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月出天山-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妙的燥热。高淮手上越来越紧,声音渐渐暗哑起来:“别乱蹭,别……别乱蹭,哎呦……”紧紧地扣住了他。萧谏本想接着发怒,出口却成了呻吟:“上不来气了,快松开……”高淮便也随口答应着,敷衍着。
待马车赶进了皇宫,一路直接把两人送到了高淮的寝殿。殿中红烛高照,暖香袭人。高淮松开了萧谏的穴道,却接着下手把他按在床上,修长的手指慢慢拨开他散乱的额发,看看他迷醉的双眼,柔声道:“别睡着了,那可煞风景的很。小谏,你太不尽职责了!丢下我这么长时间不理我,今天我得好好补偿回来。”
萧谏听他这当口还在谴责自己,越发愤怒不堪:“高淮,你不要脸,使这下作手段!想做是吧,好,少爷既然今天被下了药,估计不做也不行!你让我在上面,我就答应你!”欠身冲着他肩上狠狠咬了一口,高淮不提防,顿时痛不可当,手上稍松,被他挣扎了开来,直接扑了上来扳住颈项掉了个个儿。高淮一愣,想起林再淳交代的话,让自己让着萧谏,赶紧放软了四肢摊平在床上,微笑道:“好好,那你来。”
萧谏几把扯去了他的衣服,动作很粗暴,一点都不温柔。接着在他肩头又狠狠啃了一口,顿时两排带血的牙印儿。高淮疼得一哆嗦,萧谏已经移到了他的颈项间,接着又是一口,下嘴依旧很重,高淮忍不住道:“你别咬我!我从前咬过你没有?你学也学不像!”
萧谏不理他,不得要领地瞎忙一通,高淮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突然忍不住笑起来,翻身再一次按住他,道:“我的大少爷,这伺候人的活儿不好干,你还是算了吧!”手上解开他的衣带,唇舌扫过处,如春风拂过大地,温柔眷恋不去。萧谏侧过头去不看他,眉梢眼角俱是迷乱之意,在他卖力的抚慰下,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接着一瞬间溃不成军,眼神慢慢涣散了,轻轻地喘息呜咽不止。高淮俯身压住他,在他耳边低声询问道:“满意吗?”听不到他的回答,只感到他纤长玲珑的身子软下去,软下去,软成了一池春水,一缕轻烟,彻底放弃了抵挡。
于是接下来就成了一场激烈荡漾的春梦,像是在长江里行船,风急浪高,颠颠簸簸。船侧榴花开尽,芙蓉朵朵,好一派盛世的锦绣繁华。
第二天,萧谏睡到快午时,慢慢清醒过来,亮光照得他眼晕,于是他缩进了锦被里,痛楚和懊悔从心中一点点溢出,升起,他伸手按住自己的眼睛,想哭,哭不出来,憋得眉骨处剧痛。正辗转反侧痛苦不堪,却听到一串轻快的脚步声到了床边。
萧谏闭上眼装睡,听到高淮带笑的声音道:“小谏啊,我都上朝回来了,你还没有醒吗?”萧谏不理他,模糊想起了他夜间欣喜满足的神情,心中越发憋闷难当,一口气上不来,差点噎过去。
高淮看他一动不动窝在锦被里,只露出一把长长的黑发散在枕上。他叹了口气,在床边坐下,沉默片刻,伸手扎进了被中,摸着萧谏一只手握住:“起来吃点东西,想睡了就接着睡。”
萧谏的手冰凉彻骨,高淮心中忽觉出不对来,伸手又摸上他的额头,却滚烫滚烫。他大惊,连忙把被子往下拉了拉,道:“你发热了?小谏,你……你生气了不要憋着,你不要再吓我了!来人,快传太医!”
这一烧整整烧了两天,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拨,却对他这忽然的高热不退束手无策。高淮让人去请林再淳,翠袖书院的人却道二堂主昨天就出去采购药材了,一直没见回来。
夜深时分,更漏声声,高淮看着昏昏沉沉的萧谏,彻底害怕了,生怕他就这么一声不响地离自己而去,再也回不来。他端了一杯水,想喂萧谏喝些,萧谏迷迷糊糊地哼了一声,把脸转到一边去,似乎不愿意喝。但眼看他嘴唇却已经发白,干燥无比。高淮低声恳求道:“喝点吧?”
