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李探花-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如海不得不认为李衍戳中了他的痛楚,他将儿女送去贾府,一是江南局势复杂,危险之极,想让儿女能够有一安稳的环境长大。二是也是变相的服软,将他们当做人质的意思。

可惜,他做了这么多,到了时间,太上皇该舍还是毫不犹豫的舍了。

“皇上和修贤骗过了世上所有人。”林如海感叹道。

李衍却摇摇头,道:“小侄不是皇上安排的。”

“你……”林如海踟蹰道。

李衍道:“小侄自从和太子一起从金陵流浪,已经彻底打上他的烙印,太子在父亲和祖父两人中选择了父亲,小侄只能跟着了。”

林如海精光闪动。

“太子幼年为太上皇所养,可以说是太上皇教授出来,太子竟然未受到影响?”

李衍心中一叹,刘璘看似纯孝,实际上是早熟和固执之人。

五岁,很多人能够将孩子养成自己的,但是刘璘的性格却是无法。

更何况,刘璘还遭受了好几个月逃亡流浪的生活,这心智更是成熟了几分。

这么多年,刘璘连太上皇都哄住了,可见他的本事。

李衍跟着他一起创造未来,与其是帮助皇上对付太上皇,不如说是帮助弱小的一方。

此时他们的对手是太上皇,那么下一次便是皇上了。

李衍与贾家交好,不关是迷惑太上皇,也有真的团结四王四公之力与皇帝的新生之力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

等到大局落下,皇上正式当家做主之时,也不能叫人忽略了太子的影响。

要做到这个地步十分不容易。

江南盐运关系国家命脉,其实对于李衍来说,不管冯绍异是皇上的人还是太上皇的人,都不是他愿意看到接替林如海的。

太子。。。

太上皇不喜皇上,打着太子长大后取而代之的心思,认为太子被他养大,更和他心意。

皇上和太子暗地感情深厚,皇上也许一直认为太子是站在他这边,无论哪一方输赢,太子似乎被摆在不输的赢面上。那么,身为太子身边第一人,林如海倒吸一口气。

“你想要怎么做?”

李衍一听,便知林如海已经心有所动了。

“小侄现在伤重不醒,所以还请林伯父拉着同一系的官员继续拖着冯绍异。这过程中,还请林伯父在以后同僚面前多夸小侄几句。”

“既然冯绍异是太上皇的人,他将皇上的人收服,定然会出动密旨,到时我不能不尊。”

李衍笑道:“在冯绍异没有利用林大人打压,团结另一系的势力为己用之前,他是不会出具的。等到他掌控之后,小侄想来也接手的差不多了。”

林如海似笑非笑。

“你小小年纪,胆子到大,竟然叫我将权力私下移交给你?”

李衍笑道:“林伯父难道不愿意?”

林如海道:“谁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力?”

李衍道:“大都数人是不愿意,不过林伯父绝不是此例。”

“哼,暂且看看你的本事。”

李衍不紧不慢的出了林如海的屋子。

叫两皇派系互相残杀,再将盐商拖进水,这江南有趣得紧。

至于怪罪,所有人都会知道李衍被刺,晕迷不醒。

太上皇要追究责任,只会怀疑冯绍异想独霸江南盐运,最后事情改变得无力阻止。

想到这里,李衍异常自在。

皇城。

“什么?李衍重伤晕迷不醒?”刘璘站了起来急声呼喝。

太上皇连忙道:“太子。”

太子觉得自己失了态,当下坐回去,可是脑子一片浑浊,心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伤重?晕迷不醒?他不是再三嘱咐过吗?

“怎么伤的?”太上皇问道。

“是刺客假扮成店小二,一刀捅进李大人的后背。”

太子一听,心顿时活络起来。

后背,如果是穿着软猬甲,就是神兵利刃也无法刺穿。除非,他没穿……不会,他一定穿了,这样想着,太子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亲眼所见?”

