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怎么可能呢?哪有人会放着真金白银不用,偏要用纸币呢?”穆巴沙夫大吃一惊,一脸不信道。
这时,那店小二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说道:“穆巴沙夫大人,财政部昨天已经发了通知,今后所有的店铺交税,税务司只接收纸币和硬币。除此之外,所有属于官营的食盐店、铁器铺、工厂、矿山、田庄等产业,无论出售商还是收购物,以及提供服务,都只接受纸币和硬币,不接受金银。如果是使用纸币,还可以打九五折。”
“什么?还有这等事?”穆巴沙夫听闻之后,不禁大吃一惊。如果这样的话,的确用纸币要好些。
“千真万确!此事谢某也知道!”谢长风这时抚摸着自己的胡,悠然自得地说道。
穆巴沙夫狠狠瞪了谢长风一眼,然后又对店小二说道:“那我给你金银,你们店不能去财政部兑换吗?还不是跟纸币一样的用嘛!反正随时都可以兑换!”
“这可不一样啊!”店小二将头摇得象波浪一样道:“我去兑换还得要等不少时间,那掌柜的不扣我薪水才怪了!再说了,这纸币和金银还真不一样。纸币和硬币能兑换到足额的金银,但金银要兑换纸币和硬币,就得在成色上扣一成的的火耗作为手续费。”
“啊!竟然有这种事!”穆巴沙夫听到此话,却是真的呆住了。
天哪?一成手续费!这是在活抢人吗?那自己兑换了那么多的金条,损失可不小啊。
半晌之后,他才勃然大怒道:“陛下怎么能这样言而无信呢?之前发行纸币时,他不是颁布了圣旨说自由兑换吗?而且在那‘金山银海’的揭幕仪式上,他还再强调了这一点,说任何时候拿着纸币去兑换金银,大周朝廷都不会拒绝,一定会足额兑换的!”
“哈哈!穆巴沙夫,你也说了:是任何时候拿着纸币去兑换金银,大周朝廷都不会拒绝,会足额兑换。但皇上可没有说,你拿着金银去兑换纸币,也足额兑换啊!不信你可以去财政部兑换处,仔细看看墙壁上贴的公告!”谢长风哈哈大笑道:“是你自己没看清楚规定,还好意思斥责皇上!这事如果放在以前大隋的话,你还不被马上被治个对陛下和朝廷大不敬的罪。弄不好还会被砍头呢!”
。。。
 ;。。。 ; ;
第587章 纸币发行的成功
、、、、、、、、、、
穆巴沙夫被这一连串的打击,弄得有些晕呼呼的了。一直以来,他都只关心纸币能不能足额兑换成金银,从没想过用金银去兑换纸币的事。听谢长风这样一说,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可是一件关系着他分之十财产的大事啊!绝对马虎不得!
于是,穆巴沙夫立刻就步并作两步,跑到了财政部兑换处,只见这里已经十个兑换窗口全开了,而且都换上了年轻漂亮,手脚麻利的小姑娘。来兑换的人虽然比以前他来的时候还多,但排队的现象却是消失了。
他看了一下墙壁上贴的兑换公告,顿时一下蒙了。原来还真有那么一条:用金银兑换成纸币要收一成的火耗作为成色不足的手续费。
“完了!我这一下就损失了分之十的钱啊!”穆巴沙夫顿时有些欲哭无泪了。
不怕,把金条给佛齐商人,反正他们那儿是按金结算,断断不要纸钞的。
但他却是突然想起,之前和一位日本商人谈好了一笔合同,这位叫山本正野的日本人要卖给他一批纸扇和和服。这山本正野就只要真金白银的,自己正好可以把刚刚兑换成的金条用出去。
想到这里,他便立刻叫随从驾着马车去那日本商人住的客栈,早点把这批货物买下来,好将手中的金条出手,以避免损失。
只不过,他才刚刚走进客栈,便见那山本正野穿着武士服,腰间挎着一把日本刀走了出来。
这日本商人一见到穆巴沙夫,立刻高兴地叫了起来:“这么巧啊!亲爱的穆巴沙夫大人,我正想去找你说说咱们这次交易的事,没想到你倒先来了……对了,我就想问问您,这一批货物,你是打算用大周朝最新的纸币结算吧?”
