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营销之路-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营销之路 (1)
鲍立军对面试很有信心。
一年前,鲍立军要毕业那阵子,接受过若干公司的面试,结果都不错。鲍立军第一次参加人才交流会,就找到了工作,公司是当地最大的计算机公司,已经上市几年了。
为了稳妥和找到更好的工作,鲍立军并没有停止找工作,之后他成为美国知名信息公司在当地唯一要录用的应届毕业生,该公司承诺在他试用期满后将派驻美国培训两年。
鲍立军最自豪的还要算那次跨国电信巨头的面试经历,虽然并没有最终被录用。那时候毕业生都知道该公司报酬很高,那天邮电学院里水泄不通,似乎是当地的毕业生都来面试,鲍立军开始出师不利,面试市场立即被淘汰。
悻悻然要离开时看到同学还在排队应聘客服工程师,觉得自己今天面试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甘心于是又填了应聘客服工程师的表格。面试客服工程师的人很多,和同学排队说笑的时候,他见到了一张刚才看过的脸,很长很黑,那张脸刚才面试过他。那张脸说他怎么可以第二次面试呢,鲍立军突然想起了贴在大门口的告示,每个人只有一次面试机会,他说他还想看看这个工作,那张脸很严肃地说那你就一直排在最后吧。
鲍立军早上8:00就赶到了面试现场,当他走进面试室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了,在那个老外笑着用英语和他打过招呼之后,鲍立军放松了很多,他说出了一句后来令众多同学对他另眼相看的一句话:I'm the last one;but I want to be the first one!那个老外说great之后就开始问他问题,当然需要用英语回答,他英语很溜,回答简洁到位,那个老外问了7个问题连着说了6个good。鲍立军知道面试结果应该不错,等公告出来,果然,他是那天600多名面试者中面试分最高的。
他还沉浸在兴奋之中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还要笔试,他面试最晚,别人早就开始答题了,三百道题距离交卷只有不到半个小时,混沌中,他草草答完交了卷。交卷的时候,他又看到那张脸,他知道了那张脸是那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鲍立军笔试完就知道自己和那个公司无缘了,在笔试室再一次看到了那张脸,在他知道那张脸背后的身份之后,他的直觉告诉他其实他今天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得到那个工作,多年以后,鲍立军依然无法忘记那次面试,那不仅仅是一次面试。
那之后,鲍立军没有再去找工作,他也没有答应那家美国知名信息公司,他去和他签约的计算机公司实习了。公司联合HP在建筑学院推广HP电脑,布展更像体力劳动,展会期间搞建筑的教授、设计师和学生来了很多,实习搞了两天,他晚上看场,兴致勃勃地玩电脑,一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还精神十足,那是他第一次接触营销。
实习完之后,鲍立军被系里推荐到省教委,那个政府最大的厅自从1986年后就再没有招聘过大学生。鲍立军见到了那个主任的时候一直想笑,他看到了穷酸和迂腐,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了问题,他并不对那个单位感兴趣,他无所谓。
一周后鲍立军接到了系里的通知,系里的老师很兴奋地告诉他省教委从6所高校的推荐学生中录用了他,鲍立军一点也不兴奋,那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不过老师和同学的热情祝贺似乎告诉他那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临近毕业了,鲍立军必须做出抉择,他首先否定了那家美国信息公司,那种纯技术的工作不是他喜欢的,虽然学的是计算机,成绩也很好,但他一直对专心钻研技术提不起劲。那么是去计算机公司还是去省教委呢?他决定不了,因为两家都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他不愿意选择,他更喜欢做义无反顾的事情,他把这个难题交给了父母。
