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怒吼一声“来人呐,把翠玉拉下去,砍了!”

    翠玉闻言一声不吭,蒋法却又跪了下去。

    “李将军,这事不怪翠玉姑娘,是翠玉姑娘见我没了着落,才拿吃的给我的,若有罪责,请让我一人承担!万万不要责罚翠玉姑娘啊!”蒋法哀求道。

    翠玉此时缓过神情,竟然无比的平静“虎爷,我知道您的规矩,您最恨吃里扒外的人,我认罪,愿意接受处罚。”

    蒋法听说大急“哎呀!翠玉姑娘,你认什么罪啊!这事怎么能怪你呢?你只不过是看我可怜罢了。”

    “确实是我有罪,只不过蒋大哥救我在先,是我的恩公,倘若看着恩公受难,我小女子的心何忍呢?”翠玉更加的冷静了下来。

    “好,翠玉,既然你也知道我李过最恨什么人,那你就不要怪我了!”李过抬起了手。

    护卫们忠心耿耿,只待李过的手落下,便要将翠玉拖走,把她砍死!

    蒋法磕头如捣蒜,完全没了英雄气概“李将军,啊不!虎爷,求你放过翠玉吧,这事因我而起,我愿意替她受到任何责罚!要杀要剐都行,真的不干翠玉姑娘的事!”

    翠玉也跪倒在地“虎爷,这事是我不对,还是杀我以示惩戒吧!”

    两个人,一男一女跪在地上砰砰砰的对着李过磕起头来。

    “这可就难办了!要是杀了你们,我也有些不忍心了。要是不杀你们,你们日后肯对我忠心么?”李过犹豫道。

    “虎爷,但你饶我们性命,我们愿意终身为奴为仆的侍奉您,不敢有违!”蒋法和翠玉像是商量好一般说出了这样的话。

    李过哈哈的笑了起来“那好吧,既然你们愿意为奴为仆,那我就不杀人了!但翠玉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来人啊!重打二十军棍!”

    砰砰砰的二十军棍下去,蒋法也被打的够呛,他心甘情愿的替翠玉挨打!

    李过命人搀起蒋法,话头突然一转“此事已经完结,日后不必再提,但你二人相互照应,在我看来确是相配。来人呐!准备洞房,就让你们两个人结成夫妻,日后忠心耿耿的跟着我吧!”

    蒋法一时有些发呆,半响却说道“我蒋法丑陋无比,怎能配的上翠玉姑娘呢?”

    那翠玉脸色微红,跪倒在地“虎爷,报答蒋大哥是我旧日夙愿,从今往后我们二人听您的命令,不敢半点违背!”

    此时,李过已经走远。

    身边的护卫搀起蒋法和翠玉,将两个稀里糊涂的人送到了村庄里的一间小屋,入了洞房了。(未完待续。。)……53282+d2w3x+22701473……>;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武昌府
    蒋法和翠玉叫李过点了鸳鸯谱,两个人都是意料之外。从此,两个人便忠心耿耿的跟着李过了。

    蒋法性子直,这有坏处,但在李过的眼中,反倒是好事。蒋法曾经说过,要是饶了他和翠玉,愿意给李过做牛做马、为奴为仆,这话蒋法用一生做到了。

    自此,蒋法自降身价,不肯与李过的其他将领平起平坐,始终恭谨的侍立在李过的身后,便是所有人都坐下,他也站着,不肯坐下。

    李过不兴这一套,对蒋法说“蒋法,我让你坐你就坐,没那么多的规矩。”

    可是说归说,蒋法的礼数一直谦卑的要命,不说李过有些不自在,李过身边的将领看着也直好笑。

    有一次,张鼎对蒋法开玩笑“蒋法,你看你整天这个样子,哪有一点的气概!现在咱们行军,不比在老营恪守礼法,你不用这样,只要你忠心耿耿的,虎爷是不在乎那些不相干的。”

    蒋法不住的摇头“怎么不相干?我走投无路的时候虎爷收留了我,我现在怎敢对他有半点的不恭敬?再说,我这个黑炭头一般的丑鬼,要不是虎爷做主,哪里娶得上媳妇?嘿嘿,你们叫虎爷李爹,是虎爷的龟儿子,我便当虎爷的龟孙子又如何?嘿嘿!”

