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屡屡获胜,但是其所平定之处,所用官员却并非我朝廷的官员,乃是李过私自任命,此举实属包藏祸心。据闻,李过手下一干人等人人都以李过唯命是从,只知有李过,不知有朝廷!而那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昏庸无能,反而不时为李过所蒙蔽。依我之意,将李过和涂绍煃拿了,一同进京问罪!”
御史吴履中义愤填膺“我看你是嫉贤妒能!那李过现在兵强马壮,谁人能拿的了他?要拿他,你去拿!”
“我忠心为国,我去也无不可,但我堂堂大明,只需一道旨意,那李过敢不束手就擒?”吏部尚书闵洪学也吼道。
结果,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崇祯本来就犹豫不定,他此时并没有治罪于李过的想法,只是提拔李过将他调到宣大,崇祯还是有些不肯。对于李过的猜忌,崇祯的念头一直没断过。
所以,对李过以及涂绍煃的奖惩不去再提,奖赏非崇祯所愿,责罚更是谈不上,本来中原一带农民军四起,可不要把李过逼反了。
李过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朝堂上的事,但李过也知道崇祯对他的猜忌。爱咋的咋的,老子去挣钱去了!这是李过现在最真实的想法。
李过此刻却在生气,不是对明廷。
因为李过北海的玻璃和镜子,已经运到了连接长江水道,正等着漕帮的人来运输,可是已经离预定的时间都过去了三天,漕帮的人还没到。
李过不住的骂?尼玛的!咋还不来船呢?(未完待续)
出门在外,求张月票!
昨天公司突然有事,出差。
这他娘的把我气的,因为实在是想爆更一下,求月票的!
可是没办法,毕竟咱是一个小小的打工仔,挣得钱少,干的活多。
所以,今天看到‘微风细雨’投了一张月票,真的是万分的感激,多谢了。
在这里还是要求一求,看哪位朋友有月票,看小的写的文还有一点进步,就投一张吧。
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涂绍煃的到来
李过正在筹划着去挣钱,早有人来报,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来了。李过一拍脑袋,这段时间因为忙,有些慢待涂绍煃了。不过听在南宁府的黄秀说,他们把涂绍煃忽悠的不错。
李过赶紧准备迎接涂绍煃。
涂绍煃来干什么?其实涂绍煃这段时间是很矛盾的。
李过最开始到达广西,涂绍煃就因为爱才而重用李过,又因为自己的老母病故,一直准备丁忧,也就是回家守孝。所以,涂绍煃在任上只是挂名,时刻希望有人来接替他。涂绍煃也几次向朝廷上奏,举荐李过接替他的职位。
李过的才能如同涂绍煃的预期一样,军事上能征善战。行政上,李过管理的军屯虽然也有越权违制之举,但从地方上来看,百姓安居乐业,倒也功大于过。
只不过李过的军队的将领也好,辖下控制军屯的官员也好,都是李过自行委任,和朝廷没有一点关系。涂绍煃也曾问李过,是否上奏朝廷,对他的手下封赏,李过不置可否,并没有当回事。而包括李过的士兵在内,只认同李过的封赏,而不认大明的。这很令涂绍煃担忧!
