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搞定孙子兵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战争的过程中,后勤补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部队作战的基础。而解决后勤补给只靠牛车拉马车送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如果赶上疯牛病、口蹄疫蔓延的时候,牛车马车都是会被扣押的对象。孙子说得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有人的地方就有粮,不管敌人的粮,还是我们的粮,只要能吃的就是好粮。在这一案例中,高阳酒徒郦食其依照孙子的思想,运用自己的手段为刘邦解决了缺粮之困,向世人证明了酒徒也可以很有深度很有文化。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呼啸而来的一只拖鞋  
当希特勒准备侵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这两个弱小的国家都向英法投去了让人心疼的求助的目光,然而英法两国却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谈天气,一会儿谈人生,还用深沉的目光看着远方假装陷入沉思而没看见他们的求助。如此一来,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只好委屈地被希特勒占有。英法他们松了一口气,一方面不用再因为不去搭救柔弱的小国而不好意思;另一方面希特勒的胃口又被塞了些东西,他们天真地认为如此一来希特勒对于本国的威胁就会减少一些。他们却不知道,希特勒的胃口并非是普通的人所能比的。
  波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聚集着大批的聪明的犹太人,不仅如此,它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它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边是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它还是英法在欧洲诸盟国当中军事最强大的国家,最要紧的就是它的名字比起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来不但简单而且好听。美女一方面会有很多人追;另一方面容易招来色狼。波兰就招来了希特勒的注意,老希非常明白如果占领了波兰,不仅可以从波兰取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再同时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如此一石若干鸟的事情,怎可不拿出弹弓?
  德国先是向波兰将接二连三地提出了领土方面的要求,让波兰割让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交给德国,不但要让出地方,还要在自己家里面建走廊,这样的要求让波兰感觉非常屈辱,于是他们严辞拒绝了德国的要求。波兰以为自己的骑兵军力强大,而且还和英法是联盟,德国不敢轻易对自己下毒手,他们想错了,波兰已成为希特勒实验“闪电战”的牺牲品。
  经过一段时间严密的准备之后,希特勒准备对波兰下手了,并给突袭波兰的行动起了一个神圣而又洁净的名字──“白色方案”。一九三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夜晚,在黑夜的掩护下,一队换了波兰军装的德国士兵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德国格利维策市。整个行动是这样子的:这一队德国士兵,先上了厕所洗了澡,然后进入更衣室换了波兰军队的军装,然后卡车把他们拉到了波兰边境,他们举着枪冲进格利维策市,因为军装不好弄,他们中很多人的衣服都不合身,一不小心就会踩到自己的裤腿,上衣看上去就像一条连衣超短裙。市里面搞守卫的德军士兵也都被交代过了,双方相遇只是朝天开枪。鸣了一阵枪之后守卫格利维策市的士兵就撤退回去吃夜宵了。这些穿着波兰军装的德国士兵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拿出来炸掉了附近的一座本来就需要摧毁的危桥,接着就冲进了电台,拿着麦克风开始念一篇用波兰语写成的稿子,这篇稿子既没有文学性也不具艺术性,完全就是一篇波兰语骂人宝典,通篇都是骂人的话,而且是什么难听捡什么骂的那种,被骂的对象是希特勒和德国。虽然这是希特勒事先安排好的,但是当他听到这篇稿子里面骂他的那些话的时候还是要气得吐血。接着这些士兵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面掏出几具身着波兰军装的尸体扔到街上,而实际上这些尸体都是德国死囚的尸体。前期工作搞好之后希特勒就开始利用电台大肆宣传炒作,说德国遭到了波兰的突然袭击,有尸体和电台广播录音为证,接着便下令攻占波兰。波兰老大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惊讶地说:“有这样的事么?开玩笑的吧!”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的早晨,天还没有亮透,一百五十万纳粹军队在大雾的遮掩之下聚集到了波兰边境。四点四十五分,进攻开始了,一百五十万大军伙同着火炮坦克一同席卷过来,爆炸声、轰鸣声、叫喊声、妈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大地。要说到快,人腿和坦克都快不过飞机,纳粹军队在首次作战中就投入了两千多架飞机,首先对波兰的二十一个机场进行了空袭,波兰的飞行员还没有爬上飞机,飞机就被炸毁了,就这样波兰的五百多架用来作战的一线飞机几乎全部报废,有几个正好在飞机上享受空调的飞行员倒是把飞机起飞了,不过起飞之后都是立刻闪去了别的地方以求自保了。接着德军用大量的轰炸机突袭了波兰的战略中心、交通枢纽、指挥机构和公厕等,对波兰造成了近似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波兰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既没有防空措施,也没有防空洞可以钻,德军的飞机如入无人之境,德军的飞行员开着飞机在空中炸一会儿玩一会儿,就像出来郊游一般,炸弹扔完了就跑回去装弹接着再来,他们还可以抽空泡碗面吃饱肚子,目标就在那里,而波兰一点办法都没有,泡碗面只是推迟一下轰炸的时间,德军玩得从容不迫。在空军的掩护之下,波兰军队的防线被迅速地突破,德军的三千八百多辆坦克,在别的兵种的配合之下,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地以每天五十至六十英里的速度向波兰境内推进。
