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道剑影-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F癫幻钤眨抗 

    父子二人边行边谈,渐渐远去。不久两个人影便消失在夕阳之下。(未完待续。。)
七四、金顶佛光(一)
    ps: ; ;呵呵,关注听风观云,关注天道剑影大结局!最后希望能点击或收藏一下,很想知道这部小说在起点的最终点击量和推荐量。至于别的网站,多谢大家支持了。不知道你们和起点是怎么签的合同,但希望你们能一如继往的支持听风观云的下部小说。

    七四、金顶佛光(一)

    等到上官父子二人远远的消失不见,一阵晚风吹过,麦田边的几株垂柳间絮翻蝶舞,倏忽悄无声息的多了一人,正是秦川。

    他本无意窥伺偷听,却无巧不巧的将莫非邪、金枪银环兄弟、上官氏父子的对话一句句都听在耳中。此时他呆立柳下,任凭飞絮扑面,怔怔的望着上官氏父子二人远去的方向,脸上充满了惊骇之色。

    真正令他震惊万分的并非莫非邪以五百万两白银释放了上官信,而是上官羽早有觊觎中原武林的企图。常言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非亲耳听到,谁又相信那上官羽看似一副恂恂儒雅,雍容平和的外表之下,竟有如此称霸江湖、吞吐天地的勃勃雄心?

    田野间晚风习习,微有凉意。秦川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喃喃的道:“一个‘天道盟’已经闹得中原武林翻天覆地,死伤无数,倘若再加上个‘玉箫山庄’,这可怎生得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二十年前的三帮六派和七星教火并之役,该不会又将旧事重演吧?”

    他心事重重的漫步返回,脑中翻来覆去的尽是上官羽父子的言语。

    正自心神恍惚,忽听得前面不远处一个少女的声音笑道:“喂!出城这么久都看到什么啦,连人家给你打招呼也不理会?怎么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

    他抬起头来,惊觉已到了商丘城的东门外。淡淡斜阳之下,一个苗条的身影站在城门口,朝着自己纤手轻扬。正是易婉玉。她这时头上戴着一顶帷帽,帽檐下垂的黑纱遮住了容颜,手中兀自提着一个长长的布囊。那布囊之中自然便是丐帮帮主的信物打狗棒了。

    秦川走上前去,轻轻握住她手,叹了口气,道:“先找一间客栈再说吧!”易婉玉微笑道:“知道你会投店打尖。我都已安排好啦!”

    二人来到城中一间“如归客栈”,径自到得客房之中。

    易婉玉把帷帽摘下,替秦川倒了杯热茶,巧笑嫣然,轻声道:“川哥哥。我按照你的吩咐,丐帮和百戏帮的兄弟都已联络上了。两帮负责这一带的兄弟明日辰牌时分,会在商丘城北的贾家村恭候你这位帮主大驾!”

    秦川捧着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点点头道:“你真能干!”

    易婉玉轻声道:“快说给我听听,那个青袍老者是不是杭州‘玉箫山庄’的人?”秦川一怔,随即大拇指一挺,赞道:“聪明,又让你猜着啦!不错。正是‘玉箫山庄’的庄主,‘余音绕梁’上官羽老先生!”叹了口气,便把在柳树上所见细细说了。

    易婉玉安安静静的听他说完,左手支颐。双蛾深蹙。

    过了好一阵,她才抬起头来,见秦川也对着烛火若有所思,攒眉不语。她将一只白玉般的纤手伸了出来。轻轻抚摸他手背,柔声道:“川哥哥,你也别太过多虑。其实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野心勃勃,机关算尽。但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甚么楚汉争雄,三国争霸,南北并峙,到头来还不是唐家起,隋家败,千古兴亡,尽付流水。你瞧如今都还剩下什么了?”

    秦川浑没料到易婉玉只是个方当韶龄的少女,竟然以如花年华而说出这等看破世情的言语来,不由得怔了一怔,才道:“只可惜沐前辈固然如是,上官前辈也是这般,他二人都看不破这个道理!”顿了一顿,又摇头叹道:“怕只怕真如上官前辈所说的那样。势必又将掀起一场武林浩劫,到时候腥风血雨,死伤无数,实非中原百姓之福!”

