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明只觉自己的欲火一下燃烧了起来,压抑已久的**被她那娇美动人的神态倏地唤醒。他原本矜持坚定的意志也在李秀宁的勇敢和坚决下瞬间崩溃。眼前绝美女体带来的视觉快感迅速在他的心海中荡漾起层层涟漪,使他的欲火熊熊燃烧、将原本残存的理智驱散得一干二净。
宇明猛地抱紧了李秀宁那动人心弦的美丽躯体,把她轻轻放在自己身下。她那高挑纤细的身就这样一丝不挂地展现在自己眼前,白皙的肌肤胜雪,滑腻如丝,同时因为害羞而泛起一片晕红。
烛光下,两个身影紧紧地靠在一起,晚风吹拂着院内的树叶哗哗作响,宇明抚弄着李秀宁那窈窕曼妙的身。娇美的女体在他的抚弄下颤抖了起来,一阵阵如仙音般的娇喘声在房间里响了起来……
李秀宁的娇躯在羞涩的呻吟声中完全裸露出来,两条修长笔直的白嫩大腿羞涩地靠在一起,宇明看到这撩人的姿态,原本的一丝犹豫都抛到了九宵云外。
现在就要了李秀宁也许会后悔,觉得应该放在正式结婚之时。
可是如果要他现在起身离开,宇明却认为自己会更后悔!那美丽轻盈的玉体扭动着,展现出动人的曲线,姿态绝美动人,勾人魂魄。宇明敢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抗拒这优美的画卷。
宇明眼中射出炽热的火焰,他低声道:“秀宁,你真不后悔?”
李秀宁羞不可抑,忽地一声呻吟,双手抱紧了他的身体,她已经感觉到宇明身体的坚硬,它已经在自己的桃花源口了。
她紧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娇羞道:“就算我后悔了,你还能克制得住吗?”
宇明哈哈一笑,最后的心结也打开了。两人的身体很快就形成了最契合的状态,如同水到渠成般连为了一体。随着李秀宁的一声声呻吟,她终于成了宇明的女人,得偿所愿,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她紧咬贝齿、忍受着下身的疼痛,紧紧地抱住了宇明的后背,下身不自觉得开始了扭动,呻吟声中带着一丝痛苦,却又带着更多的欢乐……
这一夜,春色无边……
。。。
 ;。。。 ; ;
第289章 周氏兄弟
、、、、、、、、、、
清晨,宇明从睡梦中醒来,只见李秀宁正躺在自己身旁,她的眼睛正紧闭着,眼睫毛很长,显得十分好看,眉宇中似乎还有一丝痛楚,应是昨晚破瓜之后的反应。
宇明怜惜之余,忍不住在她的俏脸上亲了一口。他这时才意识到,算上李秀宁,自己已经有个老婆了。
这个世界,人们的爱情观念和他的时代相差远,在这里待的久了,有时他也茫然的去想,到底哪种观念诠释的感情才是正确的:爱情到底是不是天生专一的、排他的呢?还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灌输给了他这么一种观念?
感情中最深沉、最伟大的应该是亲情了,亲情比爱情更能经受考验,也更加深厚,亲情可以同样施予几个亲人,并不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爱就薄弱了对于另一个的感情,那么爱情呢?
宇明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敢发誓,为了深爱的女人,他死都不会皱一皱眉头,可是为什么,心头在想一个女人的时候,还能浮起另外的女人身影?
对于长孙无垢,从两人进入洞房,掀起她的盖头,看到的第一眼起,他就深深感觉到她对自己的爱,那种爱实在是刻骨铭心,深彻入骨。他能感受到彼此的感情如胶似漆,如梦如幻。那种水乳茭融,完全敞开心怀的爱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
但当他面对红袖的时候,他也感觉自己对她的爱是真心的,他可以把自己的内心都敞开在红袖的面前,他相信红袖对自己也是这样的。
不过,长孙无垢和红袖之间关系可不见得有多和睦,自己真能调节好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吗?而且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李秀宁,情况就更复杂了。
角形貌似是最稳定的结构吧。或许个人之间反而会好相处一些呢?宇明脑中突然浮现出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不禁有些好笑。
就在这时,房间内却传来了“嘭、嘭、嘭”的敲门声,宇明被吓了一大跳,如果有人进来看到这情形,可实在尴尬之。毕竟在这时代,男女之间未过门就睡在一起可是大伤风化之事。
他连忙问道:“是谁?有事吗?”