最终他去了省教委,户口也自然留在了省城。他必须和计算机公司毁约,按规定要交违约金,省教委人事处说教委要用人谁敢挡谁敢要钱,他重新填协议表,填坏了一份,从厚厚的表单中再拿一份,那个时候他的确体会到特权的快感。
那个计算机公司也没有再联系他,有两个同学去了那个计算机公司,他们后来告诉他那个人事经理说他不去做很可惜,他当时并不理解。
但他最终不能在省教委呆下去,虽然他的工作成绩博得了一致掌声,但他的确不喜欢假装言笑,他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他让自己下决心的理由是父亲在国营单位一辈子也换了3个单位,还没等到转正的时候,他已经委托同学、朋友帮他找工作了。
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台湾的一个IT公司,做电脑周边数码产品,当地分公司刚成立,要招聘sales,负责所辖五省的业务,机会是IBM的同学帮他找的。
鲍立军对面试很有信心,但是当他见到那个营销副总的时候,他之前的准备的说辞都派不上用场,似乎突然失忆似的只能简单回答提问。那个营销副总的声音很洪亮,他听出了标准的台湾口音,那个营销副总问了简单的情况后就开始讲营销的4个P,讲完之后告诉他如果销售业绩不好就从这4个P中去找问题,然后那个营销副总问他的薪资要求,他按照IBM同学的建议说了期望薪资,然后被通知回去等消息。
鲍立军没有任何胜算,但他知道那个营销副总专门坐飞机到当地面试他一个人,四天后,他接到了录用通知,通知他的是通知他面试的那个女人,后来他才知道,那个女人掌管财务和仓库,是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大学同学。
接到录用通知的第二天,鲍立军决定从省教委辞职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营销之路(2)
当鲍立军将辞职报告交给主任的时候,那个主任满脸吃惊,事实上多年以来进这个单位是很多人的梦想,未曾有人要从这个单位辞职过。
主任问鲍立军辞职的原因,鲍立军不知道该怎么说,可能这边不适合发展吧,鲍立军淡淡地说。
鲍立军决定辞职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底,并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但他已然决计不管如何都是要走的,甚至放弃了即将到来的转干和免费的两居室,所以他现在很淡然,似乎只是告知主任他要走了。主任从吃惊变得无所适从,但很快装出镇静的样子告诉鲍立军他可以理解鲍立军的想法,关键是鲍立军的追求是什么,如果甘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在教委无疑是合适的,不过他尊重鲍立军的想法,考虑一下再请示领导看看。
鲍立军知道自己的辞职主任已经没招了,也知道这是拆了主任的台,要知道当别人在主任面前说起鲍立军的能干时,主任的面子是很光鲜的,如今鲍立军的辞职就像对他的当头一棒,他短时间内是无法出招的。
鲍立军走出主任办公室的时候,此前压抑激动的神经开始变得舒缓,心情好了不少,他碰见了王同事,那个戴着眼睛气质有点古典的男人,当他告诉王同事他要走的时候,王同事也有点吃惊但是很快好奇变成主要情绪。
鲍立军到教委报到那天,正是王同事到学校来接的,王同事吆喝着教委主任的司机开着小车,车停在宿舍楼下,室友忙活着帮他搬行李,鲍立军那天很高兴但是高兴就像一个闷蛋窝在心里。
鲍立军那时候高兴不起来,离开生活四年的地方还是有点依恋的,这种情绪那段时间像瘟疫在学校里蔓延,他们年级两个班将近80人一起聚了餐,那天大家几乎都没有吃饭,只是喝酒,男生女生都大量地喝酒,那天,鲍立军平生第一次喝那么多酒,见人就干杯,铁杆的还不止一次地干杯。
喝多了话也多了胆也大了,他看见若干个男生红着脸直着眼严肃地向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慕,他看见有的同学抱作一团哭作一团,他接到了一个同学递过来的一块西瓜,他吃了一口就摊在椅子上有些迷糊了。
