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戚老汉便去了边关,想用一刀一枪博取一份功名。可是干了一个多月的小兵便不干了,为什么,干不下去了。原来到了发饷的日子,戚老汉见没动静,便去讨要兵饷。

    “请大人按时足额发放军饷,否则长久下去,兵无士气,怎能打仗?”戚老汉说的义正言辞。

    “嘿嘿!”发军饷的明军军官乐了“你他娘的小新兵蛋子,跟老子这样说话,能吃上棒子面稀粥还不知足?滚回去!别惹老子发火!”

    戚老汉一时火气,拿出兵器叮叮当当一顿打,将那个军官和几个护卫揍了个鼻青脸肿,然后抢了一匹马,夺营而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戚老汉性子耿直,搞军事行,搞政治不行。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国家弥乱,内忧和外患几乎将大明朝摧垮,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

    第一次看见李过,戚老汉见这个年轻人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心中那份喜爱自是不必去说。可是猛然间发觉李过是乱匪,希望顿时化作失望,心中那份懊恼更是无法言表。

    正在懊恼之中,自己竟然被这个李过绑了票,戚老汉几乎肺子没被气炸。

    可是跟着自己又是喜欢又是憎恨的李过走了一圈河曲、府谷,戚老汉的心里又发生了变化。若要百姓安居乐业,也真的只能是这个李过。

    所以,这段时间戚老汉思来想去的,心情很复杂。要是跟着李过这样造反,不行,绝对不行,怎么说自己也是大明的子民。但李过说的、做的又很有道理,虽说李过的口气很大,什么治国平天下之类的话,戚老汉对此不以为然。

    但是,光说府谷跟河曲这两个地方,百姓确实安居乐业了。所以,即使为了这两个地方的百姓,戚老汉也得做点什么。更重要的是自己收了极其喜欢的外孙李太平和义女黄秀,不说帮别人,总得帮帮他们吧!

    所以,戚老汉转了性子,帮黄秀练兵,只为自己的女儿练兵,这样自己的良心上也说的过去,自己也等于没造反!

    可是戚老汉对徒弟绑架师傅的事始终耿耿于怀,想想自己是如何流落到匪窝的,便想起李过。有时候心情不好,便对着李过破口大骂!

    李过其实并不在意,可是跟着他的人却都不干了。几个孩儿兵的中下层小头目又一次听说戚老汉又骂了李过,一时怒气上涌,拿着刀要去找戚老汉理论。他们心想,你个老糟头子,李过是说骂就骂的,那是谁?那是我们的亲爹!

    李过听说后,立刻把这几个家伙拦住了。

    “你们拿着刀剑,干什么去啊?”李过明知故问。

    几个人支支吾吾的。

    “混账!难道我不知道么?”李过骂了一句。

    “李爹,那戚老汉太不像话了,老是对你出言不恭的。我们去教训教训他!”一个孩儿兵的头目说。

    李过没生气,很是感动“你们做的对!”

    几个人正寻思着李过非揍他们不可,猛然间听到李过对他们提出表扬。心中得意,那刀剑攥的紧紧的,只待李过一声令下,便要将戚老汉剁了。

    李过看看他们,点头的说“我知道你们心中有老子,老子也像亲儿子一样看你们。可那戚老汉是谁啊?”

    戚老汉?是谁?老糟头子么!几个孩儿兵的头目相互看看。

    李过语重心长的说道“他是我的师傅,也是黄秀的义父,我们怎么能不尊敬老人家呢?我也不愿意被人骂,可是做人当以孝为先。再说,倘若我以后年纪大了,有时候心不顺,骂你们,你也要你们的人来砍我?”

    几个孩儿兵的头目立刻跪下了“李爹,谁敢反对你,我们就跟他拼命!”

    李过点点头“快起来吧。”

    几个人站了起来,眼中全是对李过的忠诚。

    “这些日子以来,咱们的条件也好了很多,以前便是不能办的事现在也能办了。虽说你们这些孩儿兵们大多是孤儿,可也有父母健在的,做儿女的要尽孝,可以把他们接来,我已经告诉老营营务赵幼斌了,有去接父母的都给发路费。”李过看着其中的一个小头目“刘三虎,听说你父母还活着。”

    那刘三虎答道“李爹,自从我被父母卖了,便不知他们的情形了。”

    李过掏出五两银子,递到刘三虎的手上“三虎,你可以托人打听打听,要是他们还健在,不妨把他们接来,也过几天好日子。你那父母卖你也是没有办法。”

    刘三虎登时眼泪就下来了,其余的几个孩儿兵头目眼圈都红了。

    李过理也没理他们,张口大骂“都他娘的给我滚犊子,以后少他娘的让老子操心,不听话,老子一脚踢死你们!”

