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真东渡-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睿一激灵,头在枷上四顾,目光从那男子的脸上扫过,竟没有认出站在他面前的是已经还了俗的师弟玄朗。
玄朗眼里涌出了泪:“师兄,我是玄朗。”
荣睿惊得睁大了眼:“玄朗?”
“师兄!”
陈衙役见有人上来搭话,便往边上赶人:“走开走开!都给我走开!”
玄朗被推向一边。
马车离去,荣睿大睁双眼,看着一身华服的玄朗,眼里流露出痛惜的神情。
玄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和荣睿的见面会是这样的场面。自从第一次东渡失败与荣睿、普照两位师兄各奔东西后,已经过了一年半,他想不通荣睿怎么会出现在杭州,而且成了一个囚犯呢?
他远远地跟着,直到马车进了官衙的大狱。
自从跳上吴玉兰的绣船后,玄朗的人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在盐商小姐强烈的爱情攻势下,他作了一番小小的挣扎,便心甘情愿地还俗成婚了。岳父大人也不强求他成为上门女婿,而是给他们一笔本钱,让其自由发展。玄朗看准了外国人对大唐丝绸和瓷器的需求,夫妇俩人来到杭州安家,欲借明州海港,与前来大唐的外国人做起了丝绸和瓷器的贸易。
玄朗通过关系探得了荣睿的案由,他没有能力救他出来,只能想办法先为他治病。他请了杭州一位很有名的老中医,又想办法与押送荣睿的陈衙役搭上关系。这天,他带老中医来到大狱,叫出陈衙役,塞给两锭大银,恳求道:“请差官行个方便。这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陈衙役痛快地收下银钱,便将他们带进了牢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鉴真东渡 第八章(2)
待狱吏把牢门打开,玄朗看见荣睿枷已脱去,躺在草堆上昏迷不醒。
老中医上前把脉,又翻翻荣睿的眼皮,摇摇头说:“病入膏肓,十天半月是治不好的。”
陈衙役一听说:“十天半月哪里拖得起?!你要能治就赶快治,也好尽早押解上路。”
玄朗又向陈衙役恳求道:“差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犯人已命在旦夕,能否由我出钱作保,让他监外治病?”
陈衙役说:“这可使不得,此番僧是送往朝廷的要犯。稍有不慎,岂不是害我吃官司?如今能让他在牢里治病,已经是破了规矩送你很大的人情了。”
见此情景,老中医只好说:“那就先吃几服药看看吧。”
玄朗无奈地望着昏迷的荣睿,一筹莫展……
此时,昼夜赶路的祥彦和思托也来到了杭州,打听到荣睿关押处后,便到广济寺拜见老方丈悟真,将鉴真的信交给他。
悟真看罢信,也很吃惊,忙问:“荣睿?他现在哪里?”
祥彦说:“我们一路打听,得知他已经解到杭州,现在身患重病,关押在狱中,待病势好转,继续押送京城长安。”
悟真沉吟片刻:“唔,事不宜迟,明天一早,你们随我一道去拜见杭州太守。请他出面将荣睿具保释放。”
祥彦、思托听他如此口气,也就放了心,又掏出一信递上前去:“谢大和尚。临行前,贺知章大人也给太守写了信。”
“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悟真便带他们到杭州府衙去见太守。
太守看罢信面带愁色,对悟真说:“大和尚与贺大人相托之事,下官本该应允。无奈此案非本府所管,案犯是越州府押解,又上通朝廷,本府若随便放人,朝廷得知,定会拿下官是问。”
悟真的脸上显出不悦的神情,话语也一下子变得十分客气了:“太守既有难处,老衲告辞了。”
太守急忙起身阻拦,陪笑道:“大和尚稍安勿躁,请听我把话说完。救荣睿官府确实不能出面。但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悟真问:“你有什么办法?”
“倒是可以由大和尚出面先将荣睿保释就医,待我再与越州府商量通融,你看如何?”
