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断紫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凌风凌大人,来提审你的。”李福“喔”了一声。

  凌风说,“把他的镣铐都拿掉吧。”狱卒有点为难,李福说,“你不怕我袭击你?”凌风笑了,他说:“我还没有遇上过这样的事呢?”狱卒把镣铐拿掉,给李福搬了把椅子。李福舒展了一下身体,坐在椅子上。

  凌风沉思了一下,他急匆匆的跑过来,见了李福却又不知该说什么。想起武毅的古怪表现,难道他们曾是好友?他又看看李福。等一会儿,才低声说,“李福,你在京郊肆虐十八年,做案二百余起,有记载的人命案有四十二条,你有什么可辩解的?”李福说:“我没什么可辨的,我想你匆匆过来,也不是问这个的吧!”他又说,“你现在独自面对我,就不怕四十二条人命再添上一条?”凌风说:“为什么?你现在还能行?”李福说,“你把手伸过来。”凌风当真就把手给他了。李福握住凌风的手,一使劲,凌风脸一抽,差点没叫出声来。李福把手放开,凌风的手上几个清楚的指印。凌风揉着自己的手,说,“我看你并不想杀我。”

  李福说,“不见得。”凌风说,“我们又没什么过节?”李福说,“你真的不记得我?也难怪,四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凌风失声叫道:“你是李虎叔叔!”原来李福原名李虎,也是朱光的侍卫,原先凌风和母亲住在外面的时候,朱光经常过来看他,有时就带着李虎和武毅,凌风和他们玩的很开心,留有深刻印象。后来李虎失踪了,凌风还问朱光他的下落,但时间长就淡忘了。

  凌风问,“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当初您走了,我问王上他什么都不肯说,问急了还骂我。武毅叔叔现在在我这里,他知道您的事很伤心,整天一直在喝酒,问他又不肯说。我真没想到。”

  李福说:“你知道又能如何?”凌风默然,低声说,“您怎么会变成大盗,杀了那么多人。这都是为什么?”

  李福恨声道:“我一家十口人被人杀死,又是为什么?”他仰头盯着凌风,目中闪烁寒光。凌风被他盯得心中一凛。

  凌风说:“是谁杀死你的家人?你告诉我。”李福说:“是王上派人杀的。”

  凌风蓦地站起来,低声说:“不会的,王上为什么要杀你的家人呢?”李福说:“他连他的女婿都要杀,我的家人算什么?”

  凌风坐在位子上浑身发抖,颤声说,“你说什么?”李福慢慢把事情的经过讲出来。

  朱光的女婿施云,出奔大秦国后与朱光的女儿光仪公主相恋,两人结婚后光仪身怀有孕。朱光和施云原是一对敌手,两人素有芥蒂,施云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人才出众,在大秦国和拂林国都有很高的威望。朱光担心他们的孩子生下来之后,施云会利用这个孩子为筹码,去染指大秦国的王位。他就想尽办法去打压施云的声望。

  他派施云去拂林国交涉领土事务,使他在故国百姓面前丢脸,接着又在施云回国途中劫持他,要求施云同意领兵攻打拂林国。施云当然不能答应,于是朱光就狠心杀了他。这件事做得非常秘密,到现在人们都还认为施云是失踪了,他的尸体始终没有找到,当然也没有人去认真搜寻过。

  因为这件事影响过大,光仪公主也因此难产死亡,所以朱光尽力去掩盖这个秘密。他将参与这个事的人诛杀殆尽,人们虽有怀疑,却不敢出声。李福逃掉了,朱光就杀害了他的家人。李福因此性情大变,成为作恶多端的大盗。几任提督都是他的熟人,隐约知道他的事,都没有尽力下手去追捕他。

  当时武毅和李福在一起,那几天武毅生病,所以都是由李福值班。武毅是没有什么家人的。所以他一直很内疚,认为当时如果是自己去,起码没有家人拖累。因此变得嗜酒好赌。

  凌风说,“我不相信王上会做这样的事。”李福说:“你就这么不了解王上?”凌风默然。

  李福说,“小风,你说句公道话,是我的罪大,还是王上的罪大?”凌风说:“你杀死四十二条人命,证据确凿,罪恶昭彰,根本没什么辩解的余地。”“那王上呢?”凌风低声说:“王上若真的做了这些事,他也会有他的报应。”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到后来根本听不清楚。