等他清醒过来,所有的喧闹变成宁静,表达爱慕的有的被接受手挽着手,没被接受的两眼茫然,哭过的也不哭了。突然有人提议晚上不要睡觉继续去操场聊天吧,没有人反对,因为没有更好的提议,那晚大家都没有睡觉,一直说话到东方发白。
鲍立军想,车子行驶在校园马路上应该是很光鲜的,校园马路极少有车驶过,鲍立军又一次强烈体会到了特权,也突然觉得自己很特别,他的眼睛不再看路边,而是正视前方,车子驶出了宽大的校门,那一刻鲍立军知道自己此后必须要独自面对一切了。
鲍立军像武林高手一样化解着王同事的的好奇,王同事听完的后的神态像极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不解的神情。王同事的专业和鲍立军一样,84年就毕业了,先是在学校里教书,后来托关系进了教委,在教委呆下去或许也不是他的打算,鲍立军曾经告诉他很多自己同学在IT界的事情,他的眼睛每次在这个时候就放着光。王同事因此很喜欢和鲍立军聊天,也很照顾鲍立军,不过鲍立军的辞职似乎对他有些震动,鲍立军知道他有一颗驿动的心。
过几天要过五一了,五一有三天的假,鲍立军计划回家去看看,也好听听家里人的意见,但是有同事建议去户外游玩一并给他送行,鲍立军知道他们建议去的地方有个道观,应允了。
营销之路 (3)
天开始热起来了,鲍立军和另外两个同事躺在房间床上看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这个拥挤的宿舍是一个地市在省城的办事处,原来只放两张床,后来在后头又横着加了一张,鲍立军就睡在加的这张床上。两个同事和鲍立军是同级的校友,与鲍立军今年一起进入教委,王常卫学经济在人事处,张凤岗学中文在主任办公室。王常卫人圆体胖,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倒腾生意,到教委后也是见人就笑,落下个外号:笑面虎,鲍立军和王常卫聊得比较多。张凤岗是身体瘦削,戴副高度近视眼镜,驼着背,有点罗圈腿,鲍立军和张凤岗不是一类人,聊得自然少一些。
那一年教委招了4个大学生,除了他们三个之外还有一个理工大学的女生进了成教处,叫张翠,和王常卫一样也长得圆乎乎的。王常卫喜欢张翠,但喜欢得很深沉含蓄,张翠没事就喜欢跑到鲍立军的机房里玩电脑,她和鲍立军一个专业,王常卫也就经常找过来,王同事有时候也凑凑热闹,和他们年轻人一起瞎掰。鲍立军刚到单位干的都是最基层的活,经常拿着主任的手写文件交给打字室处理,给鲍立军处室打字的是小任,一个上下一般粗的女孩,是教委雇用的临时工,她打字很快,说话很慢,和张凤岗一个处室,鲍立军他们玩的时候,她也喜欢加入,慢慢就混得很熟悉了。
出外游玩同事已经安排好了,去的人基本上是平常玩得比较好的,王常卫、张翠、小任、鲍立军处室的小李和她男朋友、鲍立军同系不同班的丁海威。丁海威毕业后留校了,工作就是管理系里的机房,后来被借调到教委。丁海威个子高,一米八三,人长得憨厚,戴高度眼镜,做人低调真诚,在鲍立军印象里,他和丁海威在学校没有说过话,虽然宿舍就挨着,也经常一起上课,丁海威到教委后一次食堂吃饭给鲍立军打招呼,鲍立军才想起这个默默无闻的同学。
鲍立军其实是没有心情游玩的,说是散心比较合适。老聃曾经修炼过的这个地方游人很多,鲍立军慵懒地爬山,到山顶看见一个古老的炼丹炉。同伴们似乎很兴奋,上香、拍照忙个不停,鲍立军坐在山顶往南边看着,这里并不是山脉的最高处,雾气茫茫。
下到山脚,鲍立军又看到了那个道观,他并不信这个,但他想去求个签。道观门口蹲着一个巨大的木制化缘箱,旁边摆放着一个木制签筒。鲍立军往化缘箱里投了十块钱,双手抓起签筒,摇了一下,一只签开始露头,又摇了一下,那只签几乎要出来了,他想着再摇一下那只签就会跳出签筒,结果那只签退了回去,另一只签像箭一样射向化缘箱,他捡起那只签:中吉。老道看起来很风骨,没有看鲍立军,看完签后问鲍立军是不是学电脑的,鲍立军很诧异,真的有这么神吗?!老道一直没有抬头接着说,你似乎还有点文采,是不是喜欢写东西?老道说完这句话后鲍立军觉得自己就像裸体站在老道面前,他有些相信了。
老道说话很慢很少,但是鲍立军很受用,老道说鲍立军最近有一次大动,3个月后有一次小动,27岁不结婚,就得到30岁了。说到大动,鲍立军知道是说什么,说到小动鲍立军不知道是什么,说到婚姻鲍立军就更不知道了,鲍立军至今还没有女朋友呢,这些都是命?
鲍立军谢了老道转身走开了,同伴们凑上来说老道真神,鲍立军不说话,但是觉得释然了,如果老道的话当真,他从教委离开不是过不去的坎,自己虽然已经快25了,婚姻的事情随缘就好不愿多想,他只是在想3个月后的小动是什么呢?