涂绍煃虽然日夜盼着回家守孝,但是朝廷既不派人来,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留在任上。不过在其任,要谋其位,总不能事事不理吧?所以,他现在很担心。
涂绍煃认为,李过这个人是有才能的!用的好了。可以安邦定国。但要是用不好呢?事情可就难说了。
所以,涂绍煃特意从南宁赶来,既要给与李过安抚。又要适时的提出警醒。
对于涂绍煃的到来,李过给与了热情的欢迎。
说句实话,李过能在广西站稳脚跟,离不开涂绍煃的大力支持。甚至,随着李过各方面实力的扩大,整个广西的军政大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李过的手中了。现在广西境内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李过在执行。这是李过最为感激涂绍煃的地方。
加上涂绍煃这个人并不是糊涂官。做官也不贪得无厌,虽然也收一些财物。但那都是一些节敬、年敬之类的、下属们的孝敬。但这都是当时明朝官员们必不可少的,因为按照当时的工资待遇,光靠当官的薪资是活不下去的。涂绍煃虽然比不上清官海瑞,倒也算是正直。这也是李过所敬佩的。
而且。涂绍煃这个人对大明朝是很忠心的,这反而让李过敬重。尽管在李过看来那是愚忠,但这样的人是比那些见风使舵的汉奸要强得多。
因为李过在各处设置了驿站,所以,涂绍煃到来的消息很早就知道了。于是,李过亲自出迎十八里,率领着北海的大小官员出去迎接。
李过和涂绍煃寒暄了几句之后,将涂绍煃迎进了北海自己的府邸。
“大人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快请,快请。我本意去南宁府,可一来事情很多。二来有些东西您亲眼看看才好。”李过说着,将涂绍煃让到了北海的府邸里。
招待自然是丰盛,但凡这里有的,李过绝不吝啬。一会的功夫,各式菜肴摆满了桌子。李过陪着涂绍煃,频频的倒酒。
三杯酒下肚。涂绍煃开口说了话“补之,这两年来。你的人马驻守广西全境,参与地方上的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李过微笑要摇头“这是大人治下有方。”李过说的这话很巧,说涂绍煃治下有方,就是说自己一直是在涂绍煃的治理之下。
“另外,你率军征讨海外,战无不胜,生命内外,扬我国威,实在是长了我大明的志气。”涂绍煃又是一阵夸赞。
“李过但能有些寸进,皆是大人的抬爱,如果没有大人一直以来的全力支持,又怎么有我李过的半点进步,又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这一点上李过并没有说假话。因为现在尽管李过的实力雄厚,但是若没有涂绍煃的力排众议的支持,李过的各个计划都会受到大的掣肘。
“但是有一点,补之你切切不可忘记!那就是不可因为自己的战功而忘乎所以,更不可忘记自己乃是大明的官员,也更不能忘记当今圣上的恩典!”涂绍煃说的义正言辞。
听了涂绍煃的话,李过不禁笑了,涂绍煃的心思他摸得一清二楚的,所以,李过说道到“尽忠职守乃我辈的本分,我知道大人对我担心的是什么,大人是见到我李过现在兵强马壮了,担心我有叛逆不臣之心。请大人把心放到肚子里,我李过誓死忠于国家!”
“好好好!我要的就是你这话。”涂绍煃捋着胡须,心情顿时舒爽起来。
其实这话涂绍煃以前也都讲过,但涂绍煃一直没听懂李过的意思。李过说的是效忠国家,并没说过要效忠大明。国家和大明是两个概念。
“我也知道,你这些年来一直受到排挤,其实以你的功劳只做个知府实在是委屈你了!但俗话说的好,真金不怕火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涂绍煃安抚起了李过。
李过心不在焉的直点头“大人所言甚是有道理!”
看着李过的样子很谦虚,涂绍煃很是满意“我已经上奏朝廷了,荐举你接替我的位置,如果朝廷不允,我也尽力让你正式署理按察使的职位,这个位置只有你可以做的。”
“多谢大人!在下何德何能,得大人如此抬爱,以后我定会对大人言听计从!”李过站起了身。其实李过此时已经不在乎这个了,现在李过已经掌控了广西,名分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李过之所以没反,是时机不成熟。
“嗯!”涂绍煃满意笑了。这下他的心终于能安稳下了许多,他到北海来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李过随即说出来的话又让涂绍煃有些担忧起来。
“其实大人不来,我也要去见大人的,因为我要出去走走。”李过说。
“去哪里啊?安南又叛乱了?”涂绍煃问。
“不是,我是想到中原走一走!”李过回答。
“哎呀,我说补之,好好的你去中原干什么,不能去,要知道你这是擅离职守!”涂绍煃发起急来。
“大人啊!不去不行啊,我得挣两个小钱啊!”李过解释道。
涂绍煃虽然不满意,但是一边听,一边点头,因为李过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李过人多,饷银是个大问题,军队要是不发饷银,那还了得,不都得反了?
