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盛魁商号-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事的。”
  “东家,您可知道这事对海子有多大?那可是如同天塌地陷一般,是要他性命的事情!这中间的厉害东家您该知道吧?”
  史耀说:“笑话!我连这事都不知道我还能算是什么大盛魁的东家。”
  月荃又追问一句:“这么说,这件事真的是东家故意所为啦?”
  “你猜对了。”
  

5。 走西口(2)
史耀拿眼角的余光瞟了瞟古月荃,见古月荃一只拳头正捏得咔吧咔吧响。古月荃没有动手打人,他盯着史耀看了一会儿车转身走出了客厅。但是史家父子陷害海子这件事像一把刀子把月荃子与史家的情谊割断了。作为古海的叔爷,古月荃不能再为古家的仇家做事了,勉强捱到年底,古月荃找个托词就辞掉了为史家看家护院的差事。
  离开史家大院,古月荃一年四季背着一个行李卷儿四处奔走为人打工。农忙的时候就整月地住在海子家了。海子娘和杏儿都对月荃心怀一份歉意,打扫开一间厢房让月荃子住,细心地照料月荃子的生活。
  有一件别人谁也不知道的事情触动了杏儿。一天夜里杏儿哼哼着捂着肚子撞进了婆婆的屋里。古海娘把灯点着一看吓了一跳,就见杏儿面色惨白,脸上滚动着豆大的汗珠,两只手紧按在肚子上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娘!我……”
  海子娘连忙问:“杏儿,你是怎么了?你哪儿不舒坦?”
  “肚子……疼,疼得要命。”
  “这可怎么办呐,三更半夜的!”
  杏儿只是哼哼,说不出话来。
  “你先歇歇,杏儿你咬咬牙。我去叫隔壁张婶过来。”海子妈好好歹歹地将儿媳扶到炕上,自个儿转身跑出屋去。她先把睡在厢房的月荃喊起来,让他照看着杏儿。
  古月荃睡得正香甜,忽然间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侧耳听听是海子娘在叫他。
  “小叔!你醒醒……你醒醒!”
  古月荃慌忙披衣下炕,一边问道:“是什么事儿?”
  “不好了,是杏儿她突然间发了病……”
  古月荃跟着海子妈走进杏儿的房间,就见杏儿正裹着被子满炕里打滚儿。
  “杏儿得的是什么病?”古月荃没见过这阵式,慌慌地问。
  不知所措的海子娘急哭了起来:“什么病我也说不清……去年海子在归化出了事,跟着他爹就死于非命,今日里杏儿好端端地又得了急病,咱老古家到底是怎着了,老天爷呀!”
  古月荃一见赶忙拿话安慰海子娘,说:“你别着急,别哭,我估摸着杏儿平日里身体强健得很,就是得个什么病也是难免的事情。请郎中看看就会好的。你且守着杏儿,我去找隔壁的张婶过来。”
  张婶果然有经验,她掰开杏儿的牙看了看,说:“就怕是……这病可是耽误不得,得赶快请郎中。”
  月荃迅速地结着衣服上的纽子说:“哪儿有好郎中?我立马就去请!”
  张婶瞅了瞅月荃,一个劲儿摇头。话说出口她自个儿也犯愁了,小南顺哪有什么郎中啊!过去村里有人得个急病都是派人到相邻的黄村去请郎中。
  海子妈说:“小南顺没有郎中,最近也得到黄村。黄村离小南顺三十多里呢,深更半夜的就是去了怕也难把郎中请过来。小家小户的哪有那么大的面子。”
  “是啊,”张婶说,“几十里地跑去,人家要是不肯来,岂不是耽误大事!”
  “那该怎么办?”
