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佣人们很是机灵,早就沏好了茶,端上来,递到钱多多旁边的小几上。

    钱多多喝了一口茶,叹了一口气。“东家,这次咱们能再见面,实属不易,真是九死一生啊!”

    梁永栋很是感兴趣“那你快说说!”

    钱多多讲了起来,当然,钱多多所说的话都是早已经编排好的谎话。由聂心、孙登科等大忽悠编出来的,自然是滴水不漏,让人信服。

    钱多多讲的无非是赶羊,然后在河曲被农民军李自成手下的人给劫了,这点事倒是真的。接着被掳到乱匪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等等,紧接着明军打败了农民军乱匪。

    “那你这时不是应该获得自由了么?”梁永栋问。

    “可不是!当时我也这样想!”钱多多眼珠子瞪得溜圆“谁想到官军抓丁!把我给抓去了。”

    “那你没提咱们梁家的名号?”梁永栋自信在山西还算有些影响力的。

    梁永栋一拍大腿“嗨!东家,别提了。刚刚被抓的时候,我说了一句,我是山西八大家的人!我是八大家之首梁家的掌柜!你猜结果怎么样?”

    “怎么样?”梁永栋听的有趣,追问。

    “一个大巴掌扇了过来,把我扇了个趔趄,边打还边骂,你他娘的是八大家的人,八大家的人咋跑到匪窝里了?还掌柜?掌鞋还差不多!算你便宜,现在没兵,要不早就把你给剁了!”钱多多摸着脸,看着梁永栋“东家,你说冤不冤。”

    “嗯!嗯!”梁永栋一个劲的点头“那你是逃出来的?”

    “逃?逃得了吗?倒是逃了两次,结果屁股差点被打烂了!再也不敢逃了!”钱多多叹着气,仿佛真事一般。

    “那你是···”梁永栋有些不解。

    “这也算好人有好报,以前我偶然救助过一个秀才,那个秀才现在是河曲的师爷,那一日看见我,好一阵端详,对我说,你不是钱掌柜么?”钱多多喝了口茶。

    “你怎么说?”

    “我么,当时都被打怕了,急切之中没敢吭声,还是他说起当年我救助他一事,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钱多多解说着。

    梁永栋吁了一口气。

    “后来,那叫赵幼斌的师爷把我放了,带到他的宅子里,死活不放我走。我将养了两个月,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这才回来。”钱多多一副死里逃生的模样。“只是羊早就没有了。”钱多多掏出具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身外之物不必提他。只是有一件事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梁永栋沉吟了一下。

    “东家,你说。”钱多多向前欠欠身。

    “就是去年的时候,你的夫人和你的儿子突然失踪了,至今不见消息,这事你可知晓?”梁永栋向钱多多身边靠了靠,生恐钱多多受不了刺激。

    钱多多如何不知道自己老婆儿子的下落,正呆在李过的老营呢!此时见梁永栋问,连连摆手“莫说,莫说,此事我已知晓,唉,天下弥乱,想是他们母子已经不在了。”

    “好,我不再提起了。”梁永栋也叹了一口气“如今家不家国不国啊!”

    钱多多也跟着叹气“如今的天下,又怎么能收拾的了呢?”

    梁永栋心头动了动。

    这时,门帘掀起,走进一个妙龄少女,面容秀丽,眼睛灵动,望着熟悉的钱多多。

    “钱叔叔,听说你回来了,我特地前来来看看你,就请你吃了饭再走吧”少女微微一笑,嘴边露出两个小酒窝。

    “哎呀,原来是诗音姑娘,你看看,这才多久不见,竟变成大姑娘了!”钱多多赶忙站起身来。

    原来那少女正是梁永栋的女儿,梁诗音!
第六十七章 后金皇太极
    这一边,李过等人在聂心的安排下抓紧培训。其实早在老营的时候已经培训了,可一到张家口,这些人就全走样了。

    李过忍不住的骂“当初你们他娘的是怎么学的,骑着马走了一道,咋就越来越不成样子了呢?”

    李过话音刚落,聂心说道“那个,爷!你也得培训培训!”

    “谁?我?”李过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聂心点点头“你这样不像做生意的,活生生的一个武夫!”

