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如果是我当上了皇帝,将会对于所有儿一视同仁。”宇明其实是想说对所有女一视同仁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局限性,只能说成是所有儿。

    “不管是庶还是嫡,只要是肯刻苦习,才德兼备,能得到朝臣、官员和姓们认同的,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皇帝!”宇明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言论。这下不但是徐世绩,就连一旁的宋金刚、秦琼、罗成、斛斯政等人亦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了。

    徐世绩这时忍不住问道:“那周王如何确定皇位继承人呢?我想肯定每个皇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才浅德薄,懦弱无能,骄横跋扈的人吧。”

    宇明微微一笑道:“这自然是需要评定的。而参于评定的人,我的设想是包括朝中大臣、军中将领、地方官员、民间的商人、人。至于操作细则,得等本王平定了天下,江山一统之后才能进行。现在就谈这些事,为时尚早。我的初步想法便是:要让想当皇帝的皇用正大光明的途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德,来吸引所有人支持他成为,而不是只知道挖空心思抵毁自己的兄弟,讨好父皇和母后,拉帮结派,打击异己。”

    众将听到这里,都是大生同感,前隋杨勇和杨广为之争,兄弟相残的事就发生在十几年前。最后虽然杨广胜出,但却导致隋朝原来依附前杨勇的,大批有才华的官员被贬或被杀。

    杨广当上皇帝后,便大肆任用亲信,其中固然有象杨素、宇述等有识之士。但象宇化及、杨玄感那样的小人却是更多。这些人上位之后,只知道溜须拍马,中饱私囊,大隋的天下也渐渐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加上杨广征高丽的惨败,在剿灭各地乱匪时,又没有尽心用力,最后终于导致各大世家,尤其是关陇门阀对其彻底背弃,纷纷起来造反,成为压跨大隋的最后一根稻草。

    徐世绩亦是目光闪烁,心忖如果真的按照宇明的方法来确定皇,的确要比现在的立嫡长之制进步不少,至少可以保证新的皇帝是老皇帝的儿中,最杰出的一个。虽然无法杜绝昏君、暴君的产生。但新君既然是经过了皇室宗族、朝中大臣、军中将领、地方官员和民间商绅的的评定,想必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个宇明,倒还真的有几分推陈革新的本领,而且杨坚当年篡位,夺的便是北周宇氏的江山。如果将来真的由宇明取了天下,也算是因果报应了。”他心中暗想道。

    这时,宇明也诚挚地说道:“徐先生,本王久闻你的大名,知道瓦岗军打下的大部分城池里,都有你策划的功劳。不瞒先生说,本王身边能征善战的大将不少,但象斛斯政那样能为我出谋划策,平定天下的军师却非常缺乏。本王真心恳请徐先生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徐世绩见宇明如此真心诚意,亦是终于意动。他当下便撩起长衫,躬身行了一礼道:“既然周王如此看得起徐某,徐某如果再推阻四,便是不识抬举了!承蒙殿下器重,徐世绩愿降大周!”

    “好了!”宇明心中大喜,当即上前,扶起徐世绩,然后说道:“本王得徐先生相助,便如当年刘备得诸葛亮一般,我大周将来复兴有望了!”

    徐世绩也连忙谦虚地说道:“徐某虽然以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仅是在不成气的瓦岗军中,矮里面充高个而已。周王麾下兵多将广,斛军师、长孙大人、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贤才,都强过徐某倍。徐某的这点智谋,实在拿不上台面。”

    斛斯政在一旁听闻之后,亦是忙道:“徐先生的高才如日月星辰,斛某的一点微薄伎俩,在先生面前只是米粒之光,如何敢比啊?将来咱们一起为周王出谋划策,斛某还要徐军师多多指教才是。”

    “好了好了!两位先生都不要谦让了!从现在开始,徐先生和斛先生便是我的左右军师。希望二位如伏龙凤雏一般,辅佐本王扫平各诸侯!让久乱的中原安定,使天下姓能够安居乐业,让我大周四方来朝!”宇明见这两人惺惺相惜起来,相互吹捧个没完,只得连忙打住了他们的说话。

