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态度决定一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1933年秋天,就在弗雷德的身边。  住在布鲁克林的弗雷德,那时与我相交已有数年,但从那以后就没有再见过面。现在他健壮如昔,表情安详地从对面走过来。真是久违了。  “过得还好吗?”我问。  1930年正值大恐慌,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经济最恶劣的时代。到处可见工厂倒闭、商店破产、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各行各业都一再减薪、免费餐店和发放面包的地方排起长龙。其中不少人过去原是富人、30岁以上的人根本找不到工作。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秋天的下午,在没落的第五大街见到弗雷德的。  他穿着深蓝色的哔叽西装,老式西装磨出了一层油光,谁都能一眼看出那套西装穿了有多久了,他说话的口吻和过去一模一样,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没有问题,我过得很好,请不用担心。失业很久当然是事实,只不过每天早晨都到城里各处找工作。这么大一个城市一定有适合我的工作,只要耐心寻找,一定会找到的。”他说。  “你总是这样笑嘻嘻的吗?”我问他。  他回答说:“这不是很合理吗?我记得在哪里读过,绷起脸来时要用60条肌肉,但笑的时候只要用14条肌肉。我不想绷起脸过度使用肌肉。”  他谈起自己的人生观,他相信获得工作的强烈愿望必定能让他达到目的。  “我听过你引用的诗人约翰·巴罗所说的话,好像是‘属于自己的一定会归自己所有’。”  弗雷德的人品中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具有深厚的信仰和坚强的信念。他继续说道:  “我的信仰是我虔诚的父母培育的。我的家境虽然很贫穷,但母亲完全不在意,她常常说‘上帝会赐给我们食物’,一点都没有错,上帝一次也没有遗弃我的母亲。”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嘴角微微颤抖地补充说:  “上帝应该也不会遗弃我的。”  他站在挤满了急于找工作的失业者的大街上,引用了圣经里的话说:“曾经年轻的我现在老了。可是从来没有看到正义被遗弃,正义的子孙乞求面包的情形。”  他以略带挑战的神情看着我说:“不论多么困难我也这样相信。我的父母和你(他友好地在我的胸口轻轻捶了一拳)都教导我要相信。所以我始终怀着希望和信念。”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开。阳光映照在他那件蓝色的旧西装上,在我眼里它突然幻化成骑士的盔甲,有如寻找圣杯的圆桌武士,身佩闪烁的圣灵之剑。  后来,他和一个具有发明才能的人共同创业,在新的领域中,弗雷德充满创意的构想获得了成功。在此之前他忍受了许多苦难,过着贫穷的生活,但他始终能坚守信念,终于获得极大的成就。他积极的生活态度,使认识他的人都对他充满敬佩。  '返回目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信念让你从困境中崛起
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纽约的教会兴办了邀请非圣职人员演讲的###。我请一位特别的朋友戴尔·卡耐基来作演讲。  戴尔是已成为美国经典之作的《影响力的本质》一书的作者。他创办演讲术课程,据说在美国没有人能像他这样训练了那么多人的说话技巧。那个星期日早晨的演讲,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演讲。  在演讲中间,有一度他因为过于激动说不出话来。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内,听众全都鸦雀无声。  当时他正在述说自己的童年往事。在说到全家因贫困而断炊后,他说:  “可是即使在极度困窘的境况下,我的母亲的信仰也不曾动摇过。她不断哼唱着古老的圣诗《和耶稣做朋友》,在窄小的屋子里忙碌工作。母亲经常安详地告诉父亲和我们,上帝会赐给我们食物,使我们宽心不少。我从来没有空着肚子睡觉的记忆。也许是母亲坚强的信念传递到上帝那儿。非常奇怪,也可以说是奇迹般的,我们总能获得必要的东西。”  那天听到戴尔·卡耐基这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谈话,使我想起美国有许多这类以贫穷作为动力,造就出伟大业绩的例子。就因为贫穷,他们决心要使自己和家人在经济上能够富有。他们深信他们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我从在街上遇到的弗雷德以及讲台上的戴尔·卡耐基身上得到一个真理,那就是贫穷或失业,都无法永远压制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因为他们拥有将逆境作为跳板站起来的能力。  