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谭十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娶妾记(11)
女儿叫一个丫头去请总经理,她照妈妈交待的告诉了丫头:“告诉总经理,老太太已经走了。”
  小丫头去请总经理去了。这句话果然灵验,总经理来了,一推门就问张小倩:“你有事找我吗?”
  女儿还没有回答,妈妈从里间走了出来,说:“是我有事找总经理。我又回来了。”
  “唔。”总经理多少有些不愉快,勉强把他那块胖肉塞进沙发里去。
  妈妈问了:“我回上海,您到哪里找我?我的老家住在哪里,总经理知道吗?”
  “这个……”总经理说,“这个,我当然不知道,不过,老太太回上海一打听我们公司,就找得到我们住在哪里了。”
  “你当真不知道吗?”妈妈问。
  总经理摇头:“当然不知道。”
  “总经理,您的大号不是叫王聚财吗?我就联想起来了。想托你打听一个人,这个人名字叫王康才,健康的康,人才的才。也是上海人,本来是个破落户,多亏我的一个女朋友好心,招他做了上门女婿,才算活出来。后来他去从军,抗日战争爆发后,还写过信给我的朋友,叫她逃难到四川去。听说后来他到了四川就一直没有消息了。可怜我那个朋友,带着一个小女儿,拖到四川来,登报找王康才,没有找到,在四川流落,过不得日子,几乎跳水。多亏一个老工人救了她,一混八年,勉强活了出来,女儿也养大了。可是这个王康才一直找不到。现在我的朋友要回上海去了,又怕回上海找不着王康才,你能帮助我的朋友打听一下吗?”妈妈竟是这么冷静地有条有理地发问。
  总经理在战场、官场、市场都是久经考验的人,经验十分丰富,善于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可是今天在这样一个陌生的普通老女人面前,却显得这么局促不安,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额上明显地冒出汗珠来,支吾着说:“老太太,我叫王聚财,聚积的聚,财宝的财,我从来不叫王康才……”
  妈妈笑了:“我本来没有说你叫王康才,我是请总经理帮忙找一找王康才。”
  “这当然可以。不过我近来很忙……”
  “请您可怜我这个朋友。王康才这个人太没有良心,丢下妻室儿女,弄得她们走投无路。王康才要是死了,倒也罢了。要是还在,我的朋友对我说,她是一辈子都要找他的,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要找他算这一笔账的。”
  “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我和你那位朋友不认识,无亲无故……当然,帮助她打听打听是可以的。”总经理支吾着说。
  “您不认识她吗?请您记住,她的名字叫吴淑芳。”妈妈说得那么坚定。
  “妈妈,你说什么?”女儿听到妈妈的名字吴淑芳三个字,大为吃惊了:“原来你说的是我那个没有良心的爸爸呀!这么多年了,您还提这个浑蛋干什么?”
  妈妈冷冷地说:“王总经理在重庆交际广,人缘宽,一定会帮助我们找到这个该天杀的。”
  “好好,我一定尽力。”总经理的神经现在恢复平衡了,冷静地说:“我现在忙得很,没有工夫,这样吧,老太太……”。
  “不要叫我老太太,叫我吴淑芳吧!王康才总经理先生……”
  “妈妈,你说些什么呀?”女儿简直惊呆了。
  总经理强作镇静,对张小倩说:“小倩,你妈妈想找你原来的爸爸,想得神经失常了,把我王聚财当成王康才了。不像话,真不像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娶妾记(12)
总经理站起来想走,妈妈站起来,声色俱厉地叫:“不要走!哼,神经失常,我神经正常得很!真不像话,谁真不像话?我找你找了十几年了。今天找到了,这笔账该清算了。”
  “妈妈,你到底说些什么?”女儿哭起来了。
  “哼,真是发疯了。这个女人!来人哪!”总经理叫他的保镖们进来。几个彪形大汉像身上安有弹簧一样,一下蹦了出来,站在左右,摩拳擦掌的样子。同时闻声赶来的还有别的几个人,马浪当也在里面。大家望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了。总经理还想威胁小倩的妈妈:“告诉你,我不是好惹的。你到我这公馆里装疯卖傻,想敲我的竹杠,没有你的好下场。规规矩矩给我滚出去!要钱,要船票,随便多少,我给就是。”
  “哈哈哈哈!”妈妈毫不在乎地大笑起来,“王康才,你以为你人多势众,就在理了?你是王康才,哪怕你长得再胖,哪怕你烧成灰了,我也认得你是王康才,你这个丧尽天良的禽兽!”