    “我像么?”李过挠挠脑袋。

    “像!”大伙一起喊了起来。

    “好!咱们他娘的一起训,怎么也得多少像点做生意的吗。”

    那一边,老钱已经将事情办得妥当了,老钱一进张家口,便首先去找梁永栋,毕竟,现在梁永栋还是他的东家。

    梁永栋刚刚从后金的盛京回来,他去给后金送粮草去了。

    这件事情很急,因为后金的大汗皇太极要打仗。所以,刚出正月的时候,梁永栋已经把粮草送了过去。

    知道梁永栋风尘仆仆的运送物资,皇太极决定再次召见梁永栋,并赐宴给他。

    “范章京,今天你就把梁永栋叫来,在文溯阁赐宴给他。”皇太极吩咐。

    “是,可需要请人陪同么?”身为章京的范文程问。

    皇太极摇了摇头。

    范文程躬身退下,办理事情去了。

    范文程很佩服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太极,皇太极的性格很宽厚,但绝不是没有威仪,既有宽宏大量,遇事又能冷静决断。对于臣子,能做到赏罚分明。所以,包括皇太极的那些兄弟贝勒在内,所有人对皇太极又敬又畏。

    而且,皇太极也肯放下身份,对一些帮助后金的人进行抚慰。就像刚刚皇太极要召见梁永栋一样,所以范文程立刻通知了梁永栋。

    范文程知道梁永栋的作用,他不但能为后金运送物资,也能带来情报。而且,对范永栋的厚待,将会使更多的人投奔后金。山西八大家虽然都倾向后金,但如梁永栋这样忠心耿耿的却是没人做到。

    当梁永栋听见皇太极要召见他,心里很是激动。此前,梁永栋被召见并赐宴过两次,但那都是在乾清殿内,与后金的官员一同被赐宴的。而这次不同,除了皇太极外,只有他自己和范文程。这却是极高的荣耀了。

    梁永栋不敢怠慢,重新换了一身衣服,赶忙跟着范文程向文溯阁走去。

    “小人梁永栋叩谢大汗,大汗如此厚待梁某,梁某定会粉身碎骨报答大汗的恩情。”见到皇太极,梁永栋立刻跪了下去。

    “起来吧。”皇太极表情亲和。

    “是。”梁永栋站起了身。

    梁永栋站起身来,随着范文程的指示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每个人面前的座子上都已经摆满了菜,中间是一个热乎乎的酸菜火锅。

    冬天吃火锅最为滋补,北方的酸菜火锅是将煮熟的猪肉与血肠和酸菜一起熬煮,酸菜将猪肉的肥腻消减,而又吸进了肉香,很是好吃。

    梁永栋并没有吃出火锅的味道,他只是心里暖呼呼的。自己虽是大明的臣民,可是心已经是后金了。而且,跟着后金能够实实在在的挣到钱。

    “梁永栋!”皇太极说。

    “在。”梁永栋站了起来。

    “坐,随意一些,不必拘礼,”皇太极摆了摆手。

    梁永栋坐下了。

    “我且问你。”皇太极问。

    “大汗但有吩咐,梁某唯命是从。”梁永栋又站了起来。

    “梁永栋,你不用过于拘束,大汗此次招你前来,并没有召集其它的人。这第一,是对你的恩宠。第二,也是恐你因礼仪尊卑心生慌张。这第三,大汗也是将你看成后金的人了。”范文程说道。

    “范大人说的是,我心中也明白。”梁永栋对范文程说完,转向皇太极“可是每次得见大汗尊颜,心中不觉战栗,便是为奴为仆之心也是有的。”

    “哈哈哈!梁永栋,你很好。”皇太极心中高兴“你也知道我的志向,日后我若夺取天下,你就做我的奴才,做我皇太极的奴才如何?”

    “小的如今就是大汗的奴才。”梁永栋谦卑的说。

    于是,皇太极几个人吃得高兴。

    皇太极仔细询问着明朝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等,几乎涉及所有事情。梁永栋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深恐拉下什么。

    “你说军事上,那个三边的总督洪承畴是个人才?”皇太极问。

    “大汗!确实如此。”梁永栋想了想,说道“奴才虽不久居山西,离三边且远,但略微知道些。我且将西北一带的事情跟大汗说一说。”