陷得越深,也就飞跃得越高。这不是交了什么好运,或是因某种偶然的理由而成功。  条件再恶劣也能获得良好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中有着屹立不摇的信念。信仰、信念、确信等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自己能克服任何困难的信念却没有差别。  他们的内心发觉了有一些必须克服的东西,就不允许自己的消极思维去伤害积极的信念。  就因为如此,不论多么艰苦或必须长久严格约束自己,你都应坚守信念,这个信念会决定你的未来。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能力是可以调教的
梅尔文·亚班斯从事的是培养推销员的工作,但他最擅长的是激发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他负责把某人从不能发挥的现有工作岗位,调到更能发挥才能的职位上。而且获得非常好的成效。  他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人类改造业”。他喜欢人,相信人,能在人们身上发掘出未开发的能力,并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的发展。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青年担任非常呆板的事务性工作。他很有才能,擅于交际,待人和善,工作认真。他经常提出促进生产的新构想。不仅如此,他还能很好地激励周围的人奋发向上。  亚班斯很钦佩这个叫杰克的青年,认为他还有许多未开发出来的潜能,于是就问杰克:  “你认为这家公司如何?”  “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能在这里工作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准备成为公证会计师。”  亚班斯这样对他说:“让我说出我对你的看法吧!也许你会惊讶,你有非常好的推销天分。你热爱公司的产品,如果负责销售,一定能获得最好的成绩,不论对公司或你自己都能带来很大的利益。”  这意外的建议使杰克惊讶极了,很自然地流露出他的另一面,那就是不安与缺乏信心。  “不,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我已经驾轻就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改变工作可能会让我变成离水的鱼,我不可能改行做推销员。”他说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对离开安定的老巢显得很不安。  可是,亚班斯非常坚持。  “你并不了解你自己。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不要怀疑,对自己要有信心,必须了解真正的自己。”  亚班斯的热忱终于使杰克答应接受推销术的培训。后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因为他对推销工作非常感兴趣。讲习班的讲师对亚班斯说:  “你发现了一位可以说是天生的推销员。只是他本人还缺乏信心。”  “不久他就会有信心的。”亚班斯回答道。  杰克到外面去实际访问客户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他非常紧张。亚班斯对他说:“我也一道去吧。在你负责的部分地区我可以和你一起。”  亚班斯把新推销员杰克带到成交可能性较大的顾客那里去。杰克发挥了他的社交特长,对方相当满意。他很仔细地观察亚班斯为他示范的推销法。在两人一道进行访问的过程中,杰克获得了宝贵的启示。亚班斯也把自己的信念与自信植入杰克的心中。  不久,杰克真正相信自己的能力了,他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成就感,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  有一天,亚班斯对这位新推销员表示,以后不能和他一起出去了,他必须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客户,接着给他打气说:  “保持热忱,待人温和,对公司的产品和自己要有信心。”  “我一个人也做得来。”杰克带点不安地低声回答道。  “你绝不会孤独的。”亚班斯鼓励他。  后来,杰克发挥他的潜能获得了成功。亚班斯的判断没有错。  “相信”会成为人们难以置信的伟大力量产生的根源。一切肯定性的要素都凝缩地隐藏在信念之中。  '返回目录'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生就像“桥下的流水”
