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瓦-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都要生存的,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吗?这些人都有一大家老老小小等待养活呢,你不给人家发钱,还不许人家去想别的办法,别人当然就不愿意跟着你干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海瑞不会不知道吧?

    看这情形海瑞这是要坏事呀!甚至连命都保不住,可是记忆中历史上的海瑞最终会飞黄腾达的吗?难道说因为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效应,海瑞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的这棵大树可就没了。

    “恩师,学生现在忝居典史一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为何从未跟学生说过?”程仲问道。

    昨天县学月考的时候,海瑞还和程仲见过面,而且进行了一番深谈,但是从始至终,海瑞都没有说起过县衙的任何事情,更没有提他现在所处的窘境,甚至嘱咐程仲要好好求学,勿以衙门的事为念。

    即便不说程仲身居县衙典史这一条,单单因为他是海瑞的学生就不能够对海瑞的事情置身事外!海瑞指使程仲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海瑞微微一笑,仿佛并没有将自己目前的处境放在心上,甚至并没有将未来罢官退职,甚至身死命殒的严重后果放在心上。

    “程仲呀,为师当日在试院前见到你,就断定你是一个可造之材,以后的成就肯定远甚为师。”海瑞说道:“请你出任县衙典史,一是想给你一个天地,让你施展所学。二也是让你帮为师打理一下日常的琐事。但是为师没有想到形势会急转而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师都有朝不保夕之感,自然也不愿意让你因为和为师走得太近而受到牵连。为师只愿你能够专心求学,日后有所成就,也就不枉你我师徒相识一场了。”

    海瑞的话语中透露出灰暗的颓态,他非常清楚,事情到了今天的程度,想要回天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程仲的鼻子一酸,心中生出继续内疚。他靠近海瑞原先是抱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的。和海瑞也只是见过几面,并没有长时间的接触,也就没有什么感情,却没有想到海瑞对他竟然是如此的回护,先是一句“天大的事,有为师给你顶着。”,处境如此之难,却不愿意将程仲也卷入进来,对程仲的好是根本不求回报的。

    “恩师!不管前路如何,成也好,败也罢,学生请求与你同往!披荆斩棘,在所不辞!”程仲面容严肃的说道。

    诚然,程仲是一个怕死的人,也是一个怕事的人,以前他一直将海瑞当成一棵大树,但是现在大树有可能轰然倒下,按照他的做人原则,原本应该置身事外,撇清干系的,但是面对海瑞,他做不到如此的绝情和唯利是图。

    他要与海瑞同融入,共进退,不计较过程,也不在意结果!

    第二章送到,红绿灯拜求支持!农村没有网络,这一章是通过手机热点上传的。红绿灯如此努力,渴望您的支持!!提前祝您新年愉快!!
第52章 定谋
    税制改革的第一步便是丈量土地,这是一条鞭法推行的基础和保证,因为一条鞭法收税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土地的多少。

    这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如果仅仅靠海瑞、程仲等人,恐怕测量到老刘挂掉都测量不完。

    “恩师,各粮区的粮长都干什么去了?”程仲问道。

    华亭县自洪武以来一直推行的是粮长制,粮长原本是从粮区内纳粮最多的大户中推选出来的,后来为衙门指派,如无特别情况,粮长一般由里正兼任。

    粮长的职权就是丈量土地、编造鱼鳞图册及黄册、劝导农民耕种生产、检举逃避税粮人户、呈报灾荒、揭发不法官吏和地方顽民等。

    丈量土地是粮长的职责之一,但是刚刚程仲看到海瑞的身边除了一个里正在那里偷懒耍滑“磨洋工”之外并没有看到其他的人,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这些粮长、里正偷奸耍滑,要么装病不起,要么避而不见,实在是可恶至极。似乎我海瑞缺少了他们便无法布施经济一般。”海瑞怒气冲冲的说道。

    程仲心中微叹,海瑞的性格太过刚烈了,过刚易折呀。

    一条鞭法的实施对于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有利的,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程仲估计最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一条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粮长、里正的职权,因此他们不愿意执行,而百姓不了解,受里正、粮长蒙蔽,自然不愿意响应;

