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你是要某家放弃襄阳?”李孝恭听闻之后,却是怒不可遏地说道:“襄阳一丢,荆襄全境就会陷落。皇兄将这片战略要地交由我来镇守。我未能扩大地盘也就罢了,但若将此地落入敌手,我有何面目去长安见皇兄?所以此仗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李孝恭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道。他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激动之意。

    孙伏伽知道自己是再也劝不动李孝恭了,于是也不再言语。

    待舰队快到回水湾时,孙伏伽却是惊愕地望着前方道:“将军,你看前面,敌人貌似已经来了。”

    李孝恭举目望去,却已见到从下游开来数十战舰,船上灯火通明。从旗帜和船只的样式上看,应是周军战舰无疑。

    “将军,是否下令放箭?”孙伏伽急忙问道。

    “有些奇怪!按照之前报告的情况,周军水师应该不会来得这么快啊!”李孝恭见到周军的水师出现位置,也是有些错愕,他没想如今周军的水师已经过了回水湾那段最狭窄地的水道,打乱了他原本拟定的部署。

    “将军,再不发动进攻,他们就要冲过来了!”孙伏伽焦急地说道。

    此时,对方的船头已经清晰可见了,甲板上有不少周军水手在来回奔走着。那些中型战舰和小型战舰也开始排列阵势,作好了战斗准备。

    李孝恭见情况不妙,如今唐军水师舰只已经在高速行驶之中,断无退回去的可能。而且他也怕这一退,就会士气丧失,兵败如山,以后再无勇气对敌。

    “传令下去,发动攻击!命小舟撞击敌船,然后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李孝恭发令道。

    一时之间,湖面上立刻鼓声大作,惊起无数飞鸟。唐军水师舰只如离弦之箭快速杀出,成弧线状攻击周军战舰的侧翼,一艘艘战舰飞速行驰,快不可言。

    周军战舰见到唐军水师攻击,亦是毫不犹豫的发起反击,飞矢如蝗,甲板上亦是一块块巨石弹射飞来,对唐军展开了迎击。

    李孝恭见状却是不惊反喜,他知道周军战舰速快,转动灵活,如果真的和唐军水师一味游斗,他还有些难以取胜。可如今周涛竟然要和他正面相抗,却是正中他的下怀,要知道他的战舰数量可比周军多出不少。加上唐军对回水湾的地形熟悉,拼杀起来,又怎么可能败北?

    只听到“乒乒乓乓”的巨响声连绵不绝,两军水师冲在最前面的十余艘战舰已经撞在了一起。

    撞击之后,唐军水师官兵却是一阵惊呼,因为他们发现,敌人的舰只外壳上,竟然包有铁皮。所以撞击之后,不少唐军战舰都被撞凹一块。

    不过,唐军水师也是劲旅,虽惊不乱,纷纷拿起手中的铁钩,钩住了对方的船舷,然后跳到了周军水师的战舰上,开始肉搏拼杀。

    而周军水师官兵显然没有想到,敌人竟然毫不畏惧撞船,一来就是近战拼杀。他们在抵搞了一阵之后,便开始败北,不少人放下小艇,弃船逃生。有的来不及放下小艇,便性跳入了河水中,然后开始泅渡跳跑。

    李孝恭最开始还有些担心己方不能占据上风,但见交战之后,周军便节节败退,死的死,逃的逃,方才放下心来。心忖这周军水师看来也是绣花枕头,一肚草。只能依仗有巨型战船,火力凶猛来作战,当真短兵相接时却显露了实际本领。

    高兴之余,李孝恭便亲自击鼓,为属下官兵加油,同时下令所有舰只发起冲锋,一定要把敌军水师杀个全军覆没。

    唐军水师近两艘战舰于是径直前行,乘风破浪,目标直取周军战舰群,而在唐军水师后面的,则是一批拴着的小船。

    在这批小船上,装满了火油和柴禾。李孝恭打算,当发现周军旗舰后,就将这些小舰全部放出,引燃周军水师的旗舰和一旁的主力战舰。

    只要周军水师的旗舰被引燃,周军必然大乱,就算周涛没死,他们的士气也将丧失,届时胜利就将属于唐军一方了。

    不过,就在这时,李孝恭却听见在自己舰队后方的江岸上,有些响动。似乎有军队在岸上活动,好象还在抛射什么东西。

    但他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就算岸上有周军骑兵又如何?难道他们还能长个翅膀飞到自己船上来不成?

