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纪晓岚全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公子,便乱哄哄地议论起来。谁也不肯上前阻拦他,觉得有好戏看啦。这两位掌柜听着众人的议论,也知道了这个小公子是谁,也对他奈何不得,只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
  纪晓岚把书放下,从人群中的一个人手里要过一把铁锹。
  人们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便都瞪大了眼不说话,看这小公子怎么做。
  纪晓岚把簸箩往地上一扣,用锹把在簸箩底上敲打一阵,然后放下铁锹,又把簸箩轻轻挪开,弯腰在地上看来看去,接着伸两个指头在地上捡了几下,好象他捡到了什么细小的东西。
  然后,纪晓岚直起腰来向众人一笑,开口说道:〃这只簸箩说了话,油坊掌柜是它的主人!〃面坊掌柜一听,恼怒起来,脸膛憋得像猪肝一样,指着纪晓岚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乱说,小可才是真正的主人。〃纪晓岚张开一只小手,另一手指着说道:〃你不要再争了,这些芝麻粒就是证据。〃说着走到面坊掌柜面前,伸着手让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说簸箩是你的,那么你就经常用来盛面和五谷杂粮,可是刚才敲打几下,却掉下这么多芝麻粒,这只簸箩究竟是谁的,这不是不言自明了吗?!〃面坊掌柜的不好再说什么,脸上作红作白地,扭转身挤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柜连声称谢,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
  一场难解难分的争吵,就这样偃旗息鼓了。纪公子才十来岁就会审案的事,也马上不翼而飞,在四乡八里传说开来。
  纪晓岚生活的年代,正是鬼神之说盛行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在这大千世界上,还到处游荡着一种人类以外又非动物的精灵。
  据传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纪晓岚在塾馆中读书到深夜,一个人打着灯笼去茅房。茅房早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在幽暗的灯光下,纪晓岚看不清那个人是谁,就问了一声:〃谁呀?〃“我是鬼。〃蹲着的人低头说话。
  纪晓岚听了一楞,看那〃鬼〃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便笑着说了一声;〃鬼也会屙屎,没听说过。〃那〃鬼〃低头不语。
  纪晓岚的灯笼没有地方放,看那〃鬼”的大头顶平平的。
  于是,他就把灯笼往它头上一放,说道:〃你是个善鬼,这次你干点儿好事,给我顶会儿灯笼吧!〃那〃鬼〃等纪晓岚解完手,把灯笼交还给他说道:〃纪爷纪爷你好大胆!〃纪晓岚笑哈哈地摸摸〃鬼〃的头,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头!〃然后他又狡猾地笑道:〃小鬼儿,你为我顶灯笼,我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东西,就赏你块煎饼吃吧。〃说着这话,他把一直捏在手中的那张刚才用过的手纸,塞进〃鬼〃的嘴里。
  〃鬼〃闻到一股臭味,明白塞进嘴里的是手纸时,〃嗥〃地大叫一声,跑出茅房不见了。
  纪晓岚也不追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同窗的学童听到叫声赶来时,纪晓岚一走三晃地笑着,大家莫名其妙,回到屋中询问,都听得大笑起来。但直到后来,也没搞清那天究竟是人是〃鬼”。
  纪晓岚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是满腹文章。言谈举止,要比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成熟得多,成为这帮小伙伴的〃小军师〃。由于他活泼好动,又嘎里嘎气的,比那些大点儿的孩子更淘气。
  为了这些,他的祖父纪天申、祖母张太夫人、母亲张夫人、四叔纪容端和婶母李氏等盼望他早日成才的人,不得不对他严加管教,无奈这孩子聪明灵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塾馆,都能变着法地玩个痛快。
  那年元宵节,纪晓岚和弟弟妹妹们去景城逛元宵灯会,由老仆人施祥陪着。纪晓岚看市上好玩的东西很多,便和弟弟妹妹去买。纪昣等几个孩子每人买了几件心爱的玩具,拿在手中高兴异常。纪晓岚却只买不玩,等着拿回家中再玩,本来这也无可非议。可是让施祥琢磨不透的是,这位小少爷见什么买什么,买得实在拿不了,还要去挑选,不得已,施祥这才在一旁说了话:〃五少爷,少买几件吧。一下子买这么多,哪里玩得过来?
