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水到蓝水的过渡-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的顺便才导致了它的建造,051也是这样的出生,不是来自偶然,真是这顺便的顺便构成了海军第一支可以走向蓝水的力量,时间是在上个实际的70年代,有了051,有了091,可是3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守着家门口,什么时候可以出去转转,不是科学考察,不是和平访问!
中部的加压舱左侧有一扇门通入机舱,而这个隔墙即是主机舱的后壁。加压舱右侧有一个娇小的值班室,通过值更表得知该舰的部门划分情况:航观、枪帆、机电、潜水、深潜。前三个部门是军辅船的标准做法,航海观通合并一下,枪炮与帆缆合并一下,后两种估计是潜艇支援舰船的特色了,而且很神秘,基本不了解,反正这些都是海军的宝贝,而他们自身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尤其是生理上,我只能怀着崇高的心情表达崇高。中部的加压舱后面是餐厅,其后的厨房直至后甲板。此外,第一层甲板室还设有潜水装具室,在右舷靠后的地方。到后甲板的时候,心里猛的一紧,圆尖的后甲板被挖开了三个开口,充当锚穴,还有很宽的用于锚缆通行的导缆槽,重压之下的后甲板看上去很薄弱,也看不到结构加强的痕迹,真担心三只巨大的令人咋舌的霍尔锚会压塌后甲板。后甲板有前后两个舱口盖,有一个围筒,高出甲板许多,分别通往定位锚舱和舵机舱。舵机舱甲板铺了一层土灰木格,左弦用铁丝网隔出了一个笼子放置了许多堵漏器材,例如堵漏箱、木塞,还有一堆灭火器,而定位锚锚穴附近的部位,结构上进行了加强,肋骨宽度比其他部位明显宽了许多,这让我突然想起在171时候看到的,当时在二甲板前端有一段舱室表面净是竖着的加强肋,现在恍然大悟,那位置定是对空弹舱了,那么庞大的机构当然要加强一下了!遗憾的是舱壁上隔热层已经年久失修,不仅发灰发黄,锈迹也不少,无论如何和光洁的外表联系不起来,艳丽的外表下还有这么一个阴暗的角落。我不禁小心地敲了一下舱壁,确定一下深厚,好在是实在的声音,可以让人放心了。定位锚舱的色调还是灰色,还有一点红,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舱壁上就一些照明电路,主角是三个巨大的成品字形布置钢缆绞车及传动装置,借着幽幽的照明,三个钢铁机械的组合,稳如磐石,气势非凡,和外面的三只大铁锚一样极具视觉冲击力,钢缆上还有残留的泥巴,不知道是从多深的海底带上来的,这些都是深水锚,真的不得不佩服那个疯狂而又激情飞扬的年代里的前辈,他们留下的理智产物现在还能发挥作用。
第2、3、4层舱室的布置有点类似,都有U形通道,两侧布置舱室,每一层的横向通道前侧是一些重要舱室:01甲板从左至右依次是手术室、外科、内科;02甲板布置有首长室、会议室,与此对应,右舷侧还有一个大的指挥室;03甲板布置的是舰上四主官的房间。军官住室基本靠前布置,无人舱室则靠后布置,此外一些重要舱室包括:01甲板的第一报房,03甲板的第二报房、第三报房,数量上有些多;驾驶室后面舱室是海图室,右侧有个声纳室,估计应该是精度很高的定位声纳,还有雷达室|——舰上主桅上顶着的可是354,这是当时最好的海警了!极其意外的是862的驾驶室非常简陋,没有集控台,中间孤零零地立着个自动舵,前面是一磁罗经——这也是标准搭配,两侧是一些指挥员用的高脚椅,两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车钟一左一右,估计有一个还是应急用的,唯一有点技术含量的东东是位于右侧D-ARPA,离高脚椅有一段距离,差不多导航兵的要求又要加一条了:嗓门要大!驾驶室的后壁写着一排红字显示,该舰首部吃水米,尾部吃水米,相差有一米,大概与后部的定位锚机构有关,也可能这家伙没有球鼻艏。上面的观礼台和驾驶室一样,没什么技术含量,小艇看上去都很破旧,机库顶的塔台也是驾驶室那样的简陋,桌子上放着个短波电台,还有个分罗经,其后的一小段舱室是塔台报房,这很稀奇。
