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负责管理赶羊的是范家的掌柜钱多多,钱多多本来是范家的大掌柜,因为与东家范永栋在一些原则上的事情上产生严重分歧,所以从大掌柜变成了二三流的小角色。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就是满清,此时的满清叫后金。

    范永栋是纯粹的商人,两个字,赚钱。尽管大明与满清处于敌对状态,可是范永栋毫不理会,依然与满清互相贸易。这本是商人为了逐利而已,但是范永栋竟然充当了满清的探子,将当时自己所知的明朝内部的事情都告诉了满清。

    这是大掌柜钱多多所不能容忍的,钱多多虽然是商人,但是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主要的是民族大义上绝不含糊。

    因为钱多多做生意、经商确有独到之处。所以,即使范永栋与钱多多分歧严重,范永栋也没舍得将钱不出赶出范家,而是将钱多多派到西口这条商业线路上来,身份地位也低了很多,以示惩戒。钱多多并不在乎,因为他不想给范家干了!

    不过此时钱多多并没在赶羊的商队中,他早就带领着几个护卫赶到前面的巡镇去为商队做前站。进入口内之后,钱多多出听说陕西的农民军要到河曲来,便催促着商队快速前进,而他则不时的赶到商队的前面做准备,以便商队到达后快速休息,然后快速赶路。

    现在率领商队赶羊的是护卫队长带着十几个护卫和三十几个健步,他们进入口内后就放松了下来。现在陕西的农民军还没到,山西地面上,商家与官府接触的极为密切,即使是普通的商家也有一两个靠山,更何况这是大名鼎鼎的范家的货物,谁人敢劫?

    但是错了,商队遇上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的黄秀和谷英。当然,如果李过在此,他们更跑不了。

    当四周想起隆隆的马蹄声时,骑在马背上打瞌睡的护卫队长清醒过来,不好!有劫匪。

    “我们是山西范家的人!”护卫队长在黑夜里大声的喊道。

    “去你娘的?爱谁谁!老子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人的人。”黑暗中传来细声细气的说话声,是黄秀。

    “哦,自己人,我们东家范永栋和三边监军卢久明大人是知交,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护卫队长打出牌号,既然是洪承畴的人,那就不怕了。那洪承畴虽是三边总督,可作为三边监军的大太监卢久明的面子可是连着天的。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护卫队长想的那样,这群兵来势凶猛,两个护卫无意识的拿着刀比划了两下,立刻被砍落马下,护卫队长立刻一动也不敢动,两个机灵的健步偷偷的倒在地上装死。

    护卫队长心里暗骂,奶奶的,敢砍范家的人,活的不耐烦了。

    只一呼哨的功夫,商队被缴了械。

    “我要见你们的头!”护卫队长被拉下马,摔了一个趔趄,不免生气。

    火把渐渐点亮起来,护卫队长被带到一个小校的跟前。护卫队长看看这个小校,身材瘦瘦的,眉目倒还清秀。

    “我们是范家的人!”看着面前的小校样子并不凶狠,护卫队长喊了起来。

    “我们和卢久明大人是朋友!”护卫队长越发的放恣起来。

    “请你们立刻放了我们,我相信我们还能做朋友!”护卫队长继续说着。

    “闭嘴!”那瘦弱的小校嗖的拔出腰刀,护卫队长立刻闭上了嘴巴“我倒是想放了你,可是我还不知道我家大人想不想放你!”

    “官爷,您老贵姓,您家大人是哪一位?出门在外,不过是求些钱财,何必动怒呢?”护卫队长的声音软了下来。

    “我叫黄秀,我家大人姓李!放不放的,你得等!”黄秀说完,护卫队长还要再问,黄秀一挥手,如狼似虎的士兵们扑了过去,将包括护卫队长在内的商队人员全部捆绑起来。

    而此时,在前面镇子里,掌柜钱多多已经安置妥当,准备迎接商队。

    钱多多想躺着休息一会,这段时间操劳,他很累。可是钱多多刚刚闭上眼睛,立刻被人叫醒了。

    “什么事?”钱多多问。

    “掌柜的,商队被劫了!”

