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指标解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章 揭开经济指标的面纱(1)
在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债券和国库券正在这里交易,就业增长强劲的新闻引起了一片混乱。债券交易者曾深信就业市场必将恶化,并把数百万美元的赌注押在了这一预期上。这些交易者已经抢在政府发布就业统计之前为客户买了债券,希望借此迅速赚取一大笔钱。他们的考虑是:如果就业人数减少,就会把消费支出拉下来,经济增长就会放慢,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减轻,公债价格就会上涨,利率就会下降,因此就能保证这些交易者轻松获利。
  策略无懈可击,但是押错了赌注。企业不仅没有解雇工人,反而扩大了劳动队伍。经济发展没有放慢,反而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强劲势头,那些希望为顾客快捞一把的债券交易者现在却要输钱了。由于就业的人多了,家庭收入增长,这将导致人们支出更大,借贷更多。今天的经济强劲增长引起了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从而会导致利率上升。结果是:公债  价格跳水,利率开始攀升。为了减少损失,芝加哥交易所里成百上千的交易者尖叫着,上蹿下跳,做着手势,拼命地要抛出手中价值正在缩水的债券。
  股票交易者同样被新闻搞得头晕目眩,也立即开始行动。失业率下降意味着股票的牛市。更多的消费支出可以解释成为更高的企业销售额和更丰厚的公司利润,从而会提高股票价格。然而,由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普通股交易场所要到一小时后(上午9点30分)才能开盘,  短期资本经营者们又急忙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  change,CME)购买股票指数期货,那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和纳斯达克指数合同每周5个工作日中实际上是24小时都在进行电子交易。人们的行动快如闪电,指令执行时间为3/10秒,比眨一下眼睛还快。开市前交易  者的热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兆。到那天中午,显示牌上的股票价格达到了当月的最高点。
  与此同时,纽约商业交易所也突然骚动起来。洞穴似的交易室内,商品专家也被就业形势报告弄得手足无措。现在他们疯狂地打着手势,喊着指令,买进石油和汽油合同,期望经济反弹将会拉动未来的燃料需求。另外,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加速了,工厂开工时间延长,用电量上升。商业和闲暇旅游也会热起来。航运也要消耗更多的燃油。积极的就业形势报告鼓励人们更多地购物和在周末度假,这又会导致更多的汽油消耗。因此,劳工部刚刚发布就业新闻,汽油、供暖燃油和其他燃油的价格就飙升。
  同时,在亚洲和欧洲货币市场,美国就业反弹的新闻使美元成了最有吸引力的货币。国外的投资者急于把他们的钱投放到国际市场中回报更高的地方。这天早晨,随着美国的利率和股票价格一起飙升,拥有美国证券是最佳选择。外国人开始增持美国股票和债券,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格一路上扬。
  再回到华盛顿。几个小时之前,一名劳工部派来的特使先向总统最高经济顾问呈交了一份装有就业形势报告的密封袋。白宫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讨论怎样把这份就业形势报告转化为政治收益。总统应当如何评价  它?这份就业新闻意味着需要改变公共政策吗?怎样用它支持当局的经济计划呢?它对联邦预算有什么影响?