  人家都说玩物丧志,你可不要耽误了功课呀!〃纪晓岚听了,摇头一笑说:〃我是买了供玩一年的,要是只买三五件,坏了就没有玩的了,不是还要来买?这下一次买够了,反倒省事些。〃施祥见劝也不听,只好由着他。回到家中,大人们见孩子玩得痛快,自然也很高兴,惟独施祥却像有什么心事似的,闷闷不乐。
  施祥小名举儿,与纪容舒同岁,早在8岁时就来到纪府,为纪容舒当书童。几十年来,忠心耿耿,很受纪府上下的尊重,都习惯称他〃老举哥〃,是纪府里地位较高的仆人。
  施祥见到纪晓岚的母亲张氏,对夫人说道:〃五少爷买的玩具太多了,夫人该管他一管。〃张夫人正在高兴头上,一时没有在意施祥说的话,随口说道:〃昀儿高兴,就让他去玩弄吧!〃施祥忠实正直,向来把纪家的事,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听了夫人的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很不舒服,就去找太夫人。
  施祥对太夫人说道:
  〃太夫人,我想跟您说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张太夫人笑笑道:〃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施祥说道:〃五少爷去观灯火的时候,买了很多玩的东西。
  钱花多少倒不值得吝惜,只是明天先生就回来开馆了,少爷要到馆中读书。买那么多玩的东西,您说他是顾着玩哪,还是顾着读书哪?老夫人应当管教他一下才好!〃张太夫人听了点点头:〃你说的很对。我也看他拿着许多玩具,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多亏你提醒。〃第二天,太夫人让纪晓岚把那些玩具拿出来,只给他留一两件,其它的给锁到一个匣子里。只有节假日不读书时,才给他拿出来玩。玩过之后,太夫人便再给他锁好。
  纪晓岚听说是施祥的主意,当时很生气,有几天一见施祥,就把嘴撅得高高的,骂施祥是〃举大舌头〃。可是到他懂事的时候,心中却一直很感谢施祥,终生不忘这件事。到他75岁写《滦阳续录》时,还特意写上这件事,感慨地说道:〃此虽细事,实言人难所言也,今眼中遂无此人,徘徊四顾,远想慨然。〃沧州离崔尔庄不远,交通方便,风景秀丽。纪家便在沧州城购买了一处庄院,位于运河边的上河涯,院中盖了一栋五楹楼房,取名叫水明楼。水明楼矗立在运河岸,一面依翠,三面环水,风帆沙岛,渔歌处处。庭园中,老树苍郁,浓荫密布,花开如锦,幽香袭人。每逢夏天到来,老太爷纪天申和张太夫人,便到这里避暑。直到秋禾尽熟、天气凉爽的时候,才回到崔尔庄家中,忙着征收佃户们的租子。
  沧州每年四月十八举办社会,热闹非常,周围几方里的人们,都到这里赶会。纪晓岚这年11岁了,倒是来过几次水明楼,可是还没有见过沧州赶会的热闹景象,所以刚到四月初,他便吵吵着,要妈妈到时候带他去沧州住些天,赶完社会再回家读书。张夫人为了让他一心读书,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晓岚见母亲不答应,就跑去缠着他四叔,非要四叔赶会时带他去不可。纪容端一向很喜欢这个侄子,代他向嫂子求了情,把晓岚高兴得直跳。四月中旬的一天,他便跟着叔叔来到沧州水明楼。
