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無花魄-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间自古就有仙、凡的区别。凡人,外吃五谷杂粮、内拥七情六欲、必遭生老病死;仙人,饮精华甘露、控帝皇之魂、修天齐之身。仙和凡虽然有天壤之别,但相互之间并非无法转化。凡人如果潜心修炼,心中只为天下之事,待去肉身,终将得道。仙人如果松弛懈怠,心中充斥凡俗,虽然依旧可以长生,却已经失去灵性。

    女娲造人之初是仿照自己的身体亲手捏做,所做的泥人皆通灵性。其中有一泥人美艳惊绝且灵力异常充沛,又与女娲颇为相像,因此女娲十分喜欢。这泥人也时常自觉非凡,很少与他人为伍却喜陪伴女娲左右。时间日久,女娲察觉其秉性非常,有至纯之心,因此特赐天池圣宫作其修炼之所,并与之约定非能通天地不得出宫。

    圣宫位于长白山天池之畔,是至纯之气集结之地。其以巴掌大小的方形白玉堆砌成墙,使用的白玉棱角分明、大小均一且洁白无瑕;又以拳头大小的圆形赤玉连串绕梁闭合成顶,这些赤玉温润通透、颜色相当且赤红如血。圣宫以水作门将内外分隔,作门之水为世间至纯之水,所作之门非至纯之人不得入。圣宫宫体被神力护庇,纵使外界山崩地裂,圣宫之内亦是稳如磐石。

    一队南飞大雁因迷失方向以致偶然飞经长白天池。头雁透过赤玉看见圣宫之内有一女子美丽异常,一时看痴竟忘了扑打翅膀以致失去动力直坠而下。其身后之雁竟也随其跌落,消失于山坳之中,只留下一串哀鸣声。这情景恰好被圣宫泥人撞见,不禁哑然失笑,自此便以落雁自称。

 ;。。。 ; ;
楔子 彼岸花 二
    落雁隐匿于圣宫之中潜心修炼,不经意间人世已过万年。

    落雁历经万年终觉通透,暗想自己已达成与女娲的约定,便决定出宫欲与女娲相见。谁想落雁睁开眼却发现圣宫宫体已经不知被何力移至西方灵河河底,落雁只能破水而出以轻盈之姿落立于灵河岸边。

    灵河岸上有九座八角亭绕连成环,称白宇环亭。环亭之内有假山数座、清溪数条。这些假山约半亭高,蜿蜒曲折、十分险峻。溪流则从假山之上的浮云之中流出,落到山脚随即消失,不知去了何处。

    这时,西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正在此处举行。天宫一众仙人正在环亭之中把酒欢畅却被突然出现在灵河岸边的落雁惊扰。只见落雁身段轻盈、水衣避体;又见其一缕青丝及腰,发丝随风飘扬且散发幽香,香气竟飘至百丈之外。

    西王母遥感此人灵力充沛、法力无边,又难以判断此人来自何处、是敌或友,竟正襟危坐,施以保护之术环绕白宇亭。

    众仙人均惊诧落雁的惊世之美,又被落雁通天彻地的灵力所震撼,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仙何尊者手持一袭红衣长裙走出白宇亭,在距离落雁百尺之处将长裙抛至空中。这长裙在高处消失随即便已着于落雁之身。落雁身上的水衣则化作清水从红裙底流出,回到灵河之中。

    落雁本有意提防仙何尊者,神力早已经在手心凝聚,却见其并非恶意,这才有所放松。落雁暗想,这人有如此灵力,看来也非等闲之辈。落雁又见仙何尊者俊美非常、一袭白衣加身,纯净之气在其四周萦绕,倒对其产生了些许好感。