    张鼎被逗乐了,骂道“说话也不中听!你愿意他娘的咋的就咋的吧!”

    于是。大家就习惯了蒋法的做派。

    这一日,眼看快到了武昌府,张鼎等人安排队伍先行潜伏在武昌城外。因为李过想要到武昌府看看。不得不做些安排。

    后营中,只有李过和柳如是红娘子等几位女眷,以及聂心、陈望亭和蒋法,以及李过的亲兵。

    李过闲的无聊,便和陈望亭、聂心聊起天来,柳如是、红娘子以及塔琳娜坐在一旁,李过不在乎什么内眷不露面的规矩。蒋法自然也是双手下垂。站立在李过身后,直挺挺的杵着。大家也不以为异。

    闲谈之中。李过不知不觉的谈到了陈望亭的武功“在我看来,陈兄的武功是了不得的,可称得上武林第一吧!”李过因为陈望亭并未完全表态投靠自己,称呼上多了些尊称

    陈望亭欠了欠身子。却以下属一般的称呼李过“虎爷,在下不敢以武功第一相称,不过,我走遍黄河南北,未遇敌手倒是真的。华夏武功如其文化一样,渊博浩大,每门武功都有独到之处,自古有言,拳法无高下。功力有高低。”

    这话说的很对,李过直点头。

    “像蒋法的腿功就堪称一绝,蒋法和我打斗自然不是我的对手。可蒋法要是想跑,我却追不上。”陈望亭说到了蒋法。

    聂心说道“两位的功夫极高,若是将我虎军将士人人都能练成你们这样,那就所向无敌了。”

    李过不住的笑,这华夏的武术岂是说能练成就练成的,争霸天下还是得需要科技。不过让陈望亭和蒋法训练一直特种小分队倒是可行的。

    果然,蒋法说道“练功苦啊!我从六岁起。便开始练腿法,在腿上、身上都绑缚了铅袋,随着年龄的增长,铅袋也越来越重。不过几年下来,倒也行动如常了。等到我十八岁,将所有的铅袋解下,飞奔纵跃及其迅速,奔跑起来无人能敌了,但这却要十几年的功夫。”

    “你的轻功很好,除了跑的快,还能蹿房越脊么?”红娘子问道。

    蒋法傲然道“红夫人,那是当然!我见你也有些轻功,不过女子力弱,恐怕劲力不够长久!”蒋法曾经被红娘子的红绳捆住过,他心里有些不忿。

    红娘子脸微微一红,并未反驳蒋法称呼她为红夫人。不过,蒋法口直,说她的轻功没有后劲,红娘子却有些不乐意,心里便暗暗的琢磨,要和蒋法比试比试。

    众人不知道红娘子的想法,话题一转,又讲到了其他。

    而在前面先行布置的张鼎等人在武昌附近,已经将事情安排好,派人来请李过一行进入武昌。张鼎等人在武昌附近消声灭迹,并未张扬,因为武昌府是个大城,为了李过的安全,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

    武昌府是归属湖广布政使管辖,一直是商贸和军事重镇,极其繁华。在长江上,武昌府与南京府一西一东,是控制着大半个华夏的重要枢纽。

    在明初的时候,因为武昌府的重要,明太祖朱元璋封自己的第六个儿子朱桢为楚王,封地就是坐镇在武昌府。后来,明朝削藩,楚王一脉遵循朱桢遗训,忠于朝廷。他的子孙在与帝系关系日疏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奉承帝系,使楚王藩封得到绵延。到大明终结,楚王一脉世代盘踞在武昌城,达二百多年之久,与泰、蜀、周并称为明代富甲天下的四大藩封。

    武昌府的地方官吏虽受命于朝廷,且有暗地监视楚王行为之职责,但表面仍然维系着与楚王府的从属关系。而设在武昌府的省、府、县各级衙署,均环绕楚王府而建,湖广各级地方官吏都处处迎逢楚王。所以,楚王的势力在武昌是无人能及的。

    楚王府占地广大,建筑也极其奢华。历代楚王均大肆兼并土地,盘剥商民。就连楚王府的高级官吏、护卫、典宝等,莫不成为昔年江夏的望族。所以说,不管是武昌府,包括汉口、汉阳及周围地区,被楚王府深深影响着。

