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清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文龙这人我知道,《鹿鼎记》里假太后毛东珠的老爹。我说毛文龙投敌叛国,人人得而诛之,杀了也就杀了,有什么了不起。
赵谦惊讶地瞪大眼睛:“公子有没有搞错,毛文龙是鞑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下认识袁崇焕之前便认识他,最是了解此人,如何说他投敌叛国?”
糟糕,出洋相了,都怪过去上历史课时不认真,不,应该怪那些烂小说戏说历史,误人子弟。我虚心请教毛文龙是怎么回事,赵谦娓娓道来,以下便是他口中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故事。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年轻时穷困潦倒,以看相算卦为生,后流浪到关外,投身军旅,二十年后熬成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下的一个游击。清兵攻陷辽阳,毛文龙从海道遁回,趁虚占据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升任副总兵,镇江堡被清兵攻破,他又率部逃到皮岛,随后升任总兵。
皮岛位于鸭绿江出海口,距离海岸只有几里。皮岛也称东江,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处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所以还有个别称叫孔道。毛文龙上岛后,招募流民败兵,扩大武装力量,同时积极开展贸易活动,南货绸布,北货参貂,赵谦便是在这个时候与他相识。
据赵谦的回忆,毛文龙在皮岛站稳脚根后,便开始派兵骚扰满清后方,最远打到满清的发祥地长白山。毛文龙对付满人的手段很绝,也很毒,他针对满族人口少,死一个就少一分力量,他的部队进入满人的地盘,遇人则杀遇房则烧,还在各地的水源投毒,连努尔哈赤也差点被毒死,这种做法,在今天叫做恐怖主义,但在当时却令满族人人谈毛色变,清兵不敢轻易南下,努尔哈赤曾叹道:“有毛文龙在,某不得深入敌地,恐家中妇孺不宁也!”
毛文龙的作用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承认,天启三年,毛文龙晋升左都督挂将军印,并赐尚方宝剑。兵部对他的评估是: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奴则有余。工部的评估是: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唯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酋肘掖间撩动而牵制之:奴未出老巢则不时攻掠,以阻其来;奴离窥关则乘机捣袭,以断其后。天启皇帝在谕旨中称赞他:多方牵制,使奴狼狈而不敢两顾。崇祯皇帝即位后,也对这位孤军奋战的海外统帅多加褒勉,不许朝中诸臣以各种理由找他的麻烦。
可惜,麻烦还是找上了毛文龙。袁崇焕甫任蓟辽督师,还未离京,与内阁辅臣钱龙锡商谈复辽事宜时,便明确主张“先从东江做起”,矛头直指毛文龙。袁崇焕的态度非常冷酷,“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但后来事实证明,这话的前半句应该去掉,因为他一开始便想杀毛文龙。
袁崇焕来到辽东,先给毛文龙发了十万两军饷,其目的是麻痹毛文龙,这点从他后来写的《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中可以看出:“凡此,皆愚之也,文龙果堕彀中。”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来到旅顺附近的双岛,毛文龙率麾下将领从皮岛赶来迎接,尔后又设宴为督师大人接风,席间两人有一番对答,据《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记载,内容如下。
袁崇焕说:久劳边塞,杭州西湖尽有乐地。
毛文龙说:久有此心,但唯我知灭奴孔道,灭了东夷,朝鲜文弱,可袭而有也。
袁崇焕说:朝鲜不勤远略,当有代劳者。
毛文龙说:此处谁代得?