    二是被革黜的吏、役暗中威胁破坏,这些人因为长期在衙门当差,虽然现在被革黜了,但是影响力、威慑力还在,如果他们出面作梗,老百姓也是不敢违拗。俗话说:县官不如县管,又有一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老百姓对于这些往日的公差还是很惧怕的。

    “恩师,丈量土地是粮长、里正的职责,如果他们不能来应差,那就应该退位让贤!由恩师另行指派!”程仲说道。这些人相互之间都是看着的,如果有一个人装病,而海瑞默许的话,那么其他人肯定也会有样学样。

    偌大的一个县,如果仅仅凭借一个知县肯定是治理不来的。这些胥吏和差役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纷纷请辞,甚至不辞而别,目的是为了逼迫海瑞就范!

    而海瑞也是一个倔脾气,凡是来辞,绝不挽留,一概应允,这才造成整个县衙上上下下几乎没有人当差的窘境!

    程仲打来一盆水,让海瑞洗了洗脸和手,堂堂的一个知县大人,弄得灰头土脸的,好不狼狈。

    “如果他们不应又该如何?”海瑞又问道。

    程仲人畜无害的一笑,说道:“恩师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又何必考校学生?”

    接着,程仲的面容一变说道:“如果逾时不来,不管因何原因,就地免职,绝不姑息!如今县衙中的差役十去七八,正是吐故纳新,组建全新、有力的胥吏和差役队伍的天赐良机!”

    程仲所说的全新、有力其意非常明显,就是要绝对听命于海瑞。让他们往东,他们不会往西,让他们打狗,他们不会撵鸡。

    “县衙原本的胥吏和差役中即便说不上藏污纳垢,但起码是参差不齐的。这些人如果通过日常的考核、甄选颇为麻烦,现在他们主动请辞,倒省去恩师的一番手脚。”

    海瑞哈哈大笑说道:“你呀,你呀。为师本以为自己已经算是乐观之人了,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乐观更胜于我呀!胥吏请辞,县衙空虚这样的麻烦事在你的口中反倒成了好事了。”

    程仲的说法与海瑞不谋而合!海瑞性格刚硬,胥吏以请辞相胁迫,海瑞寸步不让,如果程仲劝说海瑞妥协退让的话,海瑞肯定不会答应的,而且对于程仲也会失望。

    但是程仲没有让他失望,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否则的话,则免不了随波逐流,流于平庸。

    很明显,程仲虽然小小年纪,但已经具备了这一点,师徒俩也是越说越投机,甚至敲定了不少细节。

    “今天晚上咱们师徒俩就睡在这厢房之中了,一会儿我让你师母煮上一些粥,咱们吃过了,抵足夜谈如何?”海瑞说道。

    “恩师所言正中学生下怀!”程仲说道:“学生自从拜师以来,聆听恩师教诲机会并不太多,趁这一晚,学生还有很多事情向恩师请教。”

    程仲自拜师以来倒是没有拜见海瑞的母亲谢氏和妻子许氏,便跟随海瑞到了后衙拜见。

    海瑞性格刚硬,对海瑞的要求也很严苛,海瑞的性格多半是受到其母亲的影响。而许氏的年龄和海瑞相仿,神态拘谨,在谢氏面前处处透露着小心。

    她们对于程仲的伶俐、乖巧也是非常喜爱。

    第二天一早,招粮长、里正到县衙听用的告示便张贴出去了,同时张贴出去的还有招募县衙胥吏、差役的告示。华亭辖下所有的百姓均可报名,一经录用,俸酬从优!

    这本不是一件小事,海瑞也没有这样的权限,但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出了什么事自然有徐阁老这些个子高的顶着!

    这是程仲的原话,他们把海瑞丢在华亭县不闻不问,差事办好了,是他们的布局的功劳,差事办不好,罪责是海瑞担着,如果连这样一点责任都不负的话,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

    当然,招募胥吏和差役仅仅是税法改革的第一步!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这个事就是差役的酬劳问题。谁都要吃饭、养家,如果不给工钱,谁会跟你干?