“是的,事情就发生在客栈里,侍卫和百姓都亲眼所见。”

太上皇想着冯绍异的私报进度,很快将皇上一系官员掌控在手里,是不是真是他的设计?

“寻最好的太医,务必要救活李衍。”太子突然发了话。

太上皇点点头:“就找太子嘱咐的去办。”

侍卫退了下去,很快就有太监禀报,皇上求见。

太上皇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道:“请父皇安。”

太上皇道:“免礼。”

皇上走过去,道:“听说李衍受了伤。”

太上皇道:“这又如何?”

皇上道:“就剩下冯绍异了,父皇可要再派人代替李衍?”

太上皇见皇上忍不住的喜色,心中冷哼一声,等到事情完毕,他哭都哭不出来。

刘璘看着这一切,嘴角抽了抽。

“代什么替?这过去一个多月,再派人,又得多加几日,一切都来不及了。”

皇上低声问:“父皇的意思……”

“就叫冯绍异一个人看着办!”

皇上连忙应声。

***

盐案急速运转,只三日功夫就水落石出。

林如海、黄田铭推出的罪魁祸首朱英天被冯绍异推翻。

林如海、黄田铭死咬着不放,又拿出证据改成原判。

这一僵持,两派官员开始攻伐,许是闹得人心惶惶,两派不约而同拿起盐商开刀。

随着一个个盐商死劫难逃被诛,剩下的人包成一团,开始大家揭露官商勾结之事。

一时间,不仅扬州府,周边的吴州、嘉兴等地官员也被拖下水。

江南大案,震惊朝野。

江南百余重官,清白着竟无几人。

百姓举旗闹事,朝廷唯恐爆发叛乱,雷霆般将江南一系官员打入天牢,押解进京听候审判。

此外,作为大功臣的冯绍异也被急诏进京。

为了江南统治不发生混乱,剩下的两成官员联名上奏请官。

一时间,京城准备下放官员数量超出了任何一年。

不过,这上任接替的人选,两皇又开始了博弈,最终为剩下二成江南官员掌控增加了时间。

这两成官员,大都是中立,以前在两皇一盐的夹缝中生存,这一次全部扬眉吐气。

这样一场剧变,李衍醒来的事情就有些默默无闻了。

放过一个个册子,这江南肃清的官员果然好看许多。

林如海看着李衍嘴角的笑容,心中叹气,小小年纪竟然这般狠辣。

这场大事,李衍一步步计划,弄出不少秘闻血腥,威胁利诱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更重要的,他的人还从未露过面。

“两皇还未招林大人回京,还需要您坐镇扬州,小侄估摸着,这场剧变,您的位置至少五年不会被调动。”损失了这么多官员,再调新人过来,这江南出乱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必了,我已经写好了乞辞的折子。”

李衍一愣:“林伯父这……”

林如海冷道:“不早点脱离这浑水,等到江南时局定下,任由两皇迁怒收拾我不成?”

李衍一听,到是内疚起来。

虽说冯绍异是主线,可是若不是林如海和他杠上,江南也不会生出这么多的事。

冯绍异回京名为奖赏,破了这么多的案子,但是李衍知道他风光不了几日,两皇恨他,那八成的官员怎么也在京城也有关系,他们一起对付冯绍异,想来冯绍异离死不远了。

==========================================

作者有话要说:江南还有一章

本来这谋划要具体写,可是一写估计就得拖上十来张,这貌似啰嗦了点,于是就这么简单说明一下……

政变,师徒名分(一)

“伯父真的要乞辞?”

林如海淡淡道:“不会有假。”

“只怕皇上不愿意呢?”

林如海道:“这不也和你的算计?”