。。
营销之路 (4)
父母是有些反对鲍立军离开教委的,毕竟他们觉得那是一份稳当的工作,他们一个劲地追问新工作的情况,鲍立军说清楚之后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并没有舒展,他知道父母现在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
明天要收假了,三天的假日让鲍立军很疲惫,他习惯性凌晨12点躺在床上,听着同事的呼噜声望着天花板,他想着明天一定要开始办手续,他想着新工作该如何开展,但他最终还是想不清楚,他闭上眼睛决定明天一大早找主任问问情况。
早上6点他就醒了,他像往常一样去吃早餐,那家街边小店刚开门,他要了一碗糊辣汤和一块饼,他早餐一般都是在那家吃,清真的。鲍立军吃东西很快,上班时间还早,他转悠到城墙外沿着城墙走,有一些人在跑步,他也在这里跑过,但只有一次,那是教委运动会的时候,他拿了第一名,他当时很意外,他从小到大跑步从来都不拔尖。一男一女两人从他身边跑过,穿着情侣运动装,每人脖子上都围着一条白毛巾,他们的呼吸很均匀,鲍立军回头看他们的身形很矫健,他们在一起是那么的协调,鲍立军打心眼里羡慕。
鲍立军谈过恋爱,但是只有短短的几个月,那确切来讲或许不是恋爱,因为鲍立军觉得自己只是寂寞才找了那个学日语上大二的女生,那个女生更多的是早起帮他到教室里占个座位,上自习很晚也会陪着他。他那个时候准备考研究生,很用功地学习,他那个时候才深刻体会到寂寞是什么,他那个时候踩着地上的积雪告诉自己一定要忍耐和坚持,他用功的功课都考过了,但是擅长的功课却轻视了没有过,他没有考上研究生,只差那么一点点,老师说有单位愿意委培,他说谢谢不用了。
鲍立军奋力踢了一脚路边的一块破砖头,破砖头像足球一样开始内旋,然后划出了很优美的一条弧线撞击到城墙上。鲍立军踢不出外旋的球,或许是因为他比较内向,他不太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不善于言谈。踢足球的时候,别人总是安排他踢后卫,但他更愿意踢前锋,他没有什么功底,瞎踢,但他觉得自己有很好的进攻意识,有一次踢小场,他连进三球,别人叫他鲍拉多纳,那笑着说,他不吸毒,他没有马拉多纳那么胖。
距离上班的时间不多了,鲍立军想起新的工作有点兴奋,他跑起来,开始很慢,慢慢加快,他跑进城门,他穿过小道,他大汗淋漓地出现在主任的面前。他问主任可以办手续了吗,主任说可以了,主任还说出去以后如果很难这里随时还欢迎他回来,他突然感觉不到一点高兴,他说了谢谢就不知道再说什么,主任说你赶快去办手续吧,他转身低头往外走撞在王同事身上,他说了对不起就去办手续了。
手续很简单,鲍立军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办完了,他把人事关系扔到了人才交流中心,他没有房子,不能立户,户口只能先挂在教委的集体户口上。
鲍立军没有给他留后路,他没有听从很多同事的建议,谈们建议让他请长假先去那边试试看,如果不是那么回事就回来。鲍立军不愿意那样,他很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他断了自己的后路,他的个性就是喜欢向前看,同事调侃说他喜欢向钱看。
晚上的聚餐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他习惯性的要买单,同事说今天我们给你送行我们买,他不再抢着买单,说了谢谢。鲍立军喜欢买单,同学、同事聚餐的时候大多时候都是他买单,他买单他很情愿,他愿意一起吃饭的人都是值得做朋友的,那些买单的时候突然要上厕所的人都从他的朋友圈中消失了,他觉得自己是穷大方。
鲍立军突然想起离开教委了要不要从教委的宿舍搬走,同事说那里反正没人住你就先住着吧。他的新单位在城南,教委的宿舍在城北,鲍立军计划还是先住在教委的宿舍里,待那边稍微稳定一点再租个房子搬过去,想妥他能考虑到的事情以后,他计划明天去新单位报到。 。 想看书来
营销之路 (5)
初夏的早上还有点凉,鲍立军站在位于友谊路的泛亚大厦楼下,时间还不到8点,他要走进去,门卫挡住他问找谁,他说他是中杰的新员工,紧接着递上一根烟,门卫是个老头,鲍立军刚才看到了他的牙齿,只有抽烟的人才有那种牙齿,老头说不客气然后就乐呵呵把烟接住了,鲍立军给老头点烟的时候,老头纯白的头发让他印象深刻。鲍立军和老头对吸着烟聊天,鲍立军了解到这栋大楼很破但很结实,原来是测绘局放档案的房子,可以抗八级地震,中杰是第一家租户。
