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副政治委员彭嘉庆,参谋长贺庆积(兼),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兼),政治部副主任萧元礼。辖:赣东北军区及南昌、九江、袁州、抚州、赣州、吉安等军分区。隶属华中军区。同年9月,赣东北军区并入江西军区,又新成立赣西南军区(第四十八军兼)。这时,江西军区下辖赣西南军区和南昌、九江、袁州、抚州、浮梁、上饶等6个军分区。10月,赣西南军区撤销。江西军区直辖南昌、九江、袁州、抚州、浮梁、上饶、吉安、赣州、宁都等9个军分区。1950年1月改为隶属中南军区领导。1952年9月,又将袁州军分区并入南昌军分区。浮梁军分区并入上饶军分区,宁都军分区并入赣州军分区。全军区共辖6个军分区。
广东军区:1949年11月9日,由闽粤赣边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粤中纵队、粤桂边纵队、两广纵队等部为骨干组成。军区机关由第十五兵团部兼,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副司令员邓华、陈光、洪学智、曾生,副政治委员赖传珠、林平、冯白驹,参谋长洪学智(兼)、政治部主任萧向荣(兼)、副参谋长谢育才、政治部副主任杨康华;辖潮汕、兴梅、东江、北江、西江、珠江、台山、南路军分区。隶属华中军区。1950年7月,第十五兵团机关(后改为第十三兵团机关)北上抗美援朝,第十三兵团机关由河南调广州兼广东军区,并改称为第十五兵团。叶剑英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8月,又将原南路军分区划分为高雷、钦廉两军分区。1950年十三兵团调走,十五兵团到广州后,又新任命了一批军区领导人:任副司令员的有:黄永胜、方强,副政治委员萧向荣,参谋长李作鹏、曾国华,政治部主任石泉,后勤部部长邱国光、萧志贤,后勤部政治委员伍辉文。1951年1月1日,钦廉军分区划归广西军区建制。根据中央军委3月29日决定,5月,广东军区扩为华南军区,叶剑英任司令员,谭政、陶铸任政治委员,黄永胜任副司令员,吴克华任参谋长,萧向荣任政治部主任,林平任干部管理部部长,邱国光任后勤部部长。统一指挥广东各军分区,海南、广西军区及驻华南的7个军。1952年6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华南军区并入中南军区。中南军区机关由汉口移驻广州。在中南军区领导下,成立广东武装工作部和粤东、粤中、粤北、粤西等4个三级军区。广东军区原辖的8个军分区撤销。1955年9月,广东武装工作部撤销,又恢复广东军区,军区机构由广州军区公安司令部兼。1956年2月,广东军区所属4个三级军区番号撤销,改为汕头、惠阳(后撤销)、湛江、佛山、高要(后改为江门)、韶关等6个军分区,原钦州军分区改为合浦军分区(后并入湛江军分区)。同年6月,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军区,下辖7个军分区。
五、军区机关(4)
广西军区:1949年12月组建,机关由第13兵团兼,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黄永胜、李天佑、彭明治,副政治委员莫文骅、吴法宪,参谋长曾国华、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兼);辖第四十五军、第四十九军和第一五一师、第一五二师、第一五四师及龙州(第一五一师兼)、梧州(第一五四师兼)、武鸣、百色、南宁(第一五二师兼)、平乐(第一四五师兼)、柳州(第一四六师兼)、桂林(第一四七师兼)、玉林、宜山等10个军分区。隶属华中军区。1950年4月,第十三兵团部北调河南省,第四十九军并入广西军区。张云逸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天佑任副司令员,莫文骅任副政治委员,参谋长钟伟,政治部主任刘随春。1951年1月,广东钦廉(后改为钦州)军分区划归广西军区建制。3月,第四十五军调离广西。同年秋,玉林军分区与梧州军分区合并为梧玉军分区。第四十九军番号恢复。1952年春军区整编,第四十九军番号撤销。第一五一师调归第四十八军建制,第一五二师改为林业工程第二师,同时,撤销南宁、梧玉、柳州等3个军分区。广西军区辖桂林、平乐、宜山、百色、邕宁、容县、钦州等7个军分区。
川东军区:1950年1月在重庆组建,第3兵团机关兼。司令员王近山、政治委员谢富治、副司令员曾绍山、副政治委员阎红彦、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钟汉华;辖第十一军、第十二军和万县(第十一军军部兼)、大竹(第三十三师兼)、酉阳(第十一军补训师兼)、璧山(第三十五师兼)、涪陵(第三十六师兼)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辖区在四川省合江、大竹、城口以东地区。1950年6月15日,第十一军番号撤销。1951年3月,第三兵团部率第十二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军区仅辖5个军分区。1952年10月1日,川东军区番号撤销。军区机关与川西军区机关合组为四川军区机关。所属军分区编入四川军区。