    就在李孝恭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之时,孙伏伽却突然大声叫道:“将军,情况有些不大对劲啊!”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李孝恭听闻之后,却是眉头一皱,他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可这孙伏伽却在这当口上给他泼冷水,实在让他心中甚为不喜。

    。。。

 ;。。。 ; ;
第593章 李孝恭的惨败
    、、、、、、、、、、

    “将军你快看前方!”孙伏伽这时往前面一指。

    李孝恭举目望去,却发现前面已经出现了一艘挂着周军旗帜标志的中型战舰,在它身边还有八只战舰护航。

    “那不是周军水师的旗舰吗?有什么不对嘛?”李孝恭脱口而出道。

    不过,话一出口,他便蓦然发现了不对劲之处。这周军旗舰和它的护卫舰只,船上的人未免少了。甲板上几乎可说是空无一人。而且那些划船的水手看到唐军水师扑了过来,都吓得纷纷落荒而逃,一个个放下小艇,弃船逃跑。

    李孝恭也感觉,这次攻击实在过顺利了,周涛就算是个蠢材,也不至于才看到敌人就吓得落荒而逃。这样他如何能跟宇明交待?起码也要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吧。

    可周军水师除了最开始接战时反击了一会,就再没有其他的反抗行为了,几乎是一战即溃,船上的水师只要一见唐军水师官兵登船,他们就吓得弃船而逃。这可实在不象周军的作战风格啊!

    就在此时,唐军水师早已按照李孝恭先前所授方略,将装满了柴禾和火油的小船,点燃了火冲入了周军的水师战舰中。

    而那些战舰也不闪不避,被火船沾着后,也很快燃烧了起来。

    就在周军水师官兵欢呼之时,让他们惊讶的事却发生了。只见从燃烧的周军战舰水面上,腾起了一道蓝色的火苗,然后迅速在水面上蔓延开来,很快就蔓延到了唐军水师附近,并向着上游延伸,将汉水变成了一条燃烧的火龙。

    李孝恭顿时吓得浑身冷汗直冒,暗忖这江水怎么会着火呢?这样岂不是要把自己的船只也全部烧毁吗?

    他四下张望过去,却是心胆俱裂。原来不知道何时,后方的江面上已经飘来了一层厚厚的黑色火油!这玩意儿漂浮在江面上,将整个汉水都覆盖了。

    而这黑色的火油遇火即燃,自然转瞬之间便将整个江面变成了火海。

    在火光的映射下,唐军士兵方发现,在汉水北岸,出现了大批周军骑兵。他们推着一架架投石车,停靠在江边。然后将一个个装满了黑色液体的皮囊,抛入了汉水之中。而这些皮囊在空中时便散落开来,将黑色液体抛洒在水中,形成厚厚的一层黑油,把唐军水师舰只全部围困。

    当唐军水师将那些小船点燃之后,周军的舰船起火,自然会蔓延到江面上,然后延伸到唐军水师的战舰上。

    李孝恭被这冲天的大火烤得汗流浃背,方猛然醒悟过来,不禁气得吐血。

    而在不远处的汉水岸边,周涛正站在一个高坡上,凝望着江面上冲天的大火,以及唐军水师战舰上发出的惨声,口中喃喃道:“李孝恭,今天我可是损失了十多艘战舰……不过你的水师却是全军覆没了!这笔交换还是值了!”

    看着四周的火海,李孝恭方才明白,为什么对方的战船会行驶得那么快,船上的人怎么会那么少,而且从头到尾唐军水师都没有遭遇到周军水师的剧烈抵抗。

    要知道,宇明扫清了汉水北岸的唐军据点后,一直没有渡江,等待着周涛率领周军水师逆流而上。任谁都会以为,宇明打算要毕其功于一役,和李孝恭在汉水江面上决一死战。

    李孝恭心中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他甚至为此而感到高兴。在他看来,若是在长江之中和周涛作战,他还心中无底。毕竟周涛的巨型战舰威力着实强大了,不仅舰体外包裹有铁皮,不惧碰撞,而且还能发射火弹,在敌舰还未接近时,就将其击中烧毁。