    钱多多扑棱一下从床上站了起来。钱多多是个极有商业操守的人,尽管这次赶羊的贸易将是他在山西范家的最后一次商业活动,但钱多多依然要做到善始善终,如果这一次出现问题,无疑会给他的声誉带来不好的影响。声誉,对商人来说,比命还重要。

    逃走向钱多多报信的是那两个装死的健步,钱多多仔细询问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健步只知道是洪承畴的边军劫了羊,其余的真不知道。

    洪承畴的人倒还好办些,就怕是假冒的,钱多多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但钱多多必须亲自去处理,即使有危险也要去,这是做掌柜的责任。

    “带上些钱,跟我走!”钱多多吩咐着。钱多多心想,既然遇见了这事,肯定会损失一些钱和羊了。

    可是钱多多很快后悔来这一趟了,因为钱多多带着礼物前来拜会黄秀的时候,钱多多与随从人员只来得及对黄秀深施一礼,,什么都还没说呢,就被五花大绑的关了起来。

    钱多多见到了被关着的护卫队长。

    护卫队长问钱多多“掌柜的,怎么办?”

    钱多多一晃脑袋“不妨,东家人头熟,一定会救我们的。”钱多多却不曾想到,他在这里不但没被救出去,命运更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黄秀再也没接见被俘的商队人员,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处置。都关着,还是留给李过处理吧。

    第三天,黄秀等人吃了宰杀的羊肉,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烟尘。进行放哨的士兵观察了一阵,向黄秀禀告“是咱们农民军的人。”

    黄秀跳上战马,抽出刀,“拿出武器,做战斗准备,保护我们的羊,谁敢抢羊,就杀了他!”

    谷英问道“要是来的是李自成的人怎么办?”

    “不管是闯将李自成,还是闯王高迎祥,就是大头领王嘉胤来了也不行!”黄秀瞪着眼睛“这些羊要让我们爷去处理,爷见我们抓了这么多的羊,说不定会赏我们呢。”黄秀说道李过,眼神温柔起来,戎装下,靓丽的容貌带着倔倔的表情,煞是好看。
第二十章 说客
    寒暄过后,知县全之焕命令师爷赵幼斌对李过等人妥善安置,并命人杀翻一口猪,宰了一腔羊,送到李过这里劳军。

    全之焕等人自持身份,自是不肯陪着一个把总吃酒,只是将李过叫到身边,细细的询问洪承畴的大军何时能够到达。李过按照编造好的,对全之焕一一道来,最后,李过说道“大人,洪总督不日即可抵达,相信乱匪很快就能荡平。”

    全之焕想听的正是这话,见李过如此说,想是河曲不会有危险,便与千总郑大山,守备江畅等人各回各衙,享乐去了。

    而师爷赵幼斌安置完李过一行后,则要拉着聂心到私密处谈心。而聂心则执意要请李过一同前往,倒是令赵幼斌好生奇怪。赵幼斌心想,这个人不过是个把总,蚂蚱一样的小官,聂心如此傲气之人,何必对这不入流的小官如此客气呢?

    李过推辞不过,只得暗中命令刘体纯小心戒备,若是被河曲的官兵看出端倪也好有所防范。刘体纯答应着,命令十来个精干的士兵跟着李过,保护李过的安全。

    赵幼斌领着李过和聂心来到了自己的私宅,等到酒菜备办齐整,赵幼斌挥挥手,示意下人出去。

    三个人喝了几杯酒之后,赵幼斌干咳了几声。

    聂心明白“幼斌兄,不妨事,这位李把总跟我是过命的交情,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赵幼斌笑了笑,只好说道“聂兄,你不知道,这一年多来,我好生记挂着你。”

    “让老兄挂心了。”聂心见赵幼斌说的情真,有些感动。

    “我曾听说你被乱匪裹挟而去,后来就没了信息,真是担心。不知怎么你流落到甘肃了呢?这次随兵前来,定是辛苦,可曾见了总督行辕的张兄、王兄等人了么?”赵幼斌心中有些疑问。

    “没见,这次来往匆匆,没时间与同乡聚谈,实乃憾事。不过,这次在河曲能与幼斌兄相聚,足可弥补遗憾了。”聂心笑笑“你说我被乱匪裹挟,倒也不假,不过倒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哦?”赵幼斌很是好奇。