  李福放声大笑,“你这句话说得好,我死而无憾了!”他的声音太响,外面的人都闻声冲了进来。凌风坐在椅上,面色苍白,他低声说,“把他押回去吧。”狱卒给李福带上镣铐,把他押走了。李福在路上得意地笑了,他知道凌风的性格,所谓:“三岁看到老”,他的这番话,会像钝刀子一样,不断切割凌风的神经,破坏他和朱光的关系。这比杀了他们两个还有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景文和惟彦在王府的书房里密谈。惟彦对景文说,“你告诉你岳父,少指责凌风,他越是说凌风的坏话,王上就会越宠爱他。王上和凌风之间不会没有矛盾,但是你现在攻击了凌风,就等于攻击王上,起码他心里会这么想。如果没有外面的压力,凌风的性格就会慢慢显露,那时王上会感觉有压力,我们的机会就到了。”

  景文点点头,“我现在也是这样在做,这次李福的事,不知王上会怎样做 。”

  惟彦说,“他要立即下令处死李福,就是不让别人介入。看来李福身上有个大秘密。”景文问:“什么秘密?”惟彦说,“我瞎猜的,可能是景武父亲的事。现在凌风大概也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景文说,“王上现在对凌风是非常信任的,只要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就行。王上今天夜里一定就会下旨处死李福,这个人太危险了。”

  朱光和凌风站在宫中花园的高台上,台上的楼阁布满了灯火,看上去仿佛半透明似的。楼阁倒映在水中,影子微微晃动,上下辉映,似琼楼玉宇一般辉煌无比。园中的景物、建筑都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下,显得神秘又朦胧。

  朱光问,“你今天面审李福,他对你说些什么?”凌风说:“他说他是您以前的侍卫李虎,叫我留个面子给他。”朱光说,“喔,他是这样说的,那你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凌风说:“我说他杀死四十二条人命,证据确凿,罪恶昭彰,根本没什么辩解的余地。”朱光点点头,“他是我以前的侍卫,这事传出去不好听,我已经下旨立即处死他。照他的罪行可以凌迟的,就一刀结果他算了,看在他以前的功劳上。”

  凌风点点头。朱光突然问,“小风,你说说,你对我到底是什么感情?”凌风一楞,想了一下才说我有三首晋朝的古歌,想背给陛下听听: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这是为晋汝南王爱妾碧玉所作的歌,表达爱恋之情,凌风用来表达对朱光的依恋之情也可以用。

  朱光点点头,他看着凌风,说:“我懂你的意思了。”

  凌风犹豫了一下说:“陛下,我以前跟您说过我想离开京城到乡下去,您还记得吧?”朱光盯着凌风:“为什么提这个?”凌风说,“我怕我终究有一天会让您失望。”朱光低声说,“你都知道了?”

  他等一下又说:“做大事不拘小节,我这也是没办法。你和其他人不一样,你要理解我。我也知道你的担心,你怕我有个万一,景文上台后会处置你。你放心,我会有个解决办法。但现在你哪里都不能去,我需要你,这个国家需要你。”

  朱光拉住凌风的手,两人并肩站在楼顶上,望着灯火璀璨的街市。朱光低声说:“我老了,不要再想起以前的事,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人老了,就想含饴弄孙,开开心心过日子。”他回过头来看着凌风。凌风被他看得低下了头,朱光说,“你懂我的意思吧?”

  两人又都沉默了,四面一片寂静,半个月轮悬在这座巍峨的高台上,景色美得像画中的一样。

  越石在他镇守的边城城楼上,灯火底下看着《孙子兵法》,他刚从外面查哨回来,现在坐下来休息一下。

  越石回到边境上,由于升了三级的关系,也升到了副将的职衔上,凝威叫他留在自己身边,越石说自己还是喜欢到边哨去。凝威就派他来到这个平泉小城。这个小城坐落在一条交通要道上,四周都是群山,地势十分险要。他们在南北路口筑了城墙,城中是一片平地,基本上都是军营,驻有二千将士,也有十几户住家。东面西面都是山,越石派人在山势险要的小路口、及便于眺望的地方,都设了哨卡,监视来往行人,防备敌人偷袭,他自己定时巡视一遍。

