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天明,聂心和张鼎又收编了一些愿意跟随着的明军和活不下去的百姓,当然都是百里挑一的,共有**百人。

    为什么还要招兵买马,是有道理的。因为对于李过的死讯,张鼎执意不信,就连柳如是也说李过真的凶多吉少了,张鼎就是不信。

    “我李爹是不会死的!谁敢再说我李爹死了,别怪我不客气。”望着张鼎血红的眼睛,没人再说了。

    既然相信李过没死,那就得寻找李过,可是几百人毕竟还是少了些,所以要多招一些人来。但又不能太多,行动不便。

    整顿了几天,这支队伍总算初具规模了。

    这时,把守城门的士卒前来禀告,说是一大队骑兵正飞速的向孟津关驶来,看那旗号,应该是几天前一直纠缠他们的明军。

    聂心和张鼎不住的冷笑“打!”(未完待续。。)u    “军情?什么军情?”聂心听见探马来报,警觉了起来。现在,聂心已不是先前那般死意决绝了,因为柳如是有了李过的遗腹子,想派人把柳如是送回广西,可是柳如是执意不肯。所以,聂心自己绝对不能死,死了谁来保护李过的家眷呢?

    “说,到底是什么情况?”聂心问道。

    “启禀聂爷,自孟津一带来了大约有三千多骑兵,虽然已经安营驻扎了,但离我们很近了。另外,自黄河北岸,渡过了一支骑兵,大约有二百多人的样子,正向我们赶来。”探马回报。

    “啊!这摆明了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啊!”聂心冷笑着。

    “聂爷!宰了他们,为虎爷报仇!”郝千斤声音悲壮,大吼着,挥动着他的九环大刀,当啷作响。

    “慢!现在找到虎爷踪迹最为重要!另外,保护如夫人她们也是重中之重。所以,不是跟敌人死磕的时候。”聂心吩咐。

    “那怎么办?”郝千斤眼睛通红,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聂心沉思了片刻,命令道“派五十个人对孟津的几千骑兵进行监视,五十个人保护如夫人他们!其余的二百人迎击那小股的明军,咱们三百人打几千人是不成的,但一对一的干掉一些明军,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我这就去准备!”郝千斤腾的蹦了起来,走了出去。

    远处的小股明军飞驰而来。这些人衣甲鲜明,队伍整齐,一看倒也是训练有素的。现在竟还有这样精锐的明军。聂心倒也暗暗惊异。

    郝千斤大吼一声,正要纵马进攻,聂心突然叫住了他“千斤,不对头,这些人的队列我看着怎么这样眼熟呢?”

    郝千斤一愣,是啊!前面的队伍若不是穿着明军的衣服,一举一动如同自己的队伍。

    “亮旗!”聂心想到了一种可能。

    掌旗官立刻将卷着白虎大旗亮了起来。望着这面大旗迎风招展,聂心心情悲痛。

    可是这时。对面阵地上的明军却突然发起喊来“虎爷!虎爷!”

    一员小将跑到了前面,笑容满面的催马赶了过来“李爹!是我,我是小鼎子!”

    聂心等人一见,悲苦之心略微消减。伤心之痛却愈加的浓烈,原来是小将张鼎到了。

    张鼎赶到聂心等人跟前,笑着说“自从张家口关外分开,我便按照计划风尘仆仆的寻找你们,一路上也着实打了好几仗,越打兵马越强壮了!要不是着急赶路,我会收编很多的人。但我还是增加了一百多人马。马是健马,人都是没了出路的十七八的棒小伙子,能干、听话、还勇敢!”

    聂心望着兴高采烈的张鼎。不知该如何说话才好。整个李过的队伍之中,张鼎对李过的感情极深,该怎么对他说出李过的死讯呢?

    “我李爹呢?”张鼎极是机灵。猛然感觉气氛不对,收起了笑容,问道。

    “你李爹可能凶多吉少了!”众人的身后传来了声音,柳如是担心战况,不顾劝阻,赶了过来。

    “什么?”张鼎一惊。连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聂心便将事情的原委一点一滴的讲了出来、

    张鼎越听越心惊,等到聂心说完。大叫一声“我李爹是不会死的!”说完,扑通一声从马上栽了下去。

    众人赶紧搀起张鼎,却见张鼎已经昏了过去,众人手忙脚乱的掐人中,揉脑袋,半晌,张鼎才醒转过来。

    张鼎放声大哭,哭的众人心酸。一会又失声大笑,笑声刺耳、渗的慌。众人正要相劝,张鼎突然不哭也不笑了,他声音平静,恶狠狠的说道“这么说,是田敬贤他们害死了李爹的。”

    “对!就是这帮狗杂种!”