  “这么吧,”张婶说,“海子妈,你给杏儿找块毯子出来,让月荃辛苦一遭拿小推车送杏儿到黄村。我也跟着去,我回家加件衣服。”
  说完张婶急急地推门出去了。
  听着院子里传来的咚咚的脚步声,海子妈急得在地上直打转,一个劲儿说:“这可怎办是好……这可怎办好。”
  月荃安慰道:“你不用急,我和张婶去送杏儿,张婶说了,杏儿的病不打紧,只是不能耽误。咱快张罗吧,我去准备推车。”
  “又辛苦你啦,真是过意不去。”
  “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种话。”月荃说着跑出去了。
  眨眼的工夫月荃就把小推车推进了屋子,这时候张婶一边穿着衣服袖子,一边跟在月荃的身后走进屋子。
  太阳照在山头上,一抹艳红把半个山头都映红了。月荃推着独轮车,杏儿跟在他的身后。两人一边说着话来到一条河的跟前。
  正像张婶所说,杏儿的病真的没有什么,当天夜里赶到黄村,郎中只是给她扎了几针立刻就没事了,当即自己走着离开了黄村。杏儿说:“叔爷,咱在这歇歇吧,洗把脸。”
  月荃放下了车:“好吧。”
  两个人就说起了话。
  “真是怪吓人的……”
  “多亏了你,不然我的小命就怕是玩完了。”
  “要谢你还得好好谢人家张婶,还是张婶她有经验,还陪我送你到黄村。”
  “怎么不见张婶的人?”
  “还说呢,黑灯瞎火的出村走了连一里地还没走出去呢,就把脚给崴了,只好返回去了。”
  河水清清,映着杏儿的脸,那一张脸由于病痛的折磨显得清瘦和娇弱。病愈后的苍白的脸上现出疲惫和兴奋的神情,一丝难以言说的娇羞挂在杏儿的嘴角上。她蹲在河边看着自个儿的脸,一时竟舍不得搅乱那水面。
  月荃蹲在杏儿下游一点的地方,哗哗啦啦地撩着水洗脸。
  杏儿拾起一块小石头丢在水里,望着溅起的水花随流漂去,杏儿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哎!小叔,我问你,昨晚上你送我到黄村经过这里的时候,你是怎么把我弄过河那边去的?这河水挺深的。”
  “怎么过来的?河水太深独轮车推不过来。我只好先把车子推过河,然后再把你弄过河。”
  “那你是怎么把我弄到河这边来的?”
  “还能怎么弄……”月荃目光飘飘移移地闪动着,“是我把你抱过来的。”
  杏儿的脸墩时就红得像是一块红布:“呀!你抱我了?”
  “是哩。”月荃子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杏儿一听立刻就沉下了脸,“你好不要脸!竟敢趁人之危做下这等下流的行径。”
  “没办法,要不然你过不了河。”
  “真是羞死人啦。”
  杏儿扭转了脸。一直到走回小南顺杏儿再没和月荃说一句话。月荃也没敢再看杏儿一眼。这件无意中的小事在两人的心上悄悄地扎下了根,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羞惭、新奇和罪恶感交织在一起的感觉。
  后来回忆,杏儿真正感到害怕的正是这一段日子,就像是在千疮百孔的冰面上行走,胆战心惊,感觉随时都会掉进那黑咕隆咚的冰窟窿里,一命呜呼。冒着热气。难熬的日子,度日如年。夜里她的眼泪不知道多少次将被子打湿,无人知晓她内心的苦楚,更没有人会理解她,不能向任何人诉说的痛苦。
  事情出在麦收的季节。眼看着麦子割倒一大片,却远远地听到天上在响雷。为了能把割倒的麦子抢到手,杏儿和月荃在地里捆麦棵、起麦垛一直干到了半夜。婆婆身体不舒服,在黄昏的时候就回村去了,地里只留下月荃和杏儿俩人。