一根烟燃尽,老头从口袋里摸出一串钥匙走向电梯,原来电梯还没有开,鲍立军说了谢谢后进了电梯,电梯很破,虽然经过了重新油漆,不过速度很快,鲍立军走出电梯几步跨到504房门口,显然,公司里还没有人,他打量着周边环境,眼神很快就聚焦到公司门口的招牌上,冠鼎两个大字很突兀,上海中杰西北分公司几个小字则很小躲在旁边,招牌用料还是很考究,不过工艺一般。
冠鼎是中杰的母公司,在台湾,主营扫描仪,欧洲和北美的市场90年代以前就已经很具规模,90年代初在上海投资2000万美金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杰,负责产品的生产和大陆市场的推广,研发还是放在冠鼎。
冠鼎是扫描仪的鼻祖,80年代初冠鼎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扫描仪,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90年代中期已经被评为全球成长最快的300家中小公司之一。
鲍立军凝神看招牌的时候,楼道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他认出了她,她就是中杰西北分公司的财务主管,兼管仓库和商务,通知他面试和报到的正是她,他只知道他姓路,原来称呼路小姐。路小姐很远就加快了步伐,来得真早呀,路小姐用钥匙开着门,鲍立军说怕迟到没想到这么早,说着话都进了们。
鲍立军的办公桌在路小姐前面,两张桌子一排占了对门房间的一边,对门房间的另一边靠墙放着一张电脑桌,上面放着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左边的房间被隔成两部分,靠门的是一间小小的会客室,里面是仓库,右边的房间是维修间,靠墙摆着3张工作台,上边放着6台样品,墙上对应张贴着产品的POP,POP的上面是冠鼎的LOGO和企业宗旨,创新、服务、品质,鲍立军默默读了一遍,房间的另一边是两张工作台,一张上面放着一台电脑,另一张上放着若干个维修工具。
房间的地面有点滑,鲍立军不得不小心走路,走到自己桌子,桌上放了一部电话,他问路小姐有没有电脑,路小姐说总公司只配两台电脑。鲍立军坐下来有点不适应,在教委他管着上百台电脑,在这里竟然连工作电脑都没有。路小姐说等会周总会给你电话,鲍立军问周总是谁,路小姐说就是那天面试你的,你的上司呀。
路小姐拿了一叠产品资料让鲍立军看,鲍立军无法集中精力去看,泛泛地翻着,一会就翻完了,他回头问路小姐现在有没有客户,路小姐说只有兰州有一家,还是北京在管,西北分公司还没有客户,这不,等你来了开拓呢。
鲍立军突然觉得有些茫然,自己对销售一窍不通,从学校出来也就不到一年,从来没有接触过销售,他突然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已经包围了他,他想施展自己,但感觉自己就像老虎吃天,面对白纸一样的市场,鲍立军在想未来的客户在哪里呢?他又该如何开展销售呢?
营销之路(6)
鲍立军和路小姐聊天,路小姐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很空闲,鲍立军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想尽量多了解一些的信息,路小姐的眼圈发黑,脸色也不好看,似乎没有睡好觉。路小姐说起了他的儿子毛球儿,开始神采飞扬,鲍立军发现她其实很健谈,路小姐哈工大毕业,学自动化专业,做现在的工作并不专业,鲍立军发现其实她对公司的了解很少。
鲍立军想看看公司的网站,问路小姐:这里能不能上网?路小姐说:网络还没有申请。鲍立军坐回自己的座位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解到的东西,然后打算列出这一周的工作计划。正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鲍立军拿起话筒说:你好!听筒里立即传出浑厚而洪亮的声音:鲍立军,欢迎你加入中杰,我是周先生,以后你的工作向我汇报,叫我周先生就好了。鲍立军说,您好,周先生。周先生说:你的职位是营业主管,负责西北分公司的业务,原来北京分公司管理的西北区客户从今天起由你管理,我一会让秘书发传真给你西北分公司的销售指标,你先了解一下然后本周内拿出市场开拓计划;现在还没有售后服务人员,建议你先兼着,也便于熟悉产品,售后服务工作过会一位郭先生会和你联系,三个月你转正后再招聘一位专职售后服务人员。鲍立军并不了解售后服务有哪些具体工作,但现在也只能先答应下来。最后周先生问鲍立军有没有什么问题,鲍立军说没有,周先生很干脆的说了声bye就挂了电话。