  越石翻开书本,是《孙子》的第四篇《形篇》,第一句开宗明义写道:

  “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就是说:“古代的善战者,先为自己做好胜利的准备,等待战机,求得胜利。”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藏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意思是,“善战者,能够自保不被战胜,而不能保证一定战胜敌人。所以说,可以知道如何取胜,却不可能去强求胜利。懂得自保可以保证不失败;进行进攻可以赢得胜利。兵力不足时去防守,兵力充足时去进攻。善于防守的人,可以隐藏自己的弱点不会被人发现;善于进攻的人可以把握一切机会,在别人不会发现的地点进行进攻。所以既能自我保护也能获得全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众人所能见到的胜利的预兆,不是最好的,要在胜利的预兆萌发前就发现胜利,才是最好的。获得天下人都看到的胜利,不是最好的,能兵不血刃取得胜利,才是最好的。”

  “士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所败也。是胜兵……。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敌之政。”

  “我们认为的善战者,是打败容易打败的敌人。所以善战者的胜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他的战略一定能取得胜利。所以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去战机。是故胜兵先知道胜利然后求战,败兵先战再去求得胜利。善用兵者,顺天道,修法度,所以能战胜敌人。”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法,一是度量土地;二是衡量人力、仓廪;三是考量敌我力量的多少;四是衡量敌我总体的实力。国家土地是度量的基础,度生量……所以胜兵好像用相差很大的力量去对抗敌人,败兵……胜者驱动兵力,像在千仞之溪上决开口子让它冲下去,这是由于正确抓住形势的缘故。”

  整个《孙子》十三篇,要贯通起来看,不能孤立地看每一篇、每一节。《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致胜。”

  学习兵法的人,要深知自己的身体条件、能力、性格;所谓“知己知彼,百胜不殆”。否则就是读通了每一篇,也未必能成为将才。

  越石合上书本,天已经亮了。这时在京城凌风的书房里,他手里也拿着一本《孙子兵法》。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凝威和诚明在大将军府里,凝威问:“我们给绮兰国的书信,回信应该快到了吧?”诚明说,“就在这几天吧。”凝威好像想起什么,说,“我们忘记嘱咐送信人,回来不要走平泉那条路,万一给越石截获怎么办?”

  诚明说,“那个人很小心,不会有事的。”

  凝威和绮兰国私通信件,要出卖越石所在的平泉给绮兰国,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是双方必争之地。如果真的被绮兰国占领,凝威可以把责任推在越石头上,他自己能够拿到一大笔好处,这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之计。他跟绮兰国通信,在价钱上讨价还价。

  越石在灯下看书,这时他的副官曹玮走了进来。曹玮年约十七、八岁,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方脸,剑眉朗目,鼻如悬胆,薄嘴唇,是个典型的美男子。他体格健壮,身手敏捷,武艺出众。

  曹玮来到越石面前,低声说,“将军,我们抓到了一个奸细。”越石站起来,“是吗?我去看看。”他们走下城楼,越石问,“是个什么样人?”“看上去是个机灵人,他一开始不响,后来说是大将军的人,叫我们放了他。”“大将军的人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这里一出去可就是绮兰国了呀。”“所以我们不敢擅作主张,请将军去看看。”

  曹玮推开房门,让越石进去,那人年约四十来岁,个子不高,越石模糊记得像是见过几面。那人见了越石,说:“越石将军,我是大将军的人,前来哨探军情的,不知怎么就被你们的人抓了,请你为我做主。”

  越石问:“你既哨探军情,怎么出关时不跟我们接洽,难道大将军对我们还有所怀疑不成?你在境外待了多长时间,得到了多少军情?”