军辅船的居住性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让我们很不平的地方,这样的大型军辅船自然会更好,听说886上的通道都有两米多宽。舰上的军官居住舱室集中于上层建筑前部,而士兵舱室集中在二甲板,借着隔墙,居住区域被分成了四个区:救援器材舱与主机舱之间分布着一区(潜水部门)、二区(机电),主机舱与定位锚之间是三区(枪帆)和四区(航观),每一区都有一套独立的生活设施,有各自的洗漱间和卫生间,这在战斗舰艇上绝对看不见,住舱的床铺不少,但视觉上还是很宽敞,即便是放进了一个大长桌后,才使空间饱满了一点。床铺木制的,双层,下铺较低,土黄色木纹,特别意外当时每个床铺还有紫色的窗帘,这是部队里少有的可以照顾隐私的佐证,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此前只在老美舰上见过,这是集体生活里唯一都可以有点隐私的地方,我看值得推广。地板是红白相间的方格地板,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外部的地板很脏,发黑,还有一些污浊的脚印,估计是湿脚留下的。
862的机库很大,“大黄蜂”在里面可以住的很舒服,塞进两架“海豚”一点不成问题,可是现在两者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机库已经被改成了健身俱乐部:四周悬挂了三幅大幅海报,地板上是各式健身器材,能有的都有了,不知道这钱是哪里来的,这样的舰可不像我们,有一个共建单位。而除此之外,偌大的机库里面,航空保障设施少的可怜,什么注油车、清洗车都见不着,牵引绞车只见着绞车前部分,没有动力部分,两条牵引槽里黑糊糊的,还有积水,俨然两条阴沟,让人止不住地失望,这里的装备保养与前甲板的细腻对比鲜明,估计这里真的被废置了,改成健身房,算是废物利用了。机库顶及两侧敷设了隔热层,看上去比舵机舱好了很多,但看不到水幕喷淋系统,近地板的一些管路简陋的连石棉都没有,包着粗糙的麻布,不得不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支队的四条大驱也是这样的现状,不同的是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爱惜。
参观下来,竟然发现全舰最干净地方是主机舱,银白色调的机舱井井有条,机器表面还微微反光,舱顶洒下来的日光,机舱里窗明几净,偌大的机舱更显的庞大,老旧的机舱顶盖设计此刻却令人赏心悦目,向上看去,透着日光的舱顶盖好似巨大厂房的天棚,而且这个巨大的厂房里,不仅没有一点油污,连一丝油污味都没有,连主机残留的热量都没有,真难以想象这里工作时候的温度与噪声,这里是全舰工作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两台主机非常高大,上窄下宽,表面光洁,突起物不多,具体型号不明,也没见着铭牌,如果从体积上推断,可能是和65型护卫舰上相似的装备。但高大的主机在机舱里并不是完全的主角,舰首方向的主机集控室上面还有两个4米多长的压缩空气瓶,又是炸弹样。在容纳了这么多的机器设备后,主机舱的空间还是很丰富,主机两侧还有很多的空余空间,地板上铺着条纹铁皮,倒安装着许多电机,不知道什么用途。抬头看去,头顶上个空间非常空,四壁横骨、纵骨交错,管系紧密蜿蜒,从这到机舱顶盖,估计要有7、8层楼高,通向加压舱的那个小门,在隔墙上就那么一点,而机舱看上去都有近大远小的效果了,一直向上缩小,直到那一片光。后壁上头还有个铜牌,文字在下面还可辨析:1976!
。。
3
3
海上分列式无福消受,在码头上来一次岸上观舰式也是不错的选择,看着这些个家伙不闻不问,岂不是暴殄天物,晚风、码头、战舰,还有我这样的水兵,也未尝不是一种极致,顶着烈日参观了传说中的舰队旗舰,心头印象最深的是大工业时代的粗犷的机械美,巨大的铁锚加上高大的钢缆绞车,丝毫不逊于百年前的大舰巨炮,而且是在那个疯狂的岁月里,在工业一片混乱的背景下,所以面对这些*前驱,我老是无法心平气和,就像面对长辈一样,浑身写满了沧桑和曲折经历,而我除了崇高其他都是多余的。2号码头上的3艘老江湖,在晚风中屹然岿立,看不出落幕后的凄凉,也没有老油子的不可一世,也没有我这样的沉沦颓废,可爱可敬,去朝拜一下吧!
