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可别是要造反吧!涂绍煃心一横,不行,非找李过问个明白!

    于是,涂绍煃便来了。

    李过赶紧命人安排酒菜,涂绍煃一摆手“补之,咱们不用这个,我今天有事来找你!”

    李过一愣,“大人,您说,咱们不见外!”

    “好!补之,老夫就想要你句话!你是不是想造反!”涂绍煃也豁出去了。

    把李过问得楞眉楞眼的“大人为何如此说呢?”

    “你且别管我为何说,你就回答我的话就是了!”涂绍煃接着问。

    李过就是要造反,但现在却不想扯起大旗!

    其一,李过在原时空也是个宅男出身,一般宅男做事都要讲一个稳妥,如果一旦要做,就必须成功。而此时时机还是不够。

    其二,广西在当时毕竟荒僻,人口不多,过去造反是讲究声势浩大的。人太少还是成不了事。

    其三,李过虽然有莫朝和后里朝的进贡,但是一旦要打起仗来,钱粮能不能供应得上,还是问题。

    其四,现在向北方进攻,先别说能不能打得赢打不赢,到了北方还要和李自成等人自相残杀,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叔侄,李过也不愿意背弃弑杀叔父的恶名。

    其五,李过真的是想着大海。李过的意思先不去窝里斗,因为在李过看来,不管是建州满人,还是草原部落,都是一家人。要干先把外国人干趴下,那样既可以拥有广阔的海洋,也能有相当大的金钱收益。有了钱,再造反也不迟!

    所以,李过说了一句“有崇祯帝在,绝不造反!”

    “当真?”

    “当真!”

    涂绍煃听了李过的许诺,心中大喜,因为崇祯帝年纪轻轻,活上几十年不成问题,到时候崇祯老了,李过不也老了么,那还造什么反!

    涂绍煃这才笑容满面的说“补之,我信你!不过现在军屯的规模也太大了吧!我看也够了,就不要再军屯了吧!”

    “行,依你!”李过一口答应。因为现在军屯的范围确实不小,而且基础还要扎实些,李过已经命令孙登科搞宣传去了。所以,李过现在也想停一停,等基础工作做好,李过还是要继续大范围的搞下去。

    涂绍煃有了答复,饭也不吃,高兴的走了。

    这时,躲在后厢的柳如是走了出来。

    “李将军,你不是在骗人么?难道你没有反意?”柳如是还是接着她的话题。

    “如是,你为何如此较真呢,不管姓朱的还是姓李的当了皇帝,又能怎么样呢!只要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就是好皇帝!”李过说完,双手拥了拥柳如是的肩膀。

    柳如是脸一红“才不管你的王朝争霸,可是不许你动手动脚的!”说完,用手巴拉着李过的手。

    李过哪里肯松开,这些天柳如是撩拨的自己心里发火,再加上李过猛然发觉柳如是思想开通,还会葡语,是个人才。

    人才!李过自然是不肯放手的。

    于是,在柳如是的娇喝中,李过扛着她进了后屋。

    李过一边走一边说“如是,我其实是有事想请你帮忙的!”

    “什么事?你先放我下来再说。”

    “乖,不要动,我就是想让你做一些个媒,给那几个葡国人找几个老婆。”

    且不说柳如是能不能帮李过这个忙,李过先与媒婆成就了好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讲海
    西马窦见李过问,倒也不隐瞒,西马窦这个葡国人倒也实诚。他对李过说道,葡国已经不是海洋霸主了,并对李过详细的讲起了现在海洋上的状况。

    说起海洋霸主,不得不说说航海的发展史和海军的发展史。

    其实华人天生聪明,吃苦耐劳,各个方面都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毋庸置疑。其中就包括航海。

    在现代人脑海里的航海发展史中,哥伦布绝对是个很有名气的人,因为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但这种观点李过却从不认同。李过一直认为,发现美洲大陆的应该是华人。