云南军区:1950年4月1日成立,第4兵团部机关兼云南军区机关,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宋任穷、副司令员郭天民、庄田,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副主任胡荣贵;辖第十三军、第十四军、滇南卫戍区(第十三军兼)、滇西卫戍区(第十四军兼)、蒙自军分区(第三十八师兼)、宁洱边防区(第三十九师兼)、大理军分区(第四十师兼)、保山边防区(第四十一师兼)、丽江军分区(第四十二师兼)、文山边防区、昭通警备区(第四十三师兼)以及宜良、曲靖、武定、楚雄、玉溪等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1952年3月17日,第四兵团番号撤销。同年9月25日,又增设缅宁(现临沧)边防军分区。1953年4月15日,将武定军分区与楚雄军分区合编为楚雄军分区。1954年6月2日,宁洱边防区改称为思茅边防区,撤销宜良军分区。1955年3月5日,撤销滇南,滇西两卫戍区。4月1日,云南军区改称为昆明军区兼云南军区,隶属中央军委领导。
贵州军区:1950年1月,在贵阳市组建,第5兵团机关兼贵州军区机关,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副司令员尹先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潘焱、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辉球。辖第十六军、第十七军及遵义军分区(第十六军军部兼)、铜仁军分区(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兼)、毕节军分区(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兼)、贵阳军分区、安顺军分区(第十七军军部兼)、兴仁军分区(第十七军第四十九师兼)、镇远军分区(第十七军第五十师兼)、独山军分区(第十七军第五十一师兼)、贵阳警备司令部。隶属西南军区。1951年4月,第十六军调离贵州。1952年3月17日,第五兵团改为贵州军区,同年7月,贵州军区由二级军区改为三级军区,并将第十七军番号撤销。以后贵州军区属昆明军区领导。
甘肃军区:1949年8月组建,由第2兵团兼。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张德生、王世泰;副司令员徐国珍、任谦、周祥初,参谋长侯世奎、张文舟,政治部主任王再兴、朱明,副参谋长侯世奎。辖天水、平凉、庆阳、岷县、张掖、临夏、会宁、武都、武威、酒泉军分区。隶属西北军区。1950年9月1日,第2兵团部调北京,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关。另组建甘肃军区兼兰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王世泰,政治委员张德生,副司令员周祥初,副政治委员王再兴,参谋长侯世奎。尔后,对部分军分区进行了调整。撤销张掖军分区,增设海固军分区,另将岷县军分区改为甘南军分区,会宁军分区改为定西军分区。1954年3月,又将平凉、庆阳、武威、定西军分区改为专区兵役局。军区仅辖天水、甘南、武都、海固、临夏、酒泉等6个军分区。1955年5月,甘肃军区撤销。各军分区归兰州军区直辖。
陕西省军区:1949年12月组建,第19兵团兼。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马明方、李志民,副司令员耿飚、刘金轩、吴岱峰、陈先瑞、左协中,副政治委员潘自力,参谋长耿飚(兼)、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兼)、副参谋长杨捷、政治部副主任牛书申;辖陕北、陕南军区及大荔、邠县、三原、渭南、宝鸡、咸阳军分区。隶属西北军区。1950年7月,陕北军区撤销。陕西军区即辖陕南军区及榆林、绥德、延安、渭南、咸阳、宝鸡、商雒军分区。1951年2月,第十九兵团部调离陕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1日,第十九军军部改编为陕西军区。司令员杨嘉瑞,政治委员潘自力,副司令员左协中,副政治委员牛书申,参谋长张涛。陕南军区撤销。1954年3月,延安、绥德、渭南军分区改为专区役局,陕西军区仅辖榆林、安康、商雒、汉中、宝鸡5个军分区。1955年5月1日,陕西军区改归兰州军区领导。
五、军区机关(5)