靠在里档的533,与旁边两条舰相比,外观上紧凑了许多,尤其后甲板,没有了令人窒息的混乱,那些近程反潜装备都被一拆了之,这种情况和037相似,差不多的一个小步快跑的套路。防滑甲板也是不可少的,341加上517,让人觉得这还是一艘强调系统作战的舰,而前端上层建筑01甲板上的6联干扰弹发射架,更是凸显了它的与众不同,而关于这东东的使用信息基本为零。533前端上层建筑是铆接的,不知何故,而比它更老的515也只是采用了部分铆接。里面有一个横向通道,前端是军官餐厅,其它舱室主要是舰领导房间了。一通走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只能说渐改到这种地步,是中规中距,可是这型舰并没有大量建造,刚上舰的时候,站在导弹架下面的武装更就说他们没什么好看,建议我去看看512,说他们刚大修结束,有好多大的改进。关于512,据说它刚结束了为期3年的大修,可是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变化,武装更所说的大的改进,可能是指居住性能方面了。
鉴于武装更的话,踏上512舰之前,我心里不禁想入非非,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大修,相信定有许多变化。去的时候正值晚饭时间,可是舱面见不到一个人,现在我们吃饭的时候都把阵地转移到码头了,舰上的空调已经不管用。跳板搭在舰肿,踏上512甲板,就直接去了前端,透过狭小的舷窗看见会议室里灯火透明,让人眼前一亮,舱壁上舾装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白色塑料板,要是光看里面,肯定和一艘老舰联系不起来,而接下来的发现更是让我惊异:舰上还有3个餐厅!一个在前端上层建筑下方的军官居住区,另一个是在舯段上层建筑厨房处下方,在515上,这地方是个7、8来平方的舱室,空空的,用途不明,可能是个小型活动室,现在512同样位置的这个空间被大大拓展,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宽敞的餐厅,宽度基本与舰同宽;还有一个餐厅在后部兵舱,从后主炮前面的入口下去,原来布满床铺的住舱前半截也被改成了一个餐厅,宽度几乎就是舰宽,我过去的时候热闹的很,透过舷窗还可看到外面的海景,不过这个时候它的通风功能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也不用放着好不容易的来的餐厅不用,向我们那样转移到码头上了!
所以一看到这些个餐厅,已经有心理准备的我都吃惊了,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之前参观515的时候,就感觉这艘老舰居住条件不错,双层铺,还有许多空余空间摆放就餐用的小桌子,加上本身喜欢和人抢空间的电子设备不多,这么一调剂,舰上可以挤出这么多空间用于改善居住环境了。而对于这些可能定位于类似巡逻舰这样的角色时,柴油机加好的居住性能,有助于其继续发挥余热。和516比起来,512还是不错了,没有改的面目全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意外的发现。海图室右后的地方有一个舱室,里面有个雷达显控设备,还有张办公桌和长床铺,我过来的时候,一位仁兄正在专心反恐,想想我们自己,手机问题都没解决,人家都用上笔记本了,当然我不会羡慕,这是个新问题。防台的时候,张其伟在帆缆舱用手机被小副逮住了,还好没处分,就做了个检查,可是下面就不答应了,说军官可以用手机,就战士不能用,最后泄密的都是军官!这个还没完,笔记本问题又来了!这也是新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吧!