    可汉水由于水道狭窄,吃水较浅,周军的巨型战舰无法进入。只能派中小型战舰逆流而上,与其作战,他才起了一拼之心,准备和周涛决一雌雄。

    但是,直到大火燃起的那一刻,李孝恭才知道,人家根本没打算和他硬拼,只是以巧破力,摆了他一道,将他的两余艘战舰化为了残骸。

    这宇明可真够阴险的!这种计策让他想破头都想不到。

    孙伏伽也觉得此战唐军败得不冤。事实上,又有谁能想得到,周涛的大批水师战舰开过来,不是为了水战,而是为了堵住唐军水师向下游窜行的道,让这把大火烧毁唐军的所有战舰。

    如此一来,自然是这十多条战船,除了水手之外,就再无其他士兵,更不可能装什么投石机、弹射器之类的战舰武器。空船当然会划得比较快,看上去也气势惊人。

    当唐军水师官兵的注意力全被眼前的周军战舰吸引的时候,宇明却派出地面部队,沿河岸无声无息的绕到了唐军水师的背后,然后用投石车将一个个装满原油的皮囊抛射入汉水之中。

    等到李孝恭全力以赴,派出大批小舰冲上前去烧船的时候,却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做只是断了自己的生机,使这支颇具实力的水师葬身火海!

    周军只牺牲了十多艘中小型战船,就成功的将唐军在荆襄地区的所有水师集中起来,然后一把火烧成了飞灰,自己却没死几个人,可谓是一场完胜。

    此时,唐军水师官兵已经顾不得再向前攻了,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四周都已成了一片火海。凡是肉眼可见的地方,都漂浮着那种黑色的厚重浮油,黑油表面还燃烧着熊熊大火。

    烈火中,所有的唐军官兵都不知道往哪边逃才能逃掉。如今水面上所有的战舰都已经燃烧了起来,汉水的江面亦是成了一片火海。

    这种烈火焚江的场面,唐军水师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当年唐军攻入荆襄,和萧铣的江南水师大战之时,汉水江面上也出现过这么一幕景象。可就算那时候,火势也没有现在这样大。而且那时被烧的是梁军,这回却换成了自己!

    “大家快跳啊!在船上只有被活活烧死!”孙伏伽大叫道。

    不过,望着熊熊燃烧的江水,真的有勇气跳下这已经成火海的汉水的,却真没有几个人。

    李孝恭立于船头,只见甲板上已经腾起了火苗。他已经心若死灰,望着船上的大火,以及狂叫呼喊的唐军官兵,目光呆滞。

    虽然他也想挪动脚步,但两条腿却象灌了铅一般,始终无法迈出一步。

    “将军,我们快跳下去,只要泅水游泳,到了汉水南岸,我们便能得救了!”孙伏伽终于抗不住逼近的炙热火焰,大声叫道。

    而李孝恭却是一口鲜血从口中喷了出来,然后大叫道:“这真是天亡我也!”随即便倒在了甲板上。

    就算当初他连战连败,丢失了江陵和襄阳外围城池之时,他也没有如此悲观失望过。可如今,他知道这场大火之后,他便已经一败涂地,再无挽回的可能。不管是襄阳还是整个荆襄之地,都再也无法保住了。

