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语者-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苍岩山看似一片宁静,除了那藉以寻人为借口的几宗进入,不知有多少上界宗门潜伏暗处,至于其他诸如妖界、灵界、幽冥界是否有人来到这里,只怕要等到机缘现世那一天才会知晓。
距离慕氏奴院,海面百里之外的一座岛礁上,一人枯坐于此,身边杵立着一根六尺长棍。这人年纪看似与东方牧白相差无几,一头金色长发以草丝束于脑后,身形挺拔匀称,一身灰色葛衣,却遮掩不了他身上无形间散发出来的那一股凌厉气势。
“老家伙非要让我在这里,蹲守半载,才去迎接小主人回归,不知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他性情本就偏于急躁,此时心中虽纳闷万分,但一想到“老家伙”无人可以窥测半分的手段,便生生忍耐了下来,不敢多去思量。
万花山上,一座清幽小院内,花香淡淡,月影轻摇,凉亭之中,银霄轻缕额角青丝,右手端起一个翡翠小杯,杯内之水竟与杯色一般,碧绿如莹,她轻轻抿下一口,圆白的面庞间现出一缕品醉之意。
“你不过来陪我喝一杯吗?”她对着始终如松般站立在亭角边缘的一名青衣男子柔声说道,这般语气,这般神态,万花山的弟子恐怕做梦都不曾梦见过。
“‘千花酿’虽好,可我从不饮酒。”青衣男子不曾转身,语气就如他背后的长剑一般锋芒内敛。
“你该不会怕我在酒里下毒吧?”银霄娇笑一声道,眉间早没了以往的优容之色,神色间倒似有了几分十七八岁少女的憨态。
青衣男子没有回答她。
银霄笑容渐褪,将杯中碧莹酒液一举倒入口中。“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就是这样。难道我在你心里,就始终比不上她?她有何好,让你如此念念不忘,甘愿为了她背离师门?”
青衣男子听到她最后一句话,陡然转过了身来,清冷的月色下映现出一张沉毅无比的面孔。
这张面孔说不上英俊,也算不得难看,却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气质,典朴隽永如古画,仿佛深沉似水,水柔而生情无限。
“你喝醉了!”青衣男子一语道出,又缓缓转过了身去。“我此生已献于手中剑,再无它念。”
“呵呵,呵呵!”银霄本因失态而微绯的面孔上涌过一抹浓浓的讥诮之意,语音更沙哑了几分。
“你不与同门师兄弟同行,独自到我这里,无非是想查探此番天地之变,可会有寻取她的蛛丝马迹?”
青衣男子一言不发,清冽的目光不知望向了何方,心中亦不知何想,银霄虽与他咫尺距离,却仿佛隔着两个世界。
遥远的星空处,一座庞然大阵缓缓运转,一名年约二十七八岁的俊美男子,一身古意紫袍,手捧玉璧,眉间四颗菱星闪烁,傲意凛然踏步走进大阵之中,在他身后,一个光头光脑的十五六岁少年一步一趋跟着走入。
“匀道师兄,我们要去哪里?”光头少年好奇问道。
“你哪有那么多话,到了自然就知晓了。”匀道面色不耐,吓得光头少年不敢再吭声,在后悄悄吐了吐舌头。
大阵辉芒划过星空,两人的身形骤然消失不见了。
地底大厅,密室之内,慕之浩盯着面前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这青年同样在望着他,两人容貌大异,眼神却出奇地相似。
“想不到最后竟是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融魂成功了!”慕之浩神情露出不满之意,皱起了眉头,青年与他一般同样皱眉缩脸。
