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点点头,笑骂道“两个小兔崽子,干的还行,有点大人样了!”

    一句话,将两个人说的笑了起来。

    “我看见似乎李十二带着人追到了山里?是追敌人的将领么?”李过问。

    “是,李爹,十二爷看见敌人的将领要跑,嘱咐我们守住阵地,他带一千人追去了。”两个人回道。

    这时,只见李十二远远的跑来,马鞍山悬挂着一个人头。

    到了跟前,李十二指了指马鞍上的首级,对着李过说道“这家伙是后里国那个郑主的小儿子,还敢威胁我,被我给砍了!”

    李过点点头,心想,砍就砍了吧,反正早晚也是要把后里国给灭了的!(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章 败敌
    郑钰的想法很直接,也很简单,就是个杀杀杀!因为这一路上,已经杀惯了,那莫朝的军队只是驻守边界的两支人马还算不错,可是杀败了那两支人马后,一路上如遇无人之境,几乎没什么抵抗!

    所以,看到莫朝的军队在都城之外想要抵抗,郑钰先是一愣,随即释然,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而见到莫朝的军队一个劲的逃跑,郑钰自在意料之中。

    于是在三千骑兵的带领下,率领着三千人马杀了过来。

    但只见莫朝的军队纷纷向后退去,闪出一支人马来。这支人马队形齐整,服侍到还统一,土蓝色的布衣,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郑钰也没管那么多,带领着队伍就杀了过去。

    李过站在自己队伍的中央,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万人的杀手队,李过本来也想站到最前方的,但是被刘体纯和聂心给拉住了。

    杀手队的后面是炮车混合旅,混合旅中三千骑兵调到了李过身边,李过原来的三千骑兵不见了踪影,随之不见的是李十二。

    那些拉炮车的马也算是好马,莫朝国王莫正宽说了,打败郑钰,莫正宽会征集马匹,将拉车的马替换过来。那样,李过的骑兵就会达到一万人。

    李过现在就在骑兵队里。

    看着郑钰的人杀了过来,已经距离一百步了,李过一挥手,令号响起。旗帜挥动,前面的一万杀手队,整齐的撤向了后方的两侧。

    郑钰心中大喜。因为那看上去很齐整的队伍也要跑。所以,他一边催促着队伍加快脚步,一边率先冲了过来。

    在离那支队伍只有五六十步的时候,郑钰突然愣了,因为前方出现了一大排马车,横横的拦住了去路。什么情况,郑钰没反应过来。他也没机会反应过来了。

    大车的车厢板上早就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不管口径大小。全都参战。

    但最先响的不是大炮,而是火铳,一阵密密麻麻的枪声响了起来。

    随着火铳的枪响,一排排后里国的士兵倒在了地上。那郑钰虽然躲过了枪弹。可是已经发懵了。

    后面的后里国士兵继续蜂拥而上,他们虽然听到枪响,可是、因为打破高平后烧杀抢掠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以前的战斗太过顺利了,所以士兵们继续向前冲。

    但是,随着轰轰的巨响,那些装在车上的佛郎机大炮的炮口喷出火来!一个个巨大的弹丸呼啸着将后里国密集的士兵趟出一道道血沟!

    后里国的士兵这下都呆住了,他们这些年来从没经历过这样的战斗。不是跟南方的阮朝打,就是跟北方的莫朝打。对手也没有这样的火力啊!他们也没见过这样的火力啊!

    但又是一阵轰鸣,铁块、弹丸漫天飞舞。炸的后里国士兵死伤无数。密集的队形,使得后里士兵的伤亡极大,漫天的血雨和残肢肉块到处都是。将后里国的士兵炸醒。

    于是,后里国士兵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字,跑!

    但是跑也不容易,因为大队的后里士兵已经蜂拥而至,一心要杀败莫朝的军队,挡住了前面士兵想要逃跑的路线。

    前面的人发觉莫朝出现的这支队伍的火力太过凶猛。向前冲就是死路一条。后面的士兵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但是惯性使他们继续向前冲。于是,整个乱糟糟的一片。

    而这时,对面的炮声、枪声突然停了下来。

    郑钰虽然没有火器,但也是知道火器的,他知道火器装填弹药很慢,所以,郑钰大声高喊“向前冲,他们没有没有弹药了!”