    程仲可不觉得海瑞这个干瘪老头一般的人物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反过来说,如果真的有这样不要一分一毫的人前来报名,程仲也不放心。

    或许真有为了梦想不计较的酬劳的,或者是甘于奉献,毫不利己的人存在,但是程仲一直觉得自己的人品一般般,恐怕今生也遇不到几个了。

    如果要让别人铁了心的跟着你干,那么只有一条,那就是利益共享。对于这些差役来说,酬劳就是他们分享的利益,因此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但是明代精简机构,县衙中能够直接领取朝廷俸禄的人员其实非常少,很多差役都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酬劳以往或是知县从粮耗、火耗中分拨给他们的,或者就是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强索来的。

    现在海瑞要降低,甚至取消粮耗、火耗,那么县衙里就没钱养这些差役了,这样的话活也就没人干了。如果不给酬劳,任由他们自己去“想办法”的话,恐怕这些差役就会如同一条条饿狼,百姓也会不堪其扰,最终承担责任的还是海瑞这个知县。

    说来说去,最紧要的就落在这一个钱字上。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师徒二人在厢房中徘徊了半天,还是想不到万全的主意来。

    突然,程仲下定决心一般,顿了顿脚说道:“恩师,学生倒有一个主意可以解决眼下的难题!”

    第三章送到!!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53章 借钱
    “小姐,夜了,早些歇着吧,明儿还有很多事呢。”小翠端了一碗熬好的燕窝放在谢思存的案头,小声说道。

    “再等等,就快好了。”谢思存将最后一页账目对完,站起身,大大的伸了个懒腰,。完全不像一个大家闺秀,深闺淑女的风范。

    “小姐,您这样子要是被老爷看到了,又要说你了。”小翠笑道。

    “要不你来试试在这儿枯坐两个时辰试试?”谢思存没有好气的说道。

    “我可干不了这个,就是坐再久也没有任何作用呀。”小翠连连摆手说道:“燕窝快冷了,小姐趁热赶紧喝了吧。”

    谢思存端起燕窝,三两口喝完了,“每天深夜喝一碗燕窝,你这是要我胖死,没法见人吗?”

    小翠嘿嘿一笑说道:“小姐天生丽质,就是真的胖了,也肯定是招人喜欢的,又怎么会没法见人呢?”

    “贫嘴!”谢思存笑着嗔道。

    “咦?这两天倒是没有见到程公子嘛。”谢思存有些奇怪的问道。

    谢思存的房间和程仲的书房相对,往日里程仲焚膏继晷,日夜攻读,很多时候都是要比谢思存睡得还迟的。

    因此谢思存经常能看到程仲书房的窗纸上,灯光映出的读书的身影。

    但是这几天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程仲书房的灯一直没有亮,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还是说生病了?

    “怎么了?几天没见就牵挂了?”小翠戏谑着说道。

    “再胡说掌你的嘴!”谢思存俏脸通红的说道:“他和我们毗邻,关心一下本是应当,如果有个什么事也能相互照应一下。偏生你喜欢往歪出寻思。”

    “是是是,都是小翠不好,小翠往歪处寻思,行了吧?”小翠说道:“我已经问过了,程公子呀这几天在县衙呢,听说是和海大人一起搞什么一条……哦对,一条鞭法。这几天县衙里派了人四处贴布告示,还请了说书的、唱戏的四处宣讲呢,现在呀恐怕田间地头的老人孩子都能说出一两句一条鞭法的内容了。只有你天天如此之忙,还不太清楚。”

    “一条鞭法?”谢思存疑惑的说道:“你且说给我听听,都是些什么细则?”

    做生意的对于政府的规章最是在意,这段时间太忙了,又加上前段时间县衙空虚,谢思存竟然疏漏了如此重要的讯息,不由暗暗自责。

    小翠对一条鞭法的详细内容了解的也不多,不过却知道是有利的事情。因为戏文中都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说的属实的话,这确实是一件好事。”谢思存的眼睛何其毒辣?很快就看出了一条鞭法的利弊。这对谢家也是大有利处的,最直接的就是赋税低了一些,而且很多农民的徭役被取消了,谢家也就不用担心农民在服徭役后,找不到人做工了。

    只是这样重**规的实施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吧?海大人,程仲他们能做得成吗?

