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巷口商学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言:为何从7…ELEVEN可以全盘了解商业“经营”
我在这四五年间,十几次访问过日本最强大的连锁便利商超——日本7…ELEVEN的创办人、至今仍执掌经营大权的铃木敏文。他也是Seven & I Holdings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关于铃木先生所独创的经营学、创新的思考方式,我也写过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你目前正在看的。
一般而言,经营学是针对公司这个组织所采取的作为,从各种层面加以说明的学问。但是,正因其作为乃源自于人,所以经营学中,“人力资源”就占了极大的部分。
学习经营学就能了解人、了解社会、了解为人处世。所以,从即将步入社会的16岁起,就该学习经营学;而且对于年轻世代而言,重要的是能否尽可能地讲述“活用的经营学”!
关于这点,就如S君正在做的,以铃木先生从零开始,建立起最强大、随处可见的连锁便利超市7…ELEVEN为例,将其经营学以实例传达给年轻世代的读者,我想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经营究竟是什么?成功的经营是怎么办到的呢?以模范之姿登场的,就是刚才所提及的7…ELEVEN。经营学中,有以众多企业经营为样本,加以分析的方法;也有以一个杰出、扎实的经营为个案,仔细地研究,从中发现本质理论的方法。本书是采用后者,并举7…ELEVEN为例。
因为对你而言,7…ELEVEN在巷口随处可见。此外,还有两个重大的理由。
第一,从创业以来,铃木敏文这位经营者所实践的经营学,简单易懂。
例如,世界知名的海外企业家来到日本,与铃木先生等日本企业家共同举办座谈会时,如果将个别的发言公布在网络上,浏览铃木先生发言的数量,总是特别多。这是因为他的发言特别简单明了,而且很有说服力。
7…ELEVEN的分店在日本国内就有一万家以上。以一个国家中的分店数量来看,全世界排名第一。而巡视各家分店,给予经营指导的区顾问,简称为OFC(Operation Field Consultant)的员工,约有1500人。
OFC平时在自己的责任区,但每一周,北从北海道,南自九州,所有人员会聚集在东京的总公司,召开“FC会议”。届时,铃木先生身为领导者,总会不厌其烦地对着全员,重复讲述7…ELEVEN所推行的经营原则。
FC会议一年就有50次。从创业以来,持续了30多年。铃木先生说过的话相当多,但道理却一贯不变。如果加以整理,约可集中在五六个项目上。铃木式的经营学就是如此简单。不过,却在商超界发挥了压倒性的优势。
而举7…ELEVEN为例的另一重大理由,就在于从7…ELEVEN几乎可以全盘了解与经营相关的事物。
商业经常被比拟为河流。从最上游的原物料供应、商品的生产、运送商品的物流、中介商品的批发商,直到下游的销售,可以视为一条河流。7…ELEVEN是零售业者,所以位居最下游(零售业、物流业、批发业也统称为流通业)。
本书是假想身为读者的你们,开始在7…ELEVEN打工,成为职员,晋升管理层,最终跃升为总裁。我所采用的架构,是要你在各阶段的情景中,熟悉工作方式,并获取所需的能力。我衷心企盼最后你坐上总裁之位,能感受到经营的精髓。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1)
1。“订货”作业本身,可以像在操作电玩的摇杆
想像一下,你开始在7…ELEVEN打工。
工作了一段时间,熟悉了做事方法,某一天你被老板叫去,指派新的任务,就是订货。在7…ELEVEN,工读生也要负责订货。他们称之为“订货分担”,被视为店内的重要工作。
便利超市的理想,就是顾客所需的商品,在所需的时候,要多少就有多少。能否尽可能地达成此“理想”,则取决于订货的方式。
如果供货充足,顾客就会源源不绝。订货左右了商店的经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你被委以便当、御饭团、三明治、现烤面包、小菜、手工点心等主要的鲜食商品时,责任是很重大的。