慕玄德立在他身后,目光一直在两者间移动,似乎想要以此找出“分魂之术”的奥秘。
 ;。。。 ; ;
第七十章 前奏 二
天地有灵根,缘者可得之。
但何谓“灵根”?“灵根”的起源究竟为何?谁人也说不清楚。
传言巫仙之争的大世时代,巫道奉神,不尊天道。仙欲长生,曲顺于天。巫道修己身己魂,求索神印,以驭天道。仙窥天道法则,顺而为之,意与天地同寿,看似逆,实则顺。巫不从天道,故天降罚,灭之。仙忤逆天道,故天降劫,有容之。
巫仙信奉不同,大战长达一个纪元之久,巫之七十二地,仙之三十六界,均生生被打碎,伤及天地元气,巫屠仙,天罚巫,仙巫不复存,元化为灵,方诞生了灵修纪元。
故而,灵根,有人说它是一团天地元气,是天地之根本,取者可悟天地法则,得天地之力一丝。有人说它本身就是一道天地法则,因属性各异,又可以细分为风、木、水、火、土之类,得者可悟此一法则之极。更有人说,它是一缕天地之力,吸收之后可令人脱胎换骨,重塑机体,潜力无限,修炼坦途从此敞开。还有人说,它仅是一团模糊的混沌意识,需要获取之人凭自身悟性去领悟,领悟得当,才会机缘降生。
至于灵根的起源,则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灵根诞生于天地之间,每隔一段岁月,就可能随时会出现,有缘者方能得之。
第二种说法,灵根源自于原本的仙界,因为仙修的是术和法则之力,符合灵根某一类的特点。
第三种说法,灵根本无,乃巫以上古神魔手段从天地中攫取出来的精华,籍此窥探天地奥秘,以求掌控天道。
这些传言传说,无人去辩驳证明。但随着漫长时间的推移,有一种说法渐渐得到了灵修界普遍的认可,所谓灵根仅是一道残缺的天地法则。这是因为后世之人中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天骄之辈,他们生而与某一类属性灵力亲和,擅于使用和吸收某一类灵力,如风、木、水、火、土之类,被称之为先天灵根拥有者。他们之中曾经有人,以自身拥有之灵根与机缘获得之灵根两相印证,得出了这一个结论。
不管真相如何,在灵修纪元的历史长河中,被外界所知的那些曾经获取“灵根”之人中的的确确出现了数位大能之辈,以一己之力,或振兴宗门家族,或开山立宗,成为了一界巨擘。
“灵根”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只有灵师阶段的灵修才可以吸收。传言,“灵根”会择主而,自得到之人修为从灵师突破灵尉、再从灵尉突破灵将后,方可显见。
时间一晃十天过去,服食“战灵丹”的后果终于展现出来,魏真尝试了一次,体内经脉立时如针扎一般痛楚,吓得他老老实实,不敢再动用半分灵力。
伤复之后,雏府慕青莲从未派人召唤过他,想是本就对他根本不在意,不过他得到的灵石比以往倒是多出一倍,同时收到一部记载了一种名为“叠加技”的秘笈。这种“叠加技”并非真正的灵技,如魏真制作“大力符”时,于一纸符文上多刻上几个代表“力”意的符文,可以小幅度提升灵技的威力。
魏真乐得如此,每日躲在木屋内,专心临摹第四个蝌蚪符文和修炼“百识诀”。
在不知有多少人的等待中,时间又悄然过去了三个月之久,苍岩山周围此时不知聚集了多少宗门的力量,或明或暗。
这一天,苍岩山上空又驶来了一艘云船,船身火红如焰,独独船头位置雕刻了一朵黄明色的火焰,极是醒目刺眼。船内立着数十人,有男有女,或青春年少,或正值壮年。
“这是‘离焰天’的人到了。”有人立时认出了这艘云船的来历。
“他们不管出现在哪里,总是这么招摇!”也有人出语不屑道。
魏真站在屋外,抬首间正好望到了这一幕。“这机缘到底是什么呢?”
