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蓝衫传说-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大篷车


第一章:擦,穿越真痛苦

雪峰在六月的阳光下折射着圣洁的光辉,泾源大雪山似是一个巨人,横亘在甘宁边界。天湖璀璨晶莹,如同一面宝镜,镶嵌在高原草甸之上。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圣峰的流水哟,潺潺而下,流进那美丽的天池中。叮叮咚咚的声音啊,多么动听,那便是小阿妹弹起的东不拉。问一问流浪的俊阿哥哟,你还要翻过几座山,草原的飞鹰哟,也不能终日盘旋,流浪的阿哥哟,你尽是不停的走,要到哪一天,才肯停下你的脚步。”

“美丽的小阿妹啊,就像天池的湖水,温柔的让我止住疲乏,我却难以应答。你看那荒漠可曾开花,你看那冰川何时有过融化,我们旅人的脚步啊,也是永远不会停下。。。。。。”

歌声杂着马铃铛的脆响,自天际传来,那是异族的少女在欢快的唱着。银铃般的笑声,不时的响起,她们唱着的旅人之歌,动人心魄。

草原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也在伫足凝听。只是眼眸中却是满溢着泪水,听着那歌声渐去渐远,不由的潸然泪下,低低的叹道“我和你们也是一样,你们在不停的流浪,我却也只能飘然在这世上,永远不能回到我的家乡。”

这个少年叫肖遥,却不是这个世间的人。自小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里父母对他期望甚高。爷爷肖天华本是书画界的名人,自小便将这个唯一的孙子看成是自己的接班人。不惟将自己书画上的成就尽数教了给他,还找来诸多老友,教授孙儿琴棋之道。

肖遥极是聪明,不但将学校里的学问学的顶呱呱的,爷爷所教的那些,也是练到了极致,肖天华常常叹息着说,若是放在古代,这孙儿可不就是一个才子嘛。

这一年肖遥高三毕业,待得考完了高考,很是有些疲劳,心中也想放松一下。恰好听说旅行社刚刚推出了峨眉游,不由的心动。

他自书本上,多次看到过描写峨眉的风光,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秀甲瀑布,平日里不知多少次的在梦中显现。只是学业紧张,始终无缘圆梦。

此次正值高考结束,眼见有了这么个机会,哪里还能耐得住性子。当下便磨着爷爷和父母答应,这才兴奋的踏上了四川的旅途。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的四川之行,却让他从此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肖遥泪光迷离,心中的离愁别绪却怎么也是难以排遣。天空中一阵鸣叫,一群野鸭排着队飞过。微风吹拂之下,在这空旷的草原上,“嘎嘎”的鸣叫声,竟是显得如此孤寂。

肖遥怔怔的立在当地,仰首望着那群野鸭渐渐的消失在远处的天空,心中却又不禁回想起前事。随团到了四川,果然没让他失望,种种美景,让他流连忘返。

迷幻玄妙的佛光,密林掩映,丹岩凝翠的灵岩,阵雨初霁,彩虹划过长空,眺远山如黛,看近岭凝翠,赏碧草山花,听百鸟和鸣,闻溪水淙淙,走盘旋幽径。觉得自己身上竟然沾染了些许仙人隐士的气息。

几天中,随着大队而动,非常顺利。眼见最后一天,众人却是来到了深邃神秘的九老洞,洞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旁边藤萝倒置,下临绝壁深渊。洞口呈“人”字形,洞内黝黑阴森、凹凸湿润,岔洞交错,深邃神秘。

虽说导游一再强调,请大家不要只顾贪看景色,但肖遥毕竟方才十九,看了一处便期待下一处,心中好似长了草似得,越是昏暗莫测的地方,对他吸引力却是越大。一路寻幽探秘,却是渐渐的和大队失散了。

等到他猛然醒觉,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己走入了一个狭长的缝隙中。大队人马却是一个也不见了。肖遥心下有些着慌,连忙转头向后走。只是他一路行来,并没记路,随着岔道的不断出现,竟是不知自己走到了什么地方了。