    但李过并未想着什么楚王,他到武昌府是慕名而来的。

    在原时空,李过非常敬佩的那位伟人,曾经路过武昌,并写下了一首词,李过对那首词非常熟悉,那是《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虽然这首词与当时的状况不符,但却勾起了李过去武昌的**,所以,李过在武昌附近停留了下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赋诗黄鹤楼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武昌城内,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

    武昌城的名胜古迹很多,最为有名的便是建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黄鹤楼。

    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黄鹤楼从外面看是武昌,其实里面还有五层夹层,整个楼高五十一米,加之建立在蛇山之上,颇为醒目,是武昌的地标之一。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在明末时期,黄鹤楼却是一个大大的酒楼。相当于豪华的五星级大饭店,达官贵人、商旅富贾纷纷的前来,普通百姓却是无钱也无闲来此消受。

    黄鹤楼内只是食客们吃酒的地方,厨房和酒肆都设在楼外,这是让游人能更悠闲的欣赏长江沿岸的景色。

    李过等人身着便衣,走近黄鹤楼,只见楼门顶上悬挂着一个横匾。上面写着苍劲的几个大字‘楚天极目’,意思是黄鹤楼坐落于蛇山之上。登上黄鹤楼,望的极远的意思。一行人登上黄鹤楼,果然,望着大江南北。一望楚天舒,不觉心情豁然开朗,心神愉快起来。

    聂心诗性大发,抑扬顿挫的、不觉念起了大诗人崔颢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陈望亭也频频点头“崔颢的这首诗真是好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诗仙李白路过黄鹤楼想写一首诗,可也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崔颢的这首诗倒也不错,只是太多伤感了,我等志怀天下,岂能哀婉凄叹,作此萎靡之音呢?看到此情此景,我李过这个粗人不觉也诗性大发了!刚刚在肚里也酝酿了一首诗。忍不住,便想写下来与诸君共赏!”李过如此说。是因为他猛然想起,在原时空,他敬佩的那位伟人也写过一首黄鹤楼的诗,本着对那位伟人的敬爱,李过对他的诗词极为i极为熟悉,此刻,便厚颜无耻的把那首诗拿了来。

    “哦?没想到虎爷竟然有如此才情?”陈望亭有些不信,这段时间和李过接触,陈望亭对李过治国治军的理念深感佩服,但李过整天骂骂咧咧的,一个大老粗的模样,猛然间说要作诗,倒是出乎陈望亭的预料。

    聂心和柳如是倒是不觉的惊讶,他们这位爷半年一载的也能憋出一首诗来,有时候倒是写的很不错的。但人家崔颢在黄鹤楼写了诗,连李白都不敢写了,咱们爷行么?

    看着李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聂心赶紧找来了笔墨。

    只见李过提起笔来,歪歪扭扭的在黄鹤楼的墙壁上写了起来,众人望去,一会的功夫墙上便多了一首诗: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高!”

    这诗一写完,众人心里由衷的叫好。

    “哎呀,虎爷真乃文武全才!虎爷的这首诗颇有力度!此诗却与崔颢之作不同!一扫崔诗的颓废之意,显现了虎爷独有的胸襟及气概,大有力气!大有力气!我陈望亭以前对虎爷看走了眼,此时方真正的心服口服了!”陈望亭大声的赞叹,陈望亭自己的文采也很出众,没料到李过会写下如此好诗,将李过看得极高了,眉宇之间对李过愈发的恭敬。

    “好诗!茫茫九派流中国,讲的是当今乱世,天下的民军、官军、各路诸侯纷争的意思。沉沉一线穿南北,想必是虎爷讲的是我们,这也是虎爷的抱负,日后我虎军北上征伐,一定能扫平南北、成就大业!”聂心捻须微笑,一副猜透了李过心思、很是自得的模样“虎爷,不知我说的是不是?”