大伙没事吹牛的时候,也说这些老舰到底还有什么用,新十年、旧十年、修修补补又十年,这是老江湖的真实写照,大驱的情况是更坏。老兵不死,只会慢慢的远去,不祈求他们有一天都能进入博物馆安享晚年,只要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也许这些维护保养良好的老舰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主力舰从日常勤务中解脱出来,而且这些舰可以为继承者提供一批训练有素的人员,这是比装备还要重要财富。可是细想起来,这些舰艇背后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思想,讲理论知道实践的人,一度在这个领域老是在人云亦云,尾随、跟踪、借鉴,在解决有无的情况下,这些都可以理解,可是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不明朗,一味强调的还是技术上的进步,一个平台不仅是高技术的组合,是系统工程下的产物,更是一个清晰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产物,例如德国的舰队法案!并且军事变革可是四位一体的,理论、装备、人才、编制缺一不可,农民皇帝再风光也洗不掉他的局限性,他骨子里都是过时的玩意,尤其是对于一个正在上升的大国,他不仅需要一支与之地位相适应的海上力量,更需要能够切实捍卫其国家利益的海军。
的确,这是个令人不满的现实——海权已经讲了这么多年,在热烈的海洋情结面前是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大国家小海军”的状况不仅已有100多年,对于一个农耕文明支撑历史的古老国家,这个历史惯性太大,如果说我们的近代海洋意识是被列强打出来的,那么新的全球性的海洋意识则是客观需求催生的,我们对待每一寸的海洋国土要同陆地一样,分寸必争,寸土不让,要是有同样面积的有争议的领陆,一定无法让人接受,可为什么这么大的争议领海就可以这样沉默,难道是没有涉及到根本,可这是未来发展的根本。而且作为一种天生的进攻性军种,海军从来不是看家护院的篱笆,也不是前沿预警平台,更不是绊脚石,它的目标是另一块大陆,一支高效、强大、反侵略的、全球性的蓝水海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要求这支海军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从海上直接地、决定性地影响陆上发生的事件,控制大洋只是手段、过程,后者才是目的,海军的本质作用是影响控制另一块大陆,因为上面有赖以生存的资源。战争的本质是物质的掠夺,不管是人口,还是资源,还是现在人们异常关心的黑金子,海军以其天生的优越性,将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这无法回避,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海军,一切将无从谈起,尤其对于一个正在上升的大国来说,不仅需要之相适应的国民心理,也要拥有一支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蓝水海军。
走向深蓝,这只是第一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
4
512!533!560!老兵不死,只会慢慢的远去,这些昔日的强兵干将只能以转换角色的途径发挥自身余热,而516算是转型比较彻底的一个,一不小心站到了海军战略的最前沿,成了时尚的濒海战斗舰,这只比较老的小白鼠承载了新的海军使命——这是相对于一支一直是黄水海军的海上力量来说的。但愿在他身上承载了我一样的想法。而且被忽略的是,516一直就是艘特别的舰,它有6座副炮,而主炮却是双100,还有343,不同于515,也不同于533,如果从弦号上推断,它入役时间应该晚于517,那么它就是早期版本了,以此推断它可能是艘被忽略的试验舰。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运动,是新的事物逐渐生长和旧的事物不断消失的过程,是事物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事物,包括人们对海权的认识、海军战略的转变、各种武器平台的诞生与消亡。但是不管是海权决定历史,还是历史决定海权,还是社会意识有时候会领先社会存在,这并不影响海军的本质——影响另一块陆地,这是现阶段海军的终极真理,只要人类还在陆地上生存繁衍生活!虽然现阶段,人们对海权的认识及海军本质的认识还是阶段性的,只是这个阶段是历史的量度,我等是处于这个相对我们生命有些陇长的过渡期内。马汉对英国人过去几百年的海上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并以此指导此后的海军发展,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修正。从现在的观点看,马汉的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例如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决战。在对海权理解不断与时进步的过程中,虽然认识对象没有改变,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更高层次上的海军本质则越来越清晰。而海军的本质就是让未来战争更好地实现其本质,也许有人会讲这样的战争观站的高度还不够,没有考量阶级因素,但至少这种思维非常实用,因为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而这个承载了我的梦想的小白鼠是什么样子的呢?
登舰的时候,向武装更阐明来意,这位和我一样的列兵同志,热情的很,立马给我背了一通舰上火箭炮的战术性能,充满显耀之意:这是由陆用火箭炮发展而来的舰用火箭炮,口径122mm,发射间隔秒,射程40千米,可以使用杀伤爆破弹和子母弹!2、3、4、5炮分别拥有一套自动装弹机构,活动盖板面积很大,导致了甲板上开口很大,不禁让人担心舰体强度,而根据这位列兵所讲,下面还有贮气室。我一边看这位热情的列兵一边不断给我补充,很有意思,当然这些战技术性能对我来说一点新意都没有。发射炮的设计很紧凑,50联状,齐射时不知道会是什么景象,主要技术含量大概就是稳定平台了,铭牌内容是:H/HJPJ2型122mm火箭炮。从舱内的电话牌上得知,每座炮都有相应的控制台。而最新的报道是更大口径的火箭炮已经上舰试验,这些廉价的武器在世界海军中都极具特色,我最担心的是这些装备是针对某一问题而开发的装备,这是误区之二!要么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要么就是一个肤浅的指导思想!516的改装地点是4805厂,而在4806厂里,终极版的560也在进行改装,这型舰听说过好多设计与我们相似,有内部主通道,说后主炮前端还有个餐厅,要是这样,改的肯定不小了,现在又继续改,不知道会改成什么样!现在看到的是主炮已经换了,和516一样,听说542也有这样的改装,真是想不通!除此之外,对海弹听说也会换,真不知道这些老江湖还会整出什么花样!
