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将归去--再造星辰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的晚霞给夏季的大别山麓镀上了一层金黄,在扁担山下的池塘冲已是炊烟四起,人声鼎沸,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天之中最让他们享受的一刻:不慌不忙的吃上一顿晚餐,家境好点的还会喝上两杯家里自酿的苞米酒。
猎户徐元匆匆的走在回家的山道上,背后的背篓里却没有任何猎物,像这样的空手而归已是常有的事。打猎的人多,深山老林处又不敢去,怕遭遇大的野兽,都是在附近的山头转悠,现在连兔子、野鸡、黄鼠狼也是少见了。
徐元在想,明天得在家做个弹弓,实在打不到猎物,打打斑鸠、麻雀也是好的,像这样空手而归实在不好意思面对玉芬。她每天早上满怀希望的送他出门,只盼着多打些野味到集市里卖钱还债,今天又要让她失望了。
正想着,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呻吟:“这位大哥,救救我,我摔伤了。”徐元拨开草丛,过去一看,只见一穿长衫的外乡人伏在草丛里,身边一个描金的木箱已散开,罗盘、木尺一堆家什扔了一地。
那人见到徐元说:“我是过路的堪舆师,就是你们说的风水先生。刚从山头上摔下来,脚崴了,动弹不得,麻烦大哥扶我到村里找郎中看看。”
徐元看看他的脚,已肿的象馒头,轻轻的按按,安慰他说:“没关系,没伤着骨头,来,前面几里路就有个村子叫池塘冲,村子里有个土郎中,我背你下去,贴上一块膏药,养息两天就好了。”帮他收拾了箱子,放到自己背篓里,拎在手上,另一只手将他轻轻托到自己背上,那人瘦弱,也不觉得如何吃力。
回到家,挺着大肚子的玉芬听得脚步声迎出门来,接过背篓问:“这位大哥怎么啦,摔伤了?你快扶他去屋里躺着,我烧点开水用毛巾给他敷一下。”
那人躺在床上,听的徐元轻声的对他女人说:“你去王仲那讨付膏药,我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了,你是女人家,好说点。”那女人拗不过她老公,期期艾艾的答应着去了。
徐元端了一碗野菜粥、拿着两块玉米饼进了里屋,满脸歉意的说:“家里穷,没什么吃的,先生将就着充饥吧。”
那风水师看看他屋子,就一张床,一个装衣服的箱子,也叹息道:“唉,你们家也确实够清苦的,我这一受伤又给你们添麻烦了,我这还有几钱碎银子,先拿着付了药费吧。”
徐元连连摆手,慌乱的说:“先生,这万万不可,这可使不得,那郎中都是乡邻,平时照顾我们惯了,也不差这膏药钱。”
两人推辞了会,那人见他死活不肯收,也只得作罢。
玉芬回来,用热毛巾帮他敷了下,待血脉活络了给他贴上膏药,当晚便去隔壁刘大婶家借宿,徐元在那人脚头曲着身子凑合一晚上。
第二天早起,那人对徐元说,我得回寿春府了,麻烦你到村子了帮我租辆牛车。唉,看你忠实,实话对你说吧,我家在寿春府,祖上就为别人看风水选墓地,传到我都好几代了。这次是寿春府的知府老爷莫大人委托我出来为他老父亲选块吉穴,我昨天在你们扁担山上看了一下午,你们这池塘冲是块宝地,迎面向阳,两山夹一川,是要出贵人的,这样的地只在书上看到过。而你这房子正好坐落在半山上,象把太师椅镇压着那条川,注定这贵人要落到你们家啊。我没弄明白的是,这样的地方都是穴地,福佑后人的,怎么会是住家呢?