  九月三日英法被逼无奈之下终于向德国宣战了。波兰人以为这下好了,有人帮忙了,不会被打得那么凄惨了。结果他们发现,原来英法就只是宣战而已,宣完就算完了。法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但所有的部队只是蹲在钢筋混水泥的防御工事后面边吃爆米花边观看德军蹂躏波兰。英国被人说得不好意思了,就派了四个师去西欧大陆支援波兰,派出去的部队也都没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都把这次行动当成一次公费旅行的好机会,好多人带着旅行包,里面装着火腿肠、方便面等居家旅行必备食品。
  因为德军充分的准备,闪电战术成功的运用,波兰在侥幸心理之下的毫无准备,再加上英法放了波兰的鸽子,一个星期之后德军就打到了波兰首都华沙。九月十七日,华沙被德军包围了。德军向里面喊道:“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团团包围了,赶快放下武器出来投降,赶紧的,晚了就来不及了……哎哟。”是什么东西砸到了他?哦,原来是一只拖鞋。虽然政府已经跑了,但是华沙军民他们拒绝投降,无论男女老少都走上了战场,同冲进华沙市内的德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一把铲子、一个夜壶、一支弹弓都可以是他们的武器,德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伤亡很大。德军没有料到还有这样的情况,又派出了飞机和大炮对华沙进行了狂轰乱炸。九月二十七日华沙被德军占领。德国法西斯终于得逞了。
  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字“神速”。因为打仗是一项消耗很大的事情,拖得越久花的钱越多。一个兵、一辆车、一头牛都在花钱,即便是停着不用。所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就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希特勒是个大坏蛋,地球人都知道,但他打起仗来还是有一套的,集中强势兵力,调动全国各部门,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搞定波兰,这样的事迹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离离原上草,放火烧光光  
张骞,字子文,西汉成固人,他身体强壮,性格开朗,喜欢远足,富有冒险精神,同时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友好使者。自从他开辟了丝绸之路之后,这条路就成为中外贸易、出国旅游、外国人进贡送礼的必由之路。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的地方就会有强盗,丝绸之路这样的满路跑的都是文物礼品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西边的少数民族经常仗着自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劫的品质骑着大马,举着大刀来抢劫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骆驼。公元634年的时候,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又率兵入侵了河西走廊,他这次没有打劫,而是直接在丝绸之路上设了收费站,而且收费很高,凡是从此经过的人必须留下全部的财物,一有机会他还会抽空劫个色,如此一来丝绸之路被截断了。外国人送礼送不进来,我们的丝绸运不出去,既影响了对外贸易也影响到了国家的外交,最过分的就是他们竟然扣押了唐朝派去的使者,让使者去给他们放羊。唐太宗李世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天他就召集了大臣来研究对付吐谷浑的方法。
  这次会议同往常一样是在大殿上召开的,与会者除了李世民坐着之外其余的都是弯腰站着的。先由一个研究历史地理的大臣汇报了吐谷浑的大概情况,大臣道:“吐谷浑,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很会骑马的男人的名字。”
  李世民道:“少数民族人的名字就是怪,这么难听的名字也起得出来。你继续。”
  大臣整理了一下思绪道:“他们本来是古代鲜卑族的一个部落,看到这本书的人会觉得我们也是古代,我说的古代是比我们更加古的古代,那是在公元四世纪初,吐谷浑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带着他们部落的人从辽东搬家到了内蒙古的西部,接着又搬家到了甘肃西南、青海东南部,边搬家边打仗,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东晋初年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经过几代的相传,他们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后来在青海又建立了政权,统治青海达三百多年之久。后来在公元608和公元609年遭到隋炀帝的两次沉重打击之后走向衰落……”
  李世民道:“Stop一下,你干嘛把两手一直举在脸前?要流鼻血了么?”