第1章 揭开经济指标的面纱(2)
毫无疑问,评价这份至关重要的就业形势报告的最关键的机构是美联储。那里的经济学家同样在报告公之于众之前就已经目睹了。他们开始审视数据,找出劳动力市场中可能导致经济不稳的压力或失衡之处。美联储的专家们仔细推敲,是否失业率下降得太快,把工资拉升得高了些,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在他们凝视着就业统计数据时,美联储开始秘密但非正式地讨论是否需要改变利率政策。
  对于投资者、公共政策制定者和记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忙乱的早晨。但是大多数美国人会怎么做呢?他们对就业形势报告中所描述的变化会做出什么反应?他们在上午8点30分会扔下一切事情,急忙抓过纸和笔,跑到最近的电视机或收音机前,记着笔记,了解一个月前的经济有了哪些变化吗?这倒不一定。与世界金融市场上的疯狂举动形成鲜明对照,大部分  家庭会过着平常的生活,送孩子上学,或者在超市的大客流出现以前早点  去购物。现实一点吧——公布的数据太遥远、太抽象了,激不起他们什么兴趣。但是,这不等于就业新闻影响不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业形势报告公布后金融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会触动一个国家中的任何人。不管你是企业主、退休工人、家庭主妇、职员、房东还是房客,无一例外。所有人最终都会感受到那天早晨劳工部新闻办公室内传出的新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也有弊。
  利益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说得清楚点,就是就业增长对经济具有积极效应。美国人挣得越多,他们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就越多。只要经济增长没有快到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那么人人都会从就业上升中得到好处。而且,政府花在失业救济上的钱少了,也减轻了联邦预算的压力。现在再来谈谈坏的方面。你应该记得当政府公布就业出人意料地增长时,债券交易者吓得赶紧抛出国库券,这一举动迅速抬高了利率。由于信贷成本提高,银行和其他借贷者别无选择,只能提高住房抵押和汽车贷款的利率。甚至连持有可变利率抵押的房东也不得不掏出更多的钱以弥补更高的月支出。还有更坏的消息。还记得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商品投资者是怎样做出反应把  赌注押在石油和其他燃料价格攀升上的吗?那不久就会波及零售部门,意味着司机要付更多的钱购买天然气,房东要支付更多的钱购买供暖的燃料。乘飞机旅行也贵了,因为航空公司要提高收费来弥补飞行中消耗的更多的燃油成本。
  现在再来看积极的后果。在外汇市场,作为对就业新闻的反应,美元汇率弹升。美国的货币走强对于美国消费者是件好事,因为它降低了像外国产汽车、家用电器、香水这样的进口产品的价格。这反过来又迫使美国的企业降低价格;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美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时用一美元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然而,要注意坚挺的美元的背面:如  果你的工作依赖于向国外市场销售产品,那么你就有麻烦了。坚挺的美元让美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变得更贵,国外的购买者可能会到别处去寻找更实惠的交易。
  你可以在后续的章节中找到答案,但一些指标显然比其他指标更有说服力。一般来说,最有影响力的指标,即那些能够撼动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的指标,具有以下特性:
  ? 精确::正如人们所知,某些经济指标比其他指标对经济的脉把得更准。精确性与指标的编制有关。大部分经济指标基于公众调查的结果,因此,取得有代表性的大样本是精确性的先决条件。例如,为了测算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政府的劳动统计局每月派出代表,并通过电话访问调查全美23 000个商店、80 000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为了计算消费者信心指  数,商业调查组织美国经济咨询局每月要对5 000户家庭进行民意调查。 。 想看书来

第1章 揭开经济指标的面纱(3)
另一个变量是反馈回来的答案与被调查者的比例。他们的反应有多快?反馈越快,数量越多,数据质量就越高,日后的修改就越少。如果一个经济指标老是被修改,它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一般就不会太显著。毕竟,如果对经济指标尚存疑虑,投资者怎么能贸然购买股票,公司又怎么能贸然增加工人呢?由商务部公布的月建筑投资指数报告因为修改太多而经常被投资界所忽略。相比之下,新屋开工率很少修改,因此投资者对它更为关注。