  四月十八日这天大清早,沧州城内已是热闹非常,大街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叫卖声、说笑声、吵嚷声混成一片。纪晓岚真是大开眼界,每天都由四叔带着东遛西逛,看这看那,玩得开心极了。
  这天,四叔没有带他去,让他在家中陪陪太夫人。一上午他都闷闷不乐,四叔回来时,喜出望外地带来了一个小丫头,年龄和纪晓岚差不多,是沦州的一户贫寒人家的女儿,四叔给她取名叫文鸾。
  文鸾虽然家中贫穷,但长得十分水灵,两只大眼又黑又亮,给她换过衣服,打扮一下,更是让人喜爱,粉红的脸蛋像朵绽开的海棠。
  纪晓岚先是在文鸾身上看个没够,后来又问这问那,往常这只圈不住的鸟儿,今天反倒安安稳稳地扎在屋里不肯出去玩耍了。
  四婶李氏看在眼里,觉得这孩子很可笑,莫非他小小的年纪,便已经产生了对女孩的好感?她看看侄儿,又看看文鸾,都是出奇的俊美,站在一块,相映生辉,像两朵并蒂莲,分开了反倒不好,便也不去管他们,由他俩在一起随便玩耍。
  这两个孩子一见如故,不长工夫便说笑得熟人一般,叽叽嘎嘎地笑个没完。这下好啦,晓岚赶会的兴致全没了,以后的几天里,不再跟四叔到街上去,总是找借口到四婶屋里,与文鸾在一块玩个没够。有时,大人们都出去赶会,纪晓岚更是无拘无束,拉着文鸾的手,在院里东奔西窜,笑声咯咯咯地响个不断。文鸾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采,似乎忘却了身世的悲苦。
  又过了几日,纪容端的事情全部料理妥当,准备回到崔尔庄。行前的那天晚上,一家人聚到太夫人的房里叙话。太夫人讲起发生在沧州城上河涯的一件事。纪晓岚一向爱听奶奶讲故事,这天因为沉浸在与文鸾在一起嬉戏的欢乐中,开始并未留意,奶奶讲得绘声绘色,曲折生动,他听了后半截后,又让奶奶补进了前面的经过。后来,纪晓岚将这个故事写在他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里。故事是这样的:沧州上河涯某甲的女儿,许配给了某乙的儿子。两家都是小康之家,婚娶定在了一二年内。
  这一天,有一位星士来到甲家,碰巧下起雨来,天色又已经晚了,星士就在甲家住下了。
  闲来无事,某甲便叫星士为女儿推算一下,看女儿的命运如何。那星士问过生辰八字之后,沉思良久,然后抬起头来说道:〃实在抱歉,我今天到此,只是为了访友,身上没有带着算书,令嫒的命运如何,此刻不能推算啊!〃某甲见星士有意推脱,顿时生疑。心想与星士早就相熟,他为别人观相算命时,并不曾听说常将算书带在身上,这其中定有缘故,就缠着不放,寻根究底地再三询问起来。星士见推脱不过,只好为难地说:〃既然老兄非问不可,那就恕我直言相告吧:据令嫒的生辰八字推来,命中注定她是要作侧室的。刚才听你说,已择定夫婿,且嫁期已定,干支又不相克,断不会有再嫁他家之理,所以我思来想去,唯恐判断不准,徒使老兄忧虑。还望你姑妄听之,切莫当真!〃某甲听了星士的话,心中更是疑惑不解,与乡邻闲谈时,将星士的话说了出来,要大家解释其中的因由。有一个常在此做生意的商人,非常狡黠,听过某甲的话,立刻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就对某甲说道:〃你家的日子虽然还能应付,但论起家产,你才有多少?