新疆军区:1949年12月17日,以第一兵团为基础于迪化(今乌鲁木齐)组成。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副司令员王震、陶峙岳、赛福鼎,参谋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徐立清。辖第二十二兵团、迪化军区、伊犁军区、喀什军区,隶属西北军区。1954年10月,第二十二兵团机关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组成新疆生产兵团。
1952年又成立了两个二级军区:
四川军区:1952年10月1日,以川东军区和川西军区机关在成都合编组成。贺炳炎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副司令员范朝利、李文清、何正文,副政治委员阎红彦、钟汉华、郭林祥,政治部主任余述生。原川东、川北、川南、川西等4个军区撤销。下属茂县、温江、绵阳、眉山、遂宁、南充、达县、内江、乐山、泸县、宜宾、江津、大竹、涪陵、万县、剑阁等16个军分区。1955年4月14日,该军区改为成都军区兼四川省军区。1969年1月29日,重新成立四川省军区,下辖15个军分区和两个警备区。
江苏军区:1952年11月1日,由苏北军区、苏南军区合编而成。刘先胜任司令员,黄火星任政治委员。隶属华东军区。1960年4月19日改称为江苏省军区。
3、25个三级军区的组建
中央军委根据全国省和行政区划,在18个二级军区以下,还设立了三级军区(25个)。三级军区相当于军级。其组建情况是:
辽东军区:1949年4月,以辽宁军区与安东军区合编组成。属东北军区领导。司令员边章伍(先)、胡奇才(后),政治委员洛甫、副司令员欧阳家祥、政治部主任赵正洪、副参谋长周涌、政治部副主任何太宣;辖第一六九、第一七一师。1950年秋,辽东军区机构分别编入东北军区空军和东北军区后勤部。并将第一六九、第一七一师撤销。另以第一七一师司令部与原辽东军区编余人员组成新的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启龙,副司令员王力生,参谋长周涌,政治部主任钟人仿、林茂源。1954年8月28日,与辽西军区合编为辽宁省军区。
辽西军区:1949年4月,锦州军区与辽北军区合并组成。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郭峰、副司令员高鹏、参谋长黄思沛、政治部主任邱先通、副主任李耀之;辖第一七○师(原整训第四师)。1949年5月,又新建第一六八师,归该军区建制。1950年9月撤销第一六八、第一七○师。1954年8月28日,与辽东军区合并为辽宁省军区。
河北军区:1949年8月1日,由冀中、冀东、冀南、太行、察哈尔军区各一部组成。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副司令员王光华、副政治委员马国瑞、参谋长李波、政治部主任王奇才;辖唐山、通县、天津、沧县、衡水、邯郸、保定、石门、邢台、定县等军分区。隶属华北军区。
平原军区:1949年8月20日,以原冀鲁豫军区为主及太行、太岳、冀南军区各一部组成。司令员刘致远、政治委员潘复生、副司令员张开荆、参谋长刘德海、政治部主任谢良。
察哈尔军区:1949年1月15日,冀热察军区从东北调归华北军区,又与北岳军区合并组成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王平、政治委员杨耕田、副司令员石志本、政治部主任阎子庆、副参谋长刘彬;辖雁北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平西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建屏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易水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察南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六军分区)、察北军分区、冀察军分区。同年秋,平西、建屏、易水、冀察军分区撤销。军区仅辖雁北、察南、察北军分区。1952年11月,雁北军分区划归山西军区建制,察南、察北两军分区合并为张家口军分区,归河北军区建制。同年12月,察哈尔军区正式撤销。
胶东军区:司令员贾若瑜、政治委员赖可可、政治部主任王少庸、副参谋长裴宗澄、政治部副主任曹思明;1952年9月,该军区撤销。
渤海军区:司令员覃士冤、政治委员张晔、副司令员李发、副政治委员黄祖炎、政治部主任王文模、副参谋长王翰西;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渤海纵队。1952年8月中旬,该军区机关撤销,所属各军分区归山东军区直接领导。