    周围众将其实对徐世绩也是非常佩服,就连如此厌恶李密的牛进达,也对瓦岗军的总军师徐世绩映象颇佳。

    如今他们见徐世绩终于一起成了战友,亦是高兴万分,纷纷上前祝贺。

    在众人又寒暄了一阵后,宇明方将徐世绩请到内帐里,请他坐下,然后又命侍丛端来了茶水。

    “徐先生,如今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大周最近虽然扩张迅速,但根基却是不稳,且其他几诸侯也没闲着。刚刚本王才得急报,称杜伏威占了江东,沈法兴灭亡,萧铣的大将岑本也攻破了豫章,抓获了林士宏,李渊更是吞并了富饶的巴蜀……”宇明有些忧心忡忡道:“我与李唐签有两年的停战条约,规定我们两家不得再战,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吾料停战协议终止时,便是我和李渊大战之时。而这一年的间歇期,我军应该将进攻目标放在哪方诸侯处,内部却是颇多争议,不知道徐军师可有主意?”

    在平灭李密之后,周军内部便对来年的行动多有争议。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人主张向南进攻杜伏威,认为就算灭不了这位江淮枭雄,也至少要占领长江以北的领土,为将来进攻江南做准备。

    可宋金刚、罗成、牛进达等人却主张进攻王世充,他们认为打下洛阳之后,宇明便可名正言顺地称帝,他们这些新降之将也好捞个开国功臣当当,免得被辽东军系统的将领排斥。

    而宇明本人对此也有些犹豫,他觉得自己的地盘很多都是才打下来不足年的,并不算稳固,应该暂缓扩张,养精蓄锐一年。但见部下均跃跃欲试,他也有些意动。

    。。。

 ;。。。 ; ;
第442章 徐世绩论时势
    、、、、、、、、、、

    徐世绩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之后,方侃侃而谈道:“周王,如今天下虽然还有十来诸侯,但如李轨、梁师都、李通等已无法再有什么发展,徐某料他们在来年便会灭于李渊之手。萧铣亦会全力进攻朱粲,杜伏威将会扫灭李通,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全力争霸天下。”

    “而位于天下中央,占据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由于地处几大势力之间,地盘狭小,虽然兵多将广,却难以有什么发展。覆灭亦是不可避免之事。只是由于王世充实力不弱,且所处位置又很敏感,所以周边的大势力尚不会将他作为要进攻目标。”

    “可即便如此,王世充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他绝不敢主动招惹大周或者李唐,那会为他招来灭顶之灾。就算东下进攻实力稍弱的杜伏威,或者南下进攻更弱的萧铣,他也不敢说稳操胜算。而且,一旦他出兵远征,周王和李渊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必将出大军进攻兵力空虚的洛阳。到时,王世充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到这里,徐世绩微微一笑道:“王世充也不是个笨蛋,他自然也会看到这一点。所以,他如果真的明智的话,将会在周边四大势力中择一最有可能得到天下者投降,这样方为上策,否则天下争霸之战到了最后,他王世充也只能落个兵败身死的结局。”

    “哦?那依徐军师之见,王世充会在什么时候作这样的决定呢?”宇明听闻之后,目光闪烁。

    他显然是想兵不血刃得到洛阳的。要知道东都洛阳的位置为重要,又居于天下之心,影响深远。自己如果攻占了洛阳,将大地增强自己的威望,让天下姓和各地官员认为气运在大周一方,将来进攻其他几诸侯时,也更便于作战和招降。

    徐世绩这时却是摇了摇头道:“徐某又不是王世充肚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只要我军稳扎稳打,内部团结,不出茌……就必然是各诸侯中最强的一!”

    “之前周王问我来年应该进攻哪里,我倒是觉得,如今大周发展过快,根基还不稳,明年应该先将内部稳定下来,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使辖区内的所有力拧成一股绳,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

    “哦?依徐军师之见,是认为我大周内部尚且不稳了?”宇明听闻之后,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周军虽然扩张过快,但在官员的选拔上,还是非常谨慎的,而且虽然招降了一批官员和将领。但都是经过重点调查和试用的。在忠诚和能力两个方面都有较好的保证。

    徐世绩听罢,微微一笑道:“周王,徐某并非是说大周朝廷或者周军内部不和,而是说大周地盘上还有不少势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如果能将他们的力量调动起来,那大周便可以在明年马上发动战争,不管是南攻萧铣,还是东攻杜伏威,都有较大胜算。”

