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轮利箭射过之后,五万余名日本武士一下就倒下了四千多人。不过他们却终于冲到了周军面前……他们嚎叫着,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准备屠戮给他们带来重大伤亡的周军弓箭手。

    不过宋金刚见状,却只是微微一笑。他一挥手后,只见站在前面的弓箭手迅速退下,而在他们身后的枪盾兵涌了上来。

    这些枪盾兵将一面面黑铁大盾往地上重重一磕,便如同一面铜墙铁壁一般,堵住了已经冲上前来的日本武士去。

    山本康介这时愣了一下,随即便大叫道:“跳过去!这盾牌不高,可以跳到敌人人群中去屠杀他们!”

    他的想法其实也没错,这些日本武士或多或少都会些武功,如果和周军近战一对一单挑,应该能轻松取胜。

    不过宋金刚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站在前面的是枪盾兵,而不只是盾牌兵,在这些盾牌边缘都有一个缺口,刚好够刺过一支长枪。

    只听宋金刚一声厉喝:“出枪!直刺敌人!”那些枪盾兵立刻举起手中的长枪,从那缺口处猛力刺向敌人的身体……

    “噗哧、噗哧”的长枪入肉声不断,在盾牌前挤作一团的日本武士们又倒下去一大片。

    而那些听从山本康介命令,在盾牌面前高高跃起,企图跳到周军人群中的日本忍者,也大多被周军的弓箭手射死,少部分躲过周军弓箭手射击的忍者,在落到人群中之后,也很快被数把长枪一起刺来,断送了性命。

    仅仅两个时辰,山本康介的五万人马就损失了大半,仅存不足两万人还活着。

    “不好!这根本不是什么周军水师啊!看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出手杀人的冷酷表情,完全就是经过无数次血战洗礼的精锐陆战军队啊!我感觉这些人的战斗力甚至比咱们天皇的直属军团都强,我们是上当了!”山本康介见己军伤亡惨重,方终于明白过来了。

    在这个时代,日本国内并没有多少战争,后来的幕府出现还要等好几年。在日本国内所发生的战斗大多是一些领主大名之间,因为自己辖区划界不明所发生的冲突。也有一些是因为农民因忍受不了领主压迫而发生了暴动。有个余人规模的战斗就算是大战了。

    可这样一来,也就造成日本武士单挑厉害,但对于大规模集群作战的能力不要说和周军比,就是跟南洋诸国比都要差不少。

    。。。

 ;。。。 ; ;
第636章 收复琉球
    、、、、、、、、、、

    很可笑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日本军队中,根本没有专门去区分弓箭手、刀盾兵和长枪兵,而是所有武士都用长刀,带长枪和弓箭上阵的武士非常少。而且他们的骑兵也不多,大多数骑马的武士不是大名们的亲兵就是家中有钱的主儿,他们将马匹更多的是用来送信联络和运输货物。而不是建立一支专业的骑兵部队。

    所以,在这时期的日本的军队还远远不能跟大陆上的国家抗衡,可以说就连已经被宇明灭亡的高丽、新罗、济等韩的军队,战斗力皆要强于日本军队。

    眼见战败已经不可避免,山本康介方终于下令道:“敌人厉害了!大家往船上跑!准备撤退吧!”

    既然知道在陆上也打不过别人,那就只有上船逃了,虽然对方的战船速比自己快,但只要分散了,向几十个方向逃跑,说不定还能逃掉一些人,反正自己的小船都差不多,周军也不可能知道自己上的是哪条船。

    不过,他却发现,在刚才战斗的时候自己停泊在岸边的船只除小部分逃脱外,其余的都燃起了大火,看来是被敌军战舰击沉烧毁了。

    而这时,几名满脸污黑的日军士兵方气喘吁吁地赶来报告道:“山本将军,大事不好了!敌人的另一战舰从东面开过来了,偷袭了我们停泊在港口中的船只,现在战船已经被敌人全部击毁了!”

