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还珠之荣尊天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哥,我常听人说到: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而掌握知识的人才正是关键。”和荣说出这句足以影响大清国策的话时却云淡风清仿佛就是在说“今天天气真好”。
沉吟半晌,这边永琏也突然低笑道:“唔,看来大哥又有得忙了——”
“二哥,如果有可能,水兵的俸禄福利再加一点吧——”临进船舱前,和荣幽幽的低语突然飘开。战船根本就是人类造出的第一个活动棺材,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未来的三百年内,人类还会创造出许多移动棺材和更具杀伤力的东西——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也许真的只能回到原始社会了——
琉求国,许多人皆以为便是后来的台湾岛,实际上却不然。早在十五世纪初其,琉求群岛上便建立了山南,山北和中山三个国家,历史上称为三山时代,三国对外统称琉求国,面积包括北至琉求岛(即后来被并入日本的冲绳岛),南到台湾岛以北及周围所有岛屿。琉求早在中原三国时期便与大陆交往,当时称为“夷洲”,至明朝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派使臣带诏书出使琉求,琉求国中山王首先领诏,然后奉表称臣,之后,山南王和山北王相继对明朝称臣,由此,琉求成为明朝属国,两百多年,交往日密。只是十七世纪初,由于明王朝的衰落,琉求国被将将北方大岛鬼界等五个岛割给日本的萨摩藩,至十九世纪末,中原的大清王朝更是日薄西山,琉求国大半岛屿均被日本强占,国王尚泰和世子均被带至东京,琉求国灭亡。
十八世纪中期,琉求诸岛大部分仍在琉求国手中,国都首里便在北部的大琉求岛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东南亚和东北来贸易中转站的琉求国被称为“万国津梁”,自明朝后期实行海禁以来,仍属明朝藩国的琉求国在东亚的贸易地位便越发重要。及至东边的日本江户幕府实行闭关锁国之后,侵入琉求的萨摩藩成为唯一掌控日本与明清两朝贸易的藩地,因而也成为后来日本最有实力的四大强藩之一。
不提此时的倭国日本,却说琉求国自一百多年前摆脱摩萨藩的控制之后,便于1654年谴使到中国大陆请求册封,当是顺治帝封琉求王为尚质王,定两年进贡一次,琉求国正式成为清朝藩国。
不同于北边野心勃勃的倭国萨摩藩,靠近中国的南边台湾岛与琉求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友好往来。
1683年,康熙帝从郑氏手中收复台湾,琉求国与台湾宝岛和大清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时的台湾岛是福建省隶属的台湾府,乾隆元年,在雍正帝的临终安排下,随着台湾府的地方官员一次大换血,宝岛台湾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永琏等人也看到过许多龙门有关台湾变革的消息,但是当他真正踏上海岛的那一刻,他便由心底产生了极大的陌生感:这里当真是大清的土地?
至于和荣,她则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宽敞整齐的路面被绿化带隔成两列,行人车辆顺行逆行完全被区分开,同一个方向的道路也分为人行道和车行道,路面上除了行驶的马车和路人,不时还能看到穿着统一制服的清洁人员埋头清扫路面,甚至道路两边每隔一段便会有一个绿色的垃圾箱……这真的是十八世纪的中国?好吧,自己只不过画了一张草图,他们竟然能实践得如此彻底,也许自己真的有点大材小用了——
“这些房子都有些陈旧了,”望着街道两旁统一的青砖红瓦商铺,台湾知府张亦辉却不管其他人的震惊,兀自介绍着新的开发计划:“台湾府新建成的居民区都是三层的白色小洋楼,不但洋人大力购买,买给岛民居住也节省了空间,这十年来,岛上的人口翻了五倍。”除了来自琉求国和大陆的移民,欧洲战争也让许多洋人来这里寻求安定。
“看来你还养得起啊。”此时和荣除了感慨万端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多亏了公主和王爷的支持。”台湾经济真正做到自给自足也不过是近八年来的事,之前有十六年的时间都要靠龙门商队的暗中资助,台湾的贸易虽然也极为发达,但是更多的岛民即使在丰年也只能保证衣食无忧,仅占少数的商业税收根本不可能满足岛上这二十多年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