到了最后,涂绍煃叹了口气“好吧,你且试试看,不过不可在外待久了,更不可暴露自己的身份,要知道朝廷现在对你的事纷争很多,可不要给了别人口舌!”(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千里镜
看着柳如是和塔琳娜高高兴兴的、自顾自的照镜子,李过感到好笑。镜子虽然以前做出来过,但是因为玻璃的本身质量不好,使得镜子也不怎么样。现在玻璃的质量好了,平整清澈,镜子也就不同了,照出的人更加的清晰,要不柳如是和塔琳娜怎么爱不释手呢。
一转头,李过看见一旁站立的赵大狗和王大棒子。李过也拿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给了他们。
“这两个是给你们的。”李过道。
其实这东西赵大狗和王大棒子两个人也曾见过。李过前一阵子秘密的嘱咐宋应星来做,两个人本着不该问的不问的原则,并没有去打听这是什么。
李过今天绝早起来,除了去拿镜子,更主要的是看看这东西做出来没有。因为宋应星和工匠们今天就要把这东西组装起来。所以,天还没亮,李过睡不着,便悄悄的跑去宋应星那里。
“虎爷,这是什么呢?”赵大狗傻傻的接过李过递给他的东西,好奇的看着这个一头粗一头细的铜管。
还是王大棒子精灵,说道“咦,这东西似乎见过,对了,这东西咱们水师里有,是缴获的葡萄牙人的战利品,现在都分配给了水师的船长,听说是用来看远处的,可惜咱们没见过。只不过现在那几个船长牛的很,把这东西宝贝疙瘩一样护着,谁也不让摸都不让摸。”
李过点点头“不错。这东西西洋人管他们叫千里镜,确实是能看到远方的人和物的。”
李过将赵大狗手里的千里镜一拉,原来。还有一节铜管套在里头。李过便对赵大狗说“大狗,你去看看远处的那棵树,是不是很清楚?”
赵大狗依言,按照李过的吩咐,闭上了左眼,将千里镜细的那一头贴到了右眼上,向着李过指着的那棵大树望了过去。
“啊!”赵大狗立刻从眼边拿下了千里镜。“爷,这是咋回事。大树到了眼前了。”
“你在看看,远远的听见鸟叫,树上是不是有鸟儿?”李过笑着说。
赵大狗便又拿着千里镜望了过去“哎呀,有鸟儿。就在我眼前的树枝上蹦来蹦去!连羽毛都看得清。”
赵大狗说着,伸出左手来,身体前倾,向前抓去。只听扑通一声,赵大狗直接趴在了地上。
赵大狗这才反应过来,一边查看千里镜并没有摔坏,一边拍拍身上的土,一边不好意思的说“我以为鸟儿飞到眼前了呢。”
而王大棒子也举起了千里镜向远方望去,不住的点头称赞。
李过便问道“你们两个说说。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赵大狗便说道“虎爷,这东西能望远,要是敌人从远处来。咱们能提早发现。”
王大棒子也说“不错,倘若敌人躲到树林中埋伏起来,我们也可以用千里镜进行查看。”
李过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你们说的很对,这东西能预先知敌,很重要。现在大明国内,只咱们有。我计划着每个参领以上的将领。人人都要配置一个,这样打仗就会制敌于先了。这次做出来几个千里镜,你们两个天天跟着我、保护我,倒是辛苦,先配发给你们吧。”
赵大狗和王大棒子见自己李过手下里、是最先拥有千里镜的,大为高兴,这可是荣誉问题。两个人更是被千里镜能将远处的东西、瞬间拉近到眼前而好奇不已,便拿着千里镜东张西望的看个不停。
柳如是没见过千里镜,抢过赵大狗手中的千里镜,不住的看,啧啧称奇。
千里镜实际就是单筒的望远镜,千里镜的筒管倒是容易做的很,用青铜打制不难。难就难在千里镜的镜片。