    “八嘎!你们现在才来报告,有什么用?”山本康介气得将这几名士兵一脚踢倒在地。

    他思忖了片刻之后,便扭头就往城内跑,他打算回城之后扮成琉球人,这样说不定还能躲过一劫。

    但他很快绝望地发现,回去城内的道已经被另一股周军扼断了,为的周军将领目光如矩,正神情冷峻地望着他。

    而在这周军将领身边的,却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人几经捕却一直没有抓到的琉球王德昭。

    “啊!德昭,你竟然没死,还叫来了周军!”山本康介就算再笨,也猜到原因了。

    “山本康介,你灭我琉球,毁我家园,今日天朝大军来此,便是你的末日来临了!”德昭“锵”的一声拔出了佩刀道:“你快点束手就擒吧!还可留你一个全尸!”

    山本康介摸了摸自己的刀柄,却不敢往前冲,因为他发现对方也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枪盾兵、弓箭手配备齐全,自己这些人冲过去,只怕到了对方面前就死得差不多了。

    而且,就算真的到了敌人的盾墙面前,又安能杀得穿敌人的方阵?

    这时,只听一阵金鼓齐鸣。从山本康介的左右两侧,又有两股周军合围过来,再加上背后紧追而至的周涛部队,他是完全被围困住了。

    他再看看自己身边的日军,还不足千把人。看来不是逃回了城中,就是已经伏诛了。

    思忖了片刻之后,山本康介拔出自己的长刀,对周涛沉声说道:“中原来的将军,我山本康介未能完成天皇的任务,又连遭惨败,损兵折将。已无脸再回去见天皇了,我死之后,还望能好好安葬我的尸体!”

    说罢,他仰天长叹了一声,倒举长刀一下捅进了自己小腹,鲜血顿时从刀身上直泻而出。

    而在他身后,那近千名日本武士也全都举起手中的刀,切腹自尽了。

    在场众人望着这一幕,均不禁有些吃惊。日本武士这种视死如归的心态,和战败后就切腹自尽的作法,让他们均相当震憾。

    德昭作为琉球国王,对日本人的心态倒比周涛、宋金刚他们了解得更透一些。

    他于是解释道:“周将军、宋将军、斛军师,日本人向来崇拜强者,瞧不起弱者,而日本武士却一直信仰武士道精神,从小就被要求向家主和天皇效忠。他们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认为死并不可怕,这种漠视生命的心态就注定了他们性格的扭曲和残忍。既然他们对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在乎别人的生命?在他们心中,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罪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战胜者就有权对战败者进行任何处置。”

    “嗯!现在我们继续攻城吧!”周涛点了点头道。

    琉球城内虽然还有剩余的日军,但已多是一些老弱残兵,主力都早被山本康介带到滩头作战去了。残存的一万多人,在五万周军的进攻下,不过一个多时辰就败下阵来,琉球岛完全收复。

    而宋金刚便立刻下令全岛,清除日本人的残余部队。

    日之后,待岛上局势平息下来后,宋金刚便留下来镇守琉球岛。同时将德昭派回江都定居。按照宇明的密旨,凡是原来琉球国的王室成员,都不能留在琉球生活,以免将来又起异心。而琉球岛上的居民,也尽量将其移往内陆,再从内陆移来汉人定居。这样才能将琉球牢牢地控制在周朝手中。

    待琉球战役结束后,周涛便和斛斯政一起,再登上了无敌号,率领水师官兵开往日本京都,他要打开日本的门户,为周朝在日本列岛谋求一块立足之地。

    ……

    永昌年正月二十五日,宇明率军回返了洛阳,那些愿意效忠于周朝的原唐朝官员也跟随他一同返回。这些人中,既有原来属于李建成一派的裴寂、高士廉,也有属于李世民一派的王圭、杨师道;还有中立派的屈突通、马周等人。不过刘静却是没有见到,据说可能是和李世民一起逃了。

    在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后,洛阳城中姓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这意味着天下终于统一了,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不再担心兵祸连连了。