但他此刻的心思已经全然集中在另一件事上了。
经历了几月的苦修,魂力空间那一粒晶状魂识如吸水过度的黄豆,饱涨欲破,已是进入“裂识”的阶段。
冰雪消融,初春乍到,苍岩山的雨季也随之来临,万物在经历了严寒的酷冬后,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了缓慢复苏,生机盎然迸发。
魏真选择了今晚这样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准备进行裂识。
丝丝线线的雨水落在他黝黑的脸盘上,带来了阵阵凉意。别人也许会觉得这样不舒服,他却感到心神无比空明,仿佛这雨水不仅洗去了他一身的尘埃,也带走了他心间埋藏着的种种困惑与挫折,让这一张副着与其实际年龄不符的沉着与稳重的脸,显露出了一个十七八岁青年本来就该拥有的朝气和稚嫩。
尽管没有睁开眼睛,他仍能清晰感受到四周的雨景,仿佛这雨水不是落在了地面,而是下在了他的心田,淅淅沥沥,细腻无声,充满了宁和与恬静之感。
“开始吧。”
随着这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一声呐喊,一股坚强不屈的意志瞬间自他身上爆发,他并不是外人从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始终平静如水,他的内心有着很多执着,有着自己的追求,更有着许多的失落和无奈,只不过这些都被他默默压在了心底,一人独自品味。
香舞衣藏身黑暗里,注视着木屋顶上那一道沉寂的身影,和那一张年轻的脸上此刻展现的异样神情,仿佛是第一次认识了魏真。
“他的心里一定藏着不少事吧?”她不知自己为何会突然这么想。
“裂识”不同于凝识,凝生魂识是从无生有,“裂识”则是以一生二。“百识诀”虽源自于古巫之世,或许对当世人而言,感应或凝生魂识并不是一件有多困难的事情,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可以修炼。只因对于“裂识”,“百识诀”中曾说到,心意不坚者,切不可为之。“裂识”失败,轻者识散魂乱,沦为废人。重者,魂力空间破碎,人死魂消。
魏真自一开始,便感受到了一种痛,尽管他已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这一种痛,却是无法言语的痛,深入骨髓的痛,比之炼骨和融血更胜过几多倍。
炼骨融血引起的痛,皆存在于骨骼血脉之内,通过自身神经的传导而产生,来自于灵力的祭炼。而此刻的这种痛,却产生于痛之根源,无法加以抑制,如自己手中正提着一把无形之刀,在一分一分地切割,要将这痛的根源一分为二,不能多一丝,也不能少一丝,在自身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刻意而精确地制造出它。
这种离奇的感觉极易令人抓狂,心里极想要停下来,却又无法停下。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停下,后果则不堪设想。
泪珠无声中从魏真眼角滑落,他的面庞扭曲得异常可怖,嘴角却兀自咬出了一弯奇怪的微笑——带着执着、带着自嘲、带着疯狂的一抹微笑。
“魏老头,小爷我要做一个真正的灵修!”他的心中,不知何时竟浮现了第一次接受灵引时的那一幕。
这样的时间不知持续了多久,在魏真的脑里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每一秒每一瞬每一息对他而言,都是漫长如年。
“裂识”,以无形意志之刃,割识为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自魂识凝生而起,恰符合了天地从无至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繁衍之最初原理。
魏真不知自己还能坚持下去多久,双唇早被咬碎,滴血生痂,此刻只剩下了上下牙齿摩擦颤栗的声响,于这春雨绵绵的深夜竟是无比清晰入耳。
终于,那一把无形的意志之刃划割到了尽头。
“嗤”一声轻响,有如刚孵生的小鸡破壳而出,“唔”一语呢喃,又如春芽破土而出,饱胀的晶状魂识终从中分开,在魂力空间跳动闪烁,一个全新的重生在苍岩山的雨夜里无声无息开始了。
香舞衣凝望着幽深雨夜里,那一道仿佛入定般的身影屹立而起,黝黑的面孔间透出几许苍白,却在破碎的嘴角边始终挂着一弯微笑,她狭长的银瞳中毫无察觉地燃生起了一抹痴意。
春雨无歇,整座苍岩山渐渐笼罩在了淡淡的薄雾中,雾气凝而不散,仿似无意的引子,溶洞世界终在一日内,卷生而出无尽的雾团,将这一方世界尽数淹没于内,道道七彩灵光时而穿透重雾,直上云霄间。
“开始了吗?”同样的一句话不知从多少人心间嘴上同时涌出。
 ;。。。 ; ;
第七十一章 灵根出世 一
雾团持续不断地自地底溶洞世界涌出,一直持续了七日七夜,直至七根无色透明的通天之柱形成,这七根柱子下自溶洞内无端伸出,不知连接地底何深处,上接青天,亦不知要延向何方。
若从外界看去,整座苍岩山仍被重重雨雾半遮半掩,恰似笼罩了一层似有似无的轻纱,唯独七根通天之柱清晰可见,柱内却是白雾茫茫一片,隔绝了任何之人念力的探视。