悟真的表情多云转晴,一想也只有这样了,说:“那就先让荣睿出来治病也好!”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由悟真作保,将荣睿移至广济寺后院的一个客室里,由祥彦和思托照料,那两个衙役也跟随前来,守在跟前不敢离开。
吃了老中医开的几服药后,荣睿仍然高烧、咳血,病情如故。
守在跟前的两个衙役也颇有烦言,对老中医挑剔百般。
“老先生的医术不敢恭维啊,前几服药吃下去就没见动静。这一天一天的,我们差人可耗不起呀!”陈衙役说。
“既然这样,那我就下重药了。”老中医也下了狠心。
“行。如果他死了,就以中途病故上报,省得我们有家不能回,守在这里侍候犯人疗养。”
一听此话,大家的目光都殷切地投向老中医,老中医则面无表情,来到案前开处方。懂得医术的祥彦看了方子,犹豫不决。老中医则说:“生也是它,死也是它了。一旦治好了是他的造化,如果一命归西,也不能怪老夫。”大家商量半天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将药抓回来试一试了。
荣睿被祥彦和玄朗扶起,思托将熬好的汤药给他灌下,漱完口,又扶他躺下。
大家担心地望着他,见没有动静,便悄悄退出。
第一次东渡失败,玄朗离去后,祥彦、思托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现在大家为救荣睿相聚杭州,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玄朗师兄……听普照说,你去了长安,要等下回遣唐使的船回国?为何人在杭州,又是这身打扮?” 祥彦疑惑地问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鉴真东渡 第八章(3)
玄朗苦笑一声,叹道:“唉,一言难尽。第一次东渡,如海诬告,荣睿、普照他们被扬州府关押四个月,而我则有幸逃到一条商船上躲避,谁知,就在我一脚踏上船板的那一刻,我的命运就拐到了另一条路上。”
“如今师兄以何为生?
“从商。”
这时,客房内荣睿突然大喊大叫起来:“啊……啊……哎呀……”
人们马上冲了进去,只见荣睿在榻上翻滚着,随即大口大口吐出黑血。
大家吓坏了,玄朗上前抱着荣睿,慌忙中用手去堵他的嘴,试图止住他往外吐,反倒把自己弄了一身血迹。
思托跑出去把老中医和老方丈找来。再看荣睿,已渐渐安静下来,祥彦和玄朗把他嘴边和胸前的血迹擦去后,他面色灰黄,样子如同死人。
老中医上前又搭脉,起身摇摇头,对王衙役说:“人已经没有脉象了。我也无能为力了。”
玄朗一下子扑到荣睿榻前,哭着摇晃着荣睿:“荣睿!荣睿!你醒醒啊……荣睿……”
祥彦和思托的眼里涌出了泪。
站在一旁的陈衙役倒有了一种解脱感,他叹口气说:“唉,我早就看出这人病入膏肓,没救了。”他对同伴说:“咱让杭州府衙派人来验尸吧。”说完就像躲晦气似的掉头走了出去。
玄朗朝老中医跪下:“拜托,拜托老先生救救我师兄!”
老中医面无表情地望着荣睿的脸,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出去了。
祥彦、思托和玄朗一起双手合十,低声吟道:“南无阿弥陀佛……”
在师弟们的念佛声中,荣睿脸显得极其安详……
2
越州两位衙役向杭州府报告了荣睿暴病身亡的经过,第二天,杭州府派人来广济寺验尸,然后出具了犯人亡故证明。
陈衙役拿到帖儿后大大松了一口气,对王衙役说:“这外国和尚幸亏半道儿死了,不然,还要押他上京师,山高路远,来回还不得跑断了我这两条细腿?行。有了这,咱就可以交差了!”
两人高兴地打道回府了。
第三天,死人一样挺在客房里的荣睿突然手指痉挛了几下,接着一条腿又剧烈地抽动了。一直守在旁边的老中医发现他身体的这一反应,不由得含笑点头道:“唔,我这服猛药,一般都是三天以后见分晓,看来,他是有救了!”