    “徐军师,您说我大周地盘上的其他势力?难道是指山东士族吗?”宇明也不笨,听徐世绩如此一说,便立刻反应过来。

    “是的!山东士族中的裴家、崔家、卢家、高家在前隋朝廷中,可是仅次于关陇门阀的第二大集团。杨广在位时期,便一直重用山东士族来制衡关陇门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周王之前便为辖区地方官员缺乏之事烦恼过。”徐世绩正色道。

    宇明听到这里,已经明白徐世绩的意思,他是想自己起用山东士族,以此来对抗受关陇门阀支持的李渊。

    这样做的确可以解决地方官员缺乏的难题,同时也让自己将来在招贤纳士上,多了许多选择。

    宇明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轻轻摇了摇头道:“徐军师,你说的办法本王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这样做会出现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王再踌躇之后,还是放弃了。”

    “哦?徐某倒是愿闻其详!”徐世绩听闻之后,亦是心中惊讶。他实在想不出宇明为什么会拒绝起用山东士族。眼下山东士族活动的地盘差不多全在宇明的辖区,双方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双赢的选择。就算宇明有所忌惮,也可以象杨广那样行事,等将来天下统一之后,再提拔关陇门阀和江南士族的官员,做到朝中各派势力之间的平衡。

    宇明这时方神色肃穆道:“徐军师,本王虽然出身世家贵族,但却是一个私生,即使后来认祖归宗,也仅仅是一个庶。虽然无论在宇氏家族之中,还是家族之外,都对我的能力和人没有质疑,但按照世家大族的家规,在嫡尚存时,我这样的庶,是根本不能继承宇氏的家主之位的……”

    “门阀世家内部,对同属一族的庶尚且有如此大的偏见,就更不用说各门阀世家之间了。我出身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族宇氏,在那些山东士族眼中,我依然是关陇门阀的代言人,即使现在我和李渊势同水火,并发生过几场惨烈的大战。可在山东士族看来,不过是关陇门阀内部的争斗,他们不会参予的!”

    “就算本王肯低下气地去拜访这几大世家,估计他们也是阳奉阴违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在派遣弟担任我大周官员将领之后,却胸怀异心。”宇明叹了一口气道:“即使有些个别弟肯效忠于我,但如果将来他们面临选择,我相信十个有九个都会继续选择效忠自己的世家的。”

    徐世绩听闻之后,先是愣了一下,尔后却是眉头一皱,显然在思宇明的话。

    片刻之后,他方眉头舒展,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这样的。那些门阀世家总认为自己是贵族,个性偏执,对于一个人的出身看得很重。否则令尊起事之时,也不会立你大哥宇成都为,而你却只封了个亲王了。”

    宇明听罢也只能苦笑一声,当年如果宇化及对他有如嫡一般,又在起事后立他为,那他说不定真的会从辽东起兵南下,与宇化及合兵一处。这样,宇氏的势力便能从辽东到江南联成一线,争霸天下也将会更容易一些。

    只可惜宇化及依然恪守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保守家规。结果不但害了宇成都,也害了自己乃至整个宇氏。但如此一来,却也客观上避免了宇氏将来的内部之争。如今幸存的宇家弟,都奉宇明为主,无人再生二心了。

    “周王殿下,我明白你的苦衷,只是如不争取山东士族的支持,辖区内地方官员缺乏,在征兵征粮、兴修水利、救灾济民、修筑城池方面,都会有力所不逮的感觉。而且,现有的官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对身体健康也大大不利,非长久之计啊!”徐世绩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时,宇明却反倒不以为然,他也端起茶杯,猛地喝了一口道:“徐先生对此事其实不用着急,本王已有安排:在南下进攻李密之前,我大周便宣布恢复了前隋的科举考试,在河东、河北、山东、辽东四地同时举行。分为县试、郡试和殿试级。考查的主要内容,便是考生的德和治理地方、处理政事的能力。待年底殿试结束后,便可公布此次科举考试的名次,将其中优秀者安排到紧缺的官吏位上去,以弥补官员不足的局面。”

    徐世绩这才恍然大悟,感情这位周王早就有所对策了。貌似前隋的科举考试方案,便是在他建议的内容上,修改而成的。自己和李密以前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出仕。这也是自己对宇明为钦佩和服气的原因之一。

    他于是当即便躬身谢道:“属下代这四地的寒门感谢周王了。这科举考试的确是前隋最得人心的举措之一。让我等出身寒门的人也有了做官的希望。只不过,周王也得警惕有其他势力派遣间谍,参加科举考试而混进我大周朝中来!刺探我们的情报。”

    宇明点了点头道:“这个自然会小心的。最后录用的官员,我军的情报组织锦衣卫,都会进行详细调查出身来历,不会让敌人混进来的!”

