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
第229章 出兵新罗
    、、、、、、、、、、

    既然已经决定了出兵,接下来的事,便是商量辽东行营应该派出多少兵征战,以及由何人作主帅了。

    宇明是个天生闲不住的人,而且现在辽东也只有他出面,才能镇服来自各个系统的士兵。

    因此,他自然是决定亲自领兵,再辅以郭逸、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四员大将。而其余的将领分驻各城训练新兵,员官则坐镇辽东城,以做到打仗生产两不误。

    而兵力方面,由于辽东城内还有不少高丽平民,以及大批还未对辽东行营完全归心的民夫和解救出来的前隋军俘虏,所以留下了有战斗力的两万左翎卫军轻骑镇守此城,以防有人在宇明出征时叛乱。

    但郭逸统帅的一万重骑兵,尉迟敬德的选锋军、程咬金的踏白军、秦琼的胜捷军都悉数出战,这样才能形成对新罗的兵力优势。

    而宇明还从那二十万解救的隋军俘虏中,选出了对辽东行营较为认同的五万名士兵协同出战。这并没有引起他们多大反弹,毕竟这些老兵油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们在辽东行营白吃了这么多天,身体也基本养好了,是该付出的时候了。

    当然,宇明可不会就这样当冤大头,他随即便将早在下面候着的济使者朴永正叫了上来,然后和众将一起演了一出戏。

    他假意称自己粮食和军费不够,无力出兵。而且新罗和大隋没有矛盾,不好无缘无故攻打别人。

    朴永正一听顿时大急,当即便表示,济愿意提供隋军的全部军粮,以及战死士兵的抚恤费用。如果获胜,还将向隋军支付一大批金银和粮食。

    宇明这时才勉强表示同意,但称既然要和济军联合作战,那济方面就要提供相关的军事地图、兵力布置情况,以免误伤友军。

    朴永正哪知是计,见宇明总算同意,可以让他回去跟国王交差了,自然是满口答应。

    于是,双方便签订了共同对新罗作战的协议,宇明作为杨广的代表,朴永正作为济国王的代表,在协议书尾端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算是正式结盟作战了。

    “朴将军,现在我们就算是盟友了,不过协议你也看得很清楚,如果我军到了济之后,粮食和军费你们不能如期如数送来,那就休怪我们撤军了!”宇明厉声说道。

    朴永正的额头上已是现出不少黄豆大小的汗珠,这些粮食和费用虽然济拿得出来,但也有些伤筋动骨了。估计来年全国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他抹了一下汗水道:“宇元帅,放心好了。我们济是很守信用的,答应了的事绝不会失言!”

    “好吧!就算我信你一次,希望这次战争大家合作愉快,共同消灭新罗!”宇明淡淡道。

    朴永正自是唯唯诺诺地应承着,然后便告辞离去,他得通知自家国王早做准备,以免隋军来了却拿不出足够的粮食和金银,反而引发祸乱。

    待朴永正离开之后,宇明方长身而立,胸有成竹地说道:“大家也下去早做准备吧!日后便正式发兵新罗!”

    ……

    天后的辽东城,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的民众和未出征的士兵都来到了外城中心处的广场,这里是举行誓师大会的地点,将为即将出兵新罗的南征大军送行。辽东行营才成立不足半年时间,却已经灭亡了高丽和辽东草原各部,可谓声威日盛。而这既是辽东行营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远征,也是一场震奋人心的征战!

    十二万名远征军将士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最前面一排则是远征军的几位高级将领。郭逸、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等皆肃穆而立。

    不多时,辽东行营元帅、左翎卫大将军宇明,提着闪亮的马槊,在众亲兵拱卫之下出现在了点将台中央。

    这时,现场立刻鸦雀无声,等待着元帅发出远征的命令。

    宇明今天,穿着济国王送的银白色铠甲,背后是一袭银白色的披风,让台下的隋军将士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高丽联军中杀进杀出,大败高建武的白袍小将。

    宇明长得本就高大英俊,此时在白盔白甲的映衬下,看起来更是威风凛凛。

    “兄弟们!”宇明看着台下的隋军将士,一脸肃穆地说道:“此番东征,乃是我辽东行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远征。两多年前,五胡乱华,我汉人屡遭异族欺凌,不光被匈奴、突厥、柔然、鲜卑等草原鞑欺负,就连东边的新罗小邦,也不服我中原王朝管制,擅动兵戎,攻我盟邦济国……”

    “所以,必须将我大隋的威武带到塞外,让那些东夷小邦知道我汉人不可欺,不听我辽东行营的规劝,迎接他们的便只有灭亡!此次出征,必须将他们打疼、打怕,打服!”