    “小翠,明天上午你去请程公子前来一唔,就说我感念他前些日子的指点之恩,特备薄酒答谢,请他务必赏光。”谢思存说道。一条鞭法的实施这样重大的变革,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如果抓住了,对谢家肯定很有帮助,因此谢思存要尽快了解详细的情形。

    “小姐只是为了答谢?就没有别的心思?”小翠面色古怪的说道。当初谢思存对于程仲的讨厌可谓无以复加,甚至在她的面前连程仲的名字都不能提,这才几天的功夫,竟然主动要请程仲喝酒吃饭。难道是小姐想通了,对程公子有了好感?

    “我和你说的是正事,千万别误了。”谢思存面色严肃,小翠当然不敢再开玩笑。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小翠还没有去请程仲呢,程仲却反而主动找上门来了。

    程仲上门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借钱,借那些新招募的差役的工钱,当然,借钱发薪只是一时权宜之计,长久以往肯定不能如此。

    至于长久,程仲已经有了主意,但是现在程仲需要钱组建县衙差役的执法队伍,安定人心,以便于尽快的推动一条鞭法的实施。因为夏税的日期临近,留给他和海瑞的时间不多了。

    明代对于官员来说,最重要的考核就是赋税的收取上交情况,如果不能按时的缴纳夏税,那海瑞的这个知县也就当到头了,恐怕徐阁老出面都保不住。

    本来对于向谢家借措差役酬劳的做法,海瑞是很不同意的。他就对谢家有些看不过眼,认为他们是为富不仁。后来发生了杜崇德案,海瑞更是将谢孟廷当成了最重要的犯罪嫌疑人,虽然该案被程仲破解了,事实证明与谢孟廷并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海瑞对谢家的印象就更差了,恨不能立刻将他们打翻在地才遂了心愿。

    现在倒好,反要他上门去向谢孟廷借钱,海瑞当然不愿意。

    最终程仲只能以国家大事相要挟!他算是摸准海瑞的心思了,这家伙就是一头倔驴,拉着不走,赶着倒退,对付他,程仲自有妙招。

    程仲只用了几句话就将固执的海瑞劝服了。

    “恩师说的对极了!不管谢家是不是为富不仁,但是以恩师堂堂一县之尊,如果登门筹款不免有损恩师的令誉。”程仲面容严肃的说道。

    海瑞点了点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一下子改变论调。

    “人死是小,失节是大,更何况现在不是还没到那个程度吗?”程仲又说道。

    海瑞再次点头。

    “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什么国家的存亡,什么百姓的疾苦,根本就不值一提。恩师您说对吧?”程仲坏坏的问道。

    海瑞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程仲则继续添油加火——

    “一条鞭法推行遥遥无期,也与恩师一点关系都没有,反正恩师已经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不是吗?”

    “谁说不是呢?!”海瑞哼了一声。

    “恩师也可以问心无愧的面对裕王殿下和徐阁老了,恩师的所作所为完全对得起他们的信任了,对吗?”程仲又说道。

    “好了,好了!”海瑞坐不住了,咬了咬牙,说道:“也罢!为师这一身清白就交代了吧。”

    程仲嘿嘿一笑又安慰说:“恩师是为百姓疾苦而委屈了自己,百姓有知肯定会感谢恩师。”

    “为师不需要感谢,只要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了,为师也就心满意足了。”海瑞声音低沉的说道。

    “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对恩师最大的褒奖。”程仲又小小的拍了一个马屁。

    到谢家借钱的时候自然轮不到海瑞来做,以程仲和谢江波的关系,他出面就可以了。但是他之所以要征得海瑞的同意,那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海瑞这个固执的个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只要更改了一些,开了这个头,以后就更好劝服了。

    在谢江波的引荐下,程仲拜见了谢孟廷。谢孟廷对此大家赞赏,正当程仲以为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尘埃落定的时候。谢孟廷却说谢家的钱财目前由谢思存打理,一切花销也必须征得她的同意。

    谢孟廷的一番话把程仲气得不轻,既然你做不了主,那还问那么细干什么?自己又何必跟你啰嗦?