    宇明随即便于永昌年正月十日,召开了统一后的大周第一场朝会。

    唐朝的这批降臣来了之后,正好填补了朝中和地方上许多空缺的官员职位。让周朝官员荒的情况大为缓解。

    同时,宇明又向这批降臣详细讲述了周朝与众不同的九部内阁制,以及相的重要性。算算时间,还有两年便是新一届内阁产生的时候了。

    在统一天下之后,便涉及到对地方建制的确定。

    大臣们商量了很久,方决定将周朝划分为河北、辽东、高丽、新罗、山东、河南、河东、河套等十省,各省以下再分郡和县。改变原来隋朝只分郡和县两级政权,导致全国有一多个郡,中央根本管不过来的情况发生。

    而议会则分为国会和地方议会两级,享有立法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议员皆由民众普选产生,同时允许私人组成政党参加选举。从下一届内阁开始,相将由在国会议席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担任,不再由部长兼任。

    周朝的司法权则由刑部行使,分为中央、省、市和县四级。民众内部的纠纷,对政府的行为有异议,以及官员的渎职犯罪,皆由刑部进行审判。

    当然,宇明也并没有将周朝的体制完全照搬后世西方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在大周的政治体制中,皇帝的权力仍然是相当大的。

    相虽然是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又规定,相的任命必须征得皇帝同意,如果皇帝反对,可以驳回议会的建议,要求重新推举一位相。而如果议会要想否决皇帝的反对意见,则必须取得分之二的赞成票数,才能否决皇帝的反对意见,强行让新相上位。

    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是很难发生的,毕竟皇帝对于国民和议员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议员们很难取得四分之的多数来推翻皇帝的决议。

    而国会议员的名额一共为名,由各省按人口比例确定名额,但每省至少保证有一名议员。

    此外,皇帝的权力还体现在军权上。比如说周朝的内阁中,虽然有国防部,但国防部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军队后勤保障中心的角色,军部虽然要参加内阁的会议,但他只对皇帝负责,并不受相控制。枪杆里出政权这个道理宇明还是很清楚的。

    不过,为了避免在他以后的周朝皇帝,会有推翻现行民主体制,实行独裁的情况发生。宇明亦是当朝宣布,如果当皇帝下达的命令和《大周宪诏》相违背时,军部从部长到士兵的各级将官均不得执行。同时议会亦可以发起弹劾皇帝的议案,当分之二多数通过时,就将罢免现任皇帝,改选另一位合适的皇室成员担当。

    而在确定皇位继承人方面,宇明提出了一个顺位继承的方案。即规定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第二顺位继承人、第顺位继承人等等。当皇帝身故、退位或者不能履行皇帝职能时,就由第一顺位继承人登基成为新的皇帝。

    如果第一顺位继承人在此之前就已身亡或者被剥夺了继承人资格,就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登基成为新帝,至于第顺位继承人之后的,则以此类推。

    。。。

 ;。。。 ; ;
第637章 皇位继承方案
    、、、、、、、、、、

    而对于如此确定各位皇皇女之间的顺位,宇明反对以往王朝惯例的长继承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白,少有争议,但却对国家不负责任。如果长是一位明君还好说,如果是昏君或者暴君,就对国家和民众是一场灾难了。

    况且,的那些弟弟们,如果有比精明能干之人,也会对自己哥哥十分不服气,从而埋下了皇位之争的隐患,比较明显的例便是刚刚发生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便是对自己哥哥李建成当唐王世不满,害得他不能继承爵位。于是便忿然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自己老爹李渊退位,然后当了皇帝。

    而如果唐朝是确定立贤不立长的皇位继承人制,说不定便能避免这一场兄弟相残的危机了。

    当然,这个“贤”如何理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同一位皇,也许有的人说他贤明,有的人说他蠢笨。而如果这个选择权交给皇帝来确定,则会很难决择。因为都是自己的女,手心手背都是肉。

    同时,皇亦会千方计讨好自己的父皇,拉帮结派,为自己成为造势,而不把精力用在习本事和如何治理国家上,皇帝也容易受到蒙蔽。

    所以,宇明便提出,这个顺位继承人的选择交由民众来决定。每五年一次议会选举之时,同时也是皇位继承人确定顺序之时,由民众在投票站领两种选票,一种是选议员的,另一种则是选皇位继承人的,由各位有继承权的皇得票多少,以确定顺序位置,得票最多的皇则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得票第二的皇则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以此类推。

