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林墨方急匆匆地走进密林,向宇明禀报道:“将军,已经查清楚了:张须陀的大军虽然被围困住了,但他的军队战斗力却很惊人,高丽联军几次进攻却都被打退。所以目前双方还在僵持着的。我们要不要上去助张将军一臂之力?”

    宇明听闻之后也是微惊,暗忖这是在平原地带,张须陀的军队又多是步兵。而且他只有五万人,敌军却全是骑兵,人数又多他几倍。他竟然能守住阵脚,打退敌军多次进攻。看来还真不愧有大隋第一猛将之称。

    尉迟敬德也终于开口道:“张须陀此人,谋略过人,兵法如神,最恐怖的就是他本人武功奇高,有万夫不挡之勇,据传已是蜕皮期的高手。而且他对手下向来有如兄弟,有什么赏赐和缴获,全部分给手下,从不自己截留。”

    “所以,他的手下向来也是勇猛绝伦,以一当。当年义军领裴长才和石河率兵两万攻至历城,张须陀来不及召集人马,竟然只率五骑出战。”

    “五骑?那他的其他人马哪儿去了?难道竟然敢不听他的调遣?”这次问话的是林墨。他心中暗想,张须陀勇猛是够勇猛的了,但难道他光是有勇却是无谋,手下兵士竟然不听他的调遣?

    “那时正是秋收农忙时节,张须陀的兵士都在家里忙于农活生计,张须陀认为现在才征召会错过战机,所以就没有通知手下那些在忙农活的士兵前来参战。”尉迟敬德淡淡道。

    林墨听闻之后倒也释然了。大隋现在是府兵制,兵士战时出兵,闲时种田,不过当兵可以免除税役,所以各地愿当兵的人还是不少。张须陀既然以爱兵如著称,当时又正值秋收农忙时节,放任手下回家种田也是正常之举。而裴长才和石河应该就是抓住这个空档期,才会发兵攻打历城。”

    宇明也点了点头,他对张须陀还是很尊敬的。

    尉迟敬德继续道:“张须陀当时在河南道虽然身陷重围,但却士气毫未受损。他的五精兵直杀得匪军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东,犹如入无人之地,后来齐郡援兵一至,义军瞬间土崩瓦解,张须陀的高明之处便可见一斑。”

    望着众人的惊讶凛然表情,宇明却是心中没有畏惧,他的目光扫向一旁的众人,发现除了宇成都和郭逸有些茫然不信的神色外,林墨和红袖竟然也是肃然无语,脸露仰慕,似乎恨不得和张须陀见上一面。

    “这张须陀,的确是人的名,树的影。在隋军中声望高。不愧有大隋第一猛将之称”宇明心中暗忖道。

    就在这时,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一名头戴金色头盔的隋军传令兵风尘仆仆地骑马到了宇明面前,他下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将一封手令交给宇明道:“禀将军,陛下的直属大军和屈突通将军的部队将在明日一早到达。陛下要求宇将军明日中午前,和屈突通将军一起,向高丽联军发动进攻,力求在此地全歼敌人!”

    “好的!请你回禀陛下吧:我宇明一定会照办的!”宇明正色道。

    待那传令兵回去复命后,尉迟敬德方有些疑惑道:“将军,如果陛下和屈突通将军的部队明日一早就到达。那高丽的斥候不可能侦查不到。他们在得知我们这支援军将至后,必然会连夜全力对张将军发动猛攻。我只怕张将军他们坚持不到明天正午了。”

    尉迟敬德说的情况,宇明何尝不知。他很清楚,就算屈突通的军队明天到了,也是连夜赶,士卒疲劳之下,就算发起进攻,只怕也收效甚微。

    而高丽军的统帅,不管是高建武、乙支德,还是那曾败在自己手下的盖苏,都是足智多谋的大将。他们自然也能看到这点。

    如果他们能够抢在隋军援军发起进攻之前,先把张须陀的部队全歼了。那高丽联军必然士气大振,且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以逸待劳,迎击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隋军。在他们兵力原本占优,又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只怕便能让杨广再次吃到第次败仗。

    当然,如果高丽联军不能在隋军援军到达之前歼灭张须陀军,则会面临隋军内外夹击,两面受敌的风险。届时遭遇大败的只怕便是高丽联军了。

    如果宇明是忠于隋朝的将领,那他现在的确会马上率军援救张须陀。以他们两军的实力,高丽联军势必难以同时吃下他们两支部队。他和张须陀可以很稳妥地挨到明天杨广和屈突通的到来,然后内外夹击,大胜高丽军。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左翎卫军和张须陀军都会遭受到重大伤亡。