  “给我叉出去!”总经理号叫起来。
  保镖大汉上前抓小倩的妈妈。可怪,她竟是这样的有力量,她一下就摆脱了大汉的手,猛力向总经理扑去,给了他两个响亮的耳巴子,吐他一脸的唾沫,她真的疯狂了。
  “妈妈,妈妈!”小倩哭叫起来,不准大汉去抓妈妈,她护着她,对总经理叫:“你为什么要抓我的妈妈?你发疯了?”
  “我没有发疯,你妈妈才疯了。叉出去!”总经理命令。
  两个大汉把小倩拉开,一下把小倩的妈妈捉住,往门外拖。小倩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量,一下冲过去,死死抱住妈妈,竟像生铁凝住一般,大汉用力也拉不开了。“妈妈,妈妈,可怜的妈妈……”她大声号哭起来。
  “小倩,我的女儿,你记住,你那个没良心的爸爸王康才现在就站在你面前,就是你现在的狗丈夫王聚财!”
  “什么?”小倩一下愣了,手也松了,呆呆地站住,快要像一片叶子似的飘落到地上去了。但是她到底站住了,眼睛里发出可怕的凶光,像剑一般地刺人。她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地走到总经理面前,站定了,不说一句话。
  “这是怎么啦?”周围来看的人莫名其妙。
  “有这样的事?”小倩心里还怀疑。
  小倩的妈妈被大汉挟持着,还在挣扎着叫喊:“你霸占了我,又霸占了我的女儿,你这个禽兽!”
  许多公馆的下人都围在那里,听到那个老女人说的话,纷纷议论起来,嗡嗡的像隐雷在响。
  “什么?你是王康才?”小倩看准总经理的脸,“叭!叭!”就是两个耳巴子,接着小倩像发狂似的在总经理的胸上捶打起来,号叫着:“是不是?你说,你说!”
  这个总经理过去站在别人面前,总是那么盛气凌人的样子,今天可是怪了,竟然呆呆地半低着头,站在那里,老实地接受小倩对他的惩罚,一点也不躲避。
  “是不是?你说呀!”小倩扭住总经理的头发,狂叫起来。
  “是……但是……”总经理口里模模糊糊地发出一点声音,忽然像一座山垮了,他倒向沙发里去了,呆呆地望着大家。
  沉默。总经理沉默,张小倩沉默,小倩的妈妈也沉默,连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沉默了。那几个彪形大汉本来就只知道动手动脚,不知道动口的,当然也沉默了。沉默,死一样的沉默,周围的空气都似乎凝固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娶妾记(13)
像从乌云中飞出一道闪电,小倩号叫一声:“啊!”然后是一串笑声。可怕的笑声,像刀子在刮骨头,像帛巾一下被撕裂了:“哈哈哈哈……”
  小倩转身跑进屋去,抱出她才生下不久的儿子来,望着,亲他的小脸蛋:“我的亲儿子,啊,我的亲兄弟……”她走近总经理,嘻嘻地笑起来,狂乱地说:“我的老公,啊,我的亲爸爸……我该怎么叫?哈哈……”她的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大家。大家都把眼光转开,不敢正视她那像刀锋一样的眼神。孩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那么凄惨,是在抗议吗?小倩搂住那孩子:“我的儿子,我的……兄弟……哈哈……”
  “天呀!你怎么会这样……”总经理号叫一声,不敢看任何一个人,把头埋进胸部。
  是忏悔?是自恨?是天良的发现,未见得。这样的大人物,无论犯下什么样的弥天大罪,是从来不后悔的,对于自己从来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至于良心,正像下人骂他们的:早给狗吃掉了。他们有时也觉得办的事情不如意,不顺利,他们就把这些都怪罪于天。是天做了不公平的安排,是天的错误。他们自己是一点错误也不会有的,是一点责任也不负的。现在总经理也叫起天来,并且质问天:“你怎么会这样……”下文没有说,无非是怪罪天这么不合理的安排,鬼使神差,偏叫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而且生下一个罪恶的儿子,或者应该叫外孙吧!