看似闲聊,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火药味,袁督师要毛帅交出兵权告老还乡,毛帅则不肯,说这块地盘是我老毛打下来的,没人可以代替我。
话说到这里,袁崇焕翻脸了,请出尚方剑,当众宣布毛文龙罪状,说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埋伏的武士一拥而出将毛文龙拿下。毛文龙以为这番做作是皇上的旨意,赶紧求饶:文龙自知死罪,只求恩赦。袁崇焕毫不松口:你不知国法久了,若不杀你,东江一块国土非皇上所有。说罢,朝西叩头请旨,命旗牌官用尚方剑将毛文龙斩于帐前。
其实毛文龙之前便有预感,袁崇焕会拿自己开刀,他在给崇祯帝的奏疏中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可惜,崇祯帝一心指望袁崇焕五年复辽,对于毛文龙也爱莫能助了。
毛文龙死后,清兵终于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毛文龙崇祯二年六月被杀,皇太极当年十月便绕道内蒙,长驱入关,直到次年三月方才从容收兵,这便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直接后果。
“袁崇焕杀毛文龙,也许另有原因,”我注意到毛文龙给皇帝奏疏中的措辞,“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这分明是说两人之间有私人恩怨,谈不上便是袁某人叛国投敌。”说到这里,我干脆把话挑明:“我也听说有个被俘的太监带回消息,说鞑子兵乃是袁崇焕勾来,但事后一想,这分明便是鞑子的反间计。”
“若说这是反间计,那么袁崇焕放任鞑子入京,却又作何解释?”赵谦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皇太极率精骑十万绕道蒙古,千里奔袭京师,便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也知鞑子后方空虚,袁崇焕偏偏视而不见,仅率九千骑兵赶回勤王,却不知派一支人马抄袭鞑子老巢,宁远大战的胆略哪里去了,宁锦大战的智谋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倒不好回答,因为就算是我,看过几部电视剧,也知道满族人口少,十万人马远征北京,基本上是倾巢而出了,换作是我,也会趁这个机会到敌人后方去,而不是象袁崇焕那样,仅仅只率几千骑兵星夜回援。
我求援地看着洪春雷,希望她能帮我解围。
“也许姓袁的太着急了,也许他的智商低,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洪春雷一开口就是胡搅蛮缠,“听说北京的老百姓智商都很高,胆子也很大,袁崇焕被杀,这些人都争着抢他肉吃,该不会大家都知道袁崇焕是唐僧哥哥转的世吧?”
赵谦啼笑皆非。我也觉得洪春雷的玩笑有点不伦不类,忙补充道:“我姐的意思,并不是说北京的老百姓都是妖怪,而是说,如果将来证明袁崇焕是冤枉的,他们会觉得很内疚。”
“就算袁某人是冤枉的,老百姓也没什么好内疚。”赵谦不以为然道,“老百姓每年负担要命的辽饷,至今已有多年,辽东陈兵68万,盔甲战具数百万,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反而让鞑子兵临北京城下,只这一条袁崇焕就该掉脑袋!袁崇焕督师蓟辽,有个方略叫做‘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可是他上任一年间,从无一次主动出击,只知被动防守,若说他不是与鞑子有来往,便是此人志大才疏,不堪重用。”
“可是,鞑子兵野战厉害,袁崇焕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战机,也是有的。”我还是为袁崇焕辩解。
“并非鞑子才善野战,”赵谦连连摇头,“我在辽东数年,也知辽人性情悍勇,关宁铁骑的厉害并不在八旗精兵之下。此外,驻防辽东的四川兵、湖广兵,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劲旅,如果统帅锐意进取,怎会寻找不到战机?”
“那……如果你是袁崇焕,你会怎么办?”
“这个嘛,我的办法就多了,”赵谦抚须笑道,“基本上我还是沿用袁崇焕的方略,守为正著,战为奇著,不过我不会在我的地盘被动防守,我会将战火引入女真人的控制区域,我会扶持蒙古对女真不满的势力,让它们牵制女真侧翼,再以一支奇兵从海路入朝──女真没有水师,就算有也不是我大明水师的敌手,朝鲜地形狭长,正是水师来回驰骋的用武之地!女真不是将朝鲜视为它的后院吗,我便叫它后院起火,再也无力南下。”
“若它不顾后院起火,强行南下,怎么办?”
“那还不好办?那我干脆放它入关,辽东兵断它后路,来个关门打狗,同时朝鲜这支奇兵就用毛文龙的老办法,将它的老巢变为一块白地!”
应该说赵谦这一手非常漂亮,比起袁崇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确实要高明得多,我问他:“既然先生有如此妙计,为何不向袁督师进言?或者袁崇焕果真与女真人勾结,竟不采纳先生的建议?”
