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鬼道士-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当张平思考这腊八粥时,只听得张三对石天意说道:“兄弟,这里有些客人好像不喜欢这腊八粥的味儿,你若爱喝,不妨多喝几碗。”

张平一听这话,顿时心中明了了这粥必然是有益无害。恰逢附近席上数人见到石天意目光射来,忙端起粥碗,纷纷说道:“这粥气味太浓,我喝不惯。小英雄随便请用,不必客气。”眼见石破天一双手接不了这许多碗粥,生怕张三反悔,失去良机,忙不沓的将粥碗放到石破天桌上。石天意道:“多谢!”

而张平此时则走过来向石天意说道:“天意哥,我看有很多英雄不喜欢这粥的味道,而我却觉得不错。不如我也来喝上几碗吧。”

石天意则对张平道:“好极,正好我也喝不了这么多。礼儿兄弟你随意取去喝吧。”

张平见此,取了附近几人的腊八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喝了起来。

张平呼呼喝了好几碗粥之后,只听到那龙岛主说道:“四十年前,我和木兄弟意气相投,本想联手在武林中好好做一番赏善罚恶的事业。不想初出江湖,便发现了一张地图,从而得悉图中所绘的无名荒岛之上藏有一份惊天动地的武功秘诀。我们依着图中所示,终于找到了现在这座侠客岛。原来那是首古诗的图解。我二人大喜之下便即按图解修习。唉!岂料我二人修习数月之后,忽对这图解中所示武功生了歧见。练了大半年后,我二人动手拆解,只拆得数招,二人都不禁骇然,原来……原来……”

他说到这里,神色黯然,住口不言。木岛主叹了一口长气,也大有郁郁之意。过了好一会,龙岛主才又道:“原来我二人都练错了!”

张平心道:“他二人的徒弟张三、李四武功自己已经是见识过了,他二人的武功自然更是出神入化。而能够修成如此高强的武功,可见他们所修习的当然不会是寻常拳脚,必是最高深的内功。这内功一练错,小则走火入魔,重伤残废,大则立时毙命,最是要紧不过。而这图解居然如此神妙,实在不可思议。”

念及此处,张平魂体感应到天色已晚,便魂体出窍往洞口深处寻那图解去了。张平在洞口深处转了转,发现一个大屏风的背后有一个通道,张平飞出十余丈,来到一道石门之前,门上刻着三个斗大古棣:“侠客行”。

飞进石门,里面有许多石洞。张平飞入第一个石洞,只见东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石壁旁点燃着八根大火把,照耀明亮。壁上刻得有图有字。石室中已有十多人,有的注目凝思,有的打坐练功,有的闭着双目喃喃自语,更有三四人在大声争辩。

“看来那龙木二位岛主所言不虚,这侠客岛上确实藏有绝世武功。”张平随后不及细看,便飘向下一个石洞,寻找明乘子师祖去了。张平仔细的搜过过十多个石洞,终于在一个刻有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石洞中找到了明乘子师祖。张平大喜之下高声呼唤明乘子师祖,只见明乘子安坐于地,正在参详图解,对自己的呼唤无动于衷。张平这才想起自己正处于魂体状态,于是便急向自己的身体奔去。

方才回到厅中,便发现厅中诸人已在龙木二岛主的带领下向石洞中走去。张平魂体归位后便紧随其后,穿过甬道来到石洞。

在诸人见得石洞中故人之后,纷纷发问寒暄,好不热闹。而张平则向一旁陪同的黄衣弟子询问了明乘子师祖的位置后,便直接赶了过去。

这次见得明乘子师祖后,张平赶忙冲过去问候道:“师祖,原来您安然无恙,师父和师叔他们都担心死您了。这十年来,您怎么也不捎个口信回去?”