  那些不相干的下人,站在周围看着这一切,是惊奇?是愤怒?是幸灾乐祸?是看到这些大人物自己撕下斯文的外衣,剥开肥胖的肉体,露出他那豺狼般的野心和肮脏透顶的罪恶灵魂,而感觉心满意足呢?我们也不及去仔细观察了。大家都沉默地望着。
  还是善观风色的大管家当机立断。对小倩的妈妈说不尽的好话,劝她们暂时住到一个空着的别墅里去。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只有慢慢来商量着办。况且张小倩受的刺激太大,神经已经错乱,也需要调理一下。就这么拖拖拉拉地把母女俩弄上小汽车。张小倩紧紧抱着孩子,老是嘻嘻地笑着,使她的妈妈也害怕起来:“小倩、小倩,我可怜的女儿。”
  以后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没有资格来多插嘴,因为轮到新闻记者们来绘声绘色地尽情描写,词严义正地大声谴责了。连自称是孔老二的嫡派宗传的“国民道德促进会”,也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发言,用古色古香的四六对仗句子发表了堂皇的道德声明。连由许多大人物的正房太太、偏房太太、没有房的太太以及可以给随便什么老爷当太太的交际花们组织起来的“新生活妇女会”,也忽然义愤填膺,兴起问罪之师来。至于街谈巷议,唧唧喳喳,并且随各人的爱好,添枝加叶,加以传播,茶楼酒肆上当做最新新闻,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就不是照你我推想的人之常情那个轨道发展的,而常常是越出常轨,按照报纸制造耸人听闻的自由轨道发展着。某一天,某一家大报纸,据说是一直和孔氏大家族唱对台戏的另一个大家族的报纸,在社会新闻版(这一版是最受有闲人士及不闲人士的欢迎的)里登出一件杀人和自杀的人命案来。说的是某大公司有一个总经理(报上说,“姑隐其名”),他的一个别墅里的某姨太太,因受虐待,遭受遗弃,发了神经病,抱子投河自杀了。接着她的妈妈进城去,得知此事,因受刺激太深,过街的时候不慎被汽车轧死了。报纸上这件新闻最后留下伏笔说,“据说内情非常复杂离奇,记者正在向有关方面探访,将以专稿报道”云云。

娶妾记(14)
这条新闻是当做一条最普通的新闻登载出来的,位置也摆在并不显眼的地方,因为现在投河、上吊以及汽车轧死人的事多的是,没有什么新鲜。但是又埋下“内情非常复杂离奇”的伏线,又有吸引人的力量,大家等着看下文。果然过了几天,几个报纸的编辑部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说他们老板的需要,作了不同的报道。有的报纸只是照抄前两天报纸上的报道,而故意略去“内情非常复杂离奇”一句。有的报纸甚至把母亲被汽车轧死和她的女儿抱子投河自杀,分别报道成两件事。一件是一个女人因精神病抱着孩子跳河自杀了;另一件是一次普通的车祸,有个老女人做了车下鬼。另外一张报纸却报道得大不相同。隐约提到那个被轧死的老女人,名叫吴淑芳,是小学教员,和那个抱子投河自杀的女人张小倩是母女关系。吴淑芳是抗战初期从上海来大后方寻亲不遇,现在偶然地找到了既富且贵当了某大公司总经理的元配丈夫,这位总经理却不肯认她,这个可怜的女人却又无故被汽车轧死了。那个叫张小倩的女人就是吴淑芳的女儿,也就是那个某大公司总经理的宠妾。这个吴淑芳去看女儿,认出那位总经理就是她的元配丈夫,闹了起来,张小倩一气就疯了。另一说是吴淑芳冒认丈夫,想要敲诈那个公司总经理的钱财。法院正在调查云云。
  为什么一件事实,我在前面已经向你们作了负责的报道了,在几张报纸上却有这么不同的报道呢?这些“无冕之王”为什么用笔杆子互相打起架来了呢?一言以蔽之,老板不同,利害不一。而且我们知道总经理有的是钱,而钱是能通神的。“神”还如此,你这凡世间的什么“王”以及这些“王”后面的报纸老板们,在美钞、黄金的攻势面前,顶个屁用呢?
  官司打下去,慢慢就热闹起来了。那个叫吴淑芳的老女人的后嫁丈夫,就是那个老工人,向法院递了状子。这个状子是吴淑芳没有被轧死以前亲笔写的,在报纸上影印出底稿来了。说明这个总经理不认元配妻子,又*她的女儿,这个女儿也就是总经理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位总经理*了自己的女儿,强纳为宠妾,还生了一个儿子。吴淑芳还举出一个很有力的证明,要求查验,说她元配丈夫,就是这位总经理的肚脐眼下面有一块银元大的青瘢。这种隐秘的地方岂是一个女人能够随便知道的吗?这一下就在山城轰动起来。于是道德会出头来发表谈话了。妇女会也出头声援来了。至于有些被这个总经理的大公司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小公司,更是乐意出钱印出影印的状子到处张贴,或者假借各种名目的法团站出来主持公道,印出整齐的“十大罪状”之类的“快邮代电”来。有的还出钱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栏里。这罪状里有一条说,那抱子跳河自杀的女子是被人掀下河去的。那老女人也是总经理收买人故意用汽车轧死的,说他企图消灭罪证。
  这种种的情况,我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调查。但是这样的总经理,是很懂得西洋那条谚语的:“富人要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既然他死心塌地地要进地狱了,什么坏事还不敢干呢?何况他有一个一肚子坏水的烂师爷给他出谋划策,而上面还有孔家大老板面授机宜呢?