    落雁铺开血红长裙席地而坐,侧头微垂,发丝垂顺直下。她犹如一枝绝美之花绽放于大地之上,散发着惊世的芬芳。

    落雁用纯净而通透的眼睛看着仙何尊者。说道,天池圣宫本在长白山脉,为何会遗落到这西方灵河河底。

    仙何尊者时常站在这里看灵河河水奔流不息,却未曾想到这河底竟藏有天池圣宫,里面还有如此惊艳的女子。不过提到天池圣宫,仙何尊者倒突然想起一事,心中好似明白了几分但并不十分确定。便反问道,你是否为女娲所做泥人,如果是,我和你倒有一些缘分。原来仙何尊者乃是女娲伏羲之后,曾听女娲母神提起有做一泥人美丽异常,特赐其天池圣宫以作居所并让其潜心修炼,与之约定非能通天地不得出宫。

    落雁随即说“是”。

    仙何尊者便说道,那就是了,你入天池圣宫已过万年,这世间已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你入宫修行千年之后,世间尽被泥人占据。泥人不知感谢天地造物之恩,反倒对大地之母肆意践踏。苍天便以人恶为名大发洪水以惩下界,洪水所到之处泥人尽毁、世界颠覆。这样说来天池圣宫便应该是那时被洪水冲至这里。灵河本也被汪洋大海覆盖,只因后来天地孕育出这八角连环九亭,所以此处地势上升,最后灵河才又重现于世,并保有汪洋之力。

    落雁心想天池圣宫本是神物,纵使外界山崩地裂内部也能保持稳定,自己又是闭目静修,不知世间之变也属正常。

    落雁唯独对苍天惩罚下界一事特别关心,问道,女娲母神如何?

    仙何尊者说道,女娲、伏羲乘龙飞升至昆仑山顶,他们虽然恨泥人可恶,但见泥人尽毁,世间破败荒凉,又心生悲悯。想到再造泥人恐怕苍天会再次震怒,但二人本是兄妹羞于相交成为夫妻以作人种。所以两人便于昆仑山顶祈问苍天,倘若准他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人便使这山顶风云闭合,很快昆仑山顶风云闭合。于是他们二人便结为夫妻,随后生育了这天下之人。不久之后天有破损,女娲母神将肉身化为晶石作补天之用。随后与伏羲共同修成日月之神与苍天同在。

    落雁仰望天空,心想女娲母神已化为无形之物与苍天同在,此生已经再无可能与之相见,竟生出了许多悲凉之情。

    落雁遥望白宇亭中的一众仙人,又看过仙何尊者,低头说道,你等竟全是女娲、伏羲的后人?

    说到这里落雁更觉得伤悲,不等仙何尊者有所表示就接着说道,我曾经看不上那些藤绳之人,虽然我和他们都出自女娲母神之手,但他们却不能通灵。如今这世上只剩下我是泥做之人,我反倒对他们颇为念想。对你们而言我属于异类,何况女娲母神已经弃我而去,在这世间我也再没有牵挂,留下既没必要也是无趣。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到圣宫之中。说着落雁便起身准备踏入灵河。

    仙何尊者见状急忙上前挡住落雁的去路。落雁转头看着仙何尊者,并未说话,似在等待解释。

    仙何尊者见落雁止步,知道她有心听自己之言。说道,你虽然以泥为身,但已经修炼成仙,身与天齐,于我们而言怎么会属于异类。女娲、伏羲已修成日月之神,他们的灵力世间无所不在,怎么能说已经弃你而去。你当初是因为女娲之命入圣宫修行并定下誓约,如今耐万年寂寞誓言已成,依照约定出宫又何必回去,若女娲母神在此,也不会允准你再圣宫。因为修行只为造化世人而非隐匿于无人之处独自消遣,所以她一定会要你多为世人之事并借此提高修为。你如果不嫌弃,我愿意陪在你左侧助你。

    落雁本想自己在这世间没有依靠甚至是熟悉的人,觉得凄凉寂寞,与独在圣宫没有区别,所以才有意回去。如今见眼前这人自荐相伴,落雁倒是心中欢喜,便决定接受。但又不愿明说,所以只是嫣然一笑、手缕青丝,算作同意。

    仙何尊者见眼前这人一颦一笑之间均显得高贵空灵,但呼吸之间又极容易让人觉得亲近,仿似一束柔和的光亮照亮人心灵的暗处。心中不由得感叹,都说倾国倾城是对女子的最高赞誉,如今眼前女子一笑便叫自己心如蜜饯,更觉此生都是枉过,看来这话还远未能贴切的表达出女子的惊世之美。

    落雁转头看着仙何尊者问道,不知道如何称谓?