    孙伏伽这时已经顾不得许多,见到大火已经将整个甲板都烧了起来,慌忙一把扶起了李孝恭,然后奋力向江中跳下。

    两人的身体穿过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落在了燃烧的江水中。

    只听“噗通”一声,汉水的江面上水花四溅,唐军这将帅两人便消失不见了。

    可随着他们的消失,大火却是愈发的猛烈起来,火光冲天,直上云霄。

    而周涛却站在岸边不动声色,只是命令周军看住江岸,只要有唐军游上岸来,便立刻格杀勿论。

    同时,投石车也不再抛射火油,而是换上了巨石和火弹,瞄准了火海的尽头,只要有唐军船只逃出,便立刻将其击沉。

    汉水中的大火,已经愈烧愈烈……

    ……

    周涛的水师出动之后,果然非同凡响,先是隐忍不发,让李孝恭沉不住气后,再发动进攻。然后周涛将崇明岛的经验搬了过来,用一把火烧毁了李孝恭的水军。

    李孝恭的运气较好,在孙伏伽的忠心护主保护下,二人总算泅水逃回了汉水南岸。不过这时,周军已经渡过了汉水,将襄阳城团团围住,并发起了猛攻。

    二人见襄阳已不可回,便又抢了两匹快马,狼狈向巴东逃去。

    襄阳城内的唐军此时已群龙无,又见汉水中火光冲天,传闻称李孝恭已经被杀,顿时士气低落,再无斗志。

    宇明仅仅只用了个多时辰,便攻破了襄阳城。城中唐军大半投降,少数负隅顽抗者被当场杀死。只有李孝恭的副将领了八千余名较精锐的士兵从西城门逃走。

    周军攻陷襄阳之后,立刻兵分两,一由周涛率领,乘坐水师战舰沿汉水继续逆流而上,攻占襄阳以西的几处县城,打开通往汉中的道。

    另一则由宇明亲自率领,南下与李靖合兵一处,进攻宜州。

    永昌二年五月十五日,宜州守将田徵率领部下开城投降,表示愿意效忠宇明,归顺大周。至此,荆襄之地便全部落入宇明之手。周军兵锋已经抵达巴东城下,威胁着唐军占领下的巴蜀安全,天下均为之震动。

    不过,周军在南面的荆襄之地取得大进展之时,自己的都洛阳却遭受到了唐军的进攻,危在旦夕。

    。。。

 ;。。。 ; ;
第594章 洛阳危局
    、、、、、、、、、、

    周军在南北两面同时展开进攻之时,中便必然空虚,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宇明还是李渊,都十分清楚。

    不过,洛阳作为大隋东都、周朝的都,又是天下第一大城市,防御力量再差也差不了哪里去。宇明虽然主力皆已调走,但仍留下了十万兵马驻防。并以李剑为洛阳留守、张仲坚为禁卫军统领,负责洛阳地区的防守。

    在他看来,就算唐军真的要攻打洛阳,也很难攻下,如果李渊真的孤注一掷,将李世民从河套调来进攻洛阳,那他也差不多结束了荆襄之地的战役,回到洛阳了。

    可是,连宇明也没有想到,李渊竟然大胆启用了降将屈突通为帅,领唐军二十万东出潼关,向洛阳直扑而来。

    李剑率领五万人马在渑池驻扎,建成了洛阳西面的第一道防线。他遵循宇明临走之前的指示,只稳固防守,并不轻易出击。

    而屈突通也不愿意在渑池城下便付出重大伤亡,故一直只是每天试探性进攻,没有发动猛攻,以等待时机。

    双方在渑池对峙了十余天后,李剑采取了张仲坚的建议,派出骑兵部队袭击唐军的粮道。

    如此一来,屈突通便感到压力倍增,二十万唐军的粮草供应,全靠关中经潼关运抵。如果粮道得不到安宁,唐军的士气必将大大受挫,不要说洛阳攻不下来,就是渑池也未必能占领。

    不过,屈突通毕竟老奸巨滑,他很快便想出了一计,派出数股精锐部队,假扮成运粮的车队,由潼关向渑池进发,并在车上暗藏精兵。

    张仲坚不知是计,率骑兵伏击了这些“运粮车队”,于是便遭受了惨重损失,骑兵几乎折损过半。

    屈突通便趁己方士气高昂之际,对渑池发动了猛攻,之前早已准备好的各类投石车、井栏、攻城撞车、云梯等皆全部派上了用场。

    由于唐军之前从来便没有发动过如此猛烈的进攻,突然之间攻势如此凶猛,让渑池的周军守军都有些不适应,一时之间损失惨重。

    而屈突通则是将二十万大军分成班,每班六万人,昼夜不停地发起进攻。守军在骑兵损失之后,兵力只余万多人,面对两倍于己的敌军进攻,丝毫不敢大意。李剑只能将所有士兵皆派上城墙,拼死防守。

    可这样不停歇的战斗,对于士兵和军官的体力都是大的考验。就算周军再能战,也毕竟不是铁打的身。

    终于,李剑和张仲坚在坚守了天夜后,终于不支,渑池失守。

    不过,李剑已经预料到了城池可能会守不住,事先已经备齐快马,在西门城破时,便下令全军突围,向洛阳方向撤退。

    而张仲坚则坚持不肯撤退,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自己中了屈突通的计,导致骑兵部队损失殆尽,才招致大败。因此,他便表示要留下来断后,与渑池城共存亡。

    李剑也劝他不住,只得含泪告别,先行撤走。

    张仲坚在城破之后,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他身边的亲兵都全部战死,只余他一人时,才对着洛阳的方向,高呼大周万岁,被乱箭射死。

