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代宫廷艳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旋,脚下七高八低,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上,把个皇帝累得气急汗流,在大树下略站一会。见危崖上一座茅舍,皇帝便慢慢地踱进屋去。有一个僮儿出来问话,皇帝也不答他。问小沙弥 :“高僧住在哪间屋里?”小沙弥指着右边一间耳屋,皇帝走进房去,只见一个须眉皓白的和尚,垂着眼盘着腿坐在禅床上。皇帝对他怔怔地看了半天,忍不住心中一动,抢上前去,唤了一声“父皇 !”双膝跪倒。那和尚睁开眼来一看,随即闭上眼皮,不做一声儿。接着皇帝低低说了几句话,便告别了出来。在半路上,皇帝再三叮嘱小沙弥不许传扬出去,又吩咐他好好地看待那位高僧,将来自有好处。那小沙弥也十分聪明,当即连声说 :“遵旨 !”
皇帝离开了五台山,便向济南地方进发,只因皇帝有旨禁 止地方官供张侍候,所以到了济南行宫,那山东巡抚钱钰率领全省大小文武官员照例来请过圣安以后,便各自回衙办事,皇帝见官员也都去了,便改换衣帽,带一个亲信侍卫,悄悄地溜出后门去,在趵突泉旁一家小茶馆里吃茶,打听些民情风俗,官吏政绩。看看天晚,便又悄悄地溜回行宫。到了晚膳后,便和相国张玉书在灯下下围棋。两人棋逢敌手,兴味甚浓,直到夜半,还不罢休。皇帝为抢一个犄角儿,手里拈着一粒子,正出神的时候,忽听得围墙外马嘶人喊的声音。那内监侍卫们脸上齐变了色。皇帝一面下子,一面吩咐内监出去查问。一刻儿工夫,内监进来回奏说 :“后院万岁乘的赤骐马被贼人盗走了。”皇帝听了,不觉大怒,对张玉书说道 :“这赤骐是那年喀尔喀部进贡的,朕七八年来未尝一日离它,不想到这里来被人偷去。那贼人也太大胆了!不知老钱在那里管什么事?”这几句话,传在钱巡抚耳朵里,慌得他第二天一早自己摘去顶戴,在宫外跪着候旨;一面托内监去转求张相国,替他在皇帝跟前求情。谁知皇帝起来,已把昨夜的事体忘了。钱钰花了千两银子买得一匹栗色马,也是十分俊美,献给皇帝。又花了三万两银子,买嘱内监侍卫们,求替他在皇帝跟前说好话。
第二天皇帝起跸,向江苏省进发。钱钰送皇帝出城以后,回到衙门里,见大堂正中高高地写着一行字道 :“盗御马者,山东窦尔墩也 。”钱巡抚看了,不觉吓了一跳,忙下令关起城门来,搜捉了十天,也不见窦尔墩的影踪。这个窦尔墩,原是山东有名的大盗,他起初在山东、直隶、河南一带地方横行不法,专爱弓虽。女干良家妇女。那女人睡到半夜里,见窦尔墩从屋面上跳下来,便唤道 :“窦爷爷来了 !”你若好好地依顺他,他便把那女人连被窝裹着挟在胁下,跳出院子去,回到自己家里,给奸污过以后,便依旧好好地送你回家去。第二天,那女人的 房门好好地关着,女人也好好地睡在床上,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遇以贞烈的女人,倘然当时和他倔强,便立刻被他杀死,不然也被他抢回家去,永远不得回来。因此那班乖巧的女人,吃了他的亏,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受着。有时,那些良家小户还暗暗给他许多银钱。他在济南地方党羽甚多,倘然有江湖卖艺的人路过省城,必要先去和他打个招呼,恭敬些见面钱,他才许你在地界上做买卖;倘有半个不字,他便带领弟兄,打得你落花流水,叫你站不往脚。
