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供五十万大军消耗半年之久。此外,河东各郡的府兵也都已经征集到位,全部返回了军营之中。现正在加紧训练。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他们便可以马上投入战斗。”
“真是好样的!李卿家果然不愧为国之栋梁!之前朕将如此重任交给卿家,还有人在背后议论,说朕任人唯亲。如今你的成绩相信可以让所有质疑你能力的人闭嘴了!卿家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杨广满意的对着李渊点了点头。
只不过,李渊虽然得到了圣上的夸奖,面上并没有什么露出多少高兴之色,反而有些沉默。这几个月来,李家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女儿李秀宁随宇明跑了,然后四李玄霸又死在了宇明手中。这对于李渊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在儿和女儿一死一逃之后,他的性情也是大变。变得更加阴沉了,就算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有事找他,也是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回朝廷下达了如此重的征粮征兵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换了以往,李渊少不得要抗争一番。毕竟他总的来说还算是一个爱护姓的官员。
可这一回,他却丝毫没有质疑或叫苦。而是命令各级官员,不折不扣地按照朝廷的命令执行,根本不管姓能否承受。如此一来,河东全境对于朝廷和皇帝,立刻怨声载道,甚至发生了许多抗粮抗役的反抗斗争。让李渊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镇压下来。勉强完成了征粮征兵的任务。
宫中不少大臣这时都有些同情的看着李渊。虽然如今李渊一下成了皇帝面前最红的人,但是李渊的一一女都折在了宇明手中,李玄霸惨死,李秀宁被宇明劫走(这是李渊公布的结果),这样的打击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杨广看着李渊那副样,也觉得心中有些愧疚,思是不是要给李渊补偿一下。比如说把自己的爱女洛琪公主嫁给李建成或者李世民。让两家亲上更亲。
“裴爱卿,最近辽东军有何动静?”杨广决定待晚上和萧皇后及杨洛琪商量之后再作决定,而是先向裴矩问道:“宇明是否按朕的命令,出兵草原了?”
裴矩点了点头道:“启禀陛下,据传旨的监回来称,宇明接到圣旨后,便举行了一个誓师大会,然后统兵十万,向着突厥草原进发了。而派往辽东的情报人员也说,这些兵马多为已经臣服他的契丹、奚族、黑水、粟末等辽东诸部人马。而辽东军的兵马只占分之一。但统率这些兵马的大将却是宇明的嫡系,尉迟敬德、林墨、秦琼、罗士信、程咬金等皆随军出战。”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冷笑道:“看来这宇明也知道保全自己的实力,不肯出全力进攻突厥。但他的反应也不出朕的预料。也罢,朕远本就没指望他在进攻突厥时能发挥多大作用。只需要他离开辽东便可……”
说到这里,他又转过头来,对卢楚问道:“卢大人,你之前去了一趟西突厥,那射匮可汗是如何答复的?是否同意与我大隋联盟?”
卢楚这时却一脸苦涩道:“回陛下,那射匮可汗态十分蛮横,称除非我大隋割让敦煌以西的所有郡县,并从吐谷浑撤军。否则他们不会中断与东突厥的联盟关系。”
“这射匮可汗当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西突厥上任可汗达头是什么下场。看来,朕还非得好好教训他不可了!”杨广听闻之后,也是怒不可遏道。
在杨坚当皇帝时,长孙晟献计,挑拨突厥内部关系,诱使其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由于西突厥能够从东西方贸易中获取利润,势力远比东突厥强大,故隋朝一直采取的都是联合东突厥,攻打西突厥的政策。
西突厥以前的达头可汗,就是在和隋军交战中被俘,成了客死他乡的俘虏。此事成了西突厥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了东突厥和隋朝人茶余饭后闲谈的笑柄。
“陛下,西突厥人虽然可恶,但他们只和我大隋最西端的几个郡接壤,尚不能对我大隋的重点地区构成威胁。只要有李靖将军在,谅西突厥人也讨不了好。”虞世基道:“微臣以为,我军还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付东突厥上。”
杨广点了点头道:“虞爱卿说的不错。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让突厥人事先发现我军动向而有了防备,此次行军我们必须小心谨慎。还未到达预定地点的兵马,应采取白天休息,夜间行军的方法前往集合地点。待战争开始后,不要轻易出击。不击则已,一击必须是雷霆之势,绝不给始毕可汗攻进我大隋内地的机会。”
“各作战部队进入指定的集合地点后,要勤加训练,做好战前准备,只待传来辽东军和铁勒、室韦、薜延陀等部开战后,我军就快速出击,给予咄吉那小致命一击。”杨广握紧自己的拳头,向着宫内的众将兴奋地说道。
他之前在出发时就做出了决择,表面上是要征伐东突厥,实则大军进入草原后,便虚晃一枪,进攻辽东。这样便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
这时,杨广又向来护儿问道:“对了,来将军,东突厥的情况如何了?”