    “记得一年多以前,你我曾经相聚,讨论过天下的形势。当时你老兄说过,看情形,天下大乱似乎不止,我也深深赞同。这次误入乱匪之中,我却发现真龙了!”聂心意味深长的说。

    “莫开玩笑。”赵幼斌摇了摇头“虽是乱世,大明却是好几百年的江山,还不至到不可收拾之境地。大明朝,怕是还长着呢。”

    “幼斌,大明糜烂至此,已是人人皆知的秘密。你不要真的相信明朝长远了,就算是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起事到建国,也不过十数年的光景,当初谁见元朝能灭亡呢?”聂心正色说道。

    赵幼斌点点头。

    聂心接着说道“我记得当今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当时的司天监观看天象,发现主星甚暗,客星夺主,自秦地有白光映入客星。当时司天监曾说,客星太盛,如不阻止,恐国不绵长。当时崇祯帝盛怒,杀了司天监,想掩盖此事,可毕竟泄露了出来。”

    “嗯,当年天象确实如此。”赵幼斌记得这事“可你说的见了真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最开始我也不信,可是一见那人,初始不觉怎样,慢慢的发现此人龙行虎步,器宇轩昂,实乃人中龙凤。与之交谈,发现此人文治武功实在了得,竟有经天纬地的大本事。”聂心谈起李过,佩服之情溢于言表,倒不是因为李过在旁边而变着法奉承。

    “怎么,有这样的人?聂兄才高八斗,那人能得聂兄如此赞誉,想是不谬。”赵幼斌有些不信。

    “此人所说所做与常人大为不同,不满老兄说,我自诩心学真传弟子,可是与那人相比,如暗珠对明月,却是大大的不如了。”聂心说的倒也不假,李过虽然只是个普通人穿越,可是现代的知识,即使很普通也令当时人惊奇不已。

    看着惊讶的赵幼斌,聂心又说道“更有奇者,有个渭南的秀才叫孙登科的,此人文章八股倒也不见得高明,但据说是自幼得家传的《甘石星经》,使得观星占卜之术炉火纯青。据他说,曾见白虎星宿曾笼罩那人帐篷,似乎要保护那人一样。我也夜观星宿,似乎确实如此。只是我对观星术研之甚浅,不甚了了,只是《甘石星经》却不可小觑。”李过听聂心说起孙登科将自己比作白虎星一事,不觉有些惭愧,不过孙登科那人倒是能胡说八道的,以后可以当宣传部长。

    “真有此等人物降世?”赵幼斌听的手心冒汗。

    “嘿嘿,我还没说完,你且听我说。”聂心制止住想要提问的赵幼斌,滔滔不绝的将李过的观点说了出来,这一讲,话题就停不下来了。

    李过听的满意,因为不但聂心完全听懂了李过的想法,而且用当时的语言说出来,在加上聂心的修饰,竟比李过似乎讲的还明白。

    李过心中高兴,见聂心和赵幼斌两个人谈在话头上,竟是酒肉一口不动,便独自一个,在一旁胡吃海塞起来。

    待得吃得饱了,见聂心和赵幼斌两个还在磨磨唧唧的聊个不停,站起身来,对着两人一拱手,就要走出去。

    聂心知道李过惦记进城的队伍,并不阻拦。

    赵幼斌却是跐溜一下从角落里抽出一把刀来,对着李过说道“听了这么多事情,不立句誓言就想走吗?”

    李过知道聂心在这里,自己绝无危险,只是笑笑,扭头就走。

    聂心一把抱住赵幼斌,连声说道“自己人,不妨事。”将赵幼斌按在座上。

    赵幼斌看着李过的背影,对聂心说道“此人遇事不急不躁,倒也不俗。”

    聂心心想,我刚刚说的真龙就是他,能俗得了吗!

    李过回到驻扎之处,刘体纯已经将营盘布置的很妥当。李过点了点头,回到帐内准备睡下,可是怎么也睡不着。

    李过想的是城外。

    李过此次入城,只带了一百四十人,这已经不少了,正常一个把总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编制。好在聂心以甘肃总兵幕僚的身份出场,多几个人倒也不足为奇。

    其余的六十多人和二百多孩儿兵在黄秀和谷英的率领下,潜伏在不远的山坳里,以便作为策应。其实也是李过暂时不想让这些孩子们和黄秀有危险。可是这是黄秀等人单独在外宿营,能应付各种事件吗?另外,攻打河曲的农民军后天能到吗?