明乘子则不慌不忙的对张平说道:“是向礼啊,快不要说那么多废话,这侠客行图解博大精深,我等全力研究尚且不能得其一二,焉有其他精力分心他顾。”

张平听到这里,也开始仔细研究这石壁上的图解。来到这个武侠世界将近二十年,张平也成了一个合格的武人。一旦看到了绝世武功,就好似看到了绝世美女一般,走不动路了。

只见那图形旁的注解似乎讲了一套高深的炼气法门,张平越看越沉迷其中,不自觉的开始练了起来。

寻常武功总是将就阴阳互济,龙虎调和,因此,内力中正平和,善于养生健体之时不免杀伤不足。而图形旁的文字注解似乎讲述了一种特殊法门,能将内力练的极热,所以才会有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句诗作为纲领。

于是,张平果断依照注解练习了起来。在内力不依寻常路线运转,反而以六条阳属性经脉为起点,汇通任督二脉后不走阴属性经脉而走太阳穴中转后退回气海。张平一心二用已非常纯熟,加之内力精湛,因此运行的十分顺利。经特殊法门运行过后的内力炙热非常,且爆发力惊人,但却全无过刚过猛之相,张平在此运功两个时辰后便将内力转化完全。新的内力虽然量上没有明显增加,但特殊的炙热属性和更强的爆发力能让张平的战斗力平增三成。

张平修得如此神功,大喜之下赶忙前往其他石洞,准备将洞中所载武学一一练会再行返回上清观。

张平刚刚起身便遇到石天意走了过来,张平知他不识文字,便想为他解释一番。哪知石天意并无意这里诸般武学,张平也随他自去了。

之后的每一天,张平都在各个石室中勤练武学,特别是在第一间石室中又得到一套寒冰属性内力。在张平一心二用的异能努力配合下,竟能同时使用阴阳内力,可惜尚不纯熟,但一定大有潜力。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尤其是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时,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流逝。在将二十四个石洞尽数看遍后,张平便开始努力修炼这些武学。这日,张平正在参详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图解中的快剑和轻功身法,却突然听得侠客岛黄衣弟子通知道:“烦请诸位大侠往前厅一聚。”言罢,便将石洞中灯火尽数熄灭。无奈之下,张平只好随众人来到大厅。

到得大厅,只听龙岛主道:“各位,咱们在此相聚,只盼能解破这首‘侠客行’武学图解的秘奥,可惜时不我予,这座侠客岛转眼便要陆沉了。”

群雄大惊,纷问:“为什么?”“是地震么?”“火山爆发?”“岛主如何得知?”

龙岛主道:“适才我们木兄弟发现本岛中心即将有火山喷发,这一发作,全岛立时化为火海。此刻雷声隐隐,大害将作,各位急速离去吧。”

群雄将信将疑,都是拿不定主意。大多数人贪恋石壁上的武功,宁可冒丧生之险,也不肯就此离去。

龙岛主道:“各位若是不信,不妨去石室一观,各室俱已震坍,石壁已毁,便是地震不起,火山不喷,留在此间也无事可为了。”

群雄听得石壁已毁,无不大惊,纷纷抢出大厅,向厅后石室中奔去。张平见得石壁果然尽数被毁,无奈之下只好回到大厅,准备返航。

第二十八章侠客终了

坐在离开的船上,张平以及在侠客岛上之人,深悔何不及早抄录摹写下来。个个无不自撞其头,捶足顿胸。但想到居然能生还故土,却又有一股欣慰之情。

张平眼见侠客岛渐渐模糊,石天意突然叫道:“糟糕!爷爷,今天是几月初几啊?”

白自在却似乎十分慌乱的大叫道:“我…我也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初几?”

高三娘子此时插口道:“咱们是腊月初八到的,在岛上过了一百一十五日左右。今天不是四月初五,便是四月初六。”

石天意和白自在齐声惊呼:“是四月?”

高三娘子道:“自然是四月了!”