    几个人低着头回去了,心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两个字,李爹!

    可是李过就这样一直被戚老汉骂下去?当然不是,不久之后,一场震惊全国的战斗后,戚老汉不但不骂李过了,反而自比孺子牛,心甘情愿,任劳任怨的帮助李过。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再说酒会上,戚老汉当众答应了帮着黄秀练兵,便抱着已经睡着的李太平回了自己的房子。李过当然高兴戚老汉喜欢自己的儿子,那戚老汉虽说对李过暴躁,可其实是极善良的人。

    戚老汉轻轻将李太平放好,盖上薄被,看着李太平粉团一般的小脸,一时忍不住,亲了一口。

    戚老汉收拾好心绪,找出纸来,蘸上墨,想了想,一笔一划的写起字来。

    戚老汉想,自己隐居多年,这就算是出山了么?
第一百章 行,我答应你
    河曲、府谷,包括这两个地方的长城隘口,一直转了好多天。所到之处都是对李过的敬仰,是感激,是对父母般虔诚的尊敬。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百姓,或是士兵,拥戴李过的心意无以复加。

    所有人都不知道大明朝,所有人都知道虎爷,李过!

    跟着李过巡视的西克腾不住口的称赞,“李过,你倒是真的有威望,按照我们鄂伦春人的说法,你就是能统帅所有人的大英雄!”

    戚老汉本以为李过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乱匪,并不以为意,可是见到李过爱惜百姓,百姓在李过的治下能够安享生活。嘴上虽未说什么,可是心里倒也是很佩服。戚老汉心想,当今的天下,还真的没有一个官员能比得上李过的。

    于是,戚老汉便不来骂人,而是语重心长的对李过说“像你这样,报效国家倒是个好的出路。”

    李过笑笑“难道现在不是好出路?难道现在不是报效国家?”

    “总归是要投靠在朝廷的门下,方是正路。”戚老汉说。

    “哈!朝廷?当今的朝廷您还不知么?东林党、阉党、各个党派为了金钱、权利纷争不止,哪有心思去理朝政?再说,国家是国家,朝廷是朝廷,爱国并不等于爱朝廷,大明朝天下弥乱,百姓民不聊生,就算您不曾见,难道也不曾听说,大江南北,光是饿死的就有多少人!为了一口饭,穷人家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难道您从来都没听说么?”李过一时激动,语气不妥。

    但是李过说的有道理,戚老汉还真的无法反驳。

    李过动情的说道“当初我刚刚起义的时候,就曾经见到一家人,实在是饿极了,竟将快要饿死的孩子活活给煮了,这样的事便不在少数。所以,当时我就发誓,总有一天,我李过要让天下人太平!我在这大明朝要重新开辟一番事业!”

    这话说的慷锵有力,戚老汉更是无话可说。本来一直憋着想骂人,如今竟一句也说不出了。

    李过此时心情激荡,对戚老汉说道“师傅,刚刚说的话有些重了,但是却是我的真心话。您看到百姓在我这里的生活,吃的饱穿得暖,难道不好么?”

    戚老汉知道李过说的没错,这李过对百姓是好的,做事也是对的,可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像李过这样子搞,却也下不了这个狠心。戚老汉只是点了点头,不再开口。

    李过无奈,说道“师傅,您看到这里的情形,现在也跟着去看看我的兵吧!虽然我真的想让您帮我,但我是绝不会强求的。”

    于是,李过便带着兴高采烈西克腾与沉默不语的戚老汉返回了老营。

    老营保持的兵力有三千兵,其中两千是成年的精兵,一千是孩儿兵,其余的士兵散布在府谷、河曲以及长城关卡,士兵们是经常换防的。只有孩儿兵中王四的二百人常驻老营,因为他们装备了二百只缴获的火铳,李过已经开始训练他们。

    李过一声令下,两千的成年精兵跟八百孩儿兵列起队来,整齐的行进。而令旗一变,互相又捉对厮杀起来,别管练得是不是得法,但是军容整齐,士气极高!