    “那就杀了他们!”张鼎冷冷的说道。

    。。。。。。

    几天来,从孟津出发的明军骑兵试探着向李过的残兵发起过一次攻击,可是没想到,李过的残兵竟然如此强悍,当场一阵火枪射击,打死了七八十的明军,几个明军冲的猛,竟然被活捉了。

    领队的明军参将是个机灵人,只想立功,不想冒险,所以并未猛攻。而李过的残兵只是慢慢的后退,并不前进。明军参将便紧紧的跟随着,并严密的防守,目的就是想拖垮李过的残兵。

    这样走了两天,相安无事。第二天一早,明军起身准备接着跟进,可他们突然发觉,李过的残兵并未拔营。简易的营帐外用树干扎起了围栏,十几面旌旗迎风招展。虽然看不到李过残兵的影子,但营帐内传来的咚咚的战鼓声。那战鼓声已经响了一夜了,害的所有的明军都没睡好觉。

    明军参将看着这奇怪的现象,猛的大惊,“退!,快退!后退十里安营!”

    明军骑兵立刻快速向后退去。

    一名小校有些不解“大人,为何这么着急的后退啊?”

    明军参将大骂“你个蠢蛋,难道你还没看出来么,这些家伙突然停下不走,一个劲的敲鼓,想必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为李过报仇呢!咱们不跟他们硬碰硬,拖!拖死他们!把他们的斗志拖没了,再剿灭他们岂不易如反掌?”

    那小校大是佩服,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大人高明,实在是高明!”便和其它人如飞一般的撤了。

    可是明军的参将好生奇怪,整整一天,也不见李过的残兵出战。又过了一天,李过的残兵依然无声无息,只有战鼓咚咚的敲响。

    第三天早上,明军参将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头,命令一小股明军前去查看情况。

    那小股明军战战兢兢的进了李过残兵的营帐,一会变如飞般的回来,向明军参将禀告“大人,我们上当了!营帐之内没有人,只有一只羊被栓了起来,吊在鼓的上面,那羊蹄子不住的踢踏,踢得鼓咚咚的响呢!”

    跑了?明军参将放出哨探,却不见李过残兵的影子。明军参将想了想,跺脚道“哎呀,是不是这些人前去攻打孟津了!”

    一旁的小校说道“孟津关城墙坚固,他们那点人怎么可能攻的进去呢!”

    明军参将摇着脑袋“不对,这些人实在是太狡猾了,硬攻孟津他们是攻不进去的,可是就怕他们使诈啊!撤兵,回孟津关!保护巡抚大人要紧!要快!”(未完待续)    &;nbsp&;nbsp&;nbsp&;nbsp最开始,对于跟在屁股后面的一支明军,李过并不在意。∷四∷五∷中∷文但是那支明军毕竟讨人厌,所以,三天前,李过带着骑兵向那支明军杀去。可是远远的,李过的人马还没等接触到明军,那支明军便飞快的落荒而逃了,再也不见了踪影。

    &;nbsp&;nbsp&;nbsp&;nbsp跑了也好,李过安心的在怀庆附近待了五天。可是李过很失望,当确实没有李自成的消息后,便向南出发了。

    &;nbsp&;nbsp&;nbsp&;nbsp李过去的方向正是孟津渡,这和怀庆知府田敬贤判断的相同。

    &;nbsp&;nbsp&;nbsp&;nbsp孟津渡是一个大的渡口,渡口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在黄河的旺水期和枯水期,因为淤泥的缘故,渡口的位置是不同的,大家细想一下便会明白。此时,虽未到旺水期,但上游的水势突然猛增,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滚滚而下。

    &;nbsp&;nbsp&;nbsp&;nbsp在华夏,黄河是母亲之河,那奔腾的河水令人畏惧。尽管黄河并不是华夏第一大河,没有长江大,但没有人敢不敬畏黄河的声势。就连一代伟人也只是畅游了长江,未曾游过黄河的。