    宇明这时语气颇有些激动地说道:“本帅不知道此次出征,我们行营的将士有多少人会埋骨在异邦他乡,也许牺牲的勇士连尸也未必能带回故土。但你们为国捐躯,为汉人重新强盛起来的英勇精神却会永存!我已经下令建设一座大汉英烈祠,将所有在为汉人抵抗外族入侵,为汉人开疆辟土的英雄名字供奉在其中!这是勇士们的荣耀,也是我大汉民族的荣耀!所有牺牲的将士们,你们的后代将牢记着祖先的荣光,牢记着你们为汉人带来的骄傲。”

    “元帅威武!消灭蛮夷!”站在第一排的高级将领全都挥起手中的武器,用力地大声叫道。

    宇明这时,将手一挥道:“现在我宣布:此次我军进攻的目标便是——新罗!前进吧,行营的将士们!用你们的武器和鲜血,让那些欺凌我们的异族知道,大隋不可辱!汉人不可欺!此番不能平定新罗,宇明誓死不回辽东城!”

    “扬我大隋威名!我军必胜!”十二万名远征军将士齐声高喊道,声势震天动地。

    “我军必胜!”周围观看着的姓们也为这热血沸腾的气氛所感染,一齐欢呼起来。

    誓死大会结束后,所有出征将士立刻向东开拔,前往平壤城,然后再从那里进入新罗和济交战的战场。

    约莫十余天后,十二万大军便开进了平壤城,此处离新罗和济边境不过五六十里,大军随时可以加入战争。但偏偏这时,宇明却是下令军队停止了前进,让他们在平壤城内休整。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先让济和新罗把血流够。

    这一休整就是半个月,让原本翘期盼的济人心急如焚。

    这天,宇明正在住处练习武功之时,济国王又派那位老熟人朴永正来催促了,称如果隋军再不出兵,济就要沦陷了。

    之前在辽东城时,宇明曾答应了朴永正,称自己马上就会派兵援救,只要济准备好粮草和军费供应便可。

    而朴永正回去汇报之后,济国在得知隋军即将来援的消息后,全国上下倒也振奋了一阵。连连出击,打死打伤了不少新罗军士兵,让战争形势顿时得以好转。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罗军在新罗国王金白净的率领下,顶住了济军的反扑之后,又继续发动攻势,再次占据了上风。

    济军这时再也抵挡不住,连战连溃,新罗军连破数城,眼看都要打进济都泗沘了。

    济国王扶余璋于是只得再命朴永正向宇明求救,希望能尽快派兵援救济。

    宇明与尉迟敬德在会见了朴永正,并接收了他带来的八十万石粮食和一箱金银之后,终于答应了立刻出兵。

    他随即便召开了前线会议,商讨如何援助济的事。

    ……

    平壤城内的城主府大厅里,郭逸、程咬金和秦琼皆围坐在张辅好地图的圆桌旁,听取尉迟敬德的介绍。

    尉迟敬德这时正色道:“诸位兄弟,眼下进攻济的新罗军主要分为两。左军由新罗的大将军老将柳元宗率领,已攻到济都泗沘城下,右军则由新罗国王金白净亲自率领,沿海岸袭向济后方的光州地区,准备对济都泗沘进行两面夹击。此外,新罗的水师也打败了济水师,正向济南部沿海袭去。可以说济国的军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指着桌上铺好的作战地图说道。

    “敬德,依现在的情况看,济国还能坚持多久?”秦琼问道。

    “叔宝,如果我们不派援军的话,他们最多还能坚持一个月,再晚则必将崩溃!”尉迟敬德说道。

    “嗯!如果我们现在出兵前往济都泗沘,多少天可以到达?”郭逸又向尉迟敬德问道。

    尉迟敬德这时心中默算了一下,然后答道:“如果只带骑兵行军,则需用两天时间便能从平壤到泗沘。但如果还要带上步兵,则要五天以上。”