  太阳一落山月亮就升起来,晚风一吹凉爽极了,也舒服极了。麦香随风荡,田野上这里那里燃起了篝火,目及之处到处都可以看到抢收麦子的人们的身影。这大概要算是晋中地区农家人眼里最美丽的夜景了。有歌声顺风飘过来。古家的麦垛立起了三个了,月荃光着上身,一条油亮闪闪的大辫子缠绕在脖子上。他手拿钢叉将麦捆抛向空中,杏儿站在还未垒成的麦垛上,伸手接住月荃抛给她的麦捆,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这是最后一个麦垛。垒好之后杏儿要下来了。一滴水珠掉在杏儿的脸上,杏儿抬头望望天,“雨下来了。”
  “快下来吧。”
  “我怎么下?”杏儿问月荃,语气中透出些许娇媚;“麦垛这样高。”
  “前次咋下的这次还咋下。”
  〃那我可跳了……〃
  “跳吧,我接着。”
  月荃双臂张开,大手伸着等待着,杏儿稳稳地扑到月荃的怀里了。
  在那一刻月荃没有马上松开手,杏儿也没有立刻走开。俩人的身体紧紧地挨在一起。杏儿嗅到月荃身上的男人的气味,同时也感受到月荃那只有力的手臂使劲抱着自己的身子。晕眩的杏儿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制的能力了,在短暂的瞬间她享受着一个男人的温暖,忘记了一切。但是她很快就清醒过来,拼命地把月荃推开了。
  杏儿在心里默默地计划着一件事,她下决心要亲自到归化去走一趟。她要见着海子,亲自面对面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其实最主要的是对自己做个交代,她下决心不再像张婶那样生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 买卖人的妻子躺“大炕”
八月十五,一轮明月升起,橙黄色的月亮像一个圆圆的饼子挂在门前的橡树的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月亮上突起的山峦和浅蓝色的沟壑,就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探着似的那样近。月亮带给杏儿从来也没有过的亲切感,就像一个人,一个十分熟悉的朋友那样的感觉。她坐在屋门前的台阶上把月亮足足看了有半个时辰,与月亮无言地谈着话。于是一个决心逐渐在她的心里形成了。她回到屋里的时候脚步特别坚定。她打开红躺柜的盖,把柜盖顶在脑门上,一件一件地向外拿着衣物,把整理好的东西打好一个包。她把那个白底子蓝花粗布的包袱紧紧地抱在怀里,整整坐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杏儿抱着包袱走进了婆婆的房间。
  古海娘还没起床,吃惊地望着媳妇怀里的包袱问道:“你这是做什么?大清早的拿个包袱做啥?”
  “娘,我想好了,我想了整整两年了,我不能再走张婶的路了……”
  “莫非你真的是要到归化去?”
  “对,我一定要到归化去!我要亲自去找到海子。就像老话说的那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是把全归化翻个个儿,我也要把海子的下落打听出来!”
  婆婆在被窝里坐起来。
  “杏儿,这话我听你说了多次了,说说可以,自个儿的男人没了下落说不着急那是假的。可要说到到归化去那可是任谁也做不到的,你可不敢胡来!”
  “我今天就是要做出来!”
  “这可是几百年都没有过的事!”
  “从我杏儿开始女人闯归化的事就有啦!娘,您就别再劝了,我下了决心的事就一定要做。我走了不能早晚在您身边伺候,您自个儿保重。”
  第二天杏儿给婆婆安顿了一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通往归化的路。
  杏儿对古海的想念与日俱增,一路上她想象着见到海子的情形。她的心中自有一个大道理:为什么买卖做塌人就不能回家?天下的道路多得很,哪条路不是人走的?!做不成买卖回家种田,一家人团团圆圆岂不美好?!就算是不能回家,我到归化去,两个人好好歹歹在一起,日子不是一样过?为什么非跟自己过不去?