张平此时却说道:“不对,该当是三月,今年是闰二月,所以当是三月才对。”

白自在哈哈大叫:“闰二月,好,闰的好。船家,快快加速行驶,我要赶回去救我家夫人。”

丁不四听得史婆婆若三月初八见不到白自在回去便要投海,也上蹿下跳的要求船家加速。

船上众人闻得缘由,也都赞成加速回去。

在众人不惜内力拼命划船后,到第三天正午刚过,众人便远远望见海天相接处有条黑线,于是俱都欢呼起来。

待船快要靠岸时,白自在和丁不四早已抢到船头,眼见史婆婆赶到,两人同时伸手去接。白自在喝道:“让开!”左掌向丁不四拍出。丁不四欲待回手,不料那一旁的蒙面女子伸掌疾推,手法甚是怪异,卟咚一声,丁不四登时跌入海中。便在此时,白自在已和史婆婆拥住,而石天意也和阿秀抱在一起。

丁不四幸好识得水性,上得岸后,丁不四全身**地,呆呆的瞧着那蒙面女子,突然叫道:“你不是她妹子,你就是她,就是她自己!”

吵闹声中,海船已然靠岸。石清、梅芳姑、白万剑与雪山派的成自学等一干人都迎了上来,眼见白自在、石天意、张平和明乘子无恙归来,都是欢喜不尽。只有成自学、齐自勉、梁自进三人心下失望,却也只得强装笑脸,趋前道贺。

船上众人都是归心似箭,双脚一踏上陆地,便纷纷散去。范一飞、吕正平、风良、高三娘子四人别过张平,便自回辽东去了。

而此时梅文馨见得梅芳姑,便大呼一声:“我苦命的女儿啊。”之后便与梅芳姑抱在一起,两人相拥而泣。

丁不四见此,手舞足蹈的说道:“哈,哈,哈,我丁不四的老婆和女儿都回来了。这真是好极,好极。”

随后梅芳姑招呼石天意过来,叫他见过丁不四和梅文馨。并且讲了石天意的身世。

丁不四道:“好,我的孙儿娶了白自在的孙女,妙啊。”

“妙什么妙,你又皮痒想那史小翠了不是。”梅文馨拧着丁不四耳朵厉声道。

而此时的石天意则是一手拉着白阿秀的手,一手挠着后脑,不断的看着众人傻笑。

白自在则在一旁怒道:“不妥,不妥。我白自在的孙女怎能嫁给丁不四的孙子,不行,我不同意。”

史婆婆则是说道:“什么丁不四的孙子,你也不仔细打听清楚。你以后再这样,我就一去不复返。”原来史婆婆早已听石天意解释过自己的身世,知道他其实非梅芳姑所生,故有次反驳。

张平在一旁陪着明乘子师祖,听到这里,不禁感慨这石天意的身世如此曲折离奇。不过他和明乘子当务之急乃是赶回上清观,应对这些武林高手回归和侠客岛武侠流出造成的武林变革。

想到这里,张平在石清与明乘子见过礼后,和明乘子一道向众人告别,快马加鞭往上清观赶去。

两人一路上不断交流武学经验,并尽力回忆侠客岛上的诸多图解。力求能为上清观带回更多的武学,而且张平也将这十年来发生的武林大事向明乘子做了一番讲解。而明乘子则是将之前到得侠客岛上的诸人的武学水平和门派进行了讲解。一路上,明乘子的武学经验给张平带来了很多启发,特别是对极阴极阳内力共存上,明乘子也提出不少独特见解,令张平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两人皆有高深内力在身,因此连续赶路也不觉疲惫。行得数日,距离上清观已剩下不过一日路程,这天中午,两人来到一个路边小茶摊喝茶休息,顺便吃些干粮。

张平将二人的马匹栓好,便坐下与明乘子一起喝茶。看着茶摊旁的两匹黑马,张平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小黑,原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了。没想到,造化弄人,明天自己就又可以骑着小黑行走江湖了,张平不由会心一笑。