李衍这才知道林如海完全看破了他的算计。

林如海请辞;两皇就算恼怒那事;不过太上皇看在林如海忠心的话上;也愿意给个体面。

现在江南空虚,估计也会使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情了。

李衍现在在江南,定然让太上皇眼睛一亮。

虽说资历不能代替林如海成为巡盐御史,但是暂时督办的副手是很有可能。

对于李衍来说,代理副手反而更好,江南盐场被他毁了不少人;但是只要有盐;在短时间复苏是一定的。

若是李衍一直呆在这个位置上;虽说有权有势;不过却得时刻为自己的命着想。

而代理;过不了一两年迁京;这份代理便是厚厚政绩。凭着朝廷宠信,怎么也能成为四品官,这大大减少他向上爬的时间。

“谢林伯父成全,李衍在此发誓,林家之事就是李衍的事。”

林如海才缓了神色。

“可惜你定了亲。”

李衍尴尬一笑,林如海不会想将黛玉许配给他吧!

林如海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道:“辞官归隐后,依小侄看老夫该做什么?”

这话题看似请教,却是难以回答的事情,一旦回答得让林如海不如意,刚才李衍那誓言就显得不诚心了。

“林伯父高中探花,江南京城对伯父的才华可是称赞得紧,若是在江南名胜之地开办一书院,定然会大受欢迎。”

林如海本身就是这样的打算,没想到这小子今日这般了解自己。

想着李衍的未来,想着这一系列对付江南百官的手段,无不昭示李衍这揣摩人心的功夫巅峰造极。

官场上论手段,揣测人心若是强悍,更能保证官路亨通。

“伯父若是愿意,可将书院建在吴州。”李衍的父亲就在吴州,这也算变相示好了。

“滑头小子。”

李衍一笑,道:“伯父可是答应了?”

林如海缓缓摇头:“你的卖好,可想过若是我去了吴州,两皇就会怀疑上你?”

李衍自信道:“伯父放心,我自有办法。”

林如海见他淡定的模样侧过头。

“不必了,岳麓书院山长与老夫是同窗,早些年,老夫就有心过去帮忙了。”

李衍一惊,心中的慰藉和愧疚更加浓厚。

仔细想想,岳麓书院是本朝四大书院之一,更南方学院翘楚。

“恭喜伯父。”李衍只能这么说。

林如海不发一言,在岳麓书院足以他过上德高望重的日子,而且身在岳麓书院,若是朝廷诏令为官,也不至于是小官。

林如海打定主意,便想着要怎么样将黛玉和墨玉接回来。

他的处境好了,黛玉和墨玉万万不能留在京城了。

李衍心有遗憾,林如海的能力是十分出众的,若是太子能早些登基,或许可以再次启用。

若是不能早些登基,那么林如海培养出来的弟子,李衍有必要好好注意了。

***

和林如海小聚一番,李衍在第三天就接到圣旨,说是留在江南为从六品盐运司经历。

李衍微笑,这江南盐运司折了不少人马,盐运司除了林如海,基本上也没什么人了。

林如海只能将手中权力下放,身为名正言顺的经历,抓权毫无顾忌。

等到林如海被下诏正式入京,李衍已经成为正四品盐运司副使。

林如海回来的时候,皇帝并未准许他请辞,却两年后在李衍与他交接后,两皇同意了。

目送林如海下长沙,李衍感慨良多。

辞了官,总比丢了命要强。

这两年的交接是非,李衍生生的老了一圈。

此时的李衍依然俊美清秀,可是那份稚气完全消失,本是未及冠的儿郎此时观看他的气质面貌完全看不出来。

李衍还是副使,林如海刚刚辞职,怎么也得半年新官上任。

不管来者为何方,他只需要将权力移交上去,他的责任便了了。

两皇同意他呆在江南,根本就是让他成为一个交接缓冲作用。

虽然只是交接缓冲,却也有两年之久,李衍明晃晃的是太上皇宠臣,太子母家的女婿,这要拉拢人可比林如海还要来的简单。

人脉多了,李衍的势力也强大了,就算此时他离开江南,江南依然有着不少势力。

这一日,天气正清。

“大人,甄老爷在雅和楼设宴,请大人参加。”