  那人无话可说,越石一皱眉,说:“你们搜他的身上,看看有什么东西?”两个人走过去,里里外外搜了一遍,一无所获。那人冷笑说,“那你可以放我走了吧。”越石不响,那人走过去拉开房门,猛的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掉了,越石一怔,说,“拉他回来,搜他的头发。”那人脸上马上就变了。

  在他的头发里找到一个蜡丸。越石收起蜡丸,叫士兵好好看守那人,自己回到了住处。他打开蜡丸细细一看,脸色发白,惊出一身冷汗。

  曹玮跟着他,问:“将军,书上写着什么?”越石沉默了一下说:“凝威与绮兰国私通,要出卖平泉。这是绮兰国的回信。”曹玮啊了一声,“那您马上回京,把这个事通知朝廷。”越石说:“我私离防地回京,也是死罪,凝威在半路就可以截住我。”“那怎么办?”越石说:“我要去面见大将军。”曹玮说:“那怎么行?”越石说:“我把话和他说清楚。你带着这封信跟我分路走,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你就赶快回京,把信交给凌风凌大人,他会为我们做主的。”

  越石把大家召集起来,指定了暂代他的人,然后说,“我要去觐见大将军,你们要紧守关隘,不能让敌人有进犯的机会。”

  他的副手说,“您带几个人去?”越石说:“我就带曹玮,这里需要人,我带多人去也没有用。”“那个奸细怎么办?”“先押着再说。”

  越石带着曹玮,来到高梁城外,这是凝威的驻地,城墙很高大,围住了整个城区。城门朝四个方向开着,但平时只开东西两门。城门上方有高大的城楼,城墙四角还有堡垒。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北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城市很大,住着几千户人家,城中央还建有子城,里面驻扎部分军队,凝威的大将军府也在里面。高梁城驻有军队二万人,部分在城里,部分在城北山脉下的山谷中。

  越石对曹玮说,“我去见大将军,你去城外的军营里找王琼将军和其他几个人,他们都曾是凌大人的侍卫,你叫他们找人打听消息,一有问题你就马上回京。”

  曹玮说:“将军……,你要一切小心。”越石说,“你也是。”

  曹玮去见了王琼将军,王将军一楞,说,“你怎么来了,越石呢?”曹玮说:“越石将军去见大将军了。”“那他为什么事呀?”曹玮吞吞吐吐不好说,最后说:“越石将军怕有危险。”王琼听出他的意思,说,“你等在这里,我们进城去看看。”

  凝威听说越石过来,也吃了一惊,他问诚明,“你说他会有什么事,还特地赶过来?”诚明说,“不好,说不定那封信被他截住了!”凝威背着手踱了几步,“越石的运气不好,我也没办法了。你叫人做好准备,一有不对就将他拿下。”

  越石见了凝威,“大将军。”凝威微笑说:“你怎么有空过来呀,平泉那里还好吧?”“托大将军的福,那边一切无恙,不过近来我们抓到一个奸细,他携带一封书信,上面有关于我们内部有人与敌方勾结的内容。”凝威蓦地站起来,“你说什么?”他想发作,诚明来报,王琼和其他几位将军来了。

第六章
凝威对诚明说,叫他们等等,他看着越石,“那书信在哪里?”越石说,“不在我手上。”凝威说:“你要想如何?”越石说,“请大将军向王上请求,解去兵权回京城去。”凝威说:“你是说真的?”越石说:“请大将军三思。”凝威说,“让我再想想。”

  他对外面的诚明说,“让大家都进来吧!”几位将军纷纷进来,列队向凝威行礼:“大将军!”凝威说:“你们来的可真齐呀!”几个人说,就是想见见大将军。王琼诧异地问,“越石你怎么来啦?”越石说,“有紧要军情要通报给大将军。”

  凝威看着越石,“军情我都知道,你先退下吧,有事明天再说。你们也都回去吧。”

  诚明问越石,“你是住城里还是城外军营,我好安排。”越石说:“我住城外吧。”王琼说:“最好了,就住我那里。”他们一同回去。

  城外的山谷实际是一块面积很大的盆地,上面划了数个营区,分给几位将军使用。营区中心是将军的大帐,外面营帐呈放射状排开,再外面是一排排纵横交错的营房。总的营区外面有筑有围墙,防御设施有壕沟、鹿角将营门外的通道变窄,阻挡敌人通过。

  王琼拉越石进了自己的营帐,曹玮也在那里。王琼问越石,“到底是什么事?”越石说,“我希望永远不要有人知道才是。”王琼叹口气:“你为瑶华小姐去维护大将军不值得。大将军老谋深算,你这样做很危险。”