正在彷徨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左侧有条缝隙,隐隐透着一丝光亮,只是那光似乎极为黯淡,竟然还隐泛红光,带着一丝诡异。只是此时对肖遥来说,有光就意味着有出路。当下也不顾那缝隙狭小,拼命向前挤去。

不知拐了几个弯,前面已是越来越窄,而那光芒却也是亮了许多。努力侧身往前挨着,肖遥只觉耳鸣心跳,眼前阵阵的发黑,实是缝隙太窄,胸腔里呼不进多少氧气导致的。只是此时就是想退出,也是不可能了。

眼见前方红光大盛,出口就在面前了,虽说那红光实在是诡异,但此时要是不出去,肯定会活生生的憋死在这。当下勉强将肺里空气尽量吐出,猛然使劲向着那出口挤去,只觉着耳中嗡然一声,便在那一片红光裹体之际,肖遥彻底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肖遥幽幽醒转。只觉着微风拂过,柔柔的如同母亲的抚慰。口鼻之中,阵阵的花香青草气息萦绕。轻轻吸口气,顿时一股清爽的空气,蓦然涌进鼻中。

“啊,终于出来了。”肖遥想到,“活着真好!以后一定要尽情享受生活!”这一番生死之间的徘徊,让他心中不觉得发生了些自己也说不出的变化。想想若是这次就那么死了,可不是要冤死啊。

感觉自己躺在地上,肖遥慢慢睁开眼睛。蔚蓝的天空,透着一股空灵的纯净,没有一丝儿云彩,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身旁草丛茂密,竟是能将自己淹没,一股混合着泥土气息的清香之气,充斥鼻端。

一只顽皮的虫儿,悉悉索索的爬到了脸颊上。肖遥举手挥去,只是眼睛方一看到自己的手,便即愣住了。原本整日闭门用功,导致皮肤稍显苍白,但此刻却变得晶莹剔透,隐有玉光流动。身子动了动,感觉身上有些紧致,衣服也是紧小了许多,好似自己突然长大了不少。

肖遥愣愣的呆了半响,不知自己究竟遭遇了什么。缓缓起身,抬眼打量四周,远处阳光下,闪闪的反射出耀目的光芒。眯着眼睛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现在明明是夏季,怎么会有雪峰?难道是自己一梦千年了?

四下里细细看过,却感到一片茫然。这里和他所在的峨眉山根本没有一点相像。这是哪里?自己怎么又到了这里的?为什么身体会有些奇怪的变化?他不由的一阵困惑。

低头看着自己一身的衣服,不由的苦笑。他原本不过一米七的个头,此时竟是似乎长高了不少,自己估摸着怎么也要一米八了。腿上的裤子便成了标准的高吊裤了,露出两截玉光莹然的小腿。幸好那双脚似乎没什么变化,否则,要是也长大了,可要遭罪了。还是先走出去再说吧,肖遥不禁想着。

纵目看去,遥见远处牛羊成群。一个老牧民骑在马上,正自挥鞭放牧。肖遥看看四周,心下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只是究竟哪里不妥,却是一时不曾想到。

眼前既是有人,还是上前问问路吧,估计旅游团少了自己一个大活人,也是不敢马上就走,定会请当地警方协助寻找。自己只要找对路,或者请人送个信,应该还能赶上跟大家一起回去。

心中想着,已是来到那老牧民身前,微笑点头示意。却见那老牧民只是呆呆的看着他,恍若见鬼一般。对自己的友好丝毫没有回应。

肖遥心中不乐,却不敢稍有什么表示。开口道“大叔,我是随团来旅游的,因为迷路和团里失散了,您能不能告诉我下,这里最近的宾馆怎么走啊?”

他自是满面笑容,想来那牧民同胞应该能明白他的善意。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那老牧民仿若没有听到一般,仍是古怪的打量着他,并不说话。

那牧民的眼光中,分明有着一种警惕和剽悍。肖遥被他盯着看,心中极是别扭,眼见这人总不说话,只得再次开口。

这次那老牧民方才有了反应,只是右手扶着腰间一把银饰的弯刀,口中大声的呼喝着,但是肖遥却是一句也听不懂。只是见那牧民似乎并不怎么友好,心下不禁有些忐忑。

当下只得小心翼翼的连比划带说的,又在地上画着,这才让那牧民勉强明白。面皮稍缓之后,方才用生涩的语调问他“宋人?”