  大臣慌忙道:“我,我这是为了表现我对皇上您的恭敬啊,两手抱在眼前,而且还低着头,这个样子难道不是很温顺很恭敬的表现么?”
  李世民道:“把你的双手拿上来给我看看!”
  大臣:“啊,皇上,我在家天天干家务,双手实在不够嫩滑柔软了,不要看了吧!”
  李世民道:“少废话,你不自己拿上来我就让人去砍了!手举起来,不许在衣服上蹭。”
  那大臣只得举着双手,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将他的双手展示在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看了一遍他的手之后笑道:“我就说你怎么能清楚无误地说出那么长的台词,连年代都记得那么清楚,竟然把答案都写在手上……”
  那大臣慌忙跪在李世民面前道:“皇上恕罪啊,这枯燥乏味的历史和数字实在是不太好记,老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而且用毛笔在手上写字作弊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写得小了团成一团看不清楚,写得大了一只手又写不了几个字,希望皇上看在老臣这么辛苦的分儿上饶了老臣吧!”
  李世民道:“这么说来你还辛苦了啊?”
  那大臣道:“我觉得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皇上您拨款来进行研究,一是发明一种比毛笔好用的书写工具,这是我今天一早在手上写字准备作弊时候的体会;二是找人改编一下历史,用一种轻松的看了能让人开心的,但是又能掌握历史的手法来书写历史。这两个课题如果搞定的话,必将千秋万世流芳千古。”
  李世民道:“嗯,很好!不过我们今天是在研究吐谷浑的问题,你把话题绕到那么远去也不太合适吧。好了,从明天开始你不用来上班了,专心地搞这两个课题吧,这是半两银子,我私人赞助你的,回去吧!还有没有人就吐谷浑的问题发表意见的?”
  又上来一个大臣道:“不是我们不行,是吐谷浑部队太赖皮。他们总是不好好打仗,我们的部队去了,他们就跑了,我们的部队回来了,他们就又开始收费了,这样来来回回的实在不好弄啊!我觉得要灭他们就要彻底地灭,斩草除根地灭,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道:“你这个爱张冠李戴的念诗的毛病怎么总是改不掉?那你倒说说怎么才能彻底地灭了他们呢?”
  那大臣道:“这世界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用狠心对待,总能灭了他们的。那边自然环境艰苦,地势又千变万化,吐谷浑他们又是本地人,一般的将领派去肯定不行的,到底派谁去呢?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终于给我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百战百胜,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李靖。”
  李世民道:“啊,老李将军啊,不好吧!他在外面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老了,好不容易在家享享清福,我实在是不忍心再让他上战场劳累了。小冬子,你去李将军家告诉他,吐谷浑的问题再难解决,我也不忍心让他再上战场了,让他好好在家享清福吧,现在就去。”
  小冬子:“是,皇上!”
  太监小冬子遵照李世民的命令,立刻跑去了李靖家转达李世民的问候。见小冬子出去了,李世民对大家说:“好了,让我们来谈点轻松的话题吧!”
  一大臣道:“皇上,吐谷浑的问题还没讨论完呢,既然皇上不忍心派老将军上场,总得找个人上场才对啊!”