此次战争关系到大隋将来几十年的国运,所以杨广心中也还是有些紧张的。突厥人是草原霸主,所有的成年男骑上马背,拿起武器就是骑兵。而且个个善长骑射。虽然人数较汉族少得多,但他们可是全民皆兵,如果东突厥下达全民动员令,可以一下聚齐四十余万控弦之士。
来护儿之前便已经先派人到了草原上,了解了东突厥的情况。此时他面带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去岁冬天,草原上发生了大雪灾,冻死了突厥人无数牛羊牲畜,不少草原上的部落都遇到了饥荒。很多部落之间,已经因为粮食短缺发生了战斗,这回突厥人之所以大举南下,目的便是想劫掠我中原的粮食以过难关。所以,他们虽然来势汹汹,却是一盘散沙。只要我大兵压进,他们吃一两仗亏后,便会自然退去!”
“真是天助我大隋,来将军,马上派人通知李靖、屈突通、罗艺等数位将军,然后约定好一个进攻的日期。宋将军、鱼老将军,你们和裴将军一起,待会到朕的御书房来,商量一下进攻作战计划!争取一战打败突厥军的主力。”杨广欣喜道。
“臣等遵旨!”台阶下大臣和将领们皆躬身行礼道。
“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杨广起身一甩衣袖,然后在监和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大厅。
“恭送陛下回宫!”大厅内的众人一起跪下磕头道。
李渊从地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和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一起回家时,却被宫中一位老监拦住了,那监微微一笑道:“李大人别来无羔啊!”
这监年约五十余岁,原是宫中的副总领监,姓王,在岳曾省死后,顶替他作了杨广的总领监。
“王公公找李某有何事呢?”李渊不敢怠慢地问道。
。。。
 ;。。。 ; ;
第298章 突厥南下
、、、、、、、、、、
“陛下请你和几位将军到他的书房,商量作战计划。”那王公公笑咪咪地说道。
“臣遵旨!”李渊大喜过望,不过他望了一下自己身后的儿,却又提议道:“不知可否带臣的两位犬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同前往,他二人近来一直在定襄操持军马,对边塞的情况十分了解。”
王公公犹豫了一下,按理说象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级别的将领是不能参加这样的作战会议的。但之前杨广曾露过口风,想将洛琪公主许配给李渊的儿。这样一来,李渊的地位便会更加水涨船高。如果不让他带儿去御书房,只怕会大大得罪此人。
“好吧!那就一起去吧!”王公公终于还是决定讨好李渊,如果杨广真的不希望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出现,自己再让他们二人离开便是。
李渊闻后大喜,如此一来,自己两个儿又多了个在圣上面前露脸的机会。眼下朝中将领青黄不接,老的一批将领死的死,贬的贬。而年轻却又人才调零,仅有一个堪当大任的宇明还拥兵自立了。其他的将领就看裴仁基的儿裴行俨,罗艺的儿罗成还有点起色。如果自己的两个儿能够得到杨广欣赏,委予重任,那将来对李家可是大有好处。
他于是忙向身后的两个儿使了个眼色,然后便迈开大步,跟着王公公向着御书房行去了。
……
早在杨广率军从东都城出发的时候,始毕可汗便已经领军到达了阴山一带。与他随行的兵马表面上只有十万人,但这却并不是他大军的全部。他早已让儿突利、弟弟处罗、颉利两人各率十万人马早早到了定襄周围的山中埋伏。他准备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破定襄、马邑和雁门等地,劫掠粮食,以救济遭遇饥荒的部落民众。
原本他这十万人也应该去定襄的,却因为铁勒、室韦和薜延陀部向他发出求救消息,而不得不来到阴山。在这里,他和突厥另外几部的领为是否需要马上进军发生了争执。始毕可汗想再拖些时间,等辽东军和薜延陀等部拼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兵。
他的阿史那部占有了草原上最好的牧场,虽然也遇上了饥荒,但还可以等得起。而其他几部突厥人就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消耗了。他们联合起来向咄吉提出:要么南下劫掠隋朝的城池,抢得粮食回去救济族人;要么向东进攻,打败辽东军后再顺势攻入辽东,夺取辽东的粮食。
始毕可汗并不想进攻辽东,一来从阴山到辽东,距离远比到河东远,二来他和西突厥的射匮可汗的约定,是要进攻隋朝而不是进攻辽东。如果他不遵守约定,射匮可汗也不会把金山的牧场让给他。
可就这样不管薜延陀等部,南下进攻隋朝,又担心辽东军打败这部之后,从背后进攻他。
始毕可汗正在犹豫之时,一名卫兵却是急匆匆地进了大帐,大叫道:“启禀可汗,辽东军的宇元帅派来了使者,说想和我们谈判!”