    仙何尊者一时看痴竟不知落雁正与自己问话。突然察觉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话,只能痴痴看着落雁。

    落雁看见眼前这人眼中孕有迷离之感,察觉此事之后,竟双腮绯红浑身不自在,不愿再与仙何尊者正面相对,只能再次转过头去并以青丝遮面。

    仙何尊者发觉失礼,知道自己此时不应该再与落雁独处,又看见众仙仍在白宇亭中等候。便说道,我们移步至白宇亭中可好,想必众仙也想与你相交。

    落雁同意。途中仙何尊者自报名讳,名萧意、号仙何、尊者位。落雁听后只说道,唤我落雁便好。

    两人说着便已经来到白宇亭前。落雁竟能自由穿越西王母所作的保护屏障,让西王母大为吃惊。

    仙何尊者将落雁之事与西王母及众仙说明。众仙听后亦觉有幸得见上古之仙,甚是欢欣。一众仙人便又饮酒欢畅起来。西王母得知落雁身世,这才有所放松。又得知落雁无位无号,便特赐嫣然一号,及仙子位,与真人同尊。众仙之中有未及落雁之尊者皆心生羡慕,只落雁自觉无趣,独坐一旁。

    仙何尊者注意落雁孤独便过去询问。落雁只说自己不喜烦杂。仙何亦觉落雁于圣宫之中静修已久,自是喜静,如此热闹的情景定会让她心生烦闷,便说要与落雁离席而去。落雁便也听从。

    于是二人未向众仙说明便悄然离去。

 ;。。。 ; ;
楔子 彼岸花 三
    二人腾云驾雾看世间百态,不知不觉已至黄昏,正商议着应去何处栖身却被云下之景吸引。只见云层之下有一府邸,里面正灯火交辉。众人依年龄辈分坐着,唯为首的那个老太身边坐着一男一女两个约摸十四五岁的青年,这老太则七十有余。只见那男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梢多生风韵,眼角万种情思。又见那女子一双含情之目似喜非喜,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

    落雁竟不由得感叹如此般配的一对。

    仙何尊者岂能不知道这二人的来历。说道,这男子本是西方灵河岸赤瑕宫神瑛侍者,这女子原只是降珠仙草,因神瑛侍者浇灌甘露之故修得女身。神瑛侍者转世下凡,降珠仙草便也跟了去,并许诺用尽一生泪水还尽甘露之恩。

    落雁不解。说道,凡人皆想修仙,这仙人弃去仙身倒是难得,降珠仙草为报恩情尚有可恕,这神瑛侍者又是为了什么。

    仙何尊者只淡然一笑。说道,因暗动凡心。

    落雁知悟性有别,又知天道深远,却唯独不知这凡心是什么,竟能使人舍弃天齐之身。

    仙何尊者见日落西山,不愿在此停留。便说,你不要多想,我也未曾仔细考量,说起来也不是十分理解,天机之事待时机一到自会知晓。如今随我去无忧山吧。

    落雁问道,无忧山在何处,可是你修行的地方?