穆巴沙夫一听,也是愣了,他急忙说道:“山本正野,我们也不是第一次交易了,以前一直都是用黄金和白银交易的,怎么你却突然要求我用纸币结算呢?”
山本正野叹了一口气道:“唉!没办法啊!穆巴沙夫,你也是我的老朋友了,我就不瞒你说,这次我将货物交割给你后,便要用这批纸币去朝廷经营的陶瓷厂,购进一批青花瓷器回国销售给京都那帮大名们。”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而那官营的陶瓷厂却是只收纸币,不要金银的。所以,如果你要继续购买我的纸扇和和服,便只能用纸币支付!”
“啊!可我将所有的纸币都兑换成了金银,那咋办呢?”穆巴沙夫一听,顿时一个头大。
山本正野听闻之后,却是鼻中哼了一声道:“如果你不能支付纸币的话,用金银也行,但那就必须将价格上浮分之十,作为我拿去兑换纸币的火耗。穆巴沙夫大人,您自个儿选择吧:要么您给我纸币,要么您多支付分之十的价款,我悉听尊便!”
穆巴沙夫这次可是真的气得晕倒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排了一整天的队,好不容易在当天最后一个兑换到金银,结果却是平白无故损失了分之十的钱。这可都是他好不容易,冒着危险,万里迢迢运送货物,从大食到中原,吃尽了不少苦头才赚到的。
结果现在可好,费时费力,在寒风中排队了一天,换了一个平白无故损失分之十金钱的结局,这让他如何不晕?
当然,这也不怪他。古人旧有的思维毕竟不能跟宇明这个现代人比,哪怕是穆巴沙夫这种精明人,也少了一千四多年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思维还停留在“纸币不值钱,金银才值钱,所以朝廷才要强迫老姓用纸币”的层面上。所以他们总担心自己手中的纸币,不能和金银铜钱自由兑换,总觉得真金白银拿在手上才保险。
而宇明却是十分清楚,在后世无论去餐馆吃饭,还是酒店住宿。客人结帐时,如果让店方选择收受金银还是纸币,那没有一个店方会选择接受金银。只要不是这个国家的货币已经贬值到崩溃的边缘,谁都只会愿意接受纸币,而不是金银的。
可为什么店家会选择接受实际价值不值一的纸币,而不去选择实际价值高得多的真金白银呢?这便是因为真金白银使用不便,就算店家愿意接受,他也得找秤来称重,找刀来切割,找个鉴定师来看看成色好坏。最后即使收了,还得找个保险柜好好保管,实在是不方便之。
而纸币却是非常方便,面额价值多少,一目了然,真伪鉴别也比黄金容易得多,查看一下水印、金属线、紫光灯照射等等,都能够很轻松地辩别出纸币的真伪。所以,这就是现代社会里,纸币比黄金白银更为通行的原因。
而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哪种货币能够让人们方便快捷的支付和买卖东西,同时在价值上又能得到保证,那它就是良币。反之,就是劣币。
所以,宇明的新计划第一项内容便是:规定财政部税务司收税,以及所有官营的产业结算,全部都只收纸币,如此一来,所有的商家和民众,都必须在手中存留一定的纸币,才能上税和买盐、送小孩上。他们对纸币的需求量便会大增。
而他们开始大量吸纳纸币,便会带动市场上其他商户及民众跟进。毕竟市面上一种东西变得抢手了,自然就会物以稀为贵。不用朝廷强迫,也不用宣传,那些民间商人也会想法设法从普通顾客那里换取纸币而拒绝接收金银。这样便能大地提高民众对纸币的接收程。让他们觉得纸币才是良币,金银只是作为补充使用的劣币。
宇明计划的另一项内容,就更有些歹毒了。他在货币兑换办法中,直接宣布纸币可以足额兑换金银,但金银兑换纸币却要扣除分之十的成色和火耗作为手续费。这根本就是活生生抢人,同时也让大家心中明白,表面上纸币和金银是等值的,但实际上纸币的币值其实是高出金银一大截。这样一来,谁都会尽量在手中保留纸币,而不是金银了。
这次发行纸币的大动作,终于成功了。尤其是那“金山银海”的十天展示,更是让民众们对新货币有了大的信心,相信朝廷有着强力的支付兑换能力。
而为了让其他地区的商人和民众了解大周的金银兑换能力,相信朝廷的信用。宇明性下令每个月的十号,作为“金山银海”的展示日。在这一天,国库存放“金山银海”的府库,将对公众开放,让大家可以目睹这一巨大的世界奇观。
“金山银海在,大周朝的货币信用就在!”这是解说员为参观者介绍时所强调的说辞,并称这是皇帝陛下的亲口保证。
周朝在一系列新举措之后,使得纸币的功效完全超过了金银铜钱,在信誉得到保证之后,本身毫无价值的纸币取代金银成为周朝的流通货币,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后来,大周纸币还成为了周朝周边国家的硬通货。日本、南洋诸国、西域诸国、天竺等国,都逐渐接受并使用大周的纸币。而国库中的那座“金山银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财政部收纳的金银数量增多,慢慢被置换成了真正的黄金白银。