    没奈何程仲只得又来找谢思存。想起谢思存往日严肃的嘴脸,程仲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第一章送到!!!!!!!
第54章 送客
    “小姐,曹操啊不,程公子求见。”小翠笑嘻嘻的说道,同时背着程仲对谢思存眨了眨眼睛。

    当着程仲的面,谢思存也不能训斥她,只能无奈的瞪了一眼,说道:“快请。”

    程仲这才走到谢思存的面前,行了一礼:“程仲见过谢小姐。”

    “程公子请坐,小翠奉茶。”谢思存回了一礼。

    程仲缓缓的坐了下来,同时心中在飞快的合计:到底该怎么说服谢思存同意借钱才呢?他和谢江波有交情,但是面对谢思存程仲心中真的没底。

    而同时谢思存也在猜测程仲突然登门的原因。

    “谢小姐应该已经听说了县衙推行一条鞭法的情况了吧?”程仲说道。

    谢思存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说话,只是拿一双秒目打量着程仲,原来这两天他去忙县衙的事情了。难道通过说书的和戏文宣布新税制是出自他手?嗯!很有可能,他总是有许多新奇的想法。

    “谢小姐高瞻远瞩肯定明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程仲准备给谢思存戴一顶高帽子。但是谢思存是何许人?摆了摆手说道:“程公子过奖了,思存不过是一介女流,不关心国家大事。”

    同时,对于程仲此来的想法,谢思存已经有了几分猜测。看来程仲此来是向自己求助的。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去求父亲,而要求助于己呢?她没有想到程仲正是被他父亲像踢皮球一样踢过来的。

    倒不是谢孟廷不想出这个钱,他是受了谢江波的撺掇,给程仲和谢思存创造接触的机会的。

    程仲叹了一口气,明白谢思存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恐怕自己单单拿国家大义是没有办法说服她的。

    程仲顿了顿,说道:“谢小姐,程某想向您借一笔钱。”

    “借钱?”谢思存眉毛一扬,说道:“思存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有人将借钱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的。”

    程仲苦笑,“谢小姐且听我说——”

    程仲也未隐瞒便将之前与海瑞商量的原委说了一遍。

    谢思存微笑说道:“思存还是那句话,对于国家大事,小女子并不关心。”

    程仲很清楚,同样一句话,谢思存刚刚说是要探清楚自己的来意,而现在说出来则是要谈条件了。

    “小姐不关心,但是未必谢家也不关心。”程仲说道。

    “哦?”谢思存的脸上笑意盈盈,但是口中却分毫不松,虽然程仲两世经历,年龄加起来比谢思存两倍还要多,但是说到商业谈判的经验,程仲却是丝毫没有。不过好在程仲有自知之明,也没有想过在这个方面和谢思存一较高下。

    “谢小姐,你也清楚这笔钱肯定是要有个出处,衙门对于商业的税率可以是三十取一,也可以是二十取一,这样简单的道理谢小姐不会不清楚吧?”程仲说道。

    他这么说纯属是虚张声势,这个税率是早已经订好的,别说是他程仲,就是海瑞、徐阶都是没有权利更改的。

    谢思存微微一笑:“税率高低那是程公子和海大人的事,思存无从置喙,别人交多少,谢家就交多少,不会少一文,当然,同样也不会多一文。”

    谢思存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不要在这里虚张声势,如果你真的想提高税率,就肯定会受到反对和抵制。一条鞭法的实施如果受到士绅的一致反对,那肯定是执行不下去的。这些人虽然不多,但一个个的影响力却是很大的。谢思存正是看清楚这一点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程仲一阵泄气,这个谢思存根本就不吃自己的威胁呀。

    “谢小姐您聪明绝顶,程某说的任何事都瞒不了您,程某的来意您也清楚,我想听听谢小姐的意思。”程仲说道。

    谢思存一不吃“捧”,二不容易被忽悠,三不怕恐吓,程仲真的有些技穷,与其自己千方百计的劝服她,倒不如先听听她的想法和条件,然后再做道理。

    “怎么?程公子不准备再说服思存了?”谢思存笑道。

    程仲苦笑着摊了摊手:“力有不逮,就不献丑了。”

    谢思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你知道最好!程仲的低头认输让谢思存潜意识中产生了一丝得意。

    “不知道程公子想借多少?”谢思存问道。

    程仲伸出了一个指头。

    “一百两?”谢思存问道。

    程仲摇头。

    谢思存秀眉又是一扬,“难不成是一千两?程公子这个口开的大了些吧?”