    皇太极点了点头。

    “现今明朝西北大乱,已是不争之事。起因则是原有的三边官员昏庸无能,不知安民,匪乱自此而生,就像武之望、岳和声等。而紧接着新任官员杨鹤,却是书生之人,招抚虽是根本,却不能安置,乱匪降之复叛,匪乱愈演愈大,此是杨鹤指责。”梁永栋说的口干,喝了一口茶。

    “那洪承畴呢?”皇太极问。

    “洪承畴却是人才。”梁永栋竖起了拇指。

    “哦?”皇太极微笑不语。

    梁永栋接着说道“那洪承畴虽是文官,军事政治上果然了得,虽然明朝官员的陋习洪承畴也有,但绝不影响他的才干。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点。”

    “这其一,洪承畴素知兵事,行事果断,乱匪既不能抚,那就剿,都杀了,还有匪乱么?”

    “这其二,洪承畴是东林党人,朝野共知,可是洪承畴肩负大任,不以朋党纷争,而却受东林、阉党之流的共同赞誉,不能不算做本事。”

    “这第三么,就是洪承畴的威望,明朝举国官员人人以洪承畴做榜样,洪承畴武可挂帅,文可兴邦,为天下士人所仰慕。”

    “原来这个洪承畴竟然这样了得。”皇太极不觉赞叹道。

    “可是,跟大汗的宏才大略相比,洪承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了”梁永栋说的顺嘴,一时口快,赞了洪承畴。这时猛的停住了口,向皇太极望去。

    “这样的人才,日后为我后金所用可是大好。”皇太极面露喜色“梁永栋,你可继续探查洪承畴的消息,关注他的举动,明白吗?”

    “是,奴才记下了。”

    梁永栋点头应允,便又喝了两杯茶,诚惶诚恐,感恩戴德的去了。

    而此时,运送到盛京的军资粮草,已经交接完毕。

    梁永栋看见事情都已经办妥当了,便拜辞章京范文程,又请范文程转达他对皇太极的恭敬之意,便回到了张家口。

    张家口的商务虽然繁忙,但梁永栋手下办事的人员众多,倒也不需要他多操心。不过,后金汗皇太极对洪承畴感兴趣,这倒是应该放到心上。可是怎么能对三边那里事情了如指掌呢,倒有些琢磨了。

    这时,有人来报,说是掌柜的钱多多回来了。
第六十六章 你不圆滑
    张家口的地理位置重要,扼守古代商路,自大明隆庆帝与当时的草原部落达成和议以后,这里就变成了马市。

    所谓‘马市’并不只单单卖马,蒙古部落是游牧部落,没有出产,最开始的时候便是用马来易物,马市就此由来。

    张家口在开放马市之后,极其繁荣。

    根据历史记载,宣府张家口马市规模是,缎匹年“不得逾三万”,而大同、山西两镇不过一万匹。“张家口本荒徼,初立市场,每年缎布买自江南,皮张易自湖广。”商业繁荣,“物阜民安,商贾辐輳,无异中原”。

    可见其商业的繁荣盛况。

    而清初《马市图序》说起明朝时的张家口:来远堡内“规方壖地,百货纷集。车、庐、马、驼、羊、旃(毡)、毳(绒毛)、布、缯、瓦、罂之属,蹋鞠、跳丸、意钱、蒲博之技,必具。”长城外“穹庐千帐,隐隐展展。射生投距之伦,莫可名数。

    而从《马市图序》中可以看出,因为张家口繁荣的商业,使得其周边娱乐行业发展了起来。其中,蹋鞠、跳丸、意钱、蒲博等,都是中国的百戏之一。像‘蹋鞠’据说就是现代足球的起源。

    特别是明朝后期开放小市,允许民间进行小宗农牧产品交易,更扩大影响规模。

    此刻虽是初春,仍是残冬,北方边城的天气依然很冷。只是寒流却阻挡不了经商做生意的热情,现在这里已经人马喧嚣了。

    李过此次来张家口,带来了几波人。一波是从孙登科的宣传队挑选出来的江湖艺人,其实都是李过的兵丁。跑马的,耍猴的,卖艺的,算卦的等等,有十来伙,人数有一百人。为首的叫郝千斤,郝千斤战场上也很英勇,这里用处更大,表演碎大石。

    一波由谷英率领,在张家口长城外的偏僻山岭驻扎了下来,人数有三百人,兵器、物资、粮食带的很充足。他们只是一种后备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老钱,也就是钱多多,早就先行带着两个伙计自行进城,准备将以前的事情搞定。