    仙何尊者言笑着“是,是,你快随我去吧”,又伸手拉住落雁手腕往无忧山去。

    落雁有一颗纯净通透之心,彷如一阵清风;仙何尊者文雅稳重,道行高深。二人一同修行,谁知时间日久,竟互生情愫,后来更是逾越雷池,私定终身。但修仙者怎么能有凡俗之心,若有则会导致灵性尽失,法力全无。

 ;。。。 ; ;
楔子 彼岸花 四
    天宫很快察觉无忧山灵力尽失。玉帝查明此事之后,念想二人皆为上仙之尊,不愿加罪,只劝说二人自此割断情丝,重新入道,还安慰说终有一日可以灵性再通。

    谁知二人竟不依不舍不愿意分离。玉帝劝说不得,想到二人已经失去灵性,欲除去二人仙籍,打去阴曹地府,让其转世为人。

    警幻仙子一知此事便立即赶来。她对玉帝说道,嫣然仙子乃女娲所做泥人,出世后在人间未久便入圣宫修行,对情之事一无所知,其所修炼皆为天地之道,均为无情之物。因此一旦有情,定会痴情不已。如今她身陷情中不能自持也情有可原,修仙不易、仙籍难求,只望玉帝留其仙籍,让其自思。

    玉帝念女娲之情又觉得警幻仙子有理。便问道仙何尊者又应当如何。

    警幻仙子说道,女娲伏羲二位大神在世间尽毁又再造生灵之后,世间虽有生灵活泼,却乱象恒生,仙何尊者以一己之力修整天下,若非他心为天下之事,何来盛世。他如今虽然有错,但错不至掩功。我有一法,保他二人可静思反省重悟天道,不知玉帝意下如何。

    玉帝已知除去仙籍确实惩罚太重,又听警幻仙子有法,便有心听取。

    警幻仙子说道,如今二人有情,皆因有心,故取一心,毁之,二人共用一心,一心只为一者所有,待此心亡方彼心生。再将二人贬至忘川河奈何桥,有心之人贬入河底,无心之人只得站立于奈何桥上,待二人彻通此悟方可重回天宫。另外可再派二位灵河侍者追随二人以防不测。

    玉帝觉此法甚好便将此事交与警幻仙子处理。

    警幻仙子带二人至忘川河西岸,只见西岸尚有诸多织女织布洗纱。随后行至奈何桥上,只见河面平静安详,河水清澈却未能见底,想必深至千尺。

    奈何桥上,警幻仙子大施幻术,一股烟云笼罩萧意、落雁二人,随后便听见一声声悲鸣,又有一段段哭泣之声与之相和。幻术已毕,只见萧意大汗淋漓表情狰狞,双手紧捂胸口,因为疼痛剧烈以致身体僵硬,但很快便有所好转,却变得面无情绪,仿若与世隔绝一般再无感觉。而落雁则瘫坐在地亦紧捂胸口,表情痛苦,汗滴伴随发丝轻轻滴下。

    原来警幻仙子并未毁心,只是将萧意之心慢慢消融,随后移至落雁心口,使二心合一。于是一人无心,便也无情无欲;一人承受二心,情深加倍。警幻仙子欲让二人明白情之重乃生命不可承受,情之轻亦生命难以支撑。此等玄机妙学,不可言出,只能意会。

    警幻又派灵河侍者汀溪追随落雁踏入忘川河中,派灵河侍者秋池追随萧意立于奈何桥上,并立下法旨,心在何处,则此人入河,如此反复,直至二人重归天道。

 ;。。。 ; ;

    落雁与汀溪行至奈何桥东岸。一婆婆坐于桥头,只见她双眼紧闭,对四周之事皆不在意。婆婆面前有一石凳,石凳之上有一小碗,碗中有清澈之水浸湿碗底。有行人路过此地拾起此碗,石凳之上便再生一碗。行人将碗中之水饮下便似找到归路一般消失于前方花野之中。