    “好!我就说一下我设想的计划,看大家认为可行不?”宇明面色平静地说道。这个计划他之前亦专门找斛斯政和杜如晦推演过。

    。。。

 ;。。。 ; ;
第230章 远征之策
    、、、、、、、、、、

    “我的计划是:远征军分为两部分,即左军和右军,左军由两万选锋军、五万步兵组成,总兵力七万人,由我和尉迟敬德率领,向济都泗沘进发。其目的并非要和新罗军作战。只需在外围摇旗呐喊即可。但要让交战的济和新罗军队都知道,我辽东军已经到来了。”宇明侃侃而谈道。

    众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猜出宇明的计划是要让济和新罗两国继续火拼,流尽最后一滴血。

    “而右军则由左翎卫军的一万重骑,再加上胜捷军和踏白军组成,总兵力五万人,秦琼将军任主将,程咬金将军任副将,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在海防登陆后,沿东海岸直插南下,攻打新罗都庆州,逼其不得不回兵救援。然后,我们再在这个地方:阻击他们!”宇明一指地图上新罗南部的一个城池说道。

    众人这时一眼望去,只见那上面写着:大邱。

    “大邱原为济国所有,但早在一多年前就被新罗占领,此城西靠智异山,东临东江,离庆州约有一余里,是一块沿江平原地带。如果新罗军要回救国都,则大邱是其必经之地!我们在大邱城外设伏阻击,将大为有利!”宇明说道。

    “元帅,设伏为何不在山谷丛林,却要在这坚城平原之地呢?”程咬金有些疑惑地问道。

    其他几名将领也是思不得其解,很少听说伏击敌人要在平原上伏击的。

    “呵呵,咬金,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宇明解释道:“新罗和济军不比高丽和草原各族,他们缺乏战马,军队多是步兵,且朝鲜半岛多山地从林,他们十分擅长山地丛林作战。如要在山谷丛林里伏击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但只怕即使胜利,我军也要遭受重大伤亡。而在平原上,则他们的长处尽失。我军却可以倚仗骑兵优势,在平原上冲跨敌人!”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在平原上以骑军冲击步军,自然优势很大。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准备充分,有强大的攻城器械。而大邱城是一个城墙低矮的小县城,所以应该能轻易攻下。”

    宇明顿了一下后,又接着说道:“况且此处离东江也近,仅有数里,如果万一战况不利,我军亦可退到江岸边,让水师舰队开进来予以接应,使士兵们能从容撤离。乃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处所……”

    说到这里,他目光扫视了一下身边众将,微微一笑道:“大家可还有疑问?”

    “没有问题了!”众人这时皆是心服口服。

    “好!既然都没有问题了,那就准备出发吧!明日我军将出征,开始行营成立之后的第一战,辽东军的战雄师威名能否打造出来,就看诸位兄弟了!”宇明起身说道。

    众人这时皆起身而立,应声道:“绝不辜负辽东军的英名!我等定当凯旋归来!”

    五天后,由宇明和尉迟敬德率领的七万大军便到了济都泗沘旁边的一处高坡上。泗沘城头上的济守军已经可以看到坡顶飘扬的隋军大旗了。

    “援军终于来了!”看到期盼已久的援军到来,济军民顿时士气大震。

    而看到隋军果然来了,让御驾亲征的新罗国王金白净不禁面沉如水,心中焦燥不安。

    隋军已经来了,而且还有如此多的兵力,自己在仓促之间,是无法攻下泗沘城的。如果隋军在自己攻打城池时,进攻自己大营,给新罗军来个两面夹击,那便会造成一场大溃败。

    “陛下,我们要不要撤军呢?”站在旁边的一位新罗将军问道。

    “先不忙撤,让柳元宗将军北上和我汇合。现在敌军势大,我军不能再孤军深入了!”金白净下令道。他不得不放弃了南下进攻济后方的计划。

    和柳元宗合兵一处后,新罗军总兵力达到了七万以上,和隋军有得一拼了。但他们的攻势却缓了下来,因为要防止辽东军从他们背后包抄上来,断了自己后。因此另分了两万人去防守隋军。这样一来,进攻济国都泗沘的兵力就有些不足了。

    而济军民亲眼看到隋军的大部队赶来,旌旗如海,将兵如蚁。顿时士气大振,他们认为有隋人来援,则可轻松解决新罗军,于是连连出城偷袭,打得新罗军狼狈不堪。就连那些城内的墙头草,准备暗中联系新罗军投降的官员和将领,都又收起了卖主求荣的心思。