“走吧,去工场区看看。”和荣知道那里才是这个宝岛最大的惊奇。
“琉求国那边怎么样了?”上了马车,和荣突然开口道。
“还算稳定,国王尚穆虽无其父治国之才,但在蔡温等人辅助下,守成倒也不错,岛人多以渔猎为生,与周边邻国也多有贸易往来,这也是其经济命脉。岛国多是地广人稀,军事上除了大琉求岛国王的万人侍卫队,其他诸岛基本无兵力驻守,所以才会被北边的倭国一再欺凌。”
“琉求国与台湾府的关系如何?”假装没有看到旁边永琏的沉思和张亦辉眼中的光芒,和荣继续道:“我是说尚氏王朝。”
“琉求国对外贸易的海船基本上都是台湾提供的,所有销往邻国的商品四成是台湾府提供的,他们的岛民称台湾为‘仙台’,王室和贵族成员约六成曾在台湾学府留学,这几年尚氏王朝也效仿台湾做了一些改革,但仍然是依赖于台湾府的支持才得以进行,没有大清的技术和资金,他们只能困坐城愁。”
“这样的藩国确实没有存在必要了——”不理会张亦辉话中隐含的深意,和荣抬头对旁边的永琏道:“大琉求岛太过靠近倭国,我讨厌那个国家。将耿氏及其属臣迁到台湾,台湾府改为台湾省,下辖琉求澎湖列岛,大力发展海军,为中国震守南海。”和荣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那一句“讨厌”,让张亦辉打消了原本想要说的话,没多久张亦辉内调,大清内部又有诸多烦乱之事让和荣暂时忘记了那只野狼,就是趁着这个间隙,东亚又崛起了一个强国。
“你呀——”不是第一次听到和荣带有孩子气的话了,永琏对此只是一笑了之,继尔便思考起合并琉求和台湾建府之事,旁边张亦辉在欣喜之余也压下之前想说的话,一个小小的倭国想必就算效仿欧洲和台湾府的改革成功,也不可能对大清形成威胁。在心里如此告诉自己,他便将这事彻底抛之脑后。
作者有话要说:倭寇啊——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詹姆斯瓦特
台湾府的工场区没有欧洲工业革命时的轰鸣机器声和到处冒着浓烟的烟囱林立,反而有几分信息化技术革命之后中国在各省地建成的开发区气息,被青砖高墙围起来的十几个手工工场依次排开,外面看着静悄悄的,里面却忙得火热。虽然还没有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机器,但是人们的分工已经非常细微了,比如这里唯一的一家棉布工场丰和布行,里面棉布生产已经分为二十七道工序,仅其中印染一部分便分为煮练、漂白、碱缩、上蜡、染色、印花、整理等九项工序,在丰和布行内,便是原料半成品等的搬运都有专门的工人队伍,而且分为好几个不相关的分队。
除去棉布工场,这里还有造纸工场、文具工场、成衣工场、绣鞋场、玩具工场、炒茶场……其分工之细致直让人叹为观止。
各工场内除了四处林立的作坊,基本上都有工人宿舍,不过由于这些年内陆贸易也发展得极快,工人已经不需要轮班倒了,几乎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在台湾地方政府的资助下,工场主也在附近建了家属楼,许多家庭除了老幼,成年人全部在工场做工,中国最早的工人诞生于台湾。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也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显着的一条便是成立了养老保证金托管委员会,目前相关政策还处于试行阶段,具体效果如何要以后才知。
“这一部分钱一定要交给可靠的人管理,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投资,但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台湾是大清改革的试验田,你们一定要摸索出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来。”参观完台湾工业区,和荣最后对张亦辉慎重叮嘱道。
“臣明白,必不会辜负公主和王爷所托。”做为与和荣一起长大的玩伴,张亦辉难得有如此郑重其事的时候。
“对了,台湾的农业发展也不能忽视,你可以派人仔细考察一下美洲的农场主种植业,任何时候农业都是国之根本,是第一产业。”东北和西伯利亚可是发展大型农业集约化的天然沃土。
“臣谨记公主吩咐。”
“好了,带我去见我们的贵客。”回头冲诺布阿穆尔一笑,和荣又道:“二哥,明天一早我们就回吧?”海军演习暂时将英国的蠢蠢欲动压了下去,与北边俄国却是非战不可了,还有海军的扩建和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逍遥的日子也该结束了。
“公主要带瓦特先生回京?”对于这个疑问张亦辉早就想问了:“台湾的实验室刚刚远备起来,在这里不是更有利于瓦特先生的研究?”