等到永昌十五年时,周朝国库的“金山银海”完成了替换。原来中空的“金山”和“银海”,其内的最后一块沙石也被替换出来,成为名符其实的“金山银海”。宇明当年唱的“空城计”,才终于落下了围幕。
随着新货币的发行,国内的财政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财政预算也不象以前那样捉襟见肘了,因为可以发行纸币来冲帐,平衡预算。如果在后世,滥发纸币会引起通货膨胀,但现在纸币才刚刚发行不到一个月,洛阳以外的好多郡县都还没有纸币流通呢。宇明自然不会担心纸币贬值之事。眼下,他已经把注意力投下了南方,准备一鼓作气,攻占荆襄之地,使东都洛阳的南面威胁得到解除。
宇明之所以决定先从荆襄之地开刀,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荆襄之地多河湖,更有长江、汉江从中流过,与北方的战争相比,在荆襄之地作战,除了陆上的战斗之外,还要考虑水战问题。
而不管是唐军还是周军,都是北方人居多,原本都不擅长内河水战。
不过对于周军来说,他们有一个有利之处便是:周军虽然以前没有内河水师,但却有一支强大的海上水师。而且在攻占了江南之地后,又收编了杜伏威的江淮水师残余人马。这样在水师方面,他们可比唐军要强大得多。
而且,唐军占领的襄阳、江陵等地,从地图上看也是一个凸形。周军的地盘从北面的宛城、南阳,东面的江夏、随州,南面的巴陵、岳阳,面包围着唐军占领的荆襄之地。
在周军水师占优,且地理位置也处于有利态势的情况下,宇明自然便选择了先从荆襄着手发起进攻。在他的计划中,如果一旦攻占了荆襄,便可向西攻入巴蜀和汉中,取得对李唐的绝对优势。
而就在宇明在过年后的第一次朝会上,与群臣一起商讨如何进攻荆襄之时,情报部却是突然传来了消息,称关中发生了变故,李建成被废除了之位。
。。。
 ;。。。 ; ;
第588章 李唐的新动向
、、、、、、、、、、
“什么?李建成被废了之位?”宇明听闻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此事也在意料之中,李渊对于李建成没能攻下河北,却丢了已经到手的河东,是大发雷霆。要不是李建成拿下了河套地区,也算有些功劳。他说不定要被废为庶人呢。”红袖这时轻叹了一口气道。对于关中李唐方面的情报收集,历来是她工作的重点,派往关中的探数量,相当于全国情报部外派人员的分之一。
“红袖娘娘,李建成被废了之位后,难道是李世民上位了?”杜如晦皱着眉头问道。在他们看来,李世民可是比李建成更难对付的对手。
“没有!李渊只是取消了李建成东宫的资格,将其降为燕王,并责令其在皇宫好好协助处理政务,一年之内不得领兵。但李世民却依然是秦王,并没有顺理成章地继承之位。”红袖详细解释道。
“看来,应该是我爹在大哥和二哥之间犹豫。”这时,一个清脆动听,如银铃般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向声音来处一看,发现却是李秀宁。
大家这时才想起,李秀宁便是李渊的女儿,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妹妹。她对于李渊家中的情况应该是最熟悉的。
“我爹爹虽然表面上对几个儿女都一视同仁,但秀宁却是知道,他是最喜欢大哥建成的!”李秀宁幽幽道:“爹一直觉得,大哥最象他,无论是相貌、性格、才能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和他象。”
“大哥建成不象二哥世民那样张扬,喜欢出风头,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他便如父亲一样,做人比较低调,喜欢隐忍。但其实大哥的心机和才能,并不比二哥差多少。”
“当初,父亲进军关中时,曾许诺谁能打败隋军,让唐军入主关中,便立谁为。可在二哥世民打败宋老生,迫降屈突通,占领长安之后,父亲却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立二哥为,依然立的大哥建成。虽然他表面上说的是大唐初建,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是古往今来的惯例。他立大哥为并不代表大哥就能继承他的皇位。将来待统一天下之后,他才会正式册封皇,宣布大唐的皇位继承人。但秀宁却知道,父亲心中其实早已选定了大哥建成!”李秀宁侃侃而谈道。
她作为李家的重要一员,对李渊父人的情况自然比其他人了解得更深入,象这些内幕,只怕是情报部的探也很难打听得到的。
宇明听闻之后,也是眼睛一亮,他这才发现,在自己的后宫之中,竟然有一个对李家情况如此熟悉的人,这可是自己的一笔巨大财富啊!