听不到他的回答,高淮把杯子放下了,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寝殿外,殿外暗夜深沉,苍穹高远。他独自站到五更天,风露沁衣,却浑然不觉。宫人来请他更衣上朝,高淮道:“先不去。”
过得一会儿,有宫人过来禀报,大臣们都已经上了朝堂,云丞相询问今日大军出征的事情,高淮道:“暂缓,明日再说。”他回头看看层层珠帘后睡在床上的萧谏,在心中叹道:“我是个昏君,动辄就不想上朝。我这一辈子真当不成个好皇帝,我还是早早地退位吧!”
他又折了回来,坐在床边,俯身凑到萧谏耳边,低声道:“你醒醒吧,我以后不惹你了,我真怕你了。你有什么话就说,我都答应你。”
他反复地说这几句话,絮叨了几十遍,萧谏终于听见了,努力睁开眼看着他,高淮勉强对着他微笑了一下,又重复了一遍。
萧谏的眼泪顺着眼角滚了下来,高淮用袖子给他擦去。萧谏抬手,扯住了他的衣袖,接着攀上了他的颈项,模模糊糊地哀求着,一字一句像是在呻吟,听来却痛苦无比:“你让我走吧,我……不想跟你在一起,我要去边关,你让我走吧……”
高淮伏在了他的肩上,良久后,方低声道:“好。”
次日,第一批禁军由聂世焕带领,走太原,雁门一路,出征塞外。
三日后,萧谏带副将休眉、韩凛及五万禁军,西出长安,折道漠北,奔赴边关迎敌。
休眉很精神,但韩凛脸色很不好,看起来病歪歪的。缘由是数天前他被皇帝赐婚,夫人是户部侍郎的小姐柳珠玉。那姑娘听说韩凛少年有为,军功卓著,又是皇帝赐婚,于是带着丰厚的
送别。。。
嫁妆欢欣鼓舞地嫁了过来。然后皇帝很给面子,亲自来主婚,韩凛却出人意料地在拜堂的时候撞柱了,幸而那柱子上被皇帝让人提前包上了棉垫,他没有撞死,晕了过去,将养几天好了,然后就坚持跟着出征。
此事一时在城中传为佳话。
萧谏一身戎装,英挺俊秀,在病得七死八活后,短短的三天工夫就恢复了煜煜风采。他的身后青山如画,远处各色战旗招展,兵士甲胄森严,井然有序地列队而立。
高淮带着大臣过来相送,几个老臣子看着萧谏,心中均道:“这个祸害走了,从此陛下总算可以按时上早朝了。”
高淮缓步走到萧谏身前,伸手想摸摸他在阳光下闪着青灰色光泽的头盔,萧谏轻轻退让了一下,却忽然跪了下来,仰头看着他微笑道:“陛下,谢谢你。谢谢你愿意放我远走高飞。我会尽我为人臣子的职责,给我五年时间,我要替东齐皇朝开拓疆土,把漠北和安西尽数归入东齐的领土。我萧谏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高淮低头凝望他的双眼,道:“那么,五年后呢?你……回来吗?”
萧谏道:“五年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高淮俯身握住了他的双手,道:“小谏,你的身子骨儿不能受潮受寒,那地方,是真不适合你。不过这是你从小的志向,你想去就去,五年后,你若不回来,我会去接你。”
萧谏道:“塞外虽有风沙,却气候干爽,最适合我。你不用来了。”
高淮道:“那荒无人烟之地,远远没有金陵繁华。你不会寂寞吗?”
萧谏微笑起来,道:“这么多的兵士陪着我,每个都是大好男儿,我怎么会寂寞?”
高淮无语,片刻后方道:“难道你也不想家?”