    徐世绩这时方放心道:“既是如此,那属下也不再就此事多言了。而对于尽快平定李密原来的地盘,徐某倒可以提几个得力之人,他们也是瓦岗军的老人,在河南一带德高望众,由他们出面说服,能让那些还在顽抗的几义军,尽早臣服周王,使河南成为周军将来继续进攻的基地。”

    说罢,他便提出了几个自己了解的人名字,这些人对李密也有很大不满,在效忠新君问题上,也不是那么保守执着,非要当个忠臣的人。虽然这些人宇明不会重用,但也会借他们之力,尽快安定自己打下的新地盘,使之成为自己巩固的领土。

    宇明于是便留下徐世绩、牛进达、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镇守河南,威摄江淮的杜伏威、荆襄的萧铣不得有异动。然后他率领其余人马便向河北而去,班师回朝。

    算算时间,年初确定的科举考试,如今县试和郡试都应该结束了,该是举行殿试的时候了。自己作为殿试的主考官,可不能缺席的。

    。。。

 ;。。。 ; ;
第443章 返回北平
    、、、、、、、、、、

    雪花飞舞,旌旗飘飘,身穿黑色铠甲,如同钢铁洪流般行进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尾。周军带着平灭李密,尽收淮河以北地区的辉煌战绩,凯旋而归。北平城几乎成了欢乐的海洋,得知周王剿灭了前隋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瓦岗军后,不少姓都自发地在城门口夹道欢迎。

    这两年来,宇明的各项举措,特别是扶持商业、农业、减少地租、鼓励贸易的政策,让河北、辽东、山东、河东四地的姓都受益菲浅。如果说原来他们对于宇明还有一些疑虑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消除了,他们是打心眼里拥护这位年轻的周王了。

    北平城里现在谈论得更多的,却是宇明在何时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毕竟老是用前隋的大业年号,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宇明、宇羽晴两兄妹走在大军的最前面,已经远远地望见,李靖夫妇、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朝中重臣正在北平城门口恭候,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色。

    “师父!师母!”宇明和宇羽晴立刻纵马疾奔到李靖夫妇面前,然后躬身行礼。

    “明儿、羽晴,你们快起来吧!如今你们都是王爷和郡主的身份了,哪用得着还向我们这样行大礼啊!”红拂女在一旁客气地说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对师父和师母尊敬是应该的!哪怕弟将来地位更高,也不会改变。”宇明正色道。

    李靖听闻之后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干得最对的事便是收了这个徒弟。

    师徒四人这时开始向城内走去,沿途姓夹道欢迎,欢呼雀跃声不绝于耳。

    “快看!最前面的便是周王了!他竟然如此年轻,如此英俊,我还以为王爷都是白发苍苍的糟老头呢。”

    “那旁边的绝美少女便是羽晴郡主了吧,没想到她竟然也穿着一身铠甲,看上去真是英姿飒爽,美丽之,我看应该是咱们北平城内第一美女了吧?”

    “那可未必,听说几位周王妃也是绝顶美女,不见得比羽晴郡主差,只不过她们不经常出来,所以平时见不到。”

    “唉,以前隋朝的那些官员,只知道征兵征粮,强迫服徭役,哪里关心过我们这些姓的死活。还是周王好,不但免除了徭役,当兵还能有薪金,战死了还有抚恤金。种田官府也要提供种和农具,真是咱们的救星啊!”

    而在姓们的一片赞扬声中,几名衣着华贵,皮肤白楷,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的大汉,却是脸上露出愤恨之色。

    其中一名锦衣男便狠狠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道:“这宇明,还真会收买人心,把这些刁民全变成了自己的拥护者。而对我们这些世家弟却是不冷不热,真是本末倒置!”