他这时也不禁忍不住说道:“秀宁,这可真是辛苦你了!因为朕的原因,害得你和父兄反目,让朕心中也一直为不安……”
“陛下可千万别这么说!”李秀宁连忙打断了宇明的话道:“当年是臣妾之父先对您起了害心,才导致两家反目成仇的。要追究责任,当属李家不对。只不过……只不过,如若将来陛下打进关中,一统天下,请留他们一条生可好?”
宇明听罢表情顿时一愣,他这才明白,李秀宁之所以会供述出李家的这些私密情况,乃是想借此表功,求自己饶了她的父亲和兄长。
说实话,宇明是不想放过李渊父的。因为他可十分清楚,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李世民,都是当世枭雄,一旦给了他们可趁之机,这父便很有可能东山再起,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可如果不放过他们吧,从关系上说,李渊又是自己的岳父,李建成和李世民是自己的大小舅。如果真杀了他们,恐怕李秀宁会伤心难过的,而且姓们也会认为自己六亲不认。
思忖了片刻之后,宇明方说道:“秀宁,朕答应你:只要我大周王师杀入关中,唐军崩溃之时,令尊和贵兄不再负隅顽抗,朕便可放他们一条生!只是他们必须离开中原,到塞外或者西域、南洋等地生活,未经朕的许可,不得随便返回中原!”
李秀宁也知道,自己夫君和父兄如今是争霸天下的死对头,如果宇明落在李渊手中,只怕下场会更惨。相比之下,宇明承诺留李渊父一条性命,只是要求他们离开中原,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
“臣妾代他们谢谢皇上了!”李秀宁立刻盈盈拜倒,当众相谢。
李建成被废了,以及李秀宁向宇明为其父兄求情之事,只是朝会中的一个小插曲。紧接着,宇明和朝廷众臣、以及军中将领又接着商讨出兵荆襄之事。
而这时,徐世绩便提出了南北两线同时开战的计划:“陛下,微臣建议,夺取荆襄是我军此次作战的主要目标,但不能将眼光仅放在荆襄一地之上。因为我军主力一动,唐军也会立刻作出反应,将主力调往此地。如此一来,便会让我大周的主力和唐军的主力皆云集于荆襄。”
“由于双方的军队数量都多,且均有名将指挥,不容易犯错。这样便会让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因此,微臣认为,可以先以偏师在北线发动对河套地区的进攻,声东击西,吸引唐军的注意力。然后我军主力再突然南下,相信便能杀荆襄之地的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夺取荆襄,威胁巴蜀也就容易许多了!”他一脸郑重地建议道。
徐世绩的提议让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如此一来,周军摆出大举进攻河套的架势,必然吸引李渊的注意,诱导他将唐军主力派往河套防御。毕竟河套位于关中的上方,是草原到关中的必经之地,也是水草丰盛的养马场所。对于李唐来说十分重要,绝不能轻易放弃。
而当唐军的主力到了北方之时,周军主力再大举南下进攻荆襄,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又有水师战舰配合,如果还不能胜,那带兵的周将的确可以抹脖了。
“徐大人所言是!河套之地乃是一处战略要地,我军不能放任其落在李唐手中。依朕之见,不如便以罗成为主将、罗士信为副将,徐世绩为军师,领军十万进攻河套。”宇明朗声说道。
罗成和罗士信都是擅长使用骑兵之将,而河套地域开阔,又邻近草原,适合骑兵作战,以罗成和罗士信为将,的确可以最大程地发挥他们两人的长处。而且,在收复河东的战役中,罗成和罗士信也是一同指挥北军,从两人之间的配合上看,的确十分默契,足以胜任此项重任。
“末将遵命!一定保证收复河套!”罗成和罗士信这时一起出列,向宇明抱拳行了一礼。
“收复河套倒不是你们的责任,你们主要的任务是要把唐军主力吸引到河套一带。当然,如果荆襄战事起后,唐军主力南撤,你们觉得有机可趁,要趁机收复河套也不是不可以!届时由你们自己掌握吧!”宇明倒是大大方方地一挥手道。
