”

    “磊娃,我要住这间,当了几年知青,自由惯了,不想再受家里的拘束,和你住在这里自由点,哈哈,哈哈!”

    “看来穿连裆裤的兄弟就是不一样,想法和我是完全相同,我也是因为想独立才买的这个院子呢,哈哈,哈哈!”谢磊见到这个院子后,很是满意。

    “那我也要选一套,我妈再有两个月也退休了。昨天,在医院她还说想来这里住,说有张婶、有我们这么多人,闹热点,她和张婶来给我们做饭、做清洁,免得一个人呆在家里孤单!”丁兰说道。

    潘文涛也很想要一套,被谢磊制止,“你们两人住一间屋,其余房子我留着还有其他用处,两人住八十多平米的房子够了,复习功课有书房。丁兰选一套,谷芬你和敏慧住一套!”

    “苏阿姨出院后,就直接接到这里来,也好照顾她。生活物品,这个几天你们就自家去买,吃过晚饭,我们一起去看望她,任阿姨对她怎样?”

    “任阿姨真是太好了,对我妈妈简直是无微不至,敏慧也时常来医院看望我妈,现在我们的关系可好了!”

    “那你给她打电话,让她过来吃晚饭,大家也好聚聚。明天我上她家当面感谢任阿姨。对了,带回来的东西可要帮我留一点,总不能空着手去啊!”

    “磊哥,你回来了!”若兰、谷玉放学后,提着母亲买的卤菜,一起来了。

    “你们俩现在成了好朋友,到哪里都一路,哈哈,哈哈,不错!”

    “晓波、文涛,我们回家再搬几张桌子、凳子,人多了,坐的还不够!”两个院子相距不远,回来后,谢磊就住在了新买的院子中,这样就真正独立、自由了。

    “小磊,既然买了新院子,一直在这里住,就重新装部电话,你以待业青年的身份,申请公用电话,后面的事情我来办!”回家后,刘清阿姨送‘东西’过来,看过这个院子,也很满意,给他交待道。

    “刘阿姨,我说的邮票事情,您能买多少就帮我买多少,以后,这个时期的邮票也很值钱呢!”

    “放心吧,给你订了五百本年票,别人还以为我发疯了呢!”

    给黄志豪的家打了电话,现在他正处在危难时刻,在咬牙坚持,往来不方便。“黄伯伯,只要坚持大半年,一切就过去了,…”

    “任伯母,您好,…,回来了,…,谢谢您们送若兰她们回家,还花钱买了那么多的东西,…;明天晚上,我上家来看望您们,从南京顺便带了点土特产给您们品尝。敏慧正和我们在医院看望苏阿姨,…”回来后,谢磊挨家挨户打电话问候,当然不会忘记郑姗姗。

    “小磊,我给爸、妈说好了,过些日子,就来清远,跟你一起复习,…,哦,房子给我留没,必须给我留一套哦,…,太好了,亲一下!”姗姗说着,真的亲了一下话筒,发出响亮的吻声,惹得谢磊一阵好笑。

    二人在南京逛时,她成天挽着他,如同一对恋人,女孩子的内心早有所属。

    第二天,谢磊去拜访钟楚楠,尝到了淘书画作品甜头的他,怎么也不会忘记,“这书画鉴别学问太大了,不趁着这个时候多淘点,以后哪还有这么好的机会?这次若不是跟着他学了一些书画知识,怎么可能淘到王蒙的作品,那可是价值上亿的东西!”

    “哇,钟伯,您的藏书真是太多了啊!”走进钟伯不算大的家,他的书房里,竟然全是有关书画鉴赏方面的书籍,几个大书柜,全塞满了这类书籍,让谢磊很是感慨。

    “哈哈,哈哈,书画的学问真是太深,活到老学到老,只觉得时间不够,脑袋不够用,要装的东西太多!”

    “小磊啊,你钟伯一回来,就直夸你聪明、厉害,我还从未听到他这么夸过人呢!”钟伯的老伴,陶伯母端着刚沏的茶,进来说道。

    “陶伯母,钟伯才真是厉害呢,要我说啊,书画鉴赏比其他类别难多了,我看到这么多书籍,头都大了,嘿嘿!”

    “钟伯,之所以您能在书画鉴赏方面有泰斗之称,的确与您平时的努力分不开,您收集这方面的书籍也实在是太多了,随便举个例,都会牵涉到许多的历史知识!钟伯,您听了我的话没,有价值的书画作品,一定要自家尽力收藏哦!”