如果艰苦的日子持续很久又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会怎么做呢?在产生这种疑问的同时,我不由想起一个青年律师某天来找我的情景。  当时他陷入绝望的低谷,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由于犯下重大的错误,被一家颇具规模的法律事务所短期解雇。对一个经验不足的人,不管犯下多大的错误,只因一次差错就受到这样严重的惩罚,未免太苛刻了。  总之,这位年轻律师气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停地责备自己:  “我为什么做出那样愚蠢的事呢?在事业才开始的时候就在经历中留下了污点。”  他伤心地跌坐在椅子上,非常沮丧。  那时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特勒德布雷多报》(俄亥俄州),上面刊载着古洛布·帕达逊的一篇文章。那是这位伟大的新闻记者写下的一篇经典之作。我把那篇文章念给这位青年听,对他发生了奇迹般的影响。  几年前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我就大为感动,我在自传《积极生活的喜悦》中也引用过。  “从前有一个少年站在桥上倚着栏杆凝视桥下的流水,只见圆木、木片等垃圾不断漂流过去,不久河面变干净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以来,河水都没有改变,不停地在桥下流过。有时流得快,有时流得慢,从未停下脚步。  “那天,少年因为观看流水发现了一件事。那既不是用手摸得到的,也不是眼睛看得见的,而是一个“想法”。他突然领悟到,人生中的一切事物,有一天都会像河水一样从桥下流过去。少年十分喜欢‘和桥下的流水一样’这句话。  “从此以后,这个想法在他的人生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每逢遭遇困难或痛苦时,因为持有这样的想法所以都能一一克服。当失败已无法挽回,或某种东西再也拿不回来时,此刻已经长大成人的他就说‘和桥下的流水一样’。他绝不会因失败而感到懊恼,也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因为他认为那些都和桥下的流水一样。”  年轻的律师热切地听我念这篇文章,然后静坐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站起来握紧我的手,满怀感激地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用这次经验获得教训,其他的就像‘桥下的流水’一般流过。”  那天,他对现在的自我和未来怀着新的信心。而事实上他确实开拓出了美好的将来。  '返回目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不可如一秒钟前的自己
有不少人轻视自己。最近我接到的来信中就有一个难得见到的对自己极端轻蔑的例子。那是一位女性写来的。以下是那封信的片段:  “我相信这封信不会直接到达你的手上,但我还是写了。皮尔先生,有件事使我苦恼不已,那就是我对自己完全缺乏信心。我觉得自己很愚昧,没有资格获得上帝的爱。我常想,上帝为什么让像我这样的人活着,我是为了什么生到这个世间来的。  “我的丈夫经营一家公司,是很聪明的人,我和他简直无法相比。我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我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从小我就不曾享受过一点亲情,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我想这就是我不容易相信上帝会真正爱我的原因。同时,我也犯了很多错误。身为基督徒的我,以为是好事而去做的一些事情,到后来常发现是错误的。因此我非常讨厌自己。  “皮尔先生,我也想过自杀,但我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我相信自己应该立刻实行先生所说的积极思维。我常听说先生在卡片上写一些圣经上的字句给某人,使那个人得到很大的鼓励。能不能也为我这么做呢?  “我读过很多先生的书,可是实行起来却很困难。我总是抱着否定的看法,很早以前就是这样。请你帮帮我吧。”  我依照她的请求写了一张卡片,建议她经常带在身边,要常常(尤其就寝前)大声念出来。我祈祷坚强的信心能在她心里萌芽。不论她不信任自己的念头是多么根深蒂固,在我写给她的话中所包含的积极思想,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我给她的卡片上写的文句如下:  我喜欢自己。我相信自己。  我是造物者创造的。造物者绝不会创造坏东西。  造物者创造的都是杰出的。所以我也很杰出。  我的心里也有自然的完全性。  我爱人生、爱人类。  我有潜能。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我是幸福的。我心中充满了感谢。  我自尊自重。  我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儿子。  这位女子照卡片上说的去做了,现在她已逐渐摆脱了严重的自我蔑视。  凡对自己缺乏信心、无法自我控制或者永远无法忘怀失败的人,都需要做根本的自我改造。人本来每天都在变化之中,使自己永远处在悲惨状态,实在是一件很愚昧的事。  任何人都能改变自己。我们都能改变,我能,你也能!  记住,态度决定你的命运!  '返回目录'  

