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大鳄-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兄,你先在这城头守住,我去迎接师叔与武王,只怕别惊吓了主公。”

雷震子点头道:

“道兄别再耽误时间了,赶紧前去才好。”

于是哪吒就蹬开了风火轮,往正西方向急急赶去。再说张奎独自一人追赶姜子牙,将近有二十里地时,就听见周营中炮声四起,喊声大震,心中不觉有些疑惑,于是也不再追赶姜子牙了。姜子牙就在后面大声喊道:

“张奎你的渑池已经被我们攻破,为什么还不过来投降?”

张奎一听,心中一阵惊慌,明白自己是中了圈套了,马上调转马头从来路往回赶。这时候,天色已经很晚,正好遇上了来迎接姜子牙的哪吒,只见哪吒显出三头八臂迎面而来。哪吒一见张奎就破口大骂道:

“逆贼今天你还不快快下马接受死罪,还想等待什么时候?”

张奎一听,怒火中烧,抡起手中大刀直冲向哪吒。哪吒急忙举起手中的枪迎战张奎。打了几个回合以后,哪吒又使出九龙神火罩想要罩住张奎。张奎一看,心中明白这九龙神火罩的厉害,赶紧把身子一扭,就钻到地下去了。哪吒见张奎躲走了,因为想起土行孙被他害死的事情,心中不禁一阵伤感,继续赶路去迎接武王。

张奎急忙往回赶到城下,看见雷震子站在城头,知道城池已被攻破,想起夫人不知生死如何,自我安慰道:“不如我现在赶紧到朝歌去,好与袁洪合力共同再与他们比个高低。”再说哪吒前迎接武王和姜子牙,一起又回到了混池,命令兵士们进城驻扎下来,又把城头上作战中殉身的周军将令们的首级收硷起来,安葬在一个小山岗上,并设了祭坛来悼念他们。

再说张奎全副武装,发挥了他行程赶路的高术,直奔着黄河大道急驰,速度之快象疾风一样。杨任远远地就看见了张奎从远处奔驰而来,就对韦护道:

“道兄,张奎马上就要到了,你必须仔细小心,千万别让他跑了。你就看着我的手指往什么地方指,你就往那个方向用降魔杵来镇打他。”

韦护点头道:“我一定照办。”再说张奎正在往前赶路,远远地看见杨任骑着云霞兽,手中的两只眼睛神光射耀,往下看着他。杨任大喊一声道:“张奎不要跑了,今天你是命中注定难逃一死了。”

张奎一听,吓得魂不附体,不敢有一点怠慢停顿,加速了他的地行术,“刷”的一声,一小会儿就走出去有几十里地。杨任则在地面上赶着云霞兽,紧紧咬住追赶。韦护在天空中看着杨任,杨任则在地面上看着地下的张奎,这样三个地方看着。说张奎在地下看到头上有杨任紧紧地追踪着他,张奎往左转,杨任也往左边追赶,张奎往右偏,杨任也往右边追赶,张奎一看无法甩掉杨任,只好一个劲地往前急驰,眼看快要到黄河岸边了,前面杨裁拿着柬帖,在黄河岸边专门等着杨任的到来。他看见杨任远远地追着张奎赶过来了,杨任也看见了杨戬就大声叫喊道:“杨道兄,张奎来了。”

杨戬一听,急忙用三昧火把惧留孙指地成钢的符篆点着了,站在黄河岸边。张奎正在急急往前赶路,刚刚到了黄河岸边,只觉得四周好象是铁桶一样,四面八方都撞不过去,一步都挪不了,往前往后,往左往右都犹如铜墙铁壁。正在张奎慌忙无措的时候,杨任用手往下一指,半空之中的韦护就把降魔杵往下打来。这个降魔杵是镇压邪魔、保护三教**的宝物,张奎哪里经受得了。再说韦护使出降魔杵后,把张奎打成了一片粉末,又一个灵魂到封神台去了。