李衍放下手中折子,江南盐规他丝毫未动。不过有盐运的地方,必然会有一番争执。

这两年来,李衍按着各盐商的后台一一分配,到也没惹事。

不过最近李家家主猝死,李家继任的独子是个败家子,竟然犯了重罪。

这时代对达官贵人十分宽容,李家用倾尽家财,并以盐运商道卖回换取了轻判。

李家所掌管的盐运商道是一上等之路,李衍若不是全部掌握林如海留下的暗探,也无法拿到甄家暗自下手的证据。

甄家宫里有位娘娘和皇子,又曾与皇帝有旧,这些年来到是越来越有些不满足了。

甄家本身有盐道,可是最近不知为何竟然打着想蚕食独吞的注意,前段时间,几个小盐商被他们吞并,这一次竟然将手下在大盐商李家上。

“知道了,本官身子不适,就不去了。”

这次设宴,必然如前些日子一般,拉上关系,希望官府将盐路卖给他,林如海当初考虑后的确同意了。

如今,林如海辞官,新任巡盐御史还未到,这盐路之事都放在了李衍身上。

李衍不想在临时交接上与甄家扯上关系,自然不想轻易卖出去。

打定主意,李衍闭目休息。

到了晚上,就有人偷偷禀报,甄家二老爷求见。

李衍停下批着公文的笔,还是不死心啊。

于是道:“请他进来。”

甄俢匆忙过来,这瞧见李衍,满脸笑容:“见过副使大人。”甄俢没有捐官,就是为了家族盐运一事。

李衍笑道:“这么晚了甄二老爷来此所谓何事?”

甄俢笑道:“前些日子,甄某从九街淘来一件不值钱的玩意儿,还请副使大人拿着赏玩。”

李衍连盒子都没看,就挥了挥手。

“甄老爷且收回去,本官可不理会这些,你的意思本官也明白,还是等新任巡盐御史上任再说。”李衍虽然拒绝,但是将原因说了出来。

谁知甄俢不但没有放弃,脸色反而阴沉了下来。

李衍微微皱眉。

“如果这是二皇子赏下来的,李大人也不愿意?”甄俢慢慢说道。

李衍心中恼怒,当即轻笑一声。表面上甄妃得宠,二皇子在皇上面前比太子也要得宠,可是内里是什么事他一清二楚。

外人将太子、太上皇分成一派,二皇子和皇上一派。甄家弄出这一事,一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二来也是想拉拢他。如今拉拢不成,这立即变脸。

看来情况有些复杂了。

“太上皇和太子赏的东西,本官家里也有几件,二皇子年纪小,东西还是自己收着不是更好?”

“李大人,你只是一个副使,林大人身为巡盐御史也不敢不受这芝麻小事。”甄俢立即说道。

李衍心中疑惑起来,面上不显,笑道:“甄大人越来越有国丈的气势了!”

甄俢冷哼一声。

李衍突然拍了拍手。

外面立刻闯出一大堆的护卫,。

“将人丢出去。”

“是,大人。”

甄俢气极,手颤抖的指着李衍。

李衍继续垂着头,继续审阅公文。

疑惑越来越深,甄俢今晚的态度实在与原来有些不符。

以前的甄家虽然气盛,但是在李衍面前还是十分守礼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叫甄家这么志得意满?