    &;nbsp&;nbsp&;nbsp&;nbsp所以,李过想要渡过黄河,便只能到孟津渡去。在平时,三百多人和六百多匹马也不是小数目,能够承载着这么多人一起过黄河的只有孟津渡。

    &;nbsp&;nbsp&;nbsp&;nbsp李过带着人赶到了孟津渡,很轻易的占领了黄河北岸的渡口。

    &;nbsp&;nbsp&;nbsp&;nbsp“虎爷,您真的打算从这里直接过河?”聂心问李过。

    &;nbsp&;nbsp&;nbsp&;nbsp“你说呢?”李过其实早有打算。

    &;nbsp&;nbsp&;nbsp&;nbsp“不妥。”聂心晃着脑袋。一边看着李过一边说道“正面到达黄河对岸,有点过于牵强了。”

    &;nbsp&;nbsp&;nbsp&;nbsp“嗯,你说说看。”李过点着头。心想,好军师,和自己想到一块了。

    &;nbsp&;nbsp&;nbsp&;nbsp“首先,河对岸是孟津关,也称河阳关。是卫护洛阳的八关之一。这里自古便是一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所以,这里防卫森严。不易攻取。倘若我大军压境,自然不必怕他。可是现在我只几百人轻装上阵,攻取孟津关怕是损失很大。”聂心说道。

    &;nbsp&;nbsp&;nbsp&;nbsp“有道理,你接着说。”李过赞同,这也是他的想法。

    &;nbsp&;nbsp&;nbsp&;nbsp“另外。我早就派出了侦骑打探,几天前在怀庆府,一直跟着咱们的那股明军已经过了黄河。”聂心也是极其重视情报的。

    &;nbsp&;nbsp&;nbsp&;nbsp“哦?这股明军倒是什么意思呢?从怀庆府一直跟到这?”李过问。

    &;nbsp&;nbsp&;nbsp&;nbsp“我已经打探清楚了,这股明军是怀庆知府田敬贤的人,咱们在怀庆府攻打的田家庄就是他的。”聂心回答。

    &;nbsp&;nbsp&;nbsp&;nbsp“原来是这样,看来他是想报仇来了,怪不得一直跟着咱们。”李过明白了。

    &;nbsp&;nbsp&;nbsp&;nbsp“据探子禀告,田敬贤带着人过河后,特意留了足够的船只在北岸。正好够我们过河的,这里面大有文章。”聂心眯着眼睛。

    &;nbsp&;nbsp&;nbsp&;nbsp“你的意思?”李过笑了,他听懂了聂心的话。

    &;nbsp&;nbsp&;nbsp&;nbsp聂心也笑了“我的意思就是船在我们手里。我们还非得在孟津关强渡么?既然河对岸有埋伏,咱们不去不就行了!”

    &;nbsp&;nbsp&;nbsp&;nbsp李过哈哈大笑,“不错,黄河这么长,哪里不可以上岸呐。”

    &;nbsp&;nbsp&;nbsp&;nbsp于是,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李过便带着人马离岸上船了。

    &;nbsp&;nbsp&;nbsp&;nbsp听说李过到了孟津渡。田敬贤便睡不着了。不但自己不睡,还日夜不停的派人监视着河对岸李过的动静。

    &;nbsp&;nbsp&;nbsp&;nbsp这天一早,眼看着李过等人上船,田敬贤不由的大喜,奶奶的,李过,你赶紧过来吧,今天非得让你死在我的手里。田敬贤早就联系了孟津守将,将孟津关的大炮对准了渡口处。

    &;nbsp&;nbsp&;nbsp&;nbsp可是看着李过的船驶到黄河的中央,却向下游驶去。

    &;nbsp&;nbsp&;nbsp&;nbsp田敬贤顿时大惊,坏了,这李过实在是太狡猾了,要跑!

    &;nbsp&;nbsp&;nbsp&;nbsp于是,田敬贤大声的命令“开炮!快开炮!”

    &;nbsp&;nbsp&;nbsp&;nbsp“这个。。。。”开炮的炮手一时为了难,对田敬贤一拱手“大人,咱们的炮虽然是红衣大炮,可是目标太远,打不着对方啊!”

    &;nbsp&;nbsp&;nbsp&;nbsp田敬贤对着炮手就是一巴掌“开炮,打死李过!不然老子饶不了你!”