当然,订货作业本身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使用如杂志般大小的行动终端机GOT(Graphic Order Terminal),便可在卖场进行。看着液晶屏幕上所显示的各项参考资讯,如同在操作电玩的摇杆般,哪样商品要进几个,逐一键入即可。而被输入的资讯就会经由网络,汇总到位于总公司的主电脑。
集中在总公司的订货资料,会被送至批发商、鲜食商品制造厂——所谓的下游供应商那里。下游供应商是具有配送机能的制造商。商品会从此处先被集中在各地的共同物流中心,再依序配送、进货给各店家。
例如便当、御饭团等米饭类的进货,分为深夜的第一批、中午前的第二批、黄昏的第三批,三次来进货。各分店在上午10点前,要下当天第三批(黄昏进货)的订单,接着上午11点前要进行第一批(深夜进货)、第二批(隔天中午前进货)的订货。这些订货资讯会经由总公司,送达分散于全国80处的各下游供应商的专用工厂,商品在此被制造。流程就是如此的。
如上所述,只要会操作GOT,订货作业本身并不困难。即使是生手,只要按个按键,也能订到平时缺货的超人气商品。但是,让工读生也负责订货,并非是因作业简单,其实恰好相反。
“因为步骤简单,任谁都能胜任有余,反而没法打马虎眼。没有比这更难的事了。”说话的人,是东京多摩市7…ELEVEN圣迹樱之丘站前店的老板山田仁。如店名所示,位居私铁京王线车站旁的这家店,其营业额为7…ELEVEN分店平均值的两倍以上,生意超兴隆。老板看起来精力充沛,与员工携手奋斗打拼,号称“战斗的店”。
山田先生从前在多摩市内一家拥有四个分店的酒专卖店,担任业务经理。但这家酒专卖店结束营业,1996年,38岁时他自己创业,做了这家店的老板。算是业务老手的山田老板,有一阵子“因订货的困难而相当苦恼”。他这么说道:
“为什么困难呢?因为过去做过业务经理的经历,毫无用武之地。在酒专卖店时,我与制造商、批发商的业务员进行采购上的交涉;怎么砍价就靠我的功夫。我也累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我也会通过人脉关系,将难以到手的商品弄来。对于自己的采购能力,我充满自信。
“但是在7…ELEVEN,完全不需要这些。全部都由总公司代为处理。对店家而言,重要的是针对明天,哪个商品要订多少的量。就这一点,业务经理与高中生是站在相同起跑点的。过去的经历既然不管用了,实力的高低就显而易见。倚赖丰富经验的人,或许正显出自己的无能。
“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有没有真心要做生意。即使是大型超市的课长,也可能在订货上输给工读生。就因为订货是人人都会的,反而困难。”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2)
2。实习生都会的“订货”,其实很不简单
如果气象报告明天会下雨,就要多订“鸡肉什锦饭团”,而不是“梅子饭团”在此,你或许会有个疑问:工读生真能做到你所期待的事吗?甚至是超越“大型超市的课长”吗?
先从结论说起,就因为工读生也要负责订货,所以7…ELEVEN才会强大。那么我们就请见证人出场吧!第一位是东京大田区7…ELEVEN莲沼店的老板,山岸正人先生。
“比起身为老板的我,工读生各个都很会订货,精准度也高。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拜他们所赐,我才能乐得轻松。”
山岸先生从高中一年级起,就在这家店打工。他与前任老板的女儿,当时在店里帮父母忙的由佳女士“职场结婚”,继承这家店。目前工读生有15人,兼职主妇有3人。或许是老板爽朗、善于交际的个性所致,彼此的年龄虽然有段差距,却是感情和睦。号称“和乐融融的店”,确实也名副其实。
山岸老板在超市工作20年,算是老手中的老手,但订货他还是全交给工读生、兼职人员。
例如,主力鲜食商品之一的沙拉和小菜,负责订货的是高中三年级的森田严文同学。他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打工,一年前从负责订杂货,被“拔擢”到订鲜食商品。由于沙拉、小菜卖不完就要扔掉,所以需要极高的订货精准度。该怎么下订单呢?森田同学说:
“比方说,气象报告说明天的气温会下降,就要加订温热的小菜,而不是沙拉。如果因为昨天沙拉卖得好,隔天也订相同的量,就会卖剩,而要扔掉。每次都要思考:明天这个商品会卖这么多吧!然后下订单。结果如预期般顺利的话就超高兴的。”
对于森田同学的工作表现,山岸老板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
“森田会在周末补进充足的小菜,明确地推出今天店内所要促销的‘主打商品’。这个做法符合顾客的需求。自从交给森田之后,不太出现报废,所以营业额迅速攀升,利润也成长了。”
在莲沼店里,便当、御饭团、三明治等攸关营业额的商品,也是由兼职的汤田泰雄先生负责订货。六年前20岁时,他还在就读电脑专科学校,便开始打工。有一阵子他在一般公司工作了两年左右,却因为繁忙的工作,导致身体欠佳,辞职之后又回到莲沼店。他就是所谓的自由工作者,却是老板的左右手,打点店务。汤田先生说:
“下订单时,必须注意隔天的天气。根据气象报告,如果会下雨,就不用太期待顾客外出。尽管如此,如果是雨天,同样的御饭团十二三种当中,比起梅子之类的清淡口味,要多预备鸡肉什锦之类口味较重的,顺雨大发利市。”
这种订货的方式,在7…ELEVEN称为“依据假设的订货”。要求高中工读生也要会“假设”,正是7…ELEVEN强盛的秘诀之一。
3。在店内创造模拟商店,相互脑力激荡,突破瓶颈
第二位见证人是总公司方面的人。前言中有提到,在7…ELEVEN有种巡视各分店并给予经营指导的OFC。而这位是目前活跃于东京杉并地区的OFC秋元秀则先生。他在1997年,30岁时,从证券公司转换跑道。
由于7…ELEVEN的OFC会随着分店的增加而增员,所以有很多是中途聘用的转行者。其中也有许多是泡沫经济崩盘后,由惨淡经营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业界转行来的。曾体验过证券公司沉重业务的秋元先生,进了7…ELEVEN,巡视分店现场,最令他惊讶的是“年轻工读生的力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3)
“我一直以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固定的事,领时薪,这就是工读生。但在7…ELEVEN,却颠覆了这个常识。看到有些分店里的工读生负责订货,却又能营造深具质感的卖场,分店的营业额迅速攀升,对于他们坚强的战斗力,我深感震撼。年轻的工读生各个都持有目标,全心投入店面经营,就能发挥强大的力量。不过,也有为提振业绩而苦恼的店家。目前我的工作重心已完全移转到怎样提升工读生、兼职人员参与经营的意识,并强化战斗力。”
秋元先生所负责的分店,曾发生这样的事。某天,老板去世了。在此之前,仅“蘸酱油般”参与店务的老板娘,这下却要扛起一切。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无法经营,惟一的出路就是集合众人之力来渡过难关。但是,这家店是以工读生、自由工作者为主,刚开始就像是一盘散沙。
要怎么样将他们凝聚成一体呢?秋元先生有个构想。
这个构想就是将店视为一个“模拟的商店街”。以工读生们个别负责订货的商品种类,设定“佐藤饮料店”、“田中零食店”、“铃木意大利面店”等模拟商店,告诉他们“这区就交给你了,请当做自己的店来规划”,交由他们经营。
接着将模拟商店街绘制成图,贴在店内的办公区。每个周末,如果各店的业绩超过地区整体的平均值,就贴上“金色圆形贴纸”,并颁发“特别奖金”给绩优者,以资奖励。秋元先生谈到他的用意:
“负责订货的每一个人,为了提高自己‘商店’的业绩,势必要多方创新、下工夫。当他们被赋予目标,想受到肯定的进取心就油然而生。加入‘金色圆形贴纸’的游戏要素,就是希望他们能持有良性竞争的意识,而主要是工读生也要参与经营,提振士气。这家店也因此顺利地渡过危机。工读生、自由工作者这些人员,自发地开始各样活络生意的尝试,连提出构想的我本人也深受震撼。”
秋元先生的上司,也是一起致力于活络杉并地区的金子裕司区经理(在7…ELEVEN,将地区称为“区营业处”)这么说道:
“如果全神贯注于订货,只要3个月,工读生也能讲出一套自己的经营之道。那正是7…ELEVEN强盛的道理。”
4。“销售一空”是该欢喜,还是该反省
“销售一空”真的是件该欢喜的事吗?站在做生意的角度,全数卖完看来是非常成功。但真是如此吗?