    郑钰心想,就差这五六十步的距离了,冲过去,就是胜利。

    很是可惜的是,又是一阵枪炮响,大量的后里士兵被轰死。

    郑钰不知道,李过的火器是三行火铳战法。这种战法就是将火铳兵分为三行,发现敌人进攻后,第一行士兵对着敌人首先发射火铳,然后是第二行,接着是第三行发射。等到第三行发射时,第一行的士兵已经装填好了弹药。

    这样,就解决了当时火铳兵火力单一,解决不能持续攻击的能力。

    只是李过的部队现在首次使用这样的战法,所以三轮枪响后,继续装填子弹火药的火铳兵动作并不娴熟,所以,对付后里兵暂时形成了火力真空,而这时,两军的距离只剩下二三十步了。

    郑钰看着死伤遍地的手下,眼珠子通红,带人斩杀了几十个逃跑的士兵后,继续向前冲。

    但是,这二三十步的距离却怎么也冲不过去了。

    李过步兵中的一个个杀手队在火器混成旅的前面,已经由小队的鸳鸯阵组成了鸳鸯大阵。藤牌手挡住了后里兵的攻击,狼笼手使后里兵不能前进,后面的长枪手一阵猛刺。镗钯手在藤牌手后面点燃了火箭,一道道火箭就像一条条的火龙,射向后里兵。

    于是,后里兵的士兵就像填肉一样,纷纷死在鸳鸯大阵的阵前。阵前死尸一片,血流成河。

    这时,火铳兵已经装填好了弹药,又是三轮发射。

    后里兵已经完全不知所措了,但是这时,他们发现了更为可怕的事情。

    李过已经命令两万士兵分成两路,准备从两侧将郑钰包围起来。

    这件事实在是太可怕了。包围的战术更多的是要造成敌人心里上的恐慌,本来就被快打残了,猛然间对方要包围自己,后里兵彻底崩溃了,连郑将军郑钰也崩溃了。

    没时间犹豫了,郑钰二话不说,掉头就跑,他的三千骑兵只剩下一千人了,跟着他向后跑去。

    其余的后里士兵跟着向后跑,七万的后里兵现在剩下了五万。乱哄哄的后里兵兵败如山倒,现在他们已经完全不考虑怎么抵抗了,只是恨爹娘少生了几条腿,向后飞奔。

    李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过抽出刀来,大喝一声“出击!”当先就骑着马杀了出去。

    一旁的刘体纯等一干将领吓了一跳,赶快带着几千的骑兵跟着杀了出去。于是除了火器混成旅在后面慢慢的追击,李过的骑兵、步兵都杀了出去。

    郑钰现在也不考虑怎么立功了,保命要紧。但很是可惜,向后跑的士兵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郑钰急的大喊,但郑钰立刻发现,后方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支人马,已经阻住了他的归路!(未完待续)
第一八六章 郑钰来袭
    俘虏口中的郑将军,就是后里国的郑钰。

    说起郑将军,得先说说安南的乱局,因为当时的安南也是乱成一片。

    安南此时分为北方的莫朝和南方的后里朝(应做后黎朝。)但是后黎朝其实也分裂成了两部分。

    1592年,后里朝大将郑颂击破北方莫朝,后里朝黎氏朝廷重返都城‘升龙’。此时郑颂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地位世袭,人称“郑主”,黎皇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后世史家以“黎氏为皇,郑氏执政”来形容此一局面。

    而后里朝的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早在黎莫南北对峙期间,黎朝大臣阮进因见郑主猜忌自己,便自请出镇顺化。阮进在顺化积极经营,争取人心,到日后发展成“阮主”政权。

    这样就形成了北方高平为都城的莫朝,中间以升龙为都城的后里朝,以及南边以顺化为首都阮朝。

    所以,当时那一带也是民不聊生。

    那后里朝虽然以黎氏为王,但其实是郑主说的算!