大家一下子扑到荣睿的床前观察着,荣睿明显有了鼻息。当天晚上人也睁开了眼睛。为保守秘密,悟真同意玄朗的提议,将荣睿移至玄朗在杭州的府中继续疗养。
这是一座小巧别致的庭院。
侍女端着一个木盘,上面是一小碗汤药,往客房走去。
女主人吴玉兰走过来说:“来,我送进去吧。”
荣睿望着端着汤药进来的吴玉兰,真诚地说:“谢谢你。给你们添麻烦了。”
吴玉兰说:“哪里的话?法师死里逃生,能到寒舍疗养,是我们的荣幸。喝下去吧,吃了药身体康复得快。”
荣睿接过碗喝下,玄朗又伺候他漱完口,他已累得喘作一团了。
见荣睿有了生机,祥彦担心师父着急便想回去了,他对荣睿说:“师兄,越州差官已拿着你暴病身亡的证明回去了。我担心此消息一旦传到师父那里他会很难过的。你身体刚有转机,在这里好生休养,我和思托这就赶回明州,向师父报告。”
荣睿一听此话,急了:“不行!我要走,我要和你们一起走。”
玄朗劝道:“荣睿,到明州有五百里的路程呢,你的身体哪里能吃得消?你就安安稳稳躺着吧,不必着急。”
荣睿听不进去,只是抓紧祥彦的手哀求道:“祥彦,别丢下我,带我走吧。我知道师父心里很着急,我要赶紧赶到明州去……”
他说着虚弱的身子开始发抖……”
思托说:“师兄,到日本去也得好身体,你这样别说去出海,连这个庭院都走不出去。现在师父不知你的消息,他日夜挂念,寝食不安。”
鉴真东渡 第八章(4)
荣睿躺下拉上被子不停地抖着,嘴里固执地嚷着:“我知道……我知道,我要见师父,不能留下……
见他抖得厉害,吴玉兰又将一床被子盖在他身上,大家让他好好休息,告辞出来。
祥彦和思托将荣睿托付给玄朗,便离开杭州赶往明州。
这天夜里,明月高照,看到荣睿安然地睡着了,玄朗来到院里坐在石凳上望着明月发呆。
吴玉兰走过来:“夫君?”
“在这里。”玄朗回答道。
吴玉兰走到他跟前说:“我以为你在荣睿那里,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
玄朗挪了挪身子,让出一块地方,说:“我突然想起了过去的事情。”
吴玉兰坐在他身旁关切地问:“什么事情?”
“我在想,十几年前,我、荣睿、普照,还有玄法四人从日本来大唐学佛,那时候我刚过二十,玄法、荣睿和普照也都不过三十岁。年轻、强壮,胸怀大志,荣睿和普照还肩负聘请传戒师的重任,我们十年学成后,一心一意要返回日本。他们要自己找船与大和尚一起走,而我想等第十次遣唐使船来。可是,是什么样的因缘,在三年以后,我竟然在街上见到了荣睿,一个是大唐的囚徒,一个是江南的商人……”
吴玉兰倚在他怀里,仰脸望着他:“你后悔了?”
“没有。我只是想,像我这样一个没有恒心的人,当初就不应该出家学佛。”
吴玉兰暗暗一笑,慢声细语地开导说:“你何苦要自责呢?如果你不出家学佛就不会来到大唐,就不会跳上我的船逃生。你没有想一想,不管你以什么身份来到大唐,都是为了与我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呀!”
玄朗苦笑着点点头。
吴玉兰将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腹部:“你摸,他又动弹了。突突突,是不是?”
玄朗低头仔细感受着。
吴玉兰说:“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你不感到幸福吗?”
“我当然幸福。”
“那就不要再想以前的事了。”
玄朗叹口气:“我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僧侣,可我的初衷,还是想钻研学问,准备带回日本去。”
吴玉兰抬头望着他,大度地说:“你要是那么想回日本,等遣唐使船来了,我和孩子跟你一起回去。”
玄朗吃惊地瞪大了眼说:“你……你真能舍弃大唐繁华富贵的生活?”
“只要跟你在一起,有什么不能舍得的?”
〖JP+2〗玄朗摇头:“我不相信。你是吴家的独女,有这么大的一份家业……”〖JP〗
吴玉兰撒娇道:“哎呀,你就别想那么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们日本的遣唐使船不是还没有来吗?”
“一旦来了呢?”玄朗想进一步确定妻子说的是否是真。
“一旦来了,我听你的。”
玄朗感动地搂住了妻子;内心五味杂陈……
荣睿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人扶着可以走出来晒晒太阳了。一想到东渡,他的内心便焦灼不安。
“我要走,玄朗,让我走!再这样呆下去,我可真要急疯了!”
玄朗根本不听他唠叨,说:“你现在还非常虚弱,稍微站久一些就会头昏眼花。在你没有完全康复之前,我是决不放你走的!”
“玄朗,你知道吗?我在这里多呆一天,师父他们就要晚一天启程!”
“晚一两天又能怎么样?”