    易婉玉道:“既然如此,你决定怎么办?”

    秦川腰板一挺,坐正身子,凛然道:“无论如何,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祸武林,草菅人命,危害天下苍生!”

    易婉玉妙目流波,温柔的望着他,点头道:“不错!江湖不能乱,上官氏父子的野心更不能得逞!只要武林正道齐心协力,恶人诡计未必成功。”微一沉吟,悠然道:“川哥哥,有道是‘世事如棋’,无巧不成话。想不到连这等机密之事,也能让你发现,当真是天不助恶人,人算不如天算。嗯,说来岂非便是天意?”

    秦川苦笑一声,摇头道:“我宁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必如此胆战心惊,惶恐不安了。”

    易婉玉浅浅一笑,道:“其实你也不必太过焦虑。既然老天爷已让咱们洞其机先,足见天佑善人,邪不胜正。我想不论是兰姐他爹爹,还是上官氏父子,奸谋都不会得逞的!”

    说到这里,侧头望着他双眼,问道:“川哥哥,你说现下该当如何?”

    秦川情知她又在考校自己如何处事决疑,思忖片刻,道:“此事须从长计议。我要跟大哥和许管家、徐赵二位师兄商讨和筹划一下,再跟丐帮和百戏帮的兄弟会商应对之策。对了,还有唐门、泰山派、铁叉寨等中原各派,也要设法让大家早作防范。”

    易婉玉拍手笑道:“不错!只要大伙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何惧那些妖魔鬼怪?只盼别再像二十年前那般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一般。当时大伙儿谁也不听谁的,结果险些被七星教各个击破!”

    秦川脸色凝重,缓缓的道:“我定当全力以赴,决不能让旧事重演!”忽又想起一事,道:“玉妹,上官公子始终对你未能忘情!”

    易婉玉粉脸飞红,啐了一口,娇嗔道:“你说这个做甚么?”挨近身来,偎倚在他怀中。叹道:“川哥哥,只怕为了我又要给你添不少麻烦啦!”秦川笑了笑,搂着她肩膀,道:“我从不怕麻烦。”易婉玉双蛾微蹙,侧头想了一会,幽幽的道:“无论如何,我决不让那个上官信再伤害到你!”

    秦川皱了皱眉头,喟然道:“我虽未亲见上官老先生出手,但以他适才漫不经心的散步、吹箫、言语,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功力委实深不可测,决非易与!玉妹,你自个儿以后也务须小心在意。”易婉玉秀眉微扬,嘴唇一动,俏脸上掠过一层寒霜,幽幽的道:“知道啦。哼,上官氏但敢再惹你,我定要让他们后悔莫及!”

    次日早饭后,秦川和易婉玉并骑来到商丘北郊的贾家村外。刚到村头。早有六名青衣汉子飞奔而来,迎在前面。

    秦易二人一齐勒马停步,只见那六人已跪倒在地,当先之人叫道:“属下彭林。拜见秦帮主!”余下五人跟着拜倒。

    秦川当即下马,伸手扶起,道:“不必多礼。请起来说话!彭大哥是哪个分舵的?”

    那彭林却是一个中等身材、脸色略黄的中年汉子,他躬身应道:“敬禀帮主。属下如今是中原分舵曲舵主座下的弟子。先前奉韩舵主之命负责商丘一带帮中事务,这五名全是本帮兄弟。”

    秦川知百戏帮中原分舵的舵主先前是韩索,现下由曲成方接任。故而彭林有此一说。于是点了点头。易婉玉在旁朝着彭林身后两名弟子拱手行礼,笑道:“张、赵二位大哥,昨日见面之时,你们说彭林大哥去了虞城,想不到彭大哥这么快便赶到这里啦?”