萧谏哑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想家做什么?”高淮的手一紧,脸上本来浅淡的笑容慢慢转换成了苦笑,良久方道:“每个月给我写一封信总可以吧?报个平安,我也会给你写的。”
萧谏道:“我好长时间不写字了,不知道如何措辞。”
高淮道:“胡说,我还记得你文试那会儿做的诗呢!自小读书不甚解,却羡明月出天山。画笔难描谪仙子,岂可效步学邯郸?多好的诗。从小读书,如今却连信也不会写了吗?”
萧谏不语,高淮看看他执拗的神色,只得道:“那让休眉写,你签个名字,我就知道你平安了。”
萧谏道:“你这般罗嗦下去,我又要犯病了。我一听别人啰嗦就要犯病的。”
高淮无奈道:“你的心真狠!”
萧谏笑起来,却是悲喜莫辩:“你总是嫌别人心狠。”
高淮叹气,忽然微笑道:“我知道你为什么怨恨我,不愿意跟我在一起,真正的原因并非为了我把你扔在潞州。小谏,其实,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心狠绝情。你记着,五年后,我一定会去接你。”
秋风四起,霜林如醉。晴天白日下,两人相对无言了片刻,萧谏起身,道:“我走了。”从他手中抽出了自己的手,转身上马,扬鞭打马而去,竟是不再回头看一眼。高淮怔怔地看着他远去的身影,马蹄踏踏,轻尘漠漠,一去边关千万里,从此风月不惹人。
请你让我离开,成就我少年梦想,
待我给你承诺,扫尽这鬼魅魍魉。
多少有情人生离死别,
多少无情人拔刀相向。
我看惯这世间风云变幻,
却不能一步步向后退让。
我只想纵马在塞外徜徉,
看那明月升起在天山上。
可相思,可相望,
可摧心,可断肠。
寂寞花开举流觞,
错把他乡做故乡……
作者有话要说:本卷完结,这并不是结局,后面还有一个后记《天山明月》,大概一两章左右,那才是真正的结局。
本章最后是我最初的文案,当时好多读者说不懂什么意思,我就给撤换了下来。不过行文到如今,我觉得坚持追文的同学们应该能看懂这个文案了,所以就放到了这里。
112
驼铃。。。
高澈今年快七岁了,坐在御书房中龙案的对面,以手托腮,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看着对面正襟危坐的皇兄。片刻后,他诡秘地笑道:“皇兄,你又走神了。今天跟着你上朝堂,我已经两次看见你走神了。”
高淮横他一眼,郑重交代道:“不许出去胡说。”而后又画蛇添足地解释道:“皇兄走神,是因为皇兄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所以走神。澈儿快快长大,活都交给你干,让我也好好歇歇。”
高澈撅起了小嘴:“才不!你年纪大吗?我听大臣们老是跟你说,皇上正当盛年,后宫无人什么什么的,难道他们说错了?”
高淮无奈道:“你这耳朵里能不能听进些正经东西?唉,对了,这个月给你田田哥哥写信了没有?”
高澈道:“没有,为什么老让我写?你怎么不写?上次他回信嘲笑我的字不好看,我不想写。”
房中沉默下来,片刻后高淮一声轻叹:“还是澈儿写吧。”
澈儿不会写字的时候,是高淮写,但萧谏在边关很忙,忙到连给他回信的空闲都没有,每次都是休眉匆匆忙忙地写几行字,报个平安,然后把萧谏的一枚印章按在落款处,就算是回过信了。
萧谏唯一的一封亲手回信是他妹夫丁无暇官拜右丞的时候,高淮去信告知此事,没想到萧谏这次有了反应,回了聊聊数行字:“他能否胜任右丞一职?若不能,就不要强行提携,免得朝中臣子不满。”
高淮拿住那张纸上下看了十来遍,而后连忙回了三页纸,言明丁无暇的种种好处,官拜右丞是最最理所当然相得益彰的事情。
然后萧谏那边又没了音信。