    李过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李过不曾知道,黄秀他们不但没遇上危险,反而有了收获。
第十九章 救兵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西北部,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河曲,正如其名,在黄河的拐弯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由于河曲的地形东高西低,加之有黄河与长城为屏障,自古易守难攻,是以驻守河曲的兵马并不很多。河曲县城内的河保营是屯兵之所,驻扎着一个千总。若是按照规矩,一个千总所辖能战的士兵应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可是河保营现在只有四百多人,这当然是因为克扣军饷所致。

    不过河保营的明军虽然少,可是河曲的城墙坚固,极难攻取。而且要是从陕西进攻河曲,要经过西口古渡。

    西口古渡位于黄河之上,对着河曲的西门,所说的走西口正是这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一曲《走西口》唱得荡气回肠,使得天下人知道了河曲。

    河曲城内,县令全之焕请来河保营的千总郑大山与河曲团练江畅前来商议,因为他们听说农民军已经离开了府谷,向河曲奔来。

    知县全之焕让下人备好精致的小菜,与师爷赵幼斌一起陪着郑大山与江畅喝酒。尽管在崇祯时期,文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是逢此乱世,与有实力的将领搞好关系不失为明智之举。

    “来,大山,吃酒!”全之焕用筷子点着桌子。

    “大人请,大人请。”千总郑大山做谦卑状,虽然自己并不归全之焕管,毕竟职位要低一些。

    守备江畅更是全之焕的直接手下,自是更加客气。

    “我看大家就不要客气了,待会菜就凉了。一起吃,一起吃!”师爷赵幼斌打着哈哈。

    主客同时举起筷子吃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知县全之焕言道“据闻,陕西境内王嘉胤部乱匪已经向河曲一带杀了过来,大山,你看咱们河曲该如何防守呢?”

    “大人不必多虑,河曲边军虽不多,只有五百人左右,但是兵马强壮,再加上江畅江守备的三百多人,以及衙役一百多人,足足有千人之数。河曲城坚固险峻,防守的士兵可以以一当十,那王嘉胤的乱匪虽然几万数,自不足惧。”郑大山表面上看信心十足。

    “大人,头几天向洪总督发出的求救信想必应该到了,如果援军能快速到达,我河曲县城更是固若金汤,只是不知援军何时到达。”守备江畅提到前几天给洪承畴去了一封求援信的事。

    “不妨事!”师爷赵幼斌喝了一杯酒说道“洪总督那里掌管文案的是我的老乡,就连三边监军卢久明身边幕僚的也是我们绍兴人,这些人见我在河曲,断不会置之不理。”师爷赵幼斌是绍兴人。

    自明代中叶开始,从督抚到州县,皆聘有幕宾,大多来自绍兴府八县,所以称绍兴师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

    绍兴地狭人稠,绍兴人不得不大批外出谋生,又因其精细谨严、善于谋划,师爷成为绍兴人的职业。这些师爷虽然散布到各府各县,可是因为大多掌管文案,信息灵敏,彼此间相互提携帮衬,倒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势力。

    “嗯!”知县全之焕点点头“幼斌,你再催一催,看看援军何时能到?”

    “好,等下我再派发公文,另外再给我那几个老乡写几封私信。”赵幼斌点头答应。

    “既是这样,想必事情定会圆满,大人不必多虑,来,卑下敬大人一杯。”郑大山端起了酒。

    “好,咱们一起来吧。”

    “好。”“好。”

    全之焕等人正在喝酒,有衙役人来报“禀大人,远处来了一彪人马,看旗帜似乎是三边总督洪大人的队伍。”

    “这么快?从哪个方向来的?”赵幼斌问道。

    “是从南门的方向来的。”衙役回答。

    “嗯,乱匪将从西面攻我河曲,想是洪大人的手下怕是从西面来与乱匪遭遇。”赵幼斌分析。

    “走,咱们去看看。”知县全之焕听说援军到来,有些激动。

    城门外,那一小队人马身着边军服侍,士兵们都已经下马休息,吃些干粮充饥,样子很是懒散。

    一些吃饱了的士兵对着城门上的明军骂骂咧咧的“老子们辛辛苦苦的来救你们,还不快开城门!”