    站在他身边的一名马脸汉吓了一大跳,连忙捂住了他嘴道:“崔竹修,你说话也不注意点。看看这是什么场合!如果让人举报上去了,恐怕家主也护不住你!”

    “裴行杰,你也胆小了!就算有人举报上去了又怎样?之前朝廷不是说了吗?可以评议时政,欢迎大家提意见,就算对官员和朝廷有不满,也不会因此而获罪吗?”那叫崔竹修的锦衣男一脸不屑道。

    那叫裴行杰的马脸汉叹息道:“崔竹修,你也真是信朝廷的话。当官的哪个不说自己会为国为民,可实则贪污受贿者不计其数。宇明宣布可以向他和朝廷提意见,谁知道是故作姿态,沽名钓誉?还是真的肯礼贤下士?而且你对他又岂直是政策上的不满而已?只说周王妃红袖手下有一帮杀手,是专门刺杀敌对的重要人物的。你哪天死得不明不白的,可别怪俺裴行杰没提醒你!”

    裴行杰的话显然让崔竹修收敛了几分,他虽然依旧不满,但却不敢再多说了。片刻之后,有两名家丁模样的人找到他们,称家主通知他们回去商议事情。两人便拱手告辞,然后各自回家了。

    崔竹修回到家中,刚刚一进大门,便听见院内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他好奇之下,偏头望去,才发现是他爹,崔家的家主崔廷正在和与几名年轻的旁系弟争吵着。

    为的一名白衣少年便涨红了脸,愤愤不平地说道:“家主,您为什么非要拦着我们去参加科举?我的同窗好友刘渝,问还不如我好,可这回他参加科举考试都成了涿郡第一,天后便可去殿试面见周王了。就算他中不了甲,也有望入朝为官……我崔竹健如果也去参加,料来也不会比他差……”

    那崔廷这时却气得吹胡瞪眼道:“不准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族中长老会议作出的决定,也是为了我们崔家的弟着想。你不要只为自己做打算,要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他不说还好,崔竹健听了崔廷的话,更是火冒丈道:“家主,我就是听了你的话,没去参加科举,才至今一事无成。而裴家的弟裴行远便没有遵从他们裴家的家主命令,去参加了科举考试,日后也将参加殿试了。听我在北平府衙门的朋友说,由于大周现在急缺地方官员,房大人有意让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担任官员。殿试的名次便关系着他们的职位高低……我这老老实实听您话的人,就弄得如今只能在家闲着,而不听他们家主话的人,却马上要成朝廷官员了。我这心里的味……”

    “好了好了!竹健你就不要再多说了。老夫一定马上召集几位长老商量一下,给你们这些老老实实遵从家规的弟一些补偿。放心吧!我想不管是裴家、卢家还是我们崔家,都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崔廷连忙安慰道。

    崔竹建一行人见族长已经发话要给他们补偿,这才算消了不少气,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待崔竹建等人出了门,崔竹修方一脸焦急地上前说道:“爹,您怎么能容忍崔竹建他们这样敲诈你呢?这些旁系弟在族中向来不受待见,之前不去参加科举考试也是他们同意的。现在怎么能因为他们一闹就给他们补偿呢?长此以往下去,您的家主威严何在?嫡系弟和旁系弟的差别又何在?”

    崔廷听闻之后,却是长叹了一口气道:“竹修,不光爹,其他几个家族的族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不是爹软弱,而是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怕他们就会自己去参加科举考试,到头来,如果他们作了官,就更不会把家族的决定放在眼里。我们崔家就会四分五裂了!”

    崔竹修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反驳,片刻之后,他方恨恨地说道:“总有一天,我会让崔竹健这家伙好看的……对了,爹,你急着找我回来有什么要事吗?”

    崔廷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我听崔说你和裴家的二少爷裴行杰去看周军凯旋归来的入城式了。你去看过之后,感觉如何?”