高淮这边也很忙,他一边督导高澈的功课,偶尔抽空带着他上朝堂,处理东齐国内内外外一应事务,一边找机会将曾经的南楚、南蜀、赵国战俘的奴籍都给解除了,将这些人重新安置了一遍,各得其所。虽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在皇帝大人的坚持不懈下,此事最终成行。
等高澈长大了,开始学着写信的时候,萧谏恰恰驻兵祁连山,闲下来了,方才开始往京城这边回信,但他只回高澈的信,不回高淮的信,因此高淮就总是让高澈给他写。
这几年功夫,戎马倥偬,萧谏和聂世焕先是带着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漠北,收复了河曲地带,把曾经在此处耀武扬威的巴丹国撵到了阴山北面去,占了水草丰美的很大一块地。又特意请阿日斯兰替东齐在那块土地上养了大批的战马。
聂世焕留在河曲地带了,萧谏却又带兵折道河西,闪电出击,将盘踞在此处的西羌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一直远远地遁到了阿拉山口去,再也不敢觊觎中原的土地。萧谏率兵撵到阿拉山口,看此地实在荒凉,便不再撵过去,在白山(今天山)下设下安西都护府,驻重兵镇守。
白山太冷,他有点受不了,犯了一次病,差点把命丢在这里,却下令封锁消息不许让金陵那边的高淮知道。然后韩凛主动请缨留下镇守安西,萧谏就带着一部分兵马折回了祁连山,感觉自己能将就下去,就驻兵扎营,安定下来。阿日斯兰听说消息,也带着一部分族人从东边慢慢迁徙过来,在他的保护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这一年,是祈康四年,因为萧谏屡立战功,朝野惊叹,高淮将东齐皇朝凤翥将军的称号送给了他。凤翥将军和龙骧将军,是东齐皇朝武官中最高的职位。同时韩凛长年驻守西域有功,在同年官拜上将军一职。高淮特意提点让他把家眷也接到西域去,韩凛对高淮一向忠心耿耿敬慕有加,但这一次装聋卖哑反应很淡漠。于是高淮体恤边疆将领,广施仁政,亲自安排人把他的夫人柳珠玉送了过去。据说这次俩人都不撞柱了,后来添了几个儿女,相当美满。
走马长城外,塞上好风光,草儿长马儿壮,英雄儿女守边疆。萧谏再不是那个蹲在秦淮河边大放悲声的金陵少年,至此威名远扬,雄霸边关。高淮很宠他,特意送了金陵雪园做点心做菜的厨上师傅过来,伺候他的饮食起居。只要熬过每年冬天的酷寒,这日子就越来越惬意。
这天他骑马出去巡视,看兵士操练,看驿道上通往西域波斯等诸国的客商来来去去。还没走出多远,被休眉追上来叫住,他问道:“又怎么了?”
休眉道:“京城那边写了信来,是皇太弟的笔迹。大哥看看吧。”萧谏接过,果然是高澈的笔迹,待他拆开了,里面却又变成了高淮的笔迹,原来沈欢欢要成亲了,打算娶一个貌美如花的大姑娘,高淮想让他回去参加婚礼。
萧谏带兵出来已经快五年了,虽然思乡情切,但他有意无意地总是避免让自己想到回去这件事儿。他不想回去,想着老死边关,也算死得其所。于是他和休眉道:“欢欢娶媳妇儿呢,这又没人愿意嫁给我,我回去看着,还不眼馋死?你回信去,就说回不去。”
休眉道:“怎么没人愿意嫁你?上次阿日斯兰带着族人过来,那个叫琪琪格的姑娘不是要死要活地要跟你吗?结果你吓跑了,我现在还记得呢!”
萧谏笑道:“阿日斯兰部落的姑娘们自己的小伙子还不够分,我怎么能去再霸占一个过来?对了,我答应给他们找老婆来着,却总是找不到,不如有机会咱们去抢几个回来如何?”
休眉瞥他一眼:“你是马贼?准备强抢民女?”
萧谏一笑,吩咐道:“你快回信去,就说我回不去。”
休眉嘀咕道:“回不去也得有个理由啊!”
