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还珠之荣尊天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 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7。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 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8。 一八六四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 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9。 一八六八年,约百万平方公里 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0。 一八七六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 吞并。
11。 一八八一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 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2。 一八八三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 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4。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俄帝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 一九二一年 ,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 (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6。 一九四 五年(民国三十四年),俄帝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面积有一百四十 四万平方公里。
俄帝侵占我国领土,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明末清初被侵占约一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
英国的调停
中俄在西伯利亚激战正酐的时候,三月初,英国自去年年底就开始蕴酿的入侵菲律宾军事计划也正式展开行动,由英国海军部和东印度公司共同组成的远征军十八艘战船开赴南海驶入马尼拉门口,十七日战争打响,三天之后菲律宾总督投降英军,英国历史上所谓的马尼拉远征完美落幕。(七年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又以北美的数块殖民地从英国人手中换回了菲律宾和古巴。)
原琉求国尚穆王正是因为得知英国海军将要开赴南海威胁中国时,最终下定决心纳土归降。
轻松攫取菲律宾,大英帝国之前在中国禁毒浪潮中受伤的自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她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中俄在西伯利亚的战争中来了。
好战的俄国这一个多世纪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四周扩张领土,因而虽然她与周边大多数国家都有纷争,但大西洋上的英国并没有感受到俄国的任何威胁,相反,因为俄国的强大,英国正好可以利用她来制掣法国及欧洲大陆其他过于强大或可能崛起的国家,欧洲大陆均势是英国一惯的外交原则。
随着中俄在西伯利亚的战争开始进入白热化,受到俄国的请求,英国开始公开表示想要居中“调停”了。
六月初,英国再次联系了法国、普鲁士、意大利、奥地利等七国公使联名向中国外务部提出照会,要求中俄两国进行停战谈判,早日结束这场违背人道主义的战争。
六月十五日,谈判在清华学院一个约一百二十平方米的会议室举行。
会谈辰时开始,一大早,清华学院外面便围满了青年学子和关注着这场谈判的京城百姓,谈判结束之后,会有部分百姓学生连同国内外记者有幸进入清华学院大礼堂参加外务部举办的问答会。
在荷枪实弹的警卫营护送下,各方谈判人员乘座马车进入颐和园以北约十里处的清华学院,因为马车都遮得密密严严,且统一都由中国士兵驾车,百姓们也只能暗自猜测车内各人的身份。辰时差一刻,十六驾马车准时停在清华学院历史系教学楼前的广场内,各人相继步下马车。
“尼柯尔爵士,希望中国皇家警卫营舒适的马车让你感到旅途愉快!”和荣的马车前面便是法国公使的马车,一下车,看到对方善意的微笑,和荣也笑着道。
“是的,公主殿下,”三十多岁的尼柯尔说着也上前两步:“今天是我自到中国以来最为愉快的旅途。”
“非常高兴您这么说,希望您以后一直会这么愉快。”和荣也笑着颔首:“爵士,请进。”
二人打招呼的瞬间,前面的英国公使威尔与意大利公使乔其莫纳看起来也谈得极为愉快,倒是普鲁士公使加卡耶与俄国公使奥亚托夫等人一样都是神色阴郁。特别是看到法国人与中国人看似极为亲切友好的交谈,前者的心情便更加沉重,在接受中国的大量援助之后,普鲁士却单方面与俄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加卡耶先生也知道自己有些不厚道了,中国必定正是因此才在这几个月来与法国越走越近——
各怀心思的众人相继步入会议室,近六米长的梨木桌边,南北两边分别是英法等七国公使及翻译,东西两边分别是中俄两国代表。
中方代表:和荣及诺布阿穆尔夫妻、外务部侍郎赵阳、翻译杨浦成。
俄方代表:公使奥亚托夫、季米其洛夫维奇、巴基耶夫及翻译希瓦列其。
英方代表:公使威尔和沃林怀特,翻译米顿华盛顿。
其他六国出席者均为本国驻清公使一人及翻译人员一位。
“尊敬的各国公使阁下,非常感谢各位对中俄这场战争的关注,中国一惯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从来不主动发动战争,可是如果有人想要侵略中国,我们也绝不放弃战斗。”年轻的赵阳率先开口:“可是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我们的皇帝陛下也不愿再看到士兵们流血牺牲,所以我们接受英国朋友的提议,今天在这里与俄国人进行谈判。我们已经表现了自己的诚意,如今面对各国公使,不知俄国人今天要如何解释这场由自己在中国北方挑起的战争。”
“战争已经发生,今天我们是要讨论如何停止这场战争——”在听完翻译的话,俄国代表巴基耶夫率先开口道:“不知贵国何时从我们的土地上撤军?”