    接下来的几天,新罗国王金白净生怕辽东军发动突袭,下令转入防守。而济军则大举反扑,一举夺回了两个卫城。让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且一下就相持了两个月。

    他们一直都关切的辽东军,在到达泗沘城外后,便未再发起进攻,只在外围驻扎着,有时会派些斥候打探情报,以及购买粮食物,砍伐树木建造营寨,却再也没有发动进攻。隋军似乎就打算在离泗沘城十里的山坡上一直休养生息了。

    济国王扶余璋见状心中大急,他还想一举反攻,收复国土呢。好不容易请来的辽东军却就此停住了。这让他如何不心急如焚呢?

    于是,他连忙派朴永正和前沿的辽东军将领尉迟敬德联系,希望其率军进攻新罗军。

    尉迟敬德自然称自己做不了主,要他找宇明商量。而宇明这时却摆出了一副为难的表情,称自己粮食短缺,武器弓箭不足,士兵长途跋涉而来,还未休息好,无力发动进攻。

    朴永正一听,不禁心中大骂。暗忖这些隋军已经来了济两个月了,在泗沘城外不知道休息了多久了,竟然还说没休息好?真是会找借口了。

    不过他深知宇明如此说法只是一个幌,真实想法恐怕还是捞一笔好处。于是,双方就开始谈判了起来。这一谈判就不得了,宇明立刻狮大开口,要求济再提供一万石粮食,还要割让一块土地给大隋辽东行营作为补偿。

    当然,宇明不可能明着这样贪婪。他给出的理由是:新罗国狼野心,只怕今趟打退了他们,来年又会再进攻济。因此需要找一块地方让辽东军常驻,以保护济国不受侵犯。同时,辽东行营府也需要在此建一港口,方便辽东水师用舰船运输及贸易。

    他提出的要求就让济国王扶余璋和朴永正十分为难了,粮食他们倒还不少,济气候湿润,冬暧夏凉,水稻、小麦的产量都很高。粮仓里装的粮食足有**万石,要再给隋军一万石也不是给不起。

    可割地他们却不情愿的。原本他们的地方就被新罗占去了不少,如果还要割地,那岂不是离亡国没多远了?

    后来宇明方向其郑重保证,以打消其顾虑,声称只需要方圆五十里之地即可。同时还承诺,如果将来反攻新罗成功,他将迫使新罗割让一大块土地给济,作为补偿。这样才让扶余璋和朴永正勉强同意了。

    不过,就在济军民翘期盼辽东军为他们驱赶入侵的新罗军时,新罗军却主动撤退了。

    济国王扶余璋这下可是气得吐血了。早知道新罗军会主动撤退。他去许诺宇明那么多优惠条件干什么啊?

    于是,他急急忙忙地就派兵尾追上去,企图一举击溃新罗军。

    不料,金白净却是早有防备,由柳元宗这员老将负责断后,守得滴水不漏。济军几次进攻,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几次大亏。让他们畏畏尾,不敢再轻易接近新罗军。

    柳元宗这才下令断后军起拔,向已经先行撤退的国王金白净军靠拢,准备返回新罗。不过他心中这时却全无胜利的喜悦,而是郁闷不已。

    因为,他刚刚接到了国内送来的急报。让柳元宗万万没想到的是,辽东军竟然分兵袭击了新罗都庆州。

    就在宇明、金白净、扶余璋人在泗沘城形成方较力时,秦琼和程咬金也率领五万大军从北面突破新罗边境,然后沿着朝鲜东海岸向新罗都庆州杀奔而去。

    新罗虽然主力全在济前线,但一国之都自然不可能过空虚。城内的禁军、城卫军以及一些零散的卫戍部队加起来也有两万人,虽然比进攻的辽东军数量要少一些。但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十分熟悉。而且他们是守,辽东军是攻。

    留守庆州的新罗王金伯饭认为,庆州作为新罗都,城池修得十分坚固。它城墙很高大,面临海,只有一面靠陆,且临陆的一面又是一个长下坡,攻城车,投石机一类的重型攻城器械很难推到城墙边。

    在他看来,隋军劳师远征,兵力又少,加之攻城器械缺乏,不足以攻克庆州。因此,他甚至没有派人去通知自己的父王金白净。想只靠自己的力量击败隋军,立个大功。

    只不过,金伯饭没想到隋军的战斗力实在远超他的预估。他派出城的一万精锐部队,在程咬金率领的一万重骑冲击下,才半个时辰就崩溃了,不得不狼狈逃回城内。这才让他有些害怕,再也不敢派兵出城了。

    。。。

 ;。。。 ; ;
第231章 攻打新罗国都
    、、、、、、、、、、

    金伯饭随即便气急败坏地叫道:“通知所有人上城墙防守!然后将吊桥拉起,把城门关了!”