“这个嘛,就不好说了。”赵谦打了个哈哈,笑嘻嘻的再也没有下文。
这天我们与赵谦谈了很多,主要是赵谦开讲,介绍他以前的种种经历。我和洪春雷发现一个问题,赵谦在那么多大人物手下当过差,以他的见识和能力,完全可以协助上司办成很多大事,可是他不,他宁可当事后诸葛亮,在我们面前炫耀本事,指出当初某件事,如果怎样办会有怎样的好结果,甚至有些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比如投降后蛰居谷城的张献忠,如果他是某某某,他就会将张献忠的人马分乱打散,绝不允许它们聚集一处,以免东山再起。
说到张献忠,我发现赵谦跟张献忠的关系很特别,他们好象很熟,又好象有什么隔阂,我想问个究竟,赵谦却笑而不答。自从察觉我们的疑心后,他对敏感问题都采用这个方法。
事后我和洪春雷交换意见,虽然赵谦努力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还是觉得这人浑身透着古怪。洪春雷说,赵谦的行为很象一类人──那些扛着摄影机在非洲草原游荡的电视工作者。他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只观察、不干涉,哪怕在拍摄过程中对某个小动物产生了感情,当它的天敌出现,他们仍然会任由小家伙在生死间徘徊,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不采取任何援助行动。
“你的意思,赵谦是个来自现代的摄影师,他只是到这里拍纪录片来了?”我脑中浮起将赵谦定位为现代人的诸多疑点。
“笨哪,我只是打个比方,谁说他就是摄影师来着!”洪春雷心神不定地叹了口气,幽幽地望着远方,“你认为这世上真的有鬼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6章 风云突变
这世上有没有鬼,我不知道,不过,即使是有,赵谦也是个很逊的鬼。
第二天,我们重又回到多功城。多功城离重庆已经不远了,我以为我们会稍作休整,然后马不停蹄继续赶路,没想到,两件意外的事情让我们在多功城止步。
首先是赵谦病了。
为了欢迎巡抚特使大驾光临,多功城准备了一道丰富的盛宴,也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有些野味没有处理干净,总之,赵谦吃完之后又吐又泻,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天。
就在赵谦卧床不起时,一小队骑兵快马加鞭来到多功城,他们是刘惟明的部下,他们带来了闯世王周云龙的消息。
周云龙及部分伤员退入翠云山不久,与另一股摇黄在大山中相遇,对方的首领是行十万呼九思,听说周刘二人与杨秉胤发生火并,杨秉胤梁时政被杀,便将周云龙扣下,并派人传话给刘惟明,要他交出凶手,交还杨梁二人的部属,否则就杀了周云龙。
听说又有摇黄在多功城附近出现,还绑了周云龙作人质,一时间,大家都有点紧张。洪春雷倒是头脑冷静,她问马超,这个呼九思是什么来历,马超回答,呼九思以前是黄龙的部下,此人屠户出身,生性凶残,喜欢虐杀生灵,在摇黄十三家中人缘奇差,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类型,偏偏他自己丑人多作怪,每每以老大自居,平息纠纷,调解矛盾,全然不顾别人是否买他的帐;因为残暴,御下刻薄寡恩,呼九思的部属很少,一直没有突破千人,是十三家中人数最少的一家。
得知这股摇黄只有数百人,我们都心情大定。多功城现有乡兵一千余人,赵谦卫队加上秦家姐妹的白杆兵,又有一千人,此外马超还带了一百名精兵强将,我们的力量远远超过呼九思,并不怕他来攻城。
我问报信的摇黄,刘惟明在做什么,有什么打算?摇黄说刘惟明收集被秦良玉打散的残部,目前已重新聚起二千余人,他本可以率这支人马杀入翠云山,灭了呼九思,只是这样一来周云龙恐怕老命难保,所以他决定将计就计,要我们配合他去见呼九思,只要将呼九思拿下,他的部下一句话就可搞定。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我和洪春雷去见赵谦,向他汇报此事,赵谦对我们收编或收拾这股摇黄并无异议,只是,听说我和洪春雷要去翠云山,沉吟半晌,提出反对意见。他仅同意洪春雷去跟刘惟明会合,而我和马超则必须留下。
赵谦这样做估计是出于防人之心。毕竟我们是一伙刚刚归降的摇黄,他不可能放心让我们自由活动。既然如此,我们也无话可说。洪春雷于当天随报信的摇黄离开,我们约好了联络方式,由她从多功城带走几只鸽子,随时将情况通报给我们。
洪春雷走后的第二天,我们收到她的飞鸽传书。信上说她已见到刘惟明,她将随刘惟明的队伍去翠云山独笔峰,那也是呼九思约定与刘惟明会面的地点。