    李过也微笑不语,你们爱咋想咋想吧,反正这首诗确实不错。

    “把酒酹滔滔,心潮高!气势生机勃勃、果然不凡!爷,让妾身给你倒杯酒吧!”柳如是诗书更是不凡,对李过剽窃来的这首诗倾慕不已。

    “好,你给老子倒三杯!”李过开始粗俗起来。

    众人不以为异,都觉得李过的外表粗俗实际是掩饰着的秀内慧中。

    柳如是不敢怠慢,连忙笑吟吟的给李过倒酒,心内也很是得意,自己找了个如此文采的武将军。

    李过连干了三杯,颇为自得,心中对写这首诗的那位伟人更加的敬佩。

    李过摆了摆手,命众人坐下喝酒。众人对着李过都斜着身子坐下,以示对李过的尊敬。

    这时,各式菜肴已经端了上来,最后一道菜正是清蒸武昌鱼。李过本来想再吟诵那位伟人的另一首诗,可是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没了兴致。

    李过问道“这红娘子和蒋法还没回来么?”

    众人摇头。

    李过骂道“这小丫头,也不知道上哪里野去了,还非得拉上蒋法!来,不管他们,咱们吃酒谈天!”

    说完,李过伸出筷子,夹了一块蒸的嫩嫩武昌鱼,放到嘴里嚼了起来!众人纷纷伸箸。

    这时,只听蹬蹬的楼梯声响,气喘吁吁地跑上来两个人,对着李过跪倒“虎爷,出事了,红娘子和蒋法跳到楚王府去了!”

    众人看去,那是跟着红娘子出去的人里的两个亲兵。

    “怎么回事?红娘子不是说去买些头花、簪子之类的么?”李过有些纳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红娘子闯祸
    李过带着人冲到喧闹的近处,只见红娘子带着蒋法等几个亲兵正和一大群人厮杀,那一大群人大部分都是家丁的模样,其中有几个衣着华丽的倒也身手了得,想必是有些功夫的,但还是打不过红娘子和蒋法的。

    红娘子和蒋法有机会跑掉,但是这两个人是江湖人,讲的是义气,为了掩护跟着他们的那几个亲兵,他们没跑,所以,红娘子和蒋法被困住了。

    李过一见形式,二话没说,一扬手“准备火铳!”

    李过现在有钱,更有办法,那按道理是违禁的火铳和刀枪,却是从城门带进武昌府的。

    三十多个亲兵二话没说,掏出早就装好了弹药的火铳,用准备好的火绳点燃,对着那帮家丁就是一阵枪。

    那帮家丁欺负普通的百姓倒是还可以,可是面对李过这些如狼似虎的家伙,立刻被打的四散而逃。

    枪声一响,家丁倒是逃了,又来了一帮的衙役,一个领头的捕头没见过什么世面,莽莽撞撞的走在众衙役的前面,嘴里咧咧着“咋回事?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敢在这里闹事?”

    蒋法跃在半空,腾!的飞起一脚,将那个捕头的脑袋踢了个三百六十转,噗通!一声倒地而死!

    众衙役一起发喊,飞也似的逃了。

    可是这时,又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聂心大惊,一把拉住蒋法“蒋法。你自称轻功高明,现在立刻背着虎爷向城门跑!虎爷若是无恙,算你大功一件。要是有半点的损伤,小心你的狗头!”

    蒋法二话不说,背起李过就跑。

    李过不住的大骂“蒋法,你个兔崽子,快给我放下,我怎么能自己跑呢?”

    蒋法理也不理,迈开大步。一路飞奔。

    众人看着蒋法车轮一般的脚步,不觉瞠目结舌。

    这时。武昌府衙的一些马军听说有人在楚王府闹事,便也赶了过来。只不过来的人不多,聂心早就命人将火铳准备好了,又是一阵枪。也将那些人打跑了。众人夺过了马,一起向城门口跑去。

    城门处,张鼎接到了危险的信息,立刻带着隐伏在城门内外、身着便装的虎军士兵占领了城门。而且,张鼎点起了马队,正要向城内冲去。

    这时,蒋法背着李过赶到了,张鼎顿时松了一口气,李过没事。别人就不必考虑的太多了,有时候牺牲时在所难免的。

    蒋法将李过放到地上,李过破口大骂“蒋法。你奶奶的,咋不听话呢?聂心、红娘子他们还在城里呢!”