“夫君,是我!”这时,门外传来了红袖的声音。
“你等等,我马上就来开门!”宇明应了一声。他和李秀宁连忙
宇明和李秀宁连忙穿好衣服,然后收拾了一下床上的被盖,方才打开了门。
红袖走进房间,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然后又望着两人红扑扑的脸蛋,哪还不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轻叹了一口气后,她方说道:“夫君,你记不记得在你离开辽东之前,曾让我调查两位从中原迁来的少年?”
“是的!当时我见他们在讨论辽东的各项政策和制,似乎颇有见识,现在你打听到了他们的来历?”宇明问道。
“嗯!”红袖点了点头道:“这两人是山东登州人,哥哥叫周涛,曾经担任过大隋水师的战舰舰长,并参加过攻打高丽之战。在战败之后便逃回到了家乡,靠在造船厂帮工为生。”
“而弟弟叫周强,原来便是登州造船厂的工匠,从小就在船厂帮忙,对于造船颇有见地。据说他还曾经参于过攻高丽的水师大船建造,是难得的优秀造船工匠!”
宇明听到这里,却是有些疑惑道:“这两位年轻人,那位哥哥周涛倒还可以理解,他一定是怕被追究战败之责,所以隐姓埋名当了逃兵。而那弟弟原来便是优秀的造船工匠,为何会舍弃船厂工作不干,流落至此呢?”
红袖苦笑着说道:“这还不是杨广干的好事。王薄和徐圆朗等人原本被张须陀压制得死死的,只敢躲在山中苟延残喘,偶尔才敢下山来打打秋风。但自从张须陀在辽东战死后,山东的乱匪势力就越来越大了,官府根本剿灭不了,反而连败了几场。登州造船厂的守军也被郡守调去剿匪,导致防守空虚,被徐圆郎派兵攻入,焚烧了不少船只。周涛和周强所造之船也被烧了个精光。而按照隋律,如果他们没能按时完工船只,便要被处斩。所以周氏兄弟便只得隐姓埋名,逃到辽东谋生。”
宇明听闻之后,顿时大喜道:“如此人才,屈尊去当农民可惜了,哥哥周涛可以入我辽东水师任职,而弟弟周强可以去干老本行,到辽东造船厂,为我们造水师战舰吧!”
“好的!那我便立刻去安排此事!”红袖点了点头道。
在她离开房间时,却是向李秀宁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看来她对于李秀宁还是有不小的敌意的。
而李秀宁自然也毫不示弱,睁大着一双俏眸,狠狠瞪了红袖一眼,两女四目相对,几乎碰撞出火花来。
宇明见状,不禁觉得自己的头又有些疼痛了,暗忖这齐人之福也不是这么好享受的。
……
在辽东的局势开始平稳之际,杨广也终于决定要出征突厥了。
原本朝中官员是力反对杨广出征的。因为国内才平灭了元氏和独孤氏的叛乱,本为大隋支柱的宇明也在辽东自立,如今实在不宜再起战事。
但是,从马邑王仁恭那里传来的消息,却是称突厥人正在塞外集结,并侵袭了定襄郡,攻克了好几个县城,大势劫掠了一番。看样准备要南下中原打秋风。这让杨广顿时怒不可遏。
他原本就想北伐突厥,消灭这个对大隋威胁最大的异族。但朝中反对的声音多,而且宇明也被逼反了,这让他一直在先征辽东还是先征突厥之间犹豫不决。
可现在突厥人进攻定襄,而宇明表示仍会忠于他。这让杨广原本犹豫不决的态,突然变得坚定起来。于是在大业十二年的春节之后的第一场朝会上,他一来就作出了如下表示。
“诸位爱卿,如今宇明既然表示仍忠于朕,是大隋的臣民,那朕就暂时先不对付他。而那东突厥始毕可汗,去年才和我大隋签订盟约,今年就马上反悔,并入侵我定襄郡,不给始毕可汗一点颜色看看,他还以为我中原是任由他马蹄践踏的草场。所以,朕主意已决,将在一月后御架亲征突厥,一定要给这些忘恩负义的草原蛮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隋的厉害!”杨广厉声喝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虞世基立刻便反对道。
他出列之后,向杨广拱手行了一礼后,郑重道:“陛下,去年河东、关陇地区发生了元氏、独孤氏叛乱,虽然这些逆贼已经被朝廷剿灭,但对上述地区的生产和民众生活影响却是很大,据统计,去年关陇地区的税收比前年下降了一半以上,粮食也减产达成。而河东地区比关陇的状况更糟,在夏天时,还发生了洪灾,武安、河东、弘农、原等郡灾情严重,粮食绝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坚持发兵,恐怕朝廷财政难以负担!”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怒气冲冲道:“虞世基,你说的情况朕何尝不知?但如今突厥大兵压境,兵锋直指我大隋北方边境,不出兵抵挡,难道任由他们打进来不成?”