鲍立军挂断电话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周先生的交代,路小姐问他感觉咋样,鲍立军说没有一点感觉,只是奇怪为什么要叫周先生,路小姐说她也不知道,他说周先生是英国剑桥营销专业的博士生,现在定居上海,在内地很多年了,对内地很熟悉,内地第一部手机就是他卖的。鲍立军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他兴奋于自己的上司在营销方面可以教他很多,他担心自己是否具有潜质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他仔细回味着周先生的每一句话,凭直觉周先生对结果的关注很强烈,他怎么做周先生或许并不会关心。
电话又响了,鲍立军说:你好,中杰。话筒里传出上海普通话:我是郭富国,负责售后服务的,西北分公司的售后服务按照周先生的安排由你先兼着,安排你下周来上海先接受培训。鲍立军说没问题。郭富国接着说:现在西北分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不是很多,主要是原来在西北卖过的少量产品,不用担心,很简单的,我一会先传真给你一些资料你先看看。鲍立军说了声谢谢,郭富国说不客气就挂断了电话。
郭富国让鲍立军想起了郭富城,鲍立军不喜欢郭富城,他喜欢张学友,有人说他长得像张学友,他喜欢张学友的歌曲,实力派的。
电话又响了,路小姐接了然后说你稍等就把话筒递给鲍立军,小声说:北京分公司的。鲍立军说:你好,中杰。我是老缪,欢迎你加入中杰,负责北京分公司,西北区原来由北京分公司开拓,但是鞭长莫及,现在你来了就看你的了。鲍立军说:以后还要多多指点呀,先谢谢了。老缪说:过一会北京的商务助理会将西北区客户的状况发传真给你,你先了解一下,我这边还有个客户要谈,我们以后再联系?鲍立军说,谢谢了。之后听到对方挂断了电话。
鲍立军收到了三份传真,郭富国的传真足有一卷毛泽东选集那么厚,另两份都只有一张纸。到吃午饭的时间了,鲍立军问路小姐这里吃饭怎么解决,路小姐说可以叫外卖也可以出去到小餐馆吃。鲍立军说我请你吃饭吧,路小姐说我请你吧,鲍立军并没有拒绝说走吧。
街上车不多,人也不多,到处都传出任贤奇的《心太软》,鲍立军现在不是很喜欢这首歌,不喜欢的原因是他听腻了。教委的张凤岗整天哼着这首歌,打字室的小任最喜欢听这首歌,每次一起玩的时候,小任就让张凤岗唱这首歌。
路小姐说咱们吃牛肉拉面吧,鲍立军说好。餐馆不大,脏兮兮的,鲍立军平常这个时候会很俄,但今天他一点都不饿,和路小姐一样要了一碗牛肉拉面,觉得没菜又顺便点了麻辣牛肉和拍黄瓜。鲍立军看到路小姐对鲍立军点菜似乎有些意外和担心,便开口说:以后还要你多多支持呢,先贿赂一下。路小姐脸部舒展开来说:你做不好我也没得好。
路小姐说得没错,西北分公司刚刚成立,路小姐虽然是原来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同学,但是那位总经理同学已经离开中杰了,总公司对分公司实行职能垂直管理,虽然营销是核心,也在分公司行政上管理,但分公司员工在职能上并没有相互隶属关系,大家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是出路。想清楚这些事情后,菜上来了,鲍立军热情地招呼路小姐动筷子,一边和路小姐聊起她的儿子毛球儿,一边盘算着下午要好好消化那三份传真资料。
营销之路 (7)
客户果真只有兰州海邦一家,截至4月底,按照协议的销售指标实际达成还不到30%,鲍立军不能确定是销售指标太高还是客户能力不行,或许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海邦的老总姓海,他拨通了海总的电话,电话很久没有人接,鲍立军正要挂断电话,电话那头传出了不男不女的声音:你好,谁呀?鲍立军说:我是中杰西北分公司的鲍立军,您是海总吗?电话那头说:是,我是海山。鲍立军说:从这个月开始我将负责对您服务,多多支持呀。海总说:那好呀,以后近一点方便。鲍立军问:似乎这几个月以来销售都不好,是什么原因呢?海总毫不犹豫地说:价格太高!鲍立军想起了周先生说过的四个P,追问道:价格竞争的情况能不能给我个传真呢?海总说:没问题。鲍立军又问起产品、促销这两个P,海总又说了很多抱怨的话,鲍立军认真记录着海总的抱怨,打算逐个落实解决。还有一个P,是通路,鲍立军突然在想是海总自己的通路有问题还是中杰选择海邦这个通路有问题呢?他没有继续追问还总是怎么卖的,回过神对海总说:海总,我这边先了解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