  那么这案子后来怎么结案的呢?
  说起来更是离奇……你们把眼睛睁得那么大望着我干什么?……要我三言两语就把这个离奇的公案说清楚,免得大家憋得心里难受嘛!慢一点,难道冷茶都不让我喝一口,润一润喉咙吗?…… 。。

娶妾记(15)
好,好,我就三言两语摆完它吧。
  某一天早晨,一张大报在社会新闻栏里,登出一个消息。说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王聚财投河自杀了。在报上赫然登出他的绝笔书。说他为富不仁,受到天罚,鬼使神差地*他不认识的亲生女儿,纳为姨太太,生下孽子,又被他的前妻前来认出他来,他自知铸成大错,无法悔改。现在前妻和女儿以及孽子都亡故了,他无脸再活在人世,所以一死了之。并且奉劝世人不要娶妾等的话。总之,这位总经理承认了事实,并且良心发现了,做出了以身殉道这样高尚的举动来,的确是令人感动的。
  在同一张报纸上,还登着他投河时脱下的鞋袜的照片,还有被打捞起来的浮肿得不像样子的尸体。这当然是有力的证明了。何况“国民道德促进会”还登着劝世的文章,妇女会登着反对男人娶妾以及号召妇女不要当小老婆的评论呢?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么复杂的。另外一张报纸上却登着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报道。题目是《总经理金蝉脱壳记》。报道的是“据某方面传出可靠消息”。内容说的是这位能干的总经理早已奉某巨公(谁都会猜想是孔家大老板)面授机宜,改名换姓,飞往台湾担任一位经济接收大员去了。那具面目全非的浮肿尸体不过是总经理这只金蝉临走时脱的壳罢了。
  这当然更是一件耸人听闻的消息,也在这个山城嗡嗡嗡地响过一阵,后来也不见提起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早已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匆匆忙忙打点行李,活动美国飞机票,或最低限度在美国的登陆艇上占个位置,像蝗虫一般,成群结队,赶回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去“劫收”去了。谁还热心去管这山城的亲父*亲女一案的道德问题呢?
  于是山城里大蝗虫飞走了,小蝗虫飞来了。照样熙熙攘攘地做生意买卖;照样收粮取税;照样办报纸,制造戡乱建国的言论;酒楼茶坊,照样热闹非凡;舞场照样灯红酒绿,小公务人员照样那么凄凄惶惶地上班下班,和骏马飞奔的物价竞走,提着、背着、抱着一大捆当今政府新发行的金元券和一个小口袋去米店排队。至于那些下苦力的人们,还是一样在陡峻的朝天门梯坎上,背着沉重的负担,淌着大汗,嘶哑地呻吟着,一步一步地爬上去,无休止地在那没尽头的生活的上坡路上爬呀,爬呀……
  一切都很正常。但是远远听到了隐雷声,在北方。
  山城走卒摆完了他的龙门阵,有一会儿工夫了。可是大家还是沉默着,似乎还在等待他摆什么。我们好几个人却发现眼泪正扑簌扑簌地从他的脸上掉到地上哩。我问他:“你怎么啦?”
  “唉,一想起这些,我就感到难过。那母女俩的影子总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为什么?”
  “因为我正是那个贸易公司的那个姓黄的小职员,就是我把张小倩介绍去投考商业学校的,也是我介绍她去大公馆当家庭教师,是我把她送进了火坑去的呀……”
  “怎么能把这笔账记在你的名下呢?这怎么能怪你呢?这笔血债应该记在他们的账上,应该怪罪的是他们。”我们劝他。
  “他们?他们是谁?”他反问了,把“他们”二字叫得很响。
  真的,到底“他们”是谁?该怪罪什么人呢?我们谁也回答不清楚。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谁?哪怕用刀、用剑来回答也好!用血、用火来回答也好!
  1 冲壳子:吹牛、闲谈的意思。
  2 《厚黑学》:当时某国立大学有一位名教授,作了一部书叫《厚黑学》,专门研究人们怎样脸皮厚、心肠黑,以求达到升官发财目的的学问。
  3 六腊之战:每年旧历的六月和腊月是学校教员受聘期满的月份,到了这时,教员们都要为抢夺饭碗,争取一张下期的聘书而四处奔走,互相争斗,谓之“六腊之战”。
  吃讲茶:两人或两帮发生争执,相持不下,就在茶社请有面子的袍哥舵把子来评理,说得好就罢,说不好当场就武斗起来,死伤累累,谓之“吃讲茶”。……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4020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