有些人气商品推出后,全数卖出,就会写出“全数卖出,感谢您”;或是一开始就有限量时,则挂出“销售一空,对不起”。这是很奇怪的说法。因为看见“全数卖出,感谢您”贴纸的,是卖完之后才来的客人,他们会想:“我又买不到,没道理向我致谢。”至于“销售一空,对不起”,如果要致歉,客人或许会想说:“当初就该准备更多的数量。”——其实这种感觉才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商品销售一空没有剩余,是最好的,所以卖方常以为“销售一空=好”。不过,铃木先生却说,这里潜藏着似是而非的谎言。“销售一空”其实是“卖方的满意=买方的不满”
进的货卖完了,卖方常是高呼万岁。但是,卖完后才光临的顾客,看到架子上空无此物,只会心生不满。如果这状况持续下去,或许他就不再踏入这家店。而那家店当时如果有那件商品,就不会让原本到手的生意跑了,失去顾客。 。。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4)
卖方当然可以认为,有商品的时候不来,卖完了又不满,那是顾客的任性。相反地,如果从买方的角度优先思考:顾客难得光临,却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很明显是自己的疏忽。——就会是这样的看法。所以,卖方的方便就是买方的不便,买方的方便却是卖方的不便,卖方的方便和买方的方便常是不一致的。在买方为主的市场,必须调整脚步,跟上顾客的任性
从前的时代,就算是站在卖方的立场做买卖,也可以卖得很好。那时市面上流通的商品还不多,物资缺乏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卖方为主的市场。而今瞧瞧衣柜,东西多到快满出来,是个物资过剩的时代,已剧变为买方为主的市场。因此,对于顾客的任性、买方的方便,卖方能配合到什么地步,就成了关键所在。
在铃木先生的话中,有这样的说法。“当时如果有那件商品,就不会让原本到手的生意跑了。”这个称为销售的“商机亏损”或“商机损失”。那是指如果顾客光临时有那件商品,应该可以成交,却因缺货而产生的损失。
另外,由于卖剩的商品要丢弃,所蒙受的损失就称为“报废亏损”或“报废损失”。
商机损失与报废损失,哪一个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呢?其思路就是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来思考。
举个例子来说,这是某家7…ELEVEN的故事。老板先前在中型连锁超市担任店长,由于想“试试自己的实力”,所以经营起便利商店。不料,他的经营方式,却与其积极的心态恰好相反。
在超市做店长时,他最大的烦恼,就是报废损失的问题。每晚店一打烊,如果报废过多,就表示业绩不好。即使经营起超市,那个记忆仍未抹灭,结果消极地订货,一直为提升业绩所苦。最典型的就是小菜类。
那家店坐落在站前的商业街,附近是住宅区,客源以单身人士、学生居多。原本寄望汉堡肉、八宝菜、糖醋排骨等小菜类会有好的业绩,谁知却毫无起色。
问题就出在订货的方式。“如果剩了该怎么办?”因为担心报废损失,就少量订了两三个上架,却剩下一两个。顾客见到架上只有零星几个,反射性地认为:“该不会是卖不好剩下的吧?”就难以伸手购买。忧心报废损失的消极姿态,却招致报废损失,导致恶性循环。
说到这家店,问题是出在哪里呢?与其说是报废损失,不如说是由于消极的订货,导致更大的商机损失。
其后,由于负责的OFC作为他的后盾,热心地建议,老板的心态转为积极,大幅增加小菜的订货量,也增加了陈列的排数。他也将小菜摆在米饭的旁边,借助关连性的陈列,希望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结果,营业额飞速上升,此后就不曾下滑。
对顾客而言,哪一种才是令人满意的状态呢?答案自是不用多说。
5。忽视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就会产生商机损失、报废损失
我们再稍微谈些商机损失的话题。
先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某商品有X、Y、Z三个种类。X进了50个卖出30个,Y进了30个卖出20个,Z进了10个卖了10个。如果由你负责订货,接着你要进哪个商品,又进多少呢?
如果毫不考虑地只补充卖出的量,我们称之为“补充订货”或“追加订货”。如果那样就好的话,订货就成了事先有答案的“作业”了。不过,这么下去的话,卖场永远是一成不变,客人就会流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5)
你必须要分辨“畅销商品”与“滞销商品”。所谓的畅销商品,就如字面所示,是指因切合顾客的需求,卖得好,预期能扩大业绩与利润的商品。
相反地,脱离顾客的需求,销售不佳,无法期待业绩与利润,没有必要摆放在店内的商品,就称为滞销商品。
那么,X、Y、Z中,何者是畅销商品,何者是滞销商品呢?