你们夫妻俩都是好人,这话你且听着,千万别对别人说。要是莫知府知道这块地,定会将他父亲的坟地迁来这里,你住不成不说,我的小命也没了。相信我,很快就会有验证的,一个风水先生一生只要找到一块宝地,他的眼睛很快就会瞎,过几年,你们去寿春来找我,我在城南口摆卦摊,如果看到我眼睛瞎了,什么也别问,那就算报应了。
徐元送走了风水先生,疑惑的对玉芬说:“这儿会出贵人,我们俩怎么看上去也不像啊,莫非应在你肚子里的孩子身上?”玉芬来自小集镇,见多识广些,答道:“这风水先生没什么报答的,有些不好意思,这样说说宽我们的心,就是能出贵人?还不知道那一代的事呢。”徐元想想,憨厚的笑了笑:“也是,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
这件事很快被他们丢在脑后了。
………【第二章 生计艰难】………
徐元皱着眉头看着日益隆起的黄玉芬的肚子长吁短叹,这日子该怎么过啊,娶黄玉芬,光彩礼就花了二十两银子,再打发送亲的、喜筵又花了五两,置办被褥家具又花了三两多,自己这些年就五两多的积蓄,算下来,已经欠了村里大户王仲二十三两银子了,自己一年打猎、挖草药还有两亩多薄田一年也就收入二两多,这帐要还到猴年马月啊。
虽然王仲人不错,乡里乡亲的,可人家开个草药铺也没有多少闲钱啊。这不,孩子又眼看着要出生了,又得一笔花费。黄玉芬的身子骨看上去很单薄,病恹恹的,怕是还有什么病。这老丈人做的也太绝情,女儿有病不好好治却把她嫁了出来,还要了那么多彩礼。
黄玉芬腆着个大肚子在灶下烧火,听到丈夫长吁短叹也暗自难过,只怪自己财迷的父亲完全不管亲身女儿日子怎样过,弄了一大堆债。想了想说:“哎,徐元,我也会一点裁缝手艺,明天看看村子里谁要做衣服什么的,也可以挣点工钱贴补一下。”
徐元看老婆猜出了自己的心思,忙说:“玉芬,你别管那么多,小心自己的身子,别伤了胎气,有什么事叫我就行了。村子里就王仲有点家业,其他人都差不多,谁一年还能做几件衣服啊?欠的钱我会想办法的,你就别操心了。”
玉芬看着丈夫如此体贴,心里更加难过了:“徐元,真对不起你,都是我那财迷的爹爹不好。”
徐元本来心里为这事还有些不满,见玉芬这么一说,忙打断她:“可别这么说,你爹娘把你拉扯大也不容易,不能怪你爹爹。来,饭熟了,吃饭吧。”
玉芬打开锅盖,锅里是掺杂着一半野菜的粥,晚上不需要干活了,尽量吃稀的,掺点野菜能省粮食还不用菜,村里大部分人都这样吃。玉芬尽量的把稠一点的粥舀到徐元的碗里。徐元看了看玉芬的碗,又赶出一些到她碗里。两人正在谦让,院子里有人叫到:“徐大哥,还在吃饭啊。”
徐元喊道:“刘兄弟,快来,吃过了吗。”回头对着玉芬说,是刘二兄弟。
一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推门进来说:“玉芬嫂子,我娘叫我把这野鸡汤送过来给你,说让你补补身子。”
玉芬坚持着不要,推辞了半天,还是徐元说:“你就别跟刘二兄弟客气了,也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你就喝了它吧。”
急得满头大汗的刘二看徐元这么说,长舒了一口气。
刘二接着说:“我娘说了,让徐大哥你以后打了野味,少卖点,多给玉芬嫂子补补,我娘说玉芬嫂子的身子骨太单薄了。”
徐元拍拍脑袋,“是啊,是啊,以前都光顾的卖钱还债了。哎。明天叫上小龙我们去南坡,前几天听说看到有野猪出没,我们去碰碰运气,打一头野猪可有不少肉啊。”
“徐大哥,你还不知道啊,小龙想去当兵,说明天去镇子上看看,淮南守备府在募兵啊。我估计他明天来不了。本来我也要去的,我娘死活不同意,说老刘家就我一个独儿,这两年挣点钱娶上个媳妇生个儿子才是正经事啊。”