因为望远镜镜片,是要根据需要的口径把玻璃溶液倒进铸成很厚的圆柱体的模具里,等玻璃溶液冷却后,形成一个厚厚的圆柱体。因为镜片的要求很高,不像玻璃,只要平整、量产就可以了。镜片中不能有杂质,不能有气泡,那样会影响清晰度。所以,这一批上百个玻璃坯子只有十几个合格。
接下来就要磨制,磨制的机器宋应星已经做主来了,叫打磨机。可是打磨机的性能并不稳定,忽慢忽快的,打磨刀剑还可以,精工细磨还是不行。所以,磨坏了几个玻璃坯子之后,剩下的一些玻璃坯子是用手工来磨制的。这就很费功夫了。
好在铁杵磨成针,到底将这十几块玻璃坯子磨好了。工匠们也有了制作的经验。
玻璃坯磨制成凹透镜和凸透镜,一凹一凸是一对。安装倒是容易,将凹凸镜片分别放在镜筒的两端。靠近眼睛的一端是凹透镜,外面一端放凸透镜。这些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李过并不准备卖千里镜,他只是暂时能给参领级别的将领们配上就可以了,毕竟这东西李过是要用在军事上的,而不是商业。因为千里镜此时极为少见,只有一些海船上有,绝大多数的明军根本没有这东西。
所以,李过现在只是等着多做出些玻璃和镜子来,他好将这东西运往南京府和京城,去发卖,去挣钱。
李过决定亲自去卖。
最开始,李过只是决定带着聂心、罗虎、赵大狗和王大棒子,并不准备带着柳如是和塔琳娜一起买玻璃,他嫌不方便。
“你们两个就不要去了,一路风尘仆仆的,是很不容易的。”李过对着柳如是和塔琳娜说。
“不行,我偏去,我不怕辛苦,难道你忘了我只身孤影的从南京府来找你了?”柳如是才不干呢,柳如是虽不如黄秀泼辣,却也特立独行,认定了什么事绝不放松。好容易有了外出的机会,哪能不去呢。
“柳姐姐去我也去。”塔琳娜当然也要去。
“你不行,你不能去。”李过对塔琳娜说。
“为什么我不能去。”塔琳娜的嘴已经撅了起来。
“你不知道,不是我不想带你去。内地对于葡萄牙人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葡萄牙的女人更不欢迎。”李过说道。
塔琳娜的眼神幽怨,小嘴噘得老高。
柳如是笑道“就带她去吧,正好我还有个伴。平时我们也不出去,出去的时候头上罩个面纱不就行了!”
“就是,堂堂的李大将军这点事都办不成?”塔琳娜数落着李过。
李过看着这两个捣蛋鬼,不觉发笑“好,这几天你们就准备准备,等货物备齐了,咱们就出发。”
听了李过的话,二女不觉欢喜雀跃了起来。并且忙不迭的早早的准备起来,等着出发。(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美人图片
除了普通的玻璃,还有两样,李过也制造了出来。
其中有一样,也是暴利产品。不过要说起对这东西的喜爱,至少在北海,没人会超过柳如是和塔琳娜的。而且,这东西在柳如是和塔琳娜第一眼看见后,就把这东西一直带在身边,甚至陪伴一生。
这一天清晨,一直以学习态度跟在李过屁股后面的柳如是和塔琳娜突然不见了李过的身影。
李过他们几个现在住在北海港,将领中大多数人的内眷都在南宁府,由黄秀管辖着,这里只有柳如是和塔琳娜两个人。两个人很好,几乎形影不离。除了晚上柳如是陪着李过安歇,两个人都会跟在李过的身后。而塔琳娜则是住在李过的府内,其实,这是以当时的女子三从四德的观念有些不妥的。
塔琳娜却没有那些观念,她很愿意和柳如是陪在李过身后。因为李过时不时的会有些新鲜的点子,会时不时的指点着手下人弄出些新鲜的玩意。所以,跟着李过身后,看李过处理各种事情,塔琳娜和柳如是感到很有趣。
此刻,若让柳如是和塔琳娜离开李过,两个人一定很不满意。而且,每天一早,塔琳娜和柳如是便腻在李过的身边。
只不过今天早上,两个人却没看到李过。
“塔琳娜,看见我们家虎爷没有?”柳如是问。