目前便利超市已导入了POS系统。这是个在终端的收银机,以售出商品的条码输入资讯——哪个商品何时卖出几个,能够自动管理各种销售资讯的系统。
以POS数据来看销售量,依序为X是30个、Y是20个、Z是10个,所以“销量商品”的冠军是X。但那真的是畅销商品吗?
在此,我们再试着加入另一个时间的数据。实际上,Z一个钟头就全数卖光,Y半天内30个卖出20个,X一天内50个卖出30个,剩下20个。如果是这个样子呢,就卖出的速度,依序则为Z→Y→X。
虽然销售量最少,但新的畅销商品却是Z。能在一个小时内卖完,是因大家都非常想要这件商品。而Y、X之所以能卖出,说不定是因第二个小时后,店内已没有Z了,顾客虽然早已厌腻Y、X,不得已也只好购买。Y,X很可能才是滞销商品。
如果不假思索,仅参考销售量来补充订货的话,很可能在畅销商品Z的部分就产生商机损失,而X、Y的部分就产生报废损失。相反,如果积极地多进些Z,而适度地订X、Y,或者将其抽离卖场,商机损失就会缩小,报废损失也得以压低。
现实问题是,受限于超市的摆设空间,为了大量补进畅销商品来陈列,势必要将滞销商品一一下架。
总之,如果以掌握畅销商品,将商机损失压到最低为目标,并以此作为优先的考量,滞销商品的报废损失自然也会被压到最低。
关于分辨畅销商品与滞销商品的重要性,铃木先生是这么说的——“昨天的顾客”所要的东西,不能给“明天的顾客”
我们往往站在卖方的立场,关心哪个商品会卖得多,就再进些卖得多的商品。但那是到昨天为止的畅销商品,是与“昨天的顾客”做生意的方法。
现今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昨天的顾客”与“明天的顾客”是不相同的。在下订单时,重要的是思考“明天的顾客”所需是什么。某件商品虽然到昨天为止卖得并不好,但隔天会如何呢?要常思考新的畅销商品是什么,并将商机损失压到最低。
当所需的商品没货时,顾客当天或许会不得已地购买早已厌腻的其他商品,做出消极的选择。但是,一再发生的话,顾客就不再前往那家店了。营业额低于前一年的店,一定是产生了商机损失与报废损失。而这就要归咎于补充订货、追加订货了。
6。 POS系统不会显示“明天顾客”的数据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掌握“明天的顾客”需求,并且抓住新的畅销商品,将商机损失降至最低呢?
在7…ELEVEN,每天都在实践着一种被称为“假设”的做法。
所谓的假设,简言之,即对于未知的答案,“假定答案会是如此”。铃木先生在后面的经验分享中会有进一步说明。
在每天的订货中,每一次都要建立假设。明天什么商品会畅销?要建立假设。即使是工读生也不例外。思考对方未察觉的潜在需求,就是“假设”。
打个比方,你在思考要送什么生日礼物给朋友。送对方想拥有、想收集的东西是最为简单的。也可以询问对方想要什么。这正是投其所好。同样是需求,但早在对方的意识中表露出来,也察觉到,所以这是“外显的需求”。当然对方也会很高兴吧!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6)
但是最让对方高兴的,就是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其实真的很想要的东西。这也就是他人察觉到自己的“潜在需求”,所赠送的礼物。因为连本人也未意识到,所以任谁都不知道答案。
但是,多方思索对方接下来想做什么,认为这样的东西应该能讨其欢心,这就是假设。任何人都在生活的各样情境中,无意识地进行着假设。
掌握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也是当那件商品出现在眼前,才意识到“我想要这样的东西”,不由得伸出手去。即使你去询问顾客,他也不知道。这时,假设就有其必要。当然,任何人都会在意所订的商品是否如同假设,卖得很好。这时,就要以POS数据来确认销售的结果,这就是“验证”。