  并且女儿出嫁,你不得不置办嫁妆,这笔费用就会用尽你的全部积蓄。女儿嫁过去以后,你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啦。我劝老兄试想,你的女儿既然命中注定要做侧室,不如先说她病了,然后报个死讯,到市上买口空棺材速速埋葬,免去赖婚的罪名,再带女儿到北京城里,改名换姓,挑选个富贵殷实人家作个小,一来得宠,她自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也可以求得女儿的身价,过一辈子的富裕生活。〃某甲听了商人的话,思虑良久,觉得句句在理,便依计而行,将女儿偷偷地带到了北京。正巧有一户官宦人家的女儿将要出嫁,缺少一名聪明漂亮的婢女。某甲就将女儿卖给了这个官宦家里,取回了二百两银子,抵了女儿的身价。
  一个月后,那家北京官宦用船送女儿到南方去完婚,行船到运河天妃闸时,突然风浪大作,桅折船翻,全家人葬身水底,唯独某甲的女儿命大,遇救得以生存。但这里的人家谁也不愿收养这个姑娘,就将她送到了官府。官府向她询问来历,她只知道主人的姓氏,说不出主人的名字和官职,因为她刚到这家不久。问到她家中的父母,说得清清楚楚,毫无差错。官府将文牒送到沧州,某甲的事就再也包不住了,立刻在沧州内外传扬开来。某甲无奈,只得按官府的命令,又将女儿接回家中。
  某乙的儿子以为某甲的女儿真的死了,这时已经和他的表妹结了婚。但是某乙的心中却愤恨难平,他想自家已下过聘礼,某甲的女儿就是他的儿媳了,某甲胆敢将她卖掉,这不但于礼不容,也是对自己的蔑视和污辱,思来想去咽不下这口气,就要到官府告上某甲一状。
  本来这事一传出去,某甲就觉得无地自容了,现在又要吃官司,那不就要倾家荡产了吗?某甲惊慌万状,托人说情,答应仍将女儿按婚约嫁给某乙的儿子,某乙和儿子见这事也不吃亏,就答应这样了结此事。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乙的儿子已与其表妹成婚,但聘期在后,现在某甲的女儿要做正室,某乙儿子的表妹家听说后,哪里肯让?又要到官府告状。于是事态纷纭纠葛,有成大狱之势。甲乙两家的故旧,都出面调和,让某甲出资将女儿迎接回来后,嫁给了某乙的儿子作了侧室,此事才平息下来。
  该女的丈夫并未亲去迎娶。而是由公爹用牛车接到家中。
  该女见到婆母,苦苦辩解,说那事并非自己所愿。其婆母说:〃既然不是你的意愿,那时你为何不说你已有丈夫。〃该女无言应对。婆母带她去拜见正室,她犹豫不去。婆母说:〃你被卖为婢女时,也不拜见?!〃该女无言以答,只好按礼拜见。婆母对她终身以奴隶看待。
  太夫人给孙子补进了前面的经过,纪晓岚的一双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看屋中的婢女,似乎在思索什么。太夫人看水明楼里的几个婢女,连同刚买来的文鸾,这时都在身边,就转脸向她们说道:〃她父亲不过图多得些钱财,那女子不过是想过富贵的生活,才生出这样的计谋。哪里知道反倒把原有的财产损失了。
  人生在世,命运已定,应该打消那些虚妄的念头。〃几个婢女听到老夫人的教诲,连连称是。
  第二天,四叔纪容端叫仆人驾上马车,带李氏、晓岚、文鸾回到了崔尔庄。
  纪晓岚回到家中,兴高彩烈地向母亲描述了在沧州的见闻,并保证今后刻苦读书。在母亲眼里,这孩子似乎一下子大了,每天清晨早早地起床温书,在塾馆不断受到先生的嘉许。并且与他那帮顽皮伙伴聚首的时间也很少很少,倒是向四叔家里跑的次数多了起来,母亲还以为他去找四叔作诗对句,不由得脸上挂起了满意地微笑。
  可是在四婶看来,就有些不同了:他读书刻苦,这确实不假,功课做得比以前更好,只是天天来到她家里,并不是向叔叔求教学问,而是借机和文鸾在一块儿说笑戏耍。李氏看文鸾聪明伶俐,做事勤快,心里很喜欢她。又见心爱的侄子喜欢文鸾,两人到了一起,欢快得像一双小鸟,看了让人更是高兴。有时在院中玩够了,回到屋里,纪晓岚把书中的故事讲给文鸾听,文鸾常常是听完一遍就记得清清楚楚。纪晓岚又教文鸾认字,她很快就能把《千字文》熟读了。四婶看了这些,就半正经半开玩笑地说道:〃昀儿,既然你喜欢文鸾,等过个一年半载,我就将文鸾送给你做婢女,你愿意吗?〃纪晓岚脸上热乎乎地,有些不好意思,但看李氏那几分认真的态度,心里十分高兴,就厚着脸皮施上一礼,对婶子说道:〃谢过四婶美意!您这样疼爱侄儿,我定牢记在心,将来取得了功名,我一定好好地孝敬您!〃李氏看他那认真地样子,〃噗〃地笑出声来:〃看把你美的!现在让文鸾过去,我不是舍不得,是怕影响了你的功课,你也别忘了,你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呀,你年少有志,要好好用功才是!〃纪晓岚听四婶说得语重心长,就连连答应四婶的要求。此后虽常来看文鸾,但来得少些了,听先生说,他读书确实更加用功了。