    不过,宇明已经知道,大隋离覆亡已经没几年了。他打算将来在乱世中争霸天下。而左翎卫军是他的立足之本。他又怎么会拿自己的嫡系部队去冒险?让他的部下们承受如此大的伤亡。

    而且,他也深知,张须陀是一员对隋朝忠心耿耿的战将,这几年来,为杨广南征北讨,剿灭乱匪,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广也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猜忌之心。象去年命张须陀接替自己出任辽东留守,便是一个信号。

    这位圣上对张须陀,可比对他宇明信任多了。毕竟宇明出身宇氏,是他要削弱打击的关陇集团宇阀之人。而张须陀却是没有任何世家背景的寒门之人。只会忠于皇帝和朝廷。两相比较之下,杨广会作出什么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宇明很快就决定了,他不能马上去援助张须陀,而是要坐山观虎斗。

    当然,他不能就这样给尉迟敬德说,因为会让这位得力干将,认为他对友军见死不救。

    于是,他眼珠一转,很快便想了一条主意。

    “敬德,张将军也是我宇明仰慕之人,我恨不得马上就率军前去援救。只是这样一来,就违背了陛下明日再行出战的军令,成了违抗军令。我个人的官职荣辱倒也罢了。可这样会连累整个左翎卫军的弟兄们升迁困难……依我看,不如先修书一封,告知陛下我们的推测,请求陛下批准我们提前发动进攻,给张将军缓解压力,你看可好?”宇明这时一本正经地说道。

    尉迟敬德一想也是,杨广本就是个小气蛮横之人。如果知道宇明不听他的命令,擅自发动进攻,只怕会给自家将军惹来不少麻烦。于是他当即便点头同意道:“既是如此,那便请将军修书一封,容末将带给陛下吧!依刚才传令兵的通报,陛下的大军离此应该不足五十里了……”

    宇明自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尉迟敬德的要求,然后写好了信让他带走。

    待尉迟敬德走后,他方将林墨和郭逸招来道:“墨、逸,你们两人陪我去旁边那个小山坡去看看,既然明日要对高丽军发起进攻,总得先观察一下他们的阵势……”

    ……

    而在这时,高丽及辽东各部游牧民族的联军大营里,也是争吵十分激烈。

    联军统帅是高丽名帅高建武,他慷慨激昂道:“这两天进攻张须陀虽然出战不利,但那也是我军对其作战方式不了解,而且也未尽全力之故。张须陀号称隋军第一猛将,只要击败了他,其余两只隋军便更不在话下。”

    “去年和前年时,隋军多达万,在辽东城下如同人山人海一般。但也在我高丽勇士面前俯称臣,大败而归。如今他们的兵力只有二十万,尚不及我们联军多……因此,只要我们全部出动,给予张须陀军最后一击,他就会如同一副腐朽的门板一样倒下!”

    “然后,再等我们击败了那隋帝杨广的援军,便可趁胜直捣两里外的辽东城。那里可是隋军的大本营,城内有上万石的粮食,数不清的铠甲、武器和辎重。只要我们拿下了辽东城,不但大家的武器装备都可以更换。而且城中堆积如山的财物同样是我们的。”

    “本帅可以郑重承诺:只要打赢这场战争,收复我高丽被占的城池和领土。除了被俘的高丽姓需要返还我国之外,其余所有的隋人俘虏和财物一律由你们几家平分,我高丽一个人,一枚铜钱,一粒粮食也不要。”高建武在自己国王高元答应的割地要求外,又再加上了一个重要的砝码。眼下已经到了战争最关键的时刻,再也不能拖下去了。所以他情急之下,也不得不忍痛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

 ;。。。 ; ;
第162章 高丽联军的困惑
    、、、、、、、、、、

    不过,高建武的承诺却是并没有让这些部落领满意。尤其是吃过一次亏的阿保窟,听闻之后,满脸失望地说道:“高元帅,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妙计打败张须陀,没想到却是依然叫我们去硬拼。上次隋军攻你们高丽时,我便上了你的当,冒冒失失地去进攻隋军,结果在隋将宇明手下吃了一个大败仗,折损了大批人马。弄得我至今都无法向部落里的长老交待。如今你又说同样的话……哼,我们契丹人可不会在同一块石头面前跌倒两次了。”

    阿保窟话音一落,另一人便连声附和道:“是啊!我几个月前才在突厥牙帐附近,和宇明交过手,那小年纪虽轻,却是智勇双全,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我们铁勒人当时有五万大军,依然败在了他手中。他旗下的千铁甲精骑,完全可以以一当十!”