明乘子见得张平突然一笑,想张平许是快要回到门派而开心,也就不甚在意。

忽然间,张平心中感到一丝悸动,而且这悸动感似乎越来越强。可是张平此时并未魂体出窍,不应该有次现象啊。正当张平感到奇怪时,随着悸动感的增强,张平突然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自祖窍传来。

而明乘子此时则发现张平此时双目无神,大汗淋漓。还以为张平内力走火入魔明乘子不敢轻举妄动,只盼张平能尽快平复下来。哪知道张平居然越发严重,身体开始瑟瑟发抖,并且全身内力鼓荡。吓得明乘子赶忙驱散茶摊众人,以防张平走火入魔后暴起发难伤害到无辜之人。

而张平此刻则感觉祖窍传来的吸力越来越大,似乎要将自己的魂体和血肉一并吸进去似得。坚持了不多久,张平自觉吸力猛然间一个增强,张平的魂体便毫无抵抗般的被吸了进去。

而此时在明乘子看来,张平则是忽然之间一阵模糊,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明乘子见得此景,瞬间不知该如何应对,不多久,只回过神来,独自牵着两匹黑马向上清观走去。后上清观典籍记载:向礼,嘉靖二十三年于河边木盆中为冲虚所救。上清观第二十一代弟子,天资绝伦,于上清剑法基础上改造出阴阳剑法。并带回上清秘经一本,心无杂念之人练之可大增内力。嘉靖四十三年意外凭空消失于观东一百一十里外青牛镇路旁茶摊,原因至今未明。

待得张平再次恢复知觉,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神秘的未知空间。心中对上清观不由担忧了起来,但很快,张平觉得说不定自己能因此回到最初的家。便放下心来,无事之下,张平便开始练习自己在侠客岛上所学的诸般武学招式。特别是挑繁复精妙的招式和一些诡异的招式身法。

其中练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不断左右手互相对战以磨砺招式。这是张平在没有身体情况下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张平新学的剑法招式和轻功身法以及掌法等武学因此都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可是这次神秘空间似乎没有让张平在这里待的太久,大约过了三五年的时间,张平终于感应到久违的天旋地转感。

有了之前的那次经历,张平瞬间感应到自己该要穿梭到另一个世界了。果不出张平所料,等张平恢复知觉后,又感觉到了一个婴儿在自己旁边,于是张平赶忙附身到了那个婴儿身上……

第二十九章泰山有徒

“咦,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婴儿。”此时天还未亮,只见四周危岩峭壁,怪石突立,饰以苍松翠柏,幽径小溪,景致别有奇趣。一个长须飘飘,面色红润的中年道士刚刚下得这后石坞,便见到了再次化身婴儿的张平。

“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真是天见可怜。今日遇见贫道,看来是与贫道有缘,也罢,你从此就和为师一样做个闲云野鹤的小道士吧。”说罢,便抱起张平向山上走去。

“张平熟悉着自己的身体,感应到朝阳快要升起,便安心呆在这道人怀里。”通过感应周围景物变化和自己在这道士怀中的稳健感,张平感到这道士虽有武功,但恐怕和自己武功最差的圆虚师叔相差仿佛,甚至还要差上一点。

回到道观门前,只见“泰山派”三个大字笔走龙蛇,气势非凡。就规模而言,倒是不在上清观之下。进得观中,那道士带着张平进了伙房。

“师叔,您怎么没去做早课?今儿的早斋还没做完,不过粥倒是熬好了一些。”一个机灵的伙房管事弟子赶忙过来问候道。

那道士说道:“杨师侄,我今日在后石坞准备早课时,突然发现这孩子不知被谁遗弃。我觉得这孩子与我有缘,便将他带回来准备收养他。你且去取些稀粥来,我路上看他已有一岁半有余,当能食些稀粥了。”

杨管事听后说道:“好的,师叔稍等,您用不用也先吃点。”

“不必了,给他取一碗便是。”