  ? 指标的时效性::投资者需要的是最及时的经济消息,以便能够利用它们。数据越旧,读者的哈欠就越多。数据越新,它带给市场的冲击力就越大。例如,投资者非常关心就业形势报告,因为它仅仅在每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就发布了。相反,人们对美联储的消费者分期付款信贷报告的  兴趣就差得多,因为信息公布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 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人们有时候对某些经济指标的公布翘首以待。然而同样的经济指标在其他时间却很少引起注意。为什么这些经济数据会时而跃入时而跳出人们的注意力范围呢?答案与处在经济周期的什么阶段有关。(经济周期就是经济的循环模式,包括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增长,紧接着是疲软和衰退,最后是再次恢复增长。下一章我们会更详细地考察经济周期。)在衰退阶段,大量工人失业,生产能力闲置,人们较少关注通货膨胀。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这种度量零售业物价膨胀水平的  指标对金融市场不具有经济全速前进时的冲击力。在衰退阶段,能成为大号标题的指标是新屋开工率、汽车销售额以及主要股票指数,因为它们最  早提供经济将要复苏的信号。一旦经济活动活跃起来,像CPI这样的度量  通货膨胀的指标就走到了舞台中央,而其他指标则会向幕后退让一步。
  ? 预测能力:一些指标获得了成功地先期发现经济转折点的声誉。我们曾提到住房、汽车销售额以及股票指数如何具有这种特性。然而,另外  一些没有名气的指标也是经济活动变化的前奏。其中一个这样的指标是耐  用品预订量。通常大家都知道,在经济曲线中领先的指标更受投资者重视。
  ? 感兴趣程度:一些指标比其他指标可能更能引起你的兴趣,这要看你是投资者、经济学家、生产厂商还是银行家。比方说,企业总裁可能会盯着新屋销售额和成品住房销售额等数据,以确定美国人的购物积极性。  通过监测这些统计数据,销售家具和住房用品的公司可以决定是扩大经  营、增加存货投资还是关闭工厂。
  那些从事预测业务的人想知道经济今后怎么走,因此把注意力集中在被称为“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的数据上。这类数据包括新增  申请失业保险人数、建造许可证、I*采购经理人报告,以及收益  曲线。
  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也有他们青睐的指标;资产风险越大,他们观测的指标就越特别。那些从事股票交易的人关注的是能够预测消费者和企业开支变化的指标,因为它们会影响未来的企业收益和股票价格(见表1—1)。 对债券交易者而言,最需要迫切关注的不是公司收益,而是通货膨胀和利  率的前景。任何表示通货膨胀可能加速的证据都对债券价格上涨不利(见  表1—2)。货币市场中的玩家在经济新闻中搜寻驱动美元价格上升或下降的信息。比方说,指示美国经济走强的信号一般会诱使外国人向这个国家  投资,尤其在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显得稍弱时更是这样。这会促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升值(见表1—3)。最终,本书较早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依赖某些经济指标能够提前辨别经济的转折点。这些经济指标的任何异动都向投资者和企业领导者提供了经济活动变化的暗示。表1—4 所列的10个经济指标尤其值得关注。历史表明,它们可以十分成功地发出经济运行变化的信号。不过,与其他表不同的是,我并没有按常规排列这些指标。单个的指标成不了完美的水晶球。这里,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  是两个以上的经济指标是否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发挥作用。
   。 想看书来

第2章 新手指南:理解行话
导 言
  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就是人们理解主题首先必须熟悉的那些词汇和短语。经济指标也不例外。在测度经济行为时,你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术语和表达方式。别着急。经济指标的语言非常直截了当,但是需要你给它机会。在很多场合,它们的意义会明白得让你吃惊。  所以,从一些最重要的概念开始吧,你在阅读经济指标时将会接触到它们。
  ? 年增长率
  你以每小时65英里的速度沿着高速公路疾驶。你的目的地实际上是否在65英里之外并不重要。有意义的是速度计在告诉你:如果你以这个速度开1个小时,你将行驶65英里。
  术语“每小时英里”用来度量相对速度,讨论经济指标时也存在类似关系。比较经济增长有多快的一个常见方式是以年增长率的形式来度量经济活动的变化。比如,政府可能公布汽车上个月以每年1 400万辆的速度销售。  那并不意味着到上个月前汽车生产商已经卖出了1 400万辆轿车和货车,它只是在说如果今后的12月中每个月都能保持这个进度的话会卖出多少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在于专家发现以年为基础来观察经济运行更容易。