“国之利器,岂可轻易示人?台湾现在人多耳杂,保密工作最难做。”得,大清还得成立一个情报科。
“那个什么蒸汽机当真有那么宝贝?”兄妹多年,永琏还从没有见过和荣如此重视过一个人——确切来说是一件器物。
“二哥,相信我,”低叹一声,和荣又坚定道:“别看我们在大清建了那么多工场,但是蒸汽机的发明,才让人类真正进入工业时代,詹姆斯瓦特这个名字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约两刻钟后,和荣一行终于在实验室见到了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詹姆斯瓦特,小伙子二十五岁,金发棕眸,相对于一般欧洲人的健壮,瓦特的身子明显有些单薄,和荣自是听说过他自小身体就不好,甚至连上学途中都不得缀学在家。不过他却是非常喜欢读书和思考,除了对机械制造感兴趣,他在家里坚持自学了几何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和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并自学了好几种外语。这不,虽然才来到中国三年,一些简单的汉语他已经说得很不错了。
“张先生,您好——”看到和荣一行,正在院子里拿着书本苦思什么的瓦特连忙上前招呼道:“他们三位是您的朋友吗?你们好,非常欢迎!”
“您好,瓦特先生,认识您非常高兴,我是和荣。”对旁边的张亦辉摇了摇头,和荣以一口流利的英语笑道:“自从听说过您的名子,我一直渴望见到您,今日有缘相见,我实在是高兴极了。”
“尊敬的夫人,您竟然会说英吉利的语言?”惊讶过后,瓦特自然是满心激动:“再次听到祖国的声音,我实在太高兴了。”
“我一直想要了解您的祖国,我知道那里被海洋环绕,气候温和,盛产绵纺织品和各种精致的金银器具,伦敦经常会被白色的雾气笼罩,在我们中国人的想像中那便是只有天堂才会有的仙气了。”
“我没有去过伦敦,可是我知道伦敦经年被雾气环绕,不过也有许多人经常抱怨伦敦的大雾——哦,不过我有朋友说伦敦的雾是黄色的,也有黑色的——”
“就是没有白色的,对吧?”西方人一般不习惯于在谈话中明确指出对方的错误,和荣自然看得出瓦特的尴尬,于是她也笑着接道:“我听说伦敦的雾是由于烧煤产生的烟尘形成的,白色的雾气却是由水凝成,瓦特先生必定对白色的雾气了解得更多,听说您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它们产生了兴趣?”
“尊敬的夫人,您说得对极了。”顺着和荣的视线,瓦特开始对众人讲起自己的伟大杰作:“尊敬的夫人,先生,请看这个烧开的水壶——为什么壶盖会不断跳动?”走到一个烧着沸水的煤炉前,瓦特的眼中闪着科学家特有的执着自信。
“是水蒸汽的力量掀开了壶盖,所以瓦特先生就想着,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水蒸汽的力量来做一些其他事?”
“实在对极了,尊敬的夫人,您真是我的知音。蒸汽机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加热后水蒸汽产生的力量帮助人们工作。”兴奋之后,瓦特又将众人带到一个机器面前,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连着一个笨重的汽缸:“目前英国矿井中使用的这种纽科门蒸汽机就是把压缩蒸汽通入一个圆筒使之形成局部真空,于是大气压力就可以推动圆筒里的活塞,矿井工人就是利用活塞的上下运动开采煤矿。但是这样的蒸汽机,要把一个大汽缸交替着加热、冷却,工作效率是极低的,而烧起煤来浪费也是极大。”
“想必瓦特先生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的是的。夫人请看,这种新型蒸汽机它有两个汽缸,工作时加热和冷却分别在两个汽缸进行,这样不仅避免了纽科门式蒸汽机的煤炭浪费,而且因为加热汽缸一直保持在一定温度下,它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倍——如果汽缸有更好的保温方法,它的工作效率会更快。”
“瓦特先生,不要烦恼,您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创造出更快的蒸汽机,你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知道您是一个伟大的人。”
“谢谢您,尊敬的夫人,我也希望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毕竟刚刚攻克了一大难关,对于其中的小瑕疵瓦特倒也很快就释然。
“一定会的。瓦特先生,实际上今天我们来是想请您去中国大陆的。”和荣终于开始言归正传:“我们非常需要您和您的蒸汽机,中国大陆有很多工场和煤矿,可是它们大多仍然是手工劳动,如果有了您的蒸汽机,工场一定能节省更多的人力。我们知道您喜欢研究工作,您放心,我们已经在内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为您专门建成了一个更大的研究所,里面的各种书籍工具应有尽有,在那里,我想您一定会研究出更好的蒸汽机。”
“如果张先生同意,我没有意见?”略一深思,瓦特望着和荣等人道:“这三年来我得到了张先生的全力帮助,如果不是他的慷慨,也许我的蒸汽机还没有这么快问世。”作为一个出生在普通工人家里的孩子,生存也许不是问题,但要自筹资金进行科学发明绝对是极为不易的。当初自己会一个人来到这异国他乡,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冲着清国人的资金支持而来的?