    一会,王四带着二百火铳兵出场了,乒乒乓乓的放了一阵枪,也很威猛。

    李过很是得意,向左右看了看西克腾和戚老汉。

    西克腾却突然跳下马来,对着李过单膝跪倒。

    “西克腾,你这是干什么?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大礼呢?”李过很奇怪。

    西克腾却郑重的说道“其实,临来的时候,我与各村落的长老都曾商量过,你说的很对,光凭我们自己,根本不是后金的对手。所以,我这次来就是考察的,现在看到你爱民,会练兵,我们鄂伦春人跟着你是绝不会受罪的。所以我决定投靠在你的手下,只希望你日后不要忘记诺言,帮我们鄂伦春人打败后金!”

    李过心中高兴,大笑道“好兄弟,有你帮助我,何愁大事不成!西克腾,日后我若是真的能打败后金,我封你为鄂伦春之王!”

    身边的戚老汉撇撇嘴,心想,就你?练成这样的兵去打败后金?痴人说梦。另一边又不住的惋惜,这么好的兵,让李过练糟踏了。

    当晚,为了欢迎新加入的西克腾的一百多人,老营举行了宴会。

    众人喝的高兴,那西克腾也高兴起来,借着酒劲,带领着那些鄂伦春人,抄起长箭,对着箭靶射起箭来。

    普通人射箭只是有五十步的距离,但是鄂伦春人自幼摆弄弓箭,那弓又大,弦又紧,箭又长,射的又准,火把中,一百多支箭凌空飞去,足足射了九十步远,齐齐的射在靶上,竟将十来个箭靶射倒了。

    刘体纯和聂心等人看了边是震惊,边是高兴。纷纷举起酒来,庆祝李过又得了强助,跟着西克腾喝了起来。

    西克腾特意倒了一杯酒,走到李过身边“以前咱们是以兄弟相称,今后投奔了你,你就是我们鄂伦春人的大头领,请接受我们的敬酒!”

    说罢,西克腾跪了下来,所有的鄂伦春汉子都跪了下来。

    李过哈哈大笑,接过那杯酒,大声说道“如果将来能成就大事,当和各位兄弟共享富贵,共享太平!”

    那酒便一口干了。

    酒后,李过带着众头目来到大衙门的会议室,请出了那玛哈噶喇金佛与金字《甘珠尔经》,聂心更是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这两件宝物的来历。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想,或许用不了多久,李过便能一统天下了。

    戚老汉却不住的摇头。

    这时,黄秀带着李太平走了出来,众人纷纷行礼。

    黄秀回过礼后,对着戚老汉说道“义父,这孩子晚上不睡觉,便想出去,怕是要找你去睡呢。”

    戚老汉面露慈祥,轻轻抱起李太平,“好,我今晚就哄着他睡!”

    李过走向前来,对戚老汉说“师傅,练兵的事,您再考虑考虑。”

    黄秀却拦住了他,“这是我义父,我不许你为难他!”

    戚老汉冷笑道“你们两口不要争吵。”

    李过和黄秀俱是一惊,戚老汉是怎么知道两个人是夫妻的呢,要知道李过这段日子并没在黄秀那里露面。

    黄秀歉然道“义父,我本不想瞒你的,是怕咱们生分了。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我是李过的妻子呢?”

    戚老汉得意的说“我见你第一天便知道了,这里有妻室的头目中又有几个姓李的呢?更何况其余的家眷佣仆,哪个不对你毕恭毕敬的呢?”

    “义父,既然如此,您就待在我的身边,我养您老,那练兵的一事却提也不要再提了。”黄秀惭愧。

    戚老汉温和的说“我自然是不会帮其他人练兵的,只是你如今是我的女儿,太平是我的外孙,在这乱世,我却要为你们娘俩练一支兵,我不想我的女儿和外孙有危险。像其它人练的兵又怎么可能保护得了你们呢?”

    李过不在乎戚老汉的嘲讽,只是的心砰砰的跳了起来,心想,这老头转性了?要练兵了?
第九十九章 看到的 听到的
    戚老汉每天帮着黄秀照管着太平,爷三个其乐融融,对于这个娃娃到底是谁的儿子,黄秀是谁的媳妇,对戚老汉来说也不重要了。而黄秀也真的是因为无父无母,无依无靠,见戚老汉和蔼有加,喜极了自己的儿子,便把那颗孝心放到了戚老汉身上。

    本来,说句实话,李过最开始也是有心思让黄秀、帮他劝着戚老汉给他练兵。可是现在黄秀以及李太平真的跟戚老汉如一家人一般。

    黄秀便对李过说道“你让我劝戚老汉帮你练兵的事,我说不出口了。”

    李过纳闷“怎么了?”