虞世基还未答话,裴矩却抢先提议道:“陛下,微臣观射匮可汗和始毕可汗之间,只怕也未必那样亲密无间,东西突厥相互争战已有二十多年。彼此之间仇恨深,就算暂时联手,也必相互猜忌,不如向西突厥许下重利,让他们从背后进攻东突厥,这样一来,东突厥兵自会退去。”
裴蕴也立刻附和道:“陛下,此计甚妙,遣使与西突厥谈判之后,就算谈不拢,也能让其犹豫不决,不会出重兵帮助东突厥,单是东突厥一兵,就不是那么可怕了。突厥人虽然骑射功夫厉害,但却不擅攻城。河套、河东、河北一带的边关,皆城池坚固,鱼俱罗、王仁恭、罗艺等人均是足智多谋的大将。突厥人久攻不下,自然便会退去。”
杨广听裴氏兄弟这样一说,方怒气稍缓,他点了点头道:“遣使之事倒是可行,便由鸿胪寺少卿卢楚出使西突厥吧!但御驾亲征之事朕是势在必行,如此才能振奋边关将士士气,同时震撼突厥人,知道朕坚决作战的决心……当然,考虑到朝廷的财政状况,倒是用不着举倾国之兵前往……”
说罢,他方对兵部尚书王世充道:“王爱卿,你给大家说说作战安排吧!”
“好的!”王世充应了一声,然后出列朗声道:“本次征伐突厥,我大隋共兵分五!总调集兵力在五十万人左右……”
他话音一落,便让不少官员倒吸一口冷气,五十万人已经是目前隋军可以动员的所有兵力了,这跟起倾国之兵作战又有什么区别?
虞世基又差点忍不住要出言反对,但却终于还是忍了一下,他想听听王世充的这五十万大军都从哪里调集。
。。。
 ;。。。 ; ;
第290章 辽东的体制
、、、、、、、、、、
“第一军,由李靖将军率领,兵力五万人。在开战之后,从敦煌出发,进攻金山,切断东西突厥之间的联系,防止西突厥增援东突厥。”
“第二军,由屈突通将军率领,兵力八万人。在开战之后,从丰州出发,进攻突厥牙帐,捣毁突厥后方的营地,清剿他们的留守人员。”
“第军,由王仁恭将军率领,兵力五万人,驻守定襄,吸引突厥人来攻,将他们牢牢钉在城下。”
“第四军,由幽州总管罗艺率领,兵力五万人,从北平出发,进攻突厥东部,切断其和室韦、契丹等部联系,防止辽东诸部帮助突厥。”
“而最后一军,则由陛下亲自率领,兵力二十七万人,从东都出发,经雁门、马邑,最后到达定襄,争取在定襄城下歼灭突厥主力!”王世充这时合上了手中的册道。
众大臣听闻之后,均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杨广方补充道:“至于宇明的辽东军,朕也不会让他如此清闲,命兵部给他下旨,要他派兵进攻已降服突厥人的铁勒、室韦和薜延陀诸部。使其不能随同始毕可汗的突厥大军南下!”
他说完之后,立刻便长身而立,斩钉截铁地说道:“此方案乃是朕的最终决议,众卿不得再议!退朝!”