516的两座主炮占用了舰内很大的空间,至于换成现在这个隐身型号,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就很难想象了,难道就是为了创造GDP?刘洋和钱佳都喜欢这么说,有个这么过程,就会有很多猫腻。由于主炮转运间的缘故,这个位置的住舱变的很拥挤,空间逼仄,而舰舯还被弹药库占据,估计舰上居住空间会比较匮乏,和512更是无法比了。主炮控制室与转运间连在一起,弹药库为峰巢式,需要人工拔弹拔弹放到下扬弹机上,下扬弹机把弹送到转运间暂时储存备用——这是我新学到的,主炮班长刚给我扫了一次盲,之前我对转运间的作用老是想不通,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这样:全自动舰炮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全自动,下面的弹药库还要有个人,通常是弹药班长,负责往下扬弹机里装弹,由于舰炮射速大于扬弹速度,只能创造一个缓冲区,类似于电脑内存,这个缓冲区就是转运间,里面可以容纳24枚主炮弹,弹鼓大概说的也是这玩意!像老毛子的130炮,有三个弹鼓,这才保证了高射速和射击的持续性。而转运间的容弹数量好像也影响了火炮的使用,考核的时候,就要求单主炮舰艇发射24发,双主炮舰发射48发,一次首长讲到某驱一口气顺利打出了48发主炮弹,对此大加赞赏,一片溢美之词!偶然还发现516的驾驶室顶部装了个光电球,看上不伦不类的,舰内有指向控制台和显控台,这是从舰上的电话牌上得知的,而牌上还写了这样的舱室:情报台室,还有两个。但除了这些花哨的东西之外,舰内部的舱壁已经颇显老态,可以看到一些大小不一的破洞,有的还相连着,估计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之功了。
现在来看,舰炮没有过时,是对陆火力支援的极佳武器,甚至显现了复古的倾向,口径又朝增大的方向发展,同样打着冲向陆地的名义同516一样——这是前进性的大反复!理论指导实践,在承认海军影响陆地的这一前提下,必然对应着相应的武器及平台。得益于舰载航空兵、两栖战和巡航导弹,海军的战术进步伴随了其地位的日益提高,现今海军不仅影响着一场战争的开局和进程,甚至对战争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海军的作用从来没有这样无可替代过。而海军的本质促使,和一个拥有日益广泛的海外利益的大国的自身诉求,一直远洋海上力量必不可少,在考虑什么装备上马与否的时候,不仅蓝水海军这一标准来考量一下,而且更要考虑对陆地的苛求,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都是合理的,一支蓝水海军的目的地是蓝水对面的大陆,而不是大洋,这是新的挑战,这对水面舰艇也是一次大的挑战,因为化大洋为通途是海军的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海上平台越过大洋抵达另一块海域时,它导致了一场革命,一场水面舰艇的革命——这次革命不是先出现坦克那样的东西,导致了军事变革,而是社会意识领先于社会存在,来引导未来的社会存在。就当人们还在讨论母是否过时、建造航母有无必要的时候,新的需求催生了新的理论,而且此种理论已经贯彻到具体的作战平台上,甚至催生了新的舰种,这场革命不仅让水面舰艇的对岸打击能力重新得到重视,而且在手段、战法上更在丰富发展。
这些悄然登场的新舰种看,无一例外地都强调对陆打击,516作为试验舰,这是他需验证的的主要目的,而同期的国外新舰则做地更为彻底,不仅有大口径舰炮,还有远程的对陆导弹。由此不难看出强化对陆打击能力将是水面战斗舰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同专职的防空、反潜舰一样,专用型的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将是水面舰艇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并且同以往舰船的发展思路一样,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也将会朝着小型化、中型化和大型化三个方向发展。对于一支大国舰队来说,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和两栖战舰艇将是舰队必须和主角,而其他兵种只是他们的配角,哪怕这艘潜艇再先进,它的出生已经限制了他的地位!还有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舰艇呈现了一股互相交融的趋势,新的舰艇设计已经考虑搭载上陆部队,用于介入焦点地区和反恐作战。