萧谏不耐烦地道:“理由啊?你就说我腰疼,不就结了?”他嫌休眉啰嗦,自行打马离去了。
如此匆匆过了两个月,萧谏把回信的事情早忘了,但牢牢记得要替阿日斯兰族人找老婆的事情,四处打听哪里有好一点的女人。大家伙儿都以为他想通了,想纳妾,因此均都很上心地跟着四处替他打听。
结果这一日,一个副将匆匆忙忙跑过来禀报:“将军,有一队波斯过来的客商,从中原折返西域,他们带了十几个的波斯姑娘,不知将军看得上否?”
萧谏拊手惊叹道:“波斯姑娘啊!我见过几个,金发碧眼,很漂亮很漂亮!太好了,走,咱们看看去!”当下令人牵来坐骑,在那个副将的带领下,带着一队人马呼啸而出,如狼似虎般往着北边的大漠深处奔去。
休眉恰恰又接住金陵来的邸报,慌慌张张地撵出来,叫道:“将军,大哥,皇帝陛下要过来啊,马上就到了!你要接驾,你不能跑啊!”却只见到一路风沙滚滚,一干人早跑得不见了踪影。他顿脚道:“这真当马贼去了!”
萧谏带兵拦住那一队波斯客商的时候,微微愣怔了一下。他见的来来往往的客商多了,波斯客商也很多,这么阵容排场的还是头一次见。见这一队人前前后后大约有四五百个,由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带队。男子们均都着白袍,骑在高大的骆驼上,头脸用白布包裹起来,余两只眼睛露在外面。队伍中间,果然有十几个波斯美人,艳丽的轻纱遮住了身躯和头脸,只看到身材窈窕惹眼。众女子拥族着中间一顶白色的大轿,那轿前垂下一层层的轻纱,隐隐约约看到里面坐了一个人。轿子四根轿杠缚在四头一般高矮的骆驼上,骆驼上还坐了四个白衣人,指挥骆驼前行。
驼铃声声,从风中传来,清脆悦耳。萧谏把马鞭在空中甩得“噼啪”一声爆响,做出一副惫懒相,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咳咳(沙漠上没有树)……此路是我修。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白衣人们静默无语,片刻后,那带队的高大男子退到了大轿旁边,低语几句,而后不再过来。轿旁另一个白袍客骑着骆驼走到了萧谏面前,慢吞吞地道:“阁下可是东齐的萧将军?拦住我们,可是要干勾当地什么?”他语音平板,语序混乱,听来怪声怪调,想来是波斯人学说中土话,未免有些不太熟练。
萧谏穿了一身蒙古贵族的衣服,是阿日斯兰送给他的,混在一群东齐的兵士里,自感风流倜傥天下无双,结果让那人一语道破来历,不免有点沮丧。但接着打叠起精神,道:“是又如何?我们这阵子缺女人,所以要干些勾当地不好!人马货物都可以过去,姑娘地留下,本将军要先挑,挑剩下的,丑的、凶的、不温柔的,才是他们的!不过你们的波斯女人金发碧眼,都很好看,难道我一个人全霸占了?似乎也不太妥当地妥当!这可如何是好?”
那白衣人很吃惊:“东齐凤翥将军名声地好大,难道是个强盗?见了姑娘就抢,和土匪又有什么区别?”
萧谏打马走近几步,笑盈盈地道:“没听说过兵不如匪吗?废话少说,赶快留下姑娘们走人!本将军还可以让兵士送你们一程,不然的话,也许我蛮不讲理的脾性发作起来,把你们全留下也说不定!”
那人道:“我们有东齐皇帝陛下的手谕,也不行?”
萧谏一怔,和身边几个副将对看几眼,萧谏道:“你们从哪里骗得这手谕来?拿出来我看看。”
那白袍客见他气焰嚣张,很是无奈,只得又退到那大轿边,低声禀报几句,而后回到萧谏身前不远处,道:“看看就看看。”于是拿了一道手谕出来,萧谏长鞭甩出,轻轻巧巧地卷了过来,见果然是高淮的字迹,盖了御印,让沿途关卡对这群人一路放行,不得蓄意刁难。
他随手把那手谕甩了回去,对身边的副将低声道:“真是皇上的字迹,这怎么办?本将军不甘心啊,咱们照抢不误如何?”