鲁中南军区:司令员钱钧、政治委员高克亭、副司令员李东潮、第一副政治委员谷牧、第二副政治委员周志刚,参谋长刘国柱、政治主任周志刚(兼);辖第一军分区(原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原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三军分区(原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四军分区(原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五军分区(原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六军分区(原滨海军分区)、第七军分区(原泰西军分区)和淄博、兖济、新海连警备区。隶属华东军区。1952年8月撤销,所属军分区直属山东军区,鲁中南军区机关改为炮兵第九师师部。
苏北军区:1948年3月,苏中军区与苏北军区合并组成。司令员张震东、政治委员萧望东、副司令员常玉清、副政治委员赖毅、政治部主任汪少川、副参谋长钟玉祥;下辖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九军分区,辖区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归华东军区领导。苏北军区部队曾参加淮海、渡江战役,并以一部组成苏南军区。1952年11月1日,与苏南军区合并为江苏军区。
五、军区机关(6)
苏南军区:1949年4月27日,由苏北军区机关和部队各一部及部分南下干部组成。司令员刘先胜、政治委员陈丕显、副政治委员李干辉、参谋长李继开、政治部主任吴嘉民;辖警德第六旅(原泰州军分区部队组成)、第七旅(原扬州军分区部队组成)、第八旅(原南通军分区部队组成)。隶属华东军区。1949年5月,以3个旅机关为基础,分别改编为常州、镇江、苏州军分区,以警备第八旅第二十四团和军区特务第二团为基础组建松江军分区。同时警备旅番号撤销。1949年10月至1951年5月,还先后辖江阴要塞、华东警备第十旅、教导旅、步兵第八十六师、随军学校等。1952年11月1日,与苏北军区合并组成江苏军区。
皖南军区:1949年5月7日,以华北南下干部纵队和皖南游击队为基础组成。司令员刘飞、政治委员牛树才、副司令员熊兆仁,副政治委员胡明、杨建新,参谋长万振西、政治部主任杨建新(兼)、副参谋长刘奎、政治部副主任罗伯桦;辖池州、宣城、芜当、徽州4个军分区。隶属华东军区。1952年1月25日,与皖北军区合并组成安徽军区。
皖北军区:1949年4月20日,由皖西、江淮和豫皖苏军区一部合编组成。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曾希圣,副司令员梁从学、孙仲德,副政治委员黄岩、参谋长孙仲德(兼)、政治部主任李世炎、副参谋长严光、政治部副主任何柱成。下辖警备第一、第二、第三旅和安庆、六安、滁县、宿县、阜阳、巢湖军分区。隶属华东军区。该军区组成后,参加了渡江支前工作和剿匪作战。1952年1月25日,与皖南军区合并组成安徽军区。
赣西南军区:1949年9月,由第四十八军兼,隶属江西军区建制。司令员贺晋年(先)、刘转连(后),第一政治委员杨尚奎、第二政治委员陈仁麒,副司令员周仁杰、欧致富,参谋长高体乾,政治部主任李信、谢堂忠。
湘西军区:1949年10月27日组成,第四十七军兼。司令员曹里怀,政治委员周赤萍,副司令员晏福生、杨秀昆、刘贤权,副政治委员刘西元,参谋长黄炜华、刘子云。下辖:沅陵军分区(第一三九师兼)、会同军分区(第一四○师兼),永顺军分区(第一四一师兼)。隶属湖南军区。辖区在龙山、大庸、通道、黎平之间。该军区成立后,参加了衡宝战役和湘西剿匪。1951年3月初,第四十七军调离湘西后,湖南军区又从湘东抽调一部分力量,加强湘西武装,继续清剿残匪。1952年4月,湘西军区撤销,所属军分区归湖南军区直接领导。
川南军区:1950年1月在泸州市成立,由第十军机关兼。司令员杜义德,政治委员李大章、彭涛、王维纲,副司令员范朝利、副政治委员卢仁灿、政治部主任许梦侠、参谋长赵晓舟、后勤部部长罗崇福、后勤部政治委员王长年;下辖宜宾(第二十八师兼)、内江(第二十九师兼)、乐册(第三十师兼)、泸州(第四十八师兼)等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辖区在峨眉、邛崃、乐至、荣昌、古蔺、屏山之间。该军区组成后,进行了剿匪。1952年3月,第十军番号撤销,军部和第三十师调归海军建制。同年10月1日,川南军区番号撤销,军区机构改编为空军学校,原所属各军分区归四川军区领导。
川西军区:1950年2月8日在成都成立,由第18兵团部和第六十军军部兼川西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士弟,副司令员王新亭、白天,参谋长唐健伯,政治部主任袁子钦。辖第六十军和绵阳(第一七八师兼)、茂县(第一七九师兼)、眉山(第一八○师兼)、温江等4个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辖区在夹江、松潘、青川、乐至之间。同年4月,第十八兵团机关撤销,军区由第六十军兼,司令员刘忠、政治委员李井泉,副司令员白天、张祖谅、黄隐,副政治委员袁子钦、桂绍彬,参谋长唐健伯、政治部主任余述生、副主任李哲夫;该军区组成后进行了剿匪。1951年3月,第六十军调离川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1日,川西军番号撤销,军区机关与川东军区机关合组为四川军区机关。原所属各军分区归四川军区领导。