    此人便是铁勒部的新领忽不莱,几个月前铁勒人败于宇明之手后,蒙罕当场战死,铁勒大军也就此溃灭,只有忽不莱带了几千轻骑逃掉,回到铁勒部之后,他便顺利成章地继任了铁勒部领。

    忽不莱知道,接下来便会遭到咄吉率领的突厥大军报复。于是便立刻带着自己的部落向东迁移,占据了原来室韦人的大片领地。

    而室韦人的新领便是当日投降了宇明的者勒台。他在突厥牙帐一战中,损失比铁勒人更为惨重。根本不是忽不莱的对手。于是便只好率众向西且战且退,直到咄吉亲率大军前来,才将他救下。

    咄吉虽然不齿其人,但考虑到此人总算是愿意臣服自己的,便将原铁勒人的草场赐给了室韦部。

    所以,如今在草原上,室韦人和铁勒人的居住之处算是调换了一下。变成了铁勒人在辽东北部的草原生活,而室韦人迁到了漠北草原定居。

    由于两个部落都实力大损,且都有了固定的草场,算是相安无事,彼此之间没有再发生战事。

    而高丽国王高元却是看中了铁勒人依然尚存的两万兵马,于是便也向其发起了邀请,称愿意将靠近铁勒人的处城池割让给他,换取铁勒人出兵相助。

    忽不莱初到辽东草原,也想打开局面,在听说辽东草原各部均派兵助战,且敌人中又有他最恨之入骨的宇明后,便也答应了高丽人提出的出兵要求,成了联军中的一员。

    只不过,他虽然对宇明恨得咬牙切齿,但却对其指挥作战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是以丝毫不敢大意轻敌。

    听到铁勒部和契丹两部的领都有些胆怯之意,让乙支德不禁大为震怒。

    他这时站了起来,一脸郑重地说道“各位领,现在我们都是坐在同一条船上,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只想保存实力,让别人上去和隋军拼命。那么船翻了之后,每个人都会淹死。无论是杨广还是宇明,皆是十分记恨之人。现在他们都知道了你们在协助我们作战……”

    “以他们的个性,将来必定会对你们各部一一报复。如果现在不拼死血战,打败隋军,难道你们还想盼望杨广会饶恕你们不成?”乙支德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沉声说道:“我们高丽的意思是:如今大家都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起向张须陀杀过去。哪怕是拼到只有一个人,也得向前冲!不成功,则成仁!相信如此一来,便能歼灭张须陀的部队!”

    “如果歼灭不了呢?”忽不莱却是立刻逼问道。

    乙支德听闻之后,却是淡淡道:“如果歼不了,那此战必败,我们联军将再无实力应对隋军的援军。那么你就只有室韦的者勒台一样,向宇明投降!”

    大帐之中顿时一片寂静,再没有人说话,忽不莱、阿保窟,以及其他各族的领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神不停的交流,却总也无法下定决心。

    如果拼死一搏,胜了当然皆大欢喜。他们可以取得隋军精良的武器装备,以及辽东城内的粮食,还有高丽人答谢的城池。整个部落的实力便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可是如果败了,那全部族能战斗的男人则都要交待在这里了。整个部族也会一下遭受毁灭性打击,从此一厥不振。

    这个选择题可是真不好做啊!收获和风险都是那样的巨大。

    辽东各部族的领们皆是感叹不已。这就是赌命,赌整个部族的命运。

    而阿保窟和忽不莱却是有些心生退意,他们可是吃过隋军的大亏。知道宇明有多厉害。原先以为可以集众人之力向隋军报仇。可哪晓得隋军中猛将如云,除了宇明之外,还有一个张须陀如此厉害。