肖遥一时也没听明白,又是将自己的要求比划了一遍,二人便如哑巴一般,夹杂着一两句生涩的汉语,半天之后,总算让逍遥听明白了。只是明白过后,却顿时愣在当场,瞠目不知所以。因为那牧民明白的用汉语说了“现在是元符二年,大宋!这个地方却是渭州,再过去不远,便是西夏了。”

肖遥直到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只是反应过来后却是一片茫然。放眼四周,空旷辽阔,心中突起一种极度的无助和恐慌。眼见那牧民早已走出了老远,心下不由的一急,他此刻最需要的就是和人说话,这样至少还能让他心里踏实一些。

当下在后面高呼,脚下却是发力,来追那牧民。他心急之下,却是并未发觉,自己这般发力一奔,一步竟是跨出五米之遥。身形只三四个起落,便已追至那牧民身边。

那牧民闻听他呼叫,回首来看。但见他身形飘忽,一步便是两丈有余,不由大吃一惊。惊惧之下,已是锵然一声,将腰间银刀拔出,直指肖遥。

肖遥哪里想到会有这般变化,惊叫一声。脚下却是自然的向旁一让,身形却不稍停,住足处,已是站到了牧民身前。

那牧民大张着嘴,满面骇然的看着他,不知究竟该如何是好。肖遥却是急的满头大汗,口中连珠般不停的解释,一阵比划后,牧民方才惊疑不定的将银刀收起。

肖遥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最后想到自己一身装扮,在这个年代,恐是会被人当成怪物,当下便向牧民求套衣衫。几经交涉后,那牧民方才同意,领着他到了住处,用腕上的手表,换了全套的衣物。

等他换上全套的服饰后,已是卓然一个小牧民了。那牧民见他并无不轨,也便慢慢放开,老者叫格桑贡布,见肖遥面色凄苦,便也多劝了几句。只是逍遥心中的隐密,又如何是几句开导便能解开的。

当晚在格桑贡布家里进了些吃食,老格桑拿出酒来招待肖遥,让逍遥很是头疼,他向来不善饮,总算好歹知晓些异民族的规矩,只得勉力接过喝下。只是喝下之后,并无往常的不适感,肚中忽有道莫名其妙的暖流涌动起来,瞬间便将那股酒水化去。

肖遥一惊,大是疑惑。便壮着胆子又喝了几碗,却是每次都是一样,心中不由大喜,这般一来,却是不怕喝酒了。可就是不知这股气流是什么。老格桑眼见肖遥豪爽,心下也是欢畅,二人杯来盏往,尽欢而散。

次日,肖遥向格桑问明路径,辞别而去。他想来想去,决定先到自己的家乡山东看看。然后再寻个地方落脚便是。既然事实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第二章:奇怪的老和尚

肖遥怔怔的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移动,耳边歌声渐隐,方才微叹口气,转身走向身后一匹枣红马。

这马却是格桑送给他的,是一匹上好的母马,性情温顺。知道肖遥从未骑过马,还好一顿的教了他。只是教完之后,又是叹口气道“以小哥儿的身手,这骑乘之术,当是能在几日便可掌握。老朽却是多说了。”

肖遥瞠目不知所对,当他听完格桑说了自己那日的异象后,不由愣住。仔细回想下,似是确实如此。当时只想赶上格桑,却是未去多想。今日听了,心下暗自寻思,难不成自己竟有了某种能力,想想自己体内时不时出现的那股暖流,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定要找机会试试。

一路行来,慢慢的果然是掌握了骑乘之术,只觉自己似是天生便会,只是一时生疏,而经过这几天的练习,已是如水到渠成一样。心里暗衬,怕这也是此次穿越而带的能力之一吧,上天虽跟他开了偌大一个玩笑,却也是并没薄待于他。