杨戬杨任和韦护三个门人将张奎处死得胜后,一起回来见子牙来了,详详细细地叙述了如何追赶张奎到黄河岸边又如何将他镇住处死的过程,听得子牙大喜不已,在渑池城内住了几天后,挑了个好日子又开始调兵了。那天,整顿部队以后,便离开了渑城,往黄河方向挺进。当时,已快到隆冬季节,将官士兵都是穿得厚厚的铁恺和一层层的军衣,寒气一股股的,很是逼人。天气有多冷啊

姜子牙的一行人马一直往前行走,部下至军中报告说已到了黄河岸边。但是之前黄河发了一场大水,将准备渡河的船只全部冲走了,姜子牙一听,想了想吩咐部下道:“向百姓借船渡黄河。”每只船都给付给五钱工钱,不白白占用任何一条老百姓的船。所有的百姓都很愿意帮助部队运送,没有不高兴的,对姜子牙子牙等感恩不尽,但是却也有些渔民因自己一家的生计全在这船上,区区五钱根本不值,所以不愿借船,那周军就强抢了过去,丢下五钱了事。

姜子牙传下命令另外单独准备一只龙舟,让武王乘坐过黄河。子牙与武王在中间的船舱中端坐,左右的部下荡起船桨,向河中驶去。黄河内,白浪滚滚,滔天而起,风声大作,波浪载着武王和子牙的龙舟颠簸起来。武王道:

“相父,这条船为什么这样的颠簸摇晃?”

姜子牙答道:

“本来黄河的水就急,平时起些小风小浪‘时,也是相当湍急的,何况今天又有风,而且又是龙舟,所以就这样的颠簸。陛下不用担心!”

那武王有些不放心,对姜子牙道:“让我打开船舱的门来看一看黄河的风浪,好吗?”于是姜子牙和武王推开了舱门,往回外去。呵好大的浪呀这何以见得?此有诗写道:洋洋光侵月,浩浩影浮天。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千层凶浪滚,万叠峻波颠。岸口无渔火,沙头有笋眠。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武王从舱门往外看到黄河波浪汹涌,一眼望不到黄河的两岸,只见浪滔翻滚,不禁被这番景象吓得面如土色。龙舟在浪中起伏波动,忽上忽下,摇罢不定。忽然遇着一个大旋涡,中央的水往两边分开,伴着很响亮的一声,一条白鱼跳进了船舱里来,把武王又吓了一大跳。那条白鱼在船舱中蹦跳翻滚,跳起足有四五尺高,鲜活得不得了。

武王赶紧问姜子牙道:“这条白鱼跳进我们的船舱,是好事还是坏事?”姜子牙看到此鱼乃是一条白鲤,不由大喜着对武王说:“恭喜大王了,真是恭喜恭喜,此鱼跳入了大王的船中,就是注定了帝辛该被消灭,周室应当兴旺,正好应合大王继商汤之后而得到天下的事理。”

随即姜子牙传下了命令:“让厨师把这条白鱼做成菜,让我与大王共同来享受这美味吧”武王却说:“我们不能吃了它。”而是要命令手下的人将鱼又投放回黄河中了。姜子牙就说了:“这鱼既然己经到了大王您的船上,怎么能再放生回河中呢?这就是所说的‘天赐不取,反受其咎’,理所当然应该把这鱼吃了,不能轻易地就放弃了。”

于是手下的人又把子牙的命令传下去,紧忙让厨师把鱼做熟。不一会功夫,做好了的鱼被献上来了,姜子牙命令把鱼赐给各位将军共享。一会儿,风平了,浪也静了,龙舟安然地渡过了黄河。各路的诸侯早已听说周兵要到了,都准备好来迎接武王。子牙心里很清楚武王是一位仁厚高德的君主,绝对不可能欺负他人,所以担心诸侯们会尊称他为王,以致导致事情半途而废,那么,武王心软不想坏了成汤江山,周室创国立业的大事业就成功不了了。

因此必须预先吩咐好了诸侯们,然后再让武王与众诸侯见面,一点也不能表露出谁主谁仆;只有等到打败了封王以后,然后再作处理。于是姜子牙对武王道:

“现在虽然船已经抵达岸边,请大王仍然在船中休息,让我先上岸去,陈设好兵器,严整了军威,以便能在各路诸侯面前显示周军的英武,并且将营寨安扎了以后,最后再来请大王下船与官兵们见面。”