像婴儿一样重生
我的表弟鲁·迪拉尼是个成功的推销员,是某大公司国内销售部经理。有一次我们谈到人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时,鲁这样说:  “对自己诚实,就能坦然面对需要改变的自己。坚持自我完善的意志,就必能改变自己。有深厚的信仰,就必定能使自己得到改变。成为你期待成为的另一个人。我们公司有一个叫提姆的推销员,他的改变就非常引人注目,几乎令人难以相信他和先前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  根据鲁的说法,提姆是个给人好感的宽厚的人,但缺少男子汉气魄。鲁批评他是“图腾柱最下层的人物”,意思就是公司里营业额最低的推销员。公司虽然不愿意,但解雇提姆几乎已成为定局。  就在这时候,提姆忽然开始积极地工作,使大家异常惊讶,营业额逐渐增加,一年后已经在公司全体推销员中,从排名最后跻身到了前几名。两年后,他成为国内销售部成绩最好的推销员。大家都将此视为奇迹。  在全国推销员###的年度大会中,提姆被请到台上,成为该年度最优秀的推销员,获得董事长的表扬。提姆惴惴不安地走上台,董事长对他说:  “我从来没有这样高兴地赞扬过谁。提姆,你真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更重要的是,你成为了一位杰出人物。你实在使我们有如坠入五里雾中的感觉。你的营业额高速成长,这种改变实在很了不起,你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你能不能向在座的各位谈谈你的秘诀呢?”  据鲁说,提姆并不擅长说话。他红着脸,略带口吃地开始说:  “董事长及各位先生,我曾因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垂头丧气,这一点我自己知道得很清楚,不用别人提醒我。  “有一天晚上我想到‘不能永远这样下去了’。当时我在客厅里,看到一旁的书架上有一本圣经。说真的,一直到那时为止,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翻过圣经了。  “我拿起圣经打开封面。封面里写着‘送给提姆,挚爱你的妈妈’。于是我坐在那里继续翻下去。这时候‘我能改变,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字句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立刻相信了这句话。  “第二天早晨,我就上街把身上穿的从头到脚都买了新的。包括西装、内衣、袜子、衬衫、皮鞋、领带等一应衣物。虽然我也知道不可能因穿着而创造出另一个人。  “回家以后我立刻洗澡,把全身搓洗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红彤彤的。头发也洗干净,把头脑中过去的消极思想完全洗掉。然后穿扮整齐变成崭新的提姆出去推销了。由于上帝的垂爱,我的营养额开始成长,越来越顺利。董事长,这就是我改变的经过。”  鲁对我说:“那是个令人难以置信,使人永志不忘的故事。700多名听众在沉默刹那之后,一起站起来鼓掌喝采,彼此互拍肩膀,说实话,我也非常感动,含着泪水和大家同样欢欣。”  这是当然的。一个人变成一个崭新的人,令人几乎不敢相信和以前的他是同一个人。多么震撼人心啊!  鲁又继续说:“改变提姆的圣经上的文句出自何处,大家都很想知道,但又不好意思提。后来见到提姆时我问他。他在名片后面写下《哥林多后书》第五章第十七节,然后注明‘请查查看吧’。我兴味盎然地查阅。只见那一节写着: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  我说,诺曼,我们小时候在林奇堡(俄亥俄州)的主日学校,第一次学到这一节。可是我不曾深入思考,不知你是怎样的。从提姆的转变我深切地体会到,那一节确实有用。鲁说得一点也不错,信仰能带来丰收。”  '返回目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系着“苦难”彩带的美妙礼物
所有积极思维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成果,理由有很多。这样的人遇到困难时,不会恐惧、慌张。他们有实际而积极的人生观,懂得在任何困难的问题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也就是说,没有困难的地方就无需动脑筋思索,所以前进的脚步反而会迟缓下来。  积极进取的人了解“困难”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能使良好的果实植根于此。  上天要赐给你某种极富价值的东西时,会如何做呢?会用异国情调的包装纸包好,放在银盘上交给你吗?  那是不可能的。它会做得更复杂、更巧妙、更潇洒,往往会把极有价值的东西,埋藏在极大的痛苦之中。  