    第一,就是公元五世纪,中国佛教高僧慧深曾到美洲的墨西哥等地传教。唐代姚思廉编撰的《梁书》。《梁书》卷五十四《东夷列传》中有一段重要记载: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到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于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年不坏,多蒲桃。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这里说的扶桑国不是我们东边的那个岛国邻居,而是墨西哥。

    过去不少人把扶桑说成为东瀛列岛,实际上是错误的。几乎在中国宋朝以前所有的史籍中,对东瀛列岛的正式称呼都是“倭国”,倭国的位置,只是在“带方东大海内”,“去带方万二千余里”;而扶桑国的距离经过对史料上路途的计算。与华夏相距三万余里,比倭国远得多了。由此可见。慧深去传播佛教的国家不是倭国,而是墨西哥是无疑的。

    那慧深到了美洲发现的是什么人呢?李过认为也都是华人后裔。曾有西方人撰文,说是美洲人原始人种来自欧洲,那纯粹是扯淡。且看看那些原住民印第安人。长着一张东方人的脸,说他们来自欧洲,打死李过也不信。

    第二,当年帮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出海,这是有很明确记载的。

    这些都说明了华人的航海事业是从很早就开始了。

    而华人的海上军事力量也相当了不起,最为辉煌的当属郑和的船队。只是可惜风光不在。

    而此时,西方的海上争霸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听着西马窦的介绍,李过一点一点的明白了。

    原本。葡国确实是整个海洋上的霸主。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海外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

    葡国在非洲东海岸和印度东、西部海岸拥有大批贸易据点,控制了印度洋岛屿锡兰、霍尔木兹、马六甲、香料群岛和澳门。并在倭国拥有一个据点,在巴西也建立了一个立足点。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

    但是葡国毕竟太小,不比华夏地大物博,人更多。人多有坏处,但也有好处。至少从打群架来说,人多的一方还是占有优势的。

    葡国首先吃的就是人少的亏。1610年。葡国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六千名海员,这点人够干啥的!人员太少以至于根本无法驾驭其全部船只。所以,因为人少,控制不了局面,慢慢就丧失了海上的优势地位。

    听到西马窦介绍到这里,李过不住的点头,很好,我华夏人数充足,人够。

    那现在是谁在主宰海洋了呢?根据西马窦的说法,李过明白了,没有!当时西方的海军实力都很不错,像英格兰,西班牙,荷兰,都是海上强国,但都没成为霸主。

    李过心中高兴,也多亏自己穿过来了,看来自己的任务很重。

    不过怎么样的安排下一步的计划,倒也是个难题,还是得周详的考虑。

    见西马窦讲完,李过命人带他下去,安排酒食,好好的招待他和那几个葡国人。

    然后,李过站起身来,对着听的朦朦胧胧的各个将领,李过问道“大伙刚刚都听明白了吗?”

    底下没有人吭声。

    半晌,李十二问道“哥,你和那个西马窦讲的倒是听明白了,可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在华夏当个皇帝就完了,管海里的事有什么用!”

    李过骂道“蠢蛋,咱们这一代可以不管,难道咱们不考虑子孙后代了?等以后,咱们没水师、没海军,这些番夷打咱们怎么办?要把整个海边都垒砌起来,变成另一道长城?那不行,那叫闭关锁国!”

    李过扫视了一圈,接着说道“你们记住,以后对水师的发展,对大海的重视决不能比陆上差,我们每个人都要先有这种意识,才能争霸大海!”

    “争霸大海有什么好处?第一我们能挣到钱,第二,我们的地盘会更大。等我们真的实力够大,真的能实现在大海里称王称霸,跟着咱们的人只要愿意,都派出去,都当个王爷什么的?管几个海岛,或是管一片陆地,都是王!”李过又开始一阵许诺。

    不过这些家伙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李十二嘟囔着嘴说道“哥,以后真是那样,可别把我封出去,我就留在你身边。”

    谷英、牛得草等人也站了起来,孩儿兵的罗虎、王四等人也站了起来,纷纷表态,要留在李过的身边。

    李过气的大骂“少他娘的扯犊子,老子稀罕让你们去,告诉你们,到时候,有的是人愿意去!”