川北军区:1950年2月8日在南充成立,由第六十一军兼。司令员韦杰、政治委员胡耀邦、副司令员李文清、副政治委员郭林祥、参谋长胡正平、政治部主任王贵德;辖遂宁(第一八一师兼)、剑阁(第一八二师兼)、达县(第一八三师兼)、南充等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辖区在广元、万源、达县、武胜、遂宁、梓潼之间。该军区组成后,进行了剿匪。1951年初,第六十一军番号撤销,军直一部仍为川北军区,另一部组建西南公安师。原所属3个师分别编入其他各军。1952年10月1日,川北军区撤销,军区领导机构改编为海军舰艇学校,原所属各军分区归四川军区领导。
西康军区:1950年2月8日在雅安成立,由第六十二军兼。司令员刘忠、政治委员廖志高、副司令员方升普、副政治委员鲁瑞林、参谋长熊奎、政治部主任车敏瞧;辖西昌、雅安、康定、昌都等军分区及以后成立的凉山军分区。隶属西南军区。该军区组成后,进行了剿匪。1952年7月,第六十二军番号撤销。1955年9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12月,西康军区番号撤销,军区机关及直属队一部调归济南军区空军,所属各军分区归成都军区直接领导。1969年1月29日四川省军区成立后,原西康各军分区归四川省军区领导。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军区机关(7)
陕南军区:1949年12月该军区兼第十九军。司令员刘金轩,政治委员张邦英、汪锋,副司令员陈先瑞、副政治委员李耀、参谋长薛克忠、政治部主任张明。1950年12月,该军区撤销。
喀什军区:1950年1月成立,第二军兼,郭鹏、政治委员王恩茂、副司令员杨秀山、买买提依敏诺夫;副政治委员左齐、参谋长贺盛桂。1951年11月,改称南疆军区,第二军军部改组为南疆军区领导机关。
伊犁军区:1950年1月成立,第五军兼,司令员法铁依·伊凡诺维奇列期肯、政治委员顿星云、副司令员伊斯哈科夫·马尔果夫、副政治委员曹达诺夫·扎伊尔、政治部主任奴尔也夫·巴吾夫。1952年10月该军区撤销。
迪化军区:1950年1月成立,第六军兼,司令员罗元发、政治委员张贤约、副司令员玉素甫汗·孔拜、副政治委员饶正锡、参谋长陈海涵、政治部主任魏志明。1952年11月,撤销该军区。
宁夏军区:1949年10月组建。军区主要领导由第19兵团领导兼任,司令员杨得志(兼),政治委员潘自力(兼),副司令员曹又参,参谋长牛化东,政治部主任孙润华。1950年4月,第六十五军兼宁夏军区。司令员王道邦(兼)、政治委员潘自力(兼),副司令员萧应棠、黄罗斌、曹又参、马靖,参谋长牛化东、政治部主任陈宜贵。同年11月,第六十五军免兼宁夏省军区。1954年6月,宁夏与甘肃合并,宁夏军区撤销。
青海军区:1949年1月组建,第一军兼。司令员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副司令员王尚荣、副政治委员冼恒汉、参谋长陈外欧、政治部主任吴融峰、副参谋长杨文安;隶属西北军区。1952年7月,第一军免兼军区,由第三师机关整编为青海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仲良、副司令员李书茂、副政治委员钟生镒;参谋长杨文安、刘斯起,政治部主任张凤飞。1953年1月,第一军调离青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年8月8日,组建玉树、都兰、果洛、海南、海北、黄南等6个军分区。1954年3月,将都兰军分区改编为海西军分区。1955年5月1日,改归兰州军区领导。
海南军区:1950年6月,由琼崖纵队组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白驹;副司令员吴克之、马白山,副政治委员黄康、陈德,参谋长朱子休,政治部主任陈德(兼);隶属广东军区。1951年5月,广东军区扩组为华南军区,海南军区归华南军区建制。1952年7月,华南军区撤销,海南军区又改归中南军区直接领导。与此同时,第四十三军移驻海南,7月5日,海南军区机关与第四十三军军部合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兼第四十三军,吴克华任司令员,冯白驹任政治委员,马白山任副司令员,陈德、谢镗忠任副政治委员,江燮元任参谋长,孙正任政治部主任。
西藏军区:1952年2月,以进藏的第十八军为基础组建。司令员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副司令员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绕杰、昌炳桂,副政治委员范明、王其梅,参谋长李觉,政治部主任刘振国。同时,第十八军番号撤销。
另外,还有4个省军事部:松江军事部,部长季铁中、曹志学,副部长王辛;吉林军事部,部长邱会魁、张贤延,副部长刘建平;热河军事部,部长李荆璞,副部长黄明政、欧阳家祥;黑龙江军事部,部长于天放、副部长王钧。