“哦?他竟然会派使者过来?”始毕可汗也是吃了一惊。
他眼珠一转之后,便马上说道:“叫使者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身材瘦削,穿着一袭白色绸袍的年轻士,迈步走进了大帐。他向始毕可汗拱手作了一揖道:“在下是辽东军使者杜如晦,拜见始毕可汗!”
“杜如晦?听闻你是宇元帅的头号军师,智慧过人。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始毕可汗打量了他一眼,也是微微有些惊讶。宇明这么年轻就当了元帅,割据一方,而他的部下竟然也是如此年轻。不过看他竟然派了杜如晦来当使者,可见对于和自己谈判应该还是很重视的。
杜如晦微微一笑道:“可汗,想必你也听说了我家元帅拥兵自立的消息。如今我辽东军虽然表面上还是效忠于大隋皇帝的,实则早就面合心离。所以今趟突厥和隋朝之间的战争,我辽东军并不想参予进去。”
始毕可汗听后,却是沉不住气道:“既是如此,那你们辽东军却又为何进攻薜延陀、铁勒和室韦部,要知道这部可是我突厥部属。你们汉人不是有句俗话吗?打狗还得看主人,宇元帅这样做,我实在看不出来他哪点不想参予!”
杜如晦听罢,呵呵笑道:“可汗,其实我家元帅这样做,是在帮你们啊?”
“哦?”始毕可汗眼中露出一丝精光,冷冷道:“攻击我的部属是在帮我?宇明真当我是白痴了!”
“可汗,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吧。薜延陀、铁勒和室韦部,跟你们突厥人这几十年来打了多少仗,想必你比我还清楚吧。虽然一直都是突厥占了上风,打得这部俯称臣。但只要他们渡过难关,稍微有点实力,就会反扑过来。毕竟草原霸主谁都想做。今趟可汗率大军南下中原,相信必有斩获。我辽东军西进草原,也是想消灭薜延陀等部,制止他们对我辽北草原的侵袭。咱们只是各取所需罢了!”杜如晦淡淡道。
始毕可汗听到这里,方微微有些心动。毕竟这部的确对他一直口服心不服,一有风吹草动就必然起来闹事。这次南下草原,他原本也通知了这部的,但却没料到他们却根本不肯不服从命令,称族中遭受了雪灾,冻死了大量牲畜和人员,无力派兵随同。
“哼!这些墙头草,根本不听本可汗的命令,反而经常起事造反,被辽东军灭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始毕可汗想到这里,鼻中冷哼了一声。神色稍缓道:“杜先生,你就明说了吧:要我突厥做什么?你们又打算付出什么代价?虽然薜延陀等部有些作法欠妥,但他们名义上好歹是我们突厥人的部属,见死不救却是有些说不过去。”
杜如晦听闻之后,却是心中大定,他知道始毕可汗其实内心已经同意了。
“可汗,我家元帅的意思,便是由我辽东军占据薜延陀、室韦和铁勒部的领地,突厥可放心挥师南下。作为回报,我军将向可汗献上一计,助可汗俘虏隋帝杨广!”杜如晦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让在场的突厥人惊讶的话。
始毕可汗却是皱了皱眉头道:“杜先生,你就不要说大话骗我们了。杨广据说派遣了五十万大军北上,而且他的作战大本营设在原,那是河东第一坚城。就算我军能打败定襄、马邑、楼烦、雁门等郡的隋军,杀到原城下,只怕也折损颇重了。到时哪有能力攻下如此多的隋军把守的原,俘虏杨广呢?”