“没有啊!晚上你们两不是亲亲蜜蜜的腻在一起?倒来问我。”塔琳娜回答。
“呸!什么亲亲蜜蜜的腻在一起。你还是个姑娘家,懂什么?妒忌了?”柳如是笑骂道。
塔琳娜的脸一红,她才不会妒忌。不过李过去哪了?每天都是李过再等他们啊。
两个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李过,便叫来赵大狗和王大棒子。
“虎爷去哪了?”柳如是问。
“天还没亮就带上几个护卫走了,没叫我们跟着,说是很快就回来。”赵大狗和王大棒子回答。
“你们两也真是,虽说咱们这里安全的很,可总得有人保护虎爷啊!”柳如是责怪起来。
“有人保护。我们两今天有事,便没跟着去。”赵大狗和王大棒子解释道。
“哦。”柳如是点点头。
去哪了呢?柳如是和塔琳娜想。其实两个人自己不知道,她们对李过的依恋到了一定的地步。特别是塔琳娜,自己也没察觉到这种情况。
好容易,快到中饭的时候。李过回来了。
“爷,您去哪了?怎么没带着我们一起去?”柳如是接过李过的外衣,语气中带着埋怨。
“哦,没什么。”李过故意遮遮掩掩的说。
这下,不但柳如是心中疑惑,塔琳娜的好奇心也大起。
疑心病是女人的天性,要是男人有点异常,女人如果不疑神疑鬼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柳如是是李过的一个偏房,犯了疑心病倒也正常。毕竟很少有人如黄秀那般大度的。可是塔琳娜的疑心倒有些不对头了,只不过她自己却没有察觉出什么。
“李将军,你快从实招来。柳姐姐找了你半天了,说,你去哪了?”塔琳娜笑着问。这些日子住在李过的府里,与李过熟的不能再熟了,加上自己的父亲卡洛斯在李过的安排下,生活的还算充实。塔琳娜对李过的恨意大减,那倾慕之意却不知不觉的萌生了。
“这个。。。。。。。”李过故意卖着关子。
柳如是气道“爷又不是干什么坏事去了?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
“我去见两个人。”李过回答。
“什么人?”二女不约而同的问。
“美人!我去见了两个美人!”李过微笑着说。
柳如是的心里顿时酸溜溜的。女人好妒实属正常。但柳如是身处那个时代,是好说什么的,毕竟出嫁从夫。另外,柳如是也不是正室。塔琳娜心里也泛起了异样,但随即想,李过见女人跟我有什么关系?爱见谁见谁吧。两个人的情绪便不高。
李过却撩拨道“这两个美人可是人间绝色,我李过本不是好色之人,但见了这两个美人却不觉心旷神怡,大为倾慕。”
柳如是低低的冷哼了一下,塔琳娜也默不作声。
李过看的有趣,说道“这不,我这里还有她们两人的画像,你们要不要看看?”说着,李过从怀中掏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
柳如是和塔琳娜望了过去,看见那东西有一巴掌大小,呈椭圆形,表面不过是薄薄的木板,周遭却镶嵌着金丝的边框。可是却并不见美人的画像,想来这是背面,美人的画像在另一边。
柳如是口中带着酸气,说道“有什么可看的?”话虽如此,却随手拿过一个。
塔琳娜却迫不及待,早就拿了过去“我倒要看看,这两个美人到底有多美,让李将军魂牵梦绕的。”
说完,塔琳娜将那个椭圆形的器物翻转过来,定睛一看,笑骂道“呸,瞎说八道,人虽然美,却也没有李将军说的那么夸张!”
柳如是心中纳闷,也将手里的东西翻转过来,只见一个温婉秀丽,青娥红粉,脸面皎洁如新月的一个那女子正望着她。
“啊!”柳如是惊叫一声,这不是她自己么?柳如是从来没有这样清晰的看过自己,以前柳如是用的是铜镜,倒是也能照清人面,不过哪里有这东西看得清“这是。。。。。。?”
李过尚未回答,塔琳娜叫道“镜子!这是镜子!”