    如果他们现在就撤退,逃回自己部落,就算隋军来攻,他们也可以再往北迁移。北方虽然苦寒了一些,但却是森林密布,山川河流纵横,很容易藏身。

    而隋人不耐严寒,过一阵自然离去,他们便可安然返回,倒也不用多担心。

    虽然如此一来,等于背弃了和高丽的约定,而且之前进攻所受的损失也无法补回来,但总比冒全军尽没的风险好。两害相比取其轻,他们两人还是更愿意马上赶回部族,不趟高丽和隋朝的这淌浑水了。

    高建武和乙支德见他们两人神色有异,也是心中紧张,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刀柄。他们暗忖,如果阿保窟和忽不莱真的不顾一切,要带着本部人马回去。那他们也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要马上动用武力,把这两人留在这里,然后软禁起来,再接管他们的人马,继续进攻。

    而就在这时,一阵紧急的脚步声传来,一人在帐外大声道“禀报元帅,侦察骑兵传来了紧急军情!”

    “什么紧急军情?快快叫他进来!”高建武厉声喝道。

    这突然而来的消息,打破了帐中的寂静,也暂时打破了一触即的紧张形势。

    “禀报元帅,前往辽东城方向打探的探马传回急报,在十里外已经现了隋军小部分骑兵。据观察,他们正是隋军中军宇明增援张须陀的兵马。同时,在八十里外,也有大股隋军正在向我们靠近。估计在明日夜间以前,隋军大部就会到达这里,请大帅早做防备!”

    帐中的众人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是大惊失色。他们虽然都知道隋军决不可能坐视张须陀的部队被围歼,必然会派来援军。但谁也没有想到,隋军援兵居然能来的这么快,转眼间居然已经到了离此不足一里的地方。

    如此一来,就算隋军走得再慢,明日下午就能赶到这里。到时万一隋军内外夹击,两面合围,则联军必然大败。

    这样的结局是在座的联军众领都不敢想象的。

    “宇明和屈突通来的好快!”

    “现在怎么办?就算我们现在马上进攻,只怕时间也来不及了。”

    “是啊!一天时间就要拿下张须陀,恐怕是不可能的。”

    阿保窟和忽不莱这下是彻底地慌了,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就算他们撤退,只怕也希望渺茫,毕竟隋军骑兵也不是吃素的。在隋军骑兵的追击下,他们能剩下多少人逃回部落,只怕谁都不敢估计。

    乙支德和高建武这时同时猛然一抬头,四目相视之后,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果决的神色。他们知道,如今只有孤注一掷了!

    “诸位,如今不管有没有可能在一天之内拿下张须陀,我们也只有一条可以走了!”乙支德扫视了大帐内的众人一眼,冷冷道:“拼一把,我们还有可能赢,但如果不敢拼,绝对是死一条。将来我们都会是隋人的奴隶!”

    乙支德的话,似乎激起了在座部族领的血性,他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了突厥人的统治,的确谁也不愿意再仰别人的鼻息过日了。奚族、黑水、粟末等部的领皆大声吼道:“既然乙将军都这样说了,那我们便拼这一把了!

    阿保窟和忽不莱见大家都同意出战,他们两人也只好附从,以免成了众矢之敌。不过两人却是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决不让本部人马打头阵。

    “那好!现在通知全军埋锅造饭!一个时辰后便出击!”高建武见组成联军折所有部族领皆同意连夜进攻张须陀后,也是心中大喜。

    他随即眼珠一转,又道:“这进攻张须陀,总需有人打头阵。而张须陀的部队战斗力强,所以打头阵的部队伤亡会非常惨重。因此我建议,谁打头阵,战后缴获的战利一半都归打头阵的部队……当然,这只能是动摇了敌军阵势才能得到奖励,如果被张须陀一触即溃,那便是无法取得的!”

    阿保窟和忽不莱是知道隋军利害的,倒还不觉得什么,而奚族领达隆、黑水部领鲜卫、粟末领哈赤由于之前没有和隋军交战过。故还坚持认为之前进攻张须陀失利是高丽军过无能造成的。所以,他们便异口同声的提出,自己愿意打头阵。

    这样一来,倒让高建武喜不自禁,有人愿意打头阵,他自是再高兴不过了。

    。。。

 ;。。。 ; ;
第163章 张须陀的勇猛
    、、、、、、、、、、

    经过一番协商之后,高丽联军方决定,让奚族、黑水和粟末部分从个方向一起进攻,哪边能够先攻破隋军阵势,便是哪边夺得头功。

    当夜,高丽联军大营,在吃饱晚饭后,留下了五万老弱病残守营,其余十五万大军连夜趁黑出营。

    这十五万人马,全是骑兵,人衔枚,马裹蹄,基本做到了安静潜行,而这天晚上,漫天大雪降临,那飘扬的雪花,也掩盖了联军的踪迹。使他们可以安静无声地出现在了张须陀所在部队的面前。