    &;nbsp&;nbsp&;nbsp&;nbsp孟津关的守将见此情况,心中很不乐意,打狗还得看主人吗!这一大早晨的跟在田敬贤的身后晃来晃去的,早就不耐烦了,要不是看在他是田贵妃的亲戚,懒得理他。

    &;nbsp&;nbsp&;nbsp&;nbsp“开炮!管他打中打不中,把咱们的心意尽到了!”孟津守将说道。

    &;nbsp&;nbsp&;nbsp&;nbsp于是,孟津关的大炮响了起来,炮弹嗖嗖的向河面飞了过去,离李过的船还老远,炮弹便落下了水,溅起一个个水柱,对李过没有造成半点的威胁。

    &;nbsp&;nbsp&;nbsp&;nbsp可是事有凑巧,一座大炮的炮膛里面装多了火药,轰隆一声,竟将大炮的炮筒炸裂了。

    &;nbsp&;nbsp&;nbsp&;nbsp而那颗炮弹飞得极远,轰的一声!打中了李过座船旁边的一艘船。

    &;nbsp&;nbsp&;nbsp&;nbsp那艘船不是很大,但也运了七八个人和十几匹马。炮弹打的准且狠,竟然一下子将那艘船打成了两截,船上的人和马纷纷落入水中。

    &;nbsp&;nbsp&;nbsp&;nbsp李过和其余船只上的人赶快捞救落水的兄弟,只是河水凶猛,有的弟兄已经被卷走了。

    &;nbsp&;nbsp&;nbsp&;nbsp“李爹!。。。咕噜!。。。救我!。。。。”

    &;nbsp&;nbsp&;nbsp&;nbsp李过顺着声音一看,是林丹汗的儿子扎布。好在小扎布是贴着李过的船向下游漂走的,离得还不远。

    &;nbsp&;nbsp&;nbsp&;nbsp李过本来对自己的士卒爱如子弟。特别是对扎布、如同亲生儿子一般。小扎布对李过无比的敬爱,视如生父,李过当然是要救的。

    &;nbsp&;nbsp&;nbsp&;nbsp可是黄河水流湍急,扎布小小的身体在水面起伏,眼见得不行了。

    &;nbsp&;nbsp&;nbsp&;nbsp现在让别人救是来不及的,李过情急之下,一把拉着船栏杆,一面将身体探出船外,把手探得远远的,一下子拉住了扎布的胳膊。

    &;nbsp&;nbsp&;nbsp&;nbsp同船的聂心见到李过竟然做这样的危险动作,吓了一跳,赶忙扑了过来,想要拉住李过的身体。

    &;nbsp&;nbsp&;nbsp&;nbsp可是这时,意外发生了。

    &;nbsp&;nbsp&;nbsp&;nbsp船的栏杆年久失修,加上李过用的力猛,只听咔嚓一声,李过竟将船栏杆拉断,李过和刚被拉出水面的扎布一起掉进了黄河里。

    &;nbsp&;nbsp&;nbsp&;nbsp聂心吓得汗毛都竖了起来,面如人色,声音嘶哑的大叫,“虎爷!快!快救虎爷!”

    &;nbsp&;nbsp&;nbsp&;nbsp一时之间,混乱纷纷,士兵们都大吼大叫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可是黄河水势太大,李过和扎布在河面上露了几下头,便被滚滚的黄河水裹挟的无影无踪了。

    &;nbsp&;nbsp&;nbsp&;nbsp聂心吓得浑身如筛糠一般,抖个不停,命令所有船只仔细寻找李过的影子。

    &;nbsp&;nbsp&;nbsp&;nbsp可是黄河苍茫,再也看不到李过的踪迹了。

    &;nbsp&;nbsp&;nbsp&;nbsp聂心放声大哭,所有的人也都感到天塌下来了一般,整个江面上哭声一片。

    &;nbsp&;nbsp&;nbsp&;nbsp顺着黄河找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还没有李过的影子。

    &;nbsp&;nbsp&;nbsp&;nbsp聂心噗的吐出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未完待续)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这一日,到了河南的怀庆府,也就是现在的沁阳一带,李过带人前去打粮。因为李过的将士勇猛,接连攻破了几个寨子。

    其中,一个叫田家庄的坚固寨子;也被李过用计攻破了。

    李过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寨子,竟然钱粮无数,所获颇丰。李过一打听,原来是怀庆知府田敬贤私庄。所谓私庄就是整个庄子都是田敬贤一家的,庄子里的人都是田家的佃户。

    这田敬贤好厉害啊!李过仔细一问,原来田敬贤虽然是个知府,却是当今崇祯最为宠爱的妃子田妃的叔伯哥哥。

    “妈的!这些皇亲国戚都发了!让老百姓们受苦。”李过骂道“查!好好查一查,要是姓田的这家无恶不作,饶不了他们!”