“张先生既然带着我们来见您,必定是不会反对的。”满意一笑,和荣又极为诚恳道:“以前张先生答应您的条件我们继续遵守,您这边若是有合适的助手也可以带着,如果有其他需要,尽可以直说,现在想不起来也没有关系,我会给您派一个仆人,如果您有需要,他会帮您在第一时间转达给我。对了,如果您愿意,我也可以派人接您的家人来探望您,中国内陆和台湾一样,也有许多洋人,您去了就知道了。若是您的家人不喜欢住在中国,我再派人送他们返回英国,现在中国和英国之前商船已经很多了,往来十分方便。”
“尊敬的夫人,您实在是太善良了,谢谢您,非常感激——”自己的发明虽然成功了,但由于机体笨重,真正的实用性并不是非常好。而对方不仅继续提供自己研究资金,付给自己每年五万英镑的巨额奖金,如今竟然替自己连家人都想得如此周到——这一刻,年轻的瓦特先生被彻底感动了。
“千万不要这么说,瓦特先生,能结识您这样伟大的人是我们的荣幸,全中国人民都会感激您的。”和荣也笑得极为谦逊可亲:“如果您的蒸汽机实现销售利润,我们可以再签订新的合作协议。”一个笨重的蒸汽机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只有让世界都参与到蒸汽时代中来,各种新的发明才会层出不穷,蒸汽机车、汽船、冶金业采油业的飞速发展……这些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宾主双方良好的初次会面,为以后的完美合作奠定了基础。只是和荣并不知道,正是由于她这一念之变,竟然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提前了几乎半个世纪,原本要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的工业革命,如今已经开始拉开序幕。
作者有话要说:纯属YY啊——
告看文的亲们,有事外出,上网很不方便,以后肯定无法保持日更了,见谅——
叉烧大婚
台湾海峡之上,微风如醺,一艘五桅帆大型商船在基隆港口起锚,向北驶去。
“离开这个跟英国一样被大海包围的地方,瓦特先生舍不得了!”看到一直静望着宝岛的瓦特,和荣向前靠近两步低道。
“是舍不得,”略一点头,再抬头时年轻的瓦特已经满面春风:“不过我也对即将到达的地方充满希望。”
“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我保证,瓦特先生。”和荣也跟着笑了:“那里虽然没有宽阔的海洋,但是有我们中国的母亲河之一长江——滔滔江水流经半个中国,她是中国江南水乡的主动脉,没有她,人杰地灵的秀丽水乡将大失其色。”
“我知道,中国江南有个跟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一直笑望着身边的和荣,瓦特也迅速接着道:“听说那边山水如画,长江是在那边吗?”
“瓦特先生说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长江不流经苏州和杭州,”想了想和荣又道:“但是苏州和杭州有中国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中国南北水上运输的大动脉,一千多年前中原的皇帝让百姓开凿的。那时候中原的江南已经十分富庶美丽,南方的粮食要运往北方,水上运输比陆上运输方便得多。”
“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当时一定耗费了许多人力。”惊讶过后瓦特是一脸的感慨:“开凿大运河,修筑万里长城——夫人,你们国家的人民真是伟大。”
“是的,人民永远是最伟大的。”轻叹一声,和荣又笑道:“瓦特先生也很伟大,瞧着吧,我们脚下的商船一直都靠风帆在海洋里行驶,很快,我们的船只就可以摆脱风向的束缚,利用蒸汽动力自由航行——不止是船只,还有在陆地上奔跑的车子——瓦特先生,你已经不止是英国的骄傲,全人类都会记住你的名字。”
此时的瓦特早已经呆掉了,虽然他一直致力于利用蒸汽动力为人类工作,但是眼前和荣所描绘的前景,他却是想也不敢想——自己那种笨重的蒸汽机真的可以让轮船在大海上自由航行,让车子不用马匹的牵拉?