至于格桑说的自己的速度,却是时有时无。并不能每次都顺畅的使出来。但每次施展出来后,都是有着一种快美难言的感觉。施展之际,周边所有物体似是都变得异常缓慢,让他可以很轻松的看清所有的变化。

这种发现却让肖遥欣喜不已。要知武功一道,对后世的大部分男人来说,可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肖遥自也不例外,想及过往武侠小说描述的绝世功夫,自己虽是不懂什么招式,但这般速度却是也不再需要什么招式了。不是有句话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吗。想到这些,心情终是大好。

他此时自格桑处出来已是七天了。眼见着革囊内食物饮水俱是不多了,倒是需要觅地填补些了。想及格桑说起,前面不远应该便有个小镇。那镇子虽小,却是因着佛教在那甚为昌盛,故而将那小镇带动的极为繁华。自己所需的东西,那里却全部都有。

他坐在马上,任凭马儿自己踏蹄而进。他前世整日便是忙着学这学那,还要考虑高考的事情,实是很少有这般闲散的感觉。此时突然空闲下来,一时竟有些无所适从之感。

正自信马由缰的走着,耳边却忽的传来一阵人语,“大哥,你看前面那个人,可是个小长老吗?”语音轻柔悦耳,似是一个年岁极轻的女子说话。

转头望去,却见后面一个车队,正自粼粼而进。那语声却是自一辆马车内传出。他转头打量之际,只是在车帘缝隙中捕捉到了一道清澈的眸光,及至见他看来,便如受惊的小兔一般,翛的隐没。

车旁此时正有一个二十余岁的汉子,骑着一匹青花马。身量大约一米七八的样子,方脸膛,细眉朗目,鼻挺口方,肤色甚是白皙。一身紧身武士装,头戴皂青武士巾,帽边尚别着一朵黄色的绒花,随着青花马的踏步,正自一颠一颠的颤着。

身后得胜环上挂着一把画戟,显见是个练家子。见肖遥目光看过来,不由微微一笑,抱拳道“兄台休要恼火,我家小妹未出过远门,一时好奇,言语得罪还望海涵。”

肖遥听他说话,正是标准的汉语,口音似是四川一带。心下不由兴起一阵亲切之意,连忙学着也是一抱拳,暗想着电视上的段子,口中道“兄台不需介意,在下自域外归来,形象是有些怪异。令妹便是有些好奇,也是情理中事。”自己说完,心下却也有些得意,觉得自己一番话,倒是跟古人并没太大差别。

那汉子听肖遥所说竟是汉语,亦是一喜。哈哈笑道“不想兄台竟是我大宋之人,只是怎却是做这党项人打扮。在下西川嘉陵县郭盛,不敢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肖遥已是笑道“兄弟肖遥,山东登州府人氏。只因前些日子遇到了些麻烦,行李等物俱皆丢失了,不得已,只能向当地之人求了件衣物,落难之人,又哪里能挑三拣四的。也只得胡乱穿上,权且裹体罢了。”

郭盛听他言语豪爽,仪表不凡。不由心下喜爱,当下道“原来如此。不知兄弟这却是要往何处去?”

肖遥答道“小弟正欲回返大宋,只是身边银钱短缺,食用之物又以告罄,便要往这前面镇上寻个铺子,当些物品换取些银钱,也好填补些饮食之物。”

郭盛“啊”了声道“兄台若去山东,这路却是错了。某正要返回川西,兄弟既是银钱上不方便,又已走到了此处。若是不嫌弃,便随我等一起先往成都府去,这一路不甚太平,彼此也有个照应。便是些饮食之物,自有在下发付,总不消兄弟操心。也省得给那些黑心掌柜昧了兄弟的物件。不知兄弟意下如何?”