    那二人向易婉玉抱拳还礼,笑道:“玉姑娘有所不知。昨日从姑娘口中得知帮主要见彭林大哥,我们便即飞鸽传书。彭大哥得信后立时带着这三位兄弟,连夜赶回商丘来的!”

    秦川听了,对彭林道:“彭大哥,你和这三位兄弟都辛苦了!”

    彭林摇头道:“帮主千万别这么说。属下和众兄弟久仰帮主大名,哪个不是钦佩万分?今日能得见帮主金面,实是三生有幸!”

    秦川情知百戏帮兄弟遍布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平素彼此之间甚少见面。除了顶头上司之外,便是总堂堂主、帮中长老等闲也难得见上一面,更遑论帮主了。于是微微一笑,道:“我让玉姑娘请彭大哥前来,是想劳动大驾,请你亲自送一封信到洛阳总舵,交给赵副帮主和六位长老。不知彭大哥可有难处?”

    彭林一拍胸脯,说道:“请帮主放心!属下马上便去,保证将此信完好无损送到赵副帮主和六长老手中!”

    秦川把彭林拉在一旁,又细细叮嘱了一番。彭林始知事关重大,挺胸道:“请帮主放心,属下一定平安把信送到总舵!”秦川微一点头,忽然转过身去,往大道上望去。

    彭林跟着延颈而望,却不见有人,奇道:“帮主,怎么啦?”

    秦川嘴角含笑,侧耳听了听,道:“丐帮的兄弟也快到了!嗯,是六匹马,九个人吧?”

    彭林半信半疑,心中嘀咕:“这一眼望去,哪里有半个人影?帮主怎么说会有丐帮的人来?”腹诽一番,双手一合,躬身道:“帮主若无别的吩咐,属下这便动身如何?”

    秦川道:“好。路上小心!”

    彭林拜别秦川,吩咐三名百戏帮弟子留下来侍候帮主,径自带着二人,乘了健马,径往洛阳方向而去。三骑马顺大路奔了半里,迎面尘头大起,正遇见九名前来拜见秦川的丐帮弟子。

    仔细一数,果然其中有三匹马是两人共骑。

    彭林吃了一惊,竖起了大拇指,对两名手下叹道:“帮主真乃神人也!适才我还惊讶和担心呢,以为他年纪轻轻,貌不惊人,如何便做了本帮帮主?现下看来,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二人忙问其故。彭林把适才帮主猜测丐帮弟子“六骑九人”之事说了。

    那九名丐帮弟子都是大勇分舵欧阳朴的手下,为首的便是副舵主贺安。他拜见帮主之后,说了一个消息,却令川和易婉玉面面相觑,又惊又喜。

    原来丐帮大勇分舵的两名弟子数日前在亳州乡下乞讨之时,无意中见到几名穿黄衣服的盗贼和西藏人,鬼鬼祟祟的藏身在当地一名大户乡绅的家中。二丐登时暗中留上了心,便在附近庄院暗中询问打探,看看是否本舵欧阳舵主到处寻觅的敌人。

    那二丐向乡人一打听,始知这些盗匪都是来自川陕藏一带,暗暗潜伏在亳州附近已有多日。

    听到这里,秦川大喜过望,道:“贺副舵主,这可是个好消息!两位兄弟所见到的定是黄蜂帮和黑鹰峡的手下,这些人都是些穷凶极恶、丧尽天良之辈。却不知现下人在哪里?”

    贺安是一名中等个子、身材瘦削的七袋弟子,他回头向一名矮个子和一名黑脸汉子指了指,笑道:“帮主,这两位是本舵的郑岭南和怀进兄弟。便是他二人发现贼踪的!”对二人道:“郑兄弟,怀兄弟,还是由你们二位来禀报帮主吧!”