  去归化的路对杏儿来说已经是不陌生了。这一次她没有走黄河渡口,而是直接插向雁北的杀虎口。是一个老驼夫告诉她的,这条路比走黄河近许多。路途短了,她又走得很快。就连睡梦中都向往的城市——归化城距离她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但是杏儿最终还是没能走进那座令她魂萦梦绕的城市。杏儿太不走运了,她清清楚楚地计算着她离开家乡整整二十八天了,但在距离归化城仅只一百四十里地的杀虎口,她却病倒了。或者是吃饭没吃合适,或者是心急上火,杏儿觉得浑身酥软得厉害,腿上也没劲儿。即便如此,她还是在次日清晨就硬挺着起身上了路。
  走出那家旅店几十步,她回头看看那店的门面,注意到开店的伙计正用一种奇怪和担忧的眼神望着她。
  “伙计,我说你不用走了吧!我看你走路踉踉跄跄的……”杏儿听见那伙计这样说。
  “没事。”
  她知道店伙计的话是指什么,是说她生病身子弱。但是她却不知道,自己得的是可怕的伤寒病!
  杏儿害怕店伙计看出她的身子虚弱,更害怕人家看出她的女儿身来,脚下更快了。但是只走出不到十里她就再也坚持不住了,一阵天旋地转之后她终于倒下了,她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躺在杀虎口的大炕上了。这里的大炕和归化的大炕是属于一个性质的,都是为了收留那些得了重病、传染病无家可归的人而设的,用现代人的理念解释就是人性化的善举。
  作为一个伤寒病人,杏儿被地保送到了大炕。真还有一盘大炕,炕上躺着七八个即将死去的病人,一个个都衣衫褴褛,面容枯槁,行将就木。
  杀虎口没有一个人认得杏儿。眼看着八月十五日到了,从早晨开始不断地有人到大炕来认领病人。前面说过的,归化城有“梦楼当”和“大炕”,杀虎口受归化影响也有同样的社会善举设施。同样杀虎口的梦楼当也是存放死尸的地方,而大炕则是那些奄奄一息的无依无靠的病人,尤其是那些得了传染病的病人走向死亡的最后一个驿站。
  杏儿躺在那里奄奄一息,却是无人答理。屋子里安静得瘳人。熏人的臭味一股一股地冲过来,呛得杏儿喘不上气,再加上干渴难耐!全身酥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她尽了最大的力量抬起一只手喊:“有……人吗?”
  结果是无人应答。
  杏儿又喊了一声,其实她自己以为的呐喊声在外人听来就像是蚊子叫了几声。她根本不知道那屋子里除了半死的病人根本就没有别的人。
  算是杏儿命大。整整两天以后大炕的门吱呀呀地被人打开了,走进两个人,只能凭着脚步声来判断是两个人。杏儿拼尽全身的力气喊:“救救我……”
  没人理睬。
  她又喊了一声,这次有了反应,只听到一个声音在说:“掌柜的,这儿有个活的。”
  杏儿感到有人走近了她,从开着的门口照射进来的阳光在杏儿的脸上划过来划过去。
  “掌柜的,您来认吧。”
  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杏儿面前,那人微胖身材,用一块手帕捂着嘴。
  “看不清楚,头发挡着脸。”
  “我来……”
  一只手触到杏儿的脸,把她的头发撩了撩。
  杏儿听到下面的对话:
  “好像是个年轻人。”
  “您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
  “也是个上年轻人,算算该有三十上下啦。”
  “是个男的还是女的?”
  “废话!走西口的人还能有女人吗?”
  “那倒是……不过!您来看看吧。掌柜的,这儿真的躺着一个女的!”
  “不看不看!”
  “那您到这边来。”
  头顶上的阳光晃了几下,杏儿知道商人从自己的头顶边儿上走过去了。
  又隔了一会儿,只听得那认人的商人说:“没有我要找的人。”
  “那就是没有了。”看守大炕的人解释说,“要不您再到梦楼当那边看看?”
  “去过了,没有。”
  “死人堆儿里没有,快死的病人堆里也没有,那我得祝贺您掌柜的。”
  “为什么?”
  “您想想看啊?您要找的人肯定是您的朋友或是亲人,死人堆里没有,快死的病人堆里也没有,那还不是好事啊?说明他还活着!这还不是好消息?”