奥亚托夫似乎也知道巴基耶夫的话很天真,于是他连忙接着道:“中国有句古语叫化干戈为玉帛,由一场小小的意外引发两国几十万军队的流血牺牲,这实在不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自战争爆发,帝国女皇陛下便日夜忧心,如果贵国一定认为战争的责任在我们——帝国愿意向贵国致歉,并将雅克萨肇事者交由贵国审判。”
“公使阁下,一开始我便说了,中国人热爱和平,但是也不能容忍别人的侵略。”赵阳继续义正言辞开口:“贵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入侵中国了,中国人给过贵国很多次机会,连和平协议都签了三个,可是贵国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协约是可是随便撕毁的,所以,贵国绝对要对这场战争负起全部责任。”
“大人,奥亚托夫公使也已经承认战争的责任在俄国,他们也愿意致歉,并将在雅克萨挑起争端的祸首交由中国,”英国人终于开始侃侃而谈了:“如果中国还觉得不够的话,英国愿意出面,请俄国人给予贵国适当的经济补偿,虽然我们都知道俄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伤亡远远大于贵国,但是出于对和平的热爱,我们相信俄国愿意做一些退让,中国人不是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是啊,想一想那些流血牺牲的士兵,想一想他们在家里守望等候的亲人,”意大利人乔其莫纳第一个接过威尔的话附和:“相信中国的皇帝陛下也不愿意看到自已的国家有人家破人亡了。”
“好吧,为了和平,也看在各国朋友的热情上,”诺布阿穆尔开口道:“自战争爆发至今,中国已经为这场战争投入了超过七千万两白银的军费,不知贵国准备赔偿中国多少?”
“你这是敲诈,是勒索——”诺布阿穆尔一开口,巴基耶夫已经抢先怒吼道。
“大人,如果中国真的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那么就请拿出你们的诚意!”英国人威尔也一脸郑重开口。
“公使阁下,如果没有诚意,我们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诺布阿穆尔依旧是一脸的淡定:“北方的战事,中国动员兵力超过八十万,每人一天至少需要五个银圆的军费,如今五个多月,只是前线的军费就需六万万银圆;另后勤人员三十五万,最保守估计,五个多月,这些人仅吃用一项也要耗用国库一千多万银圆;五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伤亡近二十万,按中国最低的抚恤金标准,这笔银钱也要六千万银圆。仅这三项军费就达六万七千万银圆,折合白银六千七百万两——这还不算因为战争造成百姓停产停业的经济损失,以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速度,自战争爆发至今,仅仅因为工场减产所造成的贸易损失至少达七千万两白银。各位,如今中国只要求俄国赔偿三项军费开支,这个要求并不为过吧?”