    郑、怀二丐均是四袋弟子,闻言即上前向秦川躬身行礼。矮个子郑岭南道:“敬禀帮主:那几名贼人本来倒是老老实实的,前几日忽然收到了什么消息,现下已急急动身往徐州方向赶去啦!”黑脸汉子怀进道:“属下听那吕乡绅府中的家丁说道,一共有二十二名黄衣贼人和六名西藏人。他们待命于此,原准备一起杀回西藏,说是要报什么一箭之仇。但不知何故,突然间接到上头的飞鸽传书,不去西藏,反而改道前往徐州了。”

    秦川和易婉玉对瞧了一眼,暗自思忖:“原来如此。想是那些人收到‘飞鸽传书’,信心为真,误将玉妹假冒汉中双蜂的书信当作了他们帮主之令,这才首途徐州。看来玉妹这一计果然厉害!”又想:“既然如此,须当尽快知会大哥和许叔叔他们早作筹划才是!”

    群丐见帮主蹙眉不语,均垂手侍立,不再作声。

    秦川想了一阵,便道:“贺大哥,相烦你迅速传令下去,通知本帮四袋以上弟子,立时赶往徐州一带待命!”贺安当即领命而去。

    秦川又即修书一封,令那三名百戏帮弟子立时飞鸽传书,将消息通知大风堡群雄。(未完待续。。)
七四、金顶佛光(二)
    七四、金顶佛光(二)

    待得一切安排停当,秦易二人便即轻骑如飞,取道东行。当晚在虞城歇宿,次晨又即赶路。

    如此晓行夜宿,且喜一路无事。这日午后,二人纵骑正行之间,天有不测风云,只听轰隆隆雷响,突然间又下起大雨来。其时乃是四月天时,天气渐热,这番雨至,自然带来一阵阵凉风。

    一条条雨线之中,二人在马背上各自张着油纸雨伞,沿官道缓缓行进。驰了一阵,四下里雾气茫茫,耳中只听到沙沙雨声。易婉玉不时转头望着秦川,一张脸蛋儿微微露出娇羞之意。

    秦川便歪过雨伞,问道:“怎么了?你干么这般看着我?”易婉玉欲言又止,不好意思的抿嘴一笑。秦川越加好奇,又问:“到底怎么了?”

    易婉玉稍一迟疑,道:“川哥哥,我,我要解手!”秦川点点头,四下张望了一下,这才明白何以易婉玉会不好意思。敢情现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条官道上来往行人不绝,而道旁则尽是绿油油的麦田。

    大雨中极目望去,方圆数里,俱是平野,的确甚是不便。

    他微一沉吟,道:“我先到前面看看!”催马走出数十步,这才望见道左斜斜一条羊肠小道,曲曲折折的通往一片黑压压的所在。

    其时四下里水气濛漫,大雨中视线看得模糊不清,也不知那是村寨还是树林。

    他策马而回,不久即到得易婉玉马前。秦川伸手遥遥一指,道:“那边好像是片树林,咱们去瞧瞧吧!”易婉玉点了点头,拍马而行。

    两乘马离开大路。迤逦而行,不久即到得那黑乎乎的所在。适才雨丝如幕,看不清楚,此刻临近瞧时,却是小小一片桑林。

    二人下了马。易婉玉进了树林。秦川右手撑着雨伞,在林外远远的等着。他抬头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心道:“看样子大雨一时半刻也不会止歇。待会儿只要见到村镇,今日索性便投店不走了!”

    正寻思间,忽听得易婉玉在林中叫道:“川哥哥,快来!”声音中充满了惊惶之情。

    秦川一惊。当即收拢雨伞,飞身奔进林内。只见易婉玉张着雨伞,脸色雪白,指着桑林彼端,颤声叫道:“你瞧!”

    秦川顺着她手指方向纵目望去。却见林子尽头,依稀可见一座新坟。那坟似乎是急就章堆成。连棺材也无。却是被人随便用黄土草草掩埋。是以被雨水一冲,竟露出四个半片的死人脑袋来。大雨荒林之中,甚是可怖。

    易婉玉颤声道:“我,我本来想到前面看看有没有村庄,哪知竟是一座土坟,两具死尸。好生吓人!”

    秦川心下暗暗好笑:“玉妹武功虽已不弱。但到底是女孩子家,一见到死尸,竟吓成这样!”摆摆手道:“我去瞧瞧,你在这儿等着!”易婉玉嗯了一声。道:“你小心些!”