    刘体纯也站起了身,帮着李过呵斥这些将领“都闭嘴,虎爷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说什么废话!难道你们忘了军纪,一切行动听指挥了么!”

    这些人方才不吭声。

    等这些人退下去,李过直发愁,大伙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不够。其实,李过有些多余了,有些个事是水到渠成的。

    这时,李过的身后突然传来了咯咯的轻笑,李过一回头,原来把她忘了。

    笑的人是柳如是!(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海上霸主之梦
    一会的功夫,刘体纯等人急三火四的赶了来,听说李过召集重要的将领开会,都以为李过又开始有了新的作战计划,纷纷磨手擦掌,准备请战。

    李过看看这些情绪激动的家伙,心中好笑。。

    李过告诉他们,抓到了几个佛郎机人,等会要询问他,所有的人要在一旁乖乖的听着,不许擅自喧哗!有喧哗者,用板子打屁股!

    李过手下的众人大多不识西人,但也听说过佛郎机,他们使得各种类型的炮就叫佛郎机炮。可是大家对佛郎机人并不在乎,因为当时尽管明朝衰微,但毕竟地大物博,对西人统称番夷,并不看重。

    所以,听说只不过抓了个番夷审讯,很多武将不以为然。

    李十二站起身“哥,我还有点军务等着处理。”

    “什么军务?”李过问。

    “也没什么,就是平常观看士兵操练。”李十二说。

    李过看看其余的一些武将也准备起来告退,一指李十二,喝道“给我坐下!”

    李十二只好坐下了。

    李过又是一指“记住,闭嘴!”

    李十二一声也没敢吭。其余的人也乖乖的不吱声了。

    李过站了起来,对众人说道“等下那个佛郎机人来,大伙都好好的听听,你们也要长长见识。不要总是一副小农思想,不能老是自以为是!不要以为打了胜仗就很了不起。要学的多着呢!你们要多听、多想,不要插嘴。”

    李过一指宋应星“来,应星。你坐的靠前一点,等下有很多东西你更用的上。”

    正乱哄哄之中,那个佛郎机的西马窦来了,洗的干干净净的,也给他换了一身衣服。

    李过让那个西马窦坐到了自己跟前,然后开始发问,柳如是开始翻译。

    “你是葡萄牙人么?”李过问。

    “是。大人。”西马窦点点头。

    “你们是怎么到了这里的?”李过问。

    “回大人,我们遭遇了台风。是被台风刮来的。我们的船体受损,死了不少船员,只剩下我们几个人。”西马窦回答。

    “听说你们以前是海上的霸主,现在还是么?”李过接着问。

    “大人。不瞒你们说,现在不是了。”西马窦一脸的苦笑。

    “哦?那现在哪个国家是海上的霸主呢?西班牙人?”李过好奇的问。

    西马窦便讲了起来。

    李过一边命人让人给西马窦沏茶倒水,一面告诉西马窦不要着急,慢慢的讲,不要怕时间长,只要他讲的明白,讲的详细,会有赏赐的。

    大伙看着李过对这个佛郎机人礼节很是讲究,不觉纳闷。心想,虎爷对这个番夷客气什么?