    当今的郑主叫郑荣,而那郑将军叫郑钰,是郑荣的小儿子。在郑主的几个儿子当中,除了长子郑铣,郑钰算是佼佼者。

    郑钰三十出头,不止是好勇斗狠,也有几分计谋,倒也不是酒囊饭袋。而且他手中也有一万精兵。倒也刀剑整齐,只是没有火器。其中骑兵恰好也是三千人,这些骑兵已经算是不少了。南方不像北方,马匹较少,而且好马更少,像郑钰的三千骑着好马的骑兵更少。

    后里朝就是凭着郑钰这一万的精兵与郑铣的一万象兵,在与南部的阮朝和北部的莫朝的征战中取的上风的。

    头些日子,郑钰向后里朝的郑主郑荣建议,应该彻底消灭北方的莫朝。这样就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南方的阮朝了。而现在夹在中间,南北都要防范。局势不利。

    郑主的长子郑铣却反对,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那莫朝倒是很容易攻打,因为莫朝已经被灭过一次了。但是现在莫朝再度恢复起来,主要的就是有大明的支持。攻打莫朝大明一定会出兵的。

    两个人开始辩论起来。

    郑主止住两个人。对郑钰说道“攻打莫朝可有把握,时间太长一定不行,明军一定会支援。”

    那郑钰夸下海口“一个月之内,扫荡莫朝!”

    于是,郑钰带着他的一万精兵,并且强征了六万人。因为整个安南一带,战乱不息,所以当地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听说跟着打仗可以升官发财,有些便主动参加。可是没想到。因为战事进展顺利,推进很快,后勤的粮饷补给全跟不上。除了郑钰的一万精兵,其它的士兵吃不饱饭,只能四处去抢。

    李过一听,原来是这样。看来郑钰的人马真的是乱糟糟的不行,只要注意他那一万精兵就不怕了。

    而这时,探子来报。说是郑钰的人马已经快到了。

    李过吩咐下去,按照计划。准备战斗!

    后里国的将军郑钰骑在马上,他很得意,他自己也没想到莫朝的士兵这么不抗打,战斗进展的这样顺利。前方不远处,莫朝的都城高平就快到了,打下高平就是大功一件。

    郑钰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但他很看不起他的那几个哥哥。可是整个安南效仿华夏,就连王位的继承和接替都是按照中原的办法,由长子来继承的,这令郑钰很不满,尽管继承的不是王位,而是家主,名分不同,权限一样的。

    所以,只要灭了莫朝,郑钰的威望就会盖过他的长兄郑铣,或许自己还有机会。那个郑铣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靠队伍里的那些大象打的胜仗么?算什么本事?

    郑钰正在想着,有人来报,说是莫朝的都城高平到了,可是高平城外有莫朝的军队集结,看那意思想是要和咱们决战。

    郑钰催马上前,果然,看见高平城外乱糟糟的一片,其中,队伍中竟然有莫朝的王旗。

    郑钰放下心来,心中高兴,他最担心的不是明朝出兵,因为这次打仗很快,明朝一定来不及做出反应,他担心的是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跑了!

    莫朝的首都现在为什么建在高平?不就是因为高平里大明的广西近么?一是明军可以保护,二是实在不行可以跑到大明去。现在莫朝的王旗在这,说明莫正宽没跑,正好将莫朝的宗室一网打尽。

    所以,郑钰很急,他一面命令所有人进攻,一面率领三千骑兵快速向莫朝的王旗杀去。

    后里朝的士兵疯狂的向前冲,因为刚刚郑钰说的很清楚,打败莫朝的军队,杀了莫正宽,后里朝的士兵可以高平烧杀抢掠。要知道那可是莫朝的都城啊,里面的金银财宝可是无数啊!

    看着莫朝的士兵似乎要跑,士兵们冲的更急了。

    而郑钰也带着三千骑兵猛冲,郑钰很有经验,在历次的战斗中,只要他对骑兵杀进去,敌人也就败了,今天的情形似乎也是如此。

    莫朝国王莫正宽一百个不愿意出城迎战,他已经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从高平撤离,投奔大明。这个李过的队伍看上去不错,但是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的。

    可是莫正宽只能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迎战,因为李过派人来请他去,硬请。

    看着莫正宽一脸的忧郁,广西安抚使涂绍煃说道“你不必忧虑,那李过只不过是让你们诱敌,又不是真的打仗,号旗一响,顺着两边往后跑不就行了。这样,我陪着你!”