    当然,这个顺序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可能因为表现不佳,在下一次议会选举时,票数下降,成了第二顺序甚至第顺序继承人也很有可能。所以,这便能让各位皇把心思用在加强自身修养,塑造公众面前的形象上。亦能让皇帝不必把心思花在如何确定自己的继承者上面,而安心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开疆辟土。

    在这些原本早就应该确定,但却因为统一天下的战争还未结束,被迫搁置下来的重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象那些整编投降唐军、设立各级校、确定官员的薪俸和税收等政策倒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事了。在这些方面,不管是周朝原来的大臣,还是新加入的唐朝降臣都是此中老手。

    这场朝廷内部的改革和理顺秩序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月份科举考试开始了,才总算告一段落,算是基本完结了。

    而这个时候,周涛却派人送来了急报,要求朝廷派一位擅长外交的官员去日本,和日本天皇进行谈判。

    “谈判?难道是周涛那边和日本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宇明见了那信使后,问道。

    “是的!我军从江都出发后,很快便攻克了琉球岛,日本驻军司令山本康介切腹自尽,他们的舰队也全军覆没。随后,周都督使命宋将军留守琉球。而宋将军便按陛下先前所授方略,命那德昭王回江都定居,再逐步将琉球本地居民迁到江南,再从江南迁来我国居民定居……”

    “好!这样才能让琉球成为我国的牢固领土!”宇明显然十分满意,然后问道:“后来呢?”

    “后来周都督便和斛大人一起,将舰队开到了京都海面上,和日军的主力舰队进行了交战。而我军由于动用了周强大人制造了炸弹,在濑户内海与日军舰队战胜,日本的战舰几乎全被我军水师送入海底,故天皇也不得不出面求和。”

    信使这时一脸恭敬地说道:“斛大人便想请示陛下,如何展开对日谈判,我方应该提出哪些条件呢?他觉得自己原是大隋的兵部侍郎,搞外交不擅长,想请陛下派一位擅长谈判的外交官员去日本。”

    “原来如此。”宇明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侍卫道:“去将长孙大人叫来,朕有要事和他商量!”

    那侍卫应了一声后便下去了。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便来到了宇明的御书房中,然后躬身行礼道:“不知陛下找微臣有何事?”

    “长孙兄,朕想让你出使一趟日本!”宇明正色道。

    “日本?可是周将军远征之战有结果了?”长孙无忌一听,眼睛顿时一亮。

    “是的!不过斛斯政只擅长军事谋略,不擅外交谈判,如何在谈判中为我国取得更大的好处,在日本建立一个落脚点,便要靠你了!”宇明这时淡淡道。

    “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过陛下可否指点一下微臣,谈判中要提哪方面的要求?”长孙无忌问道。

    宇明听闻之后,端起桌上的茶水,浅饮了一口,然后说道:“那朕就给你说个原则吧。”

    “第一个原则:现在日本国内有不少派别,天皇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而一个四分五裂,内部争斗激烈的日本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样他们才会有求于我们,对我们低下四。如果他们当真统一了,全国拧成了一股绳,先不说会不会对外扩张,成为我们大周的大敌。至少我们想要与其打交道就要困难得多了!

    “第二个原则:日本人向来欺软怕硬,如果对其循规守礼,往往会被其视为软弱可欺,你到了日本后,在谈判时如果与其发生口舌之争甚至冲突,切不可坠了我大周的威风!”宇明沉声说道。

    这可是他从后世日本的表现上看出来的。当中国一再向日本示好,甚至忍气吞声时,日本却得寸进尺,将侵略的矛头先对准中国。而当日本被比它更强大的美国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扔了两颗原弹后,日本却对美国崇拜之,唯美国之命是从,在国际舞台上就是一美国的小弟模样。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然后宇明又继续说道:“第个原则,便是要好好观察一下日本国内的这些大名,有哪些是对我们友好的。对我大周友善之人,便可以在贸易时适当向他们倾斜一下。如果是敌视我们的大名,则要狠狠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我大周是惹不得的!”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寒光。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不过仔细一思量,要想在日本立威,还真得如此。他也了解过日本的情况。知道在这时代,日本大名的作战力量主要是从属于其的武士。