    “以前没意识到,现在我可是在努力收藏。前些日子真是傻,在抄没物资收集站,整整工作二年,经手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却白白上交,自家都不知道截留下来,想起来肠子都要悔青了,简直就是个大傻瓜!”

    “哈哈,哈哈,亡羊补牢,还没有晚,幸好我们相识了,不然真正到了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

    “小磊,你怎会对未来之事如此清楚呢?”听了他们谈话,陶伯母不解地问道。

    “钟伯,陶伯母,不管您们信不信,我真的能预知一些未来之事,我给您们讲的话,您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只要有好的东西就自己收藏,留待今后。我给您说一件即将要发生的事,真的应验后您们就清楚了,那是关系到您们后半辈子,能否真正摆脱金钱束缚的大事!”

    “哈哈,哈哈,小磊,你说得很玄乎,钟伯真不信那套迷信的东西!”

    “最多一个月,全国将有一场大的动荡,学生、工人都会走上街头,验证是真实的事后,您就一定要听我的劝哦,但不能给任何人讲,连毛伯、汪伯他们,也不能讲!”

    “真是那样的话,我当然相信。小磊,你为我好,我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哈哈,哈哈!”

    “这次我借您九本书,借条上写下了书名,过几天我归还后,再借其他的书!”

    借条上,谢磊用工整的楷体写了他借的《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两宋画册》,《故宫书画集》,《唐五代末人名迹》,《古代绘画选集》,《历代人物画选集》,《印章史图录》,《明清画家印鉴》,《古今同名大辞典》

    “小磊,你也是哦,借钟伯几本书还用打借条,哈哈,不过你写得那么工整的楷书,这个借条倒是十分的珍贵!”

    “钟伯两口子,都是榆木脑袋,啥事都要问为什么,不是看在对我有恩的情分上,我才懒得劝呢!”告辞回家,望着这厚厚一摞书,谢磊解嘲地暗自想到。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五十一章 人生抱负 文物清理
    “任阿姨您好,是敏皓吧,放学回家,就在用功学习!”来到宋承章家,打过招呼后,谢磊见到了敏慧的弟子。

    “敏皓,快叫磊哥,他还在生我气呢,说是要买什么课外小说,学习那么紧张,我没同意,他就在那不高兴,快进客厅里坐,敏慧,小磊来了,我去给你倒茶!”任阿姨笑着说着,转身去厨房给谢磊泡茶去了。

    “敏皓,怎么会和妈妈生气呢,想买什么你自家去买!”谢磊摸了摸他的头,悄声说着,塞了三十元给他。然后对他摇了摇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谢谢磊哥!”父母、姐姐回家后,听他们不断地夸赞谢磊,说他的趣事,心里也对他产生了好感,谢磊一来家就这样对他,更是感觉心一下就和他贴近了,磊哥、磊哥的叫,很是亲热。他和若兰一样大,都才上高中。

    “谢磊,你来啦,你俩第一次见面,关系就这么好,说得这么开心!”

    “姐,磊哥说,让我们明天去他家做客呢!”

    “你磊哥,肯定给你许了什么愿,你一下就听他的了!”敏慧见他与弟弟相处得好,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在南京做事还好吧,一天肯定很忙,只是再忙也要打个电话来啊,哪天回家也预不先告诉一声,没法来机场接你!”敏慧低着头,责怪起来

    “选送上京的物品实在太多,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哪有空闲时间,实在对不起!”

    “小磊,你不要见笑,家里破破烂烂的,没你家好!”任阿姨泡好了茶,端进客厅,客气地说道。

    “任阿姨,看您说的,这么漂亮、温馨的家,还说不好呢。谢谢您尽心尽力地帮苏阿姨,她说过几天出院后,要来谢你呢!”

    “没做啥,有啥好谢,都是同学的父母,来串门就好了。南京博物馆的事,办得还顺利吧?”

    “主要是文物研究所的三位伯伯在干,我是跟着他们学习,刚才还在钟伯家借了不少的书籍,他可是书画界的专家,太厉害了!”

    “你不是要读建筑专业,干吗还要去钻研有关文物方面的书籍?”敏慧不解地问道。

    “两者不矛盾啊,现代建筑与古典艺术相结合不就更好,趁着年青能多学点东西,只有好处,我反正在家没事干,就东学西学,嘿嘿!”

    “我看你成天在旧货市场东逛西转还差不多!”敏慧掩面而笑,揭露他的老底。

    “这个若兰,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了。是的,我爱在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闲逛,不过真淘到了不少的破玩意,哈哈,哈哈!”

    “你又买了一个更大的院子,你家的院子已经够大了,买来干吗呢?送若兰回家时,你妈妈带我们参观你住的房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