武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道:“一切都听你的安排。”于是姜子牙先上了岸,率领大批的人马来到了孟津,在这儿安下营、扎下寨。众诸侯都一起来到了军营中见姜子牙。姜子牙把众诸侯接进营帐中,互相行了礼,叙了好,子牙说:“各位诸侯军,见到武王以后不必多说大王讨伐封王,安抚百姓的旧事,只是一起来讨论考察目前商朝的政事,等到最后打败纣封王以后,我们再来商谈别的事情。”

众诸侯都很高兴,表示一定照子牙所说的去办。然后,姜子牙命令军政官及哪叱、杨戬去船上将武王请下岸来,并迎接到营中。在周兵渡过黄河之后,另外又有西方的二百诸侯跟随着也过了黄河,与武王一起骑马坐车到了营中。

看这场面,真是天下的诸侯们大会合,气势不同凡响。何以见得?有诗写道:四方诸侯会孟津,纷纷杀气满红尘。族旗向日飞龙凤,剑戟迎霜泣鬼神,士卒赳赳歌化日,军民济济庆仁人。应知世运当亨泰,四海讴吟总是春。

武王和西方的二百诸侯一起来到了孟津的大营,哨探骑马到营帐中报告了武王到达的消息,于是姜子牙率领北仅存的一百小诸侯,一起出来迎接武王的到来。

武王直接来到了中央军营帐前,然后诸侯们随着来到了,这些诸侯分别是:东南扬侯钟志明,夷门伯武高逛,左拍宗智明,右伯姚庶良,远伯常信仁,近伯曹宗,郊州伯于建吉。都是一些小诸侯,和早已归顺西岐的人,那东方已殷洪为首的二百诸侯,北方九十余家,还有南方以鄂顺为首的二百诸侯一个也没有来。

那一众小诸侯纷纷依次进入营帐后,众诸侯请武王开帐接见大家,武王不愿意,双方就互相劝说推托了好一会儿,接着,武王和众诸侯便相互都下拜行礼。众诸侯俯伏在地按姜子牙之前教的话说道:

“今天大王大驾特地光临孟津,使得我们众诸侯能够看一眼大王的天子之颜,我们都敬重你的品德与威严,把贫民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使得天下大幸百姓大幸”

武王听后表现的非常谦逊地推让,在推让三番之后,这武王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话说道:

“我今天继承先王的位置,孤陋寡闻,德才欠缺,担心辜负了献身于国家的先烈们,又承蒙你们众诸侯传递檄书前来邀请,特意请子牙到东面与诸位贤侯会合,共同来考察商讨商朝的政事。如果说是我来统率领导各位贤侯,这就是绝对不敢当的,只希望各位贤侯能多多指教。”

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八章袁洪出山(二章合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八章袁洪出山(二章合一)

听得武王这么一说,诸侯中的一位小诸侯东南扬侯钟志明开口道:

“如今那帝辛治理国家没有道理,杀害了他的妻子,诛灭了他的孩子,害死了许多报国效忠的人还残害大批的当朝大臣,自己只是一昧地沉洒于酒色之中,不知道敬仰上天,也不祭祀祖宗,遗弃黎民百姓,勾结罪恶之人,以至于皇天发了大怒,使商朝灭亡。我们这些人跟随大王奉行上天的命令来讨伐罪人,安抚平民百姓,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这正是顺应天意而合于民心的行动,它发泄了地上之人和天上之神的愤怒,所以天下人没有不高兴的。如果对这些我们和大王都只是袖手旁观不加理睬,那帝辛的罪行会更加深重,希望大王能多加考虑我们的话。”

那武王点头道:

“想那帝辛不走正道,都是因为他手下的人蒙蔽蛊惑的结果。现在我们只须检察纠正商朝的政治,抓起帝辛的宠妃以使帝辛改变他的政治弊端,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无事了。”

这东南扬侯钟志明道:

“要知道着天命没有恒常不变的,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稳坐天下。过去尧王得到了天下,因为他的子孙没有出息,而只能将王位传给了舜。舜得了天下以后,也因为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出息,而将王位让给了禹。禹主的子孙则很贤能,能够继承父辈的大业,这样一直传帝位至荣,但由于桀王品德恶劣,在当夏王的时候对百姓施行暴虐,使得天下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因而商汤得了上天惩罚巧旨意,将桀王放逐到南巢,打败了夏朝而得到了天下。之后有六七朝的君主都很贤明,一直到了帝辛,则恶贯满盈,罪恶滔天,毁坏了善行政治,残暴无道,而对罪人却姑息养奸,以致使皇天发了大怒,把灾难降落到了商朝的头上,并且命令大王您来讨伐殷商,希望大王一定不要一味地推辞你该得到的尊荣,使我们这些诸侯灰心。”

这样,武王终于不再谦让,只听那姜子牙道.“各位贤明的诸侯,今天反正也不是最后商讨这些大事的时候,等我们到了商都,再好好商议吧”众诸侯一致表示:“相父的话有道理。”

武王于是命令在营中大摆酒席,宴请各位诸侯。再说袁洪正在自己的营帐中,有报马前来报信道:“现在武王的兵已经到了孟津并驻扎下来了,各路诸侯大会合,请元帅您赶紧吩咐对策。”

这殷成绣一听,马上上前对袁洪道:

“如今这周武是天下叛逆之徒的元首,自从他起来打天下到现在,所向披靡,节节获胜,他的部队军威慑人,锐气逼人,元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务必要认真准备部队来对付。”

袁洪点点头到:

“参军所说的很有道理,料想姜尚不过是一个村夫罢了,有什么大本领呢这都是那些守关的将领们对他不够重视,才让他侥幸成功了。参军放心,看我的,只要打上一仗,便让他一败涂地,片甲不留。”

第二天姜子牙开帐接见各位诸侯。夷门伯武高建道:

“禀告元帅,三百诸侯驻扎在这儿,都不敢轻易地擅自调兵遣将,只是在这地方拒守着,等着武王大驾来临后,才决定该如何行动。现在如果不先抓住袁洪,这家伙还自以为了不起了,不知道天兵是战无不胜的。希望元帅军下命令赶快行动。”

那姜子牙道:“贤侯的话很有道理,我们必须先给他们发挑战书,然后在孟津会战,不会太晚的。”众诸侯听完都很高兴。姜子牙急忙写完信,命令杨戬去商军的营中送信。杨戬接了命令,到商军军营前下了马,大声叫喊道:“奉我们姜元帅的命令,来送挑战书。”

探事就到营中去报告,袁洪一听说周营送来了挑战书,急忙命令左右手下人:“传令让他进来”军政官来到了营帐门口,命令杨戬进营。杨戬来到营帐中面见了袁洪,两人当真是仇人相间分外眼红,但是袁洪只当不认得杨戬,摆足了大将军的架子,把杨戬气的够戗,只见那杨戬无法,只得恭恭敬敬的递上了挑战书。那袁洪看完后,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随手就把战书丢在杨戬面前,然后只听袁洪道:“我不再写信了,约好明天对阵就是了。走好不送!”

那杨戬憋了一肚子的气回到自己的军营中,见了姜子牙,报告了第二天交战的事情。而后就自行回营休息,要明日与袁洪好好决战,而姜子牙就给众诸侯下了命令道:“明天一早与商兵开战。”大家纷纷各自去作准备。

第二天,周营中炮声震天,姜子牙调出了大队的人马,三百诸侯也一起出动,正中间是将子牙的人马,都是大红的军旗;左边是:东南扬侯钟志明,右边是夷门伯武高逛,都是五色彩旗,真好象是盔山甲海,威势凶猛,英雄似虎。等到布好了阵势,三军高声呐喊,便冲到了袁洪的大营前面。哨马将消息报告给了袁洪。袁洪同众将士走出营帐来看子牙的大军,看到天下诸侯排的阵队象雁翅一样,在左右分开,中间是元帅姜尚,左边是钟志明,右边是武高逛。

袁洪在马上看见姜子牙身上穿着道服,乘坐着四不象来到了他的军营前,左右又有众多的门人排列伴行,后面是武王乘着逍遥马,左右分别是众位诸侯排队列阵。袁洪头带银色的头盔,身穿素色的恺甲,骑上一匹自马,拿一条风火一气棍,在马鞍上面显得很是威风凛凛。再说姜子牙走上前道:“来者是成汤元帅袁洪吧?”