    “李爹!你放心,有我在,救得出他们!来啊!将虎爷送到船上!”张鼎说道。到了武昌后,再往南便是水路,张鼎等人早就雇了船。先将李过送上船,以防万一。

    李过想着这么走也太不仗义了。正嚷嚷着去救城里的人。却听马蹄声响,聂心、红娘子以及陈望亭夺下了不少的马匹,也赶到了城门口了。

    看到众人没有损伤,李过带着人赶到了长江的码头。众人簇拥着李过上了座船,分水陆两队保护着李过向南进发,逃之夭夭了。

    而武昌城内,则是乱作一团。

    武昌城内的治安一向还是不错,以前,便是有些小小的骚乱,立刻就被弹压了,今天却是不同。其一,楚王府被偷,据说偷的不是一星半点的。其二,不但步兵捕头被杀,马兵捕头也被杀了。

    这事惊动了楚王,惊动的当地的官吏,也惊动了驻扎在当地的明军。湖广巡抚甄友伟和湖广总兵官王如武等人纷纷前来楚王府,向当今的楚王定王朱华奎请安、压惊及谢罪。

    定王朱华奎看着甄友伟和王如武不住的叹气“唉,武昌城一向蛇盘龟据、固若金汤,没想到竟然如此不靖!如我皇亲国戚尚且不得安宁,黎民百姓又奈若何?”

    定王朱华奎的意思就是我堂堂的一个王爷光天化日之下都被抢了,那武昌府的百姓不是更糟糕么?朱华奎并没有体恤百姓的意思,他的潜台词就是你们这些武昌的文武官员是吃闲饭的?武昌府内的治安这么乱、你们没有责任么?

    因为定王朱华奎圣眷尚好,跟当今的崇祯皇帝关系不错,所以,楚王的这一番话很有分量。

    湖广巡抚甄友伟和总兵官王如武心中凛凛,赶忙一边告罪,一边四下里派人搜查抢劫楚王府珍宝阁的要犯。

    这当官的一怒,下面便会好好的查一查,时间不长,倒还真的查出了点眉目,可见事情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做不做的问题。李过一行人人多势众,毕竟留下马脚,那些军卒、衙役、捕快如同闻着骨头的狗一般,很快查出了在武昌府捣乱的是李过,便是李过在黄鹤楼题写的诗词,也一并抄了来。

    听说是李过捣乱,不但湖广巡抚甄友伟和总兵官王如武毫无办法,连楚王也毫无办法。于是,一起上奏,弹劾李过,希望崇祯帝派人杀了李过。

    崇祯接到奏章,顿时大怒,一脚踢翻了龙案,恨不能一下子生吞了李过,但又无计可施。

    崇祯帝忌惮李过,早就一直向广西派驻总兵、指挥使等武官坐镇,以期压制李过,可惜的很,没有一个有实力的武官在赴任广西途中不被杀的。那么,换文官!结果也没实现,广西巡抚兼安抚使涂绍煃拒不奉诏,当然不是涂绍煃不奉诏,是李过不让他奉诏。

    结果,闹腾了好一阵子,广西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谁也插手不上去。

    崇祯有一阵想派兵强行攻打广西,可是广西李过的人兵强马壮,连连征讨安南、马六甲等地,即打出了名号,也打出了威势!现在没人敢出兵讨伐广西。崇祯因为山陕一带的农民军起义以及关外的建州满清弄得焦头烂额,想了又想,只得忍下了。

    崇祯心中郁闷,拿过奏章,又看见了李过写的诗,自己心底也暗暗赞叹李过的诗写的好,写的有力气,不觉更加的气愤。

    崇祯将奏章撕得粉碎,骂道“此子实在可恨!”

    不过崇祯想了又想,却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第二天,圣旨下,封广西代理按察使衔的李过为安南王!

    崇祯想着用这个头衔来让李过乖乖的听命,但他打错了如意算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行船趣事
    李过离开武昌后,众人保护着向广西走去。岸上是张鼎带着骑兵护卫,聂心等一部分人分乘二十几艘船严密保护。

    李过本打算欣赏沿路的风景,优哉游哉的回广西,可惜他的行动却不自由了。

    李过乘坐的是艘很大的座船,被众人劝到了座船后,再也不让下船了。而且,即使在船舱外多待一刻钟也会被立刻劝回。李过的护卫倒是也不敢用强,只不过时间一到,齐齐的跪在船板上,请李过回舱歇息,不回去就跪着抱住李过的腿,把李过往船舱了挪。李过想上岸是更不可能了。

    把李过气的,骂身边的护卫“你们这帮兔崽子,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敢限制老子的自由!”