  “你小子挺会说话的。”
  “谢谢掌柜夸奖!”
  脚步声移向屋子门口。
  “掌柜的……。”
  “做什么?”
  “您夸我还不如赏我几个小钱……”
  “好……”
  屋门吱吱扭扭地就要关上了,杏儿喊:“救救我!掌柜的。”
  关门的声音停住了。
  返回来的脚步声响起来。
  那位掌柜是位长者,他走近杏儿,问:“你是做什么的?”
  “民妇是个农民,山西人……”
  “你为何男扮女装?”
  “我是到归化来寻夫的,为了走路方便所以男扮女装。”
  “你丈夫是什么人?”
  “是学买卖的。”
  “哦!”
  “你丈夫是哪里人?”
  “祁县……”
  “哦——你是祁县人?”
  老先生语调升高许多,表现出极度的惊讶,又问:“你丈夫在归化住什么字号?”
  “……大盛魁!”
  “啊!这么说你的丈夫是大盛魁的人?”
  “是……”
  “那你怎么会没有人管?”
  “可惜,我丈夫后来被字号开销了。”
  “开销了……”老先生又问,“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
  “古海……”
  “啊!你要找的人就是……是古海!”
  “是,是古海。我的不争气的丈夫……”
  “……莫非你是杏儿?”
  “掌柜的是谁?怎么会认识我?”
  “杏儿!你快起来看看,我是你姑父呀!”
  “姑父?怎么会呢?我是在西口路上啊。”
  “是我,我就是姚桢义!”
  “姑父啊……”杏儿放声号哭起来,“我的命咋这样惨啊!”
  “孩子,先别忙着哭。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你看看净是病人!”姚桢义说喊道,“地保!快来帮我……”
  他们把杏儿移到一处干净地方,喂了水和饭。看看杏儿的精神好一些了,姚桢义告诉杏儿:“杏儿你还去什么归化!我就常年住在归化城,四处派人打听消息,四年了到底也没把海子找到。你一个外乡人,又是个女人,你怎么找?”
  “我就不,就不回去!”
  “快别说傻话了!”姚桢义说,“归化城不是那么好玩的地方,算你走大运遇上我了,不然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呜哇!”杏儿放声痛哭出来。
  哭归哭,哭完了杏儿还是跟着姚桢义返回了小南顺。问题很现实,塞外荒野男人们上路都还是成帮结伙。她一个女人家,又是孤身一人,谈什么走西口闯归化,太不现实!
  再者说了,此时杏儿身染重病,走路还得人抬呢。唉!她本人都是命悬一线呢,还能谈什么别的事情。伤寒是很厉害的病,是传染病,姚桢义费了很大劲儿才在当地请到一个肯为杏儿治病的先生。花费银子不说,姚桢义还陪上了许多好话。
  为了给杏儿治病,姚桢义在杀虎口耽搁了整整八天的时间。
  那么杏儿就只有痛哭一场来把胸中的郁闷宣泄宣泄了。
  姚桢义不是什么大买卖人,这些年鞋店生意又不怎么好,所以他是“起旱”,就是说是靠两条腿走着回乡的。为了杏儿他特意在杀虎口雇了一辆二饼子牛车。
  再说姚桢义怎么就会和杏儿相遇呢?是这样,姚桢义回乡探亲,从归化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杀虎口这地方的时候他特意到当地的“大炕”和“梦楼当”来看看。他知道,杀虎口受归化影响,也有专门收留死人和病人的公益机构。到梦楼当和大炕来看为的是寻找古海。自打古海离开他以后,姚桢义是每到一地都要打问古海的消息,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这些年他为了找古海,不论到哪里都是逢人就打听。
  毕竟古海是他带出来的,而且古海的最后离家出走是从他的义和鞋店出走的。而且是在他的辱骂之后离开的。他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古海爹妈无法交代。
  找不到古海,就帮助那些遭遇不幸的朋友或同乡。出于这样的心理,就算是遇上根本不认识的蒙难的人,姚桢义也会出手相助。同时他也相信,一个人多做善事,能为自己积德。
  没有希望的日子又像小河的水哗哗啦啦地流淌起来,回到家伤寒病刚刚好了不久,杏儿就又一次病倒了。张婶、杰娃媳妇、靖娃媳妇都来看望她,安慰她。
  杏儿在炕上整整躺了个把月,起来以后整个人瘦得都脱了形,她走到街上,见到她的人都要吓一跳。
  靖娃媳妇来看杏儿,说:“杏儿呀,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眼窝陷得那么深,都成什么了!”