    为富不仁说的就是田家这样的人,倘若堂堂正正的做生意发的财,李过绝不会这样。

    可是,看着颤颤巍巍的田老太爷被带到了李过的面前,李过有些心软了。

    李过其实也是个尊老爱幼的,看到田老太爷的情形,便问道“要是这老头没什么大恶,便饶了他!”

    一旁的聂心笑道“爷,别被这家伙蒙骗了,他只是做样子给你看呢。这家伙身上有十几条人命呢,上个月,为了佃户王大山的女儿,活活逼死了王大山的全家。”

    “啊?!”李过气得够呛“剁了他!”

    于是。便将田老太爷给剁了。

    剁了就剁了,李过并没想太多。只是那田敬贤躲在怀庆府,算他命大。也没工夫理他,李过只想赶路,并不想逗留。

    于是,李过命人带上一部分足够的银两和给养,其余的都散发给了百姓。

    听说田家庄放粮,周遭的农民们纷纷赶来。

    李过望着欢天喜地的百姓,心中感慨。若是老天开眼,得了天下。说什么也不让百姓受苦。

    百姓们对李过心中感激,一边背着分来的粮食,一边询问,给他们分粮食的是谁。

    聂心早就嘱咐了所有的士兵。不得透露李过的半点消息,所以,百姓们并不知道李过是谁。

    可不巧的是,有一个人是原来三边洪承畴手下的兵士,叫白三的,后来逃兵回家混生活,认得李过。

    白三便对其余的人说道“你们不知哩,这个人叫李过,当年西口关大败后金的就是他!那可是活菩萨哩!他对百姓好。对自己的士兵好,好多的人都拥戴他!”

    “哦!知道,除了袁崇焕打败过鞑子。现今也就只有他了。”众人恍然大悟,他们也都听说过李过这个人“白三,这个人真的有那么好吗?”众人问。

    白三不住的点头“好的很!不怕大家笑话,我要是不怕死,早就投奔他了!你们不知道么,这人是天上的白虎星下凡。是真龙天子的命哩!”

    “是么?”

    “嗯!十八子得天下的话你们没听说?白虎啖日的事你们没听说?我看这世道乱纷纷的,将来天下准是他的。”白三一阵乱说。

    “也未必。不是说山陕的巨匪李自成是真龙天子的命么?”

    白三一撇嘴“那怎么能跟李过比!不信你们瞧着吧,我说的准没错。”

    “白三,你就胡说吧,这话要是被官府听见,还不剥了你的皮?”

    白三顿时慌乱了起来“哎呀,各位叔叔大爷,是我胡说,可不要乱传啊!”

    众人笑了起来。

    不过,大家对李过感恩戴德,还是四下里宣扬起李过的好,谁想,这竟然给李过惹上了一场大祸。

    怀庆知府田敬贤早就听见流窜过来一支人马,所以,他立刻将怀庆府城的大门紧紧的关闭。

    田敬贤并不知道这是李过的队伍,但不管是什么队伍,都需要严密的防范,不管是官军还是民军。这世道不太平,官匪都差不多。

    其实,怀庆府一带也有两支起事的土匪,但田敬贤和他们不但相安无事,而且,有些时候还要借助他们的势力,帮自己做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所以,怀庆府一带,最好的土地明里暗中都归田敬贤所有。

    田家庄就是田敬贤的。田敬贤的老太爷就住在那个庄子里。田敬贤曾劝自己的老爹进府城享清福,可是田老太爷住惯了乡下,也舍不得那里的瓶瓶罐罐,一直不肯。

    也罢,田敬贤心想,毕竟怀庆府境是没有人敢造次的。再者,即使来了流窜的匪患,也是不妨的。田敬贤虽然贪婪,但怀庆府的城墙修的很坚固。怀庆府的城墙不但坚固,田家庄的寨墙更坚固。田敬贤有经验,流窜到这里的匪患都是不足为虑的,他们是不肯花大力气攻城夺寨的。一般的情形,坚持几天,匪患自解。