    新罗军在忙碌了半个时辰后,金伯饭方带着手下一群武士走上了城墙。他头顶戴上了铁盔,身上穿着重重的铠甲,腰间跨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右手一直按着剑柄。在城墙上来回巡视着。

    看到手下的士兵们都逐渐在城墙的防守位置到位,他方惊魂未定道:“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攻得破我们新罗的都!庆州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金伯饭有此自信也是有原因的。这新罗国的都庆州面靠海,一面靠陆,城内有数口清泉,水源不缺。敌人从海上是无法架云梯登城的,顶多在战舰上射些弓箭进行骚扰。而唯一的陆又是一个长下坡,大型攻城车和投石机等几乎拖不上来,只能架云梯攻城,可这庆州城墙却又特别高,约有近二十丈,别说一般的云梯达不到这样的高,就算达到了,要攻上城墙也很难。以前高丽和济强大时,也曾攻到过庆州城下,不过均宣告失败。

    而这时,辽东军士兵已经到了城下,离城墙只有一里距离。而让那些新罗的士兵有些奇怪的是,站在前排的辽东军士兵,每人都背着一个很大的黑色皮囊。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些什么。

    之前,秦琼已经从朴永正那里了解到了新罗的留守兵力,在他们主力进攻济之后,留守国内的大约还有万多名士兵,其中驻守庆州的有两万五千人,其他五千多人则分散在新罗境内的各处城池。

    驻守庆州的士兵大都是新罗贵族的弟,好多人从祖上几代开始,就服侍新罗王室,忠诚和战斗力都较强,新罗国王给他们的待遇也不错,因此对其忠心耿耿,想诱降什么的基本上就不用想了,只有硬攻一条。

    “大家加油吧!咱们争取早点把这庆州攻下来!元帅已经许诺,如能顺利攻克庆州,人人都有重赏!”秦琼和程咬金对属下的士兵鼓劲道。他们正下令将一些攻城器械推到前方来。

    而给他们作向导的济军将领,以前曾在宇明手下大败的金敏贤,望着面前庆州的高大城墙,实在有些不信地说道:“秦将军、程将军!我知道大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事实力的确强于我济。不过这庆州城的确易守难攻,且城中又有新罗军两万多人。以前高丽用十万人马都没能攻下庆州。您真的用五万隋军就能攻下来吗?”

    程咬金嘿嘿一笑,却是笑而不语。

    他随即便命令士兵们将背的黑色皮囊装上了五十架抛射器的绞盘上,并缓缓向城门住推进……

    这些抛射器是原来装在隋军水师战舰上的,本是用来向敌方的战舰抛掷引火物用的,射程比一般的投石机还远不少。不过由于隋军主力随杨广撤回中原,这些战舰也就留在了辽东大营。

    可辽东的战争显然没有水师的用武之地,这些抛射器就一直闲置在水师战舰甲板上,而这次远征新罗,宇明便吩咐带上了五十架抛射器。他看中的就是抛射器的射程和精准远比一般投石机更高。

    “秦将军,这些黑色的皮囊中装的是什么东西啊?”金敏贤和金敏崇兄弟俩见秦琼命令士兵将这些抛射器推到离庆州城门约五十丈远的地方,十分疑惑地问道。

    对于这种战舰上用的抛射器,济的战船上也有,但是射程近,作工粗糙,且没有绞盘,因此只能射到二十多丈远。而隋军的这种抛射器,明显工艺水平高出一大截,而且绞盘下还有四个小轮,虽然庆州城门出来是一个长下坡,但士兵们仍然能够很轻松地将其推到离城门不远处。

    “两位金将军,你们就看好了!”秦琼微微一笑,然后对身旁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开始抛射!

    这时,只见在抛射器前的隋军士兵转动了绞盘,扯紧了牛筋……待拉到尽头后。在抛射器前的关铃猛地一挥手,大声喝道:“放!”