徐元叹口气,说程小龙一直嫌呆在山沟里闷,这下出门总算了了心愿,只是可惜,我们打猎的兄弟又少了一个。
两人唠了一会,玉芬说你哥俩坐坐,我有点乏,先去睡了。刘二忙说,我也走了,明天起早要赶山呢。
………【第三章 玉芬早产】………
第二天天不亮,玉芬便赶在徐元头里起来,烧了一锅粥,烙了一斤多玉米饼,让徐元吃饱喝足了出门,还在他口袋里塞了三块饼。出门打猎一定得吃饱睡好,保持旺盛的体力,否则万一碰到大的野兽是要送命的。
送走了徐元,玉芬把屋子里打扫了一遍,又洗了几件衣服。想起昨天看到山芋地有些发干了,便拎着个木桶往地里走去。小河沟离山芋地还有一里多地,玉芬也不敢太累,做做歇歇,几趟下来,两亩地的山芋也快浇完了。看看日头,已经快到头顶,便想最后再有两趟就该回去做饭了。心里有事,就有点急,一不留神,脚下的鹅卵石一滑,扑通一下就摔倒在河边。
玉芬忍住痛,挣扎着想站起来,忽然感觉到两腿之间热乎乎的,低头一看,血顺着裙边便就淌下来了。吓得她腿一软,又摔倒在地下,急忙喊了起来:“来人哪,来人哪。”
幸好,离她担水的地方不远,藤家的媳妇蓝玉儿和李二婶正在洗菜,听到喊声跑过来一看。李二婶的脸刷的就白了:“小玉,快去村里叫刘大娘,玉芬小产了!”
刘大婶几个人匆忙赶来把玉芬抬到附近草棵里接生。村里唯一懂点医术的王仲也赶了过来,看了看刚生的小孩说:“可惜了,一个小子,还没有三斤重,这玉芬怕是没有七个月就小产了吧。别管孩子了,救大人吧。”
刘大娘看了看孩子,哽咽着说:“看样子是没救了,可怜的玉芬,可怜的孩子啊。”
玉芬刚刚有点醒过来,听到这话,手抬起指了指孩子,一声还没哭出来又晕了过去。
蓝玉儿说,好歹是条命,弄回去洗洗干净再丢掉吧。刘大娘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的抱起孩子,几个人抬着玉芬直奔家里去了。王仲给玉芬煎了点汤药,让她们撬开嘴巴灌了进去。
几个人再看看那孩子,几乎没什么呼吸了。刘大娘说,夭折的孩子不能见父母亲的面,否则魂魄会缠着家人不走,乘徐元没回家赶紧抱出去找个野洼地埋了吧。
听得这话,李二婶和蓝玉儿一人抱孩子一人拿锄头就往外面去了。
徐元和刘二听到村里人报信,拔脚就往回跑。赶到家的时候正好玉芬刚刚醒来,在院子里就听到了玉芬断断续续的哭声,“我的孩子啊……”
徐元听说了事情经过,一时无语,眼泪也无声的留下来,只是紧紧抓住玉芬的手。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到门外奔跑声和时断时续的呼叫:“老虎,老虎!外面有老虎啊。”众人跑出去一看,只见李二婶和蓝玉儿高一脚低一脚的跑过来,战战兢兢的说道,“在野山洼那边有老虎,一大一小有两只。我们刚刚刨了个坑,两只老虎就从树林里出来了,吓得我们抛下孩子就跑了。”
刘二疑惑地说,“这附近怎么有老虎呢,只是听说扁担山那边密林里有人看到过,离这儿好几十里地呢。”
徐元一听,泪簌簌的就下来了:可怜的孩子,连个全尸都没留下。他一言不发转身进到屋子里背起弓箭,拿起钢叉就往外走。刘大娘他们一看慌忙拦着他,“孩子别去了,现在去也晚了。再说就你们两个人去也是送死啊。”
刘二劝道:“徐大哥,你等会,我去喊人,两头老虎没有十几个人怕是不行的。你在家陪着大嫂,我这就去。”
过了半个多时辰,村里的猎人们都披挂起来,十几个人相互壮着胆子往野山洼走去。一直走到挖坑的地方,连根虎毛都没见着。四下一搜索,发现那孩子正躺在离坑有半里地的地方,身上还盖着刘大婶的外套。
有个叫王麻子的猎人说,“我听老人说过,老虎是不吃死人的,看来老虎已经走了。”
徐元也顾不得不见孩子面的禁忌,正要抢上前去,被几个猎人死死的拖住。刘二忙跑过去把孩子抱回来准备放进坑里,在弯腰的一瞬间,他愣了一会,慢慢的回头,神情古怪的对徐元说:“大哥,大哥,这孩子还有热气,不对,不对,他好像是睡着了。”