荣睿过去就最见不得玄朗对聘请高僧去日本心不在焉的,如今见他又脱离僧籍,在大唐过起了富贵的生活更是不满。他知道何去何从这是玄朗的自由,自己不便多说,但是涉及到东渡,他还是忍不住大声说道:“你都在胡说什么呢?晚一两天又能怎么样?亏你说得出口! 玄朗,你难道没有想到吗?晚一两天,咱们日本国盼望着大唐高僧的众多信徒,就要添一份失望!比起他们精神的饥渴来,我肉体的痛苦微不足道!”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八章(5)
玄朗说:“可我痛苦!我这里痛!”他指着胸部说:“我知道在你的眼里,我脱下了僧袍,已经不再是佛佗的弟子了。可你我还是同胞,我不能忍心让你拖着病体离开!”
荣睿又回到卧榻躺下,闭目养了会儿神,见玄朗没有离开,轻声说:“玄朗,你还俗我没有说你什么,是吧?”
玄朗点点头。
“人各有志。可你也要理解我。我已经耽搁他们许多天了,我不能再耽搁他们了。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爬,也要爬回阿育王寺,爬回师父身边去!”
玄朗被他的意志感动,但他的口气还是很坚决:“不行!你至少还得在这里休养三十天!”
荣睿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力气,猛地翻身坐起:“啊!你这是在杀我啊,玄朗!”
此后的日子里,荣睿不再闹了,他像是特别听话的孩子,看病用药、行卧起坐,一任主人家安排。玄朗夫妇见此也就安下了心。殊不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荣睿悄悄地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见四周的灯都灭着,便走到大门口。
他正要卸下门栓开门。看门的仆人被惊醒,走出小屋,见荣睿要离去的样子,急忙扑上来。
“法师!法师!使不得!使不得!”
荣睿紧张地制止他:“嘘——不要声张!”
仆人说:“法师,我家夫人和老爷都交代了,不能让你出去的。”
“你看,我已经好了,再不出去就疯了。放我走吧!”
“这怎么行……”
“桑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施主,看在佛祖的面上,你就帮我个忙吧!”
仆人为难地说:“不是我不帮忙,你的身子还没有好利落啊!”
荣睿施礼恳求道:“利落了,利落了。施主,我还想请你把不穿的旧衣服施舍两件给我。我会在佛像前给你烧香祈福。”
仆人被他说得心软了,犹豫片刻说:“你等等。”
他进到屋里,取了两件旧衣,又从一罐子里抓出一把碎银子走了出来。
“给。这点银钱你拿着路上用。”
“谢谢施主!”
“不用谢,夜里冷,法师现在就穿在身上。”
荣睿套上仆人给的衣服,装好碎银,向他施礼道:“阿弥陀佛!请施主将这封信交给你家相公。”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递给仆人,然后摆摆手,推开门,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早晨,玄朗看到荣睿的信,信写得很简单。
“玄朗,玉兰,原谅我。此次大难临头,多亏你们从中相救,悉心照料,才使得我能够起死回生。此大恩大德,荣睿永世不忘。玄朗,实在是对不住了,我回明州去了,鉴真大和尚在等着我,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到日本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奈良见面的。望你们保重。”
玄朗知道留不住荣睿了,他立即让家人备马,让吴玉兰收拾了一些钱粮,与仆人到城外的路上去找,可是转了一天,哪里有荣睿的影子。只好郁郁而归。
荣睿回到明州阿育王寺时,人已经完全脱了形。他一身褴褛,疲惫不堪,两眼深陷,胡子拉碴。看到鉴真,喊了一声:“师父!”
鉴真抓住他的手:“荣睿,真的是你吗?”
荣睿哭着说:“是我,师父,我回来了。”
鉴真也不禁眼湿,问道:“你是怎么回来的?”
“风餐露宿,一路化缘走回来的。”他擦了一把泪:“师父,我还以为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了……”
鉴真拉着荣睿的手:“你受苦了。”
这时祥彦、思托、普照、明烈等僧人听说荣睿回来了,都跑了过来。
“师兄,你回来了?!”
“哎呀,怎么成了这样?”
大家纷纷上前问候
荣睿一一答应着,又对鉴真说:“死不足惧,我只盼师父能早日过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鉴真东渡 第八章(6)
鉴真对荣睿和普照,也对弟子们说:“我们一定会过海去的,荣睿和普照二人为了佛法,飘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历经艰险,矢志不渝;两次遭受牢狱之灾而无退悔之意。我相信,只要日本还有你们这样坚定执著、舍身忘我的僧人,日本国就一定会有佛法昌明的那一天!”