吃过粥来,那道士便带着张平回到了道观边缘处一个小单间中。张平打量着这个单间,心想自己可能要在这里度过又一个童年了。

对于张平来说,时间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六年时间已在不经意流逝。

六年时间让张平了解了很多事情。比如自己所在的武林与之前世界有些相似,都有少林武当,不过却一点都没有上清观和赏善罚恶二使以及侠客岛的痕迹。自己所处的门派是泰山派,自三百年前东灵道长创派传承至今。泰山和嵩山派,衡山派,华山派以及恒山派共同组成五岳剑派。与少林,武当和魔教在江湖上四分天下。

当初救自己的,也就是自己现在的师父玉钟子乃是现任掌门天门道长的师叔。不过自己的师父一向闲云野鹤,不怎么插手门派之事,因此,每日只是教导培养张平而已。而张平这一次依旧没有名字,不过有一个天明的道号而已。

六年时间令得张平每日苦修内力,得益于婴儿生来经脉细小畅通,张平又有一次修炼经验,因此在张平六年来的苦修之下,张平已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尽数打通。不过张平毕竟年龄尚小,体内生气有限,内力质量、境界和经脉周天程度虽高,但内力总量却没有跟上,所以暂时无法休息当初泥人身上的神秘功法和侠客岛上所得的特殊内力法门。

而张平的魂体也在道观六年的晨诵中成长到了一个尽头,张平一年前便感到晨诵不再对自己魂体有帮助。不论是一心二用还是对阳光的恐惧感都没有明显改进。但他有种感觉,一旦魂体进步,必然会有新的异能出现。

三年前张平开始学习文字道经,与上一世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张平总是重点研究医术和有关鬼怪之类的记载。一年前,张平得玉钟子传授泰山派内功东华心法,可惜的是,这东华心法尚不及上清经精妙,因此对张平帮助不大。

今天,玉钟子将会正式教授张平剑法,虽然张平感到没什么用,但还是假装充满兴趣的认真学着。玉钟子将一路泰山派入门剑法使完,又一一讲解,直到张平能将其正确练完后才放心离去。虽然张平有意藏拙,但毕竟剑术底子惊人,因此令玉钟子大为满意,感叹泰山派后继有人。

张平将泰山派入门剑法练熟后,便用双手开始练习拔剑之术。有一次被玉钟子见得,张平便说得是为了练成双手剑剑法,将来威力惊人。玉钟子只当他是年少幻想,须知双剑皆是特殊剑法,不过双手通剑也是有不少好处,故此也由得张平去了。

张平年龄不大,辈分却高,加上玉钟子在泰山属于不管事的中立派,因此张平一直没什么交好的师兄弟。上一世,张平与同门师兄弟的关系虽算不上好,但比这一世强多了。不过张平明白,在江湖上,武功高,自然就不会缺朋友,因此也不甚在意。

再次获得肉身,张平凭着以往的经验快速恢复着自己的剑道修为。不足半年,便令得玉钟子大为满意,特地传授张平泰山派绝学泰山十八盘剑法。

这“泰山十八盘”,乃泰山派昔年一位名宿所创,他见泰山三门下十八盘处羊肠曲折,五步一转,十步一回,势甚险峻,因而将地势融入剑法之中,与八卦门的“八卦游身掌”有异曲同工之妙。泰山“十八盘”越盘越高,越行越险,这路剑招也是越转越加狠辣。

张平得授此套剑法后,顿觉其身剑合一之法精妙。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有些许相似,因此之后天天前往十八盘练剑,以求感悟剑法原意。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张平的内力终于达到了足够水平。短短半年,张平便将神秘功法和侠客岛上所得的阴阳内力法门尽数练成。

功力大进的张平深悔上一世没有将侠客岛上二十四幅图解全部记下,唯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幅图解印象颇深。这两年来,张平通过泰山十八盘试图类比练习这幅图解,可惜效果寥寥。