肖遥大喜,连忙谢道“如此,多谢兄长了。小弟自随家人离开中原许久,正愁不识路途,兄长肯于照拂,小弟岂有不愿之理。只是如此给兄长填上许多麻烦,心中实在不安。银钱之物却不可少,日后小弟自当加倍奉还。”

郭盛闻听却是不乐道“兄弟哪里话来,些许银钱又计较的什么。你我俱为宋人,于这境外异地,自当互助才是。况某家中有些经营,颇有些资财,却不差兄弟这仨瓜俩枣的。你若再提这阿堵物,没得扫兴。”

肖遥心中感动,连连道谢。郭盛回身招呼众伙计,这才一起上路。于路之上,二人聊起,肖遥才知。这郭盛家里开了个绸缎铺子,每日里便是将那蜀锦贩至各地,生意做的很是有些规模。此次却是往庆州送了一车货物,这会儿正要往回返呢。

此时大宋内政已是有些混乱,各地毛贼如蚁,郭盛武艺不凡,在当地甚有名声。一杆方天画戟使得出神入化。便时常亲自押送货物随行。那车里的却是他十六岁的妹子,素日不得出门,此次定要跟着一起出来见识一番。不想却正和肖遥遇上。

肖遥眼见郭盛大戟,心中隐隐有些熟悉,似是记忆中好似有这么一号人物,只是一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郭小妹自逍遥加入了队中,便不再出声,只是安静的坐在车中,但有些事,俱是由一个叫绿衣的丫鬟出来应答。肖遥自也不会去多谈,只和郭盛随意的聊着。

想他自后世而来,信息量何等之大。所见所闻更是这个说话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走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二人一谈之下,郭盛不禁大是佩服。言语中便不由的尊敬起来,口口声声却是唤作学究了。只是也只当肖遥乃是一个饱读的儒士,并未往其他方面去想。只是肖遥留意到,每次二人纵论之际,那个车帘便会微微敞开一道缝隙。想是那个郭小妹也是对肖遥所讲的事情甚感兴趣。

二人一路谈谈说说,甚是相恰。又行了约有半日,车声粼粼中,远远的已是望见那小镇的身影。

肖遥遥望那古代的小镇,一时间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脸上便有些萧索。郭盛见了尚以为他想起银钱之事,便开口道“肖学究不需烦恼。待得进了城,某自去为学究筹划,总叫学究换回我汉家衣衫,再为学究置上顶好的冠带,便不会再有人误会了。”

肖遥心下感激,点点头道“有劳兄长了。”二人说着话,在众伙计的吆喝声中,已是入了小镇。但见街头人如潮涌,处处香烟缭绕,镇中心的昭德寺更是饰以金箔,层层檐角,均挂有七彩琉璃灯,***辉映之下,愈加显得庄严富丽。

肖遥细看之下,不由心中微微叹气,这寺庙建的如此辉煌,但在后世却是已经不见了,想来定是不知毁于哪次战火了。在历史这庞然大物面前,便是如此壮丽的建筑,也是湮灭于无形,想自己一身孓然,这短暂的生命,于那长河之中,怕是只不过微一涟漪,便即无影无踪了。

街上人们舞动而唱,或是民歌,或是佛曲,虔诚而卑微。肖遥亦是心中暗祷,希望上天保佑自己家人,长命百岁,身体安康。莫要因为自己之事,而悲痛伤身。自己这一世是无法尽孝膝下,只望还有来生,再去报答父母之恩。

郭盛对这小镇显得甚是熟悉,自在前边安排,众人已是慢慢的往城东一个客栈而来。及至客栈之前,却见外面围了一圈的人。正自指指点点的,小声议论。

二人看的奇怪,便使人先去安顿,两个人便挤入圈中观看。却见一株树下,正有一个年老和尚,盘膝而坐。那和尚面上皱褶堆起,竟不知有几许年纪。一身月白袈裟,却是极为干净。整个人端坐那处,看來一塵不染,竟似方自九天之上垂雲而下。前面地上却摆着一副字,那字写着:无心修正果;机缘巧;身坠修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二人俱皆不知何事,郭盛扯住旁边一人,唱个肥喏,便问了起来。原来这和尚却是昭德寺的高僧,向以修为精深著称,素日便是于城南一个别院中静修,极少露面。只是前日不知为何,竟突然寻到此处,写下这么一个偈子,直言若有人能对得出,必有所报。只是,自此碣出来,却是无论大德高僧还是饱读宿儒,俱皆摇头棘手,竟是无人能得对出。时至今日,却已是第三日了。