    “兄弟,请稍等,知县大人马上就到!”城上回答。

    一个把总模样的人坐在了一块大石上,几个小校围在他的中间,有两个书生模样的人和那把总不知在说些什么。

    这正是李过率领的义军,中间坐着的正是李过。虽说潜入河曲城的谋划很好,可是潜入敌营这种事还真没干过,李过有些紧张,只是表面不曾显露出来。

    “聂心,你说你认识河曲县令的师爷?关系如何?”李过问。

    “将爷放心,小的和师爷赵幼斌是同乡,其实小的最开始也是想做师爷的。”聂心回答。

    李过点点头,正待再问,城门上喧哗起来。李过站起来,和刘体纯、聂心等人走到城门下。

    城门上河曲县令全之焕、河保营千总郑大山、守备江畅以及师爷赵幼斌正在向下看。

    “你们是哪里来的?可有关防信印?”师爷赵幼斌问。

    李过不用开口,聂心开始回答“我们是甘肃总兵杨嘉谟属下,今奉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人将令前来帮助你等协守河曲,这是关防信印,请吊到城上以辨真伪!”聂心顿了顿“城上说话的可是幼斌兄么?”

    师爷赵幼斌擦擦眼睛“哎呀,聂心,聂兄!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可担心着哪!你老兄难道跑到甘肃去了?”

    “哎呀,一言难尽,幼斌兄,你验完信印后我们进城好好聊聊。”聂心仰着脖子喊。

    赵幼斌故作负责的将守城士兵吊上来的信印扫了一眼,然后对着知县全之焕说道“大人,这印信是真的。”

    全之焕见彼此都认识,更无怀疑,大声命令“开门,开门!”

    李过率领一百多人走进城里,全之焕等走下女墙。

    见到全之焕等人的官服,李过和刘体纯、聂心等人赶快弯下身子“卑下给各位大人请安!”

    “你们人马劳顿,不需如此多礼。”知县全之焕抬了抬手“只是你们来的人太少了!”

    “大人,兵贵精不在多,小的和手下官兵定会竭尽全力,以保河曲以及大人的安全。而且临出发前,总督大人吩咐,河曲只是守城,不必浪战,想那乱匪定然不会攻破此城。”李过态度恭谨。

    知县全之焕点点头“你说的也是。”
第十八章 奇袭之前
    黄秀将洗脚水溅了李过一身,李过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很高兴。看来这小妮子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看来自己用强或许也行。但李过不肯做那等事,自己是何等身份的人,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丫头,怎么可以用那种手段!李过要温水煮豆腐,慢慢的将黄秀焖熟。

    李过将黄秀的事暂时放下来,是自己的早晚是自己的,李过不急。现在军情紧急,李过很忙,因为有消息称,洪承畴快要回来了。

    洪承畴升任三边总督之后踌躇满志,剿灭降而复叛的神一魁部后,带领着甘肃总兵杨嘉谟、宁夏总兵贺虎臣、固原总兵杨麒等大将,准备与留守的明军总兵杜文焕、曹文诏等配合,对府谷的农民军进行围剿。

    农民军首领王嘉胤大急,召集农民军头目商讨对策。大家议论纷纷,还是议不出个决断。

    李过提出建议,将军队撤往府谷北面的河曲。

    王嘉胤有些不解“那河曲城离府谷这么近,我们为什么不走的远些呢?”

    李过解释道“河曲虽然离府谷不远,但却并不是陕西的属地,而是归属山西。而洪承畴是三边总督,三边总督管辖范围是延绥、甘肃、宁夏这三边,山西并不归洪承畴管理,战斗力极强的边军进入山西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府谷到山西有着天然的屏障,黄河!虽说现下是冬天,但河曲城城池坚固,而且离山区很近,自是易守难攻。”

    王嘉胤点点头“言之有理。”但王嘉胤接着又亲切的叫着李过的字“补之,你即说河曲易守难攻,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吗?”