    其实,李过有李过的心思。那就是海洋的版图和霸权。

    其实海上的力量,在明初的时候是明朝海军的实力最大。

    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

    1373年和1374年中国海军两次追击倭国海盗直至琉球群岛。

    1409年在北部湾击败安南海盗。

    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

    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

    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世界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

    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诸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

    但是到了明朝中期,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国海军迅速衰落,使明帝国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安全空间急剧萎缩。并由此改变了东半球的力量格局,影响了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

    这样伟大的霸业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衰落,从而酿成了世界海洋霸权史上最大一次的梦想破灭。

    明朝的海军的衰落始于明朝中期,其具体表现为三点

    第一:沿海卫所空虚,水师士气低落。卫所军是整个明朝的一个制度弊端,卫所的军人待遇微薄,每一月仅一石粮饷,加之受到军官的盘剥,生活困苦,士兵大量逃亡。在数量锐减的同时,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衣食无着,漫无纪律,军官不知作战,只知道盘剥士兵,官兵互相视若仇敌,可谓“无用之将统无制之兵”。

    第二:舰队减少,舰船破损。卫所军的锐减,也导致海军人员的锐减,这样就导致了战船的减少,没船还打什么仗!

    第三:海防战略退步,当时的明朝海军已经由明初实行进攻型的防御战略,转变成了收缩海防线保守型防御,远洋舰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海军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曾经有研究过明朝海军的学者不无痛心的说道,明朝海军衰落的影响极其深远

    第一就是丧失了对北印度洋一带的控制。

    其实中国商人做生意,能吃苦耐劳,头脑灵活。早在唐宋时期,便有不少的中国商人在在印度洋做生意,并在在印度海岸设立了不少中国人的商站。在郑和海上远征中,通过军事威慑和和平贸易,使许多印度洋国家成为明朝的藩属,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

    但是随着明朝海军的衰落,这一切不但失去了扩大商业贸易的机会,也失去了华夏的海上的军事屏障和贸易通道,更丧失了华夏成为全球性强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第二就是丧失了对附近海域、包括东南亚一带的控制。

    当时,明朝的主要属国大部分都在这里,全部中南半岛和大部分南洋群岛都是中国的属国。马六甲和旧港在名义上还是中国的海外领土。

    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来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我国舰队战无不胜,可用置于扩大通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海洋。”

    当时的南洋几乎已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为华夏附庸。南洋之开化,完全属于华夏人的努力。

    有学者称,倘若明朝能一直向明初那样继续经营,等不到欧洲人的东来,南洋诸国已成为华夏的领地了。

    可这一切,都随着明朝海军的衰落化为泡影。

    李过穿越到这个时代,当然是要争霸,随着实力的提升,他不可能不考虑海洋。这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

    所以,筹建海军也是李过的一个梦,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看重那个被俘的佛郎机人西马窦了。

    他要了解现在整个海洋的局势,他要针对性的建设海军,尽管很难,但李过就不相信,凭着他现代人的先知先觉,他一定能称霸世界!

    所以,听说葡萄牙人不再是海上霸主,李过不由的问“那现在谁是海上的老大?”(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小丫头还有这一手
    柳如是正拿着茶壶跟茶盏放到了桌子上,正在低着头,忙着沏茶倒水。一会的功夫,一杯香气扑鼻的新茶递到了李过的手中。

    李过呷了一口茶,甚是惬意。再看看柳如是,一身儒生的打扮,靓丽中带着儒雅,别有一番风情,李过不觉心中一动。

    李过此时考虑将来的计划,正在头昏脑涨之间,猛然见到柳如是如一阵清风袭来,不觉精神舒爽,柳如是的这个样子,倒是让李过有些心猿意马了。

    看着李过的细微变化,柳如是心中暗笑,但还是不动声色,并挖苦李过“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英雄?”

    李过正要回话,却见柳如是放下茶杯,径自去了,倒是惹得李过浑身冒火。李过骂道,这个小浪蹄子,骂我不是英雄!偏偏挑弄的人冒火,自己却走了。

    没办法,李过只得去找黄秀。可偏巧这两天黄秀的身体不方便,而江映蓉更是抱着李太平睡觉,李过越发的觉得火大了。

    于是,第二天晚上,李过又独自一个人到了书房。一半是考虑正事,一半是等着柳如是送茶。

    那柳如是倒也不爽约,还是那个时辰前来,还是送来一壶茶,只不过不是儒生的打扮,而是打扮的像个俏皮的丫头,反而更加俏丽。

    给李过喝了茶后,柳如是又讥讽了李过一句“有眼不识金镶玉!”说完。放下茶碗又走了。

    李过还想着搭讪几句,没想到柳如是又走猛然了,把李过气的发昏。

    第三天。李过索性抱着膀儿在书房里干等,心中想,柳如是这个小丫头要是再敢撩拨老子,老子一定惩罚她!可是这一夜柳如是却没来,害的李过等了大半夜,这下李过火大了,在书房待了一宿。