当罗成和罗士信领旨之后,徐世绩却是眉头一皱道:“陛下,十万大军虽然也不少了,但要吸引住唐军主力,却是显得有些不够。而且万一唐军主力撤退,我军将进攻河套变成假戏真作,还需要一批步兵。因此,微臣认为,再多配备五万步兵为佳!”
宇明略一思之后,倒也没有反对,依旧是大开绿灯道:“既是如此,便依徐卿家之言吧!由你们人领军十五万佯攻河套,朕同时给你们完全的自主决定权!”
“多谢陛下!”徐世绩等人听闻之后顿时大喜。
在北线的人马和兵将确定之后,众臣方将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荆襄战役上。
经过个多时辰的紧张商议,宇明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方终于确定了进攻荆襄的作战计划。
按照群臣商议的结果,周军将兵分展开进攻。
左军,由宇明亲自指挥,以秦琼和程咬金为副将,斛斯政为军师。从宛城南下,再进攻襄阳。由于他们面临的敌人数量最多,又是李渊的亲弟弟李孝恭把守,故军队数量在军中最多,达到了十五万之多。虽然其中有不少是才应征入伍的新兵。但陌刀军和铁甲骑兵都配备在其中。也算是混合编制了。
中军,则由李靖指挥,以郭逸和林墨为副将,从江夏出发,沿长江进攻江陵。他们的兵力比左军要少一些,只有十万人左右。但对于进攻江陵来说,却还是足够了。
至于右军,则是由尉迟敬德任主将,以宋金刚为副将,领兵八万从巴陵出发,向西渡过湘江,进攻长江以南的荆襄地区。他们这一的兵力,从表面上看是最少的。但工作任务却也是最轻松的,如今除长沙郡还有不少人外,零陵、桂阳、武陵等地已经没有多少唐军驻守了。以右军的兵力,应该能够轻松攻下。
。。。
 ;。。。 ; ;
第589章 大战再起
、、、、、、、、、、
除了这军之外,周涛的水军也将随同作战,水师就没有再象去年进攻江淮军那样,单独成军。而是集中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江夏港,随时听候调遣,协同作战。
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之后,永昌二年月一日,罗成和罗士信便率领十五万大军先进攻河套。周军在月日便攻到了榆林城下。经过五天五夜的猛烈进攻之后,榆林城被攻破,周军打开了通往河套地区的门户。
月十五日,周军攻到了丰州城下,此处是河套除五原郡之外的最大城池,驻有唐军万,城池也较为坚固。罗成和罗士信一时难以攻下。于是,他们便将该城团团围困起来。
河套地区的唐军最高将领,便是五原郡留守薜万彻,他率军援救丰州,却在城外被罗成打得大败。然后罗成便命手下士兵,穿上唐军的衣服,冒充五原郡来援的唐军,诈开了丰州城的大门,一举攻陷了丰州。
随后,罗成和罗士信又横扫河套地区的七八个县城,将河套一半的地盘都占领了。让李唐朝野上下十分震动。
薜万彻直到此刻才探听清楚,周军的进攻兵力竟然有十五万之多,如此一来,他也丧失了依靠自己的兵力,独自驱走周军的信心。
当河套告急的求救战报,如雪片般落到了李渊的御书房案头时,他也终于坐不住了,召集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刘静等商议对策。
在座众人的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河套绝不能丢。该地虽然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但却扼守关中进入大草原的咽喉要道。而且此地位于黄河边上,水草肥美,是好的养马场所。如果丢给了周军,那唐军便仅剩下陇西一处养马之地,战马的补充来源便会大大减少,使骑兵的战斗力下降。
而且,河套也是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要地。从河套南下到关中,仅有六多里,且全是一马平川,骑兵两天之内便能踏马壶关关外。而一旦壶关被破,关中的北大门便畅开了,长安会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战略上,河套都是一个必争之地。