惊异之后,瓦特是满心激动,科学家的研究精神也彻底焕发,就从这一刻开始,瓦特在心底的研究方向也开始向前和荣描绘的前景奋斗。
和荣专门为瓦特建立的蒸汽动力研究所在湖北武汉,距汉口船厂仅十公里左右,研究所占地三十亩,设了六个专门实验室,可容纳两百多人。研究所内除了实验室,还有一个专门的图书馆,特定的演示场,宿舍和运动场馆等。这是大清第一个大型研究所,也是半个机械机师培养学院,不但大清的第一艘蒸汽轮船在这里产生,后来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式机车的工程师陆铭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十几年后,即便大清也培养了许多留洋归来的军舰动力设计师,但是来自武汉蒸汽动力研究所的工程师还是各船厂最抢手的。
安顿好这位蒸汽动力鼻祖,和荣三人不得不快马加鞭赶回北京,倒不是有什么朝政急事。纯皇贵妇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乾隆已经为和嘉订了婚期,额驸是早就内定好的福隆安,傅恒嫡子,现任刑部侍郎。
与此同时,乾隆也让五阿哥永琪在和嘉出嫁之前半个月进行大婚,虽说纯妃一不是嫡母二不是永琪的生母,不过到底是众阿哥的母妃之一,永琪的婚事还是赶在丧前办的好。至于被乾隆指婚嫁给永琪的倒霉姑娘是御史完颜济格的小女儿,和荣自是不可能见过小姑娘,不过倒听说过完颜济格上书指责永琪等人在街上扰民滋事的事,当时真假格格一案还没有拥到乾隆面前,乾隆自是把完颜济格暗地里狠狠骂了一通。别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处置,别糊涂了,作为一个明君,惩治谁也不能随便惩治御史。这次指婚莫非正是乾隆的报复?不过这次和荣却是猜错了,将完颜济格的女儿指给越来越不着调的儿子,乾隆完全出于一种慈父之心,他无非是抱着一种奢望,希望完颜家的女儿能跟父亲一般明理,将来好将丈夫引向正道,只可惜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永琪的大婚定在五月十六,宫外位于永定门附近的淳郡王府经过近半年的紧急施工看着倒也气派,和荣永琏三人一回京,向紫禁城内的乾隆等人请过安,出宫后便去淳郡王府转了一圈,有些秀还是必须要做的。
出了郡王府,和荣又去永璜府上稍坐片刻,顺便用过晚膳,最后才与诺布阿穆尔回到自己的公主府。
“公主,这是淳郡王大婚的礼单,请您过目。”回去歇下来没多久,黄莺便拿着早就登记好的单子进来问道。
“按以前四阿哥和六阿哥大婚的份例就行,你们看着合适就送过去。”和荣还是对自家妹妹关注得多一些:“倒是给和嘉的贺礼你们要提前准备好,按以前给和婉的份例加重三成,毕竟现在好东西多了。不过要跟和敬商量一下——算了,你们先多备些东西,回头我自己跟和敬招呼一声。”这送礼也是一门学问,身份相同的人,送礼与别人相比既不能太寒碜,也不能压别人太过,礼金厚薄事小,彼此的面子事大。
“是。”虽然点头应下,不多时黄莺面上却渐渐有了难色:“公主——”
“说吧,有什么事一次说完。”
“公主,最近内务府那里开始出现了一些流言——”略一迟疑,黄莺偷偷望了一眼旁边的诺布阿穆尔又低道:“自从公主将和婉公主府上的陪嫁嬷嬷处置之后,那里边就开始有了不利于公主的流言——”
“他们——只怕从本宫回京之后,他们就开始嚼舌根了。”冷笑一声,和荣想起自己从和婉陪嫁丫头口中听来的事便恨得牙痒痒。嬷嬷陪嫁本是皇家怕公主在夫家受气而派去保护公主的,不想倒成了那些奴才敛财的手段,借着祖宗规矩的名头,从额驸和公主格格两边挖银子,不然就不让别人夫妻见面。难怪本朝的公主格格不但极少有孕育子嗣,而且大多都在芳华妙龄早逝——回过神来,和荣继续冷声道:“你继续说。”