    秦川大踏步而前,走近瞧时,却也吃了一惊。只见那两具尸首均是被人将脑袋从中剖成两片,伤口处甚是光滑。他自幼师从七星教主项挺,颇得教诲,只瞧得一眼,便即判断出这二人是被武林高手以至快至利的宝刀硬生生的一招劈死。

    倘若对手使的是其他兵刃,即便是宝剑利斧,也决不会有此平滑切口。他更听师父说过,当世刀法名家之中,能以快刀斩骨而如切豆腐般齐整光滑的,惟有擅使“弯月刀法” ;的峨眉派群尼。

    他曾见识过沐青兰、袁芳二女使动弯刀时的情形,微一沉吟,登时想起沐青兰曾经使过一招“金顶佛光”。秦川当时一睹之下,便即惊叹不已,深知这招刀法乃峨眉派武学精华之所在,凌厉无俦,无坚不摧,奥妙无穷。

    他又想起在峨眉之巅习武之时,常自见到“金顶佛光”之胜景,瑰丽变幻,不可方物,实为天下至美之奇观。然则峨眉派历代前贤呕心沥血、苦心孤诣而创的这招“金顶佛光”的刀法,实有夺造化之功的神奇。

    其实峨眉派的刀法他在峨眉之巅也曾见师父偶尔兴之所至练过一次,只不过其时年纪尚幼,未曾尽识其妙。后来又见沐青兰使过,始知精妙难言。其中最为神妙的便是这一招“金顶佛光”,乃是飞身半空,单刀直劈而下的套路。

    故老相传,“金顶佛光”的刀法,缘于昔日峨眉一派的前辈们览胜之时,即兴创作而成。后经历代高手花了无数心血改正完善,精雕细刻,堪称千锤百炼之作。

    峨眉派诸女或使单刀,或使双刀,亦不乏佩剑之人,但施展这招“金顶佛光”之时,均是这般飞身半空,当头劈出。

    须知峨眉派武学博大精深,当世武林中公认首推的便是“金顶绵掌”和“弯月刀法”。这一掌一刀,峨眉门下弟子人人俱会,但又各自不同。究其理颇与大风堡的武学殊无二致。亦即是孔夫子遗风,“有教无类”,本派师长传艺之时,门人中无论贤与不肖,一视同仁,口诀功法,悉数传与。

    然则各人成就仍有参差不齐者,自是取决于每人之天份、特长、勤奋、领悟等修行之机缘也。以大风堡群侠为例,驰名武林的三大绝学之中,众门人子弟均是练得精熟无比。但仍不免各有长短,秦洋和赵飞虎二人尤擅风雷掌,秦海则得意于狂风落叶腿,徐元豹和秦江二人的大风剑法似乎更见犀利。

    相较之下,倒是秦川这个初学者相形见绌。只不过他艺兼数门,更得“云龙九式”剑法之精髓,自也不弱。

    想到这里,他心中登时省悟:“这二人定是死于峨眉派老一辈的高人手中!庄、闻、张三女绝无此等深厚功力!”又见那两具尸体俱是黑衣劲装,左臂外侧绣着一朵小小的“蝴蝶兰”花朵。这个记号却不陌生,正是“天道盟”属下的标记。

    秦川走了回来,将所见说了,叹道:“这两个都是天道盟的手下!而且都是死于峨眉派前辈的刀下!”易婉玉把雨伞移往秦川头顶。替他遮挡风雨,问道:“为何这么说?”秦川又把项挺所教的常识及自己的推断说了。

    易婉玉侧头一想,道:“中原武林中以刀法出名的原也不少,比如泰州的‘五虎断门刀’,淮北快刀门的‘朱家刀法’,长沙贺家的‘回雁刀’等,你何以偏偏认定是峨眉派的人干的?”