    第四天早饭。看着和黄秀嘻嘻哈哈说话的柳如是,李过气不打一处来。

    李过正想着对柳如是说几句硬气话。这时,有人来急报,说是在海边训练水军的马世耀和海勇两个派了人来,据说在海边抓到了佛朗机的一条船。也抓了些佛朗机人。

    “人呢?”李过问。

    “在外面大堂里。”负责通报的女兵说。

    佛朗机人,就是明朝对当时以葡萄牙人为首的欧洲人的统称,其实并不准确,不过当时都那么叫。而当时明代的火器,大都仿制于佛郎机,故称佛郎机炮。由此可见葡萄牙人在当时的影响。

    李过知道葡萄牙、西班牙是早期的海上大国,自己也一直对海上霸权极为关注,现在听说将佛郎机人逮住了,李过非常感兴趣。

    于是。李过便走了出来。

    黄秀和江映蓉都是山里人,也出来看新鲜,柳如是也一同走了出来。

    李过便操起英语开问。李过很有信心,当初他的英语虽然只是四级,但沟通还是不成问题的。

    “你们是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干什么?”李过问。

    那几个佛郎机人似乎能听懂几句李过并不纯正的英语,领头的便回了两句。

    可是那个佛郎机人的发音也不纯正,李过只听得懂一句,那佛郎机人叫西马窦。

    于是。两边乱呛呛一通,谁也没听明白怎么回事。

    这时。李过的身后传来了清脆的说话声,李过也没听明白,反正是嘀里嘟噜说了一大通,不过声音倒是很好听。

    李过回过头去,原来是柳如是。而那佛朗机的西马窦连连点头,面露喜色,看样子听明白了。这倒让李过称了奇,柳如是怎么会葡萄牙话?

    那西马窦从海边到南宁府,一道上没遇见一个能听懂他的话的,吃了不少的苦、遭了不少的罪。突然间,一个漂亮的少女说出很标准的葡萄牙语,不觉大喜,西马窦伸出手来,想要跟柳如是握个手。

    哪曾想,李过的这些个兵大多都是北兵,没怎么见过外国人,本来看着这些佛郎机人黄头发蓝眼睛的半人半妖的模样,就警觉半分。这时,一见西马窦伸出手来奔着李过几个人去了,顿时大惊!伤了咱们虎爷可咋好!

    几个身强力壮的亲兵不觉萌发了强烈的责任感,对着西马窦扑了过去,一顿拳打脚踢,等李过喝令他们放手后,那西马窦鼻子流血,眼睛也被打成了乌鸡眼。其余的几个佛郎机人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李过见到西马窦几个衣着褴褛,一副脏兮兮的样子,吩咐亲兵将这几个人带下去洗洗,然后指了指西马窦,命令洗完了带他来见李过。

    这些人下去了。

    李过回过头来,转向柳如是,大为赞赏的夸赞道“真没想到,柳姑娘竟然有这手,连佛郎机话都会讲,真不知你是怎么学会的。”

    柳如是被李过称赞,本欲还有绷着脸,却喜的忍不住,乐了。

    原来,佛郎机人早就来到了华夏,从元朝的马可波罗开始,西方人便络绎不绝的前来,特别是明朝的中后期,以葡萄牙为主的西方人开始进入大明,当然,绝大多数是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地区。诸如南京。

    当然,最开始进入华夏的大多是传教士。包括,在天启七年,汤若望被派往陕西传教。教会的会议在上海孙元化住宅举行,等等。

    而在南京,因为发生过历史上有名的南京教案,所以西方的宗教并不怎么吃香,后来,因为有了徐光启替他们的辩护,情形好些。

    那柳如是也是追求独立创新的女子,对佛郎机人的一些思想和技艺很感兴趣,便跟着当地的传教士学了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

    李过听完,不住的竖起大拇哥,不绝口的称赞。

    柳如是一撇嘴,“我只是个任性的小丫头罢了,有什么可值得夸赞的?”