  把一个数字年度化的方法极其简单:要把一个按月的增长率转化成按年的,只需简单地乘以12就可以了。如果你手中有两个月的数据要年度化,就乘以6。如果数据是按季度变化的———GDP通常以季度形式发布,  那就用这3个月的活动变化乘以4。因此,只要你看见以年增长率发布的经济指标,它就是在告诉你如果这个速度维持12个月将会发生什么。
  ? 经济周期
  就像人的自然过程一样,经济也有它的高低起伏。有些时候经济增长强劲,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收入上升,消费者快乐地花钱,企业雇用人扩张业务。然而,在某些阶段,经济看起来疲软乏力,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增长。消费者购物少了,而新企业投资呢?即使有,也少得可怜。在最极端的情形下,经济实际上处于萎缩中,这就是衰退时发生的情况。然而假  以时日,衰退就会让位于新的一轮经济活跃期。粗略地说,我们说的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是指这种来回摆动,从好的状况到坏的状况,再回到好的状况。
  经济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周期性?为什么不存在稳定的、连续的、没有停顿的增长?毕竟,这样的增长会让每一个人都快乐。
  经济注定要经历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这就是它的特性。一个开放的  经济实质上是成千上万每天都在做出决策的人的行为的反映。他们会买什么?他们能支出多少?到投资股票的时候了吗?公司的领导层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该雇用工人了吗?重建库存?再买一个企业?
  消费者和企业有时候会犯错,并引起更广泛的经济连锁后果。家庭可能借了太多的钱,以至于为还债而发愁。银行利润下滑,因为不良贷款上升了。零售商打错了算盘,因为消费者削减开支时它们却在用新产品填满仓库。如果错误严重到一定程度并扩散,就会导致经济滑坡,人员失业。 幸运的是,政府在振兴经济方面有几种工具可以利用,如降低利率、减税、加大联邦开支等。
  经济周期本身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在遇到麻烦往下滑之前经济产出达到的最高点。顶峰过后是第二阶段,即衰退,这实际上是一个痛苦的经济萎缩过程。它侵蚀家庭的财富,打击它们的信心,并给企业带来各种经济困境。这样的经济收缩可能持续6个月甚至几年。经济触底时就到了被称为衰退谷底的第三阶段。经济停止萎缩回到增长的轨道时第四阶段  即复苏阶段开始。最后,当经济活动水平(或产出)越过以前的高点时,经济周期到了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扩张。
  由于衰退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时间段,因此有必要对其下定义。很多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在看到两个紧挨着的季度GDP都出现负增长时,就宣布经济衰退了。这相当于连续6个月的经济收缩。然而,这只是一种粗糙的风向标式的评估。真正的任务是判断衰退什么时候开始以及什么时候  结束,这项工作留给了一些精心挑选出来为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工  作的专业经济学家。该机构位于马萨诸塞州,是一个非官方无党派背景的智囊团。这些经济学家通过评价几个关键经济指标,如就业增长、个人收入、工业产值以及GDP季度数据等,来判定经济是下滑还是上行。 根据NBER的说法,美国从1854年以来曾经有过32个经济周期,平均衰退延续的时间为17个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过10个经济周期,  平均衰退延续时间为10个月——说明现代的经济在遇到麻烦之前维持增长的时间更长了。关于经济衰退延续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短,近来仍然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话题,尽管大多数人把原因归结为华盛顿经济政策的  改进和经济部门更加多样化。
  

第3章 最有形象力的美国经济指标(1)
就业形势报告
  EMPLOYMENT  SITUATION
  市场敏感度:  非常高。
  含义:  人们最热切期盼的经济信息。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吗?它具有重要的经济  和政治意义。
  发布新闻的互联网网址:   
  主页网址:   
  发布时间:  上午8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一般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发布,  数据覆盖刚刚结束的月份。