    “大军未到河曲,我们可以先行派人进城做内应!等大军围住了河曲,里应外合,定能制胜!”李过想出了计策。

    “好主意!补之,既然你这样说了,我看这次还要烦劳你去做先锋,先行进城安排事宜。”王嘉胤笑着望向李过。

    李过没吭声。

    “事成之后,你可优先挑选战利品,另外,奖励你五百匹战马!”王嘉胤看着李过的表情,许下重诺。

    “好!”李过爽快的答应。乖乖,且不说优先挑选战利品,主要的是五百匹马,还是战马,这可发财了。要知道当时战乱纷纷,马匹与粮食都是极为稀缺的东西。

    王嘉胤指了指旁边的农民军头目“战马大家都摊派下去,你们要知道,补之是为我们打前站去了,最为危险,所以等补之胜利归来的时候,我们要把马匹准备好。我告诉你们,要真正的战马!那些驮马走骡之类的滥竽充数可不行。”

    各个头目点头称诺,每人摊派的马匹一平均,就没了多少,所以大家都认账。而且进河曲做内应确实是个危险的事,一个不好,脑袋就掉了,所以,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的声音。

    只是李自成还是替侄儿李过担心,他拉着李过的手,说道“要小心!”

    李过一阵感动,来到这个时代,对李过最好的人当中,李自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李过暗下决心,历史上李自成不是死于九宫山了吗?一定要救他!

    回到营寨后,李过召集手下商议,自然是深的李过信任的刘体纯、满腹才华的聂心,孩儿兵的头目黄秀,以及谷英等人。

    李过琢磨,带进城里的人既不能少,又不能多。少了不济事,多了容易暴露。另外怎么安置潜伏下来的人比较妥当呢?

    “我的意思是我和体纯等人,分多批率领士兵进城,或装扮成农民,或装扮成乞丐,在河曲城内潜伏起来,你们看如何?”李过问道。

    “可是兵器怎么携带进去呢?”刘体纯提出了问题。

    “不错,整个大明实行保长制,一个县城很小,蓦然多出些很多人难免会引起怀疑,若是驱使大批灾民入城,检查会更加严格,兵器就更不好带进去了。”聂心也提出了疑问。

    李过猛然想起《奇袭白虎团》和《渡江侦察记》等老电影,那都是化妆成敌军,打入敌人内部的经典战例。

    “那我们化妆成明军的模样可好,咱们大大方方、光明正大的进入河曲,我想更不会引起怀疑!”李过考虑了一番后说道。

    “可我们打什么番号进城呢?”刘体纯问。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了,我们就打着甘肃总兵杨嘉谟旗号,以依照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军令入城。甘肃总兵杨嘉谟离山西远,河曲的官员不太熟悉,而我们则有些了解。”李过回答。

    “可是关防印鉴该如何办理呢?”刘体纯还是摇头。

    “不妨。”聂心接过话头“我一直志向甚高,所以对这些官样文件之类的仔细研究过,这些关防印信之类的东西,在下还是能做出来的。”

    “可当得真?”刘体纯问。

    “无妨,当得真,这些日子以来我特意研究过洪承畴等人的往来信函,已然成竹在胸了。”聂心却是下过功夫。

    “好!天助我也!”李过心中高兴。

    “而且,河曲县衙的书办是我的好友,跟我极为亲密,更不妨事。”聂心想到了河曲的一个人。

    “好,就这样定了,到时聂心也和体纯跟着我进城。黄秀和谷英率领剩余的士兵、孩儿兵留在城外。”李过命令。

    “是!”众人遵令。

    刘体纯和聂心出去备齐明军的军服,黄秀却留下没动。黄秀虽然是孩儿兵的头目,但也是李过的亲兵吗。但是黄秀现在的身份很超然,自从女子的身份被披露后,众人已经将黄秀当成李过的屋内人,其实也是,黄秀一直在李过的屋里睡着。

    “爷,我不留在城外,我要跟你进城。”黄秀见众人都出去了,便央求李过。

    李过摇了摇头,进城太危险,他不想让黄秀和孩儿兵的孩子们冒险,这些人是李过未来的希望。

    李过看了看黄秀执着的眼神,想了想“你必须留在城外,其一,城内如果有事,你在外面可以相呼应,毕竟义军的大队人马还要晚一些才能到达。其二,谷英虽然对我忠心耿耿,作战还行,但不够细心,所以我让你掌管部队,和谷英配合,防止意外状况发生。不要小看在城外,一样有危险。”

    黄秀点点头。李过一时高兴,用手摸了摸黄秀白嫩的俏脸。

    黄秀的脸腾地红了“爷越来越不庄重了。”虽是娇羞不已,却不肯离开。

    李过得意洋洋,满脸色相的挑逗黄秀“嘿嘿,等爷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