    凛冽刺骨的寒风如同刀一般,割在隋军众将的脸上。虽然高丽联军已经尽量做到鸦雀无声。但张须陀军的斥候何其厉害,自然还是早就发现了敌军倾巢出动。

    而张须陀在得知敌军主力全线出击后,他也没有任何畏惧之色,只是淡淡道:“全军出营,列阵迎敌!”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员部将立刻指挥各自所属部队,排好了防御阵型,准备给敌人狠狠打击。

    此时,地上经过一个时辰的大雪,早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荒原上不多的树木也是银装素囊,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好看。

    呼啸的北风不断的吹过,将战场上士兵的身体吹得冰凉。

    这时,隋军士兵只觉大地上突然响起轻轻的震动,远处的茫茫雪地之中,突然一条黑线显现。

    片刻之后,黑线慢慢清晰,一支数目庞大的骑兵正面而来。对方明显准备充分,所有的骑兵全部正排着整齐的阵列缓缓踏步而来。

    望着面前黑压压的高丽联军人群,张须陀属下的将士心中都有着说不出的紧张。毕竟这些人可是草原上的骑兵,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骑射功夫可远比他们要厉害。比起他们以前经常对付的乱匪,肯定要难对付得多。

    在后方观战的高建武也发现,隋军正在频繁左右移动。作为高丽的名帅,他心中也很清楚,知道这是敌人在调整阵形,准备开始进行防御。同时也是为了在临战之前最后休息一下,以保证有充足的体力迎接战斗。

    茫茫的雪地上,隋军一字排开的骑兵队列中,一杆黑色的大旗迎风招展,那战旗上绣着一个巨大的“张”字。

    在这旗下,则站着一员身材魁梧的中年武将,他身着深灰色的精铁铠甲,一脸浓密的络腮胡,跨下是一匹健壮高大的大食战马,手中则提着一支黑色的马槊。

    他缓缓地提起缰绳,双腿夹紧马腹,望着远方密密麻麻的高丽联军人群,不禁眉头紧皱,眼中布满忧虑。

    在他的身后,策马肃立着十余位将领,而紧随着他的员将领则是秦琼、程咬金和罗士信。不同于张须陀的忧虑,人脸上却是充满着大战前的兴奋之色,人人都手中紧握武器,一副跃跃欲战的神情。

    大凡将领,都对战阵有一定的研究,因为两军对战时,排兵布阵是一项基本的技能。而越是厉害的将领,眼力就越是敏锐准确。

    他们能从对方的阵型排列、将兵士气、铠甲装备等各种细节,推断出敌军的战斗力。甚至有些厉害的名将,仅仅只是通过观阵,就能彻底知道敌军是虚张声势,还是实实在在的强大。

    如今,张须陀也在观阵,他在辽东镇守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对高丽人的情况也算有所了解。他知道,如今高丽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空架。虽然表面上他们仍然还有十万大军。但这十万大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师不过两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才应征入伍的新兵,以及老弱残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高丽必须要纠集辽东草原上各游牧民族的联军,哪怕是割让大片土地,送出大量钱财和俘虏,也要答应草原各部的条件,让他们一起来共同对抗隋军的原因。毕竟隋朝是要亡他们的国家,而草原各部只是贪图草场和奴隶女人。

    只不过,张须陀深知,他手下的兵马虽然的确很强,尤其是以八风营精锐部队闻名于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八风营只是一个步兵战车阵。每战之时,最外围为战车,配有鹿角专门对付战马,中间为步兵和弓箭手,最里边为骑兵。

    战斗之时,整个阵形坚固异常,乃有八方风雨不透的意思。八风营的兵马依靠八风阵,打的其实是防守反击,先以战车为营,再不断如一堵铁墙一般推进。由于有坚固的战车,加上尖利的鹿角。所以张须陀的步兵能结阵前进,而不用担心骑兵冲垮阵形。在这些坚固的阵形冲击之下,天下少有兵马能挡得住八风营的进攻。