那一年,济南城里忽然来了一个白发老头儿,带了两个绝色的女孩儿,在泰岳庙前卖解。那两个女孩儿长着两寸长的小脚,穿着红裙绿袄,一来一往地搬弄武艺,把路上人看得魂灵儿也丢了。到要钱的时候,说也奇怪,那班看客不约而同地摇摇头,摆摆手,四面散去了。那老头儿讨了一个没趣,正低头纳闷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大汉,抢到老头儿跟前,伸着蒲扇一般的手掌,在老头肩上一拍,大声喝道 :“老贱奴!你可认出山东窦尔墩吗?”那老头儿听了,慢腾腾地抬起头来,在他身上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看他敞着胸,一手叉着腰,一手捏着两粒铁弹子,忒楞楞地转着。半晌,老头儿冷冷地说道 :“谁认识你窦二墩窦三墩?况且俺卖俺的艺,也不一定要认识你 。”几句话说得窦尔墩怪眼圆睁,青筋胀满;也不待老头儿说完,一拳劈胸打过去。要知这老头儿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 ; ;
第028回 小二哥暂充钦差 皇四子大战侠客
却说那老头见窦尔墩一拳打过来,也不回手,也不躲闪,窦尔墩连打三拳,那老头儿纹丝不动。窦尔墩身后原站立一班弟兄,看了也个个酥呆。窦尔墩这时满面羞惭,带着弟兄们,垂头丧气地回去。那老头儿也收拾围场,回到客店里安息去。
直到半夜时分,那老头儿正在好睡,只见窗外跳进一个人来,擎起钢刀,对着老头的脖子上砍下去。谁知这老头儿依旧鼾声如雷,动也不动,直把那刺客吓呆了。停了一会,老头儿慢慢地醒来,睁眼看时,站在榻前的便是窦尔墩。老头儿说道 :“什么地方的小孩子扰人清梦?”窦尔墩这时不由双膝一软,跪下地来,求他收做徒弟。老头儿起初不答应,窦尔墩再三恳求,老头儿才带他去。从此济南地方不见窦尔墩的踪迹。隔了五年,窦尔墩又来了,且娶得一个绝色的妻子。济南地方人都认识这女子便是那老头儿的。原来,那老头儿姓石,原是明将张苍水的部将。那个女子是他的外孙女。张将军败走了以后,他便带着这两个女子,借着卖解的名儿,物色英雄,为明朝报仇。如今遇着这窦尔墩,便把全身武艺传授给他,又把一个外孙女给他做妻子,劝他从此要做一个好人,回去招呼弟兄们,遇有机会,便替明朝报仇。此次康熙南巡,路过济南地方,他想机会到了,预先把妻子藏在深山里,连夜闯进行宫去,打算行刺皇 帝。后来看见后院里养着一匹赤骐,窦尔墩原是爱马如命的,他识得是一匹好马,便先偷了马再说。那马见有人来偷,它便长嘶起来,侍卫们听得了,急来看时,这马跑路很快,早已去远了。窦尔墩去把马藏在深山里,回转身来赶到城里,那皇帝已经起程到苏州去了。
御舟过丹阳、常州、无锡,都不曾停泊。十月二十六日到苏州浒墅关,江苏巡抚汤斌带领合境官员接驾。皇帝骑着马走进阊门,那百姓们在大街两旁站着闲看。皇帝吩咐百姓莫跪,见有年老年幼的,便亲自下马来问话。步行到接驾桥,在瑞光寺里略坐一会。巡抚走在前面,领路送进织造局里住下。
这时有一个宋牧仲,也做过江苏抚台,这时告老住在苏州地方,皇帝忽然想起他,便把他唤进行宫闲谈解闷。第二天,又打发内监送活羊四只、糟**只、糟麓尾八个、鹿肉干二十四包、鱼干四包给宋牧仲;又传旨传他煮豆腐的法子,准宋牧仲照法煮吃,给有年纪人后半世的享用。第二天巡抚去请安,里面传谕出来,说圣躬不适,一切臣工免见。这原是推脱的说话,其实皇帝早已带了侍卫们悄悄地雇了一条船,到各处乡镇上游玩去了。