众将领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回应他。萧谏“嘁”地一声,只得做了孤单英雄:“那个……咳咳,你们一群做生意的,如何和中原的皇帝陛下勾搭上了?这手谕是否伪造?你们究竟来中原干什么?为什么来的时候本将军没有见到?”
那白袍客脾气甚好,解释道:“我们虽然是做生意的,但没有来过中原。这次过来,是因为我家主人的一个长辈是中原人,在波斯故去,要送他的骨灰返归故里。我们来时走的北边沙漠,碰到过聂将军手下的人。现在诸事完毕,这就回波斯去了。我家主人认识东齐的皇帝,所以提前讨来了手谕。但我家主人身有残疾,这些姑娘是伺候他的,不能离开。连东齐的皇帝我们都没有进献给他,怎么能让将军你抢去?你要讲理。”
萧谏笑道:“进献给皇帝?中原的皇帝是不会要的!皇帝的后宫粉黛三千,粉黛三千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美女有三千个,多得不得了,住都住不下,结果两个人一间屋子,皇帝前半夜在这个女子的身边,后半夜就跑到那个女子的身边了。这些美貌的姑娘送了去,也许十年也见不到皇帝一次,所以献给他他也不会稀罕。但是我们需要啊,我们这些没老婆的汉子,对待女子都是一心一意的。她们跟了我们,那才叫适得其所,所以呢,还是留下吧!”
他说得兴起,已经懒得再学人家说话,滔滔不绝地越来越流畅,身边的将领兵士听他由着性子胡说八道,笑也不是,沉着脸也不是,憋得好生难受。
正此时,那轿中之人让身边的人用波斯语招呼此人回去,过得片刻,此人再一次折返回来,道:“将军,我家主人说将军既然喜欢姑娘,主人就大方一点,把姑娘们留下了,让我们过去好吗?”
萧谏大喜,将马鞭甩得噼啪响,笑道:“好啊好啊,甚好甚好!你家主人真正豪爽,比你大方多了!可否让本将军一窥庐山真面目,当面感谢一下如何?”
那人道:“我家主人身有残疾,不方便见人,将军好意,我代主人领了。”
萧谏道:“那好,弟兄们,过去领姑娘,放行!”
那干人将姑娘们留下,姑娘们很顺从,一个个一声不响,乖乖地站到了一边。
尔后余人接着启程了,队伍开始向前走,萧谏笑道:“如此多谢你家主人,我该走了,再会!嘿嘿嘿嘿……”打马回转,从众白袍客身边当先溜过,待行过那大轿之侧不远处时,却忽然听到轿中之人一声轻笑,顺着白色纱帘的缝隙穿了出来,飘飘渺渺,若有若无,悄悄地钻入了他的耳中,接着顺着血脉,一路到了心里。
萧谏策马走得几步,忽然顿住,不走了。
青骢马轻轻地踢着地下的细沙,头顶的阳光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在这六月天,大漠之上,千里黄云,万里白日,他却忽然间通体冰凉,接着一阵灼热。
他慢慢仰起脸,一阵头晕目眩,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五年来不敢想,不敢问,不敢面对的一切,曾经的眷恋,难舍的欢颜,一瞬间竟然都到眼前。
萧谏打马回身,追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我本想着一章完结,结果太长了,只好多贴一章了,不好意思。
《明月出天山》中的天山,在古代指得是祁连山。如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在古代叫白山或者雪山。
我在文中为了防止混淆,天山称呼为白山,祁连山就仍旧叫祁连山了。
113
明月。。。
萧谏打马回身,追了上去。
那一干人的骆驼都是精选出来的,身高腿长,行走极快,片刻间已经足不沾地般飘出去很远,留下一串清脆的驼铃声。一干人在前面走,萧谏在后面追,马蹄留下一行杂乱的印迹,带起了风沙在大漠上形成了一道滚滚的尘烟。