“威尔先生,各位,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一个国家更该如此!”含笑的目光一一从众人身上滑过,和荣接过丈夫的话继续开口:“如果连治理这个国家的帝王将相都是一群崇尚暴力且没有担当的人,那么我们也不必再对这个国家抱有任何幻想。威尔先生,你也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中国同样有一句话叫做吃一堑长一智,一千多年前中国还有一位智慧哲人说过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与俄国有关边疆的和平协议签了三个,每一次条约签订之后,我们都抱着极大的欣喜期待两国永久的和平,可是那位邻居给我们的永远是失望和痛苦!各位,中国相信你们都是真心希望中俄两国和平的,那么就请你们让我们的邻居拿出真正的诚意来。”
“公主殿下,俄国女皇陛下是真心希望与贵国缔结友好协约,英国也愿意在这其中扮演桥梁的作用,那么贵国是不是只要得到经济赔偿,就会从西伯利亚撤军?”不理会俄国人脸上的恼怒,沃林怀特兀自开口问道。
“金钱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过如果俄国肯赔偿中国在西伯利亚所有的军费开支,中国将考虑再相信我们的邻居一次。”笑了笑和荣又道:“在这笔军费赔偿正式到中国之前,中国现在西伯利亚的六十万驻军军费开支也由俄国负担。当然,如果俄国的赔款明天就能支付,中国就可以马上撤军,自然也就没有那一笔额外军费赔偿了。”
“目前中国的报纸上大肆进行歪曲报导,说西伯利亚属于中国,”压下满心恼恨,长着一头棕红卷发的季米其洛夫维奇冷然开口:“是不是贵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从西伯利亚撤军,所以才会一再提出如此刁难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报纸上的一切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朝廷的意见。不过我个人以为目前中国报纸上有关西伯利亚的报导都是极为客观真实的,因此才会得到中国许多百姓的认可。所以如果朝廷真从西伯利亚撤军的话,我们还必须对民众进行安抚,要面对民众的质疑甚至谴责——在如此压力下我们都考虑到了撤军问题,各位,我想这足以表示出中国朝廷对和谈的诚意,众位也觉得我们的要求是刁难?”
“六千多万不是个小数目,中国应该给邻居以时间筹措才是,至于这段时间边界驻军的军费问题——”威尔也洋洋洒洒开口了:“我们以为既然中国已经决定撤军,那么早撤晚撤也没有多大差别,早点让大军撤回,不但可以省下一笔军费开支,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诚意——这对于中俄两国都是极好的,是双赢嘛!”
“威尔先生,我也早就说了,如果俄国明天就能支付赔款,事实上也就没有了那笔额外的军费开支。”沉吟间和荣又笑道:“而且我觉得,以俄国的辽阔强盛,六千七百万两白银并不是个大数目,更何况俄国还有英国这样最为富庶的朋友呢?对了,在场的诸位都是俄国最友好的朋友,若是肯帮一把的话,别说六千万了,就是六万万,旦夕之间也是拿得出手的,是不是?”
“公主殿下也许有些误会,尼柯尔今日来此只是因为法国对中俄两国和平的期待,法国一直都视中国为最亲切的朋友,以前是这样,以后也永远是这样!”虽然七年战争中法俄奥是同盟,但是随着法国败于英国,俄普缔结停战协议,英俄关系日渐亲密——法国再相信法俄同盟,那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法国率先表了态,其他各国公使也纷纷表示自己也只是为了中俄早日实现和平,他们待中国俄国都是一视同仁——出于种种因素考虑,目前还没有人愿意因为俄国而彻底得罪中国。
于是在看似比较愉快的气氛中,中方提议临时休会,上半场的谈判暂时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我确实对NC提不起兴致了——
西伯利亚争夺战(下)
下半场的谈判中,虽然俄国人在英国的庇护中一再保持沉默隐忍,但在中国的毫不妥协中,他们终于忍不住暴露出其野蛮的本质,巴基耶夫率先咆哮会场,声称俄国国内还有一百多万大军,说他们会让中国人受到教训。
英国以比较强烈的措辞指责中俄两国不爱惜士兵的生命,破坏人类和平,可是已经没有人理会他们了,巴基耶夫的冲动不但重重打了英国人一巴掌,也让这场中国做给世人看的和谈嘎然而止。
这个时候,中国开始表现出强硬的一面,在奥亚托夫开口之前,警卫营已经将四个俄国人送回使馆看押起来。又对各国公使的“调停”再一次表示了感谢,接着中国随即沉痛却又坚定地表示:面对毫无悔意的俄国,中国只有以战止战,彻底打败敌人,中国人才能得到期待已久的和平。
会谈结束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代表赵阳只是向众人讲了巴基耶夫的怒吼,于是众人都知道谈判破裂了。虽然许多人感到很遗憾,但也有不少人觉得松了口气,在全国舆论的引导下,他们对北极熊是极度的不信任,对收复西伯利亚的期望也极大——不是只有俄国人对土地有着狂热的执着!