    听说有涂绍煃陪着,莫正宽多少心里有些安慰,而且,李过还特意派了一百骑兵保护两个人。

    看到后里朝的士兵杀过来,莫正宽刚要跑,只听仓啷啷一阵刀响,保护他们的一百骑兵抽出了刀。

    “没有命令,不准后退!”领头的大喝。

    莫正宽一点也没敢动,因为这骑兵领头的样子很吓人,是个独眼龙,脑袋上斜绑着一个眼罩,说起话来嗡嗡响!

    不是别人,是王大棒子。

    好在,只过了一会,号炮响起,所有的莫朝士兵顺着两边向后跑,只有王大棒子接过莫朝的王旗飞快的向后跑去。一些也在中间跑的莫朝士兵立刻就被弓箭射倒在地,他们面对的是李过的军队。

    李过已经下了命令,在中间向后跑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王大棒子,别人谁也不行,涂绍煃和莫正宽也不行,全部射死,以免冲乱了阵型。

    看着莫朝的士兵纷纷的逃跑,郑钰大急,命令士兵“追!向王旗那里追!”(未完待续)
第一八五章 接敌之前
    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迎到涂绍煃和李过的马前,李过见涂绍煃下了马,便也跟着下了马。一旁的阮正明赶紧介绍。

    莫正宽认得涂绍煃,赶紧先握了握涂绍煃的手,连声说“感谢安抚使大人前来相助。”

    “你们是大明的藩属,大明自会庇护你们。”涂绍煃说的很有气节,然后对着莫正宽介绍李过“这位李过将军是我国的名将,以后带兵打仗,你还要仰仗于他。”

    那莫朝国王莫正宽早就听使者阮正明说过李过,也打听了李过的光荣战绩,现在看到李过如狼似虎的儿郎,早就佩服的不得了。

    而且,莫正宽也明白,涂绍煃到这里只是做做样子,很快就得走,以后的事还是李过做主。

    于是,莫正宽攥着李过的手不撒开“早就听说了李将军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李过见莫正宽虽然发音不是很正,但华语说的还算不错,便对莫正宽说道“你,立刻找些懂华语的,我要五百人做向导!”

    “好,好。”莫正宽连连答应。

    其实,李过临出发前,已经找了五百多通晓当地语言的人,但李过还是要莫正宽再找些,他有用处,日后有大用。

    李过带着聂心、刘体纯等人,跟着涂绍煃进了城,其余的人马驻扎在城外。

    高平是莫朝的都城,李过怎么看都不像。别说比得上北京和南京,就连张家口都比不上,跟个大点的县城差不多。也是。整个安南也就相当于华夏的一个省,人口在当时也就几百万,能豪华到哪去了!

    不过,莫正宽的皇宫倒还算豪华,建筑的规模虽然比北京小很多,但也是红砖琉璃瓦的,样式也是按照明朝的建筑样式盖的。服饰礼仪也是如此。包括莫正宽在内,陪同的大臣、宫女、太监等人的穿着打扮也都是明朝的衣服。

    这种习惯保持很久。李过记得甚至在近代,安南国王的装束也是明朝样式的。可见我大中华的影响力。只不过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国势衰弱,不胜唏嘘了。

    莫正宽已经在高平城内安排的妥妥的了。除了丰盛的酒宴,也准备了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子相陪。李过等人只吃了些酒菜,对女子倒不太在意。

    席间,莫正宽特意又送了涂绍煃和李过各一万两体己银子,李过赶忙收下。说句实话,现在李过困难的很,购置火器和训练军队早就把他弄得穷穷的了,现在手里也就有在边界莫正宽派阮正明给他的十万银子军饷,和刚刚到手的这一万两银子。

    收到银子后。李过的表情有些舒缓了,便问莫正宽“后里朝的军队打到哪了?”

    恰巧,莫朝的一个打探的番子前来禀告军情。莫正宽顿时脸色大变,声音发颤的告诉李过“已经打到北件了!”

    李过不知道北件是什么地方,让莫正宽把地图拿来。

    莫正宽连比划带说,李过听明白了,那北件离高平也就不到二百里,多说一天的路程。可这帮人还在这里喝酒。

    李过气得够呛,也不管涂绍煃在场。一脚将自己面前的小桌踢翻,指着莫正宽想骂,一想,这人还用得上,便恶狠狠的说道“那五百名通事(翻译)今天晚饭前立刻送到我的军营,否则军法从事!”