    “老人家心地善良,对我和太平极好,我已经拜老人家为义父,太平也认他做了姥爷!”黄秀说道。

    “那不正好,你正好旁敲侧击的说。”李过喜出望外。

    黄秀摇摇头“不行!我怎么能那么做呢?义父他老人家一生凄苦,我以后只会孝敬他,不会强求他,骗他的!”黄秀说完就走了。

    李过挠挠头,这事办的糟糕,本来想派个奸细,现在奸细叛变了。怎么办?自己办!

    于是,李过派人来找戚老汉。

    戚老汉正抱着李太平,听说李过叫他,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玉牌来,给李太平戴上,对着黄秀说道“这次恐怕我凶多吉少,这牌子是当年先祖的军令牌,就送给太平,保佑他平安吧。”

    黄秀动了真情“义父,没事的,你不会有危险的,在这里,不管是谁,就算是李过想伤害你,都不行!”

    戚老汉笑笑,便去见李过。

    戚老汉是个有修养的人,是个有素质的人,但并不是不会骂人的人。这段日子戚老汉本就憋了一肚子怒气。他心中一横,心想,自己是绝不肯帮这群乱匪的。虽然听说乱匪无恶不作,一言不合便杀人,但这有什么好怕的?自己风霜几十年,早就看淡了生死,怕这个?

    所以,他在等李过对他进行威胁,然后他好骂人。

    可是李过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甚至没跟戚老汉说话。只是见到戚老汉来了后,骑上马就走。

    服侍戚老汉的士兵牵过马来,示意戚老汉骑着马跟着。戚老汉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于是也傲气冲天的骑上马跟在后面。

    李过看着戚老汉倔倔的表情,心里发笑,便带着戚老汉满河曲、府谷的转了起来。随行的有西克腾,西克腾带的鄂伦春人早就被分配到各个去处。

    现在已经是秋季,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忙着收获,每家的百姓都喜笑颜开,有饭吃,不用再愁了。

    百姓们一边听闻其余各地的灾荒匪乱,一边庆幸着自己能够在府谷与河曲生活,他们将自己的活命恩人李过铭记在心。

    河曲的王庄收获很好,李过到王庄的时候,王庄的头目戴作新正在跟着乡亲们收粮。李过这段日子一直是带着不多的几个人,微服出访,是以小戴并不知道李过的到来。

    李过径直来到田边,此时正值中午,农民们正在吃饭,歇过晌后,他们还要劳作。

    一户农家已经将干粮拿出来,正在吃饭,李过走了过去。那农户的人偏巧不认得李过。

    农户中的一个壮年汉子站了起来,问李过“哪里来的,可有路条?”原来这是护地团的团丁,警觉性很高。

    李过笑笑,命令跟随的手下掏出路条给他看。

    那汉子点点头。

    戚老汉只是对李过有怨气的,对其它人没有,对普通百姓却是牵挂。自己的兵法为何而学,初衷不就是为了社会的康定,百姓的安宁么。只不过自己运气不好,蹉跎半生罢了。

    戚老汉见这些人正在吃饭,便望过去,只见这些人手里拿着玉米面的饼子,大口的往嘴里填。要知道,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伙食了。

    “哎呀,生活不错,你们天天吃这个么?”戚老汉问。

    “嗯!天天吃,不然怎么有力气干活。老哥,你莫不是饿了?这里还有吃食,你来点?现在家里都有余粮,不再受苦了。”一个老者说道。

    “不是听说陕西这里闹匪乱和饥荒么?怎么你们倒不像挨饿的?”戚老汉很是好奇。

    “其它的地方确实如此,百姓们是吃不上饭的。就是这里,在头两年也是吃不上饭呢,我们过好日子的时间也不长。”老者说。

    “哦?这又是为何啊?难道是朝廷发了赈济粮食?又或是这里的父母官清廉?”戚老汉接着问。

    “朝廷是个屁!要等朝廷的粮食,大伙早就饿死了!”老者有些生气。

    戚老汉摇摇头,毕竟是朝廷,怎么能这样说呢。

    那老者接着说道“听你的口音便不是本地人,也难怪你不知道。要说这事还多亏了虎爷!虎爷安排人在这里当官,虎爷给咱们发粮食,给咱们分地,要不然咱的命早就没了。”

    “虎爷?”