有一天船划到华亭县城里,在七里桥下停泊。皇帝走上岸来,见桥边一家酒肆,一个小二官站在柜台旁。皇帝踱进店去,店小二上来招呼,皇帝打了三角酒,独自饮着。看看酒堂内十分清静,皇帝便把小二唤来和他闲谈起来,皇帝问道 :“你辛苦一天,有多少工钱?”那小二说道 :“我们工钱是很微的,全靠卖酒下来分几个小帐。讲到每天的小帐,原也不少,无奈自从金大老爷到任以来,到各家店铺收捐,把我们这一份小帐也捐去了。我们靠几个呆工钱,如何度日?”说着不禁叹了一口气。皇帝听了,低着头半晌不说话。忽然问道 :“你们这县 城可有别个比县官大的官员?”那小二道 :“这几天因听说万岁爷要到这里来,省城里派了一位提督大人,带兵在这里保护。”皇帝听了,便向小二要过纸笔来,写上几个字,盖上一颗小印,外面加上封套;把小二唤进来说 :“把这信送进提督衙门去。提督是我的好朋友,这封信送去,准把他们的铺捐免了。”小二听了,如何敢去?后来还是掌柜的替他送去的。掌柜的走到提督衙门口,有许多差役见是平常信,便向门房里一丢,掌柜说那客人吩咐要立候回信,差役们不去理睬他。后来那掌柜的再三恳求,恰巧里面有一个二爷出来,差役便把这封信托他带进去给大人。停了一会,忽然里面三声炮响,开着正门,提督大人亲自出来,把掌柜的迎接进去,把两旁的差役看呆了。
只见那提督在大堂上点起香烛,把那一封信供在上面,对它行过三跪九叩首礼,转身来又向那掌柜的作了三个辑,慌得那掌柜的跪下来还礼不迭。停了一会,提督打发人把华亭县唤来。
那华亭县不知什么事体,连忙穿着顶帽,坐着轿子赶来。那提督一见了金知县,立刻把脸色沉下来。喝一声跪下听旨。慌得那知县爬在下地,动也不敢动。提督上去把那封信打开来念道:“华亭令金雨民掊克渎货,民不堪命,着提臣锁拿候旨严办。”那县官听了,吓得脸如土色。便有差役上去替他除去顶戴。,套上锁链,推进牢监去关着。一面吩咐打轿,自己坐着官轿,那掌柜的也坐着轿子,飞也似地赶到七里轿地方,走进酒店去一看,那皇帝早已下船去得无影无踪了。提督忙传令各处炮船赶上,前去保护。但是皇帝坐的是小划船,那炮船在水面上找来找去,也不见皇帝的御舟,空扰乱一阵罢了。
这里皇帝回到苏州,那苏州官员才知道皇帝私行在外面,纷纷到行宫里请安。住了几天,皇帝起跸回京去。路过江宁地方,皇帝忽然想起江宁织造官曹寅,传谕曹寅接驾。曹寅把御 驾接到织造衙门里去住着。曹寅是世代办理皇差的,皇帝拿他当亲臣世臣一般看待。他母亲孙氏,年轻时候也进宫去过的。
这时皇帝和曹寅说说笑笑,好似一家人一般,又召孙氏觐见。
她媳妇孙媳妇都出来见驾。皇帝赏赐很多,又写“萱瑞堂”三字赏给曹寅。曹寅家里花园很大,皇帝在花园里盘桓了几天,便起驾回北京去。
这时京里太子胤礽监国,倒也十分安静。胤礽是一个书呆子,终日埋头在书堆里,朝廷的事体听那班大臣亲王贝勒们料理。唯有四皇子胤禛,见父皇不在京里,越是无法无天。这一日,太子偶然到南苑去打猎,忽见远远的一队骑马的侍卫从南面跑来,簇拥着一辆车儿,车子前面仪仗很多,还有许多喇嘛拿着法器在前面领路。太子错认是皇帝回来了,忙抢上去迎接时,原来车里坐的是四皇子胤禛。胤礽是心下大不舒服,只因碍于弟兄情面,便避在一旁让他车马过去。待到皇帝回来,太子见了父皇,第一件事便秦称四皇子冒用皇帝的仪仗,实是不法。康熙听了十分生气,派人把他的仪仗没收,又把胤禛唤进宫来,当面训斥了一场。因此胤禛心中越发愤恨,他回家去收拾行李,带了几个拳师,步行走出京城,向西南走去。他和手下人说定,沿路只许步行,不许坐车骑马,一来借此熬炼筋骨,二来沿路也可以找寻英雄好汉。