    可是这次不同,自李过的人马出现后,田敬贤就与田家庄的消息断绝了,听到的只是流言。直到李过的队伍开拔,田敬贤才得到了准确的消息,田老太爷被杀,家产被分了。

    田敬贤大惊,连忙派人打探消息,要把所有的事情详详细细的打探清楚。因为是知府大人的事,手下人不敢怠慢,很快,消息便探听了出来。并抓获了认识李过的白三,据白三供述,来到这里杀了田老太爷的是李过。

    是他?田敬贤一惊。

    李过很有威名,即使在河南一带,还并没有见识到李过军队的威猛。尽管只是听说,但轻易也不会有人敢冒犯李过的虎威。

    不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是四大恨之首。

    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华夏人,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这种仇恨。一向不把旁人看在眼里,骄横跋扈的田敬贤更是不肯放手。

    田敬贤心想,他李过再厉害又能怎样?听说也就几百人,怕他?

    可是一点将,倒把田敬贤气个够呛。手下的参将、游击纷纷推诿“大人,万万不可浪战!那李过如狼似虎,岂不闻当初在西口以弱旅击败后金十万强虏?”

    田敬贤骂道“你们这帮窝囊废,他只有几百人,咱们上千人马?连打也不敢打吗?”

    一个参将回道“大人息怒,为了田老太爷报仇,弟兄们当然敢舍身忘死的!可是自古兵书有言,尚未开战,谋划在先。我们不妨一面带领人马远远的跟随李过这贼,一面火速通知巡抚常道立常大人,相机行事才对。”

    田敬贤又大骂了这群军官一阵,可是没有办法,只得一面跟随李过的人马,一面等着河南巡抚常道立的到来。

    按照常理讲,李过都是兵强马壮的骑兵,并且每人至少两匹马,若是纵马狂奔,田敬贤连影子都摸不到。

    可是事情赶巧,李过却突然停了下来。原因就是李过得到消息,说是有一股李自成的义军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出没,李过便派人前去打探。后来证明这个消息是错的,白白耽搁了五天。

    见到李过停了下来,怀庆知府田敬贤不明所以,但是也不敢进攻,也停了下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过怎么不走了?田敬贤不知道。

    但田敬贤分析,李过是一定要回广西的,那他走那条路呢?田敬贤心想,李过的人绝不会顺着黄河走水路的,因为那样会经过郑州和开封等大都市,危险性很高。所以,田敬贤判定,李过一定会渡过黄河向南走。离这里最近,并且最大的渡口便是孟津渡。

    孟津渡在今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是黄河中下游很重要的一个渡口,要想快速的将人马渡过黄河,只有在孟津渡才能找到足够的船只。所以,田敬贤突然有了一个很阴险的想法。(未完待续)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中原
    其实,性格影响人的一生。

    有某种的性格,便会有某种的境遇。这并没有所谓的幸运或是不幸,只是有因有果罢了。

    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李过的性格也有很多缺陷,按照常理,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干大事的人必须要心狠手辣!要厚黑!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讲的是春秋大义!在暗地里都干着不是人的事,要做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根据历史规律,成功的王侯将相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譬如刘邦。

    当初,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项羽让刘邦投降,否则,就要把刘邦的父亲煮成羹。谁知,刘邦说了一句话,让项羽也服了。

    刘邦面带笑容的对着项羽说道“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爹跟你爹差不多,你要是真想把他煮成肉粥,可千万要给我一碗尝尝鲜呐!

    当然,面对强敌,刘邦不肯投降是正确的选择。可如此看淡自己的父亲的危险境地,并且能很是坦然的、自然而然的说出上面一番话的,刘邦是第一人。

    再说说刘备,属于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的一类人。但凭着一股子厚黑劲,硬生生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单凭丢老婆这件事就可见一般,而且不是一次丢老婆。

    第一次被吕布打得屁滚尿流。老婆丢了。好在吕布仗义,把刘备的老婆又送了回来。第二次刘备的老婆又被吕布的部将高顺抓了。刘皇叔毫不知羞的说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样冠冕堂皇的话。

    这还不算。第三次刘备跑得急,不但媳妇跑丢了,连儿子都丢了。好在有了赵子龙,把儿子救了下来。刘备直接把儿子丢到了地上,然后一阵豪言壮语。

    这样的事,李过做不出来。李过的真实想法就是,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就像刚刚把河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