………【第四章 拾得出世】………
这件事在村里议论了好久,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蓝玉儿她们俩眼睛花了,这儿哪来的老虎啊?有人说,这孩子有虎性,是老虎用虎乳救了他一命。但有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孩子命真的很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听到这种议论的徐元心里一愣,莫非那风水先生说的贵人正应到这孩子身上?不会的,这孩子生下来三斤重都不到,按照王仲说的,这叫先天不足,能不能活下去还是个问题,长大了怕也是个累赘。
现在孩子虽然捡回来一条命,可往下该怎么活啊。玉芬小产,没奶水,家里就剩下几十斤苞谷米,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隔壁的刘二拿来了十几斤小米说是给孩子熬粥喝,蓝玉儿、李二婶他们又送来了一些鸡蛋、葛粉。村子里还有几个小媳妇在奶孩子的,也时常过来喂孩子几口。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这天,一个游方的道姑摇着铃铛进村施医给药,徐元听到铃声,忙迎了出来,将道姑请进屋看看玉芬的病。那道姑搭了搭她的脉搏,随口说了玉芬平时的种种病状,说的徐元直点头。她开了个方子,让徐元自己去抓药,说就按照这药方连吃一个月就可以了。另外她拿出一株野菜说,“这个野菜你们这山上很多,以后做饭每天在粥里放一点,你们一家人都可以吃,时间长了就会调理好身体的。”
徐元接过来一看,疑惑的说:“这不是疾风草吗,我们这儿都是喂羊的。”道姑点点头,“对,这就是疾风草,你必须连根一起煮,可以多挖点晒晒干,效果是一样的。”交代完徐元,那道姑抱起了孩子,逗弄了一番,问了问出生时的情况,微微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这孩子体质实在太差了,你们尽力养大吧,今天我见了他也算是结了个缘。我叫玄玉,就住在八公山那边的道观里,我每年都会来这里施医送药的。”感慨了一番,便出门去了。徐元这才想起未付诊金,赶到门外,只听得那道姑远远的说:“出家人悬壶济世,本是为自己积德行善,你不必挂在心上。”
徐元拿着方子走到王仲家,让他看看。王仲看了半天,也是疑惑不解,药方上所列的草药都是很普通的,山上随处可见,不过,这种君臣搭配倒是闻所未闻。王仲说,“这方子反正无害,你就按照她说的挖些药材吃吃看吧。”
徐元说,“哦,还想起件事,我那孩子名字还没起,村里就你读过几年书,还得拜托你老给孩子取个名字。”
王仲沉思了会,说:“孩子是在草棵中生的,大号就叫徐草生,这名字听起来贱,好养。这孩子也是捡回来了一条命,小名子就叫拾得吧。”
徐元千恩万谢,连声说好。
徐元按照方子上说的,半信半疑的开始煎药给玉芬服用,两天的药下去,玉芬精神气明显好转;三天药一服,人便可以下地走路了;再过一个礼拜,居然已经可以做家务,而且奶水也有了,总算结束了小拾得吃百家奶的状况。徐元一看大喜过望,知道碰到神医了。连忙拎起一口大箩筐,到山边挖了一大堆疾风草,每天早晚都煮疾风草粥喝。