他一边追赶,一边泪流满面,却是一声不响。他身后大批的兵士跟上来,却在一个副将的示意下远远地跟着,不敢靠他太近。
待追出五六里地,离得那一行人近了,萧谏放慢了速度,跟在后面,不疾不徐,紧紧相缀,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队伍缓缓停住了。
萧谏跟着停住,眼前朦胧一片,一任泪如雨下。
接着,那大轿旁边身材高大的白衣人骑在骆驼上行了过来,他的头脸被白布包得很严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这冰冷坚定还带着几丝厌恶的眼神萧谏见过,很熟悉很熟悉,听他淡淡地道:“我家主人说了,请萧将军勿要再跟着我等,赶快回转东齐。”
萧谏沉默无语,怔怔地看着那顶轿子,那人接着道:“我家主人还说了,江山万里,总要有人守护,生而为人,便须随遇而安。他身有残疾,此生无法再纵横天下,只能有劳萧将军了。将军回去后,要好好活着,快快乐乐地过完一生,这便是我家主人最大的心愿。”
萧谏依旧无语,那人凝神看了他片刻,道:“我家主人还送给将军一件礼物,萧将军若是想要,就需用东西来换。”言罢伸手,举起了一只羊脂白玉雕成的玉美人香瓜,晶莹剔透,娇小玲珑,瓜蒂上系着红色的丝穗,在风中轻轻地摇摆着。
萧谏终于开口,声音暗哑,几不成调:“好的,我换。”伸手扯出了自己颈中的长命锁,过去将玉美人香瓜换了过来,那人道:“在下一定将这金锁交到主人手中,将军请速回。”
萧谏微笑,眼泪却依旧一颗颗滴下,涩声道:“好的,我会回去。我……看着你们离开。”那人不再多说,骑着骆驼反身离去,跟上了队伍,接着队伍缓缓启程,往大漠深处去了。
青骢马轻轻地打了两个响鼻,萧谏惊醒过来,伸手抽出了腰间的一只黑色的长笛,凑到唇边吹响。
那轿中之人听到了笛声,隔着层层的轻纱看过来,看到自己的小美人,依旧英挺秀雅,丰神俊朗,他微笑起来:“我的小美人啊,看起来还是这么可心养眼。可惜我拖着这残败之躯,我们今生终究是不能在一起了,我走了。”在缠绵悱恻的笛声中,他毅然远去,不再多看萧谏一眼。
让我听你吹一曲《破阵子》,独自走进大漠的荒烟。这一去千里万里,从此天各一边。我伴着我的波斯美人,你守着你的万里江山。想来月圆花好,此事自古难全。盼来世相约,叹今生无缘……
笛声清越,响彻人间。
高淮站在驻营地外的山坡上,在落日的余晖中,看到萧谏一人一马,缓缓归来,他微笑道:“你回来了?”
萧谏沉默不语,良久方道:“你怎么过来了?”
高淮道:“我收住了休眉的信,说你病了,所以过来看看。萧谏,你在白山那次病得那么重,都不肯告诉我,这次我以为比上次严重。是腰疼吗?还疼不疼了?”
萧谏摇摇头,高淮沉吟片刻,缓缓地道:“我本来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
萧谏抬眼看着他,道:“我是东齐人,不回来能去哪儿?”
高淮道:“你明白就好。”缓步走近他,道:“小谏,五年之期快到了,回去跟我做个伴儿吧。我那破破烂烂的后宫,莫说粉黛三千,一个人都没有,我一直在等你回去。”
萧谏却忽然道:“你把他弄残废了?”
高淮道:“是的,不过我不是发自本意。当时太气愤,失手砍了他一剑,但你不让他死,我又不敢不听,下手就轻了些,然后让二堂主抽空去看看,但他自己不肯医治,一心求死,结果给耽搁了。戚嘉哀求他不要死,和他的舅舅一起过来要接了他去。我就跟他约法三章,第一,把赵国的玉玺给我,不然你想,我的玉玺从哪里来的呢?第二,他要离开中土,不经过我的同意不能回来。第三,他这一辈子不能再见你的面。这次是他舅舅故去了,要送骨灰回来,所以我同意他回来一次。”
他顿了顿,道:“萧谏,亡国之君,我能留他一命,完全是因为你。我怕你恨我一辈子,终生不能释怀。我这么喜欢你,想和你共度一生,所以,不能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