    秦川沉吟道:“中原各派刀法虽然不少。但就品种而言,无法是单刀、双刀、朴刀、鬼头刀、大砍刀、柳叶刀、雁翎刀。你且说说,哪一种刀能同时将两个人头一招砍下,跟切豆腐一般。但又不至于砍得面目全非?”易婉瞧了他一眼,道:“那自然是又薄又利的柳叶刀啦?”秦川点点头,叹道:“不错!当今武林之中,只有峨眉派的‘弯刀’,其实便是一种柳叶刀。才能做到这一点!”

    易婉玉秀眉微蹙,道:“我在大风堡后山之时。也曾和兰姐切磋过武功。她的弯月双刀的确是门路精奇。奥妙无双,倒是很接近你说的柳叶刀。川哥哥,你该不会怀疑是兰姐所杀的这二人吧?”

    秦川笑了笑,道:“兰妹虽得了她师父真传。但她膂力不强,决计不可能使出这般石破天惊的‘金顶佛光’这一招。须知一个人的头骨甚是坚硬,以一口又薄又利的柳叶刀将之砍成两片。非数十年之功力且内外功俱臻上乘之人所不能为也!”

    易婉玉睁大了俏眼,惊道:“难道是白眉师太她老人家亲自驾临中原来啦?峨眉派门人不多,个个俱是一流高手,其中功力最高的自然是这位掌门人了!”

    秦川摇头道:“白眉师太年高德劭。慈悲为怀。如果她老人家来中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易婉玉叹道:“师太该有七十多岁高龄了吧?从川西不辞劳苦前来中原,有好几千里行程呢,当真难得之极!”

    秦川正待点头称是,忽地心念一动,摇头道:“不对!”易婉玉望着他脸,也即眼睛一亮,点头道:“不错!”两人相视一笑。秦川问道:“怎么不错了?”

    易婉玉道:“既然你说白眉师太慈悲为怀,菩萨心肠,又怎会一刀将人劈死,而且一出手还是两条人命?纵然是罪孽深重的十恶不赦之辈,师太也最多把他们打个残废便是,何以竟会来个刀劈二贼?”秦川一呆,作声不得。

    二人猜来猜去,唯一头绪便是峨眉派中另有高手,若非白眉师太,也就只有她的师妹,亦即昔年武林第一美女“眉月仙子”了。

    秦川想起眉月师太当日在泰山边院镇深夜传讯之事,心中甚是感激,道:“这位师太也是侠义中人。倘若是她老人家出手,这二人必有取死之道!”

    易婉玉曾听秦川谈及眉月师太与沐长风父女的渊源,点一点头,叹道:“眉月仙子一生为情所困,也是命苦之人。若是她曾来过此地,想必这一带定然发生过甚么惊人之事。而且,这些事情还跟天道盟有关联!”

    秦川微一沉吟,蓦地纵身跃起,从半空中挥剑直劈下来,嗤的一声,剑锋闪处,擦的一声轻响,已将一根碗口粗细的桑树枝一剑砍断。那树枝登时砰的一下,重重落在地上,激得林中积水四溅,声势惊人。

    秦川这一剑自上而下的直劈下去,以长剑而使出刀法,委实有石破天惊的气势。易婉玉在旁拍手叫道:“好一招‘金顶佛光’!”

    秦川飘身落在她身旁,还剑入鞘,摇了摇头,叹道:“只是形似而已,威力远远不够。倘若换成柳叶刀,或许会更好些,但终究不及斩杀这二人的高手!”

    易婉玉嫣然微笑,说道:“川哥哥,你又不会刀法口诀,却能悟出这等招数,已算得上是武学奇才啦!”顿了一顿,笑道:“这二人竟能碰到眉月师太这等顶尖高手,当真是前世不修,也只能算他们倒霉了!”