杜如晦不以为然道:“可汗请放心,我家元帅既然这样交代了,就必然有俘虏杨广的妙策。如果可汗不信,可先听我说出此策,再作决定如何?”
始毕可汗这时方正色道:“如果此计真的可行,我怎么会不同意?”
杜如晦微微一笑,方压低声音说出了宇明先前交代的计策。
当他说完之后,不光始毕可汗,所有在场的突厥头人都是面露惊色。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真的照此计策实施,的确有很大的可能性俘虏杨广。
而一旦将这位隋帝俘虏,那突厥人将能向大隋勒到数量惊人的粮草和武器、金银。甚至迫使隋朝将河东、河套、河北等地割让给突厥,都大有可能。这样的话,始毕可汗根本不用牺牲多少兵马,便能达到削弱隋朝,同时自己实力大涨的目的。到时他不管是西攻西突厥,东攻辽东,还是继续南下占领中原,都要容易得多。
“好吧!杜先生,既然宇元帅如此聪明,又与本汗有着共同的敌人。那本汗就不妨跟他合作好了!”始毕可汗终于起身笑道:“本汗就喜欢和聪明人合作。相信此次我们双方都能取得想要的东西!”
说罢,他从自己的箭囊中取出一支金色的箭,箭尾上还刻着一个栩栩如生的狼头。
“杜先生,将这只金狼箭带给宇元帅吧!这是我突厥人订立盟约时的信物。你告诉他,我们草原上的人早重誓言,今日本汗既然已经答应和他联盟,那我们之间就是盟友了。以后宇元帅和我,便以阴山、赛音山、乔巴山等地为界,以东归辽东,以西归突厥。再加上割让的河套、陇西、河东、河北诸郡。我突厥便会遵守盟约,支持他当上中原的皇帝!”始毕可汗正色道。
杜如晦接过金狼箭后,将其收入自己的腰袋中,然后轻笑道:“大汗是个明智人,相信您以后绝不会为今日的选择而后悔的。大汗的话杜某一定如实转告我家元帅。到时中原和草原的天下,大汗便与我家元帅共享!我就先告辞了!他日我们抓住杨广了,再摆酒相聚!”
说罢,他拱手作了一辑,然后便离开了大帐,上马向东边的茫茫大草原行去。
待杜如晦告辞之后,始毕可汗方目光扫视了一下帐内突厥其他几部的领,然后下令道:“传我命令,全军拔营起寨,向南进军,目标——隋朝的北部边郡定襄!”
。。。
 ;。。。 ; ;
第299章 主动请缨
、、、、、、、、、、
御书房内,杨广看着李渊父人,却也没有生气他把两个儿带来。
一来听王公公说,李建成和李世民常在定襄练兵,那里是和突厥交界的边塞重镇,出了定襄郡,便是大草原了。他们肯定对突厥人的情况有所了解。
二来,他有把洛琪公主嫁给李渊儿的想法。正好也看看这两位李家之,究竟哪个更合他心意一些。
在书房内,除了李渊父之外,还有裴仁基和他的儿裴行俨,来护儿、宋老生、鱼俱罗等人。除开已经率兵到达敦煌、河套、马邑、北平四地的将领外。在这里的便是这远征军的全部高级将领了。
“诸位将军,刚才因是在大殿内,所以不好商讨作战计划,如今在这里的都是朕信赖的将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杨广环顾了一下四周,微笑着向来护儿问道:“来将军,东突厥人如今有什么动静?咄吉的大军到哪里了?”
来护儿忙道:“回陛下,咄吉带了十余万大军驻扎在阴山一带,因为辽东军已经进入草原,和薜延陀、室韦、铁勒等部发生激战,这个部落不敌辽东军,正在向西败退,同时也向突厥求救。于是始毕可汗便率十万大军东行,准备支援。但他们到了阴山就停了下来,并没有马上去援助该部,据末将推断,始毕可汗应该是想等辽东军和薜延陀等部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手。这样他不但能免吞并这个部落,还能重创辽东军,甚至一举杀入辽东,成为新的辽东之主。”
杨广听到这里,却是眉头一皱道:“始毕可汗竟然也打起了辽东的主意,那就休怪朕对他无情了!”