第三章:蒙对了,有奖品

二人听的这番话,都是惊讶。肖遥注目细看,心中不禁暗暗思索,这个偈语似是后世在什么地方看过,只是却是想不起来了。但那后面的应对却是记得清楚。

正自暗思之际,却见那老和尚忽的睁开眼睛,眸光一扫,已是对上肖遥。面皮微动,便有一丝清越的语音响起。“小檀越骨骼清奇,面相不凡。可能为老僧续下这个对子?”

围观众人闻听老和尚说话,不由的一阵骚动。俱皆看向肖遥和郭盛二人。肖遥闻言一愣,旁边郭盛却是大喜,大感有面子。加上一路来,对肖遥的学识甚是佩服,遂低声对肖遥道“学究,这和尚乃是本地有名的高僧,唤作德堪。据说是个党项人,向来不闻外事。此次能这般出来问偈,想来定是有莫大的机缘。学究权当游戏,不妨给出一对,不是图他什么所报,却莫要落了我宋人颜面。”

肖遥微微点头,却转向德堪,稽首一礼道“不敢当长老盛赞,此对学生倒是能对,只是有一事想要知晓,颇有些冒昧,却不知当问不当问?”

老和尚闻听肖遥所言,眼中忽的现出一抹奇光,一闪而逝。只是那一霎那的闪现,便让肖遥感到天地似是突然亮了一下,心中不由一动。

耳中却听到老和尚平和的道“檀越但请问来,若是老僧能解答,必不使檀越失望就是。”

肖遥点点头,盯着老和尚,缓缓的道“如此,学生失礼了。敢问长老,此偈却是长老自何得来?又或是长老自己所出?”

肖遥此言才落,旁边众人顿时一阵轰然,均是脸有怒色。“你这小子,好没道理。德堪长老何等尊贵,如何能取他人之题。自是他老人家自己想出的了。”

“就是就是,这却是那家小子,竟敢在此冒渎老神仙,可不是反了吗!”一时间,周围指责声一片响起。

郭盛看的面色一白,心里不迭声的叫苦。大是后悔怂恿逍遥接对。他倒是不怕与人厮打,只是在这边地小镇之中,那老和尚实是深受众人尊崇,便是西夏王公也多有前往膜拜的。

肖遥这般问来,要是真的惹恼了这位大和尚,恐是自己等人,顿时就会被整个小镇之人群起诛之了。心中大骇之余,已是凝目睃视四周,暗打主意,待会儿一有不对,便要拽着这位学究,先自离开再说。总不叫他随自己丧了性命。

只是偷眼察看肖遥时,却见他仍自淡然而立,面色不改。心中不由大是佩服。这肖学究虽是一文人,但傲骨铮铮,不失为一汉子。

众人刮燥之际,却听得德堪和尚一声佛号响起“阿弥陀佛,众位施主不需喧闹。”声音清越,乍一入耳,似如同一道凉气自头顶灌下,顿时周围一片寂静,众人纷纷跪倒

肖遥与郭盛二人,却是仍自挺立,在众人的怒视之下,犹如鹤立鸡群。老和尚深深的看了肖遥一眼,点点头缓缓的道“檀越果然高明,此偈非是老僧所做。乃是老僧入定之际,梦中所得。”

此言一出,郭盛不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旁边众人却顿时瞠目结舌,哪料到老和尚竟会如此回答。再看向肖遥的目光中,便带出了一丝敬畏。

德堪忽的微微一笑,橘子皮般的老脸上竟显出一片圣洁的慈祥之光。对着肖遥道“此偈在老僧入定之际所得,老僧算来,定是与自身修持有关,只是百思不解,不知何以竟会突然出现在老僧脑中,这才临街问偈。小檀越既能对出,还望不吝以教老僧。”说着已是深深一个稽首。