强盗入侵你的家园,你打败他并施舍给他几个铜板让他滚回去,这或许可以表示你的仁慈宽容;但是侵略者抢占你的土地,屠杀你的人民,当士兵们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侵略者时,你再因为他们嘴上的和平和歉意而放下武器,那便只能是愚蠢!随着又一篇极为激昂的鼓动文章在全国报纸上刊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示要将战争进行到底,“将俄国人赶回莫斯科去”,“狠狠给他们一次教训”,“让他们知道中国再也不是你们可以随便侵略的”!
一时间,全国再一次爆发了报名参军的□,已经选为预备役的年轻人则渴望早日奔赴战场杀敌立功,中国已经开始形成全民抗战的大潮。
六月中旬的谈判,俄国人不过是想拖延时间,想要等到西伯利亚冬季的到来,利用西伯利亚的寒流帮助他们打败清军。中国人当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六月二十二日,定北军首先对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俄军发动进攻,次日,定边军也分出一部自叶尼塞河强行向北突破,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上的俄军为了免于被清军彻底分割围困,只好向西撤退,待穿过哈萨克草原上清军骑兵的堵截,又损失了一半人马,等到他们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俄军汇合,八万人马只余三万不到。至此,整个西伯利亚的3/4已经尽落中国之手。
七月初三,此时与乌拉尔山脉接壤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之上,不足十万人马的俄军终于等到了大队的援军,俄国王牌基辅集团军四十万人马派出的三十万大军终于赶到了,重病的伊丽莎白女皇开始进行最后一搏,如今俄国漫长的欧洲战线只余下基辅集团军的十万人马和新征调的三十万预备役,另有一支比莫斯科集团军战斗力还差的三十五万人的混编师在与土耳其进行对抗,至于圣彼得堡连同其他城市内约计十七万人的禁卫军,这些用于维持国内治安的兵力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自六月份到七月中旬,中国也同样向西伯利亚调派了五十万人的大军,至此,清俄双方在兵力配置上达到5:2,且随着双方骑兵在第一阶段的战争中都大量消耗削弱,步兵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要兵种。
虽然进入七月份,西伯利亚的气温有所回升,初至这极寒之地的许多汉人士兵还是有些不适应,仅半个月时间,病倒的士兵就超过三千,每天都有非战斗减员损失,至八月中旬,他们才开始适应西伯利亚的气候,又经历过几次不大不小的战斗,他们的战斗力才开始表现出来。
至九月份,汉军八旗和绿营兵开始承担了战争的主要任务,这时仍然留在战场上的部分满蒙骑兵才发现这些小个子的汉人不但枪法极准,近身拼起刺刀来身上的狠劲丝毫不输于如狼似虎的俄国人,那些体形高壮的俄国人在面对着几乎比自己矮一个头的汉人时,高大的身形反而成了他们的劣势,因为汉人的“娇小”会使得他们的身体更加灵活诡奇,他们可以用任何方式在任何角度对敌人展开搏杀——
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清军许多新式武器首次在战争中亮相,轻便的手榴弹,可连发三十六响的连珠火铳,由洋人的“冲天炮”改发研制的“爱国者”火炮无论射程还是精准度都属世界前列……除了各种新式火器,清军也大量使用原始的火攻战术,成千上万早就装好了桐油的陶罐被用床弩抛至俄军阵线时,这时防守的俄军越多,引发的恐慌便也越大——据保守估计,在这场战争中,俄军至少有四万人在火海中丧生。
利用兵力和武器优势,中国连接不断对俄军坚固的防线展开密集的攻击,军队也严格执行了兵部的命令,以歼敌为主要目标,不接受敌人的投降,誓将敌人消灭在脚下的土地上。
这场在西伯利亚对俄军的反攻,中国绝对是蕴酿已久。
十月底,在西伯利亚的寒流开始袭卷大地时,不足十余万的俄军彻底退出西伯利亚,开始在欧亚大陆交界处的乌拉尔山脉及乌拉尔河一带布防。