他原本想的是在草原上虚晃一枪,吓退突厥人后,便马上挥师进入辽东。可如果始毕可汗也在打辽东的主意,那隋军从草原攻入辽东后,便有可能被突厥人断去后。成为无根之萍。
届时,几十万隋军深入白山黑水,气候严寒的辽东地区,又人生地不熟,前有辽东军抵抗,后又有突厥人追击。便断去后之后,便会重蹈前几次隋军远征高丽时的覆辙,落个惨败而归。
“陛下不用担心!突厥军只有十万,我们可是有五十万大军的,完全能够击败他们。只是突厥人全是骑兵,来去如风,如果进入草原作战,就算打败他们,咄吉也能轻松跑掉。依臣之见,不如等李靖、屈突通、罗艺等将军截断了突厥军后之后,我们再开始进攻。”裴仁基提议道。
“裴将军,这样等下去可不是好事!”鱼俱罗却是忧心忡忡道:“我大隋各地兵祸连连,叛匪横行,如果五十万大军一直驻守河东一带和突厥人对峙,并非良策。如今河南翟让,江淮杜伏威、河北窦建德和山东王薄等四处作乱,若不尽快予以剿灭,只怕会危害江山社稷啊!”
鱼俱罗的话让杨广也陷入了沉思。之前他征高丽失败,不但平白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还导致北方烽火四起,至今未能扑灭。如果在征伐突厥上耗费了多时间和兵力,的确会引来国内混乱。
不过,宋老生却并不赞同鱼俱罗的主张。他起身说道:“鱼老将军的话虽然言之有理,但微臣觉得,我军擅长守城和步战,突厥人擅长骑射。将大军拉到草原上去和他们决战,是以己之知攻彼之长,纵然获胜也会损失惨重。倒不如把突厥人引进来打,河东山脉河流纵横,各处要道皆修有关隘和坚固城池。引突厥人攻我坚城,疲其心志体力,待其粮尽败退之时,再行追击,方为上策!”
于是,几员武将也开始争执起来,有的主张速决速战,有的主张诱敌深入,用空间换时间,都各有道理。杨广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他于是向李渊望去,见他和两个儿一副正在深思的模样,方凝声问道:“对于目前的情况,李卿家和两位公不知可有主意?”
李渊听闻之后,却是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望向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见两人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方微笑道:“回陛下,臣年老体衰,只能干些后勤之事,对于打仗没有多的经验。不过犬却常率军剿灭河东乱匪。且他二人经常出入定襄,率军练习骑射。对突厥人的情况较熟悉,微臣次世民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突厥话,不如让他们发表一下意见吧!”
杨广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李建成和李世民道:“不知道建成和世民两位小将可有什么好的对策?你们可以畅所欲言,朕不会怪罪的!”
李建成一听,方拱手行了一礼道:“启禀陛下,突厥人是因遭遇雪灾,部落内粮草不济才南下劫掠,想必他们所带的粮草也不会多。如果能找到他们的粮草辎重贮存地,并予以烧毁,则突厥军将不战自溃。末将与二弟世民在定襄一带练兵多日,对于附近地形较为熟悉,我兄弟二人愿领兵两万前去侦察敌情,为陛下烧掉突厥人的粮草!”
李世民这时也上前一步,正色道:“末将愿与大哥一起北上,为朝廷分忧,望陛下成全!”
“好!”杨广见李渊的两个儿皆如此自告奋勇,也是心中一喜。
他呵呵一笑道:“两位小将对于此战如此上心,也让朕很宽慰……也罢,朕就让你二人各领一万兵前去突厥人的粮草营地,谁先找到它,就算立了大功。朕不但提拔他为鹰扬郎将,还将朕的爱女洛琪公主嫁于他为妻。两位小将可以回去早作准备了!”