  频率:  每月一次。
  来源:  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修正:  修正可能非常大。每次公布的数据修正通常回溯两个月。政府每年6月对企业(或工资册)调查做基准调整。家庭调查的基准变动较少,每10年左右调整一次。
  ? 为什么重要
  这可是一个大家伙!没有哪个经济指标能像就业形势报告一样搅动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就业形势报告非常及时,所观察的那个月刚过去一周就会公布。其次,这份报告在就业市场和家庭收入方面内容丰富具体,这些信息对经济预测有用。其三,让我们面对现实——我们正在谈美国工人的福利。来源于就业的工资和薪水构成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工人们挣得越多,他们就买得越多,推动经济前进的作用就越大。如果工作的人少了,就会导致支出下降,企业遭殃。因为家庭开支占经济总量的2/3强,所以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投资界和美联储如此密切关注就业形势报告。
  就业形势报告能如此控制金融市场、影响政策制定者,还有一个原因:就业数字经常出人意料。如果该月别的信息很少,就给专家们预测失业人数带来了困难。
  就业形势报告的亮点当然是失业增长率,即没有被雇用的社会劳动力的百分比。我们说的社会劳动力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定义是所有16岁以上受雇用和未受雇用的人(军队、监狱、精神病院、疗养院里的人口除外)。 经济学家根据两个不同的来源度量就业市场的每月变化。其一是家庭调查(household survey),是由政府实施对家庭的电话和信件访问后得出的。另  外一个是机构(工资册)调查(establishment(or payroll) survey),这项调查直接向企业咨询最近的人员变动。把这两项综合起来,就勾勒出了关于劳动市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关于经济状况——的概貌。
  ? 如何计算
  家庭调查
  被广泛报道的失业率来自家庭调查。每个月,政府要联系6万个家庭,这个人群包括农业和非农业工人、个体经营和从事家务的人员,甚至还有——不管你相信与否——那些长途往返于墨西哥和加拿大工作的美国居民。(后者的关键是,这些美国人挣钱,并且向美国国税局交税,他们与美国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要在这儿花掉他们的一部分收入。)在调查中,通常会问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你有工作吗?全职还是兼职?是因为找不到全职工作才做兼职吗?你失业几周了?你找工作多久了?在最近的四周,你有找工作的打算吗?
  家庭的反馈率非常之高——大约95%的家庭会对这些调查做出反应。因此,就6万个家庭来说,57 000个家庭交回了答案,3 000个家庭没有回应。采访都在当月第12天所在的那周或以后的周进行。根据收到的信息,计算出社会劳动力的规模以及其中有工作的人的数量。接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算式:用16岁以上没有工作的人数除以社会劳动力的总人数,瞧  瞧!——你得出失业率了。如果社会劳动力的规模是1亿,而其中的500 万人没有工作,那么全美的失业率就是5%。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章 最有形象力的美国经济指标(2)
识别某人是否从业并不像火箭科学那样精密,弄清某人是否计入了劳动力之中更容易让人质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计入军事人员,因为穿军装的人都有工作,那就是保卫美国。因此社会劳动力是对经济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资源进行量化的主要尺度。然而,接下来的定义有些模糊。在失业人员中,政府在劳动力中只计算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是指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最近的四周通过具体行动寻找工作的人。那些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没有去积极寻找工作的人虽然没有工作,但在计算劳动力数量时却被排除在外,因而在主要的失业率中得不到反映。(公平地说,就业形势报告中确实还单独发布了一份甚至包含了那些悲观工人的失业率,然而这个罕为人知的数字被埋在厚达25页的文件中。你会在下一小节“表:关于经济未来走向的线索”中准确地看到它在哪儿。)
  家庭调查中的数据可能对任何从事人口统计学和营销研究的人都很有价值。它对那些有工作和没有工作的人群,从年龄、性别、种族、学历、婚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类。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失业率通常都分布在十几岁的人群中,然后依次为黑人、有拉丁美洲或西班牙血统的人、白人。已婚男人的失业率总是最低。失业与受教育程度之间也存在非常有趣的关系。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失业率几乎总是最高的,随着受教育程度上升,失业率会稳步下降。受过四年大学教育的人群,失业率通常是最低的。