那王仲心肠好,看他一家人可怜,又借给他一只刚生了羊羔的母羊,挤出的羊奶刚好弥补了玉芬奶水的不足。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玉芬明显的强壮起来,脸上又有了红润,本身长的模样还端正,病一治好,居然比结婚前看起来还要漂亮。小拾得虽然小病不断,却也晃晃悠悠的挺过来了。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小拾得发育晚了点,两岁多才会说话,到三岁才会走路。那天蓝玉儿上门求玉芬帮她剪个鞋样,进院子看见拾得摇摇晃晃追一只鸡,叫他他也不应,只是格格笑着在院子里兜圈,一个人自得其乐。就对玉芬说,“唉,这孩子怕是有点傻啊。”
玉芬苦笑着说:“这孩子就这样,他能这样独自一人玩一上午,倒让我省心了。唉,自打生了他,就再也怀不上了,不然让他有个伴也好啊。傻就傻点吧,只要没病没灾的就好,毕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徐元闲暇之余,把拾得架在颈子上,满村的晃悠,听着拾得终日格格的傻笑声,倒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第五章 顽皮孩子】………
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小拾得已经五岁了。
疾风草的作用加上玄玉道姑的调理,小拾得的身体也慢慢强壮起来。这孩子现在是天生的好动,早上太阳一露头就能看到小拾得光着屁股满村乱跑,走东家串西家,到谁家也不客气,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渴了就一瓢冷水。村里人都说,这孩子走路晚说话迟,现在开始扳本了。
不过,村里人也开始头痛起来,这小拾得实在是顽皮,到处弄得是鸡飞狗跳。昨天刚刚把李大婶家的鸡撵上了树,害得李大婶唤了半天也不敢下来,回头一看原来是小拾得站在后面龇牙咧嘴;今天又把王仲家外面晒着的草药全混到了一起,王仲还没找到他,他又把蓝玉儿七岁的儿子藤宝嘴巴打出了血。
徐元只得一顿顿的胖揍以后,然后拎着小拾得的耳朵到处道歉,可他一点记性不长,今天犯过的错误明天依旧,久而久之,连徐元也没了脾气。
还是玉芬给徐元出了个主意:“这孩子现在对什么都兴趣浓厚,不如你带他到河里游水吧,他有事情干就不会祸害大家了。”
徐元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在村口的小河不深,淹不死人,就做了根钓竿,让小拾得背着背篓去河边。
果然,小拾得被水吸引住了,徐元在岸边钓鱼,小拾得就在河里扑腾。两天过去,看着小拾得已经学会了游泳,徐元就放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小拾得这下有事情干了,天天早上下河,游累了就在河边摸鱼虾、捉泥鳅,有时候饿了就跑到山芋地里刨俩个山芋。渐渐的,小拾得无师自通,居然每天都能摸到一两碗鱼虾带回家去。徐元大感欣慰,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还能给家庭帮上忙了。
村里的人也松了口气,除了下河洗衣服、淘米洗菜的时候还防备着小拾得从水里钻出弄一身的水之外,现在的小拾得基本上也属于人畜无害的好孩子了。
小拾得干了件让经常说他傻的蓝玉儿大跌眼镜的事。
刘二这年娶了个新媳妇,小拾得叫她耿二婶。她人腼腆,一说话就脸红,村里一般老娘们没什么娱乐,常常拿她开心逗乐。这耿二婶经常找玉芬在一起做针线活,很喜欢小拾得,家里有点好吃经常给拾得带点,拾得也很是喜欢她这二婶。
这天,蓝玉儿、耿二婶一帮人下河洗衣服,那蓝玉儿是个捉狭鬼,便想着戏弄一下耿二婶,偷偷叫来在河边捉鱼虾的小拾得,说:“拾得,我一会把你耿二婶引开,你偷偷的把她洗衣服那里的石头架空,让你耿二婶掉到河里去,要是你能办成,我送你两块山芋糖,好不好?”