    说完,李过带着人就走了。李过也确实很生气,敌人离这里只有一天的路程了,现在地形不熟、敌情不明,什么都不知道。虽说是帮忙打仗,可是那后里国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李过一点都不清楚。李过可不想让自己的队伍受到损失。

    看到李过勃然大怒的离去,莫正宽吓了一跳,向涂绍煃说“这李将军脾气很大啊。”

    涂绍煃劝慰道“自古有言,一份本事一份脾气,你何曾见过有哪个英雄性子跟绵羊一般的?”

    莫正宽点头称是,可又不无担心的说“但以后怎么与李将军相处才好呢?”

    涂绍煃便嘱咐道“我自会帮你分说的。不过,你要是想让李将军帮你大胜仗,以后李将军有什么需要,你尽快满足他也就是了,万万不可延误。像李将军刚刚要求你找五百名通事,你还不快命人去找?不然,晚饭之前人找不齐,想必你的面子又过不去。”

    莫正宽连连点头,赶忙命令找人。

    李过回到军营,命令全军戒备,附近都放出了流动哨,以防后里国的兵马杀过来。

    晚饭之前,那莫正宽果然找到了通事,不止五百,一共七百多人。这倒不是莫正宽的办事效率高,而是通晓两国语言的人很多。当然,这也是想安南等一些小邦对当时华夏的仰慕,他们出使大明或是到大明做生意,就如同留洋一般。

    这些通事都是那个使臣阮正明带着来的,李过见阮正明是个明事理的,便把他留到身边,军前效力。其余的人都分配到下面,一百人配一名,连同李过从广西境内找的,每一百名士兵有两名通事。

    于是,李过便派几支百人的骑兵小队前去侦查,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几支小队陆续都回来了。

    他们的情报大致相同。

    第一,后里国这次来打莫朝的莫正宽一共越有七万人。听到这里,李过虽然不怕,但是有些担心自己损失过大,自己的兵自己是舍不得让他们受伤或是死掉的。

    第二,后里国虽然人多,可是大多是步兵,而且战斗力似乎并不强。服装杂色不一,队列乱七八糟,武器各色都有,整个就是个杂牌军。

    而且,一队人马还抓了一个俘虏。

    听说抓了俘虏,李过一挥手“带上来!”

    那个俘虏便被带了上来。

    李过一看,这他娘的哪里是军队,简直就是流民。穿的是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

    “说吧,你是怎么被抓到的。”李过问,阮正明在一旁翻译。

    “我们几个出来打粮,结果他们几个被杀,我被抓了。”那个俘虏一脸畏惧的看着李过。

    “你们也要打粮?军队不供应粮食么?”李过很好奇。

    “供应,可是太少了,一天只吃一顿饭,要是不打粮就得饿死。我们不像郑将军的士兵能吃饱饭。”那后里俘虏说。

    “郑将军?谁是郑将军。”李过问。(未完待续)
第一八四章 骑 步 车混成旅
    进入安南的除了李过的四万步兵,三千精锐的骑兵是李过的中军。其余的七千人,组成骑、步、车兵混成旅,这也是很新鲜的战法。这种战法甚至是李过没想到的。

    这一混成旅有骑兵三千人,步兵四千人人,(两千是杀手队,两千是大车上的炮手队和鸟铳兵。)重战车一百二十八辆,轻战车二百一十六两辆。

    首先是战车的使用,战车成为这种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战车的性能以防御为主。形状和民间的大车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民间的大车的车箱两侧各有箱板,而这种战车只有八片可以折叠的屏风,共长十五尺,平时平放在车辕上,作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车轮之后以代车箱,所以又称“偏箱车”。

    几十辆战车可以并肩衔接,摆成圆形或方形的防御据点。屏风最靠边的两扇可以前后摇摆,有如门叶,以供步兵出入。

    其中,一辆轻型战车能装载虎蹲炮两门,整个混成旅有轻型战车二百一十六辆,虎蹲炮四百三十二门以及弹药。虎蹲炮威力大,用五十门虎蹲炮两轮便可炸毁敌人的城墙。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大约五百米,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跟现代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大型的佛朗机,射程约九百米。这种火炮威力巨大。整个步骑混成旅也只有二十门,那是用来攻击极坚固的城防和要塞的。大型佛郎机由重战车驮运。一百二十八辆重战车只有二十辆驮着佛郎机大炮。