  显然,从数据中可以收集到大量有用的信息。然而,应当铭记在心的是家庭就业调查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弱点:它的完整性完全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回答,因此并非永远准确。例如,有些人因为太沮丧而不会承认自己失业,相反,会把自己描述为“顾问”。
  机构调查
  很多人认为机构调查——经常被称为工资册调查———是比家庭调查更好的就业测算方法,因而吸引了全世界新闻界和短期资本经营者的绝大部  分注意力。它有何特别之处呢?它收集的就业市场信息直接来自企业组织,而不是家庭。劳动统计局与40万,企业和政府机构保持接触。这些实体雇用的工人在4 000万人以上,或者全部非农业人口的45%。信息渠道既有邮件也有电话,并按照与家庭调查相同的月中计划进行。尽管联系的地方很多,但在第一次如期公布就业人数时,只有60%~70%及时反馈回来。一开始反馈率低的原因在于那些小企业的回答调查之慢是声名远扬的,但是最早雇用和解雇工人的总是它们。随着它们中有更多的成员做了回答,反馈率上升到80%左右,这就构成了接下去的两个月进行相应调整的基础。
  机构调查涵盖了非农企业、非营利团体以及地方、州、联邦政府部门工资册上的所有人员。甚至到美国工作的墨西哥、加拿大居民也被计入其中,最后一种在某些人看来也许很荒唐。但是请记住,所有机构调查要做的就是登记在美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中创造的或失去的工作数量,而不管填充这些岗位的是什么人。被排除在机构调查之外的是农业工人、个体经  营者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
  机构调查之所以受到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它蕴藏着真正的数据金矿,反映了就业和收入的最新变化,这些信息能揭示美国经济这部机器的很多运行状况。为了让你感到工资册数据的丰富,政府调查了500多个不同的工业部门。这个报告中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之一是上个月创造或失去的岗位的净数量。工作周平均有多长?加班时间有多少?该月平均每  小时和每周的收入是多少?和以前的时期相比较有何变化?机构调查还对这  些问题从地理位置、特殊的工业部门等方面做了分类,因此,你可以迅速了解这个国家的哪些行业和地区运行良好,哪些正显现出消沉衰退的迹象。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既然家庭和机构调查基于不同的资  源,那么两者在多大程度上对就业市场做出了一致的描述呢?在它们的说法偶尔相互冲突时人们不应当大惊小怪。举个例子,如果从家庭调查中得  出的某个月失业率下降了,它就会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即经济状况正在改善,更多的人正在找到工作。但是与此同时,机构调查可能报告这个月有成千上万的人丢掉了工作。

第3章 最有形象力的美国经济指标(3)
为什么两种测算方法有时候会有不同的结论呢?原因是每种方法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探测就业市场的。家庭调查收集工作年龄段的个人数据, 而机构调查却不关心年龄。它只问企业是否雇用了新工人。其次,两种调查的指导方针不同。家庭调查同时覆盖农业和非农业工人、个体经营者、从事家务劳动者。相反,机构调查覆盖的是更为狭窄的人口范围,只关注经济中的非农业工人,排除了其他工人。
  两种调查的另一个关键区别是,机构调查报告对全日工作和非全日工  作不作区分。记住,它的主要着眼点是创造了多少新岗位。如果一个人有两份兼职工作,那么家庭调查只算作一个雇员,但机构调查认为这是两个工作。因此,如果根据机构调查新创造了100个岗位,那并不一定意味着有100个人找到了新的职业。单独一个人可能拥有多份兼职工作。另一个关键区别是对个体经营者的处理,他们被计入家庭而非机构的行列。因此,不难明白为什么两份报告的结论可能相互冲突。然而,这并不能否认它们的有效性。每种调查都提供了另一种调查所不具备的经济信息。不管怎么说,从长期来看,家庭调查和机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并行不悖的。
  ? 表: 关于未来经济走向的线索
  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由官方发布、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形势的新视野的那些信息的含金量,看看它们对未来经济的走向能说些什么。
  ● 表A 反映劳动市场力活动的主要指标
  这个表概括了相关月份的就业形势,值得花些时间来熟悉它。上半部分包含了家庭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