荣睿和普照感动地说:“谢师父知遇之恩!”
鉴真又道:“荣睿,你先休养数日,其他事宜,我已有安排。”
荣睿的眼睛亮了,兴奋地说:“师父,你是说,我们很快就要动身了?”
鉴真微微一笑,口气坚定地表示道:“对。我们很快就要动身了!”
随后,鉴真把弟子们召集到一起,连周士杰、琼花和陆达也叫了来。鉴真画了由明州到福州的路线图后,对法进说:“法进,你带两个人先去福州,购买船只和粮食。行动要秘密,不能声张。你走了以后,我们随后就离开阿育王寺,到福州会齐,从那儿出海。”
法进领命道:“我明天就动身。”
“好。”鉴真说,“但愿我们这次能计划周密,小心谨慎。”
最为兴奋的荣睿在一旁抢话道:“马到成功!”
大家商议完后,都信心百倍地去做出发前的准备了。
3
可是鉴真做梦也想不到就在此刻,一位明州的僧人云游到了扬州,而且见到他的大弟子灵佑,说自己见到过鉴真大和尚。
灵佑听后大吃一惊,一把抓住那位僧人急问道:“法师是在何时、何地见到我师父的?”
明州僧说:“一年以前在明州。”
灵佑疑惑地说:“师父他不是已经东渡日本了吗?”
“唉,别提了。鉴真大和尚的船在海上遇难,船沉大海。好在他们逃到了桑石山的荒岛上,水绝粮尽,耗了几天才遇上渔船,渔民回来报告明州府,几天后才有官船找到他们将他们救回大陆,被明州太守安置在阿育王寺住下。”
“师父现在还住在阿育王寺吗?”
“大和尚哪里能一直住在阿育王寺呀!刚住下不久,就被浙东各寺院邀请讲学授戒,真是应接不暇啊!”
灵佑又问:“他现在还在明州吗?”
“我出来云游的时候,听说他带弟子去了杭州、湖州、宣州,现在不知道又去了哪里。”
灵佑的眉头皱了起来,心痛如绞。他不再言语,目光望着远方,为师父遭遇不幸、颠沛流离而难过异常。“不……不能让师父再受折磨了!”他暗下决心。
第二天,他有了一个拯救师父的大胆想法,于是把云光寺的三纲请来商议。
“贫僧今天请各位长老来,就是要商议如何搭救鉴真大和尚。” 灵佑情绪激动,声音颤抖,他把鉴真东渡遇险滞留在浙东的事情讲了一遍,大家听罢都大惊失色。
寺里住持首先责怪灵佑,说:“灵佑和尚,你跟着大和尚学习的时间最长,也是他最得意、最器重的弟子。东渡之事,当初你难道就没有好好劝阻他吗?”
〖JP3〗灵佑说:“师父对我如慈父般恩重如山,我怎么能不劝呢?赴日传法固然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但是东渡日本路途遥远,风浪难测,以师父的身份贸然赴险,万一有个闪失,不仅无益于日本国,更是大唐无以弥补的损失。可是师父他去意已决,我当时自然也就不好坚持。谁料到这次海上遇险,船沉大海,九死一生。要不是明州渔民和官府相救,岂不是……” 〖JP〗
〖JP+2〗他声音哽咽了,停了一会儿,又说:“师父慈悲为怀,听任两个倭僧的鼓吹,便拿着生命去与大海相争,作为弟子,我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JP〗
住持也叹道:“唉,鉴真年近花甲,已是功成名就,道俗归心,本该抛却烦累,颐养天年。可是他自从应邀东渡以来,天灾人祸,备受折磨。真是何苦呢?我看,我们就派人去明州阿育王寺,把大和尚请回扬州来,你们说好不好?”
鉴真东渡 第八章(7)
灵佑摇摇头道:“他要是能回扬州,为何还要在浙东住一年之久?”
“难道他还不死心,另有打算?”
“会不会再次渡海?”长老们议论纷纷。
灵佑思忖片刻,情真意切地恳求着:“我要救师父!我们大家都来救救师父吧!”