“这次果真不同于以往。来此之前,我曾查阅过宗门记载,过去五千年内勾罗界机缘临世,只有三次,最近的一次是千年之前,但当时也仅有四根通天之柱形成,想不到这一次竟同时出现了七根。”云船之内一名为首的中年男子说道。
他的目光转而看向七八个修为尚在灵师境界的青年男女,神色沉凝说道:“每一根通天之柱,意味着一种灵根出世,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南离师兄,你放心,我们这一次绝不会辜负宗门的期望!”一名红衫年轻女子应声道,她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却是几名年轻人之首。
“洛珊,师兄对你自是百般放心,唯独是你的急躁性子,需要改一改。”名叫南离的中年汉子说道。
“知道了,师兄,老是说人家坏处。”洛珊有些不悦道。
她是“离焰天”灵师境弟子中的佼佼者,虽然没能拥有一道天生灵根,却是成功收伏了一种名为“竹心焰”的稀少火种。“离焰天”的灵诀功法与其它宗门略有不同,他们的弟子毕生只修炼火属性灵诀,吸收灵力的仅有一种,即是火灵力。因此,想要成为“离焰天”的一名弟子,最首要的事情就是收伏一颗属于自己的火种,存于体内终生温养,一身修为亦大多在于这一颗火种之上。
洛珊收伏“竹心焰”后,自然受到宗门重视,“离焰天”此次派出这批弟子,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希望她能够获取火灵根,提升潜质。
“我们去吧。”南离无声一笑,不再多说什么,催动云船,载着几名青年弟子直朝最近的一根通天之柱飞临过去。
云船随即缓缓落下,船内之人一一昂首走出。通天之柱,远看之下,粗细若竹节,到了近前,才发现竟有一丈方圆,旁边早有一圈慕氏族人看守,为首的是一名六级灵尉。
南离并不啰嗦,直接掏出一块火焰铭状的身份令牌递了过去,那一名六级灵尉接过认真查看一番,立即还回给他,拱手笑道:“原来是‘离焰天’的诸位年轻俊杰,请!”
这等机缘临世,谁也无法独占,慕氏派人驻守在此,不过是为了防止无关之人或异界生灵闯入,另一方面则是点验人数。自勾罗界有灵根降世以来,上界各大宗门无形中达成了一道默契,除了机缘之地的宗门可以派出多名弟子,并带上几名随从,其他宗门最多只能十人同时进入通天之柱。这样的做法看似对机缘之地的宗门极为有利,其实也不尽然,只因灵根多是自行择主而蛰伏,与人多人少关系并不大。
洛珊回首冲着南离做了个鬼脸,当先一步迈入了进去,她的红色身影刹那间便被通天柱内的茫茫白雾吞噬消失。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十里之外的另一根通天之柱前,东方牧白正抓住桑葭的小手,细细吩咐道:“小师妹,临行之前,先听师兄把话说完。第一,此次机缘降世因天地有变,而与以往不同,内中风险难测,小心为上。第二,不可轻易与人起争执,当让则让,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三,保命为先,机缘次之,能有则有,无有亦不强求。第四,这一次或许有异族之人进入,所以……”
“哦,哦,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师兄,那个好像是北凌宗的蓝天翎师姐来了,你快看——”桑葭一脸不耐之色,故意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突然间却伸出左手指向了身前方。
东方牧白一听到“蓝天翎”三个字,立时松开了抓住桑葭的右手,神色一正,连忙将身上衣饰的几处皱褶缕平,面间带上一丝云淡风轻的微笑,这才转身向后望去,身后几百米之内却是空空一片,不见半个人影。
他顿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又受骗了,果然再转回头时,只看到桑葭留下的一个背影消失在了通天柱内。
“这个小丫头,每次都用这一招,可我为什么还是屡屡上当呢?”东方牧白以手扶额,叹息一声,心间却浮上一个女子一袭蓝衫、背负长剑、冷眉俏脸的模样。
魏真站在桌前,全神贯注,右手执竹尖细笔,面前一张泛着红芒的符纸静静躺着,上面已画好了三个“力”意符文。
他闭目静思几秒,踌躇一番,右手终于再次点了上去,一横一折,又是一勾,第四个“力”意符文便完成了三分之一。
自第三个蝌蚪符文临摹会后,魂识“裂识”成功,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对外界的感知和灵力控制更进一步了,所以此刻他才敢于尝试在“大力符”上画出第四个符文,一旦成功,“大力符”便可跃进一级,成为“钧力符”,威力提升一倍。
他毫不停歇,右手继续快速落下,片刻后终于在他黝黑的面孔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魏真神情兴奋紧张地盯着面前那一张成功晋级的“钧力符”,只见红芒收缩去几分,却反而有了一两分沉甸甸的感觉。
在桌旁的左端一侧,还摆放着数张制作成功的符文,分是“快行符”、“加重符”、“浮水符”等,既然机缘来临,他打算做足充分准备。
几纸符文上面,尚压着一块灵简,这是慕青莲派人送来的,告知他明日一早于雏府地青殿集合,陪同参加试练。
香舞衣直至魏真完成的一刻,才凑过来脑袋,盯着“钧力符”细看了几眼,幽然出声道:“难道你竟是符宗弟子?”