“你见到过镜子?”李过奇道,但随即释然,塔琳娜是西人,当然见到过镜子。
谁知塔琳娜却摇摇头“没有,我听说过。”
原来,镜子这东西在欧洲也是很珍贵的,如同玻璃一样,都是被突尼斯人所垄断。加上塔琳娜出生于马六甲,并没去过欧洲,而欧洲此时战乱,对东方的贸易还没有开始,而且镜子、玻璃之类的属于易碎品。即便大明开通了海禁,镜子和玻璃也才在原时空的康熙年代才为华夏人渐渐所知的。
见到这样漂亮的镜子,柳如是和塔琳娜便照个不停,这是她们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容颜,心中的欢喜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要知道,这东西贵的很。”李过打趣道。
“多贵也要买来!”柳如是毫不犹豫。
“这是我们做的。”李过叹着气,看来女人的钱一定很好赚。
镜子的规模化今天第一天开始,越来越多的镜子就要造出来了。李过似乎看到了滚滚的财源!(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解决困境的办法
化学是李过的专业之一,而且,化工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所以,传播化学知识也是李过最为迫切的事情之一。化学的主要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
李过拿了一张纸,点着了,纸变成了灰。
“纸呢?”李过问。
“没了。”大伙回答。
李过耐住性子解释道,不错,纸虽然没了,但是质量还在,纸已经转化成其他的东西了,变成了灰,变成了烟。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任何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质量通过能量的的作用发生改变,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
就好像玻璃,把砂子、石灰石、纯碱,通过一定的配比,用火熔炼,就会变成玻璃。这个反应就是化学反应。
李过用心良苦的传授物理和化学知识,其实他的想法最初就是源于制造玻璃。
李过决心,以玻璃入手,真正克服在明末科技上的一道难关。因为玻璃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所以,李过决定成立一个物理和化学的科研机构,因为宋应星的主动积极和努力进取,加上李过对他的信任。这个以北海研究所的科研机构正式成立后,宋应星依然是主管。里面的成员也都是这些天听了李过演讲,对李过观点极其感兴趣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会研究不同的课题。
对于这些人,李过给他们的待遇极高,吃的、穿的、用的。比李过强的多,但是这里的每个人,李过都严格的保护起来。因为李过将会对他们着重培养,他们掌握的知识是不能够外泄的。
而现在,李过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然他们把玻璃做好。
李过目前很需要玻璃,因为李过现在极度需要钱。
李过此刻遇到了极大的困境。钱!
怎么办?挣钱!什么办法挣钱最快,收益最大?玻璃!
说句闹心的话。李过自从原时空穿越到这个朝代,一直就没富裕过,始终缺钱!
在陕西的时候,刚刚有了起色。结果跟关外的后金的女真人打了一仗,打穷了。因为伤亡惨重,光抚恤金就让李过变成了穷光蛋!
好容易到了广西,跟着莫朝、后里朝、以及阮朝又是一顿打仗!本来应该有钱了吧?更穷了。莫朝还行,李过没动他,一年有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可偏偏莫朝这一年竟是水灾,只勉强上贡十来万两银子。
而且,李过还要想法子造武器。这得需要大笔的银子。打了几次仗之后,李过队伍中的不少的火铳已经不能用了,因为钢铁的材质不好。很多枪管炸了膛!
为了更好的巩固安南的地盘,李过推动的大型移民计划更是耗费了不少的钱财,加上安南的南部,铁蛋带着人进行平定小规模的叛乱和实施土地改革计划,别说见效益,先期的投入也是不少。比方说安民,投入种子。帮着种植等等。
李过现在的地盘足够大,陆地上除了广西,安南地区整个都被李过控制。海上更是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马六甲,尽管从澳门可以护送商船到马六甲收取费用,而经过马六甲的船只也要上税,但那种挣钱方法虽然长远,但短期之内解决不了大问题。
而制造出好的玻璃很是关键,因为整个大明没有,这东西一定能够挣钱。
玻璃其实已经造出来了,可是产出的玻璃质量不一,很不稳定,时好时赖。
李过仔细分析了原因之后,发现这是因为做玻璃最主要的原料,沙子的成分不一样。这就需要懂化学的,进一步分析原料的成分。另外,纯手工的制作产量实在是太小,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和产业化,有些技术问题很棘手,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于是,北海研究所的人员分别四处采样。每个地区的沙子都逐一的进行试验。这样,终于在北海港以东的白沙角一带,找到了最合适的沙子。李过特意亲自去白沙角看了一看,呵!一望无际的白沙滩,沙子多了去了。
李过点头,沙子足够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