这是我们收到洪春雷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至此以后,洪春雷和刘惟明音讯全无。我丝毫不怀疑洪春雷和刘惟明会出什么意外,毕竟是两千人对几百人,而呼九思又是个智商一般的莽汉;我只怀疑洪春雷带去鸽子出了问题──那是几只普通的菜鸽,并非经过训练的信鸽。
洪春雷一连几天没有消息,在这段时间里,多功城相继迎来了几批客人。
首先是重庆知府和巴县县令的使者,他们听说巡抚特使在多功城患病,分别派人前来慰问,并送来了医生药品还有营养品。除了行政官员,驻重庆的副总兵陈蔚、驻涪州的参将曾英、驻合州的游击将军林逢春,以及巴县守备璧山守备,也陆续派人来见赵谦,再隔一天,四川总兵张令亲率一支五千余人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多功城。
张令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看年纪跟秦良玉不相上下。身为四川总兵,张令的驻地本来是在川北的顺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南充市。从去年年末起,陆续有摇黄离开偏远贫瘠的夔东,企图重返川北故地,张令先后在太平、东乡、达州等地筑寨设卡,扼住摇黄归路。摇黄被迫南下。张令又率兵进驻渠县广安,沿渠江与摇黄对峙。几天前,张令发现大股摇黄再度南移,而且大竹邻水的摇黄也大规模往南集结,看样子它们无法穿越张令的防线,索性放弃回归老窝,竟是要对重庆下手。
重庆是川东重镇,但防卫力量并不是很强。副总兵陈蔚统领五千人马,除了城内的警戒,还要负责浮图关的守卫。川东的兵力基本上都沿江布置,如涪州参将曾英,忠州总兵秦良玉,以及夔州参将刘广杰等,数万兵马分别扼守要冲,屏护川东黄金水道。张令发现摇黄新动向后,一边传檄川东各镇,一边从广安出发,亲率一支兵马顺江而下,驰援重庆,来到合州,得知巡抚特使现驻多功城,当下引军前来相见。
至此,我才明白赵谦此次入川的真正使命,其实就是为了摇黄。
邵捷春就任四川巡抚,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就是对准摇黄。不过连带也把杨嗣昌放在了火上。因为杨嗣昌是阁部督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的实施者,去年摆平李自成、降服张献忠之后,他就给皇帝写了报告,说各地流贼已基本肃清,如果邵捷春此番在四川一鼓荡平摇黄,献俘阙下,就等于给了杨嗣昌一巴掌。有了这个顾虑,邵捷春迟迟滞留湖广,希望与杨嗣昌达成一个共赢的方案,这时摇黄已开始西窜,川中军队急需有人统一调度,赵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四川──他是杨嗣昌的人,邵捷春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向杨嗣昌表达诚意。
赵谦此行带来了邵捷春的剿匪方案,实际上也就是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翻版,先敞开巫山、开县一带防线,放摇黄离开夔东原始森林,然后各地官军严守关隘,待邵捷春率湖广官军入川,来回剿杀,便可将摇黄全部消灭在川东。
但官军的调动速度显然赶不上摇黄的行动速度。
听说大股摇黄来攻重庆,我和赵谦都吃了一惊。从地图上看,这些摇黄应该不是直接从夔东溯江而来,因为它们过不了秦良玉那一关;估计是多股摇黄在张令的防线受阻,转而结伙南下,这样的话它们可以走两条路:一是沿嘉陵江经广安过合州,这条路不大好走,合州是重庆的北大门,水陆都有重兵把守;如果不走水路,还有一条路就是穿越华莹山脉,从翠云山绕过合州防线,突然出现在重庆面前。
这样一来,多功城的地位陡然重要。
难怪南宋末年四川军民会在此地筑城,古人的智慧并不比现代人差多少。
当然,作为我来说,我并不担心摇黄攻城,我担心的是洪春雷他们的安危。根据张令的情报,此次来犯重庆的摇黄总数在万人以上,大大超过之前预计的几百人,难怪洪春雷他们一去不归,原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如果运气不好,洪春雷他们极有可能栽在摇黄手里。
我请赵谦立即派人进山接应洪春雷,但遭到张令和彭玉凤的反对。彭玉凤从守土的角度出发,不愿轻易离开多功城,张令则是担心大军进入翠云山,摇黄却趁隙突出,由多功城奔袭重庆。另外,张令听说洪春雷跟刘惟明去翠云山的经过,更是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据他擒获的摇黄俘虏招供,啸聚于翠云山中的摇黄共有五个头领,分别是托天王李胜、黑虎王混天星、行十万呼九思,以及闯世王周云龙和必反王刘惟明。
张令的言外之意,分明是说周云龙和刘惟明重又进入黑道,不过我却怀疑他别有用心。赵谦把我介绍给张令,听说我收服了三路摇黄,还除掉了两个摇黄悍匪,老小子脸色非常难看。这也难怪,他是四川总兵,与摇黄对抗多日,劳师糜饷,功劳反不如我一个普通人,心里不平衡自然难免。