肖遥赶忙还礼,他方才却不是什么镇定自若,只是一时没想到众人反应那么大,有些不知所措而已。此时眼见众人平息,又听老和尚问起,虽是对老和尚的回答颇感奇怪,却也没心思再去多想。

当下向客栈借来笔墨,微一沉思,已是在那碣语下面,挥笔写下一行大字,却是:有心向佛时;问佛奈何?佛曰不可说。

字体遒劲飘逸,飞扬灵动,直欲破纸而出。旁边郭盛只看的眉飞色舞,他家中颇有资财,自是尝读诗书。眼见肖遥一笔字,浑然天成,纵逸奔放,竟是自己从未所见的字体,然其布局严谨,大气磅礴之处,却是独具一格,自成一家。不由得心中叹服。

郭盛固然赞叹,那德堪却亦是心中如同惊涛骇浪一般。这偈子上下两句一连,竟是将他身世道了个明明白白。

他本是党项大族之后,自幼聪慧绝顶。诸子百家、经史典籍无不精熟。于二十岁那年,却巧得一本奇书,上面尽录诸般惊奇绝妙的武功。他一见之下,便是再也难以自拔,自寻了一处隐密所在,尽三十年之功,将其尽数融会贯通。

待到功成之日,才愕然发现,自己竟已是垂垂老矣,三十年弹指而过,韶华不再。心中想念家人,便即动身返家,哪知回去一看,自家却早已无存。向人打听之下,才知竟是遭了仇家毒手,便在他离家十年后,全家尽数被屠戮一空。

他心中伤痛之余,远走西域,将那些仇家,一一寻出,尽皆杀死。因其报复手段极其血腥,故而得了个血手修罗的名号。之后,他游荡天下,会尽各地英雄,竟是无人能在其手下走过百合。血手修罗的名号自此愈加响亮。

他历经大小几百战,从无败绩,心中也是得意。行为便有些恣意,终惹得几个黑道人物的妒忌,遂设下毒计,先行用毒暗算了他,又遍邀好手,在一个初雪的午后,大战一天一夜,终是将他击成重伤,打落悬崖。从此,血手修罗便在西北之地消失了。

他却是命大,落崖之后,被山壁间的小树连续阻挡了多次,终是留了一命。被山下一个寺庙的老方丈救起。几经调理,方才活了下来。只是一身无敌的玄功,却是再也未能恢复。

他心灰意懒之下,便动了出家的念头,只是对老方丈一说,老方丈却只是摇头。他再三求肯时,老方丈方才说了一句“佛意自悟,无可妄言。你心有所碍,便人出了家,心也出不了世。”说完,便将他送了出去。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路郁郁而行,待得一日到了这小镇,眼见这里寺庙林立,佛意盎然,想起老方丈之语,遍寻了个所在住下。每日里多读佛经,体悟佛意。

他本是天纵之才,这般刻意修持之下,终是在又十年后,一朝顿悟。于是便寻来昭德寺,与住持一番研论下来,顿时让住持大是惊讶。喻为佛家不世出之奇才,遂敦请他于寺内剃度,就此呆了下来。

他自历尘世多年,深觉尘世之繁杂,不愿多问外事。便自请于城南,辟了一处院子,每日里精修佛家典籍。每每于深奥处,却觉得与当日自己所得武学奇书,都有相通之处。一番研究下来,竟是又让他练回来一身内家真气。只是当日手足之伤太久,终是难以尽复旧观。

他自出家之后,昔日戾气早已削平,此际虽是恢复了武功,却是再也没有出世的念想了。只是后来,周边几历战事,多有匪帮趁机骚扰,迁延到了昭德寺。他自不会坐视,便出手相助。想他一身玄功,又有何人能是其对手。轻描淡写之下,已是将众贼尽数大败。退敌之后,却是仍回小院,并不理外事。众僧敬服不已。

他即出家,便不再似昔日般血手无情,恩威并施之下,众贼慑服。回去之后,广传其恩德与大能,使得周围贼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