这天,张平来到后山一块较大的空地,在沙地上开始按照回忆恢复图解。忽然间,张平发现原来那图画似乎是按照经脉运行顺序组成。可惜张平所记已然不全,不由懊悔非常。原来侠客岛图解的秘密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怜无数武林高手数十年冥思苦想,没想到答案竟如此简单。

张平将能记下的图解和注释中所学的剑法和身法相结合,草草总结出一招剑法和一式轻功。念及自己在泰山派继续呆下去练功也不会有什么长进,因此,张平准备去江湖上碰碰机缘。

张平来到玉钟子门前,道:“启禀师尊,弟子天明求见。”

“进”听到玉钟子的同意,张平推门而入。

玉钟子看着张平进得门来,问道:“天明,你今日来找为师有何事?”

张平答道:“禀师尊,徒儿觉得自己武艺有成,想要游历江湖一番,以增长见识。”

“天明,你天资出众,我泰山派泰山十八盘你已尽数掌握精熟,原本凭着我泰山派的名头行走江湖倒也绰绰有余。但是行走江湖可不是只靠武功就行的,你先去将我泰山派的江湖掌故熟悉后,再去我泰山脚下行走一段时间。待为师考教认可之后,你再行走江湖不迟。”

虽然自我感觉已经是个老江湖了,但是张平还是规规矩矩的开始按照玉钟子当日的吩咐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

虽然张平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速度,但玉钟子总是已不达标为由,驳回张平的一次次请求。直到整整一年后,才终于松了口。

得到允诺松口的张平大喜过望,赶忙回去收拾了一套出门的行装和干粮必需品。要说泰山派的富有程度可不下上清观,门派周围三百年来已置下无数田产,俗家弟子和过路镖号每年也多有供奉。但是,玉钟子这个师父可真扣,才给了张平二十两银子,令张平恶意揣测他是不是希望自己花光银子早早回山。

于是,带着两把长剑和行礼,张平步行出山开始闯荡江湖了。没错,步行,连头毛驴也没有,果然是个磨练轻功的好办法。就这两把泰山派制式长剑,还是张平软磨硬泡弄到的,使得张平情不自禁的感叹真是越混越回去了。为昨日晚更致歉,加更此章,另外今天发现收藏破百,明天再加更一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第三十章金刀王家

张平离开泰山派,首先乘水路往河南嵩山而去。至于目的,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窥得一些武学。至于少林寺,上一世自己已经领教过佛经的威力了,魂体没有什么明显长进之前自己可不愿意再行实验。

乘船行了四日,便到得洛阳。下船后行至洛阳城下,张平不禁感慨到这洛阳古城墙果然威武雄壮。只见那城墙足有五丈左右的高度,石砖上爬满了青苔藓草,斑驳的坑痕显示着它的沧桑。恰逢这日清晨刚过,行走货商和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待得排完城门口检查的队伍,已过了足足有半个时辰。

走进洛阳城,张平不断打量着周围的景致。这洛阳不亏是几朝古都,城中大道宽而平整,周边街面各具特色而又不失平整。

逛得约摸到了晌午,张平寻了一个不错的饭店准备吃饭。点了一个洛阳锅贴和浆面条之后,张平便在一靠窗的桌旁坐下。不大一会儿,小儿便将菜上齐备了,张平动筷一尝,顿时感觉口感确实不错。不多久,多半的锅贴和一碗浆面条便通通进了张平的五脏庙。

正在张平吃完饭唤来店小二结过账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子从饭店门口呼啸而过。两旁的行人纷纷躲避开来,他们饱含恐惧和麻木的眼神显得各种无助,令张平不难想到这些人不是一天两天如此做派了。

正当张平准备叹息一声后就此离开时,只见远方忽然热闹了起来。张平赶过去一看,只见远处一个小女孩倒在血泊之中。张平念及自身也算略通医术,便使出铁袖功分开众人,来到小女孩跟前。只见那小女孩被撞断的脸上,手上皆是擦伤,一条左腿裤腿上满是鲜血浸透,似是被撞的筋骨尽断,再无修复可能。