    崔竹修听爹问自己这件事,方从鼻中冷哼了一声道:“那些升斗小民,被宇明的一点小恩小惠就全部收买了,把他称赞成古往今来少有的明君,堪称尧舜禹汤了。裴行杰那小胆小,连说宇明几句不好都不敢……”

    崔廷听到这里,亦是长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还是老夫及几位家主失算了啊!原本我们以为宇明没有家族作后盾,又是关陇门阀出身,在河北周围一带是无法立足的。结果谁料到他竟然连战连捷,灭了窦建德、占领了山东;然后又打败了李渊,占了大半个河东;如今连义军之李密也给他灭了,尽收淮河以北的土地。现在宇明实力已经急速膨胀,只怕已是天下诸侯中势力最强的一股了。”

    崔竹修听罢却是不屑道:“爹,您也看得起那个私生了。要知道天下最大的股势力,便是关陇门阀、江南士族和我们山东士族。要想当皇帝,不得我我们股势力中的一股支持,只怕是难有作为。前隋的开国皇帝杨坚没有关陇门阀支持,他能那么顺利篡位?东魏的高洋如果不是咱们山东士族支持,只怕也建立不了北齐。南朝的几个朝代就更不用说了,宋齐梁陈四朝背后无一不是几大江南世家在后面运作……”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宇明如今兵力虽然十分雄厚,但却没有大门阀中任何一家支持。他原来的宇氏早已随着宇化及的败亡而衰败了。其他关陇门阀又都支持李渊。宇明如果聪明一点,就应该主动放下姿态,求爹和另外几位世家的族长出山。可他倒好,对咱们不闻不问。对于这样的狂妄之徒,孩儿绝不相信他能坐得了天下,顶多算是昊花一现罢了!”

    崔廷听他如此一说,方神色稍缓,但却依旧面色凝重道:“话虽如此,但我们却不可大意。坐等宇明覆灭?这种赌运气的事我们是不用去指望了。眼下除非我们自降身份,主动上门向宇明示好。否则我们几大家族的弟是难以进入朝廷为官了。”

    。。。

 ;。。。 ; ;
第444章 山东士族的算计
    、、、、、、、、、、

    说到这里,崔廷叹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可惜,我们已经错过了和宇明交好的最好时机,宇明对我们崔家已经有了警惕。要想进入大周的决策层,只怕会付出大的代价……而且,宇明也未必就能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胜出。所以,我与家中几位长老商议之后,决定另寻明主!”

    “啊!爹要另找其他诸侯投靠?”崔竹修听闻之后,亦是一惊。

    “不是其他诸侯,而是裴家!”崔廷一脸神秘地说道。

    “裴家?可裴家不是根本还没有起兵吗?而且裴家的家主裴矩现在还在洛阳,被王世充软禁着呢。”崔竹修大为惊奇。

    崔家和裴家同为山东士族的重要门阀,而且两家之间还有姻亲关系,在隋朝时也是共同进退。不过裴家的家主裴矩和裴蕴,以及裴仁基、裴行俨等人都在洛阳,当年没有跟着杨广去东都,后来王世充发动兵变,掌握了东都洛阳后,他们便一直被王世充派人看守着,连出门上街都有兵丁跟随。如此一来,在隋朝最后的那几年,一家出了两相国,号称朝廷第一世家的裴家,在这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却是一直默默无闻。

    “王世充如今已经黔驴技穷,他周边的四大势力李渊、宇明、萧铣、杜伏威,个个形势都比他好。而且由于王世充重用他的王氏族人,而对真正有才华的前隋将领及臣排挤打击,已经失去了军心人心。”崔廷微微一笑道:“竹修,我知道你比较关心中原战局,你可知王世充为何能够抓住机会趁李密与宇明大战之际,收服虎牢关及过去被李密占领的地盘。甚至还攻克了李密原来的不少领地?”

    崔竹修这时面露讶色道:“我一直以为是王世充开窍了,又或是张重仁及陈智略两人见李密已经不行了,所以才投降王世充的。爹,难道这里面另有隐情?”

    “当然了!就凭王世充那点本事,只怕连虎牢关都夺不回!”崔廷冷笑了一声道:“洛阳方面,对外虽然说是杨公卿、张公瑾等人攻下的虎牢关。但实际上却是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在指挥战斗。”

    “啊!裴仁基和裴行俨?难道裴家的人摆脱了监视和软禁?”崔竹修一听,顿时大惊失色。

    “是的!”崔廷面有得色道:“张公瑾和杨公卿在虎牢关失守之后,回到洛阳,愤怒异常。便发动了兵变,将王世充及其一干党羽关押了起来。然后将自己的老上司裴仁基放了出来。裴仁基在重掌洛阳兵权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