    而李过则和聂心,带着孟子成跟罗虎扮成客商另成一路,带着十几个人走进了张家口。

    这里属聂心见多识广,也到过京城,也下过扬州,张家口虽说是有钱,但受到北方人的性格影响,这里的建筑也粗犷大气。聂心喜欢的是雕栏玉砌,喜欢的是小桥流水,这里自是瞧不上眼。

    李过虽然现代而来,见识到有,但现代建筑不过是高楼大厦,水泥柱子而已,不值一谈。刚刚穿越时穷乡僻壤的连裤子都是漏腚的,哪见过实实在在过去的大城镇!猛一到张家口也觉得新奇。

    孟子成和罗虎等一干人纯属土包子,要不是遇见李过,不定在哪个山沟里转呢,怎么到过这么大的地方?望着人来人往的人流,孟子成和罗虎等人低着头,原本拿着刀枪在马上与敌人厮杀的英勇样子不见了,神色之间甚是扭捏,每个人心中不觉有点揣揣然,走起路来,那脚也有些发虚了。

    李过看到这种情况,租下一间僻静的小院后,气的对这些人大骂“你们这些个狗才,眼皮子忒浅,到个张家口都熊成这样,日后若是到了京城,还活成活不成?”

    “活不成了。”罗虎懦懦的说“李爹,自从进城前换上这新衣服,我就浑身觉得痒。一进城,更加的不自在了。”

    “穷命!”李过骂道。“享福都不会!”

    “李爹,要不我回去,让小四来享福吧,我可不受这个罪了。”罗虎说完,其余的人都笑了。

    “不行!王四缴获了火铳,我让他带人训练呢!”李过瞪了瞪眼睛。

    “那让铁蛋哥来如何。”罗虎有些不死心。

    “就凭铁蛋的那个破名字就能知道他长什么样,他来行吗?”李过面色不善。

    “要不让孩儿兵里武艺最好的朱环来?他···。”罗虎的话没说完,李过一个飞脚过去,踢的罗虎满院跑。

    看着罗虎,李过也忍不住乐“罗虎,你个小兔崽子给我听好了,你要少说话,多想,多看,要学。我们以后很可能真的能用得上商路,这不仅是为了挣钱,你记住,你们现在做的是大事。”

    其实,罗虎等人初来乍到的,形势举动未免有些尴尬,这是人之常情。但罗虎这员小将,精明能干,日后真的为了李过立了不少的功劳。

    但是现在不行,这些个泥腿子没见过世面,所以要培训他们,他们现在这幅模样要说做生意,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

    于是,李过的这些人都没怎么出门,开始培训。

    怎么培训?这事李过不行,得聂心来。

    “首先,要有气节!”这是聂心开口的第一句话。

    李过一愣,气节?干嘛?出使塞外?

    “这里所说的气节并不是固执!因为你们以后要学的是做生意,更需要圆滑。”聂心接着说道。

    这才对嘛,李过心里暗想。

    “可为什么要讲气节呢?就是因为你自己要有自己的尺度。就像我们虎爷,心怀解救天下苍生的信念,这就是虎爷的气节,作战勇猛杀敌就是他的尺度。”

    聂心说完,众人齐刷刷的,以一种敬佩的眼光看着李过。李过不觉脸上发烧。

    “那么做生意为什么要讲气节呢?因为做生意如做人。气节有了,气度自然不凡了,就会容易被人接受,与人交往,做生意便吃得开。另外,我们临来的时候,也和大家说过了,你们不但要学会做生意,还要学会搜集情报,这也是大事。身在异乡,没有气节是万万不行的。”聂心停住了嘴巴。

    李过点点头,做生意讲气节,倒是头一回听说。

    “下面要讲圆滑,做生意除了气节外,更要圆滑。气节在内,圆滑在外。知道铜钱为什么外圆内方吗?就是这个道理。”

    “那谁知道什么是圆滑吗?”聂心问。

    “就是见啥人说啥话。”罗虎说道。

    “嗯,嗯,小猴崽子,有发展。”聂心夸赞道。“不过,圆滑可是不好学的,来,罗虎,你跟我做个示范。”

    聂心搬出个凳子,坐在上面,命令罗虎“去,给我舀碗水来。”