  大将军府里,凝威背着手不断走动,诚明问他,越石到底说了什么。凝威说:“信在他手里,他要借此胁迫我辞去军职。”诚明啊了一声,“他胆子也太大了。”凝威说,“还不是那个凌风教出来的,现在他们是步步紧逼呀!”“那我们怎么办?”凝威说,“现在只好先敷衍他过去。我明天跟越石说我要上京觐见王上去说这件事。你打发越石回平泉去。那时候……,只要我们把信拿到手,就没事了。”诚明点点头。

  第二天凝威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说:“我要进京觐见王上,这里的军务暂由诚明代理。”王琼看看越石,越石没说话,会意的点点头。他们一起送凝威上路,凝威带着一百名骑兵,很快离开了。

  诚明问越石,“你是在这里等大将军回来呢,还是先回平泉去?”越石说:“我回平泉。那里少不了我。”

  王琼送越石回去,他说,“我想你最好还是留在我这里,这样比较安全。”越石说:“我又何尝不知道呢?但是万一平泉有危,岂不都是我的责任?”曹玮说:“我和您一起回去。”越石摇摇头,“你还是待在王将军这里吧。”王琼提出派几个人和他一起回去,也被越石谢绝了。

  越石挥动马鞭向他们告别,纵马沿着大路向前奔去。夕阳洒在他的身影上,发出淡淡的光彩。他的手按在胸前,那是瑶华送给他的礼物,一块玉佩。他手抚玉佩,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

  第二天,在距离高梁城五十里远的地方,一个士兵发现了越石的尸体。

  他们把越石的的遗体安置在营帐中,曹玮大哭着跪下去,“将军……!”大家沉默不语,王琼说,“曹玮,你别哭了,我已飞鸽传书给凌大人,这事终究要还越石一个公道。”曹玮说,“我要进京去见凌大人。”王琼说,“事到如今你还不愿告诉我们越石到底发现了什么吗?”曹玮说:“将军生前嘱咐我只能告知凌大人。”王琼摇摇头:“你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安全,否则你未必能到得了京城。”

  这时有人来报,诚明来了,曹玮想冲出去,王琼把他拦住了,“你先下去休息,我去跟他讲。”

  诚明一脸悲痛地进来,他看着越石的遗体,喃喃地说,“越石,真是没想到,你就这么去了。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王琼说:“什么?”

  诚明说,“我得到可靠消息,是曹玮谋害了越石。”此言一出,大家都是大吃一惊。王琼说,“不可能,曹玮昨夜一直在我营中。”诚明说,“他是越石的副官,为什么不和越石一起回去。你昨夜一直守着他了吗?”王琼说,“你这不是强词夺理吗?曹玮为什么要谋害越石?”诚明说,“我就是过来带他回去弄清楚这一点。”王琼说,“你有什么权力带他走!”诚明说,“大将军临走时叫我暂代他的,你不服大将军的话?”

  两人越说话越僵,旁人过来打圆场,“诚明将军,不好意思,曹玮已经走了,你在这里找不到他的。”诚明说:“什么?”“要么你搜搜?”

  诚明看着大家的脸,他们一个个脸色铁青,手扶着剑柄。他定了一下神,说,“那我别处去找找看。”诚明悻悻走了。有人过来轻声对王琼说,“曹玮是走了,他叫我向您致意,说他一定会到京城,找到凌大人为越石将军报仇。”

  凌风从宫里回来,下了马车。有个侍卫急匆匆从里面奔出来,手里拿着一只鸽子。他叫道:“大人,边关来信了!”凌风在鸽子身上缚着的铜管里抽出一个小纸卷。他把鸽子还给侍卫,展开纸卷一看,顿时脑子嗡了一声,不禁觉得天旋地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凌风脸色发白,靠在路旁的树木上,侍卫要去扶他,被他推开了。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又把信读了一遍。信是王琼写的,第一件事是通报越石的死讯,第二是说凝威在越石死前一天回京觐见王上了。信上没有什么细节。

  他立即进宫,朱光见到凌风很奇怪,说你刚走怎么又回来了。凌风说,“越石死了,我要到边关去。”朱光大吃一惊,他说:“你这个消息是哪里来的?”凌风把信递给朱光。朱光把信细细读了一遍,缓缓地说:“这个消息还不确定,你先等等再说。”凌风跪下来:“陛下……。”朱光看着凌风的脸,叹了口气,“随便你吧。”