    有人好似知道此为何物不愿饮下,遂无视此处继续前行,却在前方山野行走颇久却找不到出口,最终只得归来。这人对着婆婆说道,我不想饮下这水,能不能就此转世。

    只听婆婆说道,可以,你如果愿意在这忘川河水之中孤守千年,我便允准你不用饮下此汤。

    这人怔了怔,似有不舍,纠缠良久还是只得拿起一碗饮下,很快便消失于花野之中。

    落雁想这应该就是孟婆。

    孟婆身后有一硕石直插云霄。这石头生有两条神纹,将石身隔成三段,又有一道竖线连贯三段石身。落雁察觉此石神力无边却又似被某种力量强力束缚,更觉得此石与自己颇为有缘。

    落雁正疑惑,却听见有一声音从石内传出,看到身旁之人并无应答,便知道只自己能够听到此声。

    原来是这石头说道,想当初一别,如今已过万年,我从未想过还能有缘再见。

    落雁不解此石所说,心中暗想,我仿佛与你从未谋面,虽然觉得亲切却不知是何缘故,你不妨说来。

    果然这石头能听到落雁默想之声。这石头又说道,你我曾是一体,如今你却不识得我,果然是世事变化。

    女娲炼泥造人之时,每造一人便取一粒沙石以作计数之用,我便是那砂石堆积而成。如今泥人早已毁之殆尽,唯有你仍活于世。你那一粒砂石便成为我磐石之基的根本。

    落雁惊讶于世间神奇之力。对石头说道,我当初离世之时,你仅是一堆松散的石沙,毫无灵性,如今却修成这顶天巨石,你叫我如何认得出。既然修得正果,如今你又在这里作什么。

    汀溪只以为落雁立于三生石下思悟,故只在旁静静等候。

    石头说道,我吸收天地精华,终得神力,然而魔性未除,女娲害怕我生出事端,故施魄灵符将我封住。随后封我为三生之石,放至这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落雁听此又及己身。便问这石头,你既掌管姻缘,可知我将如何?如今我身陷情中却无力自救,或是我仍修行不够、灵力不足?

    石头沉思良久。说道,你乃纯净之人,灵力通天彻地,但情与灵力无关,情乃生之本性,众生皆有,只是情与情尚有区别。情为众生,则为大爱,大爱无疆,乃是修行的圣境;但情为己身,则为情魔,魔生万象,终将使人坠于之中以致灵力尽失。

    落雁又问道,我如何是好?

    石头说道,如今警幻仙子之意便是让你自悟此道,此事唯自身领悟方有可解,我亦无方。

    落雁感叹,我踏入这忘川河中,只愿勿负你等所望。说着落雁便踏入忘川河水,汀溪随之而入。

    落雁心痛至极,瘫坐于河底,红色长裙随河水缓缓摆动。

    河床空荡,唯些拳头大的光洁石头铺展,偶尔会有巨石横躺。向上望去,依稀可见东岸之上彼岸花开,生机异常。

    落雁看见汀溪竟十分平静。心想因自己之故使侍者受罪于此,实在心有所愧。便说道,让你追随于我至此,实在是拖累你。

    灵河侍者,其实是半人半仙之身,通灵却未灭。汀溪并不觉被落雁拖累。说道,你若作此念想反不如好好思悟。

    落雁听到此处,见奈何桥上萧意安静祥和。又垂头落泪,泪水未能与河水融为一体,只滴在石上,滑落至石缝之中。

    汀溪知道落雁心意。说道,你若见他伤感,不如我封却这河面,你不见他便也不至于如此难过。

    二人正说到此处却发现不知哪里来的一男子从二人身后行至二人之侧,这男子身着白衫长服,腰挂赤玉,又见其年纪尚轻,左不过二十于岁,俊美非凡却愁容满面。此人痴望奈何桥上,原是桥上正有一女子经过。这女子内穿一嫣红绸裙,外披浅绿沙罗衫,走路之时略为活泼,不时东张西望,随后行至孟婆处,拾起一碗便一饮而尽,饮完之后突然回头张望,似有不舍,但最终仍很快消失。