众将这时都听得目瞪口呆,包括李渊和李建成、李世民等也有些瞠目结舌,没想到杨广竟然将自己女儿都抬出来了。当真找到,甚至烧毁了突厥人的粮草,立下大功之后,不但名利双收,还可娶公主为妻。成为皇帝的女婿,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众将这时都后悔为什么没有将自己民的侄辈少年带上来,好和李家兄弟争争这驸马之位。
“末将遵命!”李建成和李世民齐声应道。兄弟两人这时不经意地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均充满了竞争之意。杨广和李渊都没有意识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从此刻起,心中便有了要压倒对方,争得皇帝和父亲宠爱的想法。
……
定襄郡,是大隋在河东地区最北面的一个郡,也是大隋和突厥的分界线,出了定襄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了。
定襄郡从西汉起,初名云中郡,后汉成帝时改定襄郡,郡内有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定陶、武城、武要、定襄、复陆十二县。
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全郡有万八千五五十九户,十六万千一四十四人。后被匈奴侵袭,朝廷将人口迁往西河郡,十二个县也大多裁撤。从那时起,北方的草原的胡人越来越强,汉人越来越弱,定襄的姓也不断内迁。
到了大隋之时,虽然还保持着定襄郡这个设置,但此时郡内却只有不到四户人家。说是一个郡,还不如说是大隋与突厥的缓冲地带更为妥当。而在郡内驻守的,则多是隋朝的边防军及随军家属。真正的姓已经很少了。
这天清晨,在定襄郡外不远处的草原上,数十名头戴皮帽,身披兽皮的草原骑兵呼啸而过。他们从定襄郡内而来,背后就是起伏的山脉。这些草原骑兵个个皆是一人双马,背着弓箭,骑马狂奔。
在翻过一座山坡之后,便进入了一处狭长的谷口,两旁全是陡峭的山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疾驰后,地势陡然一变,再没有了山坡林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宽广的山间谷地。
初春的阳光,温洋洋地照射在这些草原骑兵的身上,将他们腰间的弯刀映得闪闪发光。这些骑兵没有在谷口作丝毫停留,而是直奔谷中央而去。在那里,密布着一望无际,如同云朵一般的帐篷,无数的突厥士兵正在帐篷内休息。
这群骑士马不停蹄地奔进这宽广的帐篷群内,向着中军大营里,那座印着巨大金色狼头大帐疾驰了过去。
片刻之后,为的骑士翻身下马,然后进入大帐,向着帐内的始毕可汗禀报道:“启禀大汗,我们昨夜已经深入定襄境内一多里,发现隋军都已经后撤到了马邑郡驻守,整个定襄郡内除了一些斥候之外,已经没有一兵一卒。”
大帐之中,此时聚满了草原各部的领头人。他们一个个都是身披铠甲,腰佩利刃,站在最前面的便是始毕可汗的弟弟处罗和颉利,以及他的儿突利。
听到隋军已经后撤到马邑郡的消息后,所有的突厥贵族都欢呼了起来,他们挥起手中的武器,兴奋地高喊道:“看来隋军也胆怯了,看到我们突厥大军压进,便退缩了。今趟我们一定能让胜利的旗帜插上中原的大地!”
。。。
 ;。。。 ; ;
第300章 颉利来访
、、、、、、、、、、
始毕可汗这时穿着一身金盔金甲,那头盔有意做成了一个巨大狰狞的金色狼头形状。他站起身来,哈哈大笑道:“兄弟们,距离上次我们突厥人进入中原,已经有整整十七年时间了。承蒙长生天的保佑,如今我们突厥的英雄终于要再次踏入中原的土地了。这一次,我们要征服大隋,让中原人在我们草原人面前颤抖求饶!”
各部领听到可汗的话后,也同样兴奋不已。之前在突厥牙帐商议如何解决草原饥荒时,始毕可汗便决定要南下攻隋,从隋朝掠夺粮食。
这让所有草原的部落都惊讶不已。毕竟大隋在他们心中,便是一个不能战胜的庞然大物。十七年前,隋军便打败了西突厥的都蓝可汗,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就是从那里起,臣服了大隋,并终生不敢反抗。
所以,始毕可汗宣布将要集齐四十万大军攻隋时,一下便惊住了在场的所有头领。
不过,虽然突厥的各部头领有些害怕和犹豫,但在始毕可汗晓以利害,并分析了他们可能取得的利益之后,突厥头领们皆被俘虏大隋皇帝,占据河东、河套、陇西、河北的巨大利益吸引住了。
他们骨里的狼性,让突厥贵族们终究还是迈出了这一步。于是,整个大草原在短时间内,就已经集结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骑兵,并在突利、颉利和处罗人的统率下,悄悄到了定襄郡外的一处隐密谷地埋伏。
原本他们准备马上就进军的,但偏偏这时发生了辽东军入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