“来人,深切查探甄家最近在京城的动静。”

李衍话落,烛光上了闪。

李衍手上动作不停,不过眉头越来越紧。

翻出甄家相关的案子,李衍从头到尾研究了许久。

李衍得出一个结论,甄家好像是突然之间有底气多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要知道,现在太上皇和太子一番是站着上风。

未来的巡盐御史便是太上皇一系的人。

李衍拄着脑袋,深深地思考起来。

第二日天亮,许是昨晚上吹了风,李衍的头有些疼。

上轿往府衙而去,办公不久,就传来官盐五船遭遇水盗,全部失落。

李衍面色难看之极,众所周知,这劫持官盐和兵甲物资是诛灭三族的死罪。

近百年来,劫持官盐的水盗还是第一次出现。

李衍带着人匆匆往码头赶。

一上码头,带着扬州守备和千余士兵登上船只。

步步行驶,终于到了盐船遭劫的地方,士兵们打捞了许久,终于见着了盐船的残骸。

李衍和扬州守备木戊看了好一会儿,确定再无活口,又毫无行迹后,两人均是感觉到棘手了。

“木大人,为今之计,只能由大人将这一片水贼剿灭了,希望真能找对地方,一举将官盐寻回。”

木戊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李衍叹了一口气,他就要交接,就出现了这样的事。

70·政变,师徒名分(二)

李衍一回盐运衙门;就将此事通知整个扬州府。

李衍不怕自己被两皇申斥;他怕的是真的解决不了。

五艘官盐;这一旦丢失,就意味着私盐价格上涨,甚至会出现为私盐铤而走险的人,江南盐政乱象生,李衍必然重罪。

原本李衍可以和众多盐商商量,共同凑出五艘官盐入北;这从盐商心口上刮肉虽然困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李衍却没这么做。

因为一旦这么做;两年来他的布置全部付之一炬;从此就看盐商的眼色。

他所拉拢的人也会因为利益和他的错处与他撇清关系。

如今;李衍将事情摆在明面上,全扬州府运作起来,闹得这么大,若是谁不用心,必然会被落于京城,耽搁了自己的前程。

按说官盐押运也算守备森严,有五百守卫,斥候探听那烟水寨的人不足三百,如何能劫持了去。

除非,官盐押运中出了内奸。可是,李衍紧紧皱起眉,官盐押运之人一个不少随着船只沉入水中。

想了一会儿,李衍嘱咐了手下属官几句,然后带着人匆匆朝着码头行去。

这是一座停尸的宅子。

一进入此地,阴气臭气相加,李衍丝毫不顾,对着跟过来的额仵作道:“一个个检查,不要有丝毫遗漏。”

“是!”

李衍坐在中央。

时间慢慢过去,九个仵作都送上他们负责的一块,这些尸首全是身重刀剑而亡。

李衍将目光放在最后一个仵作身上,最后一个仵作一直在一个尸体上动来动去,似乎很不确定。

“你们也去。”李衍下令道。

九个仵作全部围了过去,相互之间检查后私语了几句。

“大人,此人似乎有中毒之像。”

李衍站起身,果然如此。

走过去一看,此人身上有刀痕,脸上浮肿,并无黑色等异色。

“这人的表现和他人一样?”

刘仵作解释道:“此人确实是死于刀伤,不过指甲微微暗黄,毒性不强被水冲淡的缘故,若不仔细看定然会忽略了。”

李衍连忙观察这尸首的指甲,心中大喜。

“来人,查他的身份。”

“是。”

李衍又道:“请一大夫过来,仔细辨认。”

又有人出去。

李衍收回众仵作的验尸报告,露出轻松之意。

“赏。”

“谢大人。”仵作大喜。

李衍重新坐下,既然有眉目了,也不怕找不到真相了。

大夫过来后,李衍静等许久。

“大人,这是朱靡粉,青楼常用对付不听话的小姐们。将朱靡粉混入水中,意识虽有,却行动迟缓,任人施为。而且手指不小心沾上粉末,会变成朱红色,格外漂亮。”

李衍想了想,眼睛一亮:“药效有多久?”

“一个时辰,手指的颜色随着水的冲击也会越来越淡。”

李衍心有猜测。

“服下朱靡粉的人,在一天内可会让人察觉出?”