她转而自己摇晃着脑袋,自辩自说道:“不对啊!当世人族中,符法符阵最为厉害的仅剩天灵宗一门,我细观你这几天制符过程,成符威力虽然不大,手法却是极纯正,不似那些杂门杂派。可是堂堂天灵宗的弟子怎会——”
她话并未说完,话里的意思已是十分清晰,魏真没有回答她,径将桌上的符纸和灵简一块收入储物袋内。
“我答应带你一起参加试练!”
香舞衣见他有意岔开了话题,不由撇撇细唇。
“本姑娘肯陪你一同去,这可是你莫大的荣幸!”她虽是如此说,银瞳内却不禁闪过一抹兴奋之意。
通天柱现,苍岩山变,这是天地机缘出世的异象,香舞衣出身妖族贵胄,早已猜晓到了这一点,而本族之人迟迟未寻来,恐怕亦有其中缘由在内。
翌日一早,魏真按照灵简中指出的位置,早早赶到了雏府地青殿。殿内已有四人等候,正是慕青莲挑选入队的奴院弟子。
许正见他到来,微微点首致意,并无多话。
片刻过后,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的青年从殿内侧门走出,神色略有倨傲,只在看向许正一人时,面带微笑之意。
这青年正是魏真第一次才见到的慕青莲。
慕青莲将几人稍稍打量一番,袖袍中随即飞出五个玉瓶,待五人一一伸手接住了,这才开口说道:“这里面装的是一粒‘碧青丹’毒药,非灵尉修为无力化解,解药在我手里。”
他对几人面上的异色视而不见,继续道:“此次试练非同寻常,诱惑当前,人心叵测,所以我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不过你们若是忠心于我,待我成功,一步青云,以后也亏待不了你们。”
五人之中,除了许正和魏真,其他三人神情阴晴不定,显有懊悔之意,他们本想籍此机会获取自由之身,没想到却先要将性命交与人手。
“看来他也早知道,这次试练并非真正的试练,而是为求取机缘!”魏真眼见许正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碧青丹”,心里暗想道。
服下“碧青丹”后,五人跟随慕青莲来到了雏府的一处大殿。此刻,大殿之内聚集了近百人,却并无多少声响发出,众人均是低声议论。
直至慕青莲走入,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的黑衣青年迎向走了过来,目光一扫他身后五人,恨恨盯了一眼许正,语含讥讽道:“青莲,你运气真好,奴院里最好的与最差的都被你选中了。”
慕青莲被他出语奚落,倒也不见生气,面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说道:“我自是比不上丁山你。”
“也对,如果我没有记错,好像你的修为还及不上许正吧。”慕丁山直言道,竟是一点也不给慕青莲留点脸面。
“你——”慕青莲脾气纵是再好,被人当面指出修为还不如一个自己招选的灵奴,也是沉不住气了。
他袍袖一拂,避过慕丁山,直走到另一边去了。许正紧跟在他身后,却是一直低头而行。
其他雏府弟子早把目光集中在了此处,均是抱着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慕丁山在慕氏家族青年一代弟子中,称得上数一数二的佼佼者,他几次三番招揽许正,均被对方拒绝,此时故意奚落慕青莲,同时指出许正修为过高,投靠于前者,或心存不善,算是一石二鸟的好计谋。
却在此时,一道声音在大殿内骤然响起。
“进阵!”