    混成旅携带的最大型的重炮,俗称“大将军”。整个混成旅只有八门。这种重炮重一千斤,以骡车装运,点放时则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内不用弹丸,而以小铁球和石块紧紧填实,作用是在零距离大量杀伤敌军人马,炮手在点烧火药以后也要跳进附近的工事里以避免受伤。

    其余的一百辆重战车拉的都是火药和铅子,按照规划分散在队伍的各处。以便随时提供充足的火药的供应。

    火炮以及辅助火炮的鸟铳都在战车上屏风后发射铅弹,屏风开洞以为铅弹的出口。

    二十名士兵人配属于战车一辆。其中十人直接附属于战车。任务为施放佛朗机大炮。另外十人就是鸳鸯阵中的杀手队,他们任务为以藤牌、镋钯和长柄单刀迎敌。

    杀手队的距离和战车保持在八米以内,他们如果前进,战车也随之而推进。其他步兵部队仍然使用鸳鸯阵的战术。稍有差异的是藤牌手应当匍匐前进砍所敌人的马蹄,长枪手则主要在于挑刺敌军使之落马,竹制的狼筅有一部分已易为铁制。

    迎敌时骑兵在前阻挡敌人,使战车得以有充裕的时间构成战斗队形。当敌军逼近,骑兵就退入战车阵内。

    敌骑数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战,只有来犯的大批敌骑进入火器的射程中约八十米之内时,佛朗机、鸟铳和火箭等才同时施放。

    当火器的威力发挥以后,步兵就从战车之后冲出。形成几道攻击波和敌人格斗而以喇叭的声音指挥动作的协同。

    等到敌人攻势被挫,队形散乱,骑兵也从车后整队出击。这种骑兵实际上是马上步兵。他们同样以鸳鸯阵的队形带着不同武器和敌人作战。

    马上的骑兵鸳鸯阵也是十二人。

    当先的是队长,也是手里拿着旗枪,腰上挎着腰刀,后背背着合力弓和三十支大箭。

    队长后面是两名鸟铳手,鞍上挂两把长刀,刀等敌人接近的时候可以厮杀。

    在后面是两名快枪手。使得的三眼火铳,三眼火铳放完之后。拿着全身铁质火铳当铁棍使用,一棍下去不说把敌人打死,至少能打成骨折。

    快枪手后面是镗钯手,还是每人背着三十支火箭,先是一顿射,然后用镗钯近战。

    镗钯手后面是两名长枪兵,长枪兵后面是狼牙棒兵,都背着弓箭,远就射箭,近就用枪刺或是用狼牙棒砸。

    最后的是火兵,火兵的马背上是两筐火药,供应整只队伍。火兵当然使的依然是两头带尖的铁扁担,连砸带刺。

    关外的鞑子利用骑兵结队冲锋,以迅猛的力量和气势压倒对手,戚继光的兵法未曾仿效。

    而戚继光的马上鸳鸯阵和混成战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新的战术。

    只是由于创建这种战法不久,明朝即与关外的鞑子和解、互市,所以并没有经过实战的严格考验,也没有在军事历史上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果多少是有所遗憾的。

    但李过想要弥补这样的遗憾。

    当李过看到戚老汉的这种练兵方法,自己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李过没想到,在明朝,关于火器的应用以及战术竟然是这样的先进。这在历史书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要不是当时的制度腐朽,李过相信,以明朝的火力和戚继光的战术,别说扫荡亚洲,就算统一全世界也不是太难的事。

    跟着李过一起到安南的涂绍煃心中大大佩服,一路上不住的夸赞李过“补之果然了不起,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竟然训练了这样一支精兵。”

    李过谦让道“这也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手下人能做事。”

    涂绍煃更加的佩服“补之手下人才济济,各路俊杰为补之所用,补之实乃大才!”

    一席话说的李过脸都红了。

    正说着,远远的,高平城到了。陪在一旁的莫朝使者阮正平叫道“我们国王莫正宽已经出城迎接了。”

    李过和涂绍煃望去,只见高平城外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一群人的簇拥下,一个人也身着黄色的龙袍,头戴黑纱软帽,正是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莫正宽这些天心里很急,听说大明的援军快到了,二话没说,赶忙出城迎接,正在向这边翘首以盼呢。

    李过看了就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