说罢,他便在两名监和一群宫内的簇拥下,向后宫而去,在场的大臣们均叹了一口气,涉及到要准备后勤供应的几名官员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开始盘算如何筹集粮草和民夫。
……
当杨广在磨刀霍霍,准备再次对突厥大行刀兵时,宇明却正在为辽东行营管理体制如何建立,有些焦头烂额。
现在他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事,那就是军队的待遇如何确定的问题。
回顾自己了解的历史,宇明也不禁有些感概。
秦朝时以军功授田、军功授爵,于是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六国合纵亦不能挡其兵锋,匈奴南下亦屡屡挫败,甚至不敢南下到河套牧马。
汉朝时,为了北伐匈奴,大力提高将官地位,号召天下人才以当兵报国为荣。一时之间,“京中游侠争赴塞上”,于是有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千余里,直捣匈奴牙帐,让匈奴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威胁,并有了班超西域拓地万里的壮举。
唐朝时,实行府兵制,为兵士们分发“授业田”,安顿士兵家属,让其生活无忧,士兵作战自然勇猛顽强,故而唐军陌刀所指,强大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国顿时土崩瓦解,李世民成为草原牧民传颂的“天可汗”,并使唐朝成为汉人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
而宋朝倒行逆施的重轻武国策,终其一世,始终被北方异族欺侮蹂躏,更使之成为了让汉人第一次完全亡国的朝代。
所以,想到这些历史,宇明便决定双管其下,一方面提高军人待遇,另一方面用危险来刺激这些辽东的姓,让其意识到当兵保家的重要性。
他先下令将士兵的军饷由原本的每月吊铜钱提高到每月五吊铜钱,这个待遇可谓是大隋之冠了。要当得别的隋军队正的军饷了。而伙长、队正、团主、旅帅、亚将、大将的军饷也随之翻番。让当兵吃饷成为很多从中原来到辽东的新移民第一选择。
此外,在辽东地区,有着不少草原部落,分属契丹、奚族、黑水、粟末等部,他们虽然大多数都已经归化了辽东行营,被辽东军按照保甲制加以管理。但依然有小股马贼游离在草原上。而且,突厥、铁勒、室韦、薜延陀等部的人也时有侵入辽东的时候。
虽然宇明已经下令在辽东各地建立的村落均必须按军营标准,建成可固守的城堡,最低限也要有栅栏和寨墙,并建立民团巡防,以防马贼攻击。
但仍有少数移民,因为贪图一时之快,将村落建到了辽北草原深处,以致遭受了大队马贼袭击。而附近县城的军队来援不及,导致移民伤亡惨重。尤其是在扶余城以东八十里处的一个村落,全村多人被高丽人斩杀大半,活下来的全是年轻貌美的女人,还大多被弓虽。女干。
这件事大大震怒了负责此处治安的尉迟敬德,在找到那行凶的高丽马贼藏身之处后,他下令将该处所有的高丽人全部屠戮干净,并将人头叠成“京观”以震撼附近的马贼。
对于尉迟敬德的报复,宇明并没有认为他做得过份,反而认为本该如此。
而那处被屠的村落,则被他下令将现场保护了起来,让各郡和各村的姓均派代表去现场参观,让他们明白当兵保卫家园的重要性。
经宇明在军队待遇和现实危机的双重刺激下,汉族移民报名参军的热情十分高涨。几乎是能拿得动武器的男人都要求参军,甚至不少年轻女也要求向红袖夫人习,入伍当女兵。这让宇明有些措手不及,考虑自己是不是做得过火了。
于是,他不得不再次出面向姓们解释,称他们种田,为军队提供粮食,当工匠,为军队制造战船和武器,海边晒盐,捕鱼经商,皆是为自己的新家园作贡献,和当兵一样伟大。才算勉强将辽东过于热火的当兵潮平息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后,辽东的日常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宇明也对自己属下的幕僚官员们进行了重新任命,算是正式开府设衙了。
辽东行营最高军政长官自然就是宇明这位有着辽东侯头衔的行营元帅了,他总揽辽东军政事务。
行政方面,辽东州知府由杜如晦担任,负责收税、建设、丈量、统计、贸易等民生事务,在杜如晦下面,还设有扶余、青木、黑石、平壤、新罗、济六个郡的郡守及更低一级的县令,负责各地地方上的具体事宜。
此外,宇明将行政和审判彻底分开。知府、郡守、县令皆不管民间纠纷,姓若要打官司,则需要找另外的官员。县里是找县丞,郡里是找长史。并在辽东州则设通判一职,负责指导和督促审判,以免有冤假错案或姓有冤无处申的情况发生。