POS系统原本是美国开发的,但在美国,主要是用于防止收银人员的输入错误、不当行为。将其作为订货、商品管理的工具,却是日本的7…ELEVEN首开先例。铃木先生认为,对POS系统,一般人有些误解。
关于POS系统,最常遭到误解的是,一般人都以为商家是根据POS所显示的销售排行来订货。这么一来就与补充订货、追加订货相似,将会导致商机损失、报废损失,就如先前所述的。
POS所显的是“昨天的顾客”数据,而不会显示“明天的顾客”数据。“明天的顾客”需求,明天的畅销商品,要由人建立假设去探寻。
POS基本上在验证前一个假设是否正确,也是为了连结到下个假设。
让我们来看一个根据假设来订货的例子。铃木先生经常说的,就是“在海边的店,梅子饭团会大卖”的例子。
在通往钓鱼船码头的路上,有间7…ELEVEN。根据气象预报,明天周末是个绝佳的钓鱼天气。可以想见的,一早钓客就会顺路来买午餐。那么,究竟要订什么商品呢?负责订货的人员就要建立假设。
早上买了午餐到要食用,有段时间;气温似乎还会上升。那么,购买摆上一阵子也不易变质的东西,不就是顾客的心理吗?那么,梅子饭团这一类的商品应该会受欢迎。考量之后,就大量进梅子饭团。
其实钓客也是为了买午餐才光顾的,至于要买什么,大多还没决定。当他们看见陈列架上排着大量的梅子饭团,才察觉到自己也不太意识到的潜在需求,于是一个个接着买。顾客认为“这家店有很多我想要的商品”,于是心满意足,自然会经常光顾。
7。支撑7…ELEVEN经营的正是“单品管理”
接着是东京某个地区,针对春天的黄金周(译注:日本五月初的连续假期)所执行的企划案例。当地以住宅区居多,连续假期期间,许多人外出旅行、度假,所以顾客总是锐减,便当类的进货量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压得比平时还少。
只是连续假期期间,来光顾的客人也不是路过的,而是住在附近的人们,所以如果能确实满足其需求,将来很可能会成为老主顾。另外,可预期的是,连续假期期间,还待在家中的客源中,年事较高的人比年轻世代可能更多。
于是,7…ELEVEN注意到一种甜点类商品。透明的果冻中加入各样水果,虽然平时没有特别促销,但因它原本就好吃,加上150日元的平价,对于重视健康的顾客,即使不是每天,两天也会想吃上一次,算是常用型的商品。
连续假期期间,鲜食商品的陈列架上,往往显得冷清,但是果冻色彩鲜艳,大量摆放在一起的话,卖场看起来色彩缤纷,极具吸引力。就在整个地区积极地补货之下,平时这件商品一天的营业额约2000日元,但这时达到10000日元的分店接二连三。而购买的顾客正如假设般,多是当地的年长者。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7)
就在同一地区的某家店,工读生从这个黄金周企划的假设中,得到启发,自己也建立了独特的假设,并得到成果。工读生想到,连续假期期间,不见得是全家都外出。独自看家的父亲该怎么打理晚餐?于是他规划一个促销咖喱调理包的卖场。正因为他平时就负责咖喱调理包的订货,所以才能直觉出这个假设。
基本上,POS数据是用来检验假设,但是从POS数据的微妙变化,也可能产生假设。
位在东京市中心的某家分店,中午的高峰时段卖出大量的沙拉,主要是女性上班族连同便当类购买的。沙拉的进货是中午前的第二批、傍晚的第三批,共进两次。某天,当地的OFC看了POS数据,发现第三批进货的沙拉销售量虽低,根本比不上白天,但竟然还有销出。
究竟是谁?又为何购买呢?这里是夜间人口为零的地区啊!即使女性上班族加班,也不可能在便利超市买晚餐。再仔细确认过POS数据,不仅是数量,也查了卖出的时段,才知是隔天早晨外出上班的高峰时段所卖出的。
这不就有潜在的需求吗?OFC便与老板商量,在第三批进货时,补进大量的沙拉。这假设也漂亮地命中了。原来一大早,女性上班族会买沙拉作为早餐,在办公室食用,或是为了避开中午的拥挤,提前购买了。此后,这家店一早就摆出大量的沙拉,刺激潜在的需求。
所谓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