  凌风带着武毅和五十名骑兵,当夜就启程了。

  诚明盯着几个心腹,说,“你们带人把守各个要道口,一定要捉住曹玮,不能让他到京城去。”有人问,“要是抓住他怎么办?”“把他押解回来,要活的人。实在不行尸首也要弄回来。”

  王琼聚集大家,也在商议。有人说,“曹玮这样莽撞,也会落得和越石一样。”王琼说,“他也没办法。王上和凌大人远在京城,大将军让诚明代理军务,他就是这里为首的了。我们反抗他就等于反抗大将军,凭手里的兵力,难度很大。”他们手里约有八千人,诚明手下有一万余人。在距高梁路程两天之内可以集合起来的驻军有三万人,这些都是凝威的属下。

  副将吴微说:“诚明一定在搜捕曹玮,如果曹玮被他捉住,那我们就一点主动权也没有了。”王琼说:“现在就看凌大人的了,如果他能来就好了。”有人说:“这怎么可能?”“不管怎么说,我们要做好准备,把自己手中的兵力控制好,多收集一些他们的罪证,以后到王上跟前也好说话。大家各自去行动吧!”

  这个夜里看似平静,却充满了不安的骚动。

  诚明派出十几队骑兵,每队二十人,还有一些步兵,沿交通要道仔细搜寻曹玮。曹玮换上平民的衣服,抛弃了战马,昼伏夜出,急急向着京城赶路。

  三天之后,他来到大安山口,这里树木茂盛,山路纵横,过了山就是一片开阔的平地了。这里也是凝威辖区的尽头。曹玮望着山下,眼中含泪,“越石将军,我终于可以为你报仇了!”他急步向山下走去。

  忽然,一队骑兵如狂风般卷过,为首的校尉冷笑着说,“曹玮,我们已经等你多时了。”

  曹玮拔出宝剑冲了上去,几把长枪冷森森地抵住他的胸口。校尉说:“曹玮,你老实一点,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曹玮闭上眼睛;喃喃说:“你们杀了我吧!”校尉说:“你谋害越石将军,我们就是要把你押回去处死。”

  这时在大路上,凌风带着随从,也在飞驰向前。

  在要道口,凝威缓缓前行。他抬眼望前,一队骑兵驰过,留下一路飞尘,凝威不禁皱起眉头。侍从说:“谁敢在大将军跟前无理,我们找他们理论去。”有人说,其中一人仿佛是武毅将军。“武毅,他不是跟凌风在一起吗?莫不成?”凝威想转身回头,想想还是算了,他深知,他是回不了头了。下面只能看运气。

  校尉将曹玮押回高梁,曹玮在路上不断挣扎求助,他说,“我不是谋害越石将军的凶手,是诚明在诬陷我,是他谋害了越石将军。你们知道他一开始就和越石将军不对。”大家似信非信,不过脚下的步伐都放慢了。

  五天之后,他们回到高梁,诚明说,“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校尉说,“实在是曹玮是步行,我们在那里等了他几天。”诚明说,“那把他押进来吧。”曹玮怒目圆睁,破口大骂:“诚明,你这奸贼,你这个杀人的凶手!”诚明啪啪两记耳光打过去,曹玮的嘴角渗出鲜血。校尉转过头去。诚明说,“你们都退下吧。”他叫心腹人按住曹玮,自己亲自在曹玮身上搜查。曹玮仍然在不断叫骂。诚明在曹玮贴心的小布囊中,搜出了那封信。曹玮停止挣扎,闭上眼睛,在他眼角流出了泪水。

  诚明把信细细看了一遍,用镰刀火石点了火把信点着了,他做得很细,连一片最细小的纸片也没留下。最后轻轻地把纸灰都吹散了,才长出了一口气。

  曹玮看着他,说,“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诚明微笑,“到那时再说吧。”

  外面来报,王琼将军来了。王琼进来,他一眼看见曹玮,说:“诚明将军,既然您已经找到曹玮,我们要一同审问他。”诚明说,“曹玮已经供认谋害越石,我看不用审了。”曹玮大叫:“我没有谋害将军,是这个奸贼谋害了他!”王琼看着诚明:“你难不成要这样匆匆处决曹玮,就不怕旁人非议?”诚明说,“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