大夫摇了摇头:“除非手指接触粉末,将手指染红,否则一旦入水,变得无色无味。莫说一天,就是两个时辰也足以散去了。”

李衍这时肯定下来。

估摸着,这人便是内奸。他将朱靡粉撒入吃食中,众人中药,水匪出动,才这般轻易解决了人。

至于内奸为何也被杀了,只有斩草除根一事了。

就是不知这内奸是聪明的留下证据?还是下药时不小心沾上?

“彻夜守住此尸。”

李衍嘱咐后,便准备回去衙门。

这才一出房间,突然一破空声传来。

一只黑箭转瞬就到了李衍跟前,谁也无法阻挡这突然而来的箭。

箭入胸口,李衍脸色抓住已经刺上软猬甲的箭,然后倒下地。

被李衍收为己用的卫归连忙接住李衍,众多的侍卫连忙去追那刺客。

李衍面色阴沉,任由卫归着急找大夫医治。

就近客栈房间。

大夫拿出小刀准备拔箭,谁知,李衍自己站了起来,然后将箭支拔下。

“本官伤重晕迷不醒,你可知道?”

大夫大骇,卫归见状,喜于形色。

“大人,你没事?”

李衍道:“自从两年前遇刺开始,每日出门本官必然穿戴软猬甲,这一次同样如此。”又转向大夫:“将他给本官带着,这件事情一了,本官会为你请功。”

大夫只得如此,因为他不听话,他就活不成了。

时隔两年,李衍再次遇刺。

尤其这一次,李衍查到一些眉目造刺,这叫扬州官府比之上一次更加震骇。

李衍躺在府衙晕迷不醒,刺杀之事还未有眉目,顺着那尸体的身份,水贼的身份已经查到了。

这尸体叫赵三,是水营一小队长,生性好赌,所以勾结水贼想用私盐大赚一笔还债。

那群水贼是一个烟水寨的匪寨。

木戊守备立即带着人前去剿灭,期望将官盐追回来。

第二日,木戊神清气爽的回来,原来他将烟水寨的水贼全部歼灭,并将官盐带回来八成。

虽然只有八成,但是也是立下大功了。

木戊的战绩和战过程被送到李衍桌案上,他深深吐出一口气。

“本官奄奄一息,明日就该咽气了。”

卫归大吃一惊:“大人,这……”

李衍道:“这案子没那么简单,你去办吧!”

“是。”

果不其然,李衍即将咽气的消息传出,当天晚上就有无数人前来看望。

李衍躺在床上晕迷不醒,卫归和大夫在一旁守候。

夜深之时,众人散去,李府挂起了白布。

派人时刻守候在府外的家丁纷纷回去禀报。

各府的动作,如今在这片刻呈上了李衍桌前。

李衍握着甄家的消息,心中寒笑。

木守备和甄家关系真要好啊。

第二日,李衍停灵。

扬州府的官员士绅全部前来吊唁,只不过半日功夫。

李衍手中拿到了一个秘盒,这是从甄府搜出来的。

不得不叹林如海养的暗探高明,李衍只不过将人调出来,叫甄家放松,就让他们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搜了出去。

轻轻打开,果然看见木戊守备的效忠信在里面,另外还有其他的官员。

更重要的,还有这些人的利益分配,其中这次盐运账册就记在里面。

这就是证据。

李衍一封封看下去,越来越心惊甄家的大胆。

掌握了这些,办了甄家还是需要一定的手段。就怕到时候,皇上不愿意办,为此,叫他真的惹上皇帝还有些不值得。不过甄家要杀他了,他还真的放过不成?