袁洪用棍一指道:“你是姜尚吧?”

那姜子牙点头道:

“正是。当今天下是属于周朝的,商王治国无道,使得天底下人离心离得,不用几天,他就会被缚受降,料你这一杯水,怎么能救得了车薪之火吗?你如果早早地放下武器,缴枪投降,还会留你一条活命,如果你还犹豫不定,等到被打败的那一天,玉石全毁,即使你再想求条活命,也办不到了。千万不要再执迷不悟,徒劳一场,害苦了你的家族。”

袁洪笑道:

“姜尚,你就知道在语溪捕鱼,要知道水有深浅,以前的那五个关隘因为没有将才才让你侥幸打到了内地,看你还敢用花言巧语在这儿迷惑我们这些人吗”

这时那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听闻袁洪如此讥讽姜子牙,都不由大怒,又想在武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便一个舞枪,一个挥斧直朝那袁洪杀来。

可是那袁洪见两位诸侯联手杀来,不晃不忙,猛的就是两棍挥出,这两位侯爷虽是武将出身,可是那里比得来袁洪这天生异兽的神力,而且这风火一气棍上又带有风火之力厉害非常,就这接连的两棍就打的两位诸侯连同坐骑都是血肉模糊,只有两个脑袋还是囫囵的,这还是袁洪为好取二人首级请功而特意留的手。

这周营一方,见瞬息之间就折损了两位诸侯,不由一片哗然,这杨戬愤而出阵,高声叫道:

“袁洪休要猖狂!我来战你!”

那袁洪扬声一笑道:

“正要你来!”

说罢两人都离了坐骑,凌空战到一处,这两人战到一处,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往招式的变化,只是单纯的已暴力相抗,也不知那袁洪从何处重学了技艺,前次还不是那杨戬数合之敌,如今却与那杨戬战的不相上下,而且凭借着自己的天生神力还占据了上风,那杨戬刀刀夺命,好似白虎奔走,那袁洪棍法纯熟,变化无穷,好似乌龙缠身,这两人越战越急,那兵器碰撞的声音都震得人耳朵生疼,这两人战斗带起的气浪,裹着沙土四处乱飞,打的人脸上生疼,突然那袁洪猛的发出一声怪吼,其音悲切阴冷,直让人寒毛倒束,可天空之中猛然出现一怪异的猿猴虚影,那袁洪一棍扫下,杨戬抵挡不住被打落尘埃,这哪吒、韦护赶忙出阵将杨戬救回。

这袁洪得胜,将那风火一气棍一挥,商朝大军猛然压上,这诸侯联军抵挡不住,纷纷退走,那袁洪带领大军连追十余里,这才得胜回营,这姜子牙回营清点,发现其他诸侯的人马退的早没有多大的损失,反倒周军作为主力折损不少,幸亏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两人身亡,他二人的军马被周军吞下,要不然损失更多。

再说那袁洪得胜回营之后,那素看不起袁洪的鲁仁杰对殷秀成、雷鹏、雷鸡道:“几位贤弟,今天你们也看见袁洪姜子牙他们会战的情景了吧?”

那几人道:“不知有什么另外的道理?”

鲁仁杰悄声说道:

“这正是所说的‘国家要兴旺起来了,肯定会有吉祥的东西;国家要灭亡了,必定就有妖魔鬼怪的东西’。今天袁洪他那背后的虚影就是妖怪,不象是人形。现在天下诸侯在这儿会合,正是很强大的敌人,这些妖魔鬼怪难道能抵挡得住吗?”

殷成秀也是看不起袁洪,于是问道:“长兄先不要说穿了这个事情,看看今后怎样再说吧!”