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的战略追击作战基本结束,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任务胜利完成,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进行统一整编,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分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决定取消野战军、兵团两级的番号及领导机关,将其中一部分改为军区领导机关。国防军的军、师绝大部分归一、二级军区建制领导,少数归省军区建制领导。1951年5月,中央军委颁发了军区的正式编制表,一、二级军区领导机关设办公厅、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部、干部管理部、军法处。还根据各军的实际情况,相继成立了军区炮兵、摩托装甲兵、工兵、骑兵司令部和公安司令部。1951年10月和1952年3月,中央军委规定各军区领导机关和解放军海军、空军对军区辖区的海军、空军部队实施双重领导,军区主要负责作战指挥。195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军区系统领导机关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了军区领导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执行领导、管理和指挥职责。1954年2月,中央军委颁发了军区领导机关编制表。一级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财务部、军法处、军区直属政治部和公安部队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兵部、防化学兵处。二级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干部部、后方勤务部、炮兵部、兵役部、兵役局、财务处、军法处和工兵、防化等部门。
50年代初,全国3级军区领导体制,对于胜利完成解放战争的后续任务,迅速歼灭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剿灭大批匪特,帮助地方建政、土改、经济恢复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尔后的军区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十三大军区(1955年~1985年)
随着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国防任务的需要,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军区领导机构编制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完善。为有利于我国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国防武装力量的建立,1955年,国务院决定,取消按一、二、三级的等级划分军区的做法,统一改称为军区、省军区。从此,全军由原来的3级军区体制,改为军区(大军区)、省军区体制。
。。
五、军区机关(8)
1、13个大军区的组建
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和国防部根据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国战略区的重新划分,决定将全国的6个大军区,即东北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和西南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这12个大军区大部分是以所在区的大城市命名的,计有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各军区于5月1日前按新的区划正式办公。1956年又增设福州军区。这样,全国共13个大军区。大军区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管理本战区内的野战军、省军区及地方武装,并与海军、空军领率机关共同领导本战区内的海、空军部队。各大军区的成立情况是:
沈阳军区:1955年3月22日成立,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周桓,副政治委员杜平、甘渭汉,参谋长吴信泉,政治部主任杜平(兼);指挥所属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