李建成在会上便趁势提出,请求李渊派他再领兵,前去援救河套。而他的理由也比较充足:之前河套在周军手中时,便是他率军夺回的,有在河套作战的丰富经验,对河套的地形和风土人情也很熟悉。
而属于李建成一系的大臣,如裴寂、段志玄、张宝德等也立刻附和。
不过,李渊却是考虑到,自己刚刚才下令,宣布李建成一年之内不得领兵,如果现在又让李建成单独领兵,就显得有些朝令夕改了。于是,他还是决定,让李世民领兵二十万前去援救。
而李渊对李世民的期待也很高,要求他不但要夺回河套丢失的十余城,还要趁势杀入河东,争取将原这个李唐起兵之地收入囊中。
……
月二十七日,李渊为李世民在渭水北岸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二十万唐军便在李世民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开赴河套。
四月五日,北上的唐军主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五原郡境内,而得到风声的罗成和罗士信,则率领周军退到了丰州,他们将步兵留驻城内,骑兵在外围游弋,威胁唐军的粮道。
由于周军的骑兵,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高于唐军,加上罗成和罗士信按照宇明的布置,在唐军主力到达后,便再也不发动进攻,只以骑兵对脱离大队唐军的小股部队发起突袭,使唐军一时之间也难以歼灭周军主力。
虽然在四月十五日时,唐军便夺回了丰州,但从五原到榆林的广大区域,却一直有周军骑兵活动,使李世民也不敢放手向河东进发。他也十分清楚:只要自己的主力离开河套进入河东,罗成等人必然卷土重来,河套诸城皆难保。届时,自己将会同时面临河东周军和河套周军的两面夹击,陷入不利的局面。
就在李世民在思,如何才能将罗成诱出,择一有利地点将其主力聚歼之时,南方却是风云突变。宇明在洛阳城外举行了誓师大会,宣布十五万周军将分大举南下,收复荆襄。连同原本就在江夏、巴陵等地的留守周军,宇明投入的总进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之巨。而荆襄之地的唐军最高指挥官李孝恭,手中的兵力一共还不到十五万,如何抵挡得住?
于是,虽然周军才刚刚从洛阳出发,但预感不妙的李孝恭,便已经将求救之信,派人用八里急报的方式,送到了李渊的御书房内。
李渊得知周军主力竟然出现在了荆襄之地,也是大吃一惊。如今关中唐军虽然还有十万,但他却是不敢将其全部调往荆襄。那样一来,关中必然空虚,万一洛阳的周军再进行西征,关中恐怕就难保了。
可如果在保证关中防守力量的同时,再调兵支援,他却只能抽得出十五万军队。
而这十五万大军看似不少,但调往荆襄之后,加上当地唐军也不过十万。和周军相比,兵力并不占优势。而且,李渊还知道周军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样一来,唐军想要取得胜利非常困难。
可如果就此放弃荆襄之地,周军便可直抵巴东城下,威胁李唐的大后方巴蜀。而一旦巴蜀有失,则李唐将再无争霸天下的可能。
在这个时候,任何人都看得出,仅仅只有关中一地的李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拥有河东、河北、辽东、山东、河南、江南、荆襄等地的周朝的。
真要出现了这种局面,只怕此时自己身边的大臣和武将们,便会纷纷私下接洽宇明,商量如何出卖自己,然后投降周朝的事了。
所以,在目前周朝已经在地盘大小,辖区人口,军队数量上占据上风之时,李渊如何还要保持部下对他的信心,就决不能再丢失荆襄这样一块重中之重的要地。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