  李世民微笑着道:“今天天气真不错啊,那个谁,唱首歌给大家听听,你不是很爱唱歌么?”
  爱唱歌的大臣走上前来拜了一拜便唱了起来:“那个早晨,古老的城门,迎来一群波希米亚人……”
  李世民道:“波什么希米亚人?吐谷浑人已经很难弄了。我看你也是看了春节晚会阿朵的胸了,就知道波啊波的。”
  正在这时李靖浑身披挂走了进来,后面跟的是一路小跑的小冬子。
  李世民站起来迎下去道:“啊,李将军你怎么来了?怎么穿成这样,这是要去拍照么?”
  李靖道:“虽然我年纪不轻了,骨质疏松而且还老寒腿,但是我的报国之心从未衰减。给我步骑三万,我一定去办了吐谷浑的慕容伏允。”
  李世民道:“这怎么行呢?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了,难得在家享几天清福,可是将军的要求又这么强烈,朕也实在是不忍心不让你去啊,那就这么定了。大家注意,现在听封了。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
  李靖率领着大军于公元635年4月到达鄯州。根据吐谷浑人“人一来就跑,人一走就上”的歪毛病,李靖制定了“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战略决策,并决定以吐谷浑可汗伏允为目标发动战争。五路大军做了如下布势:兵部尚书侯君集出积石镇;岷州都督李道彦出赤水;刑部尚书李道宗出鄯善;利州刺史高甑生出盐泽;凉州都督李大亮出且末。吐谷浑可汗伏允听说之后明白了这次唐朝是来跟他玩真的了,立刻展示出他们多年来练就的逃跑经验往西遁去,李靖立刻带兵追击,伏允再能跑,也终究跑不出李靖的手掌心,十天之后李靖在库山追上了伏允。伏允凭借着险峻的地形死守阵地,李靖派了千余骑精兵绕过库山,对伏允形成夹攻之势。伏允先是没料到唐军能够追上自己,说:“哇,叫李靖的难道都会飞么?”接着没料到自己会被前后夹击,说:“啊,难道不但会飞还会地遁?”两个没有料到让他乱了阵脚,慌乱之中,丢弃了大量的战备物资,落荒而逃。为了防止李靖的追击,他边跑边放火,将离离原上草烧了个干干净净。
  “你又瘦了,毛都竖起来了。”
  “你也瘦多了,现在看上去眼睛更大了。”
  “兄弟们,不行了,我要饿晕了。再见!”
  以上的这几句对话来自唐军的战马,因为伏允将草都烧光了,战马没有野草可吃,各个面黄肌瘦,走路摇摇晃晃,时常有马饿晕过去将马背上的人扔在地上的事情发生。众将领见此情况,纷纷建议李靖说不如暂时将部队退回鄯州,等被烧光的草再长起来之后再追剿伏允。李靖的回答是:“等草再长起来?怎么不等伏允老死过去?那样我们追都不用追了。现在他们锐气已失,乘胜追击才是最好的选择,等他们元气恢复之后,就更加不好对付了。”还好有尚书侯君集的支持,李靖兵分两路,对伏允进行了不舍的穷追,伏允走投无路逃进了沙漠。李靖身先士卒,追进了沙漠。
  “这日子没法过了,没吃的倒也就罢了,现在还要喝我们的血。”
  “我不行了,身上已经有三个洞了。他们还要不时地拔掉洞上的塞子喝我的血,生不如死啊!”