小拾得满脸疑惑的看着蓝玉儿,憨憨的说:“玉婶,你又来骗人了,你哪来的山芋糖啊,我得先看看你是不是骗我的。”
这一激将,蓝玉儿还真从口袋里摸出两块糖来,说:“喏,先给你一块,事情弄成了再给一块,你玉婶还会骗你不成?”
小拾得欣喜的连连点头。
那蓝玉儿刚叫走耿二婶,小拾得顺手抄起蓝玉儿的洗衣篮,将满满一篮衣服全倒进了河中间,连篮子也扔得远远的。等蓝玉儿回转过来,小拾得一个猛子早就无影无踪了。
蓝玉儿赶紧下水打捞衣服,自己浑身弄得透湿,把河边一群老娘们笑的前仰后迎,气的蓝玉儿跺脚大骂。
从此之后,蓝玉儿再也不说他傻了,倒是每次碰到小拾得便睁大了眼睛,防止他又玩出什么花样来。
………【第六章 钓鱼功夫】………
玉芬在家里识过几个字,她抓住了小拾得对下河玩耍兴趣浓厚,每天早上逼着他背三字经,写千字文,渐渐的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小拾得居然能认识一千多个字了。玉芬很是为自己的成就高兴,她兴奋的对徐元说:“我们这孩子一点都不傻,等他再大点,一定得送他去镇上念书,将来说不定真会有出息。哎,徐元,有机会你真的去寿春府看看,那风水先生如果真的瞎了,得好好报答人家啊。”
徐元愁眉苦脸的说:“读书、去寿春府都得要钱啊,我们帐还没还清,去哪弄钱啊”一番话说的两人都黯然伤神,是啊,这年头能保个温饱已经不错了。
这天,小拾得在河里正游着,身体感到一阵倦意,就在水上飘着睡着了,村里的人也见怪不怪,都知道这孩子水里功夫特别好,飘在水上睡觉是家常便饭。不知飘了多久,小拾得悠悠的醒来,发现竟然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禁一阵慌乱,连忙游到岸边,看垂柳下一位白胡子老头正在钓鱼,小拾得也不知害怕,就走过去问路。
那老头问明了小拾得住的地方就告诉他:“小家伙,你已经离开你的村子十几里路了,不过呢,你不知道路也没关系,等我再钓两条鱼就送你回家,喏,给你个馒头,你在边上慢慢吃,别出声,看我钓大鱼。”
小拾得也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就坐在一边看老者钓鱼,不一会,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鲤鱼钓了上来,看的小拾得目瞪口呆。他们村边的小河水浅,长这么大从没看过这么大的大鱼。
老头看拾得一派天真浪漫,很是欢喜,就逗引他说:“小家伙你想不想跟我学钓鱼啊,我这可都是钓大鱼的本事啊。”小拾得用力点点头。
那老头接着说:“想跟我学钓鱼可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我教你钓鱼,你钓的鱼可得归我;二、我让你什么时辰到你就得什么时辰到,只要迟到一次我就不教了;三、不许告诉任何人,连你的父母也不许。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我就教。”
那拾得应道:“钓鱼有什么难的,看我爹钓一会我就会了。”
老头也不多话,拿过钓竿,教他穿上鱼饵。不一会,又一条鱼上钩了,可惜,毕竟年龄太小,小拾得小脸挣得通红也拉不起来。正想求助,忽然,老头一只手握上了他手臂,一股雄浑的力量立刻传过来。拉起来一看,竟是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鲤鱼。小拾得快乐的大叫起来,围着那条鱼转了好几圈。
那老头这才说道:“钓鱼很简单,但你的力气太小,你能拉的起来吗,你能把鱼拎回家吗?我教你的可是把鱼钓起来的本事,拎回家的本事。哎,小家伙,你到底学不学?”
那拾得这才心悦诚服的答应道:“我学我学。”
“嗯,好,今天我先送你回去,看你能不能做到我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拾得就溜出去了,跑了十几里地,早早的到柳树下面等着,一连两天都未见到人,直到第三天小拾得已经彻底失望的时候,那老头才出现。
那老头过来以后满意的点点头。递给他一根粗木棍,上头系着一个装满鹅卵石的布袋,说:“你把这个这样举着,憋一口气,看看能坚持多长时间?”