    但日本的人口不多,全国的人口不过几万。那些大名手下的武士,有千把人的就算实力雄厚了。就算是最强的大名,手下的部队也不过刚刚过万人。中原那种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军队的交战,在日本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在日本,数千人规模的战斗就绝对算是大战了。

    “陛下,那要不要让日本割一块地盘给我们?作为我大周的港口和驻军场所?”长孙无忌这时又问道。

    “如果能够谈得成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只是日本地方狭小,想要他们割地恐怕比较难。”宇明微微一笑道:“不过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你也不用非要割地,而是最好提出这样的条件……”

    说罢,他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长孙无忌听完之后不禁有些迷惑,而那信使更是在一旁丈二摸不着头脑。

    “陛下,这条件貌似我们没占什么便宜啊!反而还要倒赔不少钱,岂不是便宜了日本了?”长孙无忌当即便忍不住问道。

    “嘿嘿!你们现在肯定想不到,但过得几年就会知道这几项条件的作用有多大了!”宇明嘿嘿一笑,他知道现在要给长孙无忌解释,是很费力的,换个现代人,也许一点就通。但在隋末这个年代,要官员们理解到这些概念却也难了。

    “你就早点作好准备吧,日后便可上去日本了!”宇明最后叮嘱道。

    长孙无忌连忙躬身行礼,保证一定按时抵达京都,然后才告辞离去了。

    ……

    日本天皇和他的一干大臣们商量了半个月,终于草拟了一个新方案。通过这几次和周涛、斛斯政接触。他们发现周军的将领和官员,对于土地似乎有着特别的偏好。不过日本自建国以来就没割过地,加上他们的土地本就不多,还都在各地大名手中,并不是天皇掌握,这叫他们怎么割啊?

    所以,这次他们冥思苦想了半天,便决定将本州岛北部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大岛割给周军,反正那上面全是森林和野兽。如果周朝真要土地,就割那个叫北海道的寒冷岛屿好了。

    不过,当他们带着新的条件去找周涛和斛斯政时,却被告知现在他们不管谈判的事了,改由大周的外交部长长孙无忌负责,并称他正在前来日本的途中。

    谈判对手换了?这让日本的谈判使者有些大眼瞪小眼。不过既然是派了外交部长前来,说明大周朝皇帝对此是非常重视的。他们也就决定再等一段时间。

    。。。

 ;。。。 ; ;
第638章 二十一条
    、、、、、、、、、、

    过了半个多月,长孙无忌坐船到了京都。

    日本天皇为其摆了宴席,好好招待了他一番,并提出第二天就接着谈判。

    长孙无忌自然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长孙无忌看了日本使者石原二郎提出的新条件后,却是严厉喝斥了日本没有诚意,割给大周的竟然是那么偏远和寒冷的岛屿,这根本就是糊弄周国。

    “石原大人,你们这样的条件,完全是把我们大周当猴耍!别忘了:我们可未必一定要谈判!现在我周国已经统一了中原,拥兵万。只要我国陛下派出一半的军队来攻打日本,你们都只有覆亡一途。”长孙无忌神色严峻道。

    石原二郎吓了一大跳,他也知道日本的国力和天朝完全没法比。如果谈判破裂,他在天皇面前也只有剖腹谢罪了。

    于是,他忙恭敬地行了一礼道:“是在下糊涂了。不知长孙大人想要什么条件呢?只要我等能办得到的,而且不是为难的条件,绝不含糊!”

    长孙无忌这时拿出了数页便笺,递给了石原二郎道:“这就是我们大周国皇帝亲自开出的二十一个条件,你们看看吧!”