张平心中感到胸口似乎很闷,觉得自己似乎该做点什么。恰逢此时张平听得旁人议论道:“这金刀门行事也太过分了,光头化日之下,纵马伤人,事后居然不管不问,径自离去。尤其是今天伤人的王家骏,那是金刀门门主金刀无敌王元霸的孙子,一向在我们洛阳霸道横行惯了。以后大伙出门还是多留心,免得遭了无妄之灾。”

张平听得此话,便准备探一探这金刀门,若有机会,当给这王家骏留下个教训。

这金刀门在洛阳势大,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平没费什么功夫,便靠着打听寻到了金刀门。到得王家,但见房舍高大,朱红漆的大门,门上两个大铜环,擦得晶光雪亮,八名壮汉垂手在大门外侍候。张平远远瞟得大门之内,只见梁上悬着一块黑漆大匾,写着“见义勇为”四个金字,下面落款是河南省的巡抚某人。心中感叹到,好一个“见义勇为”!之后便在不远处寻了家小客栈住了下来,等待天黑。

时间在张平的等待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间,夕阳便已然西下。张平在客栈做好简单的准备工作后,便魂体出窍,往金刀门飞去。

在内巡荡了两圈,张平不由感叹金刀门的富庶。这宅子地处洛阳,虽不算最为繁华的地带,但也和偏僻沾不上边。但金刀王家却在这里兴建如此巨大的宅院,可见其财力雄厚。

张平没多久便找到了那王家骏所在的厢房,只见此人正在房中打坐,可见其为人虽然嚣张跋扈,但却绝非纨绔子弟。张平仔细观察其人,只觉其太阳穴鼓起,手上筋骨外突,可见其内外功夫均有一定火候,实非泛泛之辈。

不过张平毕竟两世习武,金刀门虽武艺不弱,更兼人多势众,却还不被张平放在眼里。君不见前世赏善罚恶二使只两人,便横行江湖,所到之处,各门各派,莫不敢敌。

于是张平将金刀门的路线记熟后,便魂体归窍,换上一身粗布汗衣,蒙上一块遮脸头巾便往金刀王府而来。

虽然张平自觉不惧金刀门,但毕竟不愿为泰山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还是准备做一会无名英雄。

靠着之前探查到的情报,张平顺利的避过了诸多守卫,摸到了王家骏门外。张平魂体出窍进去一观,见那王家骏仍在打坐炼气,便立刻魂体归窍冲了进来。

“谁这么……”王家骏听得破门之声,刚想询问是谁这样不知轻重,幸亏自己没有深度搬运内力,不然此刻已然走火。心中大怒的他还没将话吼完,便见得一矮小男子向自己扑来,王家骏顾不得吼完剩下的话,赶忙一个懒驴打滚闭向一旁。

张平见得此人如此机警,临场反应亦不算慢,不由心中一赞。但张平两世习武,更兼诸多绝学在身,虽然不使任何泰山派武学,但对付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还是不在话下。

张平瞬间使出事了拂衣去注解身法,于无声无息间改变身法,又将脱剑膝前横注解中剑法化为指法使出,直取王家骏咽喉。

王家骏刚刚一记懒驴打滚躲开张平最初的虎扑,还没来得及开口唤人,张平便又迅速杀来。身上没有携带武器的他倒也算头脑清醒,知道此时万万不能再躲,否则再失先机就要为人所趁了。于是王家骏化掌为刀,运其十成内力一劈,只要挡得一时,便能开口呼救,待自己爷爷和父亲等人赶到,必能生擒此贼。

张平见得王家骏掌刀劈来,立马将极阳内力运转,速度瞬间暴涨三分。张平借此在王家骏右手腕部一点,破了他的掌刀。随后一记三杯吐然诺注解中的隔山打牛劲瞬间按于王家骏右腿,内力渗透之下将其右腿筋脉尽数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