  这时,纪晓岚已将《四书》全部读完。又换了一位姓施的先生来教他《周礼》和《春秋》等儒家经典。纪晓岚的功课做得很好,深得施先生的喜爱。施先生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夫子,治学严谨,满腹经纶,就是性格急躁,对学生十分严厉,常常训斥学生。纪晓岚一来读书用功,二来小心谨慎,还没有挨过先生的训斥。不过施先生与自己的启蒙老师及先生比起来,他更喜欢及先生。及先生因为患了眼疾,双目近乎失明,已经辞馆回家了。
  四月底的一天,纪晓岚搭车来到交河县的齐桥镇,看望心中思念的及孺爱先生。谈话间,纪晓岚说起家中的几株牡丹,说是从洛阳买回来的,眼下正是盛开的季节。纪晓岚说到这儿,停了停,又伤心地说道:〃先生如果眼疾痊愈了有多好,您可以到崔尔庄看看,我家的几株牡丹花,开得非常娇妍!〃及孺爱先生微合着双眼,觉察出纪晓岚的感伤,为了安慰安慰他,便一手拉着纪晓岚的手,一手抚摩着他的肩说道:〃多谢你的好意。你说到牡丹,我倒想起一个联来,想再考你一考。〃“请先生指教。〃纪晓岚答道。
  及先生睁一下眼说道:〃我这个上联是:'盲人看牡丹,心中富贵;'〃纪晓岚看先生认真的样子,好像是自我宽慰,心里越加悲悯,思索一会儿,想出了下联,低吟道:〃哑巴念左传,腹内春秋。〃及先生听后,脸上堆满了笑意,拍拍纪晓岚的肩膀,口中赞道:〃好好,你对得很好,看你有这样大的长进,我心里说不出地高兴啊!〃接着,及先生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大堆勉励他刻苦读书的话,纪晓岚认真听着,连连应诺。。。。。。果然,纪晓岚更加用功读书了,每天早晨早早地就起来读书。五月初五这天凌晨,刚交五更,纪晓岚的卧房里便点亮了烛光,清脆的读书声传到窗外:〃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这一大早,他就背诵起了屈原的《涉江》。原来他在这重阳节的前几天,心里就一直想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书铺里听冯先生讲过,屈原的《涉江》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春天,那是屈原被第二次放逐的时候。屈原在顷襄王三年遭到流放,从汉北渡过长江,经洞庭,溯湘江,走到沅水上游,又行经辰阳,进入溆浦,十八年过去,但他的报国之心未泯。
  恰在这时,传来了郢都被秦军攻陷的消息。国破家亡,使诗人万分悲痛,遂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就在这年五月五日,屈原徬徨苦闷,悲愤忧郁,自沉汨罗江而死。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向江中投下许多米粽,以图喂饱鱼蚌虾蟹,好保全诗人的尸骨。后来这事传到北方,演变成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民俗,用以纪念爱国者的英名。
  纪晓岚读着读着,胸潮激荡,声音有些呜咽了:〃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鸟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漈傺,忽乎吾将行兮。〃两颗晶莹的泪珠,滚落在手捧的《楚辞集注》上。一时兴起,难以遏制,他一口气将《惜诵》、《哀郢》、《抽思》。。。。。。等《九章》上的几篇作品逐篇诵读一遍,俨然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文弱书生。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感物伤情,来去倏忽,到吃过早饭,跑出家门玩耍时,就又恢复了他那天真烂漫的性格,因为今天先生回家过节,给学生们放假一天,纪晓岚正要借这机会好好儿玩上一日呢。
  早晨的粽子,特别地好吃,是用上好的糯米掺上糖,加入精选的家乡特产的金丝小枣做成的。晓岚惦记着文鸾,就打发仆人给文鸾送去一些。仆人走后,他又想起了那位来到纪家门上不久的三嫂子,她是三哥纪晖春节后刚娶过门的新媳妇。
  三嫂是本县陈家的闺女。陈家世代书香,是县里数得上的大姓人家,陈氏只有十七八岁,容貌端庄秀丽,姣美的身材,温柔的性情,一张笑脸活泼可爱,加上她从小饱读诗书,长于琴棋书画,更让人们刮目相看,她是在纪府内,除了文鸾以外的,纪晓岚喜欢亲近的又一位女性。叔嫂俩常在一起写诗填词、互相唱和、调笑戏谑,感情非常融洽。
  晓岚想起自己已有二十来天没有拜见嫂子了,唯恐三嫂怪罪,就让仆人在竹篮里装好粽子,亲自拿到三嫂屋里去。
  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想,出个什么笑话去逗逗三嫂子呢?