“和婉公主府上换了管家嬷嬷之后,和敬公主也开始打压府上的陪嫁嬷嬷,这些嬷嬷都是四年前公主回京内务府派去的,以前念着宫里的规矩,只要嬷嬷不要太过份,公主也都忍着,这次和婉公主一事之后,内务府那边似乎想要特意将事情闹大,京中公主和格格们府上陪嫁的嬷嬷行事就越发放肆,就在上个月底,公主府的高嬷嬷因为在言语上激怒了额驸,结果被额驸一脚踹翻,不想当天夜里,她竟然就没了。”停了片刻,黄莺又道:“高家是内务府世家,那高嬷嬷虽然不是高大学士本家,但也是姓高,再加上内务府嬷嬷们对公主早就有所嫉恨,于是就开始四处散播流言,直至皇上回京,她们虽然略有收敛,却仍是不死心。为此,和婉公主认为都是因为自己给公主格格们惹来这场无妄之灾,如今已经病了快半个月了,和敬公主也气得不轻,但是因为高嬷嬷之死,她也不好再争些什么。和嘉公主大婚在即,奴婢瞧那内务府竟是想借此机会重拾往日威风。”
“哦?她们是如何议论本宫的?”“制度崩坏”是由自己回京后拒绝接受内务府的管家嬷嬷开始,她们不可能不记恨自己。不过早在解决和婉府上的刁奴时,自己便想着废除陪嫁嬷嬷制度,不想自己还没有动手,他们倒先等不及了,既然他们这么急切,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下去吧。”诺布阿穆尔的适时开口让一脸为难的黄莺如释负重,连话也没答,她便施了一礼迅速退下。开玩笑,那些个腌脏婆子满口的秽语自己可没脸在主子面前说出来,不是怕受罚,她只是不愿脏了主子的耳。
“真的想听?”看到妻子瞪了过来,诺布阿穆尔慢慢靠近妻子耳边:“既然福儿一定要听,那还不如让为夫来告诉你——”
“她们说为夫以叛逆罪臣之后高攀皇家公主,这般尚主,不过是公主府一犬马耳——”
“她们说为夫既受皇恩却无视祖宗家法规矩不配为人臣子——”
“她们说为夫不思进取沉溺女色枉费皇上信任——”
“阿穆尔,别说了——”打断丈夫的话,和荣突然有些害怕下面的问题:“你后悔吗?”
“福儿,你是在紧张?”原本只是想将那些当作笑话说给妻子打消她的好奇,只是说到最后,诺布阿穆尔眼中便开始闪着莫名幽深的暗芒。
“是,我在紧张,我怕你会后悔。”望进丈夫深不见底的浅褐色眸子,和荣坦然说出自己的心声。
许久的沉默,直到屋内静得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心跳,诺布阿穆尔紧绷的神色终于舒展:“福儿,如果是你,我不后悔——”
看到丈夫脸上慢慢滑过的笑意,和荣突然觉得心里微微有些窒息,鼻子一酸,眼中竟开始湿润了。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她已经紧紧抱住眼前的人,贴着他坚硬的胸膛,听到里面沉稳的心跳,在大清之外,她终于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存在的理由。
“福儿——”如果说刚才诺布阿穆尔在说出“不后悔”之前还是有一点点迟疑,但是看到妻子眼中的水气,他心底便只留下庆幸和满足,自己这是不是就叫做守得云开见月明?
永琪的婚礼热闹而萧瑟,说它热闹,是因为皇子大婚,捧场的人自是极多;说它萧瑟,是因为当事人新郎倌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一丝大婚的喜气,并由此导致完颜氏一家也懒得再做戏,冷淡地应付完这场婚事,性格耿直的完颜济格与皇子女婿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便借口醉意与同僚们告辞了。
自我感觉良好的永琪一直被养在深宫,因而朝堂上并没有真正的可靠的人;至于皇室宗亲,因为他只认福家这门亲戚和两个兄弟,众人对他也无甚好感,便是蒙古愉妃的部族都对他死了心。
再加上宫中不少人都隐约看出了这位五阿哥的心事,于是对于这场最终草草结束的婚事,众人反而多是对完颜济格一家产生了同情之心,完颜济格虽然有些死脑筋,但基本上还是个正常的人,而且是个合格的臣子,不过就因为这个臣子的身份,他不得不将女儿嫁给一个明显有些不正常的皇子。一个空头皇子顶个屁用?只看他做的那些个事——不敬嫡母,不亲母妃一族,这倒也罢了,他却偏偏只与皇帝年轻的宠妃交好,与包衣奴才称兄道弟——也亏得当今帝后仁慈,不然就这种傻冒,到了阎王殿只怕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