张令不肯发兵,赵谦也无可奈何。他毕竟只是巡抚特使,而张令却是一方镇将,在明朝崇祯年间,手握兵权的总兵正逐渐过渡为地方军阀,如《李自成》所描述的左良玉贺人龙,他们甚至连顶头上司杨嗣昌的帐也不买,而杨嗣昌也拿他们没辙;虽然杨有尚方宝剑,但有明一代,敢于用尚方剑斩总兵的封疆大吏,好象只有一个袁崇焕,而且下场还很惨。
张令来到多功城后,立即以四川总兵的身份接管了多功城防务。他将麾下士兵部署在翠云山外的几个重要路口,凭险设寨,牢牢扼住多功城通往重庆的要道,同时调兵遣将,将合州的部分守军抽往北碚的温汤城,又令涪州参将曾英回防重庆下游的铜锣关,副总兵陈蔚渡江进驻重庆北岸的江北城,这样几支官军由北往东形成一个扇形防线,无论摇黄从哪个方向突破,都会撞到官军的刀口上。
依张令的意思,他本来还想拿马超开刀,因为有了刘周二人降而复叛的前车之鉴,而且摇黄聚集在翠云山中,随时可能杀将出来,为了避免堡垒从内部攻破,及时清除潜在危险也就十分必要。
但这却触犯到我的利益。毕竟马超已经是我的人了(这话有点怪怪的),我岂能眼睁睁看他任人宰割?我向赵谦强烈抗议,同时动员秦家姐妹也投出反对票──马超败在秦良玉手上,要杀要剐也该秦良玉动手,什么时候轮到张令来捡现成便宜?
这次赵谦坚定的站在我这一边,委婉否决了张令的要求。
马超死里逃生,对我的好感又多了几分。本来他跟随刘惟明投降,对我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现在却主动向我建言。他说以他对刘惟明的了解,刘惟明并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既然脱离了摇黄,就不可能再走回头路。现在刘惟明杳无音讯,也许是遇到什么麻烦,他建议我向赵谦请命,由马腾蛟和秦家姐妹率一支精锐进山,查看究竟,相机解救刘周二人和洪春雷。
“为什么是马腾蛟和秦家姐妹?”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若论武艺和对摇黄的了解,马超才是进山的最佳人选。
马超淡淡一笑:“在下身份尴尬,能留下一命已属侥幸,何必再让公子为难?”
我想想也是,要让马超进山,首先张令那关就不好过。换了个话题:“以你之见,刘惟明他们在山中遇到了什么麻烦,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若山中只得呼九思一人,怎样揣测都不过分,但多了李胜和混天星二人,呼九思想要为所欲为,却也不能!”
马超为我分析:托天王李胜是摇天动的部下,黑虎王混天星则是黄龙的旧部,摇黄十三家中,摇天动的旧部只得五家,分别是刘惟明、马超、李胜以及震天王白蛟龙和争世王黄鹞子。两年前白蛟龙与杨秉胤争抢地盘,白蛟龙被杀,再隔一年,黄鹞子又不明不白死在夔东,摇天动的旧部人人自危,都道以争天王袁韬为首的黄龙旧部要吞并他们。李胜与刘惟明交情平平,但有了摇天动这一层关系,断然不会坐视呼九思行凶。
“呼九思那边不是还有个混天星吗?”
“好教公子得知,若说摇黄之中也有正人君子,这混天星便算一个!”马超对混天星显然印象很好,据他介绍,黑虎王混天星真名叫做景玉书,是摇黄队伍中少有的知识型造反派,当年随摇天动起义,被委以帐簿文书等文职工作,因嫌本名文气太重,所以一连取了两个浑号,以示造反到底的决心。摇天动黄龙死后,两人的部下各自为阵,景玉书对这种状况非常痛心,他没办法管别人,只好尽力约束自己的部下,不许他们骚扰百姓,在民间口碑极佳。崇祯十年李自成入川,要求摇黄配合作战,摇黄各部或相隔太远,或害怕官军报复,均按兵不动,唯独景玉书联络了梁时政,分南北两路策应李自成,三路人马在成都会师,在当时被称为“双星会闯”。李自成对景玉书的才干十分欣赏,曾邀他加入闯军,但被景玉书拒绝。
“景玉书为什么不愿加入闯军?”在我潜意识里李自成代表了正义和革命,拒绝他岂不等于拒绝革命?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马超思索了一下,“也许大家的志向不同吧,李闯喜欢攻城掠地,四处流动,老景却认为这种作法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而且太过骚扰百姓,故尔不愿合伙。”
我点了点头,对景玉书的观点表示赞同。
当初老人家刚刚起来闹革命时,就十分重视根据地建设,他将历史上农民起义通常采用的流动战术称之为“流寇主义”,代表人物就是黄巢和李自成。流寇主义对旧制度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只破坏、不建设,政府军和起义军剿来杀去,平民百姓夹在当中,深受其苦。
“为什么你们不在夔东建立根据地,”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官军层层设防,你们还是想回川北?”