    这男子眼中尽是痴情,桥上女子消失之后,这男子轻轻唱道,

    三生石下彼岸花,

    西有织女浣溪沙。

    再见君从桥上过,

    凝噎非恨孟婆瞎。

    这后面两句唱得尤为心碎难过,悲凉至极。他唱过之后便消失在河水之中。

    落雁见此情景猜到是情痴至深,想到自己,又是伤心不已,竟又开始落泪。

    汀溪心中实在不忍。便说道,你何苦如此伤感,如今你见他便痛苦不堪,倒不如不见,如果时间长久,你能忘记最好,如果不能难道结果还能比此时更差。

    落雁只是自怜。说道,想我通灵之身,曾拥通天彻地之能,却被情魔折磨至此以致难以自持。

    汀溪劝说道,你如爱他似蒲心若磐石,如今他尚安好,你又何必自怜。你既明白道理却又无法自持,何不让旁人帮你抉择,你只管接受即可,总胜过待在苦处只是垂泪。如今你已与他分隔,此生无缘,纵使心仍属意于他,但他已失情感,你如此作不过是徒增泪痕。你不妨尝试远离于他,或许可大彻大悟,如若无效便再做打算。

    落雁听罢也不再做声。良久,转过头去,算是同意。

    汀溪起身施展幻术,很快河水便被黑暗笼罩,忘川河底沉浸于黑暗之中。

 ;。。。 ; ;

    萧意与秋池立于奈何桥上,只见得行人从西岸上桥随即东去却无人归来。

    萧意本平静安详却突然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压制,这让他变得悲伤,仿佛这世界即将弃他而去。他转头望向身下的忘川河,河水深不可测,清澈无底。萧意想要声嘶力竭的呼喊,想要撕心裂肺的发泄,他逐渐失去了理智,最后竟想要投身于忘川河水之中。

    幸好秋池及时将他止住,又为他安神定心,情况才有所好转。

    秋池看着刚刚平复的萧意,又凝望忘川河水。心中感叹,有心者心生万象,无心者痴情如斯。

    良久,萧意开口说道,我竟不知道为何。

    秋池也不解,但见事情已过便也不愿深究。说道,若无机缘,忘川河不可轻易踏足,轻则法力尽失,重则魂飞魄散。

    萧意说道,我知道了,如今我们该如何。

    秋池领着萧意至奈何桥心,面向桥西,随即坐下。只听秋池说道,我们静坐于此即可。

    萧意问道,静坐于此为何?

    秋池低头。说道,看这桥西之人上桥,静静等待。你无须再问。

    百年之后。

    萧意与秋池仍坐于奈何桥心,仿若百年以来未动分毫。突然萧意心中一股暖意通流全身,让变得他激动不已,他站起身来行至至桥栏凝望忘川河水,河水依旧深不可测。

    秋池随即跟上。问道,发生何事。

    萧意转头看到秋池,却不知如何述说自己心中所感,只一面痴笑一面摇头。

    落雁面目憔悴,呼吸沉重。她如今已是身心俱疲,但仍说了些话。她说道,想我本是上仙之尊,竟会落魄至此,为情之事一时无力尚有可恕,如今百年已过,我却仍旧苦不堪言,让那些同道看了去,岂不是白白闹了笑话么。

    汀溪听到落雁感慨亦难掩悲色。回道,你二人共用一心,此心不分你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定会沉重。唯有将心一分为二,各取所用,大抵可以了却这情。但是此心只可被毁不可被分,想来如果你自己未能通透是难以休止的。

    汀溪见落雁低头沉默。又说道,修仙得道者,早已看破红尘,无视功名利禄,何来笑话之说,你本是上仙之身却用此心臆度君子之腹,可见若有情,则情生他欲,沦为凡夫俗子。

    落雁此刻已是无心听取,自觉已难以承受痛苦,想来时日无多。只说道,想当初依你之言本以为可有变化,谁知一切如旧。你本是好意助我解脱,可惜我心旁人难以知晓,以致浪费光阴。可见道理虽人人懂得,却并非人人受用。如今我苦不堪言,这仙身也快折磨至残以致时日无多,我竟不知如何为好。