  上面这两句对话同样来自唐军战马。沙漠里面酷热难当,大家渴得冒烟,只好用马血来解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牺牲,在突伦川附近伏允又被追上了,刚刚在帐篷里面准备铺床睡觉的伏允吓了一跳道:“不是吧,神仙也没有这么快的!”接着上马率领着部分亲信冲了出去逃往沙漠深处,他的儿子率众投了降。逃入沙漠深处的伏允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觉得人生已经了无意义,于是自杀身亡。吐谷浑伏允之乱自此平定,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开来,李靖亦被改封为卫国公。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老将李靖非常明白这一点。如果只是因为伏允擅长逃跑,马没有草吃,人没有水喝,大部分人建议退兵来年再战的话,此次用兵的耗费都将白费,敌人也会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要知道,我方在被煎熬的同时,敌军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力,拼的就是坚持。
  

谋攻篇
谋攻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辕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NFEE2,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教导我们说:凡是用兵打仗的,让敌国全部投降的为上策,和敌人硬拼的就差一档次;让敌人全军投降的为上策,围歼这个军的就差一档次;让敌人全旅投降的为上策,做掉这个旅的所有人就差一档次;让敌人全卒投降的为上策,把他们打到残废的就差一档次;让敌人全伍投降的为上策,逼他们跳楼的就差一档次。这里面的“军、旅、卒、伍”都是遥远的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单位:一个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一个旅有五百人;一个卒有一百人;一个伍有五人。这是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要记清楚,说不定参加开心词典的时候就会被王小丫问到。所以说,百战百胜并不是最牛逼的;不动刀枪而让敌人投降,才是最令人敬仰的。想让别人敬仰你吗?想流芳百世让人们世世代代记着你吗?想出门的时候听到女生的尖叫吗?快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优秀的军事家用政治手段战胜敌人,比如恐吓、在联合国大会上批斗、断绝援助等方式;再差一点的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搞臭他和周围国家的人,比如造谣、挑拨离间、往周围国家丢垃圾赖给他们等方式;再差一点的就是派军队去和敌人硬拼,最让人见不得的就是扛着梯子,喊着号子去强攻敌人的固若金汤的城池了。不到万不得已,我们都不会用攻城这一招儿的。攻城这一招儿不但听上去很粗俗,而且还大大地划不来。官兵们都是普通人,而这也不是武侠小说,高高大大的城墙靠飞或者跳是上不去的,这就需要修造飞楼和攻城用的巢车,还要准备云梯,而这些东西制造工艺复杂且很耗费木材,即便有鲁班亲自来督导建造也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而且鲁班的出场费也不便宜。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城墙边上堆土山,堆到高过城墙为止,这样一车车地拉土也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然后将领们当了好几个月的民工气愤不过,指挥着士兵像蚂蚁一样顺着梯子或者土山往城墙上爬,士兵们爬呀爬,城墙上的石头啊箭啊拖鞋啊便便啊就往下飞呀飞,士兵们就啊呀啊……城没攻下来士兵之中的三分之一就这样白白地挂了,这就是强攻坚固的城池的灾难了。所以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让敌军屈服,不靠硬拼;夺取敌人的城寨,不靠明抢;灭了敌人的国家,不靠包围和打持久战。打仗也是要用脑子的,用谋略用思想夺取天下。我军不受伤,然后还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这就是用脑子打败敌人的原则。