话说胤禛走到嵩山脚下,住在客店里。天色已晚,手下一班待卫拳师,都趁着月色在廊下坐着说闲话。胤禛一个人闷得慌,便悄悄地溜也客店去。店东面有一座松林,月光照着,分外阴沉。胤禛负着手踱到林子里面去,耳中只听得呼呼的响。
再绕过去看时,只见林子东面一方空地上有一个和尚,手里拿着禅杖,对着月光上下舞动着。胤禛看得手痒,便拔出腰刀,三脚两步抢进圈子去,和他对舞起来。那和尚看有人和他对舞, 手中的禅杖便舞得和灵蛇一般。胤禛打了半天,休想近得他身,看了自己的刀法慢慢地慌乱起来,那根禅杖逼着自己,一步紧一步。胤禛心知这和尚不是等闲之辈。正想着,只见那根禅杖好似泰山压项一般直劈下来。胤禛忙跪在地下,嘴里喊着 :“师父求饶 !”那和尚收住禅杖,哈哈大笑,转身去松树脚下拿了被包,拔步便走。胤禛看了,如何肯放,忙追上前去,攀住他胳膊,求他带回庙去,愿拜他为师父,求他传授本领。那和尚听了,向胤禛脸上看了一看,便点头答应。胤禛转身回进客店去,如此如此对众人说了,吩咐他们回京城去候着,自己却出来跟着那和尚走去。
在路上晓行露宿,爬山过岭,走了许多路程。胤禛生平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楚,为要学本领起见,只得忍受着。走了多日,忽然迎面一座高山,他两人爬上山去,走到山项上,把个胤禛累得汗下如雨,看那和尚,却大脚阔步地走着。走到一座山岗上,便见一座大庙,庙门上竖着一方匾额,上面写着“少林寺”三个大字,胤禛这才明白过来。从此他在少林寺里跟着师父师弟们天天练习本领。同伴们也十分和气,大家问他什么地方人,他推说是保定府人,从来不把皇宫里的话露出半个字来。只因他食量甚大,大家取笑说,他和当年师父一般。
原来他师父名叫正觉,初来少林寺的时候,原是一个烧火和尚,食量极大,每跟着众和尚受斋,总嫌吃不饱,多吃又不好意思,他便把厨房里每日剩下的残羹冷饭悄悄地偷来,去藏在后院廊下的一架古钟下面,觑空便去吃着。那架古钟和人一般高,搁在廊下多年,足有一千斤重,也没有人能动得它。正觉和尚有天生的奇力,提着钟放上放下,好似弄小缸儿一般。
后来那管香积厨的和尚见天天缺少饭食,便留心察看,知道是正觉和尚偷的,悄悄地跟着他到后园去看时,只见他正提着那 口大钟把饭食藏到里面去。这个消息顿时传遍寺里,人人诧异。
主持僧把他唤去,劝他不可偷粮食,许他每餐饭尽量吃饱;又问他既然有这样的神力,为什么不去投军效力。正觉便答到:“我打听到峨嵋山上有一位太师父精通拳术,他的百八神拳天下无敌,他专一传授佛门子弟,但是没有佛门名刹主持的推荐,他是不肯收留的。如今只求师父给我一封荐信,到峨嵋山去,学成本领回来,当不忘师父的大德 。”那主持僧听了他的话,便给了他一封荐信。正觉和尚到峨嵋山去了八年回山来,那主持僧已死了,大家便奉正觉和尚做主持僧。这正觉和尚拳法高明,天下闻名,常常有江湖上的好汉到山上来领教。不论在家人、出家人,到寺里来学本领的有一千多人。正觉和尚便细心一一传授。