    “不错,正是虎爷,是虎爷让我们有饭吃,给了我们活路。虽说也种地要上税,也要交公粮,但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呢。”老者也是个爱说话的。

    戚老汉点点头。

    老者接着说道“那虎爷的名讳叫李过,听说是天上的白虎星宿下凡,专门是来整治乱世、解救百姓的。他的神迹可了不得,据说有三百六十个化身。有时候幻化成白虎,有时候变成战神,也有时候就像普通人一样,让你看不出来,端的了不得。”

    戚老汉看看李过,并没觉得李过怎么样,只知道他是将自己绑票的乱匪。

    “那叫虎爷的李过你可见过?”戚老汉便问。

    “怎么,你想见他?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可是随便见的?”老者一脸的不屑。

    戚老汉正待反驳,老者又说道“你是外地来的吧?也算你的造化了。如今河曲、府谷百姓的家里都供着白虎的画像,你虽未必见得着虎爷,但是求一张画像也是好的。只要将那画像在家里一挂,便保你家宅安宁,平安富贵呢。”

    老者信口胡说,便是李过也逗笑了。

    老者见李过笑,有些不乐意,说道“小哥,你莫笑,你若是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管教你对虎爷五体投地,佩服不已。”

    正说着,不远处跑过来十来匹马。马上的正是戴作新。

    老者遥指着戴作新,“那便是我们这里管事的,他就是跟着虎爷的人,你们若是真想见虎爷,不妨求求他吧。”

    转眼之间,戴作新已经催马赶到,见到李过,小戴翻身下马,跪了下去“王庄小校戴作新拜见虎爷。”

    李过抬抬手“小戴,起来吧,看样子今年的收成不错。”

    小戴站了起来“爷,你说的没错,这里的百姓们天天念你的好呢。”

    李过看着刚才说话的老者,回答小戴“这些我都知道了。”

    “爷,您是跟我回王庄,还是四处转转。”小戴问。

    “我四处转转,就不去庄子里了。对了,我们也有些饿了,你可有吃的?”李过问。

    “有吃的!都是不惨野菜的玉米面饼子,好吃的很,爷!你跟我来。”

    李过等人跳上马,跟着小戴走了。

    这一边,留下呆呆的众人。那爱说话的老者更是直发愣。心中暗想,原来这就是虎爷,可真是了不得,今天幻化成普通人的模样,竟没瞧出来呢!
第九十八章 戚老汉认女
    老营的情况依旧,早前听到李过安然无恙的消息,士兵们的士气都很足。

    孙登科稀里糊涂的预言李过不死的准确性,使得孙登科的声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孙登科忽悠人的本事再一次的体现了出来,不但吹嘘自己的能耐,更是将李过愈发的神化了。

    所有的人见到李过的眼神都与往前不一样了,目光中是崇拜!

    头目们更是心情激动,为李过这位传奇的主公归来而欢欣不已。

    特别是李过命人把玛哈噶喇金佛与金字甘珠尔经拿出来后,头目们更是相信李过受命于天,是这动荡时代唯一的能平定天下的英主。

    李过详细询问了自己离开的各项事宜,感觉很满意。府谷与河曲的土地开发和兴修水利都办的越来越好,百姓们也开始安居乐业。尽管练兵依然没个章法,但士兵们体格强壮,他是看得到的。

    所以,其他的事情不必操心,只差练兵了。

    但要是练成强兵,所有的人都比不上戚老汉,所以,李过想了办法。

    戚老汉自从来到李过的老营,便被严密的保护起来,虽然这里其实并没有危险。六十名士兵分成二十人一组,二十四小时不离身的贴身保护,让戚老汉放弃了逃跑的念头。

    不过戚老汉性格倔强,是不肯服输的人,只是抱定一个主意,你李过的目的不是让我帮你练兵么?嘿嘿,没门!以为得了那本纪效新书就能强军?哼!那岂不是天下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都能领兵打仗,所向无敌了?