    石原二郎双手颤抖着接过了那数页便笺,然后仔细查看起来……

    看完之后,他均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倒不是他觉得条件苛刻了,而是觉得宽松了。

    长孙无忌提出的《二十一条》,并没有要割让土地和要钱财这两项。而是针对日本的内政和外交,提出了许多改革条款。

    其中最重要的几项便是:第一,明确规定,以大周纸币和硬币作为日本法定货币;以此作为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交易的结算货币,其他外国铜钱及日本自己发行的铜钱皆不得予以流通。日本已经发行的铜钱,大周将负责以同等价值的大周纸币和硬币予以置换。

    这一条石原二郎觉得几乎不用写出来的。日本国内现在什么样的铜钱都在流行,大周的、南洋的、西域的铜钱都有。

    当然,因为大周的商人来交易的最多,所以大周纸币也是流通最广的,毕竟携带方便,又随时能在周朝开办的钱庄中兑换成金银。而西域、南洋及日本自己融刻的铜钱,不管是份量还是作工精细均差大周硬币一筹,民众们都不喜欢。大周的货币可算是日本市场上的硬通货了。现在长孙无忌提出以大周的纸币和硬币作为唯一流通货币,还愿意将日本国内的其他诸国货币回收,并予以兑换,怎么看都是日本人占了便宜。

    第二,规定汉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大力提倡姓习,为此大周将在日本新建数所校,免费教授日本人习汉语。从六岁儿童到成年人都有各种习班。同时,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会汉语的人也优先考虑。

    这一条石原二郎也觉得问题不大,日本现在十个人中倒有六七个都在习汉语。原因便是大周的商人在日本数量多,雇佣了大量日本人为伙计助其经营。而他们的工资比那些打渔种田的同胞高得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一来,那些没被大周商人雇佣的日本人自然趋之若鹜。为了能在大周商人手下干活,哪有不认真习汉语的道理。如果这些日本人有免费习汉语的机会,让他们省了费和到处找老师的麻烦,他们只会求之不得,哪还会反对。

    至于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要求会汉语的人优先考虑。这在石原二郎看来更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政治制就和大周很接近,对外交往也是以大周为主,国内事务也多与在日本经营的大周商人有关。优先提拔会汉语的人为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全面引进大周的法律体系,所有日本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周朝法律为准。为方便日本官员掌握大周法律,周朝将派出大量人员到日本各级官府充当顾问,负责指导日本官员用大周律令处理行政事务及判案。

    这第条的条件,让石原二郎更是觉得,这是大周在照顾日本。

    如果能够全盘引进大周法律,可以避免因为法律体系不一样,造成两国之间的民事纠纷以哪国法律为准,无法决断的问题。

    同时,现在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日本国内各种商事、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而许多案件类型也很新颖,让日本的官员处理起来也十分头痛。

    如果大周派官员来指导他们办案,以及处理行政事务,岂不让日本官员省心不少?

    这项条件如果放在后世,那是任何国家都不敢答应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主权的全面沦陷。可在公元七世纪,不要说日本,就是中原的人也很难理解到货币、法律及语言的**性,对于一个国家主权和保持**自主有多重要了。

    长孙无忌虽然算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大才之士了。但当时也对宇明授意的这项条件有些迷惑不解。

    因为这些条件使大周看起来,不但从日本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要倒赔不少钱进去。

    而且在他看来,派驻大量官员去日本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在中原的姓和人们看来,连岭南那种地方都是属于鸟不生蛋的蛮荒之地,日本就更是还未开化的异邦小国了。有谁会愿意去那当什么“顾问”啊。

    不过后来宇明的一番话,却让长孙无忌茅塞顿开。

    宇明道:“此次平定唐朝,仅关中一地,就有上千名官员投降我们。对于这些人的忠诚,朕不敢完全放心,无法象我们原来的官员那样信任。但如果不任用他们,恐怕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性,失去对朝廷的向心力。因此,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派到日本去。让他们去教导当地儿童汉语,指导当地官员用大周法律处理案件。这样便一举两得了!”

    长孙无忌听闻之后,才醒悟过来,如此行事,大周本土少了许多对宇明心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