    罗虎应声去了,递给聂心。

    聂心一扬手,将水泼到罗虎身上。

    “聂爷,我咋了?你用水泼我!”罗虎直发愣。

    “你看看,你看看,这就叫不圆滑!”聂心站起来不住的训斥。

    “哦,聂爷,我明白了。子成哥,你和聂爷做个示范让我看看。”罗虎转动着眼珠子。

    “好。”孟子成笑着去打水。

    嗯,孺子可教也,聂心坐了下去。不对,身后的凳子怎么瞬间不见了?噗通!一下摔倒在地上的聂心猛然发觉,罗虎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拿到的凳子,而且他在笑。

    “你个小猴崽子!”聂心蹦了起来,捡起一根树棍,追着罗虎满院子飞打。

    罗虎一面跑,一面嘴里嘟囔“聂爷,你不圆滑!”
第六十五章 龙抬头
    崇祯四年岁末,人人都很高兴,因为年关快到了。富门豪户自不必说,就是小门小户的百姓也露出了笑颜,虽说在乱世中百姓很苦,可是年末岁初,人人都盼望来年有个好的瑞昭,所以都不愿露出愁容。

    俗话说,年初高兴乐一年。这话到底准不准暂且不说,人们对未来的祈望却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城内,乾清宫中,崇祯做在金龙皇位上,看着众大臣向他朝贺。

    望着山呼万岁,三拜九叩的大臣们,崇祯不动声色。崇祯性格刚毅,虽有振兴大明的志向,但朝野内外弊端久疴,宛如重病缠身已久的患者,虽是医治,却未见起色。加之崇祯过于偏执,振兴大明的想法更是渺茫了。

    只是崇祯尚且不知,因为这一年总的来说,并无大乱。年初的时候,,崇祯帝曾召集内阁九卿、科、道及入觐两司于文华殿,讯问御寇、安民、宗禄、兵饷等事,现在看来似乎卓有成效。

    自从农民军领袖,称王称帝的王嘉胤被杀,崇祯的心情好很多。所以,对打了胜仗的洪承畴和曹文昭这样的大臣、将领,崇祯是很满意的。

    “洪承畴和曹文昭他们现在有什么动向吗?”崇祯问。

    “洪承畴主掌三边,三边境内的乱匪大部肃清,只是三边关系重大,不得擅离。而曹文昭则在山西部署平灭匪乱,想是年关过后会有消息。”内阁首辅周延儒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

    “只是据说洪承畴纵容部署,滥杀无辜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妨请旨责问,让其整肃部队。”周延儒望着崇祯。三边辖区内整县的士绅被杀,周延儒也有所闻。

    崇祯摇了摇头,站起身,向外走去。

    “退朝!”喊礼的太监喊道。

    崇祯对洪承畴极是信任,洪承畴的部下多杀了几个人,崇祯并不放在心里。崇祯要去看看田贵妃,田贵妃这几天有恙。

    跟北京的皇宫相比,盛京的皇宫很是简陋,但气象却是不同。

    后金的皇太极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自从被推举为大汗以来,巩固了政权,并使得后金发展壮大。

    皇太极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这与李过的土地改革很是相似,虽说不如李过的思想超前,但实行的地域却要比李过大得多。

    而且皇太极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使得后金的军力很是强悍。而此刻,后金的皇宫内,正为废除后金旧有的“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的仪式。皇太极效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完备的国家机构。从这一点上,李过已是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李过现在不知道大明和后金的动向,李过的情报网络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建设。而且,跟大明和后金相比,他现在还不够强大,他还要加倍的努力。

    不过,望着脸上露出笑容的农民,李过的心情不错。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争霸天下的事自不敢说,可是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李过却也满足。

    此时新春将至,河曲的百姓迎来了第一个安稳年,心中高兴,贴窗纸的,买鞭炮的,做新衣服的。

    李过在百姓的心中是大救星,百姓们将画着白虎的纸早早的贴好,与祖宗的牌位并列一起,烧香遥拜。李过是白虎转世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家家供奉白虎已经变成了习惯。

    府谷的农民更是如此。快到年关的时候,大多数百姓猛的发现,原来已经没粮了。不少人家已经卷好铺盖卷,准备逃荒了。可是这时,那些今年新任的保长、甲长们,突然宣布,说是虎爷放粮了。

    虎爷是谁?他们也不知道,不过能让百姓吃上粮食,在寒天冻地中没被饿死,无疑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绝处逢生之际不觉的对虎爷心中感激。

    有两个府谷的农民念叨“多亏了虎爷,要不都断粮了。”

    “可不是。”另一个说道“咱们这里算是好的,听说延绥的很多地方已经饿死了很多人呢。”

    “不过,听说河曲那里更是好过些,过年每家还发了二斤猪肉呢!”