而早在两个月前,东边的土耳其也向俄军发动攻击,原本双方是各有胜负,但是随着俄国与中国在西伯利亚的战争开始恶化,土耳其苏丹似乎是打定注意想要趁火打劫了报复夙仇了,他几乎是动员了全国近七成的兵力开始全线冲击俄军的防线,波兰、瑞典等国也是蠢蠢欲动,想要顺手牵羊捞一点好处。利之所趋,纵然往日毫无恩怨也能转眼间成为死敌,更别说俄国以前可没少与周边国家争抢地盘。
消息传来,已经中风数月的伊丽莎白女皇在留下一句“认输吧,俄国彻底败了”的遗言之后,终于一命呜呼了。皇储彼得大公即位,称彼得三世。彼得小朋友是彼得大帝的外孙,伊丽莎白女皇的姐姐,前安娜女皇的儿子,父亲是普鲁士一个小公国的王储,按照父系家谱,彼得小朋友还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侄孙,他一开始几乎是被当作瑞典王储培养的。十四岁时虽然被接到俄罗斯成为王储,但是彼得小朋友在心底只认可自己是普鲁士人,而且他疯狂地崇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认为普鲁士和瑞典才是文明先进的邦国,而俄罗斯则是一个野蛮落后的地方,所以要说对祖国民族的认同感,他对于俄国的感情远远及不上对普鲁士的1/2。之前俄普停战协议的签订,彼得小朋友是功不可没,不过虽然他部分出卖了俄国的利益,但是面对中国和土耳其的两线威胁,他的举动让俄国在欧洲又少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对手。
只是与普鲁士的停战并没有让俄国情势有所好转,面对小姨伊丽莎白女皇的临终安排,他一边让人与土耳其瑞典等国进行谈判,一边请普鲁士和英国再次出面调停中俄之战,随着前前后后总计六十八万主力俄军在西伯利亚被中国消灭,整个俄国上层已经没有几个人叫嚣着“教训中国人了”!
因现任瑞典国王阿道夫腓特烈是彼得小朋友的亲叔叔,所以俄瑞的和平协议很快就缔结成功了,半个世纪以前俄瑞持续近二十年的大战中被俄国夺走的波罗地海重归瑞典。作为对俄国慷慨的回报,瑞典在欧洲与俄国结成友好同盟,以盟国身份施压土耳其波兰等国,以保证俄国东线的绝对安全。
暂时消除了欧洲的安全隐患,彼得小朋友对于丢失的西伯利亚也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兴趣,甚至他曾私下对英普两国代表说: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让七十万俄国军队为了一个荒凉的西伯利亚而丧失生命,绝对是俄国的损失!
此时中俄已经在乌拉尔山脉西坡打响了战斗,得不到国内的支持,八万俄军根本不是清军的队手。
彼得小朋友如此大方,大清的乾隆皇帝也极为慷慨地表示:中国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虽然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对于欧洲的土地没有一点兴趣,收复西伯利亚只是顺应民心而为,中国愿意与俄国以欧亚大陆为界保持永久和平。
在极为羡慕的英国和普鲁士大使“调解”下,中俄正式签订停战协议。
十二月十二日,中俄《北京条约》在圆明园签订,条约的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定了中俄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国以仍然控制在手的半个乌拉尔山脉换取中国免除七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也就是说整个乌拉尔山脉及乌拉尔河都归中国所有。
在这一年新年到来之前,大清远在西伯利亚的军队大部分开始撤回,同一天,中国乌拉尔边防区正式成立,初步驻军二十万。
作者有话要说:说实话,我觉得彼得小朋友很可爱——
兰馨大婚
乾隆二十七年的春节,必定要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正月初六,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所在在押犯人,轻罪者一律释放,重罪者减刑一级;百姓免三月税收,商人减税三成;宫中放一批年轻宫女出宫,允其自行聘嫁。
正月十六,帝率百官至天坛进行祭祀盛典,次日,帝带宗室祭祀东陵、泰陵,二十二日方还京。