    戚老汉心里打着算盘,竟然有些自得起来。

    可是,李过并没找他,更没让他干任何事,反而连李过的影子也没看到,戚老汉倒觉得奇怪。

    不过,戚老汉心里明白,不可能让他闲着。

    可戚老汉就是一天天的干待,待了十来天后,戚老汉被安排到了另一个住处。这里没有男的,全是女的,就连站岗放哨的士兵都是半大的丫头。戚老汉感到很好奇,这个李过竟然弄了一支女兵队伍,便问了问,原来她们是忠贞营的。戚老汉反倒点点头,这个李过还是能不拘一格的。

    忠贞营保护的是一些头目的家眷,家眷的年纪都不大,见到戚老汉叔叔伯伯的称呼。家眷里也有些小孩,戚老汉年老无子,对待这些孩子很是喜欢。

    尤其是一个不大的小孩,戚老汉极其喜爱。

    那个孩子虽只有六七个月大,但身体特别的结实,比起一般孩子的三翻六坐,要强壮许多。而且已经在地上遥遥晃晃的,阑珊学步起来。

    那孩子乳毛未退,衬得一张白皙粉嫩的小脸,实在是惹人喜爱。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闪闪发亮,刚一见到戚老汉,便一把抱住了戚老汉的大腿,咿咿呀呀的,似乎想要说话。

    戚老汉被束缚在这不是牢房的牢房中,枯燥至极,猛一见到那个可爱机灵的小男孩,顿时卸下所有的戒备,心中一动,便小心翼翼的将那孩子抱了起来。

    那孩子尚在乳中,见什么咬什么。戚老汉一将他抱起,那孩子便不管不顾的啃起了戚老汉的脸。小孩子乳牙刚刚长出,边啃边流些唾液,弄得戚老汉的脸直痒痒。戚老汉从没遇到这种情形,心神不觉一震,那丝柔情便从心底直直的升了起来。

    “哎呦,小孩子脏,看污了伯父的脸。”身后传来了一个好听的声音。

    戚老汉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十**的女子正笑眯眯的望着他,戚老汉心中明白,这一定是孩子的母亲。戚老汉心中称赞,不怪这孩子长得好,原来他的母亲竟然如此风采。

    那女子极是好看,眉眼清丽自是不消说,便是在那美丽之中、便有些英爽之气就比其他的女子强过一层。

    戚老汉一顿,笑着说“不妨事,不妨事,小孩子么,哪里有脏字这一说。”

    正说着,那小孩突然尿急,竟在戚老汉的身上撒了一泡尿,等到戚老汉感觉胸口发热,才知道自己的衣服湿了。

    那孩子的母亲一见,脸色微红,“真是捣蛋的小子,竟敢在爷爷的身上撒尿!”

    戚老汉一生英武,却也一生凋零,哪曾遇到这样的情形,不以为杵,反倒觉得新奇,小孩子将他尿了,戚老汉却是呵呵的不住直笑。只是笑声不敢过大,生恐惊了那个娃娃。

    那孩子的母亲便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赶快接过孩子。

    可是戚老汉真的有点依依不舍,没抱够。只是眼前的这个女子是孩子的母亲,自己便无可奈何的将那孩子递到女子手里。

    可是那孩子不知怎的,到了那女子手中竟然哭了起来,伸着双手够向戚老汉,好像还要戚老汉抱着一般。

    戚老汉不自觉的伸出手来,不住的说“看孩子哭了,没想到我这个小老儿竟如此有人缘,你叫我再抱抱,你叫我再抱抱吧,或许他不哭。”

    那女子便依言将孩子又递回到戚老汉的手上,而那孩子看着戚老汉的白胡须,感觉很是新奇,一边抓着戚老汉的胡子,一边咯咯的笑出了声。戚老汉的心放了下来。

    那女子转身走开,一会的功夫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衣服,对戚老汉说道“伯父,孩子弄脏了你的衣服,快请你换下来,我去给你洗洗。”

    戚老汉哪里肯,只是连说不用。

    那女子并不多说,只是道“我父母均死在这兵荒马乱之中,年纪尚比伯父还小一些,我见了向伯父一般年纪的人,都不自觉的想起父母,伯父,你便将衣服脱下来我洗洗,就好像我孝敬了自己亲生的父母一般。”

    戚老汉心中一滞,心想,乱世之中,百姓凄苦,像这样父母儿女阴阳两分的倒也不在少数。于是,戚老汉不在推脱,换上衣服,然后继续抱起那孩子。

    那女子便接过戚老汉的衣服,洗的干净,晾了起来。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