鲁仁杰点头道:“总的说来,我们受商汤的恩惠也很不少了,哪有背叛这个国家的道理,只有以死报国才有理呀”

再说袁洪得胜回营派差官往朝歌送信,差官到了文书房,飞廉接过书信一看,知道袁洪来报告得胜的消息,一连杀了叛逆的诸侯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等等,心中特别高兴,急忙拿着书信走向鹿台给帝辛。当驾官走上鹿台报告道:“中大夫飞廉在等候接见。”帝辛道:“命他进来”

左右手下人就让飞廉进到殿里来,这飞廉拜见后,俯在地上报告道:

“今天元帅袁洪接大王命令镇守孟津,抵御了天下各路诸侯;第一次对阵就杀了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军威大振,横扫周兵的锐气。自从兴师动兵以来,还未曾有象今天这样的大捷。这可真是大王陛下洪福齐天的征兆呀!现在有了这个大元帅,成功的事也不会太久了,又可以使天下安宁,国家稳定了。今天特此写了奏章呈送大王。”

帝辛听完报告,非常高兴忙传下旨意:

“元帅袁洪一连杀了二将,足以大破敌人的胆气,他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传我的旨意,今天特下命令给予奖赏,赐以绵袍、金珠,鼓励他的功劳;另外用一百匹蜀锦,一万贯金钞,以及羊、酒等食物来稿劳勇敢作战的将士们。请务必要小心处理各种事,消灭叛逆者,可以另外再给大家封士,我一定不食言的。”

飞廉忙点头感谢大王的恩译,带着旨意,准备了稿劳将士的赏品,送往孟津去了。再说妲己听说飞廉向封王报告了袁洪大胜的好消息,就来见大王,只见那妲己道:

“妾苏氏恭喜陛下又得到了精忠报国的大臣了袁洪实在是有大将风度,始终能担得起重任的。如果象这样报告好消息的话,这些叛逆者不需要多久就可以都平息了。我真是太高兴了,这实在是大王您的大福才能如此的呀,今天特意准备了美酒为大王庆贺。”

帝辛笑道:“贤妻的话,正合我的心意。”于是命令当驾官在鹿台上摆了九龙宴席,三个女妖前来和帝辛一起饮酒作乐。这时正好是隆冬天气,寒风凛冽,寒气逼人。正在畅饮的时候,彤云四起,雪花纷纷飘来。当驾官报告道:“下雪了。”帝辛一听特别高兴道:“这时候正好可以赏雪。”就命令左右手下人将酒温热,重新换了杯盏畅喝一场。

帝辛与妲己一起喝酒作乐,看见大雪纷飞,就急忙传下旨意:“把毡帘卷起来,让我与御妻、美人一同赏雪。”侍驾官听命令后卷起了帘慢,将门前的雪打扫一番。帝辛和妲己、胡喜妹、王美人在高台上,看着朝歌城内外银装素裹的世界,瑞粉遍砌的乾坤。

帝辛道:“御妻,你从小学习吟歌唱曲,为何今天不按着写雪景的曲儿唱一唱,可以侍候我多喝几杯。”妲己听后,慢慢张开红色的嘴唇轻轻拿动莺鸟的妙舌,在鹿台上唱起了一曲小调。

妲己唱完,余韵悠扬,袅袅不绝。帝辛很高兴,一口气连喝三杯。不一会儿,雪停了,红云渐渐地散开,天空又重见天日了。帝辛和妲己凭栏远望,观赏着雪中的朝歌,看见西门外面,有一条小河,其实这河的水不是活水,是因为帝辛修筑鹿台时,从那儿取了泥土,所以取完泥土后便成了一条小河,刚才雪水在河中积起来后,行人都不便通过,必须脱下鞋赤脚蹬水过去。只见有一个老人光了脚要涉水过小河去,他并不怎么怕冷,所以走得很快。又有一个年轻人,也是赤脚渡水,但因为怕冷走得很慢,有种非常害怕的样子。

帝辛在鹿台高处上看见了他们的各种样子,就问妲己道:

“真是怪事,居然有这样的事情,你看那老头过河,一点不怕冷走得那么快;这年轻人反而怕冷,走得那么艰难,这不是反过来了吗?”