就在灵佑与扬州的长老们商量救鉴真的计策时,鉴真已经率领着东渡的队伍行走在去福州的山路上了。他们避开大道,一行二三十人,手持锡杖,身负板笈,攀上一座高岭。
荣睿身体还没有完全复原,上山有些吃力,在大家的搀扶下上到山顶后,他极目远望,把这些日子身心所受的伤痛全都释放了出来,他不顾气喘,大声地喊道:“走喽——”
山谷也传出回音:“走喽——走喽——”
为了救师父,灵佑也真是有办法,他把扬州所有寺庙里有声望的长老们都邀请到云光寺来一起商议。最后大家认为只有请官府出面才能阻止鉴真东渡。
灵佑展开笔墨,伏在案前执笔书写状子,写毕拿起给长老们念道:“扬州大明寺大德高僧鉴真,受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法师邀请,发愿东渡,弘法传道。一年多前从扬州出发,船入大海,即遭风浪袭击,船沉海底。众人逃一海岛,水绝粮尽,忍饥挨饿达九天九夜,幸得明州太守相救,安置阿育王寺。大师九死一生,迄今未回扬州。江淮僧众,日日思念。大师年近花甲,体力不支。若再行东渡,沧溟万里,风高浪险,生死难测。大师乃江淮化主,道俗归心,若有险失,悔之迟矣。故我等诸寺三纲,恳请官府出面速拦之,并劝阻大师,返回扬州,教化众生,安度晚年。”
念毕。三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道:“写得好,言辞情真意切,不愧为鉴真的大弟子。”
“鉴真大和尚是国宝,万一有个闪失,乃是我大唐的损失啊!”
“马上呈送官府,越快越好。”
在大家的议论中,灵佑首先在申告文上签字,接着各寺长老们轮流在上面一一签字。
事后,灵佑与龙兴寺三纲们来到扬州淮南道府,将申告书状交给采访使。
采访使看毕,一思忖,恍然大悟道:“三年前,班景倩大人在任时办过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案子,后来查清他们造船、备海粮是为了去天台山国清寺送功德,现在想来,还是被蒙在了鼓里。他们并非要去天台山,而是要东渡日本。”
灵佑说:“是的。好在班大人明查,没收了他们的船和海粮,使得第一次东渡没有成行。”
采访使点头道:“若知道两个日本僧人是特来扬州邀鉴真大师东渡的话,那他早就派兵把他们押往京师了。”
“现在大和尚仍然滞留浙东一带不回来,断定他还是要在那里寻找方便再图东渡,所以,请大人速派兵拦住,不然就晚了。”灵佑急切地说。
采访使稍一思考,说:“和尚们有所不知,如果鉴真和尚正活动在浙江、福建沿海,那一带属于江东道采访使管辖,就不属于我淮南府管了。”
“那如何是好?”
“请各位放心,鉴真是我所敬重的大和尚,不忍心他东去那个蛮荒岛国。我会立即将此申告书移送江东道采访使,由他们来处置。”
4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江东道采访使收到淮南采访使的申告书后,立即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官兵从明州阿育王寺开始,逮捕各寺长老,审问鉴真一行的去向。有些长老们顶不住差官的逼迫,只得告诉他鉴真的去处,官兵们也就沿路追寻而去。
这一天,鉴真一行攀山越岭,到达群峰争秀、层林染翠的天台山。身处天台,鉴真想起了十几年前南岳禅师慧思托梦,说他寂灭后转世日本,托生王子,并告诉他那里是与佛有缘之地。想不到十几年后,他却真正走上了东渡弘法之路,难道这是慧思禅师特意来梦中点化自己的吗?
鉴真东渡 第八章(8)
天台大师智子就是慧思的弟子。相传当年慧思在大苏山讲禅时,见到远道而来的智子,说道:“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这是师徒之间怎样的心灵相通呢?
鉴真想,不仅要把戒律传到日本,还要把天台宗的法华三部也传到日本,实现慧思和智子“令法久住”的大愿。
在天台山国清寺内,鉴真及弟子们在住持引领下参观大殿、宝塔及佛像。
鉴真对弟子们说:“虽然我们东渡重任在肩,但在天台山国清寺不得不多留两天。你们看,国清寺的殿宇、楼塔修建非同一般,佛像的造型也都非常精湛。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你们要好好观摩,为以后到日本建寺造塔提供借鉴。”
住了两日,鉴真一行又启程了,他们在云雾缭绕中翻越高山,冒着雨雪,一路跋涉,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就在他们离开三天以后,追赶的官兵赶到了天台山国清寺。
一路奔波的差官烦躁不堪,对国清寺住持以及长老们一点也不客气地审问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三天前。”
“下一站是哪里?”
“下一站很难说,也许先到黄岩住下,也许直走永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