    “还有肉!”这一个立时瞪大眼睛,几乎立起来“好些年没尝到肉香了。”

    “河曲的人不是跟着虎爷早么!也不要慌,看这情形,来年咱们或许也能吃上肉!”另一个分析“这几天村上丈量土地,说是要分给咱们地呢。”

    “哎呀,这是好事,不过跟官府没什么关系,都是虎爷给咱做的主啊!”

    “所以说嘛,现在人人都嚷嚷,要亲自见一见虎爷才好,给他老人家磕个头,谢他老人家的救命之恩呢!”

    “什么时候去?算我一个!”

    年关之前,李过再次巡视了一遍河曲跟府谷。负责宣传的孙登科有意识的将李过要去的地方,派人泄露出去,等李过到了各个地方,所到之处早已经人山人海了。尽管天寒地冻,有的百姓路途遥远,却也要亲自拜一拜虎爷方能安心。

    整个河曲与府谷自此不知有大明天子,只知道号称虎爷的李过了。

    见了见前来膜拜的人们,李过便回到老营驻地。

    李过走进了内室,已经是身怀六甲的黄秀和搀扶她的江映蓉迎了上来。望着黄秀高高隆起的肚子,李过心中有一丝的温暖。

    “你们两这段时间可好?”李过柔声的问。

    “我们好着呢!我本想去跟着你身边,可是映蓉她死活不让我去找你。”黄秀瞪了瞪眼。

    “姐姐,你就要快生的人了,我怎么可能让你四下里颠簸呢?”江映蓉笑嘻嘻的说“现在你可是宝贝,可不能有半点闪失的。”

    “好,好,你们都是我的宝贝。”李过用手轻轻将二女揽入了怀中,要是不打仗,要是这个年代是太平盛世该有多好啊。

    屋子里充满了温情。

    留驻河曲跟府谷的官员,李过并没有让他们都回来,老营里只是刘体纯、聂心、钱多多等人。所以三十的晚上,这些人都到李过这里吃饭。饭菜不很精致,却是充足。大块煮熟的猪肘、羊腿,牛腱被切成大盘。黄河的鲤鱼被炖成一盆,端了上来。麻辣的素食、面筋,酸爽的凉菜被摆了一桌子。

    因为李过已经决定,出了年关便和老钱去张家口,到那里寻找商机,去做生意。生意是一定要做的,挣钱!自古以来发展实力,与敌打仗,钱是万万不可少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李过带着人出关经商,是得到一致的认可的。而吃饭之中谈论的话题,便与此有关。

    经过讨论,头目中,除了李过和老钱,还有聂心和谷英,聂心对于应付官府很有一套,谷英则是预备战斗的。

    另外很是精明强干的孟子成和孩儿兵的罗虎也一起去。假如以后生意做大了,这两个人会被老钱培养成重要的得力助手。

    刘体纯依然镇守老营,赵幼斌保持着与三边以及其他明军衙门的联系,孙登科的宣传力度绝不能减弱,还要大大的加强。

    刘体纯虽然也想陪同李过一起,可是自己责任重大,也只能留守了。

    于是,在崇祯年的开春的二月二日,李过率领人马出发了。

    黄秀送李过送了很远,直到李过发了脾气,才倔倔的回来。可是,刚回到老营,黄秀的肚子突然疼了起来。

    “嫂子!嫂子!你怎么了?”刘体纯几个人不住的大叫。

    赵幼斌和孙登科平素面不改色,此时更是慌张,向刘体纯望去,刘体纯的额头已经布满细细的汗珠了。

    “稳婆!快去找稳婆!可能是夫人要生了!”江映蓉在屋子里不住的大叫“热水!快烧些热水来!”

    被留在房子外面的刘体纯、赵幼斌、孙登科听着屋子里的动静,心里砰砰的跳。

    他们只能干着急,只是不住的在院子里绕圈,几个人的心里都火烧火燎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