而这种模式不是首创,在专用的两栖舰船出现之前,早期的海军陆战队都是以战斗舰艇作为搭载平台,现今这种复古模式重新出现在了21世纪的水面舰艇上,同舰炮的复古现象一样,这种模式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海军建设思想与作战理论的进步。而相对于航母战斗群与两栖远征打击群,这种模式在应付一些不对称威胁,执行护侨、解救人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任务时,更为快捷有效,除了在运载规摸上无法同专职的两栖舰相比外,战斗舰艇+特种兵/陆战队的模式可使任务编组的舰队舰型单一、结构紧凑,反应更快捷,不会出现航速慢的两栖舰拖后腿的情形,而且在效费比方面更具优势,利于降低保障难度和运行成本。所以,同对陆打击一样,一定规模的兵力运载投送能力也将成为水面战斗舰艇的一项基本功能。未来的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不仅是一个战斗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运输平台,具有一定规模的兵力投送能力,分别用其不同手段间接或直接地对陆地产生影响,掀起一场扑向陆地的风暴。只要人类还在陆地上生存繁衍,物质掠夺的战争本质就不会变化,而海军就是最佳的选择。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有一天也会消亡,但在现今这个阶段,它绝对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围绕能源的争夺,将会给这些钢铁怪物提供新的舞台。历史决定海权,还是有权决定历史,现阶段的海权只是历史中的一个阶段,海权历史中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是由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决定的,现实需求和实践修正着海权,这一阶段海权思想的最终产物之一,就是对陆型水面战斗舰艇。而显而易见,这个阶段海军的运用及其最终作用都是以陆地为目的,因为人类的绝大多数生产生活行为还是在陆地上进行的。虽然21世纪被称作是海洋的世纪,但目前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都很小,陆地上的资源仍是争夺的焦点。也许有一天,天基、空基平台的装载能力超过水面平台,或者陆地资源开采殆尽,那么对陆型水面舰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是这个过程只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看了。
我们需要一支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海军,这是码头新灯箱上的标语。越过大洋,走向另一块陆地,这是第二步!。 最好的txt下载网
1
1
“航空长,怎么样,老邱没难为你们吧!”杨副夹着烟乐呵呵地问,两旁的舰长和小副也跟着笑了起来,小副干脆回过头扒在椅背上,听航空长的好戏,其实我们大伙的耳朵也都竖了起来,支队长的故事向来是经久不衰。
航空长干笑了一下,看上去不错,也没有大汉淋漓的样子,装扮倒是挺有意思,头戴的墨绿色钢盔,油漆都完好无损,不知道压了多长时间的箱底,身上还有个小马甲——防弹衣,当然别人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一块上来的曾金握着56C,登船组好像都是他们的人,放佛在验证航空的多余。临检部署时分三个组:火力支援组,这以枪炮的人员为主;通讯联络组,观通部门的活,别人干不来;还有就是登船组,主力就是航空,只要不发起降直升机部署,他们就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让他们去登船,怎么看都有些当炮灰的嫌疑。
“首长,难啊,真难啊,难!”航空长结巴着说了这一小句话,却用了三个难,表情也似是而非的样子,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我这才注意到航空长手里拿着手枪,是92式,新家伙!航空长忽然想起来把枪塞进枪套,一摸胸口,身上还套着肚兜式防弹衣,上下抽着身往下解。过了一会,航空长才漫漫缓过劲来,说话自然了些,估计是不容易了,不知道老邱耍了什么花样,他老人家不喜欢按套路出牌,却能博得一片叫好,而我只能充当笑柄了。
“上船的时候,很顺利,然后我们就直奔驾驶室,23和我们差不多嘛,我们很快就过去了,可一到驾驶室傻眼了,支队长真的在上面,当时就怕他老人家,没想到他还就在上面!”航空长终于脱下防弹衣,顺手一把将头盔扔在左手的小空调上,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