这么计量得失中,李衍翻到最后一信。

这是一枯黄的密信,而且半烧焦了。李衍慢慢打开,这一看下去。

李衍惊骇的站起身来,手握着这密信有些颤抖。

他缓缓闭上眼睛,思维开阔之下,他将所有的事情都弄明白了。

前世早有对秦可卿的身份的猜疑,李衍一直认为她是废太子或者成王的私生女,没想到竟然都不是,秦可卿是太上皇的私生女,而且,秦可卿的母亲是太子妃。

李衍握紧手,这样的皇家丑事,难怪林如海会死了。

若不是他,这次拿到的便是林如海。

毕竟这样的丑事被揭发,太上皇一生名声全毁了,有皇帝名正言顺在前,再想当政也会遭受群臣激愤。

甄家掌握了这个,将在这些效忠信放在一个盒子,只怕是想将其交给甄妃。

有了这个,太上皇必倒,太上皇倒了,太子也倒了,二皇子和甄妃圣宠,未尝不是继后和太子人选,这样一来,甄家跋扈也不奇怪了。

遇到这样骇人局面,身为太上皇党的林如海,只能将事情按下,并私下请求同是太上皇党的贾家帮助太上皇清楚这个祸害。

贾家是弄死了秦可卿,可是也有人耐不住权势的诱惑将事情透露给皇上邀功,这也导致皇上抓住了把柄,私下逼迫太上皇放权。

贾元春的突然被封贵妃,这个原因绝对占了一大半。

可惜,皇家丑闻哪里是普通人能够得知的。

甄家灭绝,贾家府抄,贾元春、甄妃二皇子也都没有好下场,林如海和林黛玉也是……

该怎么办,李衍觉得这东西烫手万分。他清楚得知道,这是叫他一步登天的东西,也是叫他命丧黄泉之物。

考虑了很久,李衍将东西送回了甄家。这场仇,不报也罢。

他既然知道此事,那么就让他搅动一池春水,最后太上皇和皇上同归于尽。到时真的被人查出他知道这秘闻,刘璘应当不会杀他。

李衍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他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而且,他竟然这样相信刘璘不会伤害他?

李衍摇摇头,似乎是要将这念头甩出去。

李衍在屋子里思索,外面灵堂却已经大声喧哗起来。

原来李府下人搬出的灵牌不是李衍,而是诸多士兵灵牌,均是这次被杀的五百官兵。

这是一场闹剧,可是没有人敢说不对。

五百士兵被杀,归根究底是扬州府不清净之故,身为百姓父母的百官,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李衍从屋子里走出,无视众人的脸色。率先一拜,众人纷纷对视,前来围观的士兵家眷痛哭出声,众人跟着李衍行礼。

一番进香后,李衍来到后院。

木守备最先安奈不住:“李大人欺骗我等,是不是要给我们一个说法,大伙都是同僚,可不能闹得不好看。”

李衍脸色苍白,道:“木守备,你还不知罪吗?”

木守备大声喝道:“李衍,你什么意思?”

李衍淡淡道:“杀良冒功,木守备到是做的出。”

木守备见众人都看向他,他急声道:“李衍,你为何污蔑本将。”

李衍轻笑一声:“中箭伤重却是是本官假意,昨晚上本官可收到不少好事,你麾下三百士兵可收到不少银子。官盐剩下的两成只怕就在木守备……”

木守备脸色剧变,他欺身过来,李衍不慌不忙退后一步,就有埋伏下来的暗卫扑过去。

木守备武艺不错,可是如何是十几人的对手。

“压下去审问。”

又转向众人:“昨儿本官查到不少闲事,本官不爱记这些,可是众位同僚要明确自个身份,可别如木守备一样犯糊涂。”

不少人心中惴惴,一心想回去看看,看是否泄露了去。

尤以甄家为最。

李衍轻哼一声,离开了此地。

众人暗地派亲信回去,然后自认为清白的官员留了下来听李衍审案。

甄俢急忙奔进书房,打开暗道,看到隐秘的盒子无丝毫异动时放下心。

也是,这地方这么隐秘,又怎么会泄露。

想到这里,甄俢想着未来甄家的荣光,颇为自负起来。

必须尽早让大哥将东西送进宫里。

木守备一事,李衍证据掌握完全,他立刻将其推上刑部,刑部批文下来,木戊判斩立决,木家流放。另外三百士兵,也被流放为奴。

很可惜的,木戊没有招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