    只见五十袋皮囊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然后向庆州的城墙上飞去。新罗军的士卒吓了一大跳,以为是什么厉害武器,均小心翼翼地躲避着。

    过了一阵后,见这东西没有什么反应,他们才战战兢兢地靠近,观察起落在城墙上的皮囊来。

    只见这皮囊袋口系得并不紧,落在城墙上后,袋口就立刻因撞击力而打开了。从里面流出了大量黑色的液体,并发着刺鼻的臭味。

    “大家快用纱布蘸了水捂住口鼻,这东西说不定有毒!”金伯饭不愧是新罗,见多识广,很快就猜出这黑色的液体必有古怪。

    于是,那些武士急忙到城墙下找后勤军需官要纱布,实在找不到纱布的就用麻布,甚至有人撕下了自己的一截袖捆扎在口鼻处。

    而这时,落上城墙的皮囊越来越多,黑色的液体也几乎淌满了整个城门处。它似乎奇滑无比,类似于油污。有不少士兵在城楼上走动都滑倒了。

    金伯饭却有些疑惑,因为他发现敌军扔上来的这些皮囊全集中在城门上的这段城墙周围,其他城墙却并没有扔上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他们以为用这种能散发刺鼻气味的液体就能吓倒我新罗军的勇士吗?”金伯饭暗想道。

    “差不多了!”秦琼看了看已经快被染成黑色的庆州城楼,便从自己背后拔出一只箭,然后点着了箭上的火折。

    只听“嗖”的一声,这只火箭带着美丽的火光,在空中划过一道红色的轨迹,向庆州城楼直飞了过去……

    当那只火箭一落上城楼,顿时就腾起了熊熊大火,肆虐的烈焰将庆州城门处的那段城墙全点燃了。这雄伟的城楼顿时就成了一片火海。浓烟和火光几里外都清楚可见。

    站在城楼上的新罗军士卒们全身是火,哭叫着向两旁的城墙和城内逃去,就连金伯饭也不例外。他的裤脚也着了火,一口气跑到离城门十余丈外的城墙处,才算逃离火海。

    这时,他身旁的士兵连忙用水去浇灭他脚上的火,却惊奇地发现,这火依然在燃烧,水可以将金伯饭脚上燃烧的黑油冲走,但那黑油却仍然飘浮在水面上燃烧。

    金伯饭终于明白过来了,这些扔上城楼的皮囊内装的黑色液体并非什么毒物,而是燃油,且是很厉害的燃油,用水都无法扑灭。

    他向城楼望去,只见城楼已经被烧毁,城门上方的那段五十余丈长的城墙,都已经没有站着的人了。早成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浓烟和烈焰肆虐在庆州的天空上。

    金伯饭稍微宽了一下心,暗忖城墙上燃这么大的火,敌军也不敢攀爬上来,这城总还能守得住吧?

    但就在这时,他身旁的将领却是惊叫道:“殿下,这么大的火,我们城门的门栓恐怕不保了!”

    金伯饭心中一惊,脑中方闪过电光火石般的念头,暗忖大事不好。

    因为所有城池的门栓都是用一根粗大的圆木横下来拦住两扇门,使外面的人没法推开。可如今城墙和城门处这么大的火,那圆木就算是不能轻易点头的,现在也多半烤成焦炭了。

    “快!快派人去找些铁棍铜棒来!只要是金属的,不会燃烧的都行!速送到城门处!”金伯饭连忙大声叫道。

    只不过,就在他大叫大嚷之余,却见数十名隋军已经推着一部小巧的攻城撞车,向着城门冲了过来。

    虽然到庆州城门前是一个长下坡,攻城撞车是不容易推上来的。但隋军的这部攻城撞车却很小巧,重量比一般的攻城车轻不少,所以依旧能够推上来。

    而此刻金伯饭率领御林军到了城门前,却见那作门栓的大圆木早成了一堆乌黑的焦炭,还燃着大火,哪里还起得到门栓的作用。

    “快!快把这根焦炭换下来,给我堵住城门!绝不能让敌人进来!”金伯饭又惊又怒道。

    几个胆大的亲兵开始用铁叉勾那已成焦炭的圆木,企图把它钩出来。但这圆木虽然已经烧毁,体积却仍有那么大,想要用几把铁叉就钩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就在这时,隋军的攻城车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