胤禛也跟着大家用心习练。看看过了一年多,那百八神拳俱已领会,胤禛便和师父说明要下山回家去。他师父点点头,便唤一百零八个和尚来围定他,和他比拳。胤禛一点也不害怕,一个一个比过去。那和尚越来越凶,胤禛竭力支架着,把这一百零八个和尚都已打退。但是这少林寺里,进出都有迎送的礼节,凡来寺学艺的,当门摆一石钟,能够把石钟提开走进门去的,便收留他;倘然提不起石钟的,便不肯收留他。艺成出寺去的,必须经过三重门,第一重门,有八个和尚,手里拿着刀候着,杀出了这一重门,便到第二重门。门外也有八个和尚,手里拿着棍子候着,打出了这重门,便到第三重门。门外也有八人和尚空着手候着,这八个和尚,个个本领高强,拳法精熟,最不容易对付。那出去的人须从门槛下面爬出去。胤禛既要下山去,不得不依寺里的规矩,他便从第一重门爬出去,逃脱了众人的刀下,赶到第二重门来,正要向门槛下爬时,忽然山门外来了许多侍卫和内监们,是去年胤禛临分别时候约定他们来 迎接的。到这时候,合寺僧人才知道胤禛是皇子。那主持僧方喝退众人,亲自送他出山门。照胤禛的意思,仍旧要照寺的规矩,一重一重门打出去。那正觉和尚不许,说 :“堂堂一位皇子,不能太亵渎了 !”临分别的时候,正觉和尚给他一根铁禅杖,说是留作他日的纪念。又说 :“皇子的本领,可以横行于下,但是若遇到女子,须得格外小心 。”胤禛一一领命,告别下山回去。
走到山西地界,住在一家悦来客店里,忽然听得外面一片吵嚷的声音,胤禛打发人出去问时,原来有一个大汉在外面打人,那人快要被打死了,许多人在一旁劝着。那人大声说道:“俺是当今殿下的教师,闹出人命来,自当有俺殿下担当 。”
这句话恼了这位胤禛,便提着铁杖走出来看时,见一个人直挺挺地躺在地下,打得头破血流,早已死去。当地站着一个大汉,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那死人,还在恶狠狠地叫骂。四下里围着许多人看热闹。胤禛推开众人,上去向那大汉问话,谁知那大汉昂着头说道 :“老爷爱打死谁,便打死谁,谁敢来问俺?
你敢是长着三头六臂吗?“胤禛听了,不觉无名火冒起了三丈,举起手中铁杖,向那大汉脑壳打去。一声响亮,那大汉脑壳子破了,倒在地上,一样的也死去了。慌得那店里的掌柜和地保拉住了胤禛不肯放。胤禛便打发他手下一个待卫,跟着那地保到县衙门里去了案。
回到北京城里,便有许多剑客和喇嘛僧在府中替他接风。
席间说起在山西路上打死太子的教师,内中有一位喇嘛僧听了,便说道 :“这却不得了了!这位教师是太子的心腹,如今听说他家里有事,才请假回山西去。现在吃主子打死了,那太子如何肯干休?”胤禛听了,却毫不在意,连连喝着酒,不觉大醉。侍卫们把他扶进内院去,睡在榻上。直睡到半夜时分, 胤禛醒来,连呼口渴。侍卫送上一杯参汤去。胤禛正把杯子接在手中,忽见窗外一道白光飞来,在窗棂上一碰,又碰回去了。
胤禛忙丢杯子,从侍卫身上夺下宝剑来,正要抢出院去。忽然一个喇嘛僧走进屋子来,向胤禛摇着手,低低地说道 :“主子快别出去,外面正杀得厉害呢 !”胤禛问是什么地方来的刺客,那喇嘛和尚说得“太子”两字,只听得呜呜的声音夹着一道白光,从窗外直飞进来,“噹”的一声。胤禛看时,一柄宝剑插在床槛上。那柄剑儿兀自晃着,射出万道寒光来。喇嘛和尚急上去把胤禛一把拉开,又把屋子里的灯吹熄了。只听得院子里叮叮噹噹剑柄儿磕碰的声音,打了半天,那声音才慢慢地远了。