    那些护卫倒也实诚,回李过“是聂爷、小张爷以及柳夫人的吩咐。”

    “妈的,一想就是他们搞鬼,把聂心和张鼎给老子叫来,看老子饶了他们!”李过骂道。

    那聂心和张鼎鬼精鬼精的,现在露面李过肯定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自然是躲得踪影皆无,倒让李过无计可施了。

    李过便进来船舱找柳如是“如是,是你跟聂心和张鼎他们商量好的?限制老子的自由?”

    “爷,这都是大伙为了你好,也不怪大伙,早前便没人赞同你到各处乱走,拗不过你才由得你走了这大大的一圈,可是你看这一圈惹了多少是非!现在即使你没受损伤。可我都不知道回广西后、黄秀会怎么训斥我呢!”柳如是说的句句在理。

    “可也不能限制我的行动啊!”李过数落柳如是几句。

    柳如是却不吭声,只是一个劲的干呕。李过看着柳如是挺起的大肚子,想想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生怕伤了胎气,便也只好忍住不说了。

    这下,李过憋的难受,行动不能自主,看什么都不顺眼,又无处发泄,郁闷之极。

    柳如是看着李过面色不善。也不想触霉头,便趁李过睡午觉的机会。带着塔琳娜偷偷的跑到了别的船上了。

    李过一觉醒来,见柳如是和塔琳娜也不见了,更是生气,不过好在一袭红衣的红娘子侍立在一旁。李过心里好受些。

    “红娘子,还是你惦记我,一直陪着我,不像那些个乌龟王八蛋!都他娘的躲了起来。”李过看着红娘子。

    “才不是呢?你一天天的板着脸,摔东骂西的,我早想躲出去,可是柳姐姐吩咐我了,说总得有人服侍你的,我这才留下来的。你以为我情愿么?”红娘子倒是说的很直接。

    “小丫头,你也嫌弃我了?不行我上岸骑马走!”李过气的够呛。

    “不许你上岸,柳姐姐和聂先生早就嘱咐我了。让我看着你。”看见李过有些生气,红娘子一点也没害怕,口气反倒强硬了起来。

    看见红娘子这样,李过反倒被气乐了。李过笑着说“就凭你,想管着我?哈哈哈!”

    红娘子的嘴角也路出了笑容“怎么?你不信?现在我就不让你出船舱。”

    “啥?你个小丫头还翻天了!老子现在就出去,看你怎么样?”李过跨步就往船舱外走。

    红娘子一个箭步拦住了舱门。嘴角挪揄的看着李过,挥动了一下小手。那意思就是李过不老实就不客气了。

    李过想了想,叹了口气,回到船舱上的睡榻上。他不想跟红娘子动粗,一来好男不跟女斗,二来,红娘子武艺高强,斗也斗不过。看着红娘子一副兴高采烈,洋洋自得的模样,李过气不打一处来。

    这小丫头,非得好好的治治她,李过皱了皱眉,想出了一个主意。

    李过站起了身,走到红娘子身边,一把拉过红娘子的手“红姑娘,你不让我出船舱,我就依了你。可是,咱们在船舱里怪闷得慌的,要不咱们寻点事来做吧。”

    红娘子脸一红,甩开了李过的手“不要动手动脚的,一个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一点也不端庄。”

    李过看着红娘子的样子,心里不觉一动。

    李过伸出了手,又把红娘子的小手拉住“又有什么关系呢?船舱里就我们两个人,旁人也不知道的。再说,你我的情谊岂不自知么?”

    红娘子的脸愈发的红了“可这样更要注意了,我寻思着到了广西,看看黄秀姐姐如何看我、待我,到时候光明正大的岂不很好么?”

    “那不行,现在我闲的要命,你总得陪陪我才好!再说,我现在行动受到限制,都是你的责任!你得补偿我的。”李过嘿嘿的笑着。

    “怎么怪我?”红娘子眨了眨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