    而只要敌军摭挡不住,不管是溃败还是撤退,这个时候八风阵就会打开一道口,最中间的骑兵就会奔驰而出给敌人致命的一击。也正是凭着这个八风阵,张须陀才能在山东河南纵横驰骋,连续打败多乱匪,就连现在风头正劲的瓦岗军也是他的手下败将。他也因此被喻为隋军将领中的第一猛将。

    如果此战是在中原,面对的是十五万乱匪,那张须陀是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他有着完整的八风营,并不惧怕面前这些杂乱无章的骑军。观察了敌人这么久,张须陀也看出来了,眼前的这支兵马战斗力其实并不强,尤其是武器装备完全无法跟隋军相比。真正精锐的部队很少,只有靠后的那支高丽骑兵部队有些强悍。

    如果他用八风营冲击面前的高丽联军阵列,他有十足的把握冲跨敌阵。

    但是眼下他的士兵只有万多,对于十五万人的敌军来说,只有敌人数量的五分之一。而且最关键的是:敌人都是马背上长大的骑兵,进可攻,退可守。可比他以前遇上的乱匪要难缠多了。

    这时,“呜——呜——呜——”的号角声响起。张须陀只见敌军后方的大旗频频挥动,这是敌军要发动进攻的信号。他当即便大喝道:“准备迎战!结八风阵!”

    隋军立刻开始运转起来,结阵迎敌。而奚族领达隆则回望了后方的高丽军一眼,不屑道:“这高建武还真着急,生怕我们拖时间。其实我们也巴不得早点打完好多余点时间迎击隋军主力呢。”

    “是啊!高建武也是小看我们了!”黑水部领鲜卫亦是随即附和道。

    “依我看,他是前两年被隋军打怕了,所以胆小如鼠,正如阿保窟和忽不莱一样。吃了隋军的亏,所以就把隋军当成了老虎!”粟末领哈赤嘿嘿一笑道:“但在我看来,隋军不过是病猫而已!”

    “好!现在我们便一起冲锋,争取一轮冲杀就解决战斗,让这高建武好好看看,我们部有多厉害!”达隆这时挥起手中的马刀,对着身后的部众大吼道:“兄弟们!只要把面前的隋军全部杀死,他们的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就全是你们的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到大片土地和财物!冲啊,跟我们一起杀将过去!”

    说吧,他便带头向着隋军的阵型冲了过去,奚族的万大军便归随其后。而鲜卫和哈赤对视了一眼,也争先恐后冲了出去,生怕被达隆抢了头功。

    鲜卫所在的黑水部有两万人马,哈赤所在的粟末部也有两万人马,加上奚族的万大军。部联军便有了七万大军。他们一起冲锋起来,这七万匹战马的气势也的确吓人,犹如黑压压的乌云一般,让隋军只觉地面微微颤动。

    七万大军的全力冲刺之下,让人感觉如同天边的乌云一般落下地面,再被狂风席卷而来,人马未到,但声势逼人!

    黑水、粟末和奚族的部人马皆是身着杂色皮甲,戴着兽皮制成的皮帽,充作头盔,人人手中挥舞着马刀,呼啸喊喝,声可动天。

    月光落在他们手中那明晃晃的马刀之上,便如半空中泛起阵阵寒光,肃杀凉意扑面而来。

    这些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果然名不虚传,疾驰中奋起前行,有如狂风席卷大地般扑面冲来,不可一世。

    此时,宇明却站在十余里外的高岗上,望着战场上的情形,他的表情十分凝重,一双眼眸有如鹰隼般的锐利。

    宇明虽然也不畏惧,但却是感慨,当初他在草原上和铁勒人、室韦人战斗时,便感觉这些草原民族凶悍勇猛之。让他不得不以智取胜。可铁勒人和室韦人比起眼下的这族联军,还是稍逊一筹。

    怪不得黑水、粟末和奚族能够驰骋辽东草原,纵横多年,连突厥人也拿他们没办法。只是以他们这种威势冲劲而言,绝非普通的军队仓促间所能抵抗的。

    而这时,张须陀横起马槊,立于隋军之前。虽然疾风扑面过来,衣襟吹动,却是稳如青松。

    他望见联军士兵个个手持马刀,呼啸而来,嘴角却是露出一丝讥诮之意。

    宇明心中也暗自佩服,只凭张须陀手持马槊临风屹立,不惧敌人七万大军的冲刺,便是隋军中无人能够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