  在用兵打仗的过程中,如果我方的人马是敌人的十倍,就包围他,边让他们挨饿边吓唬他们,还可以在他们面前吃鸡腿香他们,最终让他们神经崩溃而投降;如果是五倍的话就进攻他们,五个打一个,就不信干不过他;如果是一倍的话就引诱他们,让他们的部队分散,然后接着五个打一个;如果两人力量差不多的话就想办法打败他,如果力量比敌人弱的话就想办法摆脱他们,暂时藏起来,金蝉脱壳,走为上在这里都很有用处。如果你不顾自己力量弱小,还硬是要冲上去拼命的话,最好的后果就是给人俘虏了,最差的后果就是被人做掉了,中间的这种就是你做人很有原则地自尽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将帅对于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将帅如果很能干,辅佐老大很出色,国家就会强盛,将帅如果没什么能力,人格又有缺陷的话国家就会衰弱下去了。不过尊重是相互的,作为国家的老大,你也应该尊重将帅的意见,以下三种情况你可能会给部队带来灾难:不了解这个时候不能进攻却偏偏让部队去进攻,让全部的将士被人插成了刺猬;不了解这个时候不能撤退,却偏偏让部队撤退,刚刚打到兴起占了上风这下却要被敌人追着打;不了解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却为了让自己的亲戚下基层锻炼而整编军队,这样一来势必让大家内心深处看不起你,军心混乱。不懂用兵作战不是你的错,但你非要干涉三军的指挥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样一来会让大家不知所措的,思想混乱还又不知所措,这样还怎么打仗,别人如果再趁火打劫的话,就完蛋了。这就叫做自己扰乱自己导致敌人取胜,这样是最没面子的。
  预知我们能胜利有五种情况:知道可以打还是不可以打就能胜利,能打而不打不能打而去打只能注定失败;知道兵多的时候怎么打兵少的时候怎么打就能胜利,兵多的时候搞单挑兵少的时候打包围只能注定失败;上下团结一心就能胜利,互相之间都看着不顺眼,打冲锋的时候伸腿去绊倒自己人的马,这样混乱的话注定失败;用有准备的自己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胜利,自己还在哼着歌儿洗澡的时候发现敌人已经打到澡堂子门口了只能注定失败;将帅很能干而君主又全力顶他的就能胜利,一会儿一个圣旨一会儿一个命令的注定失败。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和失败的方法和标准。
  综上所述:既能明白自己又能了解对方的,可以每次都到达胜利的彼岸。这句话就是孙子我的最有名的名言,是这么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敌方而只了解自己的,偶尔可以取胜;又不了解自己还又不了解敌人,这么过分的只能每次都败了。
  

一人投降,全家光荣  
韩信,淮阴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而又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年轻时候的他既不屑于种地又不会做买卖,温饱问题都没办法解决,经常去别人家蹭饭,最过分的就是他经常盯着一个人蹭,直蹭到那人讨厌他憎恨他为止,比如他在一个亭长家蹭饭的那次,干活的时候不见他的身影,一到饭点的时候他就飘然而至,这样一搞就是好几个月,韩信只是身材魁梧一点长得并不是很帅,而且还不会说好听的话哄人,所以亭长的老婆就很不愿意他在家里面吃闲饭了。第二天开始她就把公鸡的叫声调到了早上三四点钟,公鸡一叫她就立马去伙房做饭,做好饭之后端到床上来,一家人在睡梦中在床上就把饭给吃了。到了饭点的时候他们一家都是滚饱的,也不给韩信做饭,韩信饿了几天之后同亭长绝交而去。韩信无奈去城外的河里面钓鱼,殊不知钓鱼也是讲学问的,并不是鱼钩扔进去鱼就能钓上来洗洗烤烤就能吃了的,他在河边钓了一天只钓上来一只破草鞋,他骂了一句:“现在的人怎么一点公德心都没有,连破鞋都往河里头扔,要扔也该扔猪头、羊头、馒头什么的嘛!”之后就饿晕过去了。正在河边漂洗丝絮的一个老妈妈将他扶回了家,给他饭吃,他这一蹭又是十多天。韩信有天在街上闲逛,遇到了一个本地的屠夫,那屠夫挡着韩信的去路道:“你以为你身材高大一点,手里老拿着一把剑就是令狐冲啦,来啊,刺我啊!”国人喜欢看热闹,自古至今。一发现有热闹,去菜市场买菜的大妈、要送老婆去接生婆那边生孩子的男人、内急无比要去上厕所的美女都纷纷停下来围在了韩信和那屠夫旁边。
  见人多了那屠夫更加嚣张了,叉开双腿站在路中间说:“要么刺我,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你不是很牛么,来啊,刺我啊!”
  韩信心道:“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是捅了他呢,还是从他胯下钻过去呢?抑或是给他叉开的双腿中间狠狠的一脚呢?如果从他胯下钻过去的话肯定会被人耻笑,而淮阴的女孩子们肯定都会觉得我没有男子汉气概而不和我谈恋爱,如果捅了他或者废了他的话我就要去坐牢了,我宏伟的志向就实现不了了。钻吧!”
  主意下定,韩信就趴了下来,在众人的吆喝声中从那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自此以后淮阴的市井小民们又多了一项饭后谈资,淮阴的男人们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