二十七日,最早由西伯利亚还师的定边军二十万在定边将军傅恒的带领下至北京城外西山大营,荣亲王亲去宣旨犒赏三军,之后连续六天,西山大营的欢呼嬉闹斗酒声响彻云霄。
武英门外,乾隆亲率百官迎回定边将军及军中将领,傅恒加封一等忠勇公,太子太保加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赐四团龙黄马褂,并赐大量金银丝帛器物等厚赏。其他将士亦各有封赏,军中将官,除去有特殊军功的另外奖励,五品以上官加一级,五品及以下官升两级,另有银钱封赏不提。
此时全国的报纸除了宣扬大军还胜的消息,又开始继续对西伯利亚进行大肆报导,从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所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到北倚普托拉纳山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到靠近北冰洋的北部雅库特的极地气候,报纸上对西伯利亚进行了事无巨细的介绍,一时间大半的中国人都开始对遥远陌生的西伯利亚感到熟悉和亲切——
朝廷也趁热打铁,将原来的边疆开发委员会更名为西伯利亚开发建设总部,全权负责西伯利亚的开发建设工作,原边开委侍郎刘塘提为尚书,并行于六部,直接对皇帝和军机处负责。
随着西伯利亚大开发开始拉开序幕,工部和商务部又开始大忙特忙了,一个管花钱,一个管赚钱,都忙得热火朝天。
接着,经礼部提议,中国又将义务教育年限由原来的三年延长至五年,也开始对一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中级和高级教育,条件是毕业之后他们要到北部和西伯利亚等地为边疆开发建设服务十年。
户部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人口普查,按官户、士人、农户、工户、小商户、大工场主等按不同职业进行细分,以便于更好的管理。
兵部刚刚打了胜仗,目前主要是休整,同时也开始对西伯利亚的战争进行总结,以后肯定还会改变一些训练方法。
刑部会同礼部国子监等相关部门,开始参考英国的兵役法,编制一部中国《义务兵役法》,改变中国目前所有军队自入伍便一直由朝廷供养的局面。
各部门都忙得热火朝天,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吏部官员做事也越发精心认真,功劳也不能全让别人抢了去不是?
朝堂上所有的一切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后宫也随着兰馨的婚事一天天到来而热闹到极致。在这种时候,多罗贝勒五阿哥府上一个侍妾流产的消息根本就不值一提,哪怕这次流产与宫内的某位贵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继续看戏。”给两边的人都递了消息,和荣便将这段插曲彻底放下。
有消息表明回疆香公主可能要进京,养了这么一个独特的女儿,大清到时候该向阿里和卓讨些什么呢?
五月九日,海兰察随定北将军阿桂一行入紫禁城拜见乾隆,这一次朝堂上的焦点不是大军统帅定北将军阿桂,而是被封为一等超勇公,侍卫大臣的偏将海兰察,因为这道封侯的圣旨之后,另有一道兰馨格格晋封和硕和端公主和七日后大婚的旨意,当初指婚时因海兰察的身份所限,作为帝后养女的兰馨只封了和硕格格,如今也是因为海兰察的战功,兰馨终以公主身份出嫁。
公主大婚的喜服皆有定制,颜色均是鲜艳的大红,底部是祥云流水纹,肩袖为金丝海龙纹,喜服前后明纹以蝙蝠赤蛟为饰,暗纹以喜鹊红梅为缀。
朝冠则是青绒底上朱纬缀金孔雀五只,东珠青金石珊瑚交错饰之,二层镂金顶上饰九颗东珠,上衔红宝石,冠后护领垂金黄绦二,珊瑚为缀,青缎为带。
着喜袍,戴朝冠,新娘子终于被送上同样喜庆的花轿,十里红妆的盛况由紫禁城绵延至东直门的和端公主府。
皇帝主婚,宗至及百官共贺,军民同喜——似乎北京城内还从来都没有如此热闹的婚礼。
张幕结彩的公主府内,香衣鬓影觥筹交错,新娘子已经进入新房近两个时辰了,新郎官才终于由筵席上脱身。
还师封侯时,洞房花烛夜——人生最大之两喜同时遇上了,饶是海兰察再铁骨铮铮也开始醉了。
“公主,老奴就不打扰公主和额驸了,你们也早些歇下吧。”结束所有的仪式,望着含情脉脉的一对新人,崔嬷嬷半是欣喜半是感动说道,同时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