魏真走在五人最末,随着百人之众一道踏入殿内的一个传送阵。随着阵法光芒一闪,刹那过后,眼前景象为之一变,众人已在了苍岩山下,数十步之外,一根通天之柱昂然屹立。
二十名雏府弟子各自分带五个灵奴,以六人为一小队,依着顺序踏入了通天柱内。
 ;。。。 ; ;
第七十二章 灵根出世 二
入眼是一片秋黄色大地,近远处的树木,枝头树叶凋零,树身或腰折而断,或丛根露地,地面的野草仅剩寸长的枯白草茎,无风无日,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片萧索昏黄的景象,这就是进入通天柱后所看到的画面。
前一队六人先进入不到一炷香时间,此刻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慕青莲眉头皱起,眼前这一番景象与宗族前辈留下的记载相去甚远,他在慕氏青年一代弟子中,虽然资质平庸,却心思缜密,记忆力极佳,早将那几份珍贵的记录字字背熟于心。
“你走在前面。”他伸手直指魏真,发出了命令。如果不是因为许正,魏真在他眼里,连作探路的炮灰的资格都没有。
魏真依言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顺着慕青莲指出的方向反向而行。五个灵奴中,一名九级灵师,两名八级灵师,一名七级灵师,他修为最低,慕青莲这种安排也算合理。
六人一行疾驰奔行于这片陌生的土地,慕青莲居中,七级灵师夏翼居末。
半个时辰后,他们进入了一片低洼山谷地带,山谷之中,并无一物,只在谷底尽头露出半爿岩石,岩石之下是一洼泉眼,不过两尺宽许,水源却不知来自何处。
魏真第一个靠近,一眼看去,只觉泉水清幽无比,目光却无法望穿泉底。
“这里没什么。”他转过身来,对着许正身后的慕青莲说道。
许正走近,低头看过一眼,同样摇了摇头。
“继续走!”慕青莲眉头皱得越发紧了,“走了半天,为何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他心里纳闷道。
其实,不止是他,其他五人同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六人继续奔行,一个半时辰后,他们均站在了一处坡地上,身形分立而站,看入眼内的景象却是一般,秋黄的大地,枯折的树木,低矮的草茎,不见一个活物。
“好像回到了原地?”慕青莲不确定地说道,侧首看向立在左边的许正。
许正与他对视一眼,移开了目光,沉默片刻,说道:“我们这一路奔行近两个时辰,不见一个人影,经过四处低谷洼地,只看到了四眼清泉。”
慕青莲默然,低眉沉思,许正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把这一路大家所见的情景如实描述了出来。
“那些泉水看起来清澈可口,喝起来倒有点咸味。”夏翼这时突然插了一句。
“四眼清泉?难道问题出在了这里?”慕青莲脑中一道闪电划过,回忆起许正方才说过的话,同时想到了族内典藏库一些关于阵法的记载。
半个时辰后,六人又回到了第一处发现清泉的低洼山谷,两名八级灵师绕着那一爿岩石摸索了一回,毫无半点意外发现。
慕青莲蹲在泉眼前,右手食指点出,蘸了一抹水伸入舌内,果然如夏翼所言,有一点淡淡的咸味,除此之外并无异常。
“这泉眼似乎极深!”魏真说了一句,话一说完,却见许正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慕青莲闻言,身体一怔,并不回头,目光却极力朝水下望去,只见水波一片清幽,幽深无限。
“既然被你发现,你先下去看看。”慕青莲站起身来,再次命令道。魏真此刻的身份,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探路的炮灰了。
魏真黝黑的面孔间闪过一丝青气,心中顿时明白了许正方才那似笑非笑一眼的含义,暗道:“他好像一早就看出来了,这是为何?”
想归想,他身体一缩,头脸朝下,双腿并拢,一个俯冲冲进了泉眼内。
这一冲之下,身体竟是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直向下潜去。魏真运起“灵目”,视线之内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但入眼除了无尽的水光,再也看不到什么。
这样不知下潜了有多深,无尽处仿佛有一团明黄的光亮在荡漾在耀眼,魏真心想再游近去一点,待看得清楚下面有什么东西,然后折返回去禀报。
就当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一股莫大的吸扯之力遽然自那一团明黄光亮处遥遥传来,魏真直觉一阵天旋地转,如同经历跨界传送一般,在短暂的晕眩后,身体如死鱼般骤然摔落在了一片白沙石上。
他呆坐在地,刚揉了揉微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