  “成什么了?就像鬼似的了对不对?”
  “我是说连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你是不好意思说,我的样子怪吓人的吧?”
  “瞧你说到哪里去了。”
  靖娃媳妇打着哈哈把话岔开了。
  靖娃四岁的儿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杏儿,杏儿把手伸给孩子想摸摸他,那孩子却把身子直往他妈的身后躲。
  杏儿叹口气放下了手,“就连村子里孩子们都怕我了。”
  这次打击对于杏儿来说真的是太深刻了,一连过了将近半年她的身体才慢慢恢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7。 命运纠结着的诱惑(1)
一个月色清朗的晚上,不可避免的故事终于在杏儿与月荃子之间发生了。对于杏儿来说那是她一生都会牢牢记着的时刻。她和小叔爷去麦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两人坐在田埂上吃饭。满脑子是那个归化城的杏儿呆呆地咀嚼着馒头,眼睛望着天空上的一朵长条形的流云,好半晌没说话。
  月荃也沉默着。一种沉重的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压抑着他俩。俩人同时都直喘粗气,觉得气脉不够用。
  后来月荃问:“杏儿,你想甚呢?”
  “我在想我的命。”杏儿说,“我在算呢,算起来我嫁到古家这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了……哇……”
  月荃不知道如何应答,他一点也摸不准杏儿此时的想法。
  “……好像是昨天的事情,海子骑着高头大马,用花轿把我娶回小南顺。”
  “是有些年头了。”
  “可是,到如今我咋就连见我男人一面都做不到呢,海子是死是活我总得听个话儿呀!那个归化城啊,我咋就到不了呢?!”
  “……”
  “呜呜……”
  突然杏儿把手里的碗使劲抛了出去,连碗带汤全都抛出去,像狼似的嚎哭起来!
  “杏儿,你怎么了?”
  月荃走过去,拿手触她的肩膀。杏儿一甩手把月荃的手打开了,“滚开去!你是一只狼!你混蛋!你不是人……”
  “你……作甚骂我?”
  “都是你!”
  “我怎么了?”
  月荃在说这话的时候注意地观察着杏儿的表情,他预感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事情的转变就发生在杏儿甩开月荃手臂的那一瞬间,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给点醒了,月荃略略愣怔了一小会儿,突然跳起来扑向杏儿。他像抱一只小猫似的把杏儿抱在怀里,也不知道怎么的,月荃一伸手就把刚刚垒好的麦垛给推倒了。随着麦垛轰轰轰轰地倒下去,月荃和杏儿也倒了下去……
  杏儿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只是本能地接受着。强烈的男人的汗味和体味刺激着她……从未有过的痛苦和舒畅同时袭击着杏儿。天旋地转,她的感觉接近昏厥。
  这时候一场大雨忽然而至。如注的雨滴连天接地,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它的水汪汪的气息中。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眼泪,在杏儿的脸上奔流着。哗哗啦啦的大雨声掩盖了一切,掩盖了羞怯,掩盖了罪恶的感觉。杏儿放声地大叫起来,像一只真正的狼,一只饥饿的母狼。大雨淋湿了她的头发,淋湿了她的衣服,她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全都湿透了。杏儿似乎没感觉。
  大雨也淋湿了月荃,他的衣服,他的裤子。
  “你都湿了……”
  月荃在间隙对杏儿说。
  “不怕……淋湿了好!湿得越透越好!”