这时候天色也明了,胤禛酒也吓醒了。走出院子去一看,见院子里的树木被剑削去枝叶,好似一株一株旗杆,满地倒着尸身,胤禛认得是太子剑客,外屋子也有几个自己的剑客被外来的刺客杀死。胤禛看了这情形,心中十分愤恨,立刻召集自己的剑客和教师来商量报仇。当下那班武士个个自告奋勇,说道 :“主子放俺们今夜到东宫去,一定取太子的头来献与主子。”胤禛吩咐摆设筵席,给他们饱吃一顿,个个带着兵器出门去了。这一夜,住在皇城附近的百姓们,都听得空中有剑戟撞击的声音,夹着风声雨势,连那屋子也摇晃起来,到了第二天,只见那东宫的内监便纷纷出来,向大街上买十多具棺木。那雍王胤禛府里也打发侍卫们出来买了许多棺木,抬进府去。原来那夜一场厮杀,太子早巳探得消息,藏躲起来,东宫四下里都有剑客埋伏着。两面一场恶杀,各送了十多条性命。从此以后,雍王和太子的仇恨愈结愈深。
那太子也知道胤禛早晚必要来寻仇,便打发人带了金银出京去,在山西、河南、山东一带又请了几位拳术高手来保护东宫。胤禛打听到这个消息,便和他手下的剑客商量,也要去多 请几位本领高强的武士来和东宫比个高低。有一位喇嘛劝胤禛亲自出京去寻访,一来也避免了东宫的耳目,二来也在江湖上多结识几个朋友。胤禛听他说话有理,便带了几个侍卫和教师,又悄悄地溜出京去,沿途留心英雄好汉。却也被他寻得几个,内中有一个叫白龙道人的,他的飞刀十分厉害,能在百步外取人首级。雍王要求他传授这飞刀的本领,白龙道人说 :“贫道这本领只能自用,不能传人。主子倘然要学这本领,须问俺师父江南大侠甘凤池不可 。”雍王原也久慕甘凤池的名气,如今听了白龙道人的话,便跟着他到江南寻访去。在金陵地方打听得甘凤池在一家姓金的绅士家里,雍王跟着那道人到金家去会见他。要知甘凤池见与不见,且听下回分解。
。。。
 ;。。。 ; ;
第029回 甘凤池座上献技 白泰官心中访盗
却说甘凤池号称江南第一侠,他的拳法有内外两家秘诀,大江南北没有人能胜他的。他又生性爽直,爱打抱不平,因此江南地方绅士家里轮流着请他住下,拿好酒好菜供养他。甘凤池酒吃到高兴的时候,便也献些小本领给主人开开心。这一天,金家请了许多贵客在花厅上吃酒,主人请甘凤池坐在上位。酒吃到一半,甘凤池说道 :“窗外梅花盛开,我们正可以吃酒赏花。如今把这窗户关得紧腾腾的,未免太煞风景了 。”说着,只见他嘴里嘘地吹了一口气,那向南的八扇文窗,格孱孱地都开得挺直,一阵一阵梅花香吹进屋子来。满屋子的客人都喝“好 !”内中有一位客人说道 :“久知好汉手弹能在百步外打人,百发百中。今天可否领教?”甘凤池便说 :“如今便献一套落梅花的玩儿 。”先打发人拿着笔在梅花上做着暗记,又说明第几枝第几朵花。甘凤池便把纸搓成小团儿,从手指上弹出窗外梅花树上去,那梅花一朵一朵落下来;落下来的花,便是预先做上暗记的花。当下大家看了,都觉诧异。这时酒罢,主人便领着客人到西庄上去游玩。这西庄是主人的田庄,也有些茅亭竹舍,点缀些乡间景致。众人正游玩时,忽然一个牧牛童儿哭着跑来,对姓金的说道 :“两头牛打架,从午刻直打到如今,还是不休呢 !”众人听了,便跟着这童儿到屋后去看,果然见 两头黄牛,互把头上的角抵住不放。甘凤池上去轻轻地把四只角分开,揪住牛角,向两旁田地上一推。只见那牛四条腿儿深深地陷在泥地,再也挣扎不起来。两旁的人不禁哈哈大笑。甘凤池又上去把两头牛从田地里轻轻地拉起。