辽东通判则由魏征担任。他是辽东行营建立时的第一批官员,在移民中威信也很高。辽东的民事诉讼及官司皆由他负责指导审理,同时他还负有对下属六个郡的长史审理的官司进行二审诉讼审理。
这二审诉讼是个新鲜事务,当宇明提出来时,魏征和很多人皆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如果姓对判决不服,不如直接向宇明反映就是了。但宇明却深知二审诉讼的合理性。
因为他既不是专业的判官,也没那么多时间接待姓。与其让姓到自己这里来告状,不如让他们到郡里找长史来负责处理。
而德高望众,处事公正的魏征自然责无旁贷地成为了辽东衙门的通判。按照新的制。各县县丞负责普通官司,六个郡的长史负责二审官司。而辽东通判则负责制定法律、指导审判工作,并承担同时涉及到军队官兵和地方官员姓之间的官司纠纷审判。
军事方面,宇明决定将辽东现有的正规军分为游奕、踏白、选锋、胜捷、破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九军。
其中,朱雀军只有一万人,且全是女,由自己的夫人李秀宁统率。这支军队主要作用是担任仪仗队,平时一般不上阵迎敌。遇到战时则转为医护兵,分散到各军进行受伤战士的救护。
而另外八军则是正规军了。按照宇明的任命。八军的主将任命如下:
游奕军的主将为林墨,踏白军主将为程咬金、选锋军的主将为尉迟敬德、胜捷军的主将为秦琼、破敌军的主将为罗士信、青龙军的主将为李剑、白虎军的主将为张昕宇。玄武军的主将为田浩。
这里面,李剑、张昕宇、田浩人分别是林墨、郭逸和尉迟敬德的副将,对宇明一直忠心耿耿,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后,他们的指挥作战能力也得到了大提高。所以宇明便决定将他们提拔到主将位置,让中下级军官和新兵们也能看到升迁的希望。
而在军队里,宇明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武器研究所,由虬髯客张仲坚任所长,负责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改进。他可十分清楚,隋军能战胜这些马背上长大的草原民族,靠的就是装备的精良,不然以步兵打骑兵,几乎没有半点优势。
除此之外,宇明还单独设置了辽东水师,由才加入军队的前隋军水师某战舰舰长周强当水师统制。而他的弟弟则当上了辽东造船厂的厂长,负责建造战舰。
而现在,无论是辽东水师还是辽东造船厂,都是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战斗力。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周涛和周强兄弟这段时间和军队的将领混得很熟,虽然他们在辽东军的资历是低了点。但水师原本就没几个人,造船厂更是只搭了一个架。而周涛和周强兄弟对人很耿直,又给程咬金、罗士信等人描绘了美好的蓝图。让他们也十分期待水师能尽快成军,载着他们登陆到敌军背后作战。
。。。
 ;。。。 ; ;
第291章 抒梦的紧急消息
、、、、、、、、、、
此外,宇明还设了一个参谋部,算是自己的军事幕僚机构,由大隋的前兵部侍郎斛斯政任参军,主要任务是协调骑兵、步兵和水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制订作战计划、装备供给发放及新兵招募分配等。
这样一来,这个参谋部的权力实际上是相当大的,没有参谋部肯,各军要想单独作战很难。这也是宇明结合后世的军队管理模式,既能避免军队将领自立的情形,又能避免以制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在辽东行营元帅部下面,宇明还设立了个**的机构,那就是财政部、锦衣卫和羽林军。
财政部除了制订预算外,还负有招商引资,发展辽东经济的责任,这个部长职位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长孙无垢头上,因为在宇明身边的确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她是长孙家的世家千金,颇有商业头脑,而且对于统筹安排颇有心得。
她又是宇明的正妻,在宇明看来,老婆管钱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同时,宇明要求长孙无垢尽可能地满足工匠们在研究武器装备时,对于金钱和物资的要求。他打算以后随着人才的不断发掘,还要设立除造船厂和武器研究所之外,其他和科技有关的研制机构,推动技术上的进步。