妲己笑道:

“陛下不知道,老人不那么怕冷,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生下的他,所以他也是精血充满,骨髓强刚的,即使到了年老的时候,遇到寒气也不怎的害怕。至于象这年轻人怕冷,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生他的时候一定是有一把年纪了。气血已经衰退,偶然受精而怀的孕,秉借了很少的力量,不但精血损亏,骨髓也不刚盛,虽然是年轻人,就象老人一样,所以遇着寒冷就很害怕。”

帝辛笑道:“这是骗我的话,人本来是父精母血生成的,肯定是年少的强壮,年老的衰弱,哪有反过来的事情呢?”妲己道:“那不如派人去把他们抓来,只要当场验证,便可知道底细。”

帝辛听后传下旨令道:“命令当驾官出西门去,把渡河的老人和年轻人都抓来。”当驾官接了帝辛的命令之后,虽然不知所以,但是陛下的旨意不得违背,于是他急忙赶出西门外,将老人与年轻人一起抓来了。那老人和年轻人都感到奇怪,连忙问道:“你为什么捉我们?”

那侍臣道:“天子要见你们。”老人与年轻人摇头道:“我们这些人奉公守法,也不欠什么钱粮,为什么要抓我们?”那侍臣道:“也许天子要给你们什么好处,这是说不定的。”然后也不管二人同不同意,就把二人带走了,那帝辛在鹿台上专门等着捉拿归来的渡河人。侍驾官把老少两个人带到了鹿台下道:“报告陛下:已经把老少两个渡水人抓来了。”

帝辛命令:“用斧子把两人的小脚骨砍断,拿来查看骨髓。”左右的手下人立刻把两人的腿都砍了,拿上鹿台给大王看。果然象姐己所说的那样,老人的骨髓充满,而那年轻人的很是浅薄。帝辛看后十分高兴,命令左右道:“把尸体拖出去。”帝辛只为一时之快,却让这无辜的百姓受了这样的惨刑。其性残暴。当真是成汤气数已尽。听到帝辛的夸赞,妲己不以为然的说:“我虽然是女流之辈,稍微学会一些阴阳之术,用它来检验阴阳,没有不准的,刚才的验骨髓那是算容易的事情了。如果遇上怀孕的妇女,我一看见就能知道她肚子里的孩子有几个月了,也知道是男是女,还能看出胎儿面在肚子里是朝向东、还是南、还是西、还是北的,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帝辛道:“刚才老少的骨髓你算得那么准,真是神了,这我已经看见了。至于说到孕妇,想来也不会有错了。”于是命令当驾官传下旨意道:“到百姓中找些孕妇来见我。”奉御官赶往朝歌城。奉御官在朝歌城里到处寻找。找到三位孕妇,一起抓起来送往宫门来。被抓的三位孕妇与丈夫们难分难舍,抢地呼天,哀声痛惨,大声叫喊道:“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又没有触犯天子的王法,也没有拖欠钱粮,为什么要抓我们这些有孕在身的妇人呢?”

儿子舍不得母亲,母亲舍不得女儿,大家都悲悲戚戚,就这样前呼后拥,拉拉扯扯到了宫门。箕子在文书房与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孙荣正在商议道:“袁洪作为大元帅,要打退天下的各路诸侯,不知现在情况怎样了。”这个时候,众人就只听见外面九龙桥上闹闹嚷嚷,有人呼天叫地的喊声,声声不绝,这些人听了都很奇怪,一起走出了书房,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看见奉御官拉着三个妇人进来。

那箕子就上前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情?”只听这些妇女抽泣着说道:“我们都是女流之辈,也没有触犯天子的王法,为什么抓我们这些女子?老爷您是天子的大臣,应该为国家为百姓办事,救救我们的命吧?”说完那些孕妇哭声不绝。箕子急忙问奉御官怎么回事。奉御官回答道:

“陛下昨晚听娘娘说些什么,后来抓了老少两个百姓敲断了腿骨验查了骨髓,根据骨髓充满与否可以知道他们生时父母的年纪,结果皇帝十分高兴。娘娘又说,如果想知道是生男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