小拾得只憋了一会便坚持不住了,小脸涨得通红。那老头也不怪他,指着他身体的部位说:“你看,一口气憋在一个地方一会就不行了,你要让这口气在你身体这些部位来回的走,你就能坚持更长时间了。”说着,又教他运气的办法。
一连好多天,每天小拾得来都是这样,小拾得便有些不耐烦了。那老头察言观色,见他如此便说:“小家伙,你要坚持不下去你就说,早点回家去,我不教没用的徒弟。我可告诉你,我这鱼竿、鱼线、鱼钩、鱼饵可都是自己做的,你花钱都买不到。”
拾得气鼓鼓的,想到大鱼的诱惑又舍不得离开。又过了几天,老头把鱼竿支在岸边,到旁边树丛里去方便,恰在这时,一条鱼上钩,拾得一看,扔下棍子,跑过去把鱼竿拎起来,快乐的大叫了起来:“老爷爷,我钓起大鱼了,是我自己钓起来的。”
“嗯,不错,好吧,以后你就开始钓鱼吧,其实我教你运气的办法你坐着也可以的。”
“啊,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孩子,世间事都是这样,要想得到你必须先付出。”
拾得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几个月下来,现在小拾得的钓技越来越高,而且老头教他的运气办法让他越来越有劲,为了让他跑得更快,还教了他几种跑步的步伐,不仅跑得快而且还省力。
终于有一天,老头摸摸他的头说:“小拾得,我要走了。”
小拾得急忙说:“老爷爷你去哪儿?你不教我钓鱼了?”
老头说:“你已经会钓鱼了,而且力气也大了,我还呆在这干吗?这是钓鱼卖的钱别乱花,当你要上学的时候就不用爹爹去借学费了。嗯,你也该去上学念书了。我是个修道人,我要去云游了,我们有缘在这里相聚一场,以后还会见面的。”
小拾得懂事的点点头,恋恋不舍的一步三回头,他心里一直有种奇怪的感觉:这老爷爷好像曾经见过。
当小拾得第一次把五斤多重的大鱼拿回家,徐元简直不敢信心自己的眼睛,这么大的鱼,怎么钓得起来?怎么拎得回家?
………【第七章 大马面鱼】………
这天早晨,天还蒙蒙亮,玉芬起来做早饭的时候,看院子门虚掩着,跑到拾得床边一看,床上空空如也,用手试试被窝,已经微凉了。
忙叫醒徐元说:“这孩子莫不是魔障了,大清早就出门钓鱼,我最近总感觉这孩子有点怪怪的,力气大饭量也特别大,你快出去找找吧”
徐元无可奈何的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这样,一但痴迷什么事情,就无休无止。随他去吧,他没兴趣了自然就会罢手的。”
玉芬想想也是,嘟囔着去灶头继续做饭。
吃早饭的时候,玉芬对徐元说:“我这心神不定,还是放心不下。今天吃过饭,你就别去田里了,那两亩地我一个人拾掇吧,锄草的活轻松。你叫上刘二叔去找找吧。”
徐元架不住女人啰嗦,忙点头应承了。
拾得昨天钓鱼的时候,看远处几条鱼在追逐飘在水面上的槐花,灵机一动,爬到树上采了一把槐花,揉碎了和糠麸拌在一起,做了几团饵料,在下钩点撒了下去。今天起了个大早就是看看昨天的饵料起效果了吗。
匆匆的赶到河边,拿出鱼竿穿上蚯蚓扔到河里,这才想起早饭还没吃。心里祈祷着,但愿能早点钓起鱼来,能赶上早市可以卖个好价钱。想起镇子上王老三家的油饼,香喷喷的,估计爹娘都没吃过,今天卖了鱼一定得买几个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按照老爷爷教的运气方法盘腿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