而锦衣卫则作了更明确的分工,指挥使仍然由红袖担任,内部又细分为个部门,一个是安全司,主要防止敌人渗透,以及调查内部可能出现的叛变及不稳定情况的。
另一个则是对外情报司,主要收集大隋各地、突厥、吐蕃、大食、日本、南洋诸国的情报。这也是锦衣卫中人最多的一个部门。
而最后一个则是狙杀司,专司暗杀,在需要的时候,会对一些威胁大的敌人实施定点清除。
羽林军则是直属宇明管理的亲军,统领是郭逸。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宇明及其军队、地方各级将领的人生安全,以及元帅府的保卫工作。用现在的话说,它们就相当于是警卫营,或者是缩小了的御林军。
宇明让郭逸担任羽林军统领,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郭逸这个人对他忠心耿耿,是他还在当伙长时就一起生死与共的兄弟。按理说早就应该提拔他担任八军主将之类的职务的。
但偏偏郭逸脑一根筋,打起仗来是不要命,在智谋上却连程咬金都不如。所以他只能当一员勇将,却难以独当一面作主帅。
在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宇明便只得让郭逸担任自己的亲军统领,这样一举双得。既给了老兄弟一个地位较高的职务,又解决了自己和行营的安全保卫工作。
至于新归附自己的房玄龄和房玄藻兄弟,宇明则让他们分别任了平壤郡和扶余郡的郡守,以发挥他们擅长处理内政的能力。待他们在地方上干出一些成绩后,再行提拔。
当所有的官职公布出来后,众人皆是精神大振,特别是那些原先是低级军官,甚至是平民的人,一下成了朝廷官员了,都不禁喜不自胜。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份名单有些非议,不为别的,主要就是对于宇明的位夫人在辽东行营中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有些不满。这些人大多是些思想保守的人和姓,认为女人不能做官。
不少人还专门为此到宇明的元帅府前跪拜哭诉,列举了许多后宫干政误国的例,希望宇明不要重蹈覆辙。当宇明听到这些人将长孙无垢、李秀宁和红袖与妲己、吕后等相提并论时,不禁哭笑不得。但偏偏这些人还情真意切,性情执着,他劝了半天都无法说服他们。
如果仅仅因为这些人的哭诉,就让辽东行营的任命收回来,岂不让自己的决定形同儿戏,可如果不答应,这些人又一直跪在府衙门前,让人看了也着实不象话。
后来,宇明只好采用了长孙无忌提议的办法,称她们人是代理的职务,真正的实权仍在自己手中,只是自己事务繁忙,让她们代为处理,一待找到合适人材,就会将她们免职。这样才算把这些顽固派打发走。
这事也给宇明敲响了警钟,他不过是任命自己老婆当官员,就有这么多人反对,且还不是对她们能力的质疑,仅仅是一个性别因素,就如此反对。今后自己如果想推行什么重大改革,那反对的浪潮还不知道如何大呢。
想到这里,宇明觉得进行全民教育的事情刻不容缓了。只是他身边却着实没有教员,虽然姓中亦有不少人,但这些人就是刚刚哭诉请愿的主力,宇明如何敢让这些人来教育姓。
最后还是红袖给他出了个主意,先从军队教起,军中的士兵往往只认武力和战功,不认性别,不然红袖也不会让那么多士兵服她了。
而这些士兵相对来说,思想要进步一些,能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过他们大多都不识字,需要先教导他们认字。
于是,宇明便决定设立辽东军校,让那些人来教军中士兵识字。不过他也规定了,只能教士兵们认字,什么诗经、论语,四书五经一概不能教。
宇明给出的理由是步军士兵要经常训练行军布阵,水师官兵则要出海演习,那些四书五经只有以后等他们识字识得差不多了才能慢慢习。
当然,宇明已经打定主意,等士兵们一旦识字了,就将这些人一脚踢开,改由自己和尉迟敬德、秦琼、斛斯政来教育士兵。
现在辽东地位最高的就是军队,他们在姓中的影响力和威望高。等士兵们的思想都被改造过来了,再由他们去影响其他姓,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宇明这才深深的感受到,思想上的进步可远比技术上的进步要难得多。人们大脑中固定下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实在难了。
视察了军队之后,宇明回到元帅府,正准备喝杯茶、喘口气,却见红袖一脸严肃地迈着碎步进来了。
“红袖姐,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宇明见红袖如此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