    却没有料到程仲再次摇头:“是一万两!”

    噗!正躲在门外偷听的小翠一口口水没咽下去,呛在了嗓子中,一阵咳嗽。

    “是不是有些多了?”程仲不好意思的问道。

    “您说呢?”谢思存白了他一眼,风情万种。

    “似乎是有些多。”程仲说道:“但是程某也确实是逼不得已,还请谢小姐能够慷慨解囊,程某代恩师及阖县百姓多谢小姐。如果小姐认为多,那不妨先借给程某一千两如何?”

    程仲本来想借的就是一千两,之所以喊出一万两的高价,算是对谢思存的预期管理了。这样一来谢思存虽然一开始觉得程仲狮子大开口,但是现在却不觉得一千两多了。

    “先不说多少的问题。”谢思存说道:“思存想问这笔钱程公子准备何时归还?利息几何?”

    这些问题程仲不是没想过,但是他确实很难回答。

    “谢小姐,这些钱程某一定会尽快归还的,至于利息,谢小姐觉得多少合适呢?”程仲说道。

    “思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笔钱程公子准备怎么归还?”谢思存又问道。

    “当然是由县衙库房归还?”程仲说道。

    谢思存嗤笑一声,说道:“县衙库房?程公子不会是开玩笑吧?县衙库房如果还有余资程公子又何须求助于谢家?既然县衙库房没有余资,那程公子的这笔欠款又从哪里来呢?”

    谢思存所说的确实是个问题。县衙的所有税银都是要上交给朝廷的,而海瑞又不收取粮耗和火耗,县衙就是一个过路的财神,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根本就没有余钱可捞的,也就根本没有钱给多出来的差役发放酬劳。

    程仲一时之间张口结舌,答不出话来。

    “这么说来,程公子是根本没有想过归还的问题了?”谢思存变色说道:“那又何必说‘借’?应该说‘劫’更合适吧?”

    “程公子这么做未免不太厚道吧?”谢思存声音渐高的说道:“我谢家的产业都是祖上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没有偷、没有抢,更没有犯法,本本分分,试问程公子,您凭什么认为我谢家该出这笔银子?”

    虽然和程仲接触不多,但是谢思存也能感觉到程仲不是那种做没有把握事的人,他今天来找自己如果仅仅只有这个程度的话,不仅说服不了谢思存,还会让她心生鄙视。他和那些书呆子又有什么不同?

    “小翠,送客!”谢思存见程仲默然无语,突然站起身来说道。

    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55章 得计
    小翠一直在门外呢,此时闻言连忙跑进来:“小姐,酒还没有备好,怎么就送客了?”

    “什么酒?!”谢思存眼睛一瞪说道。

    “不是您说要略备薄……”小翠的声音越来越小。

    “谢小姐请息怒,且听程某慢慢道来。”程仲慢悠悠的说道,他岂能看不出谢思存是在虚张声势,不过现在也是时候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了。

    谢思存并没有答话,只是对小翠挥了挥手。

    “谢小姐,不瞒您说,程某正有一个想法要和小姐商量。”程仲说道。他这个计划之前已经与海瑞说了一番,此番说来思路也愈加的清晰。

    “恩师此举为的是减轻百姓的负担,但如果只是如此,而不能增加百姓的收入,那么百姓的日子还是穷苦。”程仲说道。

    谢思存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一条鞭法的推行,免除了有土地百姓的徭役,但是这些百姓不服徭役又能做什么呢?如果只是游手好闲,恐怕也与一条鞭法的初衷适得其反!谢小姐以为然否?”程仲说道。

    “程公子是想将这部分闲散百姓雇佣起来做事?谢家可没有怎么多的能力消化。”谢思存马上就明白程仲话里的意思。

    程仲赞叹的说道:“谢小姐冰雪聪明,您所说的也正是程某所想的。华亭素来种桑养所有所产蚕丝尽皆低价卖给丝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