  他先是想起古人的一句玩笑话,叫做〃嫂嫂怕日手遮荫〃,又想这话不妥,还没有与嫂子开过这么〃深〃的玩笑,说恼了她又该怎么收场?
  一抬头,已经走到了纪晖的门口,见陈氏由使女陪着,正在院里观看石榴花。纪晓岚开口问道:〃嫂子近日可好?多日不见,万般思念,小弟特来拜望。〃“昀弟来了,快请屋里坐,这么多天不到我屋里来玩,恐怕是你的魂被什么人勾走啦!”
  纪晓岚笑嘻嘻地说:〃我晓得三嫂就会怪罪,所以今天是来请罪的!〃说着,他将手中的篮子递给陈氏,又学妇女的样子给她拜个万福,引得陈氏咯咯咯笑个不停。
  陈氏请晓岚室内落坐,又打发使女去取来新鲜的瓜果。陈氏看了一下,一双秀目忽闪两下,微启朱唇说道:〃多谢贤弟照应,嫂子很是感激呢。只是你这些天没来,我也没了做诗的兴趣。今天我想出个对联,五弟你来对对怎么样?〃晓岚忙笑着答道:〃请嫂嫂赐教。〃陈氏一笑,以清脆的声音吟道:〃五月五日,五弟篮中提五粽;〃晓岚听了想一想,然后狡黠地说道:〃这副对儿倒不太难,不过对好了也不容易。我来试试,对得不好,请嫂嫂不要介意。〃“你别罗里罗嗦地,快说吧。〃晓岚一边说一边瞄着三嫂的脸色:〃三更三点,三嫂床上抱三哥。〃三嫂的脸刷一下子由白变红,伸手假意要打,晓岚起身就跑。陈氏被他羞得不得了,哪里肯饶,就追他到了院里,纪晓岚看嫂子脸红红的,咯咯笑着不依不饶,扭头就向院外跑,一头撞到三叔纪容恂怀里,〃哎呀〃一声喊了出来。
  陈氏本想不再追到门外去了,可是听见外面有喊声,便来到门口,要看个究竟。
  陈氏一看正是公爹,忙收敛笑容,郑重大方地向公爹施礼。
  纪容恂猜想侄儿又来这里调皮,便正色训道:〃昀儿,不许惹嫂子生气!〃晓岚偷眼看看三嫂,向她挤挤眼,意思是让她在叔父面前说上句好话,免得挨训,不想陈氏脸上换了一层色彩,很严肃地向公爹说道:〃我为昀弟出了一联,叫他来对,他却信口胡扯。〃纪晓岚见嫂子是有意让他难堪,又看看叔叔生气的样子,便分辩道:〃嫂子说得不对,我是认真对哩!〃三嫂想他平时是很敬畏叔叔的,料他当着叔叔的面,不敢把刚才的对句说出来,就更想难为他一下,于是说道:〃你坏小子,不讲老实话。我给你出的一联是:'五月五日,五弟篮中提五粽;你是怎么对的?〃“我。。。。。。我对得满好哩。〃说完,纪晓岚又冲着陈氏挤眼,求他饶耍陈氏看他那难堪的样子,真想转嗔为笑,不过她这时哪里肯饶,便催促道:〃你适才是如何对来,何不再说一遍。〃纪晓岚看看三叔莫名其妙的神色,笑笑说道:〃我对的是:'三更三点,三嫂床上。。。。。。三嫂床上叫三哥!'有什么不好哩?〃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纪容恂见是叔嫂俩开个玩笑,也不好多说什么,骂了一声〃淘气鬼!〃转身走了。
  一场玩笑过后,叔嫂俩又回到了房中,自然是你一言我一语地互不相让,嘻嘻咯咯地笑个不停,不再一一细表。
  转眼间到了夏秋之交,这天中午突然降下一场大雨,傍晚雨停了,有许多刚出巢的小鸟,被打到了地上飞不起来了。
  纪晓岚和一帮伙伴到树下寻找,纪晓岚捉到一只,回到家里,细心地喂养它。
  第二天到塾馆念书,他把小鸟放在家中不放心,就带到塾馆,和同学们一块儿玩儿鸟。到了先生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墙上挖下一块砖,成了一个小洞,把鸟放进去,外面再用一块砖将洞口堵好。