    汀溪知自己无力改变,想起警幻仙子之言。说道,警幻有言,此心亡彼心生,你可毁掉己心,尚可过一段舒坦日子,虽说不生,总好过破残至死。

    落雁惊望汀溪。说道,若如此,岂非将痛苦转移于他,我是安好,然他将受我之苦我却无法感知,我如何忍心,这如何可行。且如此,若他承受不起,再转移于我,兜兜转转,何时可休。

    此乃警幻之意,想是经此之后,你二人能有所领悟,若非警幻仙子不忍,你们早被逐出仙界,哪还有这悔悟之机。

    落雁心想,我本高贵之躯,何须他者怜悯,汀溪此话倒是真让自己伤心,但又想若非自己心生情愫,亦不会有如此狭隘心胸,便决定不予争论。只说道,我何尝不知道警幻好心,只怕是要辜负仙子。

    汀溪见落雁此刻正相思苦痛以致面目抽搐,心中大为不忍。说道,凭我一人之力,无力救你脱离苦海,想来你也挣脱不开。你如今已经不能自保,就算你死,他心也会再生,最后两者皆不能保存,岂非自断生路。现在机会还于萧意,倘若他有方结束此事,岂不万事大吉,纵使他也身陷情海不能自持,便也可再寻良方,至少留得一线生机。我知你深爱于他,不忍将苦于他身,但既有情,若不受困苦折磨,岂非白来一遭。

    落雁细细想来也觉有理,想着自己如今已难以承受,便决心听从汀溪之意,只默愿萧意不要怪她。

    一颗赤红通透之心在河水之中摇摇晃晃,落雁只是缓缓伸手试图将它握住都显得十分吃力。随着一道撕心裂肺的呼声,赤心在落雁手中破碎成无数晶闪碎片,随即消失。

 ;。。。 ; ;

    萧意心头万般情绪。

    秋池觉察萧意的变化。竟笑道,落雁把这撕心之苦转移与你,想必此刻她正自在。

    萧意凝思良久。说道,我与她相知,共用一心,已成一体,她若苦我亦难受,如今她已无力承受,无路可走,不得已而抉择,勿要怪她。

    秋池好似无奈接受,知道轮回不止,便也不再言语,只跟随萧意走向忘川之河。途中于三生石下与落雁相遇。萧意、落雁似陌路之人擦身而过。只是落雁在意彼岸花美,萧意却是眼角含泪。

    落雁正欲至奈何桥,却听见有人呼唤,原是三生之石。这石头说道,一别百年,如今见你安好,我心甚安。

    落雁仿似不识这三生石一般。说道,这石头好生有趣,竟会言语。汀溪见落雁自言自语,想是天机之事,便不敢轻易参与。

    三生石仿佛已知天机。说道,我得你一粒砂石修的这神力之身,如今你遭遇此劫难以度过,我便将这圣洁之石归还于你,他能护得你一世平安直至你再归天道。

    只见一颗夺目之珠从石身之中一跃而出,点于落雁眉心之中,成为眉心之痣。只见这眉心痣通透无暇,灵力充沛。

    三生石又说道,我只能为你到此,一切皆看造化。落雁不解,也觉无趣,便转身离开。

    忘川河底,萧意、秋池寻到一处巨石,两人靠石坐下。萧意这才发觉,原来奈何桥上眺望此河深不见底,而河底回望奈何桥却近在咫尺。萧意看到落雁倚靠桥栏,又见她神情平静、态度安详,本疼痛难忍之心竟有一丝舒缓。

    秋池见萧意难受却还苦苦支撑,心中甚是不忍。说道,你对世有功,历经千难,终修得仙身,竟也看不透此事。

    萧意摇头叹息。说道,我历经艰难之时何暇顾情,如今与她相知,心生情魔,情魔岂是轻易可以驱逐。

    秋池说道,如今你见她近在咫尺,她却对你无情,你怕是感伤不已,不如我封住忘川河,叫你不用见她,心中会否舒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