正在这时候,家人上来说,有京里的一位白龙道人求见甘老爷。甘凤池听说他徒弟来了,心下十分欢喜,便借着姓金的客室相见。当下胤禛见了甘凤池,便推说是姓李。白龙道人也说,姓李的是徒弟的主子,因为久闻师父的大名,特来拜访,要求师父一块儿进京去;又说了许多胤禛如何慷慨好义,本领高强的话。甘凤池听了,也不多说话,带他两人进去,和姓金的相见。夜间,姓金的备下酒席,替胤禛接风。吃酒中间,甘凤池要请教胤禛的本领,胤禛便拿出少林派运气的本领,把脊背紧贴着墙根,他一鼓气,身子便沿着墙壁飞上去,又慢慢地落下来。甘凤池笑了一笑,站起来,也去立在墙根下面,叫胤禛用力打他的肚子。这时胤禛要试他的本领,便把全身气力用在胳膊上,送过一拳去。只见那甘凤池把肚子一吸,吸成一片和纸一般,贴在墙壁上。胤禛的拳头打上去,好似打在墙上一般;待要收回拳头来时,却被他的脐眼紧紧吸住,那拳头好似胶住在肚皮上,休想离开。停了半晌,甘凤池哈哈大笑,胤禛才收回拳头来。
酒罢以后,白龙道人跟着甘凤池睡在一屋子,见没有人,便把胤禛是当今的四皇子,暗地里和太子做对,要争夺皇位,如今特来请师父进京去的话,对甘凤池说了。甘凤池听了,连连摇手说 :“俺不去 。”白龙道人再三恳求,甘凤池只是摇头。
一旁恼了这位雍王,站起身来,一把拉住甘凤池的衣袖。甘凤池一摔手,转身一晃,便不见了。白龙道人在屋子四下里找寻,却不见他的踪迹。后来胤禛在衣橱下面看见两只脚,他两人把 衣橱打开,见甘凤池全身和纸一般紧贴在墙上。白龙道人对他打恭作揖,请他下来,他总是不下来。胤禛伸上手去拉他,休想动他分毫。胤禛又念动喇嘛的咒语,他也不下来。胤禛心想:这样大本领的人却不肯归俺;留在外面,不能给太子请去,来和俺做对,待俺如今结果了他的性命罢!他想着,便拿出手枪来,对着甘凤池砰地一响,一手拉着那白龙道人转身便逃到江边,跳下坐船,一直驶回北京去。这里甘凤池被一粒枪子送到隔壁屋子里,大笑起来。许多人听得枪声,忙上前来问讯,甘凤池便把这情由说了。那姓金的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跟四皇子进京去,甘凤池说道 :“这四皇子确是帝王之相,但是俺看他腮骨外露,必是忘恩负义之辈,因此不愿跟他 。”大家听了他的话,十分佩服。
那时胤禛回到京里,正是康熙皇帝第三次巡幸苏州回来,满京城的人都说万岁在太湖遇刺客的事体。胤禛听了,忙进宫去见父皇请安。这时有一个蒙古王名叫塞(礻咢)额的,对胤禛说道 :“皇上在太湖遇刺客,是确有其事的,小王这时也随驾在一块儿。俺们逛过金山,便到苏州;在苏州住了三天,便到太湖。皇上见太湖四面七十二峰,忽远忽近,十分开怀;坐在船头上下网,网得大鲤鱼两尾,皇上非常快乐,吩咐赏渔船上元宝两锭。欢笑时候,忽见一个大汉从水面上大踏步走来,和飞一般直跳上御舟。只见那大汉飞起手中宝剑,向皇上面门刺来。也是皇上洪福齐天,皇上眼快,说声不好,忙将身子一歪,躲过剑锋。只见一道寒光,早把身后一个太监刺死。这时候惊动了随身侍卫,大喊有刺客,一面个个拔出佩刀来上前抵挡。这时小王在船舱里,听得船头上吵嚷,忙抢出去看时,见那大汉正跨进船舱向皇上杀来。是小王拔刀向前,用尽平生之力杀出舱去。那刺客见小王力大,知难取胜,便转身一跃,钻 入湖底,不知去向了。
皇上吃了这个惊慌,心下大怒,便把两江总督张鹏翮、江苏巡抚宋荣传来,大大申斥了一番。把个江苏巡抚急得只是磕头,忙动公文,下长、元、吴三县,派出通班捕快,火速访拿,一面招请天下好汉保护圣驾。当时便来了两位英雄,一位名叫白泰官,一位是没有名姓的。那没有名姓的英雄,张总督领他来见皇上的时候,见他身上穿着鱼皮衣服,求皇上赏他一个名字。皇上便唤他鱼壳。皇上问鱼壳有什么本领,鱼壳说 :“小人能在水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