  两天过后,他们的秘密被施先生发现了。施先生怕学生们玩物丧志、影响了功课,便将砖块用力向里一推,把小鸟挤死了,又向外推一下那块砖,使之恢复原样。
  等到纪晓岚又来喂鸟时,发现小鸟被挤得扁扁的,十分痛恨干这件事的人,只是不清楚是谁干的,心中郁愤难平。
  临放学时,施先生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对儿,要学生们来对。上联是:〃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听先生念完这句话,马上断定是先生干的,恨不得上前去唾他一身唾沫,但师道尊严是不敢违背的,他便按着性子,心里琢磨着报复先生的办法。猛然间来了主意:我何不借对对儿的机会骂他一下?于是站起身来对先生说道:〃学生愿来试试。〃先生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好吧,你就对吧!〃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先生的'细'字,对'粗'字可以吗?〃说着,他看看先生的脸,见先生依然如故。
  〃可以。〃
  纪晓岚又说:
  〃'羽'字,对一个'毛'字,如何?〃
  “不错!〃
  “'家禽',我对它个'野兽'怎样。〃
  “好,这'细羽家禽'对上'粗毛野兽',十分工整。〃先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纪晓岚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道:
  〃砖瓦的'砖',我用石头的'石'来对,先生看行吗?〃纪晓岚以往回答先生的问题,总是非常流利,常常像爆豆似地一口气说完,从没有这样一字一句、罗罗嗦嗦,先生心中有些纳闷,便说:〃行行,你快点往下对吧。〃晓岚略作迟疑,说道:〃'后'对'先','死'对'生'。〃施先生被他罗里罗嗦地说懵了,一时间没弄清是什么意思,于是说道:〃你把对句念一遍。〃纪晓岚的神色有些紧张,心里为自己壮壮胆子,念了一遍:〃粗毛野兽石先生。〃“什么?你。。。。。。〃施先生的肺都快要炸了,这不是转着弯儿地骂我〃施先生〃吗?
  先生一气之下,厉声把纪晓岚喝到跟前,手里攥着戒尺,质问纪晓岚为什么辱骂先生。
  纪晓岚看先生气极败坏,心中十分得意,口中分辩道:〃学生不敢侮辱先生。学生只是遵照先生的教诲,按照对对儿的规矩,一字一字地对上来的,没想到对先生有什么妨碍。学生愚钝,恳请先生赐教。〃施先生正在气头上,哪有心思〃赐教〃什么对联,想想自己如果打了这纪晓岚,心中的气愤倒是发泄了,但自己没有充足的理由,怎么向纪家解释呢?施先生想来想去,只好忍了这口气,让他回家去了。
  纪晓岚报复了先生,心中自鸣得意,在同窗们跟前,更觉得自己有些了不起。虽然在多年之后,他曾为自己有违先生的慈爱之意而深感不安,但在当时,他却觉得这样对付不受人喜欢的先生,是心安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