它会愉快地守望着你如何解决问题,看你能否在其中发现价值非凡的珍珠。  尽管如此,人们总会说:“如果能减轻一些辛劳和痛苦,最好完全没有苦恼,这个世界就更美好了。”果真如此吗?  我要讲述以下的故事,来回答这个疑问。  有一天我走在纽约的第五大街上,朋友乔治从对面走过来。他神情犹豫,郁郁寡欢,十分憔悴,他的情绪非常低落。我很同情他,和他打招呼:“乔治,你好吗?”  他向我诉说他不如意的近况,愈听他说,我就愈加怜悯他。  “为什么受了那些冲击,你就消沉下去了呢?”  他听了之后有些气急败坏地说:“苦难太多了,倒楣的事接二连三,真是够晦气的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他激动得几乎忘了和谁在说话,恨恨地述说自己遭遇的苦难,甚至说了侮蔑上帝的话。当然他并非真心如此。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就在乔治滔滔不绝说个没完的当儿,我插嘴道:  “乔治,我很希望能帮助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他几乎是惨叫般地说:“真的吗?那就帮我赶走苦难吧!如果能做到,我们将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任何时候我都希望有机会与人成为莫逆之交。把乔治所处的境遇仔细思考后,我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也许对他来说是不甚愉快的建议,但至少是实际的。我问他:  “乔治,请你诚实地回答。你刚才说希望赶走大部分的苦难,事实上,你是想最好就在这里把全部的苦难都赶走吧?”  “不错,我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他表情沉闷地回答道。  “知道了。我相信可以帮得上忙。前几天我到一个地方去办事。那里的负责人说他们那里有十万人,但没有一个人有苦恼。”  乔治的眼睛第一次亮了起来,脸色红润,他由衷地说:  “那正是我希望的地方,请带我去那里吧!”  我回答说:“不过,那里是乌德伦墓地。”  的确,不仅是那里,凡是睡在墓地的人都没有苦恼。不论报纸、电视、收音机报导什么样的新闻都不必担心。他们是死人。这是说,有苦恼正是活着的证明。  '返回目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我甚至敢这样说,苦恼越多就活得越有劲。相反,完全没有苦恼反而非常危险,意味着你正在走向死亡。  积极思考的人,他的心灵和头脑都生机勃勃。人生旅途上遇到的一切问题,自己都能去面对和解决。  如果害怕自己不能解决问题,便绝不会有好结果。积极思考的人,会理性地思索,然后面对困难,他们因此会获得好的结果。  能这样面对人生的困难,才是精神健全的人。要了解某人精神是否健康,方法之一是调查那个人在突然遇到命运的残酷打击时是如何应对的。  遭遇不幸时,你会不会向人哭诉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不公平的遭遇?或是愤怒地说:“为什么我会这样倒霉?”  相反,突然遭遇困难,也能保持坚定明智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这才证明你是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换句话说,积极思考者,因为精神健全,不论面对怎样困难的问题,都必然会有良好的结果。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将困难化为“智慧”的处方
几年前,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史麦利·布朗顿博士和我一起创办了美国宗教健康协会。因此我有很多机会和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长期交往。我很敬佩这些专家,彼此又是工作伙伴,因此感情非常融洽,一起愉快地投身于各种冒险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处理有关婚姻生活、酒精中毒、毒品中毒、青少年问题及其他妨碍人们发挥创造力的种种问题。  我们发现,对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人来说,共同的困扰是在生活中没有能力应对一般性的问题。让人相信某件事,是培养那种能力的极有效的办法。信心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相信上帝、相信人类、相信自己的工作或者相信自己本身都行。  坚强的信念会把缺乏自信减到最低程度或完全予以清除,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有深深的苦恼,这个人在精神上便会完全改观。  能将过去的弱点变成优点的人,他们精力充沛,有能力应对各种问题。曾经使他们痛苦,产生挫折感的问题,现在已经丧失了威力,他已能够超越那些问题,不是加以解决,就是聪明地和它们和谐相处。