  他们就在湿漉漉的麦田里滚过来滚过去。他们想借大雨把时间、把自己、把整个世界全都忘记了。什么也没有了,一切全都是空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雨就停了。
  大雨停止了以后杏儿和月荃也停了,好像是被提醒了。但是杏儿还被月荃紧紧地拥抱着。杏儿没有看到他们俩全都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月荃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痴呆呆地看着杏儿的眼睛,目光里是杏儿从未看到过的柔情。杏儿好像还处在昏厥之中,偎在月荃的怀中。又过了一会儿,杏儿才开始清醒过来。
  等到杏儿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她本能地大叫一声,看见抱着自己的月荃就好像是看见怪物似的,猛地把他推开了。与此同时杏儿看到了赤身裸体的自己!杏儿猛然跳起在麦田里狂奔起来。
  等到杏儿穿上衣服重新回到地头,看见月荃也穿好衣服,他蹲在地上,双手抱住脑袋,整个身子蜷曲着。月荃听到杏儿的脚步声,也不抬头也不看杏儿,等了一会儿他猛地跳起,扑向放在地上的镰刀。还没等杏儿反应过来,就见月荃子已经把扬起的镰刀狠狠地戳进了自个儿的胳膊。
  雨水从头上滴到他的胳膊上,血水顺着手臂流到了地里。
  杏儿被鲜血吓坏了,她抱着月荃的胳膊拿手往伤口上堵,结果鲜血很快就将她的双手染红了。
  “你疯了?你会死的!”
  “就让我死吧,我不是人!我连牲口都不如!”
  月荃子责骂着自己,拒绝杏儿为他包扎。  
  杏儿撕破自己的衬衫,流着眼泪为月荃子把伤口包扎好。
  后来她对月荃子说:“月荃子……你……我们做下了什么事?要知道你是我的叔爷呀!”
  杏儿疯狂了。她突然号叫一声,声音就像母狼似的,向月荃扑过去,她把男人强壮的身体压在自己的身下,撕扯着他的头发,拿手巴掌扇他的耳光。
  咣啷啷的雷声和哗啦啦的雨声在他们的头顶响个不停。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杏儿没有和月荃说一句话。不管一起干活儿还是吃饭,杏儿连眼都不往月荃那边看一下。
  算起来这已经是杏儿嫁到古家的第十五个年头了,是月荃子第一次让杏儿体会到了做女人的滋味!人总是贪婪的,杏儿体会过了那种滋味一次就会想要第二次。这一天啊,就像谁拿刀子在岩石上刻下了深槽似的牢牢地印在了杏儿的脑子里。他俩相拥着在田梗上翻滚,从未感受过的巨大快感冲击着杏儿,使她忍不住嚣嚣号叫起来,其声犹如野兽。她浑身颤抖着不住地哼哼着,后来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月荃子的肩膀竟被她生生地咬出了血。后来当享受的浪涛退去,杏儿伏在月荃的身上像一只乖巧的猫,她一边拿舌头舔着月荃肩头的伤口,一边问:“还疼吗?”
  月荃奇怪地问:“平日里你总是绵绵的,今夜咋就像是一只母狼一样狠呢?”
  杏儿说:“我也不知道为甚……就觉着咬你我的心里痛快。你别怪我。”
  “我才不会怪你呢,”月荃子的大手在杏儿头上抚摸着说,“你越是咬我咬得狠,我的心里才越是痛快!”
  杏儿说:“鬼打得你胡说呢!”
  “我说的是真话。”
  “你说的是真话?”
  “当然,我甚时哄过你?”
  “我不信。”
  “真的!”
  “你说的话要是真的,我还要咬你!”
  “你咬吧!”
  杏儿在月荃的肩上轻轻咬了一下,问:“你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