    渑池失守之后,唐军势如破竹,连克新安、义马、宜阳县,打到了洛阳外围。

    败退回洛阳城的李剑,手中只有不到七万兵马,虽然洛阳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但他却有些心中慌乱了。

    于是,他连忙派出信使,以八里急报的方式,向宇明求救。同时,又向监国的皇后抒梦禀报,要求在城中征发民夫,上城墙协助防守。一时之间,洛阳城中一片兵荒马乱,各地商人纷纷逃离此城。

    全天下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到了洛阳,他们很清楚,洛阳的得失,将关系着唐朝和周朝两国的命运。如果唐军拿下了洛阳,哪怕他们丢失了荆襄之地,也会在天下之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因为洛阳四周都是平原,无论北上到河北、,南下到荆襄还是东进到山东、江淮,都是无险可守。唐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攻陷已经内部空虚的周朝地盘。

    而如果周军守住了洛阳,则天下的气运便转到了宇明这边。坐拥辽东、河东、河南、河北、山东、江淮、江南、荆襄等地的周朝。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兵力还是物产,皆超过了唐朝一大截。

    仅有关中、陇西、巴蜀和汉中等地的李唐,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再和周军抗衡了。毕竟天下之争,说穿了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失去先机和优势的唐军,势难再有希望翻盘。

    不过到了这个关键时刻,阵兵于巴东城下的宇明,却面临着艰难的决择。

    其实早在他刚刚发动荆襄战役时,就已经接到了唐军从长安出发,向洛阳进攻的情报。只是他并没有多在意。在他看来,洛阳虽然兵力不能跟河套和荆襄地区的周军相比,但也有十万人马,而且多是经历过不少战争的老兵。且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四周又有不少卫城和关隘拱卫。唐军想以区区二十万兵力拿下洛阳,恐怕没那么容易。

    所以,宇明把唐军的这次进攻,更多的看成是一次佯攻,认为李渊是想以进攻洛阳作为幌,诱使他从荆襄地区撤军。

    因此,宇明根本没有理会此事,而是继续加强进攻。如此一来,在李靖、尉迟敬德的配合下,四十万周军齐心协力,总算用了两个月时间,攻占了江陵、襄阳、宜州等重要城池,全歼了李孝恭属下的十余万唐军,直攻到巴蜀门户巴东城外,荆襄地区已经全部纳入其囊中。

    按照之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如果周军在个月之内便拿下了荆襄,且北面的罗成和罗士信,又把唐军主力钉死在了河套地区。那周军便可顺势西进,攻打巴蜀。

    一旦巴蜀拿下,则天下大势便定。只困守关中一隅的李唐,便成瓮中之鳖了。

    只不过,宇明却没有想到,李渊竟然没有召回李世民,而是大胆启用老将屈突通担任主帅,而且也没有南下荆襄援救李孝恭,而是直接杀奔了洛阳。

    如今,东都留守李剑的求救信已经摆在了他面前,按李剑的说法,洛阳城中的兵力只有不到七万人,且士气低落。而唐军已达二十万,后续还有可能再派部队支援,洛阳情况危急,希望他回师援救。

    宇明看到这封求救信,心中却是郁闷之。如果李渊不是派兵进攻洛阳,而是进攻河东甚至北平,他都可以完全不予理会。

    至少在他看来,这些地方都是可以舍弃的。用河东换巴蜀,他认为自己还是赚了的。毕竟河东是个四战之地,经历了多次战争之后,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远远不能和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相提并论。

    可是洛阳地方虽然不大,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以及它的特殊地位,都让宇明不可能放弃它。

    先不说它是前隋东都和周朝都,天下第一大城市。单就在洛阳城内,还有他的七位娇妻,一大堆儿女,以及武官的家眷,就让它一举成为了周朝最不能丢的一座城市。

    只不过,现在他刚刚取得荆襄之战的胜利,唐军连战连败,已经退守巴东,如果能够一鼓作气,将其攻克,他便可以顺势杀入巴蜀,取得对李唐的压倒性优势。在这马上就要赢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却忽然家中出现危急状况,着实让宇明有些郁闷。

    “传朕命令!召集所有亚将以上武将来大帐参加会议,商讨目前的战局!”宇明思忖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召开一次会议,听听大家的意见。

    半个时辰之后,李靖、尉迟敬德、周涛、秦琼、程咬金等将领皆陆续抵达大帐。宇明便将李剑发出的求救信交给众将过目,他也想看看众人的反应。

    当众将得知虬髯客张仲坚战死渑池,洛西以西的十余县已经全部陷落,二十万唐军兵临洛阳城下时,都是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的家眷都还在城中,万一洛阳失陷,岂不危矣?