那是因为积极的态度使问题本身不但不构成障碍,反而成为提升自己智慧的良机。  我也经历过这种精神变化。我的青年时代不能说是个积极的人。实际上我的自卑感很深。如何消除这种自卑感过正常的生活,成为我当时最大的苦恼。我也有过充满野心的梦想和远大的目标。一方面精力十足、热情洋溢,但另一方面又有着无力感和缺乏自信,使自己苦恼不堪,在潜意识中自我嘲讽“你做不到,你没有那种能力”。例如,我的目标之一(实际上是首要目标)是成为演讲家,可是一想到要站在听众面前,我就感到恐惧。我也曾试着站在听众面前,但总是双腿发抖,口干舌燥,说起话来断断续续。虽然如此,我还是想当演讲家,几乎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内心强烈地企盼完成某事,达到目标,实现野心。  很想做什么事,又担心自己做不到;希望变成另外一个人,但对自己缺乏自信,这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这种苦恼,当然会引发出其他的苦恼。  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失败者,怎么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又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返回目录'  

擦去你的自卑感
幸运的是,我在青年时代遇到了四位精神上的导师。第一位就是俄亥俄州威士理安大学的班安尼逊教授。  教授从我的神态就看出我的苦恼,有一天他要我下课后留下来。教授盯着我看了一阵后说:  “诺曼,你有什么问题吗?我知道你很用功,能完全掌握我讲课的内容,可是除非我指名,你绝不会主动发言,就是发言也是红着脸,结结巴巴的。你既紧张又难为情这是为什么呢?”  教授不让我有解释的机会接着说:“我知道,你有自卑感,而你又在自己心里继续培养它,现在已经膨胀得令你束手无策了。你认为大家都在看着你,自以为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其实,这种想法太自我中心了。”  教授把橡皮擦丢到桌上,橡皮擦弹了起来。  “你看这块橡皮擦多么了不起。它能把错误的地方擦掉,使纸张变得干净。”  他又用力把橡皮擦往桌上一丢。  “你瞧,橡皮擦具备多好的弹性!你也一样,把不该有的自卑感擦掉!全力发挥上帝赐给你的弹力!只要有信仰,一定能除去恐惧。现在你陷入了恐惧之中。恐惧得不敢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但只要你愿意改变,你就能改变。”  我摇晃着走出了大厅,心中百味交织,既觉得愤怒和受挫,又奇妙地感到了希望。走下长长的楼梯时,我的脚步突然停在下面算起的第四级阶梯上。当时的情形我记得很清楚。就在我踏出那一步时,我人生中最大的事件发生了。我领悟到教授说的话都是对的,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我不知不觉地这样祈祷:  “主啊,我看到你把坏人变成好人,也看到你让醉鬼不喝酒,令小偷成为诚实的人,能不能把我这个受挫的可怜虫,变得和普通人一样。”  下面这首诗是杰姆斯·拉瑟尔·罗威尔的《大教堂》:  如今我仍在早晚奉献祈祷  曾三次在生涯中奉献真实的祈祷  也会三次在内心感受到完全的解放  那就是感受到主的存在。  这首诗已完全为我表达了我在那难以忘怀的刹那,体验到的感受。表面上我虽然一如往昔,然而内心已神奇地获得了平安幸福。  有一天,威廉·E·史迈沙教授也在课后留下我说:“诺曼,希望你能看看这两本书。”  那是《马卡斯·奥欧里斯冥想录》和布鲁斯·培利校订的《爱默生语录》。  史迈沙教授说:“读过这两本书后就能理解,在思想中有信仰的强劲脉动时,人的灵魂是多么伟大。”  后来,我曾多次站在罗马卡彼特留姆山伟大的马卡斯·奥欧里斯像旁边,感谢他使我能建立积极思维的健全信心。  为了消除自卑感所做的努力,对我来说也绝非易事,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解除根深蒂固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忍耐和坚定的意志。与困难的问题斗争,坚强的韧性是最为重要的。轻易承认失败,会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大障碍。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毫无所惧地面对问题。  只要有想解决问题的意志和绝不放弃的坚强毅力,就必能开辟出迎向未来的坦途。  '返回目录'  

陷入谷底时只有前进一条路
离开大学10年之后,我成为纽约州西勒丘斯大学卫里教会的新牧师。那所教会建筑华美,但信徒年年减少,债务日增。看来我好像只与困难的工作有缘,可是我并不感到厌恶。因为处在最低下的位置,也有它的益处,除了设法向上攀登之外,别无他途,我初任圣职的这个教会,正是处在这最低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