    李过脸一红,知道那天他对黄秀说的话叫柳如是听见了,赶忙说道“哪里,哪里,柳姑娘大才啊!今天要不是你,我还真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等下还要请柳姑娘帮忙,那个西马窦来的时候,请柳姑娘帮着解说解说。”

    “我能行么?”柳如是瞥了李过一眼。

    “能行!姑娘一定能行的。我以前是‘风尘中不辨物色,不足为天下英雄’,更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倒是请你别见怪。”李过虚心的接受错误。

    柳如是咯的一声笑了起来,李过说的话正是柳如是头两天在书房讥讽李过的话“好,既然我还有用,那等那个西马窦来,我跟你去,帮你解说解说。”

    李过连声称谢,然后,吩咐人,“去!把刘体纯、李十二等文官武将都叫来,让那些个土包子也长长见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是事关心
    李过撤军,实属无奈之举。*哈

    尽管没有实现原有的目标,但是战果也不错,最具有真正意义的就是后里朝每年的一百万两银子和莫朝的二十万两银子。

    虽然每年后里朝可以用粮食和木材等物质来抵换五十万两白银,但剩下的银子和莫朝的银子加起来有七十万两,这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当初添置火器时,南京的兵部以及驻守太监等人给了李过极大的帮助,甚至将江南一带的兵器库里的火器都掏空了。

    所以,李过需要回报他们。而那些人的嗓子急的快长出手来了,那些人在等李过的银子。因为当初李过除了给了他们三十万两银子,而且许诺,等打完仗还会给他们三十万两银子的。

    这银子不能不给,做人不能过河拆桥!那些人还用得上。所以,李过撤军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聂心去了南京府送银子。

    这件事安排妥当之后,就是怎么安置那些被俘获的后里兵,种田是这些俘虏的最好出路。

    俘虏兵中有一个身份很特殊的人,郑铣!后里朝郑主的儿子。其实郑铣的身份在被俘获的几天后就已经暴‘露’了,是清点整顿俘虏的刘体纯发觉的。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让李过知道,因为李过想为陈平报仇,如果知道郑铣没死,李过非千刀万剐了他不可。

    刘体纯和李十二以及赵幼斌等人对此商量了好几天,最后一致认为。郑铣不能杀,因为如果能让郑铣乖乖的听话,那其他的俘虏兵会更好的管理。

    于是。回到广西后,刘体纯将这件事对李过说了出来,并讲了自己的想法。

    李过瞪了刘体纯一眼“体纯,你当我不知道郑铣还活着?我就想看看你能瞒我多长时间。那个给你养马的、脸‘色’白白的是郑铣吧?老子早就知道了。”

    刘体纯赶快跪了下去。

    李过拉起刘体纯,说道“体纯,你为了我好,我还不知道么?现在把那个郑铣叫过来吧。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说!”

    一会的功夫,郑铣神情紧张的来了,见到李过直接就跪下去了。头都不敢抬。

    李过看着郑铣,眼珠子瞪得溜圆“郑铣,我真的想剐了你!要知道你‘射’死了我一员大将!”

    郑铣吓得瑟瑟发抖,南太原的一仗。已经把郑铣打的服服的了。

    “不过。你要是真的为我所用,我倒是可以考虑不杀你,而且,你跟我干二十年后,我可以放了你!”

    郑铣将头磕的梆梆响,“我郑铣愿意为大人效力,做牛做马都行!”

    “好,那我就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