    秦川一时猜测不出究竟发生了何事,竟令眉月师太刀劈二人,和易婉玉一商量,决计先从桑林返回官道,又即冒雨赶路。

    一个时辰之后,来到芒山镇,二人即在一家小客店中投宿。

    睡到中夜,客房屋顶的瓦片喀喀轻响了一声。是时大雨已停歇,寂寂深夜中这一丝声息微微传来,旁人浑然不觉,秦川却已立时惊醒。随即鼻管中闻到一缕淡淡的甜香,顿觉全身暖洋洋的,宛若腾云驾雾一般,快美异常,飘飘欲仙。

    他心神一荡,便即惊觉不妙,急忙闭气凝息,暗暗冷笑:“想不到在这小镇客栈之中,竟会有人深更半夜暗施迷香,做出这等下三烂的卑鄙行径。哼,我倒要瞧瞧是什么人?”

    当下运起“静听八方术”,只听得隔壁房中的易婉玉兀自呼吸舒缓,显然香梦沉酣,并未受袭。他不觉心中一动:“是了,就寝之前我见玉妹这间客房潮湿得厉害,又有较重的霉味儿,便提出和她调换房间。现下看来,那屋外的贼子本来是想迷倒玉妹的!”

    他暗中从床头取了百戏帮的碧灵丹,吞入肚中,佯装闻了迷香后晕去,动也不动。过了好一阵子,只听得剥啄有声,随即房门轻轻“呀”的一声,脚步轻响,一个人蹑手蹑脚的摸了进来。(未完待续。。)
七四、金顶佛光(三)
    ps: ; ;七律 ;醉后说剑涂鸦

    闲来江湖觅侠踪,寒去暑往且从容。

    连天飞雪同人意,神侠笑书穿越情。

    三江五湖由尔去,盛大潜力任我行。

    剑寒应怜识金庸,刀冷犹恨误古龙!

    (读书在起点;创作无极限,酒后涂鸦之作,贻笑方家,呵呵!)

    七四、金顶佛光(三)

    静夜之中,忽听得“噗”的一声轻响,自屋外射入一枚细小的物事,不偏不倚的击中那人后脑。那人闷哼一声,砰的一下,连同一只椅子一齐滚倒在地板之上。便在此时,又听得屋顶上传来一声闷哼,随即有人从屋面上滚动而下,蓬的一声大响,重重摔落在天井之中。

    秦川一惊,立知有人先行动了手。当下翻身下床,跃到门外,意欲瞧清出手之人。但听得一阵衣襟带风之声,飘然而去,待得他纵到天井之时,那人却早已去得远了。

    深夜之中秦川不愿惊动店中众人,因此张了张口,随即忍住,欲待追上前致谢,又担心易婉玉安危,又即停下脚步。

    这时易婉玉也已闻声起床,匆匆披衣而出,客店灯笼微光之下,见秦川呆立在天井之中,不远处地下还躺着一名黑衣人,问道:“有人逃走了?”

    秦川摇了摇头,道:“不是!这人和我屋里的那个同伙放迷药害我,是有人暗中出手相助。人家是‘事了拂衣去’。不愿与我照面!”

    易婉玉道:“武林中的前辈高人往往如此,为善而不欲人知晓,神龙见首不见尾。咱们先审一审这俩家伙吧?”

    秦川哼了一声。走到院中那黑衣人身边,长臂伸处,已抓住他的后领,提在手中。只见那人直挺挺的一动不动,竟是给人打中了穴道。

    秦川将那人提到屋中,掷在地下,和另一人并头躺在一起。易婉玉取出火刀火石。点亮了桌上蜡烛。她端起烛台,举火往二人脸上一照。只见二人均是三十来岁的汉子,脸上都充满了惊惧之色。

    易婉玉将门窗打开。通风透气,待得**香的烟气散尽,这才重行关门上闩。

    秦川已出手为二人拍开穴道。那二人全身发抖,双膝一屈。跪倒在他面前。不住的磕头求饶。

    秦川一摆手,沉声道:“起来说话,不要惊动其他客人!”

    那二人胆战心惊的站了起来,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不说话。

    秦川一指先前放迷香那人,道:“想活命的,我问什么。你便说什么。若让我知道有半句假话,哼!”伸手在一张木椅上一击。啪的一声响,木屑纷飞,那椅登时应手而碎裂开来。

    那人越加惊惶,忙不迭声的道:“少侠请问,小人绝不敢骗您老人家半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