“夔东贫瘠,地广人稀,大队人马不易存活。川北虽然也不富裕,但进可下肥沃的川西平原,退可入秦岭巴山与官军周旋,加之我等在川北日久,出入邻近州县均是熟门熟路,所以想回川北。”
马超的话道出了一个实情。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由于崇祯初年开始的连年天灾人祸,人民的生活日益困苦,不苦的地方则成为造反派觊觎的肥肉,如江南湖广等地,均遭战火蹂躏,相比之下,四川反而成了一个世外桃园。
四川地处西南边陲,东有夔门之险,北有剑门之险,外敌难以进入,加上修建于秦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使得四川旱涝保收,自古人称天府之国。难怪摇黄不想走,比之天灾加兵灾的陕西,比之九省通衢的湖广,四川确实更适于造反者生存。
有了这个认识,几年后崇祯帝上吊自杀,李自成穷途末路,天下群雄纷纷逐鹿中原,我反而静下心来经营西南。先将西南三省连成一片,进而应缅甸国王平力格达之请入缅平乱,先后驱逐英国和葡萄牙势力,在勃固和仰光建立起两个对外贸易基地。武力张扬,经济繁荣,华南联邦由此诞生,并为中华帝国最终演变为中华###国作出贡献。
。。
第27章 翠云山中
月黑风高之夜,我率一队人马悄然离开多功城。
本来按照马超的建议,我应该请求赵谦派马腾蛟和秦家姐妹进山,但我后来一想,这三人跟我都不熟,他们可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要去救人。我决定赌一把,我请赵谦放马超去找刘惟明,我情愿留下来为质,如果马超反水,我就输他一颗脑袋。出乎我的意料,赵谦这回非常开通,他竟以马超有勇无谋为由,主动问我愿不愿随马超进山。
我吃了一惊,要知道上次我和洪春雷去找他时,他就否决了我们一起进山的提议,这回为什么态度大变?
答案随即揭晓,除了我和马超,这次进山的名单还有马腾蛟和秦家姐妹,也许赵谦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监督我和马超,同时又确保行动顺利成功。
不过也有些说不通。赵谦如果不放心我们,干脆不放一兵一卒出城就行了,反正摇黄呆在山里,只要他们不出来,只要他们不攻占重庆,赵谦都没有责任。他为何要这样做?联想到赵谦之前无缘无故的示好,我总觉得此人是个难解的谜。
我们出发了。这次行动赵谦明确指示由我负责,马腾蛟对此大为不满,他认为我没本事,不配当领导,不过当我拿出行动方案,马腾蛟没话说了。行动方案经赵谦和张令审阅后通过,我采用的是精兵政策,成员从白杆兵和马超带来的摇黄精锐中挑选,人数不超过一百,全部都要精通技击和山地行军,在我的想象中,这次行动就象现代特种兵营救人质,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趁他们还没有反应,一拳放倒对手,然后带着人质得胜而归。
由于要保证行动的突然性,我决定于晚上离开多功城,因为我怕有摇黄暗中监视我们。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我们刚一离开多功城,立刻有人跟我联系,只不过不是敌人,而是我以为跟洪春雷一起失踪的林尊贤。
林尊贤的伤已经完全好了,当洪春雷去见刘惟明时,他正好去寻枪,由于养伤耽搁了时间,再加上藏枪时心忙意乱,记错了地点,所以寻找起来大费周折。洪春雷一来等不及,二来也不想让刘惟明接触狙击步枪的事情,于是便与刘惟明先行进山。林尊贤寻回狙击步枪,久等洪春雷不回,只好前来多功城。此时正值风云突变,张令带兵来到多功城,全城戒备森严,他倒还记得我和洪春雷的叮嘱:赵谦此人来历不明,偏偏对我们异常了解,敌友未明之际,万不可轻易暴露身份!于是便在多功城山下找了个农家住下来,日夜留心城内城外的动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我等了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