    “陛下!如今荆襄之地已经落入我军之手,巴蜀山高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仓促之间恐怕难下。依末将之见,不如暂且退兵,回师洛阳,击败屈突通之后,再图巴蜀为妙!”秦琼这时拱手说道。他是一个大孝,其母便安顿在洛阳,听闻洛阳被攻,他自然便迫切想回去救援。

    “末将也同意秦将军的意见!反正荆襄也拿下了,不算空手而回。而洛阳对于我军来说,是重中之重的地方,万万丢不得!虽然屈突通那老家伙未必就能攻下洛阳这座坚城,但我们却不能冒这个风险!”程咬金亦是附和道。

    这两名军中大将先后发言赞成撤军后,林墨和郭逸也随声附和。他们也觉得洛阳不容有失,而巴蜀之地现在不攻,以后要再攻也来得及。

    “大家都想朕现在就撤军吗?”宇明皱了皱眉头问道。虽然他也知道,赞成撤军的必然是大多数,但一个反对者都没有出现,却也让他有些微微失望。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浑厚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陛下,我不赞成撤军!”

    。。。

 ;。。。 ; ;
第595章 兵分两路
    、、、、、、、、、、

    众人向声音来处一看,却发现乃是宋金刚,这位身材高大,声音粗犷的武将,此刻大声说道:“陛下,现在敌军已经胆寒,认为大势已去。末将这几天巡视周围,便碰到过好几个前来投靠的唐军士兵。他们皆称是巴东的本地人,被李孝恭强征入伍当兵,心中十分不情愿。他们就盼着我们能早点攻破巴东,解救他们。如果我军现在一鼓作气,攻下巴东,再顺势杀进巴蜀,则整个西南都将落入我军之手。李唐将再无翻身机会。可如果仅仅因为洛阳受到攻击,我军就要撤退,导致前功尽弃的话,末将觉得实在不值!”

    宇明听闻之后,也不禁微微点头。宋金刚的话虽然有些无礼,但却道出了目前的实际情况。就这样撤走,军中上上下下都有些不甘,感觉有点憋屈。

    “宋将军说的是!”周涛这时也附和道:“陛下,如今唐军水师已被我们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我军水师可从长江逆流而上,进入巴蜀,敌人完全无法阻挡。可如果我军现在放弃进攻,先解洛阳之危。就算战争胜利后,马上又挥师南下,再攻巴蜀。只怕唐军也从川江上调解了船只,组成水师来迎战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陛下,虽然末将属下的水师官兵是不怕他们的,但川江航道狭窄,礁石急弯甚多。正要和这些熟知航道水情的本地水师交战,我军就算获胜也必然付出巨大代价!还望陛下思!”

    宇明听了周涛和宋金刚的话后,也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只不过,洛阳又实在过重要,不可能不去救。这样一来,选择继续进攻还是选择回救都,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于是,他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徐世绩,然后深吸了一口气道:“徐军师,不知你的意见如何?是觉得撤军回洛阳好,还是继续进攻巴蜀好呢?”

    秦琼、程咬金、宋金刚、周涛都紧张地望着徐世绩,他们都知道,陛下对于徐世绩是十分看重的。

    “属下觉得两个都好!都不能放弃!”徐世绩却是出人意料的这样回答道。

    “两个都不放弃?难道徐军师你的意思是双管齐下?”尉迟敬德听闻之后,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徐世绩这时方解释道:“陛下,洛阳是我大周都,皇后、皇妃和几位皇皇女,以及将士们的家眷及武官皆在其内,万万不能有失,所以必须去救!”

    “而巴蜀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取得巴蜀便取得了从南面威胁关中的基地。且巴蜀之地未遭隋末农民起义的战争破坏,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如果能够趁势拿下,对于我大周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果现在不趁巴蜀内部空虚,李孝恭又损失折将,没有多少人马时攻克,将来等李唐缓过劲来,我军想要夺取,必然付出比现在高几倍的代价!”徐世绩斩钉截铁地说道。

    宇明这时方长舒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道:“徐军师的话解了朕心中的困惑,朕其实也认为,双管其下,同时进攻巴蜀和回师洛阳为最佳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